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怎么根据地质构造剖面图画出断面

怎么根据地质构造剖面图画出断面

发布时间: 2021-02-04 16:38:13

1. 如何画地形剖面图

先画坐标轴,再画轴距,画好高程,然后等高线左右两端对应下面画的图做垂版线交下面的图权的表示相同高度于一点,每个等高线都这样做,最后把点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1.剖面线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反映图内的构造特征,剖面线应尽量选择垂直于地层走向、构造线方向,以及地层出露最完整、构造最清晰的地段。
2.剖面基线的选择:所谓的剖面基线是指剖面所反映深度的一条基准线。剖面基线的确定主要根据剖面线地形的起伏,比例尺的大小而定.
3.绘制剖面地形曲线
4.投影地质界线。
根据岩层产状勾绘地质界线(先不整合面以上的新地层,再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
5.整饰图件:图名、方位、图例、颜色等的标注,各单元的合理布置。一幅标准的剖面图各单元组成及布置如下。

2. 怎样画地质剖面图

其实不难,首先根据这十个点进行直接插值生成高程图,或者加入断层等地质要素,再插值生成构造图,然后再作剖面图。

3. 如何看地质平面图绘制剖面图

根据等高线绘出剖面的地形线,然后把各种地质界线放到上面。

4. 地质剖面图的绘制

(一)信手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野外地质现象观察往往不是一个点上的观察,而是由多个点构成的一条地质路线的观察。在这条地质观察路线上,地层层序、岩性变化、地质构造以及所出现的岩脉、矿脉等的出露位置需要用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将这些沿途观察到的地质现象绘制在剖面图上,不是建立在实测资料基础上,称为信手地质剖面图,也称为路线地质草图。它是以平面图的形式将观察路线上的地质现象按比例绘制的,在路线穿越法中适用。一般应标在野外手图上,可以在方格纸上按适当的比例尺绘制,其精度较低,是将地质观察路线上的各种地质构造、地层层序、地层的时代、岩性特征以及含矿层位分布情况,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用不同的岩性的花纹和代号等信手绘制出来,能够表示地形起伏、地物名称以及其他内容等总体的特征。

绘制方法是,首先选定剖面方向,可以利用较为明显的地物如公路、陡坎等,在图上标出,沿此方向前行,观察各种地质现象。信手地质剖面图的方位与观察路线要一致,选择观察路线时应该注意其方位应该基本垂直于地层的走向或主要构造线的走向,一般剖面线的方位和地层走向之间的夹角不小于30°,在野外手图上起点、终点连线应该垂直主要的地层和构造线方向。剖面线的位置应该选择露头较好、便于通行的地方,而且一般选择地层层序较为完整、地质构造简单、岩层的接触关系清楚,同时化石较为丰富、岩性组合以及岩层的厚度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段。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先在第1个观察点,观察各种地质现象,记录;再到第2个观察点,目估点1至点2的水平距离和地形起伏状况,按地形的实际起伏、地面坡度的自然变化勾绘出地形线,地面的坡度也可用罗盘测出,按照一定的比例绘制在图上。比例根据情况确定,总体来说剖面长度适中,不能过长或过短。信手地质剖面图的比例尺是估算的大致比例尺,我们一般用线段比例尺来表示。各种高程可参照地形图或用气压测高计测出。将点1到点2的地层、岩性、产状、地层或岩性分界点、地质构造等用不同的符号绘制在该段剖面的相应位置上,将采集到的标本、样品及其编号以及产状等数据标注在图上相应位置。再继续前行至第3观察点,按上述方法类推,将观察内容沿路线标绘在平面图上,直到路线的终点。在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时,如果观察路线改变了方位,在图上相应位置应作出标记。最后,画出图例,注明图名、比例尺、剖面方位、观察点号码、采集标本的号码、地物名称等,对于断层构造、褶皱构造以及其他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在路线地质图上无法表示或表示不清楚时,可另附局部素描图或写出简要文字说明。

图7-4 迎山亭-锅底山信手地质剖面图

(二)地质剖面图的测制方法

在一个地区进行地质实习,为了了解地层出露情况、地层顺序、岩性特征、岩层厚度接触关系等,常常需要选择一定剖面,进行实地测量,一般选用导线法进行。

1.剖面线的选择

实习区域如果露头相当好,可以选择相当长的剖面线,一般应尽可能使剖面线和地层走向相垂直,选择通过所有地层和露头好的地方,尽可能反映构造特征,由于地形限制或露头分布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在同一方向上测定一个长剖面时,可以采用略有拐弯的连续导线法,或采取顺走向平移的方法[41]

2.实测剖面的测量

实测常采用导线法。导线法的野外工作一般需要2~3人协作完成,从剖面线起点开始,用皮尺或测绳量坡距,用罗盘定向,用坡度仪测坡度。

测量人员主要是后测手和前测手。后测手站立在起点零上,持测绳或皮尺零点一端;前测手持测绳或皮尺的另一端站在已选好的一点,即第一导线的终点上。选好的点是导线所跨越的地形坡度的转折点、地层的分界点、岩性的分界点,以及构造点等。两测手将测绳或皮尺拉直,由前测手读出测绳或皮尺长度,并由记录员记录在剖面测量表格上,这个数据为导线长度,也可称为导线斜距。两测手测出导线方位角和地形坡度角并进行相互校正,以后测手所测数据为准,地形坡度角上坡为正,下坡为负。高差和累积高差在室内计算得出,高差根据坡度角和距离计算,累积高差自零点起至每点都有累积高差。然后测量地层产状、采集各类标本和样品、填写标签。记录员将以上的数据资料填至实测地层剖面登记表中,并详细描述地层标本,同时绘制地层剖面草图,即信手剖面图。

表7-3 地质剖面测量记录表

第一导线工作完毕后,后测手至第一导线的终点,站在刚才前测手原来的位置上,前测手前行至选定的第二导线的终点,按照第一导线的方法测量第二条导线,以后按照该方法依次测量第三导线、第四导线…….最后到剖面终点。

每一个导线点依次编号,导线编号可编为:第一导线是0~1,第二导线为1~2,第三导线为2~3,依此类推。各地形变化点、地层分界点、岩性分界点和构造分界点等必须作为编号点。导线的方向用方位角表示,测量时由后测手读出前视方位角,再由前测手回视进行校正,记录员记录后测手测得的方位角。导线距离测量时测绳要拉直,不可弯曲,实地读出的导线长度为导线斜距,填入记录表中斜距栏内,导线平距须在室内计算后再填入平距栏内。坡度角测量时由前测手和后测手施测,两者读数相差不大,取平均数填入表内。两读数相差较大时,需重新测量。高差是根据坡度角和斜距计算的,是前后两点的高程差。自零点开始每个点都要计算积累高差。在表中还要记录地质描述,记录两点之间或某地点的地质现象,包括地层分界、岩性分界、产状要素、断层、不整合、化石以及其他地质现象,用简单文字简明扼要地记录在实测地层剖面记录表中,如果导线露头不好,可向两侧一定范围内追索,并采集代表性的标本、化石,标本和化石均要编号和记录位置,还可作素描图或拍照。

3.室内计算和剖面绘制

计算高差、累积高度和岩层真厚度:将野外实测的斜距换算为水平距离,计算出两个导线点间的高差和累积高度,及岩层真厚度。计算方法如下:

设L为水平距离,H为高差,L为斜距,β为地形坡度角,则

H=L×sinβ

L=L×cosβ

岩层真厚度D计算公式:

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α为岩层倾角;γ为剖面线方向与岩层走向的夹角。地形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同时用负号,与岩层倾向相反时用正号。

绘制导线平面图:根据导线方向或导线的平均方向,将图纸定向,在图上用箭头指出N的方向;在图纸上设计好导线平面图的位置和范围,将导线自零至终点,按其方位、水平距离,依据比例尺画在剖面图上;将各点的累积高度、地层分界点、岩性分界点、地层产状、断层位置等,按照相应位置,标记在导线上。

绘制地形剖面图:在导线下画一水平基线,基线与导线间留足够的空间,用以填绘地形及必要的文字符号。水平基线与导线的平均方向大体一致,表示剖面的方向;在基线的两端画出垂直比例尺。以各点相对高度和累积高差为距离,按垂直比例确定其在剖面图上的位置,将导线上的累积高差数据投影到相应高度上,把各点用折线连接起来成为折线,然后参考野外绘制的地层剖面草图所反映的地形起伏特征,将绘制的折线修改为圆滑曲线,表达近似实际的曲线地形,绘制完成地形剖面图。

投影地质内容:将导线上各点的地质现象投影到地形剖面上,在导线平面图上首先确定要标绘的地质内容的位置,随后从此点上垂直投影,垂线与地形剖面线相交于一点,此点就是该地质内容的位置。根据各分层的产状绘出各分层界线,按照各分层的主要岩性填绘各岩性的花纹符号。产状和规定符号绘在地形线下,在相应位置标明地层符号,标出岩层的产状、断层面的产状。如果剖面线走向与岩层、断层面走向斜交,可以把倾角换算成视倾角。然后整饰图件,标出图名、比例尺,以及重要地名、图例、制图日期、制图者等,也可标上剖面图的起止点坐标,剖面方位用数字标在剖面图的侧上方(图7-5)。

5.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构造剖面图,是一个褶皱形成后发生断裂的结果。画出断层滑动前的褶皱和断层面、标出断

断层滑动前的褶皱为平卧褶皱,断层为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6.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是一个 褶皱形成后在发生断层的结果。画出断层滑动前

属于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

7. 怎样绘制地质剖面图

我有全套的地质工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以下是一些零碎的资料,太多,放不上。不好意思,看对你有帮助没有。或者给金币,传给你全套的。

二、矿井地质剖面图编制方法
1、根据实测资料编制
(1) 确定剖面线方向和位置(是剖面线均匀分布)
A尽量沿远勘探线布置
B尽可能通过主要石门、主要上下山
C垂直煤层(煤岩层)的总体走向

(2) 选定比例尺
1:1000或1:2000
(3) 收集整理编图资料
A剖面线切过的钻孔柱状图
B剖面线切过的井巷实测剖面图
C矿井地形地质图
D采掘工程平面图
E其它综合性图件
(4) 设计图面、画高程网

(5) 投绘平面与剖面对应线
A坐标线

±0水平切面 剖面图
B准线

(6) 绘地形剖面图

(7) 投绘钻孔柱状图
A剖面线切过的钻孔

B临近剖面线的钻孔
① 垂直投影法

② 走向投影法

注意:①投影的钻孔用虚线表示
②一般采用走向投影法
③不能穿越断层投影
(8) 投绘巷道
A剖面线切过的巷道

B剖面线附近的巷道(一般不投绘)
垂直投影法(投影巷道用虚线表示)
① 与剖面线平行的巷道(长度。坡度不变)
② 与剖面线斜交的巷道
Ⅰ水平巷道 长度缩短
Ⅱ倾斜巷道 长度缩短、坡度增大
(9) 投绘煤岩层和构造点
A剖面线切过的煤岩层和断层
B剖面线附近的煤岩层和断层
① 走向延长法
② 辅助剖面法
(10) 对比连接
(11) 审核清绘
2、根据水平地质切面图编制

(1)已知两个水平切面

(2)已知一个水平切面

3、根据煤层顶底板等高线编制

用到的方法:直接投点 插入法 走向延长法 断层面等高线法

8. 地质剖面图咋划

地质剖来面图的作图步骤如下:自
a)选择剖面位置;
b)画剖面基线;
c)作剖面线两端的垂直标尺;
d)作地形线:应标注主要山峰和河谷名称;
e)画地层界线:按照视倾角(把岩层倾角换算在剖面方向上的视倾角)作图。
f)画岩性花纹或填色。注意:
1)画岩层倾向线应从出露点向下;
2)应尽量利用出露点附近的产状数据;
3)有不整合时先画不整合线再画地层界线

但愿对你有帮助,祝进步!

9. 地质剖面图

以上回答不够全面
1、图中地层从老到新为: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白垩系。其中白垩系与二叠系为不整合关系,志留系和泥盆系为平行不整合(D3到S2之间有地层缺失,但D3与S2平行),其它皆为平行整合关系。
2、地质构造有:石榴庵背斜、火石峰向斜、火石峰断层。其中背斜和向斜形成时代相同,发生在二叠纪末到白垩纪初的某一段时间;断层形成晚于上一期,带有逆断性质,将老地层推覆上来。总体来讲这一地区主要以挤压环境为主,白垩纪之后构造活动变温和了。

10. 分析地质构造剖面图,急!!!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