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里的物探和化探是什么意思
❶ 物探与化探,哪个更好
这个没有可比性的
化探比物探轻松些,但收入可能没有物探高,
还有就是,物探和化探是相辅相成的,特别是在找矿行业,缺一不可!
❷ 探放水中物探化探钻探是啥意思
物探即地球物理勘探,指的是一种应用物理性质差异来进行勘探的版方法总称,比如密度、权波速、纵横比、电阻率,极化率,磁性等;化探即地球化学勘探的总称,指的是应用化学差异来进行勘探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在金银等稀有金属矿产的勘查上面,简单的说,就是采集一些岩屑或者水系沉积物,来分析具体某一个或者某一类元素的聚集特征及丰度值,以进一步判查勘查远景。这两个目前都已经是一门独立学科。
❸ 组合标志及地质、化探与物探的综合应用
在矿产预来测中常用的是专自用的组合标志[2],这种标志就解决一个特殊的具体问题而言,相对地含信息量最大。这种组合标志,还包含地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标志的组合。例如在一个地区预测斑岩铜矿时,一个有用的综合的专用综合标志是:在区域重力异常梯度带的一侧且与其走向近于正交的局部航磁异常,这种航磁异常有明显的低值地段并有化探次生铜晕与之配合。
综合的专用组合标志是在详细研究已知区的材料并对物化探异常作解释之后求出的,包括对异常的地质解释及与成矿有关的地质条件研究。获得这种综合的专用组合标志,显然,仅用数学方法是不可能的。研制及应用这种综合的专用组合标志,表征了地质、化探及物探在找矿预测时的高水平结合,是矿产预测取得效果的基本条件。
❹ 我学的是勘查技术与工程(化探),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会有化探和物探。
物探偏重于由岩矿石物理性质差异勘探地下结构、构造,化探则由元素的富集寻找相关元素矿物或地下成矿条件。就业方面,物探可以去研究所、地质队和油田,化探也差不多。今后发展做的好的话前途很广大。
❺ 物探与化探不是核心吗
是一般的核心期刊。
《物探与化探》期刊是专门发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勘探(查)论文的国内知名学术刊物,肩负着为各部门物化探工作者服务的史命。《物探与化探》于1979年正式创刊,到现在有近30年的历史,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孙大光先生特为《物探与化探》提写刊名。
《物探与化探》在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我国当代地球物理事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顾功叙先生于1957年主持创办并亲任主编的《地球物理勘探》(1966年停刊)的办刊宗旨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促进物探化探科技进步、交流与推广;侧重应用,服务基层;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生产、科研和教学兼顾”的办刊方针。
《物探与化探》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读者是国土资源、环境监查、冶金、石油化工、水利、电力、建设、建材、铁道、煤炭、核工业等行业, 以及各大专院校从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相关专业的生产、科研、教学人员和大专院校学生。本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际应用,可满足生产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人员及物化探工作者的需要;既是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参考资料,也对在生产第一线的实际工作提供帮助。
本刊现在的发行量1700多份,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本刊是“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并被美国的《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地质光盘数据库》收录。
❻ 物探、钻探、化探是什么意思
物探:用物理的方法来勘探地球,比如电法,磁法,地震法。
化探:用化学的方法来勘探地球,比如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
钻探:用钻井的方法来勘探,比如取岩心等
❼ 地质勘探主要是干什么的
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分为: 物探化探勘查、地质构造勘查、钻探勘查、航空磁力重力勘查。 “地质”,准确的应叫地质学,习惯了就叫地质。地质学是七大自然科学之一,主要是研究地球及其成因和演化发展。实际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地震的预测、各类矿产的寻找、勘探,灾害性的滑坡,古生物的演化。凡是建筑在地面上的物体,都要事先搞清楚地下的情况。地质勘探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其中物理勘探简称“物探”,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为研究基础,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探测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通过分析、研究获得的物探资料,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主要的物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等。依据工作空间的不同,又可分为地面物探、航空物探、海洋物探、井中物探等。
❽ 地质情况详查阶段需要进行物探吗
固体矿产详查报告编写提纲提纲, 固体, 矿产, 编写 1、绪论 1.1 工作目的任务列出任务书或委任书的文号,并说明任务要求. 1.2 位置、交通说明矿区地理位置、地理坐标、行政辖区、工作范围、面积、距矿区最近的车站、码头及主要城镇的名称和距离(附位置交通图). 1.3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简要说明矿区地形、地貌、水系、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基岩裸露情况、气候条件、人口、居民点等自然地理以及工业、农业、矿产开发等经济地理概况. 1.4 以往工作评述说明历次工作的单位、时间、内容、使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作量、质量、成果、结论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次工作情况简要说明本次工作的起止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工作量(列表)、投资总额、取得的主要成果. 2、矿区地质 2.1 区域地质背景简要说明矿区(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基本特征、区域矿产分布的一般规律. 2.2 矿区地层详细说明矿区(床)地层层序、厚度、时代、岩性、岩石物性、岩相等特征及其与矿产分布的关系. 2.3 矿区构造说明矿区(床)构造基本形态及其复杂程度;列表说明控制矿床、矿体(层)形成,破坏矿体完整和影响井田(矿区)的较大褶曲、断层的性质、产状、形态、落差、褶幅、复合关系及分布范围. 2.4 矿区岩浆活动说明矿区(床)岩浆活动情况,岩浆岩的种类、时代、分布情况;岩体的形态、产状及其与矿床生成、破坏的关系. 2.5 矿区变质岩说明矿区(床)各种变质岩类、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的特征及其与矿体(层)富集分布的关系. 2.6 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说明矿区(床)岩(矿)石物性特征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3、矿床特征 3.1 矿体(层)说明矿床分布范围,矿体(层)数量、总厚度,列表说明工业矿体(层)的产状、形态、长度、延深、厚度、品位及其变化系数. 3.2 矿体(层)围岩及夹石说明矿体(层)顶、底板围岩和矿体(层)内部夹石、古隆起、砂矿基底、冲刷和陷落柱等的数量、规模、形态、岩性、矿物成份、化学成份特征及其对矿体(层)连续性和矿石质量的影响. 3.3 矿石质量说明各矿体(层)各类矿石的矿物成份,结构构造、共生关系和生成顺序;列表说明矿石化学成份、主要有益级份和有害组份含量,简要说明其变化规律.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矿产,则应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叙述. 3.4 矿石类型和品级说明矿体(层)的淋失带、风化带、氧化带、混合(过渡)带、次生富集带、燃烧带和原生带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3.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3.5.1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简要说明各类矿石采样种类、方法及样品代表性、以及加工、试验种类、方法和试验结果. 3.5.2 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根据试验结果,说明矿石中有用组份回收利用和有害杂质处理的可能性,提出综合利用的途径.对邻近有同类矿床的生产矿山,可进行类比评价,说明类比结果. 3.6 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简要说明矿床探矿因素、成因类型、工业类型、矿体(层)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评价矿床的发展远景. 3.7 其他有益矿产的综合评价简要说明矿区(床)范围内其他共生有益矿产综合评价的结果,提出综合勘探和综合利用的意见. 4、矿区(床)开采技术条件 4.1 矿区水文地质 4.1.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要说明矿区(床)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的位置,区域含、隔水层的分布及其特征. 4.1.2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说明矿区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埋藏条件. 说明矿区构造破碎带、风化带、岩溶带的分布规律、发育程度、导水性、含水性及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说明矿区(床)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水质和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其与地表水(含老窿积水)和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说明矿区(床)主要充水因素,初步确定矿区(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指出矿区(床)开采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并说明矿坑涌水量预测结果. 4.2 矿区(床)供水条件简要说明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利用条件. 4.3 矿区工程地质 4.3.1 说明工程地质岩组特征,矿体(层)及其顶、底板和软岩、软弱夹层的岩性、物质组份、水理性能、结构构造、蚀变、风化程度及其分布变化规律和力学强度(列表). 4.3.2 断裂构造工程地质特征说明断层、节理、裂隙及软弱结构面的特征、发育程度及其组合关系、岩溶发育程度、分布规律等. 4.3.3 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综合评述矿体顶、底板和采矿工作系统范围内岩、矿石稳固性、露采边坡稳定性、砂矿顶板和底板基岩可挖性,指出影响开采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可能出现的危险地段. 4.4 环境地质及生产安全条件 4.4.1 环境地质简要说明矿区及其周围的地震、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活动状况,预测其对矿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4.4.2 生产安全条件 a.说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地下热水、放射性、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成份、含量、强度、分布规律及其对生产、人身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 b.说明恒温带深度和地温梯度,预测地温正常区和异常区分布范围. c.说明可燃矿产的自燃情况和可燃性(测试结果列表)及其对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5、详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5.1 详查工作布置的合理性论述矿产勘探类型、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和手段、方法选择的合理性. 5.2 地形和工程测量及其质量扼要说明测量坐标系统、控制等级、地形和工程测量方法、范围、面积及质量. 5.3 地质填图质量说明矿区、矿床地形地质图或第四纪地质地貌图的比例尺、填制方法及其质量. 5.4 探矿工程质量说明钻探、坑探等探矿工程各项质量情况(列表说明)及其对地质效果的影响. 5.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及其质量说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工作内容、方法和质量及其对矿区(床)评价的影响. 5.6 物探和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说明物探(包括测井)化探的方法、比例尺(点距)、参数测定、异常的圈定解释和主要成果质量. 5.7 采样、测试工作及其质量 5.7.1 采样工作说明各类样品的采集、加工方法及其质量. 5.7.2 岩矿鉴定工作说明岩矿、煤岩、重砂鉴定的质量. 5.7.3 化验、分析工作说明各种样品分析项目、化验测试方法、内外检数量(列表)及其质量评述. 5.7.4 其他测试工作说明影响生产安全的有害元素、放射性、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自燃、地温等测定方法及其质量. 说明物理性能样品种类、测定方法和质量. 6、资源/储量计算 6.1 资源/储量计算的范围及工业指标说明矿床资源/储量计算的边界、垂深(标高)、工业指标及其确定依据. 6.2 计算方法说明资源/储量计算方法、计算参数及其确定依据,说明圈定矿体(层)及确定矿石类型的原则. 6.3 资源/储量类别和块段划分说明资源/储量类型和块段划分的条件. 6.4 资源/储量计算结果列表说明各类别资源/储量计算结果及其所占比例. 6.5 其他伴生组份和共生矿产的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及结果(列表) 7、矿床技术经济初步评价 7.1 矿床开发的基本条件说明国家或地方对该矿产的需求程度、矿床资源/储量规模、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开采技术条件以及交通、电力、供水等条件,指出矿床开发的可能性. 7.2 技术经济评价说明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指标的选用及其依据,从未来矿山企业经济(微观)角度初步评述矿体(区)开发的经济可行性(已做国民经济宏观效益分析的,应叙述其结果),提出是否进行勘探的意见. 8、结论 8.1 详查工作程度及主要成果 8.2 详查工作主要经验和问题 8.3 对今后勘探工作建议附图一、一般应附图件 1、区域地质图(附剖面图,必要时附地层综合柱状图或区域主要矿产分布图) 2、矿区(床)地形地质图(含地层剖面和地层综合柱状图及工程分布图) 3、勘探线剖面图(或含储量计算剖面图) 4、含矿岩系柱状对比图及矿体(层)对比图 5、矿体(层)顶、底板等高线图(或含储量计算图) 6、储量计算图(水平或垂直纵投影图) 7、坑道平面图或矿体水平切面图(中段平面图) 8、物探、化探成果图(包括平面图和综合剖面图) 9、区域水文地质图(含水文地质剖面和柱状图) 10、矿区水文地质图(含柱状图)及水文地质剖面图 11、钻孔抽水综合成果图 12、矿区实际材料图 13、矿区测量网(点)展开图 14、矿区(床)采样分布图 15、钻孔柱状图或钻孔柱状表二、必要时应附的图件 1、矿区(床)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图 2、矿区(床)基岩地质图 3、矿区(床)构造图 4、矿区(床)纵剖面图 5、岩石风化带厚度等值线图 6、矿体(层)纵投影图(或含储量计算图) 7、矿体(层)水平投影图(或含储量计算图) 8、矿体(层)厚度或品位等值线图 9、其他有益矿产储量计算有关图件 10、物探参数定量解释图和变化规律图或柱状曲线对比图 11、矿区工程地质图(含柱状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 12、矿区岩溶发育程度图 13、矿区地表水质等值线图 14、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 15、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曲线对比图 16、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等水位(水压)线图 17、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与降水量关系的曲线图 18矿坑涌水量计算图(附剖面图) 19、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放射性或瓦斯含量等值线图 20、老窿分布图及生产矿井平面图 21、槽、坑道、井地质素描图和物探成果图 22、工程地质钻孔综合柱状图(或典型钻孔工程地质编录柱状图)附表 1、探矿工程(钻、坑、井、槽)质量一览表(不含矿体(层)综合成果时,应另编矿体(层)综合成果表). 2、矿石、岩石物性性能及其他有关测定的结果表. 3、储量计算表. 包括:工程、剖面、块段的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计算表;块段及矿体(层)储量计算综合表、矿区(床)储量计算总表;其他有益矿产储量计算有关表格. 4、其他应附的表格. 图册含照片图版等.附件 1、主管部门下达的储量计算工业指标.2、矿石选、冶、加工试验
❾ 物探和化探工作
6.3.1 根据勘查区矿床的地抄质、矿化特征袭及矿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深入研究,并掌握矿体(或隐伏矿体)和围岩、基岩面及风化壳下的构造和裂隙带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以便选择有效的物探、化探方法进行综合勘查。对矿化引起的异常,视不同勘查阶段进行适当的工程验证,勘查报告中应阐述工作质量与成果,并附必要的综合性图件,其比例尺一般应与地质图相适应。物探、化探工作质量、精度按有关规范、规程执行。
6.3.2 详查、勘探阶段应对代表性工程和地质剖面进行放射性伽马顺便检查。
6.3.3 各项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测试数据应准确、可靠、各项改进、创新的计算程序必须经有资质的专家评审,认可后方可使用。物探、化探异常的地质解译,必须有对该类稀土矿床有勘查经验的地质专家参与。
❿ 物探项目和地质项目有何区别
物探项目一般作为地质项目的子项目。
在国家地质调查项目任务书中,若内地质项目为计划项目,则容物探项目为其下面的工作项目;若地质项目为工作项目,则物探项目为其下面的工作内容(或课题)。
因为物探属于技术方法,是地质工作的一种手段。物探需要为地质服务,同时地质又需要物探作技术支撑,两者相辅相成。
目前地质工作中应用到的技术方法除了物探外,还有化探、遥感、钻探、测试、同位素等多种技术。在国土资源部进行职称评定时,物化遥工程师作为地质工程师下的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