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调查报告包括哪些问题

地质调查报告包括哪些问题

发布时间: 2021-02-04 22:04:24

1. 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有哪些

第一章绪言
一、工作目的和任务
二、位置交通及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三、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一以往基础地质工作
二以往矿产勘查开发工作
三以往其它地质工作
四、本次工作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矿产地质填图
二物探工作
三化探工作
四遥感调查工作
五矿产检查工作
六综合研究工作
七本次工作取得的成果
第二章成矿地质条件
一、区域地质背景
二、地层条件
三、岩浆岩条件(火山岩和侵入岩)
四、构造条件
五、变质作用条件
第三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特征
一、地球物理特征
一物性特征
二地球物理场特征
三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二、地球化学特征
一地球化学场特征
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三、遥感异常特征
第四章区域矿产
一、概况
二、金属矿产矿床(点)地质特征
三、非金属矿产矿床(点)地质特征
四、能源矿产矿床(点)地质特征
第五章矿产检查
一、矿产检查工作分述
二、新发现矿产地各论
第六章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
一、成矿规律
一矿床(点)空间展布特征
二成矿时间演化规律
三成矿区(带)的划分
二、主要矿种的找矿模型
一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二找矿标志分析
三找矿模型建立
三、矿产预测
一远景区的圈定
二远景区分类及特征
三找矿靶区的优选及特征
四矿产资源远景评价
第七章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一、地质填图工作
二、物探工作
三、化探工作
四、遥感工作
五、矿产检查工作
六、探矿工程
七、其它工作
第八章结论
一、主要成果
二、存在问题
三、今后工作建议

2. 说明一份完整的地质调查报告包含哪些内容

地质调查报告分勘查程度,具体内容都有固定要求,或查看规范,里面有说明

3.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的报告含义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eport of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反映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成果。

4.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有哪些重要的内容呢

1、工程地质勘抄察报告是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必不可少的基本依据,对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影响。勘察成果要正确反映客观地形、地质情况,确保原始资料的准确性,结合工程具体特点和要求提出明确的评价、结论和建议。
2、建设单位应在新建工程定点后,委托有资质的地质测绘(勘察)单位,对工程的地质进行勘察,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概述。
(2)场地描述及地下水。
(3)地层分布。
(4)工程地质条件评述。
同时,应附以下图表:
(1)钻孔平面布置图。
(2)地质岩性剖面图。
(3)地质柱状图。
(4)地质柱状及静探曲线图。
(5)土壤试验成果汇总表。
(6)土壤压缩曲线图。
(7)土壤剪力试验成果。
3、竣工资料中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为原件。

5.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每个单位的格式都不大一样,一般包括两大部分:文字和图表。文字部版分有工程概况,勘察目的权、任务,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依据的规范标准,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岩土特征及参数,场地地震效应等,最后对地基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提承载力等。图表部分包括平面图,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土工试验成果表,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分层土工试验报告表等。

6. 地质调查项目

一、地质调查项目的定义

我国承担地质调查项目的单位全部是事业单位,计划体制管理的色彩浓厚。因此,我国的地质工作实行项目管理较之工程建设等其他领域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人探索在地质工作的管理中引进项目的概念和项目管理,到了80年代末,在实际的管理中才正式实行了项目管理。当时正值地勘体制改革的过程,尽管实行了项目管理,但是在项目管理的理论、原则、技术和方法的探索上缺乏系统性,多是采取借鉴或跟进的方式,并且项目的管理与单位组织的管理没有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进行梳理和整合。因此,地质调查项目的管理并没有形成能够坚持始终的主线条、主思路的管理框架。

地质调查项目是项目分类中的一类,首先应符合广义项目的定义,然后才是地质调查的特性和规律,不能以地质调查的特殊性而否定了地质调查的项目广义定义,否则,地质调查无法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更没有必要仅仅借了项目和项目管理之名,而实质仍然是按照单位组织管理的方式和制度进行着项目的管理。

如果给地质调查项目下一个定义的话,笔者认为用项目的广义定义就够了,至多套用广义的项目定义总结出地质调查项目的定义,即:

根据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经过规定立项程序形成的,在批准的总体设计、一定的周期、一定的预算范围内,需要达到质量要求的一次性地质调查任务。

二、地质调查项目的特征

地质调查项目具有项目的普遍特征,作为一类特殊的项目,具有自身特有的一些特征。其具体表现为:

(1)地质调查项目的结果(或产品)表现形式不同于一般的项目,如基建工程项目的结果是一栋楼、一条路、一座桥,而地质调查项目的结果是图、表、数据和文字表达的地学信息。如对矿产资源的勘查项目,就是使用工程技术手段探明地下埋藏的矿产的赋存状态(位置和矿体的形态)、数量和质量,并用地质报告表述出来。因此,地质调查项目的完工,地质报告包括图件和数据是有形的,但是报告所表达的地质内容是无形的,在图上标记的矿体,在没有开采之前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地质调查项目成果的这一特征,表明地质调查工作的超前性质,其成果是为需要这种资料的用户提供一个基础的信息依据。

(2)地质调查项目实施过程的针对物是自然或自然的衍生物,是自然存在的客观地质体,是利用地质理论、技术和方法对这种地质体的认知。通俗地讲,是把已经存在但人们尚未认识了解的地质体通过地质调查项目的实施把它具体地表述出来。确切地讲,地质调查项目的实施过程,是对自然地质体和地质体生成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发现的过程。这一特征表明,地质调查项目与一般的工业项目是有区别的。

(3)地质调查项目所使用的资源具有非普遍性特点,因此成本较高。地质技术人员需要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才能从事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实验测试需要满足对地质现象和岩石矿物的鉴定、分析,工程施工、物探、化探等技术、方法、手段都是为探知地质体而专门设计的工艺技术,无法从社会上获得,也无法提供社会共享。

(4)地质调查项目的实施过程往往是一次性的,无法运用常规的监控技术和方法来保证项目成果的质量,因此,对地质技术人员的从业职业道德有较高的要求。如在海拔5000m以上的地质调查路线,地质技术人员所走过的路,观察和描述的地质现象,采集的地质样品,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以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人重复进行类似的调查研究。

(5)地质调查项目受地质规律、地质工作规律和经济规律的三重制约。实施地质调查项目,毫无疑问要按地质规律办事,如在火成岩体上不可能部署找煤的地质调查项目,受层控的矿产不能沿构造带布置探矿工程等等,更重要的是要按地质工作规律立项和实施项目。如前所述,地质调查是对未知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调查研究过程,应遵循“从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浅部到深部、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规律部署实施地质调查项目,否则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仅有地质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还不行,还要符合经济规律,才能保证地质调查项目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果。首先是地质调查项目的需求调研,没有需求的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质量无论多好也没有价值,项目的所有投入都是无效投入,是资源的最大浪费,因此,杜绝或减少没有需求的地质调查项目是今后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的首要职责之一。其次是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超出了经济承受能力和时间的要求,再好的科学设想和技术设计也无法进入实施,没有科学、创新的技术设计和路线,再多的投入也不会做出先进的成果。第三是项目的成本控制,以最低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成果,应是始终遵循的一条经济原则。

三、地质调查项目与区域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界的概念在商品生产、流通和经济的交流上渐渐模糊起来,相应地,区域经济的概念突显得重要起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流域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等在地缘经济和资源经济上占有明显的优势,由于持续的高速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经济区域的概念。在同一个经济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而互补性的发展要求,使得经济区内的不同地区和企业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环渤海经济区市长联合会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成立的区域性地方政府之间建立沟通联系的一个协作组织。

地质调查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地质调查规划和部署应与区域经济的规划发展相一致。因此,地质调查工作应按经济区域进行规划,形成项目体系,按需求的专业设置次一级的项目来开展具体的工作,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地质调查规划部署格局。

四、地质调查项目的体系

项目体系就是项目树,或者称之为项目群、项目束。总之,是项目的有机分解和构成。任何一个项目都可以形象地想像为一棵树,由树干、支干,一直到枝叶构成了一棵完整的树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树干有树干的功能,枝叶有枝叶的作用,各自功能的有效发挥,保证了树的正常生长。项目的分级节点就是项目的管理点,一级项目构成项目的一级管理。地质调查项目树的构成如下(图3-1):

图3-1 项目树示意图

在项目树构成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的问题:

(1)项目树的分解实际上是项目任务目标的分解过程,一直分到无法构成项目为止。对于地质调查项目而言,一般能够分解到三级或四级。

(2)用综合研究项目的设立来实现不同级次项目之间的连接。

(3)为项目任务目标的完成所需的配套、辅助或研究,在同一级次下单独设立配套的项目,如在二级项目级次下设立的配套专题研究项目,在一级项目的管理下开展工作,与同级次下的其他项目不存在横向上的管理关系。

7. 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地壳上的某一含矿地段。包括在成矿地质背景、物质成分和成因上相近似的一内系列矿床和矿点。与煤容田、油田等概念相对应,矿田一般指金属或非金属矿床的聚集地段。

例如,中国云南个旧锡矿田,它包括马拉格、松树脚等矿床,它们都是燕山期花岗岩类有关热液与三叠系岩层相互作用的产物,以锡为主,并有铜、钨、钼、银等有益组分。

(7)地质调查报告包括哪些问题扩展阅读

地质报告是全面反映地质勘查工作成果的重要技术文件,是在下达任务全部完成或告一阶段之后,根据己有的和本次勘查工作所获得的各种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编写而成的。

它一般由报告正文及各种图件、表格、附件等组成。按地质工作的项目,地质报告可分为矿产地质报告、水文地质报告、工程地质报告、环境地质报告、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物化探报告、石油地质报告等等;按工作阶段,有中间报告、总结报告、补充报告等。

各类报告均须审查、批准。特别是作为矿山、工程建设设计依据的勘查报告,必须由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地质、设计、生产部门共同审查后,方能批准提交使用。

在校实习生的实习报告往往是最头疼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有针对性的完成,关键在于独立完成,有自己的见解。

8. 基础性地质调查包括哪些工作

包括野外地形考察,地质构造考察,岩石类型考察等

9. 地质调查报告怎么写

第一章 前言
1、项目来源
2、任务目标
第二章 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概况
2、国内研究现状
3、项目组研究基础
方法研究项目应说明项目组已有成果及其先进性;
仪器设备研制项目应说明现有仪器设备的性能、技术指标;
4、实验区概况
方法仪器的试验、示范区项目应说明所选区域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概况及特征,岩矿石物性等。 第三章 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
方法研究项目应先说明方法原理再阐述具体内容。
2、关键技术与技术创新
3、主要技术指标
方法研究项目应先说明所研究方法与原有方法相比较优越性体现在何处(尽量使用量化指标)及软件功能;
仪器设备研制和方法仪器的试验、示范区项目应列明具体的技术指标或技术要求;
4、主要实物工作量
试验、示范区项目应说明方法仪器种类、测区面积、比例尺、剖面长度、测点数、采集样品数、测试样品数等。
第四章 技术路线
1、研究方案
2、试验方法
3、工作(工艺)流程图
第五章 预期成果
1、成果内容
拟提交报告、图件、数据、实物、软件的名称及数量。
2、提交时间
第六章 人员组成
1、项目负责人姓名、年龄、技术职称、所学专业、已取得主要成果(重点是与所承担项目相关的成果)
项目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称、所学专业、项目中分工
2、协作单位分工及协作关系
第七章 计划进度
说明项目的起止时间,阶段任务(或子课题)的起止时间。
第八章 经费预算
按《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要求编写。
第九章 保证措施
按地调局质量监督部门的要求填写。

10. 审查地质勘查报告主要看哪些内容

区域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勘查、遥感和矿产勘查邓不同回类别的勘查报告答审查重点差别较大,意见格式也不一样。主要审查内容有:
1. 审查依据;
2. 工作方法技术是否满足标准、规范和设计书的要求,工作质量检查验收结果如何;
3.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是否达到设计书的要求;
4. 工作成果是否达到目标任务的要求,主要成果是什么,有什么创新成果;
5. 报告章节是否齐全,图件编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7. 结论与成果等级。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