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地貌旅游景观有哪些

地质地貌旅游景观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2-04 05:21:31

A. 我国地质地貌景观有哪些主要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

中国地大物博,地质抄形态多种多样,下面列举几种较为著名的作为代表。
中国地形呈现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黄土高原,第三级阶梯华北平原。
第一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貌主要是高寒荒漠,戈壁滩,冰川。著名代表新疆罗布泊,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藏北高原。
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沙漠为主,地貌主要是高原,沙漠,盆地。著名代表新疆塔里木盆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第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貌主要是低矮山脉,半岛,洼地。著名代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B. 地质地貌景观的旅游功能有哪些

1、地抄质构造遗迹
由于内营袭力地质作用的结果,地壳会随之升降或产 生水平运动,岩层会随之强烈弯曲,产生褶皱和断裂。这些构造变动的遗迹,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而且也有很高的科普价值和观赏价值。
2、化石
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 遗骸(动物的骨骼、贝壳、牙齿,植物的茎干、花 叶、种子等)及其活动的遗迹(虫迹、足迹,外壳形成的印模、人类祖先用火形成的灰烬等)、遗物 (动物的粪,猿人或古人使用过的石器、骨器等) 的总称。
3、典型的地层剖面
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含有生物化石遗迹的地层,为研究生物演化及地质环境变化、地球发展历史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佐证。
4、岩石
平常人们所说的石头,在地质学上叫做岩石。各种不同的矿物集合在一起,便组成了各种不同的岩石。地壳就是由岩石构成的。
5、地震遗迹旅游资源
地震遗迹旅游资源是由破坏性的地震作用,以突然爆发的形式造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自然遗迹景观,此外还有人造的纪念性的地震标志物。

C. 地质地貌景观有哪些主要类型

地貌景观有几种:
河流地貌:三峡
冰川地貌:绒布冰川
黄土及风成堆积地回貌:黄土高原,答塔克拉玛干
雅丹地貌:新疆魔鬼城
岩溶地貌:桂林山水
黄土地貌:塬、梁、峁
流水地貌: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
风蚀地貌:雅丹地貌(新疆魔鬼城)、新月形沙丘
海岸地貌:基岩海岸(石老人)

D. 列举地质地貌景观的类型,特点,各举一例

山地:特点:峰峦起伏,坡度陡峭,一般在海拔500m以上
举例:昆仑山版
平原:特点:平坦广阔,权一般在海拔200m以下
举例: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特点:起伏不大,坡度和缓,一般在海拔200~500m之间
举例:江南丘陵
高原:特点: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峭
举例:青藏高原
盆地:特点:四周高,中间低
举例:四川盆地
不知道这么回答,你满不满意?我们上课老师就这么讲的!

E. 6大类地貌景观分别有哪些

中国丹霞
丹霞,指的是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即“丹霞地貌”),像“玫瑰色的云彩”或者“深红色的霞光”。在地质和地貌学层面上,丹霞可以定义如下:“丹霞是一种形成于西太平洋活性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极厚沉积物上的地貌景观。它主要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反映了一个干热气候条件下的氧化陆相湖盆沉积环境。“中国丹霞”于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刚果盆地
为非洲最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又称扎伊尔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中部。呈方形,赤道横贯中部。面积刚果盆地约337万平方千米。位于下几内亚高原、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及低小的阿赞德高原之间,大部在扎伊尔境内,西部及北部包括刚果及中非的部分领土。

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之间,西抵安第斯山麓,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4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公里(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该国领土1/3)。平原西宽东窄,地势低平坦荡。最宽处1280公里,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平原中部马瑙斯附近只有海拔44米,东部更低,逐渐接近海平面。平原是在南美洲陆台亚马孙拗陷基础上,经第四纪上升、成陆后,由亚马孙河干流、支流冲积而成。平原降水多,原因是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影响。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位于巴西东南部。大部在米纳斯吉拉斯(Minas Gerais)州和圣保罗州境内巴西高原。主要由低山、丘陵高地和平顶高原构成。面积有500多万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中东部,介于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间,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海拔3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缓,向西、北倾斜。花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等古老基底岩系出露地表。其中东部岩性坚硬的石英岩、 片岩部分,表现为脊状山岭或断块山,凸出于高原之上;西部即戈亚斯高原和马托格罗索高原,具有桌状高地特征。高原边缘部分普遍形成缓急不等的崖坡,河流多陡落成为瀑布或急流,切成峡谷。

哈萨克丘陵
亦称“哈萨克褶皱地”。哈萨克斯坦中、东部丘陵。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北接西西伯利亚平原,东缘多山地,西南部为图兰低地和里海低地。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400~900千米。海拔300~500米。西部较平坦,平均海拔300—500米,宽达900公里;东部较高,平均海拔500—1,000米,宽400公里,地表受强烈切割。面积约占哈萨克斯坦的五分之一。有克孜勒塔斯(海拔1,566米)、卡尔卡拉雷(海拔1,403米)、乌卢套、肯特(海拔 1,469米)和科克切塔夫等山。哈萨克丘陵为古老的低山台地。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侵蚀,地表较平坦,多沙丘和盐沼。由于深居内陆,地面又坦荡单调,年降水量仅200毫米左右。7月平均气温24℃,冬季由于北部没有高山屏障,北方冷气团长驱直入,气温可降至-30℃以下,气温年较差大,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属荒漠、半荒漠地带。自北向南分属草原带(已开辟大片耕地)、半荒漠带。东南部在巴尔喀什湖附近为荒漠带。山区有松林。生荒地用作牧场。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铅、锌、铬、煤、铁、石油、天然气和铝土矿等。

安第斯山脉
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几乎是喜玛拉雅山脉三倍半,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主干。南美洲西部山脉大多相智利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安第斯山脉互平行,并同海岸走向一致,纵贯南美大陆西部,大体上与太平洋岸平行,其北段支脉沿加勒比海岸伸入特立尼达岛,南段伸至火地岛。跨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 、玻利维亚 、智利 、阿根廷等国 ,全长约8900千米。一般宽约300千米,最宽处在阿里卡(Arica)至圣他克卢斯 (Santa Cruz)之间,宽约750公里,。整个山脉的平均海拔3,660 米,有许多高峰终年积雪,海拔超过6000米 ,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和横断山体组成 ,间有高原和谷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超过6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汉科乌马山海拔7,010米,为西半球的最高峰。地质上属年青的褶皱山系。地形复杂。南段低狭单一,山体破碎,冰川发达,多冰川湖;中段高度最大,夹有宽广的山间高原和深谷,是印加人文化的发祥地;北段山脉条状分支,间有广谷和低地。多火山,地震频繁。安第斯山最高峰是位在阿根廷内的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也是最高的死火山。此外安第斯山脉中的哥多伯西峰(Cotopaxi)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海拔5897米。南美洲诸重要河流的发源地。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富森林资源以及铜、锡、银、金、铂、理、锌、铋、钒、钨、硝石等重要矿藏。山中多垭口,有横贯大陆的铁路通过。泛美公路沿纵向谷地和海岸沟通安第斯山区各国。安地斯山脉是由许多连续不断的平行山脉和横断山脉(或科迪勒拉)组成的,其间有许多高原和洼地。分别称为东科迪勒拉和西科迪勒拉的东、西山脉界线分明,勾勒出了该山系的主体特征。东、西科迪勒拉总的方向是南北走向,但东科迪勒拉有几处向东凸出,形成形似半岛的孤立山脉,或像位于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毗连地区的阿尔蒂普拉诺那样的山间高原。

F. 地貌景观与旅游地质

自然地貌景观的美是一种自然美,是大自然塑造的一种 “形体”语言,人们不仅可从中欣赏到自然界的风韵,陶冶情操,而且认识了自然界的神奇。我国幅员辽阔,地貌景观多样,有风姿不同的山岳地貌景观; 有银埂玉盘似的流水地貌景观; 有宛如旧堡古刹的风成地貌景观; 有礁石累累的海岸地貌景观; 更有色彩斑斓、独具一格的丹霞地貌景观。种种自然地貌景观多姿多彩,神秘奇特,令人向往,给人以美的享受,也由此带动了旅游地学的诞生和发展。

1. 地貌景观的类型

山岳地貌景观 山是风景的骨骼,它常构成各种雄、险、奇、秀之景,使人获得丰富的美感。山岳的各种形象特征,是在不同的地质、地理条件下形成的。雄伟、险峻的山岳,往往都处于地壳运动上升比较强烈、断层比较发育的地区。这类山岳,峰如斧削,崖似壁立,气势巍峨,尤其是垂直节理发育的花岗岩高山,更为突出,如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黄山。造型奇异的石灰岩峰林景观,属于以流水溶蚀作用为主而形成的地貌形态,具有瘦、透、漏、皱等特点。“赤壁丹崖”,显示了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山石风采。而层层叠叠宛如万卷藏书的梵净山,则属于千枚岩的风姿美态。

水体和流水地貌景观 我国河流如网,湖泊棋布,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众多的河流,有的咆哮奔流,有的迂回曲折,有的一泻千里,有的静谧含情,山水相依,气象万千。河流的主要景观有湍流涧溪、峡谷、三角洲等。湍流涧溪多发育在河流上游的高山地区; 峡谷是江河上最迷人的胜景,它是地壳构造运动和河流强烈侵蚀作用的产物; 三角洲是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或入湖处堆积而形成的近似三角形的平原。河流三角洲地势低平,水网交错,湖泊广布,一片水乡泽国风光。沿着河道,处处风景如画,构成一条美丽无穷的旅游长廊。我国湖泊遍布各地,但它们的分布和形状各不相同。有的串联如带,有的 “孤芳自赏”,有的深居层峦叠峰之中,有的却安卧于平川沃野之上; 形状或长或圆,或呈漏斗,或呈弓形。它们为旅游者提供了不同的幽美景观。飞流而下的瀑布景观、宽广的海洋、美丽的海滨以及各种功能的泉水等,都以各自不同的特色风景和周围的秀岭、墨竹、翠花等一起构成一幅幅绝妙的自然美景画面。

岩溶地貌景观 岩溶地貌景观十分奇特壮观,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溶洞、溶斗、地下河、溶蚀洼地等同为岩溶地貌主要形态,它们组成了一幅幅妙趣横生的有 “林”无树、有 “画”无纸的画卷,如我国的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贵州织金的韩宏洞等。

风成地貌景观 在干旱内陆地区,由于强风、流沙和间歇性地表水等因素造成的特殊风化、侵蚀和堆积地貌,通称风成地貌。我国广大内陆地区广泛分布着深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是现代风沙地貌的雄厚沙源,这些沉积物经风力吹扬,移动和再堆积,形成沙丘、沙垄和风蚀洼地等各种形态。浩瀚的沙漠,沙漠中的绿洲,神奇的沙丘、沙垄、沙丘链、风蚀城堡和风蚀蘑菇以及蜂窝石、雅丹地形等形形色色的风沙地貌景观,都是具有吸引力的观光内容,如广大的巴丹吉林沙漠,克拉玛依的风城等。

海岸地貌景观 在我国的海岸沿线,有各种海岸地貌景观。主要海蚀地貌有海蚀洞、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柱和海蚀平台等。如北戴河的海蚀地貌,奇特壮丽。我国的海岸类型错综复杂,具有观赏价值的为平原沙砾质海岸和山地丘陵海岸以及南方热带地区的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等。它们或礁石累累,或海蚀洞成串,或珊瑚岛成群,或红树林茂盛,风光颇为奇美。

丹霞地貌景观 丹霞地貌就是在广泛出露在盆地中的红色砂砾岩,在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下,塑造成独具一格的地貌形态。这种地貌往往以石峰、石柱、石塔、峰林、方山、“城堡”、天生桥等形状表现出来,奇石怪岭堆叠,V 形谷和 U 形谷屡现,形成种种奇观。尤其是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一层红色的轻纱,有如丹霞,艳丽夺目。典型代表就是著名的丹霞地貌命名地广东韶关丹霞山。

冰川地貌景观 冰川是具有可塑性的固体物质,并且夹带着大量的砂石,因此具有强大的剥蚀能力,形成一系列特殊的地貌形态,如冰斗、刃脊、角峰、冰川谷、冰川湖、鼓丘、羊背石、蛇丘等。这些地貌本身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和旅游资源。我国现代冰川全为山岳冰川,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运动和融冰作用,造成奇特的 “冰喀斯特”景观。有的如树枝,有的如漏斗,有的似舌头,有的如冰塔,等等。

火山地貌景观 正在喷发活动的活火山,暂时间断活动的休眠火山以及地质时期活动以后不再喷发的死火山,都形成大量的自然奇观。遥观活火山喷发出通红的 “火柱”,定然能得到惊心动魄的快感,静静欣赏休眠火山或死火山所造成的景物,如锥形匀称的火山锥,漏斗状的火山口,碧波荡漾的火山口湖,覆盖在地面的熔岩流,还有散落的火山弹、火山砾、火山砂和火山灰等,都别有情趣。如我国著名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火山地貌,景观奇美,且具奇特的科学价值。

2. 地貌景观资源与旅游地学的发展

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生产资料,人类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把自然资源变成社会财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人们不断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旅游业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提高旅游质量,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旅游资源。地质遗迹资源,尤其是景观地貌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得到普遍认可,特别是国际倡导的地质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地貌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管理将是21 世纪人口、资源、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

地貌景观资源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特别是在促进旅游业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丰富人们的生活。通过对地质遗迹资源美的欣赏,既能培养人们良好的气质和性格,又可激发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同时,人们审美想像力的高度发挥,也有助于孕育更多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

2)重要的旅游资源。人们旅游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的是为了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获取美的享受。中国地质遗迹资源分布较广,种类多,风格各异,恰巧适应了旅游者的需求。

3)理想的地学科研基地。美的地质遗迹,在地质学及地理学上有其典型性。如褶皱成山,断陷成湖; 脆性岩石节理发展成陡壁峭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是火山活动的遗迹,云南石林、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岩溶地貌等。这些地质遗迹是审美、览胜的良好对象和场所,又是天然理想的地学科研基地。

我国有丰富的景观资源,有些是独一无二的世界级的景观,对于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我们必须重点呵护,确保它们的优势和历史地位。这是确保国家和地区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前提。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在地球表层上建造的,一种是自然力塑造而成,一种是人工的巧夺天工,是人的意识的再现。景观资源是地球表面物质形态之集合,是地球表生的 “形态—过程”的遗产。

3. 旅游地质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geopark)是自然公园的一种,是由国际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开展 “地质公园计划”进行可行性研究中创立的新名称。它是指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珍奇或秀丽景观特征的自然保护区。这些特征是该地区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形成过程的典型代表。国土资源部发 [2000] 77 号文件给它下的定义是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丽观赏价值,具有一定的规律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 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 以地质遗迹保护、支持当地经济、文化教育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研究与普及的基地。

2000 年中国国土资源部制定了 《全国地质遗迹保护规划(2001~2010)》 和国家 《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计划在未来 10 年内,建成 310 处地质公园,目前我国已批准建立国家级地质公园 85 处。其中有 8 处已经申报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是自然界历史演变的佐证。地质遗迹作为永不再生的珍贵地质遗迹资源现在日益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它巨大的内在价值也得到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作为地质遗迹十分丰富的国家也正在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这一资源。

我国有着丰富的地貌景观资源,这为建立地质公园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广泛的资源基础。地质公园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典型性和稀有性原则; 代表性和均衡性原则; 原始性和兼容性原则; 安全性和通达性原则; 学术性与科普性原则。

思考题

1)第四纪地质学能解决我们生活中哪些与地质相关的问题?

2)如何理解中国的一句俗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3)目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第四纪地质问题是什么?

G. 地质地貌旅游景观的构景原理

地貌景观有几种:
河流地貌:三峡
冰川地貌:绒布冰川
黄土及风成堆积地貌:黄土高原,塔克拉玛干
雅丹地貌:新疆魔鬼城
岩溶地貌:桂林山水
黄土地貌:塬、梁、峁
流水地貌: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
风蚀地貌:雅丹地貌(新疆魔鬼城)、新月形沙丘
海岸地貌:基岩海岸(石老人)
1、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长江三峡人杰地灵,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孙夫人庙等。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
2、绒布冰川地处珠穆朗玛峰脚下海拔5300米到6300米的广阔地带,由西绒布冰川和中绒布冰川这两大冰川共同组成。
珠峰地区是中国大陆性冰川的活动中心,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山岳冰川就有15条,其中最大,最为著名的是复式山谷冰川-绒布冰川,它全长22.4公里,面积达85.4平方公里。
绒布冰川的冰舌平均宽1.4公里,平均厚度达120米,最厚处在300米以上,是西藏最雄奇的景色之一。这些冰川类型齐全,其上限一般在7260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
冰川上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冰茸、冰桥、冰塔等千奇百怪,美不胜收。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
珠穆朗玛峰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山岳冰川就有15条,最大的绒布冰川长达26千米,平均厚度达120米,最厚处超过300米以上。这些冰川类型齐全,其上限一般在7260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其中最大,最为著名的是复式山谷冰川-绒布冰川。绒布冰川冰舌平均宽14千米,面积达86.89平方千米。
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又称之为乌金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
黄土高原东西千余公里,南北75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山西省、陕西省北部、甘肃省(除陇南市、平凉市大部分地区、庆阳市的宁县和正宁县外)、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海拔800~3000米 。
黄土高原地区蕴藏著丰富的煤炭、石油、铝土矿等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 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矿、铁矿、稀土矿储量非常之大。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沙漠里沙丘绵延,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异常发达,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份,那里的动物有夏眠的现象。
4、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乌尔禾矿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100公里。有一处独特的风蚀地貌,形状怪异、当地人蒙古人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维吾尔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意为魔鬼城。 其实,这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雅丹地貌以新疆塔里木盆地罗布泊附近的雅丹地区最为典型而得名,是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
魔鬼城呈西北、东西走向,长宽约在5公里以上,方圆约10平方公里,地面海拔350米左右。据考察,大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湖岸生长着茂盛的植物,水中栖息繁衍着乌尔禾剑龙、蛇颈龙、恐龙、准噶尔翼龙和其它 远古动物,这里是一片水族欢聚的"天堂",后来经过两次大的地壳变动,湖泊变成了间夹着砂岩和泥板岩的陆地瀚海,地质学上称它为"戈壁台地"。
5、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桂林山水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很多都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有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就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因此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景甲桂林”。桂林,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40~600米,为石灰岩岩溶地区。最早是在儿时的课本“桂林山水”一文中得知的。至今还隐约记得书中的描述──“桂林山水甲天下” ﹑“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这样的山。”而今,在我亲临桂林之际,桂林以其旖旎的风光向我证明了这一切,书中所述实不为过。2009年,桂林漓江风景区以83公里岩溶水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岩溶山水风景区,成为中国旅游的又一世界之最。
桂林的林石山地形是以一座座石山拔地而起,四坡壁立峭峻为特征。石山四周壮观,是由于石灰岩体多被溶化而成向下透的通路,因此,石山坡面是以崩塌为主。它和土山以流水冲刷坡面,并使山坡由急向和缓演化相反,石山山坡上无散流、暴流产生。反之,山足多为地表水下透入地下地点。因此,石山四周有不少山溪、小河和冲沟流入,因而使石山山足成为流水侵蚀、溶蚀地区,小河的侧向侵蚀,落水洞的形成,都会使石山山坡由和缓变为急陡。例如在肇庆七星岩区,有个禾婆岩,它就是由西江支流蚀成,今天岩内还堆积着一层厚达2米的河床卵石层(鹅卵石),表示是河床相沉积。这个岩成立后,岩口处崩塌,而使石山形成峭壁了。这种洞可以称为“侧洞”。
6、黄土塬 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表部平坦,或微有起伏,黄土堆积厚度较大。黄土梁 平行于沟谷的长条状高地,梁长一般可达上千米,几公里或十几公里,梁顶
宽阔略有起伏,宽几十米到几百米,呈鱼脊状往两面沟谷微倾黄土峁 呈孤立的黄土丘,浑圆状形如馒头。大多数峁是由黄土梁进一步侵蚀切
割形成的,但也有极少数是晚期黄土覆盖在古丘状高地上形成的塬、梁、峁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代表了黄土丘陵区流水对黄土的侵蚀强度和
地貌的演化过程。
7、黄河河口三角洲,就是许多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经过若干时段,入海河口不断淤积、延伸、改道,使冲积扇面积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前推进,同时在不走河的区域,海岸线又明显蚀退, 这种延伸和蚀退交替进行,形成了现今的黄河口三角洲。1938年前以垦利县宁海为顶点,北起徒骇河口,南至支脉沟口的扇形地区,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0余公里。称"近代黄河三角洲"。
三角洲1949年后,由于人工控制入海流路,顶点下移至垦利县渔洼附近,北起洮河,南至宋春荣沟,扇形面积约2600平方公里,称"现代黄河三角洲"。黄河口三角洲地域辽阔、土地肥沃,石油、天然气、盐卤等地下资源丰富,现已建成的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油气田。
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在河流的下游水流没有上游般急速,从上游侵蚀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后因流速不再足以携带泥沙,结果这些泥沙便沉积在下游。尤其当河流发生水浸时,泥沙在河的两岸沉积,冲积平原便逐渐形成。
著名的冲积平原有亚马逊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等。
8、雅丹,维吾尔语原意为"陡壁的小丘"。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力侵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这种地质现象在新疆罗布泊东北发育很典型。世界各地的不同荒漠,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韦沙漠在内,都有雅丹地形。
我国新疆地域辽阔,四周环山,在南北两边都有较大的山口。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冷空气流经山口进入新疆北部,然后绕过天山东段,进入塔里木盆地,在沿途各地造成长时间的区域大风。新疆的风,持续时间长(一年可达100天以上),分布广,风力大,所以我们经常在天气预报中听到来自新疆冷空气的消息。
作为"干旱王国"的新疆,风力对地貌的塑造具有特殊的意义。雅丹、龙城、魔鬼城等特殊地貌类型就是风神的杰作。"雅丹",又名"雅尔丹",是维吾尔族对"陡壁的险峻小丘"的称呼,这种地形在罗布泊周围的雅丹地区发育得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广。19世纪末至此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国人斯坦因,赴罗布泊地区考察,在撰文中采用了这个词汇。于是,"雅丹"一词就成了世界上地理学和考古学的通用术语,专指干燥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
新月形沙丘最初形态是一种较小的盾状沙堆。盾状沙堆一经形成,就成为风沙流运行的更大障碍,贴地层气流在沙堆的背风坡会发生分离,形成具有水平轴的涡旋,速度减弱,使气流搬运的沙粒过丘顶后,在背风坡的涡旋区沉积下来。随着沙子不断沉积,盾形沙堆尺寸的增长,背风坡沉积量相对最大位置愈来愈接近顶部,遂使背风坡的坡度不断加陡,当坡度达到沙子的最大休止角(34°)时,沙体发生剪切运动,部分沙粒崩坠,形成小落沙坡,发育为雏形新月形沙丘。此后,随着沙丘的不断堆积增高,气流分离愈来愈厉害,涡流的尺度和强度都不断加大,小落沙坡进一步扩大。在同一发展过程中,沿沙堆两侧绕过的气流,把沙子搬运到两侧的前方堆积(由于两侧较顶部低矮,移动就快),在沙丘的两翼逐渐形成了两个顺着风向前伸的兽角。这样,就形成了典型的新月形沙丘。
9、我国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杭州湾以南的浙、闽、台、粤、桂、琼等省,基岩海岸广为分布。基岩海岸最为壮观的景象是从海上奔腾而来的巨浪在悬崖峭壁上撞出冲天水柱,发出阵阵轰鸣。
我国的基岩海岸多由花岗岩、玄武岩、石英岩、石灰岩等各种不同山岩组成。辽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及黄海中间,该处基岸海岸多由石英岩组成。山东半岛插入黄海中,多为花冈岩形成的基岩海岸。杭州湾以南浙东、闽北等地的基岩海岸多由火成岩组成。闽南、广东、海南的基岩海岸多由花岗岩及玄武岩组成。
台湾台北县万里乡,距基隆市约17公里的野柳村,位于由基岩构成的半岛上。该半岛突入海洋约2公里,多奇岩怪石。其中最著名的奇石为形似海龟的巨石,人们称它为“野柳龟”。该地沿海风景奇特而又美丽,它是台湾著名的海滨旅游地。
汕头市的岬角海崖形成许多和山地分离开来的石柱,犹如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内的石林,故被称为“海角石林”。石柱拔地而起,上粗下细,成群矗立,蔚为壮观,形成基岩海岸的奇景。

H. 四川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有哪些具体一点

四川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4.2%、10.3%、8.2%、7.3%。土壤类型丰富,共有25个土类、63个亚类、137个土属、380个土种,土类和亚类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48%和32.60%。
四川有世界遗产6处,列居全国第二位。其中:世界自然遗产3处(九寨沟、黄龙、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处(峨眉山一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1处(青城山一都江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处(东风堰)。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保护区有4处(九寨、卧龙、黄龙、稻城亚丁)。
四川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4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156家(其中5A级10家,4A级130家),有“中国旅游胜地40佳”5处。峨眉山、九寨沟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四川共建自然保护166个,面积8910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4%,卧龙、蜂桶寨、喇叭河、草坡、鞍子河、白水河、黑水河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作为大熊猫世界自然遗产地最精华区域,也已进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0年森林公园经营总面积74.1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1.5%。2013年全省共建立森林公园121处,国家森林公园33处。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地貌景观丰富,已发现地质遗迹220余处,有兴文和自贡2处世界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博物馆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齐名,为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国家地质公园14处,国家水利风景区16处,其数量居全国前列。
四川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1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6处。

I.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有哪些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有哪些?第一个是科学科技旅游的一个重要的知识分子,第二个是参观观赏旅游的,是一个的分支

J. 地质地貌景观的旅游功能有哪些

我想应该主要是感受大自然的鬼斧天工吧,让人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感悟生命的意义。就是先秦哲学中的道。 有本 地质旅游学 ,有各种地方质景观的介绍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