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影响建筑环境的地质因素有哪些

影响建筑环境的地质因素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2-05 01:01:12

⑴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哪些

一、外界环境的影响
1、外界作用力的影响,外力包括人、家具和设备的重量,结构自重,风力,地震力,以及雪重等,这些通称为荷载。
2、气候条件的影响,如日晒雨淋、风雪冰冻、地下水等。对于这些影响,在构造上必须考虑相应防护的措施,如防水防潮、防寒隔热、防温度变形等。
3、人为因素的影响,如火灾、机械振动、噪声等的影响,在建筑构造上需采取防火、防振和隔声的相应措施

二、、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
建筑技术条件指建筑材料技术、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等。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建筑构造技术也在改变着。

三、建筑标准的影响
建筑标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与建筑构造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建筑的造价标准、建筑装修标准和建筑设备标准。标准高的建筑,其装修质量好,设备齐全且档次高,自然建筑的造价也较高;反之,则较低。

(1)影响建筑环境的地质因素有哪些扩展阅读

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各组成部分基于科学原理的材料选用及其做法。其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材料性质、受力情况、施工方法和建筑形象等要求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以作为建筑设计中综合解决技术问题及进行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建筑构造的原则有:

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2.有利于结构安全

3.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

4.考虑建筑节能与环保的要求

5.经济合理

6.注意美观

参考资料网络-建筑构造

⑵ 影响建筑物构造的因素有哪些

hi~
,一般来讲影响建筑物构造的因素有,
力作用啦,自然环境影响啦(包括气候专、地质,水文属和虫害,例如白蚁就很不容小觑),人为因素啦,(像火灾,噪音,机械振动啊,化学腐蚀等)和物质技术的的。希望对你有用!

⑶ 影响建筑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建筑结构的因素:
一、外界环境的影响
1、外力作用的影响
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各种外力统称为荷载。荷载可分为恒荷载(如结构自重)和活荷载(如人群、家具、风雪及地震荷载)两类。荷载的大小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结构选型及构造设计的重要基础,起着决定构件尺度、用料多少的重要作用。
2、气候条件的影响
我国各地区地理位置及环境不同,气候条件有许多差异。太阳的辐射热,自然界的风、雨、雪、霜、地下水等构成了影响建筑物的多种因素。故在进行构造设计时,应该针对建筑物所受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对各有关构、配件及部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防潮、防水、保温、隔热、设伸缩缝、设隔蒸汽层等等,以防患于未然。
3、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往往遇到火灾、爆炸、机械振动、化学腐蚀、噪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故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防振、防腐、隔声等构造措施,以防止建筑物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二、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
由于建筑材料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构造技术也不断翻新、丰富多彩。例如悬索、薄壳、网架等空间结构建筑,点式玻璃幕墙,彩色铝合金等新材料的吊顶,采光天窗中庭等现代建筑设施的大量涌现,可以看出,建筑构造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因而在构造设计中要以构造原理为基础,在利用原有的、标准的、典型的建筑构造的同时,不断发展或创造新的构造方案。
三、经济条件的影响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建筑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标准的变化带来建筑的质量标准、建筑造价等也出现较大差别。对建筑构造的要求也将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着大的变化。

⑷ 影响岩土工程地质的因素有哪些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包括:
(1)地层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产状、成岩作用特点、变质程度、风化特征、软弱夹层和接触带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
(2)地质构造:也是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3)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等。
(4)地表地质作用: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
(5)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路线的选择。

⑸ 1、影响建筑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2、建筑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1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方针政策 2自然环境的影响 3物质及技术条件的影响 4使用性能的影响

1)资料性依据

建筑设计的资料性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人体工程学、各种设计的规范和建筑模数制的有关规定。

2)条件性依据

建筑设计的条件性依据,主要可分为地质与气候条件两个方面:

(1)温度 、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建筑物的设计有较大的影响.例如湿热地区,房屋设计要很好的考虑限热、通风和遮阳等问题;干冷地区,通常又希望把房屋的体形尽可能设计得紧凑一些.以减少外围护面的散热,有利于室内采暖、保温。

日照和主导风向通常是确定房屋朝向和间距的主要因素.风速是高层建筑、电视塔等设计中考虑结构布里和建筑体形的重要因素,雨雪量的多少对选用屋顶形式和构造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设计前.需要收集当地上述有关的气象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

(2)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基地地形的平缓或起伏,基地的地质构成、土坡特性和地耐力的大小对建筑物的平面组合、结构布置和建筑体形都有明显的影响.例如坡度较陡的地形,常使屋结合地形错层建造。复杂的地质条件.要求房屋的构成和基础的设置采取相应的结构构造措施。

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在烈度6度以下的地区,地展对建筑物的损坏影响较小;9度以上的地区,由于地震过于强烈,从经济因素及耗用材料考虑.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尽可能地避免在这些地区建设,房屋抗展设防的重点是指6,7 ,8,9度地震烈度的地区。

3)丈件性依据

建筑设计的依据文件有:

(1) 主管郊门有关建设任务使用要求、建筑面积、单方造价和总投资的批文以及国家有关部、委或各省、市、地区规定的有关设计定额和指标;

(2)工程设计任务书:由建设单位根据使用要求.提出各种房间的用途、面积大小以及其他的一些要求,工程设计的具体内容、面积建筑标准等都需要和主管部门的批文相符合;

(3)城建部门同愈设计的批文:内容包括用地范围(常用红线划定)以及有关规划、环境等城镇建设对拟建房屋的要求:

(4)委托设计工程项目表:建设单位根据有关批文向设计单位正式办理委托设计的手续.规模较大的工程还常采用投标方式,委托得标单位进行设计。

设计人员根据上述设计的有关文件,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原始数据和勘侧设计资料,综合考虑总休规划、基地环境、功能耍求、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设计并绘制成建筑图纸.编写主要设计意图说明书,其他工种也相应设计并绘制各类图纸.编制各工种的汁算书、说明书以及概算和预算书。上述整套设计图纸和文件使成为房屋施工的依据###建造师挂靠,就选百分百建筑精英网——大数据证书挂靠平台!

⑹ 影响建筑布局的因素是指什么

影响建筑布局的因素主要有日照、通风、及景观,具体表现在朝向、建筑间距以及建筑与道路和公共建筑空间的关系等原因。
建筑楼群的布局受到气候因素、地理因素,楼群自身建筑的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风向与朝向是影响建筑群布局的重要因素。我国南方地区,主导风向南与东南方向之间,传统建筑的朝向是南或偏南方向。还有地理纬度,方位,城市的盛行风向,周围环境质量,交通状况的影响。
影响住宅的因素很多,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了解住的地理环境中地形、地质、水、气候、社会经济、环境等与对住宅的影响对建设者或是购房者都具有特殊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商品化正迅速发展。人们对住宅越来越关注,在生活上已从满足物质要求向满足精神要求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住宅的要求已由原先 “住得下”逐渐发展为“住得好”。 住宅关系到千家万户,住房是影响人们健康,寿命和心理活动的至关重要因素。居住条件的好坏,影响一个人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及家庭生活的幸褔。舒适的环境令人惬意,而不舒适的环境令人烦恼,甚至带来诸多灾难。影响住宅的因素很多,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幸福生活离不开居住之所,购房自然也就成了人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时下修得广厦千万间,大庇购房千万人。有的安居工程不安居,造成住户不乐不业,时有恐惧心理,因此,了解住的地理环境对建设者或是购房者都具有特殊意义。
一、自然因素
(一)地形地质与住宅
理想房屋宜建在地势较高平坦开阔地带。修建房屋地基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要建在地基牢固的地方。地基不实在以致不均匀下陷,顷斜而倒塌。建房要注意考虑当地的岩石性质,地质构造,断裂活动等等地质情况,以避开滑坡等地质灾害。由于地球表层的岩层,不停的发生升降运动水平运动,常常发生或大或小的断层,出现许多断裂,若房屋正好在断裂破碎地带,由于断层两边的发生的错动,地基不稳定,房屋易塌陷,断裂成危房。房屋千万别把房屋建在山势陡峻的斜坡上,那里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特别是屋上下都是坡坎,组成物质又松散极不安全。高耸的山顶山或是山凹处建房容易遭到风雨侵袭破坏,昼夜温差大,影响人体健康。地势太高,会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建在地势低洼处,若遇山洪爆发,水土流失、也容易淹没,可能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在喀斯特地区要考虑地下有没有洞穴,不然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事故。在松软平地上,如古河道和沙滩上,以及地质疏松胀缩强烈的膨润土上,地基不坚实,建房是容易造成倾斜、崩溃、倒塌现象。
(二)水与住宅
作为居民点不论是村庄或是只有一户人家,有源不断的水源是人们所需求的。泉井,河湖水库近水源地,特别是源于不断的矿泉水供应,自然是有利生活与健康的。靠近江河不仅能提供水源还有水运。城市大多选择在江河沿岸就是这个原因。但在沿岸建房时也要对江河湖水位、流速、流量、淹没地区和最高水位等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地处山区或海滨河畔的人们都注意建房要依山傍水,山水相依才会构成佳景。在不危及安全情况下,把房屋建筑在河边湖畔桥旁,别有情趣。河流是“大地的改造者”,借助于水流的力量,以不同方式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房屋建在河流下游低处,上游骤然倾盆大雨,会引起山洪爆发,流速快,扫荡前进障碍的泥土、沙石、田园、道路和房舍。河流的侧蚀和下切的沟谷,一旦河岸沙石陶空,对房屋形成威胁,房屋也危在旦夕。一般河流上游流速大,多侵蚀作用;下游流速缓,多堆积作用。一般流速大,下蚀占优势,流速小侧蚀占优势。在凹岸不宜建筑凸岸比凹岸安全得多。屋内地面低,地下水位则偏高,室内湿度大,如果长期呆在房子里,很可能患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等。因此,房屋地基四周应把沟渠疏通,以降低地下水位。

⑺ 影响建筑构造的外界环境因素有什么

影响建筑结构的因素包括:

1、外力作用

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外力称为荷载。荷载的大小和作用方式是结构设计和结构选型的重要依据,它决定着构件的形状、尺度和用料,而构件的选材、尺寸、形状等又与建筑构造密切相关。因此,在确定建筑构造方案时,必须考虑外力的影响。

2、自然环境

风、霜、雨、雪、冷、热、冷、暖空气温度变化以及太阳热辐射都是影响建筑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根据受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对建筑的相关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防潮、防水、保温、隔热、变形缝等。

3、人为因素

人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还经常会对建筑物造成一些人为的不良影响,如机械振动、化学腐蚀、爆炸、火灾、噪声等。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根据各种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结构防振、防腐、防火、隔声等措施。

4、物质技术条件

建筑材料、结构、设备和施工技术是建筑的基本要素之一。由于建筑的质量标准和等级不同,在材料和施工方法的选择上也存在差异。

5、经济条件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有必要深入分析建筑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和成本在设计阶段的建筑方案,也就是说,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经济的设计方案条件下的适用性和安全性。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必须考虑经济效益。

(7)影响建筑环境的地质因素有哪些扩展阅读:

等级划分:

对建筑物结构作质量上的等级划分,有助于确定建筑险保险费率。

1、一等建筑:

(1)、房架用钢骨水泥、砖石或钢结构;

(2)、内外墙、地坪、楼坪、扶梯用钢骨水 泥、砖石或钢结构;

(3)、房顶用水泥、瓦片、砖石、铁皮、石 棉、沥青或油毛毡。

2、二等建筑:

(1)、房架、地坪、楼坪、扶梯用木结构;

(2)、内外墙主要用砖石、水泥或其它不易燃烧的材料;

(3)、房顶用砖瓦、铁皮、石棉、沥青或铺石屑的油毛毡。

3、三等建筑:凡次于前两等级的建筑物均属三等建筑。

4、同时按照建筑物重要程度可将建筑物分为四个等级:

(1)、一类建筑: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建筑,使用年限在100年以上;

(2)、二类建筑:普通建筑,使用年限为50~100年;

(3)、三类建筑: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使用年限为25~50年;

(4)、四类建筑:临时性建筑,使用年限在十五年以下。

⑻ 影响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

影响建筑布局的因素主要有日照、通风、及景观,具体表现在朝向、建筑间距以及建筑与道路和公共建筑空间的关系等原因。

建筑楼群的布局受到气候因素、地理因素,楼群自身建筑的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风向与朝向是影响建筑群布局的重要因素。我国南方地区,主导风向南与东南方向之间,传统建筑的朝向是南或偏南方向。还有地理纬度,方位,城市的盛行风向,周围环境质量,交通状况的影响。
影响住宅的因素很多,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了解住的地理环境中地形、地质、水、气候、社会经济、环境等与对住宅的影响对建设者或是购房者都具有特殊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商品化正迅速发展。人们对住宅越来越关注,在生活上已从满足物质要求向满足精神要求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住宅的要求已由原先 “住得下”逐渐发展为“住得好”。 住宅关系到千家万户,住房是影响人们健康,寿命和心理活动的至关重要因素。居住条件的好坏,影响一个人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及家庭生活的幸褔。舒适的环境令人惬意,而不舒适的环境令人烦恼,甚至带来诸多灾难。影响住宅的因素很多,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幸福生活离不开居住之所,购房自然也就成了人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时下修得广厦千万间,大庇购房千万人。有的安居工程不安居,造成住户不乐不业,时有恐惧心理,因此,了解住的地理环境对建设者或是购房者都具有特殊意义。
一、自然因素
(一)地形地质与住宅
理想房屋宜建在地势较高平坦开阔地带。修建房屋地基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要建在地基牢固的地方。地基不实在以致不均匀下陷,顷斜而倒塌。建房要注意考虑当地的岩石性质,地质构造,断裂活动等等地质情况,以避开滑坡等地质灾害。由于地球表层的岩层,不停的发生升降运动水平运动,常常发生或大或小的断层,出现许多断裂,若房屋正好在断裂破碎地带,由于断层两边的发生的错动,地基不稳定,房屋易塌陷,断裂成危房。房屋千万别把房屋建在山势陡峻的斜坡上,那里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特别是屋上下都是坡坎,组成物质又松散极不安全。高耸的山顶山或是山凹处建房容易遭到风雨侵袭破坏,昼夜温差大,影响人体健康。地势太高,会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建在地势低洼处,若遇山洪爆发,水土流失、也容易淹没,可能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在喀斯特地区要考虑地下有没有洞穴,不然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事故。在松软平地上,如古河道和沙滩上,以及地质疏松胀缩强烈的膨润土上,地基不坚实,建房是容易造成倾斜、崩溃、倒塌现象。
(二)水与住宅
作为居民点不论是村庄或是只有一户人家,有源不断的水源是人们所需求的。泉井,河湖水库近水源地,特别是源于不断的矿泉水供应,自然是有利生活与健康的。靠近江河不仅能提供水源还有水运。城市大多选择在江河沿岸就是这个原因。但在沿岸建房时也要对江河湖水位、流速、流量、淹没地区和最高水位等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地处山区或海滨河畔的人们都注意建房要依山傍水,山水相依才会构成佳景。在不危及安全情况下,把房屋建筑在河边湖畔桥旁,别有情趣。河流是“大地的改造者”,借助于水流的力量,以不同方式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房屋建在河流下游低处,上游骤然倾盆大雨,会引起山洪爆发,流速快,扫荡前进障碍的泥土、沙石、田园、道路和房舍。河流的侧蚀和下切的沟谷,一旦河岸沙石陶空,对房屋形成威胁,房屋也危在旦夕。一般河流上游流速大,多侵蚀作用;下游流速缓,多堆积作用。一般流速大,下蚀占优势,流速小侧蚀占优势。在凹岸不宜建筑凸岸比凹岸安全得多。屋内地面低,地下水位则偏高,室内湿度大,如果长期呆在房子里,很可能患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等。因此,房屋地基四周应把沟渠疏通,以降低地下水位。

⑼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哪些

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环境的影响是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的总和

⑽ 影响建筑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建筑结构的因素包括:

1、外力作用

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外力称为荷载。荷载的大小和作用方式是结构设计和结构选型的重要依据,它决定着构件的形状、尺度和用料,而构件的选材、尺寸、形状等又与建筑构造密切相关。因此,在确定建筑构造方案时,必须考虑外力的影响。

2、自然环境

自然界的风霜雨雪、冷热寒暖的气温变化,太阳热辐射等均是影响建筑物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在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针对所受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对建筑物的相关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防潮、防水、保温、隔热、设变形缝等。

3、人为因素

人们在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也常常会对建筑物造成一些人为的不利影响,如机械振动、化学腐蚀、爆炸、火灾、噪声等。因此,在建筑构造设计时,应针对各种影响因素采取防振、防腐、防火、隔声等相应的构造措施。

4、物质技术条件

建筑材料、结构、设备和施工技术是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之一,由于建筑物的质量标准和等级的不同,在材料的选择和构造方式上均有所区别。

5、经济条件

为了减少能耗、降低建造成本及维护费用,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就必须深入分析各建筑设计参数与造价的关系,即在满足适用、安全的条件下,合理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节约的设计方案。建筑构造设计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必须考虑经济效益的问题。

(10)影响建筑环境的地质因素有哪些扩展阅读

等级划分:

对建筑物结构作质量上的等级划分,有助于确定建筑险保险费率。

1、 一等建筑:

(1)、房架用钢骨水泥、砖石或钢结构;

(2)、内外墙、地坪、楼坪、扶梯用钢骨水 泥、砖石或钢结构;

(3)、房顶用水泥、瓦片、砖石、铁皮、石 棉、沥青或油毛毡。

2、二等建筑:

(1)、房架、地坪、楼坪、扶梯用木结构;

(2)、内外墙主要用砖石、水泥或其它不易 燃烧的材料;

(3)、房顶用砖瓦、铁皮、石棉、沥青或铺石屑的油毛毡。

3、三等建筑:凡次于前两等级的建筑物均属三等建筑。

4、同时按照建筑物重要程度可将建筑物分为四个等级:

(1)、一类建筑: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建筑,使用年限在100年以上;

(2)、二类建筑:普通建筑,使用年限为50~100年;

(3)、三类建筑: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使用年限为25~50年;

(4)、四类建筑:临时性建筑,使用年限在十五年以下。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