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盐池的地质构造是什么

盐池的地质构造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2-05 04:42:33

1. 简述四种主要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地质构造主版要分为两大权类,四小类: 一是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形态;其中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二是断层,包括地垒(断层上升岩层)和地堑(断层下降岩层)两种。

一、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

1.背斜 岩层向上弯曲、中心部位岩层较老,两侧岩层依次变新。
2.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位岩层较新,两侧岩层依次变老。
若褶皱的岩层上升到地表而未受到剥蚀作用时,则背斜为高地,向斜为低地,地面上仅见到时代最新的岩层。褶皱岩层遭到强烈风化剥蚀后,地面的起伏主要取决于岩石抗风化剥蚀的能力。若褶皱岩层为同一种岩性或强度相近,由于背斜核部断裂较向斜核部发育,背斜核部很可能成为低地或谷地,向斜核部反而形成高地或山梁。

二、节理:
自地表向下随深度加大,节理的密度逐渐降低。

三、断层:
具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断层在地壳中广泛发育,但其分布不均匀。

2. 地质构造,地貌类型,构造地貌,地形,地势各指的什么有什么区别

地质构造:指地壳运动,褶皱、断裂、火山爆发等等。
地貌类型:版指在内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权形态,即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类型。
构造地貌:指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背斜、向斜、火山等等。
地形:地表高低起伏的具体形态,类型有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
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体趋势,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 中国西部的地质构造

中国 西部地区由于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南北方向:向挤压作用的影响,区域构造版线呈近东内向权或北西西向,山系与低地相间、多发育挤压性质的大型坳陷沉积盆地,如其北部(昆仑山以北,亦称西北地区)的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河西走廊一带(包括酒泉盆地,亦称走廊盆地),合称四盆一走廊。另外还有走廊以北的阿拉善三角形地区(包括潮水、银根、巴音浩特、巴丹吉林等盆地)。南部包括西藏全部,并涉及青海省南缘和云南省西南缘(滇西)。这些沉积盆地多属山前或山间的大型坳陷盆地,形成时间旱,经历过分异、叠加等长期演化。此外,尚有少数山间断陷小盆地,由于这些盆地四周山地上升快、地势高,风化剥蚀快,产生大量粗碎屑风化产物,盆地沉降快但充填也快,常处于补偿或过补偿状态。另外,许多盆地形成时期节,沉积时间长,故沉积厚度大,粗碎屑物质多,河流相和洪积相很发育,湖泊面积也大,但变化快、湖水较浅,深湖区的比例小。另一特点是西部地区的地壳厚度大,一般40~50公里,最厚处达70公里,地温悌度低,2~2.60/100甚至更低

4. 什么是地质构造有哪几种类型 各有什么特征

地质构造是指在地球的内、外应力作用下,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或位移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地质构造有褶皱、节理、断层三种基本类型。

褶皱的特征:分为背斜和向斜。

1.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中心部位岩层较老,两侧岩层依次变新。
2.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位岩层较新,两侧岩层依次变老。

节理的特征:自地表向下随深度加大,节理的密度逐渐降低。

断层的特征:具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断层在地壳中广泛发育,但其分布不均匀。

5. 地质构造有哪几种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两种:褶皱和断层;褶皱又有背斜和向斜之分;断层又有地垒和地堑之分。如下图所示:

6. 承德的地质构造有哪些呢

承德市位于东经115°54′~119°15′,北纬40°11′~42°40′,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内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容地近京津,背靠蒙辽,省内与秦皇岛、唐山两个沿海城市以及张家口市相邻。承德北部是七老图山脉,有茫茫林海,广袤草原;中部属燕山山脉,为低山丘陵区;南部则属燕山山脉东段之延续,峰峦重迭,峡谷幽深。丹霞地貌:在市区周围,分布着多处千奇百怪的红色岩石(岩层)景观,地质学称之为“丹霞地貌”,在我国北方实属罕见。这些地貌景观比之江南的丹霞山,不仅造型奇特,还增添了几分雄浑奇伟。 主要自然山景:磬锤峰、蛤蟆石、罗汉山、僧冠峰、天桥山、双塔山、鸡冠峰等十多处。

7. 地质构造的概念

地质构造的概念是指在地球的内、外应力作用下,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或位移专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在层状属岩石分布地区最为显著。在岩浆岩、变质岩地区也有存在。具体表现为岩石的褶皱、断裂、劈理以及其他面状、线状构造。对水工建物筑地基的稳定性和渗漏性有直接影响。如褶皱构造核部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强度低,渗透性较大。闸坝、电站、隧洞等选址时应尽量避开这种地段。选址还应考虑库区的断裂情况,较大断层如伸到库外,可能会产生库区渗漏现象。

所谓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多为构造运动),发生变形和变位后,形成的几何体,或残留下的形迹。

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primary structures)与次生构造(secondary structures或tectonic structures)。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原生构造一般是用来判断岩石有无变形及变形方式的基准。构造也可分为水平构造、倾斜构造、断裂和褶皱。

8. 什么是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如岩层褶曲、断专层等,称为地质构造。属
构造运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涉及的范围包括地壳及上地幔上部即岩石圈,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使岩块相互分离裂开或是相向聚汇,发生挤压、弯曲或剪切、错开;垂直方向的构造运动则使相邻块体作差异性上升或下降。

9. 地质作用,地形,地质构造分别都是啥,分别举个例子,谢谢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内壳组成物质、地壳容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使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称地质作用。地质学界把自然界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主要分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地形指的是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具体指地表
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地形与地貌不完全一样,地形偏向于局部,地貌则一定是整体特征。如:鞍部是地形,山谷是地貌。
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所谓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
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多为构造运动),发生变形和变位后,形成的几何体,或残留下的形迹。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