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地质勘查上市公司
『壹』 北京有哪些勘察设计单位适合我去
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坐落在驰名中外的亚运村北立水桥地区,是综合性地勘、施工专、科研差额拨款事属业单位。
我估计比价难进去 因为现在都“经济社会”………………
院现有职工400多人,各类技术干部占60%,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100多人,固定资产6000万元。持有国家有关部委颁发的甲级工程物探、水文地质、工程勘察、矿产地质勘察、工程桩动测等六种资质证书。拥有浅层地震仪、常时微动仪、重力仪、磁力仪、电法仪、数控测井站、各种型号水井及工程钻机等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200多台(套)。
『贰』 北京有多少上市公司
北京市有130多家在国内外上市公司,股票代码分别为:
000151,000402,000504,000605,000609,000666,000725,000728,000729,000758,000786,000798,000802,000839,000860,000882,000902,000916,000931,000938,000959,000969,000970,002038,002051,002065,002066,002148,002151,002153,002186,002271,002279,002306,002310,300002,300003,300010,300011,300016,300034,300036,300038,300045,300048,600007,600008,600011,600015,600016,600028,600037,600050,600055,600056,600058,600062,600085,600100,600118,600138,600158,600159,600161,600166,600176,600195,600198,600206,600240,600246,600258,600263,600266,600270,600271,600288,600299,600313,600361,600376,600386,600405,600410,600429,600435,600463,600485,600489,600511,600536,600560,600578,600582,600588,600657,600658,600723,600763,600764,600791,600855,600859,600860,600861,600890,600900,600962,600980,601088,601111,601117,601169,601186,601299,601390,601398,601588,601600,601618,601628,601668,601766,601857,601888,601898,601939,601988,601989,601991,601998 物美商业(8277)――
『叁』 北京市地质勘查行业情况调查报告
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88号)和《关于开展地质勘查行业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5号)的要求,我局认真开展工作,并于2007年1月底将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按时报部。于2007年3月6日将25号文转发至北京市属地化及其他有资质的51家地勘单位(不包括有色、煤炭、建材、冶金、石油化工),调查材料于3月底收齐,经过统计、汇总、整理、分析,现将北京地区地质勘查行业的基本情况、改革发展情况、相关优惠政策落实情况、问题与建议汇报如下。
一、行业基本情况
截止到2006年底,北京地区共核发地质勘查资质85家,统检后有业务269项,其中2006年共核发17家地勘单位资质。85家单位的资质情况如下:
取得一项以上甲级资质的单位42家,占49.4%;取得一项以上乙级资质的单位23家,占27%;取得一项以上丙级资质的单位20家,占23.6%。在269项业务中,甲级81项,占30.1%;乙级121项,占45%;丙级67项,占24.9%。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北京市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及其他在北京地区注册登记的有资质的单位51家(不包括有色、煤炭、建材、冶金、石油化工等中央部委的地勘单位及科研院所),其中国有地勘单位19家,其他地勘单位32家,以下同上。
(一)地勘单位人员状况
2005年,调查对象为41家。其中:国有地勘单位18家,职工总数4957人,专业技术人员2312人,高级技术人员695人,中级技术人员877人,劳动者报酬10073万元.离退休人员2337人。离退休费用4146万元。其他地勘单位23家,职工总数2379人,专业技术人员990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455人,中级技术人员485人,劳动者报酬5243万元。
2006年,调查对象为51家。其中:国有地勘单位19家,职工总数5232人,专业技术人员2599人,高级技术人员802人,中级技术人员993人,劳动者报酬12730万元;离退休人员2599人,离退休费用4770万元;其他地勘单位32家,职工总数2761人,专业技术人员1154人,高级技术人员569人,中级技术人员596人,劳动者报酬6446万元。
(二)地勘单位基本经济情况
2005年,调查对象41家。其中:国有地勘单位18家,总资产216412万元,生产性固定资产50596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16261万元,总负债88798万元,所有者权益124594万元,节约与收益467万元;23家其他地勘单位总资产167572万元,生产性固定资产46182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18071万元,总负债105624万元,所有者权益651980万元,节约与收益10706万元。
2006年,调查对象51家。其中:国有地勘单位19家,总资产272247万元,生产性固定资产56021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19435万元,总负债128013万元,所有者权益145452万元,节约与收益314万元;32家其他地勘单位总资产278146万元,生产性固定资产79343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23607万元,总负债199560万元,所有者权益85739万元,节约与收益16709万元。
(三)单位收入与支出情况
2005年,41家调查对象中,18家国有地勘单位总收入101086万元。其中:地勘业收入9983万元,矿业权转让收入10156万元,工程勘察收入28298万元,其他产业收入44797万元。总支出76946万元,地质找矿支出1861万元。23家其他地勘单位总收入117606万元,其中:地勘业收入5023万元,勘查劳务收入2681万元(涉外129万元),工程勘察收入14679万元,其他产业收入92301万元。总支出92410万元,其中地质找矿支出1070万元。
2006年,51家调查对象中,19家国有地勘单位总收入133616万元。其中:地勘业收入10319万元,矿业权转让收入14879万元,工程勘察收入40632万元,其他产业收入54553万元。总支出111816万元,地质找矿支出3234万元。32家其他地勘单位总收入180308万元,其中:地勘业收入8838万元,勘查劳务收入8449万元(涉外706万元),工程勘察收入25420万元,其他产业收入142723万元。总支出147742万元,其中地质找矿支出6010万元。
二、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各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1999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规定,2000年北京市地矿局实行属地化管理,由中央在京单位划归北京市管理,地矿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同时划归北京市管理,另外,首钢地勘院也划归北京市实行地方管理。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地质勘查队伍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等重要文件,为地质勘查队伍改革指明了方向,给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地质勘查单位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动力,使地质勘查行业得到蓬勃发展。同时,他们也为国家找寻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为国家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近年来,地勘单位依靠国家政策,结合国家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和市场工作的需要,在队伍、经济发展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职工收入得到稳定提高。
(一)地质勘查费基数与年增长幅度(以下同上)
2005年,18家国有地勘单位共获得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的地质勘探费,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的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资源补偿费共计9983万元,2006年增长到10319万元,增加336万元。
(二)矿业权价款转国家资本金
由于近年来北京地区所设固体矿产探矿权很少,基本为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一年1至2个,其他主要是地热资源勘查,为社会资金投入,国有地勘单位无探矿权。所以,没有矿业权价款转国家资本金问题。
(三)转产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税收优惠政策
基本没有政策优惠。
(四)离退休职工养老金保障政策
由于北京地区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部分已企业化,参加了北京市社会养老统筹,按照北京市养老保险政策执行。但北京地勘局所属地勘单位,由于没有改制成企业,未能参加北京市养老保险,实现社会统筹,还是按事业单位离退休政策执行,享受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
(五)基本医疗保险、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政策
北京地勘局所属地勘单位的医疗问题基本还是实行公费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基本能得到保障。其他企业化地勘单位都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失业、工伤保险,各项政策基本得到落实。
(六)增加工资
北京地勘局及所属地勘单位增加工资是按照北京市事业单位的政策执行,包括离退休人员的工资,都按照北京市的政策统一执行。
三、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情况
到2006年底,北京地区有资质的地勘单位达到85家,包括地矿、有色、冶金、建材、煤炭、石油天然气、科研、高校、外资等多种行业及经济类型,其中国有地勘单位42家(不含国有控股单位),除北京地勘局所属单位外,其他大部分都在京外开展工作,部分在国外开展工作。在得到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地质勘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地质勘查单位的实力不断得到加强。已调查的51家地勘单位,2006年的资产规模达到55亿元以上,人员规模达到8000人,特别是一些新成立的地勘单位,资金雄厚,不少单位注册资金均在5000万元以上。中地海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底,2005年初取得勘查工程施工甲级资质,各类中高级技术人员60余人,注册资金2.1亿元。公司成立以来,主要在非洲及亚洲开展勘查工程施工及能源开发,特别是在尼日利亚,已成为在尼第二大外国公司,拥有职工2000余人,到2006年底,职工总数300余人,资产总额超过20亿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取得地勘资质,发挥优势,面向国家找矿突破主战场,在理论与实践和培养人才方面大显身手。到2006年底,从事地质勘查的技术人员达到800余人,资产总计超过14亿元,地质勘查业年收入4.5亿元,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为国家地质找矿及科研做出了较大贡献。
在地质勘查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以北京城市地质工作为中心,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的精度和深度,为首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大力开拓商业性地质市场,鼓励技术创新,勤练“内功”,在管理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特别提出加快地质人才开发,为地质人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各单位结合本身的实际提出了“十一五”人才战略发展规划,以重大地质勘查和科技攻关项目为契机,以相关人才政策为保障,培养和引进各类管理、技术人才。
四、问题与建议
(一)问 题
(1)北京地区注册登记的地质勘查单位较多,但北京的地质勘查工作较少。在京注册登记的大部分单位实力较强,包括各部委、科研院所、高校等,但由于北京地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高,为适应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已整顿关闭了相当部分固体矿山企业。所以,北京地区地质工作减少,在京注册登记的地勘单位主要在外地或境外工作,在北京开展工作的单位以北京地勘局所属单位为主,主要围绕北京的城市地质、环境地质开展工作,为北京的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改善北京的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服务。
(2)体制问题。全国事业单位分类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体运行的方向基本明确。为深入推进地勘单位体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建实建强”两支队伍还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
(3)专业技术人才出现紧缺问题。由于20世纪90年代地质工作的不景气,地质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少,加上部分人才流失,老同志退休。虽然这些年接收了一些毕业生,但他们还需要有一个过程才能担当重任,独当一面。
(二)建 议
(1)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与培养,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尽快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紧缺问题。
(2)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加快推进体制改革。
(3)结合当前地质勘查行业发展、管理现状,尽快出台适合我国实际的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法规,做到依法行政。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地勘处)
『肆』 北京上市公司有哪些
置:真皮多功能方向盘只出现在高配的三款车型上 北京现代朗动 由于有回家族式设计答的存在,所以朗动的内饰布局跟此前上市的第八代索纳塔十分相似,而内饰的配色方案则有两种,一个是常见的上深下浅温馨居家配色,一个是更能凸显运动气质的全黑内饰配色。对于如此运动的内饰
『伍』 北京市近十年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2003-11-18 至今 北京在这段时间里面上市了133家公司
目前 北京共有上市公司219家
『陆』 中国有哪些地质勘探单位
区域地质调查资质抄,袭海洋地质调查资质,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资质,液体矿产勘查资质(不含石油),气体矿产勘查资质(不含天然气),煤炭等固体矿产勘查资质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资质。
地球物理勘查资质、地球化学勘查资质、航空地质调查资质、遥感地质调查资质、地质钻(坑)探资质和地质实验测试资质。
『柒』 北京国资概念股有哪些
北京国资概念一共有34家上市公司,其中24家北京国资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交易,另外10家北京国资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捌』 北京地质单位有哪些
国家地调局、北京地质研究所、中科院、中国冶金
外企知名的有力拓、Micromine、Surpac之类的,建议你去网上查09年矿业大会展位图,上面有很多国内知名的地质企业。
『玖』 北京有哪些知名企业
太多了 你要问那种企业
『拾』 中国的上市公司都有哪些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网络、中国移动、台积电、爱奇艺、农业银行、京东等。
1、腾讯控股
腾讯控股2018年1月29日收于471.60港元,创下上市以来最高收盘价,2018年4月15日收盘仅有386.80港元。不到三个月时间,腾讯控股市值蒸发了8058.71亿港元。
2、阿里巴巴
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当地时间2014年9月19日正式在纽交所上市,代码为BABA,开盘价为92.7美元,大涨36.3%,市值达到2383.32亿美元。
3、爱奇艺
爱奇艺2018年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IPO发行价定在18美元/ADS,融资金额达22.5亿美元,远超此前计划募集的15亿美元。总市值为110亿美元。
4、网络
2005年8月5日,中国头号网络搜索引擎网络公司的股票在纳斯达克市场首次公开上市,股价当天狂涨354%,从27美元的每股发行价上涨到收盘时的每股122.54美元,盘中一度曾冲破每股150美元大关。
5、京东
美国当地时间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JD”,开盘报价为21.75美元,较发行价19美元上涨14.47%,市值达到约29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