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预报有哪些

地质预报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2-05 19:22:19

①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分为哪些级别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分为以下级别:
①根据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分为以下四级:
A级:存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如大型暗河系统,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软弱、破碎、富水、导水性良好的地层和大型断层破碎带,特殊地质地段,重大物探异常地段,可能产生大型、特大型突水突泥地段,诱发重大环境地质灾害的地段,高地应力、瓦斯、天然气、放射性问题严重的地段以及人为坑洞等。
B级:中、小型突水突泥地段,较大物探异常地段,断裂带等。
C级: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段、小型断层破碎带,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较小。
D级:非可溶岩地段,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极小。
②不同地质风险地段的预报方式为:
A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探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首先以地质分析法进行长距离预报,然后采用中长距离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和一种或几种短距离物探方法相结合进行预报,同时进行多孔超前钻探探查。
B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辅以红外探测、地质雷达,进行必要的超前水平钻孔。当发现局部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时,按A级要求实施。
C级预报:以地质分析法为主。对重要的地质(层)界面、断层或物探异常地段可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进行探测,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和超前水平钻孔。

目前在隧道施工期间采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从专业技术方面可分为常规地质法和物探法两大类,具体有以下几种:(1)超前导坑;(2)正洞地质素描;(3)水平超前探孔;(4)声波测试;(5)红外探水;(6)电磁波法;(7)弹性波法。

②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内容有哪些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就是预判掌子面后方,开挖方向内的围岩状况。现今国内常用的版方法有地质权法,电磁波法,地震波法等。
地质法就是跟据总体的山体走向、地层结构预判隧道内前方围体状况,这对地质工程师有较高要求。且判断的结果不够精确。
电磁波法一般选用地质雷达,通过雷达波速变化判别前方围岩状况。地质雷达一般选用美国劳雷分司或瑞典马拉分司出产的地质雷达。用于超前预报一般天线的中心频率为100ZH,预报距离一般为掌子面后方35m左右。个人的经验,这个是比较准确的,溶洞、断层、含水都可以准确判断出来,但前提是对测试文件有一定后处理经验。
地震波法常手瑞典的TSP、或国产的TGP。也是跟据波速变化来判断围岩状况。预报距离为掌子面后方150~200m,适用于深埋隧道。个人感觉这两个东西技术不是很成熟。后处理的技术也不成熟。用了一年多,预出来的东西不准,也看过很多相关的论文,觉得论文都是给产品打广告的。
一般成果都是以报告的形式提交给施工单位及业主,报告内容主要有掌子面状况,及后方围岩大体状况。还有结论与建议。

③ 地质预报有哪些时间规定

超前地质预报常用的物探方法有很多,分类不尽相同。根据《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专技术指南》(TZ214-2005),将几属种物探方法及其适用范围介绍如下:其中地震波法超前预报是当前应用的主流。
机械钻探
使用超前地质钻杆在隧道断面的若干个部位进行钻探,依据钻杆内岩土结构、构造及水文地质判定前方围岩的性质。一般取隧道断面的三个点,中上部、左侧、右侧,将钻探出的围岩综合对比分析然后按每两米一个断面记录其围岩状况。超前钻杆的长度不等,一般以20米为主流产品。
电磁法
地质雷达 ①.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②.探测地下岩溶、洞穴;③.探测地层划分
复频电导率CFC:探测围岩含水性和含水量。
地震波法
折射波法 ①.划分隧道围岩级别;②.测定岩体的纵波值
反射波法 ①.划分地层界线;②.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③.探测地下洞穴;④.测定含水层分布
散射波法 ①.划分地层界线;②.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③.探测地下洞穴;④.测定含水层分布;⑤确定围岩速度
红外线法
红外探水 ①.探测局部地温异常现象;②.判断地下脉状流、脉状含水带、隐伏含水体等所在的位置

④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有哪些

隧道地复质超前预报分为地制质方法和地球物理方法,地质方法包括地质素描、超前钻等,现在很少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地震法、电磁法等,目前以地震法为主。
地震法中包括负视速度、HSP、TSP、TGP、TRT、TST等各种方法,常见的是后4者。其中有三个基于反射理论:
- 90年代初开始使用TSP法,近年来发现该方法存在主观臆造成分,如用各个方向的回波当成掌子面正前方的回波,人工指定围岩速度等,预报不准确。
- 近几年国外提出的TRT法,对斜交地质体有误判和漏判。
- 国内的TGP法与TSP是相似的,缺陷是不能区分不同方向的地震回波,不能准确地确定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波速,不能正确地进行纵横波分离等问题,影响到预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有一个基于逆散射理论,
- TST法,能够分离不同方向的回波,能准确计算围岩波速,代表了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新方向。

逆散射理论之所以更好是因为反射理论的适用于反射面远大于波长的情况,但是在隧道的狭小观测空间内,反射面通常小于波长,因为波长通常有几米-十几米。而散射理论没有此限制。而且对斜交地质体不会有漏报。

⑤ 矿井地质预报有哪些内容

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最基础的技术工作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为煤内矿的生产建设提供各种图容纸和各种地质资料。地质预报是矿井地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地质工作中难度最大、准确率较低的一项工作。

按矿井生产专业可以分为回采地质预报和掘进地质预报;按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年预报、季预报、月预报、旬预报、周预报和随时预报;按预报内容可分为地质构造预报、水文地质预报、煤尘和瓦斯突出预报、顶底板岩性特征变化预报、煤层赋存特征变化预报等。

⑥ 目前国内外超前预报地质手段分为哪四种

目前在隧道施工期间采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从专业技术方面可分为专常规地质法和属物探法两大类,具体有以下几种:(1)超前导坑;(2)正洞地质素描;(3)水平超前探孔;(4)声波测试;(5)红外探水;(6)电磁波法;(7)弹性波法。

⑦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分类有哪些

隧洞施工超前预报分类
1 按预报的作用划分

⑴ 常规预报:是勘测设计阶段地质工作的继续,也是隧洞施工的一个作业过程。其目的是结合施工进程,收集地质资料,判断围岩类别,了解掌子面前方短距离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正确选择断面大小、衬砌类型、施工方法和支护设计或修改施工设计等提供依据,其成果可作为隧洞竣工后维修养护参考。该预报是短距离预报的主要任务,目前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多以地质素描为主,配合简单的物探测试了解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常规预报应以施工单位为主,作定量预报、并结合施工进行,预报时尽量不占或少占施工作业时间。
⑵ 成灾预报:隧洞施工中的地质灾害,是指隧洞施工过程中因前方地质条件的突然变化,导致施工失去控制的非常事件。该事件可引起人员伤亡、机械设备失效并严重破坏、甚至被迫长时间停工,致使工程部门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隧洞地质灾害主要有大规模塌方、涌水、涌泥、涌石、岩爆、瓦斯等。成灾预报是对可能的灾害性地质条件进行预报,以指导隧洞施工中的防灾和减灾工作。该预报是中、长距离预报的主要任务,是为隧洞施工战略决策服务的。对可能成灾的地质条件,应从设计和施工方法上考虑特殊对策,否则可按常规预报进行。成灾预报应由设计、科研、施工单位组成专家小组,采用地质、物探综合分析法进行定性和定量预报,并视工作需要占用部分施工作业时间。
⑶ 专门预报:对特殊地质问题进行预报,如膨胀岩、侵蚀性地下水、高地温、岩溶等。这些特殊地质条件,常常使施工陷入困境或破坏隧洞衬砌,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失当,甚至可能酿成大的地质灾害。可见,专门预报也是隧洞施工预报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预报应由设计、科研和施工部门组成专门小组,采用综合手段作定性和定量预报。
2 按距掌子面的距离划分
隧洞施工超前预报距离与隧洞施工速度和工程实际需要密切相关。结合我国隧洞开挖技术水平和快速施工要求,按掌子面前方距离可分为三类:
⑴ 短距离预报:0~15m。就我国目前快速施工的水平,一般采用钻爆与TBM相结合的方法。一个循环进尺约2~3m,二个循环是4~6m,三个循环是6~9m。实践表明,预报三个循环的前方地质条件,即能满足安全施工要求。根据我国目前的探测技术,要预报掌子面前方15m范围内的地质条件并不困难,且测试基本可与施工同步进行。对成灾预报而言,短距离预报相当于临灾预报或防灾处理阶段。
⑵ 中距离预报:15~50m。对于防灾预报来说,只有15m范围内的临灾预报是不够的。发现有可能成灾的地质条件,马上要准备处理,显然太紧张。比较理想至少应有30m的距离。因此,进行范围超过15m的中距离预报是隧洞施工所必须的。另外,从目前已有的预报实践来看,用物探方法在开挖面上进行20~40m的超前探测已十分有效。说明物探方法在中、长距离预报中是有潜力的。
⑶ 长距离预报:50m以上为长距离预报。
3 按采用的手段划分
⑴ 经验预报:在以往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凭感觉就能进行的预报。它对临灾预报有特殊意义,如凿孔过程中发现有岩粉异常喷出,可能遇到了瓦斯或有害气体;听到岩石劈裂声且随后出现岩块弹射现象可能是岩爆;凿孔异常喷水可能是大量涌水的先兆;隧洞塌方也有先兆等等。直接预报法或地质分析法的预报效果与从事预报人员的经验丰富程度密切相关。
⑵ 采用仪器预报:预报目的不同,方法各异,所用仪器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地质分析法只需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稀盐酸和皮尺等;水平钻孔法需用大型水平钻机;物探方法需各种物探仪器等。
⑶ 综合预报:地质体是复杂的综合体。企图用单一方法查明隧洞的全部地质条件是不可能的,因此应采用综合预报方法。根据地质条件的差异和不同精度要求,适时选用若干种方法相互补充和印证,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4 按精度划分
⑴ 定量预报:“定量”是对前方地质体具体位置、规模、设计参数变化等给出量的概念;对灾害性地质条件,除明确灾害性质外,还应明确可能成灾的位置、规模和影响范围等。当然对量的精度要求也是相对的,如短距离预报精度要求最高;中距离预报精度要求次之;长距离预报则以定性为主,强调战略上的指导作用。
⑵ 定性预报:定性是对定量而言。定性一定要准,具体位置的精度可不作严格规定。

⑧ 工程地质预测预报技术地质法有哪些

常用地质超前预报方法有地质雷达法、超前钻孔法和地质分析法三种.两种,雷达检测、超前转孔,谢谢

⑨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都有哪些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
▪ 直接预报法
▪ 地质分析法
▪ 物探法
▪ 综合分析法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利回用钻探和现代物答探等手段,探测隧道、隧洞、地下厂房等地下工程的岩土体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力图在施工前掌握前方的岩土体结构、性质、状态,以及地下水、瓦斯等的赋存情况、地应力情况等地质信息,为进一步的施工提供指导,以避免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发生涌水、瓦斯突出、岩爆、大变形等等地质灾害,保证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