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的地质有煤矿
㈠ 煤矿地质类型有哪些具体一点。
煤矿地质类型主要指煤矿的水文地质类型。一般分为简单、中等、复杂版、极复杂四种权。
而这四种类型的具体划分主要是根据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特点、矿井充水因素、涌水量分析、 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评价 、防治水工作难度等,结合对《煤矿防治水规定》综合评估得出。
㈡ 中核的或者煤矿地质类的请进。
我个人觉得还是不要到煤矿来的好,我觉得在煤矿搞地质前景不大,主要是煤矿版的地质方面主要权有设计院做好,地质方面只是做一些很简单的事情,在煤矿,晋升的时候不如采矿的空间大,中核赣州金瑞铀业有限公司应该是跟铀有关的可能会好一些。还有煤矿事故率也比较高,你再查一查皖北煤电下属的矿是高瓦斯还是低瓦斯矿井,高瓦斯最好不用去了。顺便说一句,我是在煤矿上班。
㈢ 煤矿大多是什么岩层,什么地质构造
煤矿大多是沉积岩。。。多是断层、褶曲发育地质构造。。
㈣ 关于煤矿开采地质条件
构造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巷道的掘进,比如说褶皱,这个还相对小一点;如果说是断专层,那可就属 涉及的东西多了 你 要算出他的导水系数等等,还有陷落柱,也是能导水的,他们都是造成透水事故的主要因素,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还要注意煤层顶底板的抗压,抗剪,抗拉强度,等等,底板么 主要还是他的膨胀系数(具体叫什么,一时叫不上来),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巷道掘进和巷道设计
㈤ 什么叫煤田什么叫煤矿有什么区别吗
煤田表示的就煤炭资源区域的统称,而煤矿是从煤田中划分出来的个体。煤田的范围大于煤矿。
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煤田。煤田大多表现为盆地形态 ,故又称煤盆地 。同一煤田的煤系,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不连续的,不连续分布是由于煤系形变后长期受剥蚀的结果。根据煤系的出露情况,可将煤田分为3种类型:一是暴露式煤田。煤系出露良好,如中国大青山石拐子煤田。二是半暴露式煤田。根据下伏岩系的出露,可以圈出部分边界的煤田,如中国开滦煤田。三是隐伏煤田。煤系大部分被掩覆,无法确定边界的煤田,如中国苏北的一些煤田 。
由单一地质时代形成的煤系构成的煤田称为单纪煤田,如中国抚顺、阜新煤田;由几个地质时代的煤系形成的煤田称为多纪煤田,如中国鄂尔多斯煤田。煤田由煤系、盖层和基底3部分构成。根据地质构造 、地理环境、生产规模,一个煤田可划分为若干个煤矿区或煤产地,一个矿区又可分为若干个井田。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关设施的很大区域。
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㈥ 为什么寒武纪的时候有许多铁矿而石炭纪的时候有许多煤矿地质年代是怎样划分的
在地球富氧大气里,来自然界的铁源一般会被氧化为三价态的氧化铁沉积下来形成条状铁层。只有在缺氧的条件下铁才能形成二价态的氧化亚铁矿石。由于氧化亚铁矿发现只存在于与雪球地球对应的地质年代里,这就又进一步支持了雪球地球理论的正确。
易溶于水的亚铁盐遇到空气里的氧气会被氧化成易水解的铁盐,进而形成难溶的氧化铁从水里沉淀出来。这个过程使多达20倍于现存大气层氧气的氧被带状铁沉积封锁在岩石里。地球上的铁矿都是在寒武纪前形成的。在寒武纪后的显生宙地层中鲜有铁矿存在。
㈦ 煤矿里的地质工作主要是做什么
地质技术员主要做以下工作:
1、协助采矿工程师完成采矿工程设计和采掘计划;
2、根回据矿山的发展规划和答生产计划,进行井下采掘技术工作,保护矿山资源,提高出矿品质,降低损失率和贫化率;
3、积极参与生产技术现场服务,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4、参与采场矿石损失、贫化监督管理,组织分层采场有关验收工作;
5、对采矿区进行日常监控并收集整理相关数据;
6、对采掘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经济可行的整改意见;
7、为矿山和采掘承包单位工程验收及决算时,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分析意见;
8、收集地质资料并撰写采矿工作报告。
㈧ 煤矿地质勘探类型划分类型有哪些
普查 详查 勘探
㈨ 矿井地质简述
一、含煤地层
焦作煤田为石炭系—二叠系含煤地层,含可采煤层三层(图4-2)。
石炭系本溪组厚5.46~16.67m,一般厚10m左右,由泥岩、粘土岩和砂岩组成,底部含山西式铁矿,以假整合与奥灰接触。
太原组厚67.1~80.93m,一般厚75m,由粉砂岩、砂岩、灰岩和煤层组成。含灰岩6~10层,以L8、L2厚度大,分布稳定。含可采煤层二层(一2和一5煤)。
太原组地层岩性在走向方向上相变比较明显,以一二采区为中心,石灰岩层数增多,三、四、五、六、七层灰岩均较发育,厚度大,向西侧灰岩层数减小,厚度相对变薄。在南北倾斜方向上,北部因九里山断层的影响,煤系地层遭受剥蚀,奥灰大面积出露。在煤层露头以外,奥陶系和石炭系被第四系冲积层覆盖。这是演马庄—九里山井田与焦作矿区其他矿井在沉积上的最大不同之点,这也是造成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不同于其他矿井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叠系山西组厚75m左右,由粉砂岩、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二1煤层斌存于其底部,厚5~6m,分布稳定,为主要可采煤层。
二1煤顶板岩性由泥岩、粉砂岩和砂岩组成。局部地区伪顶〔炭质泥岩〕厚3m以上,主要分布在矿井西冀。直接顶大面积范围内为粉砂岩,砂岩顶板仅分布在一三采区西翼。老顶为厚层状砂岩,厚度变化较大,西部厚东部薄。距二1煤5~20m,西部小东部大。二1煤底板为炭质泥岩、粉砂岩,松软易破碎。
图4-2 可采煤层柱状图
二、地质构造
该井田总体为一单斜构造,煤(岩)层走向30°,倾向南东,倾角10°~18°(图4-3)。
褶皱构造在井田内虽然表现比较微弱,但发育普遍。按其轴向分为两组(类):一组是沿煤层走向方向上的波状起伏,其轴向300°~330°,即北西向褶皱构造。较明显的,西部以一二采区为背斜,东部一一采区为向斜,次一级的微型背向斜间替出现,特别是一二采区东翼背斜构造明显,幅度(k>h/L)较大(k>0.2);另一组是在大断层两盘因牵引作用形成的背向斜,表现比较明显的是马坊泉断层上盘的向斜构造和方庄断层下盘的背斜构造。
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井田内以小型断裂构造为主。
九里山断层,走向40°~70°,倾向北西,倾角70°左右,落差350~550m。南盘强烈上升,使奥灰大面积出露形成残丘,煤系地层遭受剥蚀,形成山前洪积-冲积扇。
方庄—北碑村断层为矿井东部边界。为一组走向平行、倾向相反的断层构成地堑构造。走向330°,方庄断层倾向北东,落差150m左右。北碑村断层,倾向南东,落差50~150m。该组断层构成井田东部隔水边界。
西仓上断层,为井田南部边界。走向55°,倾向北西,落差50~100m,因勘探程度低,对其控制不严。
马坊泉断层位于井田中部,为一水平与二水平分界。走向45°~70°,倾向北西,落差50~160m,在矿井西翼分岔2~3条断层组成。在井田西部,沿断层上盘(南盘),L8与对盘L2奥灰对接,形成高水位。
F1断层,位于一二采区西大巷,由3~5条小断层组成,走向60°,倾向南东,落差17m。
图4-3 九里山矿地质构造示意图
除上述几条较大断层外,生产中揭露的断裂构造落差均在5m以下。按其走向可分为近东西、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
近东西向断层井下揭露的最大落差为3.5m,多数在1m左右。一一采区最发育,条数多、落差大,一二和一三采区各2~3条。
北东向断层井下揭露的最大落差为2m,多数在1m以下,在一二和一一采区上部极为发育。
北西向断裂构造,未发现落差大于1m的断层,以裂隙为主。
矿井自投产以来,采掘面积已达5.2km2,揭露落差大于5m的断层1条,落差大于1m的断层15条。这说明九里山矿地质构造是比较简单的。
三、煤炭储量
截止1992年表内保有工业储量13455万吨,可采储量7042.3万吨,其中一水平保有工业储量7129.3万吨,可采储量3405.9万吨(表4-2)。
表4-2 矿井储量一览表
㈩ 地质学和煤矿有关系吗
有关系。
地质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并列的自然科学五大基版础学科之一。地质权学是一门探讨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学,地质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对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的需求,由地质学所指导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探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源泉。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地质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人地相互作用。
地质学的下属学科煤田地质学就是学习煤矿的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