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姜适合什么地质生长
⑴ 种植姜对土壤有什么要求
姜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以土层深厚、肥沃、松散,具有排水良好的内砂质壤土为宜,在中性或微酸容性土壤中生长良好。姜的根系不甚发达,主要分布在20厘米的耕作层,深耕20~40厘米对姜形成根状茎极为有利。整地时每667米2施入基肥2000千克、草木灰40~50千克和过磷酸钙。做畦时,要因地而异,如在雨量充沛地区要做高畦,大小为1.5米×3米左右,畦间30厘米左右宽沟,在生长初期沟深为15~20厘米,随着植株生长,可培土加深为30~40厘米,这样会更有利雨季排水。姜不宜连作,连作产量低,根茎瘦小,表面发生癫疮,而且易发生根腐病。四川、浙江产区至少隔2年再种姜,山东产区多采用8年轮作制。一般多选择玉米、蔬菜、小麦、花生、甘薯等为前茬作物。
⑵ 沙性土壤适合种植生姜吗
沙性土壤是最适合种植生姜。
姜的种植管理
l、严格选地,避免连作: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沙壤土、壤土、粘壤土,要求田块地势稍高,排灌方便,不易积水。生姜不宜连作,应与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等进行3-4年的轮作。
2、精选姜种,促进早发: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质地硬、具有1-2个壮芽、重50-75克、无病害的老姜作种姜。种姜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消毒。种姜消毒后,先晒2-3天,待姜块表面发亮时,即可堆放,用稻草覆盖进行保温催芽,要求保持湿润,温度控制在20~25℃,当姜芽长到1厘米时即可播种。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灌溉条件好,气温高,且不催芽,在惊蛰节令播种;无灌溉条件及气温低,且需要催芽,在清明前后或谷雨节令播种。播种实行条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沟深10-20厘米,每亩用种500公斤左右。亩用15公斤尿素、25公斤复合肥作种肥,将肥料放入沟内与土壤混匀。播前1小时左右浇底水,使土壤湿润,将姜块水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并用手轻轻按入泥中,覆湿润细土5厘米左右。
4、施足基肥,科学追肥:生姜生长期长,应采取施足基肥、多次追肥的原则。整地时,亩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钾肥25公斤作基肥。当苗高30厘米左右、1-2个分枝时,追1次肥,亩施20公斤尿素,也可用清粪水浇苗;立秋前后,亩施复合肥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在距植株基部15厘米左右开沟施入,覆土灌水;地下根茎膨大时,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
5、遮阴降温,促进生长:生姜是喜阴,不耐高温和强光的植物,因此夏季生长期间要进行遮阴,以促进生长。遮阴方法很多,可以搭棚遮阴,也可与高秆作物玉米进行间作。
6、防旱防涝,及时培土:生姜不耐干旱,也不耐涝,对水分要求严格。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在夏季高温期间,应及时浇水降温,以早、晚浇水为好,雨水天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减少姜瘟的发生。为防止根茎露出地面,表皮变厚,品质变劣,要进行培土,一般结合浇水施肥进行2-3次培土,每次培土3厘米左右。7、搞好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腐烂病和斑点病。腐烂病一般在7月始发,8~9月为发病盛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挖去带病菌土,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用干净无菌土填埋。斑点病发病初期喷洒50%百菌清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虫害主要有姜螟、姜蛆,用敌百虫或辛硫磷进行叶面喷洒防治。
⑶ 生姜适合在什么土地种植
想要阳台种植生姜,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只需要花盆,土壤,生姜块就可以了。但有朋友疑问说自己种的生姜为什么长的不好,其实生姜种下去很简单,重要的是种植生姜的时间很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的花盆,可以是稍微大而深的盆或泡沫箱,最好是沙质土壤,因为生姜喜欢干爽通风的土壤,然后是带芽点的生姜,光照通风良好的阳台一角。

生姜喜温湿、弱光环境,低于15℃会停止生长,在强光会枯萎,在种植期间,一定要把握好温度、湿度以及光照,阳台夏季光照毒,一定要注意遮阴通风。
⑷ 什么样的土地适合种姜
什么土质适合种复姜
姜对于养分有一制定的需求,土壤里面最好含有腐殖质,要求比较肥沃。它害怕干旱和水涝,最好选用沙壤土。在酸碱值方面,壤土为微酸性或中性最好。土质的选择影响姜的长成,要是土质过黏过重,积水现象会非常严重,导致姜在里面生长不良。
什么土质适合种姜
一、土质要求
1、肥沃:它生长中对于养分有一定的需求,里面的营养物质需充足,不能用太贫瘠的土壤,生长中难以吸收到养分,最好含有腐殖质,能够给植株提供营养。
2、松软:它的根系很细弱,是属于地下茎的作物,分布在地表的深度比较浅,大约在土表30cm以内,所以又害怕干旱,又害怕水涝,最好是选用沙壤土。
3、酸碱值:壤土保持在微酸性或中性最好,在重碱性的土壤中生长受到局限,影响到后期姜的长成。
二、不同土质的影响
土质的选择影响姜的长成,给它提供沙质土,长出的姜辣味比较浓,挥发的香味也很浓烈,但是产量不高,适合晾晒做成干姜。要是提供腐殖质多的黏性土壤,生长出来的姜会非常的嫩,里面含有的水分较多,可以采收出鲜姜,用作蔬菜售卖。要是土质过黏过重,积水现象会非常严重,导致姜在里面生长不良,收成出现问题。
⑸ 姜适合什么土壤种植
(1)对土质的要求
生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对土壤质地的要求不甚严格,不论在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或重壤土上,都能正常生长。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通气与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生姜最为适宜。如山东莱芜市东汶南村,家家户户种姜,产量高,品质好,是远近闻名的种姜专业村,也是名产生姜的栽培中心。这里的土壤特性是:土层深厚,酸碱度适宜(pH为6~7),土表0~20厘米内为中性壤土,容重为1.29克/厘米3,总孔隙度与固相之比约为1∶1。这种土壤松紧适宜,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也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在20~40厘米土层内为重壤土,物理沙粒与物理黏粒大约各占一半,土壤容重为1.32克/厘米3,土壤总孔隙度为50%,其中空气孔隙度为7%,土质稍紧实,但保水保肥力强,可防止水分和养分渗漏。这种土壤的特性是:土壤表层沙黏适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松软透气,有利于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而土壤下层保水保肥,营养充足,可为生姜生长后期根茎膨大提供充足的养分,非常适于栽培生姜,生姜产量高,品质好。莱芜市孤山村是生姜的集中产区,为丘陵地,土质疏松,酸碱度适宜,灌溉和排水条件良好,也非常适合种植生姜(表4)。
表8 酸碱度对生姜分枝及根茎生长的影响
表8 酸碱度对生姜分枝及根茎生长的影响(续)-1
从表8还可以看出,生姜不耐碱。在pH为8以上时,不仅茎叶生长受到抑制,根茎也发育不良,平均每株只有10个姜球,平均单株根茎重仅为104~117克,姜块又瘦又小。而采用pH为5~7的处理,则根茎较大,发育良好,平均每株具姜球20个以上,单株根茎重约为前者的3倍。其中以pH为6的处理,根茎生长最好,每株具姜球25.6个,单株根茎鲜重为362克。
综上所述,土壤酸碱度的强弱,无论对生姜地上茎叶的生长或地下根茎的生长,都有显著的影响。姜喜中性及微酸性反应,不耐强酸及强碱,但对土壤酸碱度又有较强的适应性。据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5~7的范围内,植株均生长较好,其中以pH为6时,根茎生长最好。当pH为8以上时,对生姜各器官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植株矮小,叶片发黄,长势不旺,根茎发育不良。生产实践也表明,栽培在盐碱地上的生姜,不仅植株矮小,而且茎秆纤细,分枝少,叶片薄而稀疏,根茎瘦小,产量很低。因此,栽培生姜应注意土壤选择,盐碱涝洼地不宜种姜。如果要在碱性土壤上种植生姜,需先进行土壤改良,把土壤酸碱度调整到适合于生姜生长的范围内,才能使姜苗生长良好。
⑹ 生姜为什么生长在土里
这个问题就好像是说公鸡为什么不下蛋是一样的
⑺ 什么土壤适合种姜
姜对于养分有一定的需求,土壤里面最好含有腐殖质,要求比较肥沃。它害怕干旱和水涝专,最好选用沙属壤土。在酸碱值方面,壤土为微酸性或中性最好。土质的选择影响姜的长成,要是土质过黏过重,积水现象会非常严重,导致姜在里面生长不良。
什么土质适合种姜
一、土质要求
1、肥沃:它生长中对于养分有一定的需求,里面的营养物质需充足,不能用太贫瘠的土壤,生长中难以吸收到养分,最好含有腐殖质,能够给植株提供营养。
姜
2、松软:它的根系很细弱,是属于地下茎的作物,分布在地表的深度比较浅,大约在土表30cm以内,所以又害怕干旱,又害怕水涝,最好是选用沙壤土。
3、酸碱值:壤土保持在微酸性或中性最好,在重碱性的土壤中生长受到局限,影响到后期姜的长成。
姜
二、不同土质的影响
土质的选择影响姜的长成,给它提供沙质土,长出的姜辣味比较浓,挥发的香味也很浓烈,但是产量不高,适合晾晒做成干姜。要是提供腐殖质多的黏性土壤,生长出来的姜会非常的嫩,里面含有的水分较多,可以采收出鲜姜,用作蔬菜售卖。要是土质过黏过重,积水现象会非常严重,导致姜在里面生长不良,收成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