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煤矿瓦斯地质图由哪些部门共同偏置

煤矿瓦斯地质图由哪些部门共同偏置

发布时间: 2021-02-04 03:08:24

A. 郑州矿区瓦斯地质图 ( 图 )

图 4. 18 告成矿井滑动构造破碎带厚度分布图

图 4. 19 告成矿井顶板类型分布图

图 4. 20 芦沟煤矿构造纲要图

图 4. 21 米村煤矿构造纲要图

图 4. 22 张沟煤矿构造纲要略图

B. 大众矿井山西组二<sub>1</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大众矿井瓦斯地质简介

一、矿井概况

安阳大众煤矿位于安阳市北西处,南距水冶镇约7km,安(阳)—林(州)铁路于井田南部通过,该矿设有铁路专线与安(阳)—林(州)铁路接轨,安阳至积善公路在井田西部外围通过,井田内乡间公路纵横成网,交通便利。该井田走向长7.8km,倾斜宽2.5km,井田面积19.5km2。1974年开工建设,设计能力为30×104t/a,为立井多水平开拓。

大众煤矿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含煤地层总厚758.00m,总划分9个煤组段,其中山西组的二1煤层,赋存稳定,平均煤厚4.29m,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现主要生产地区-250m水平北翼,开采山西组的二1煤层,煤厚0.8m~7.86m,平均3.6m,煤层倾角5°~20°,煤质属贫煤。

大众井田瓦斯含量高,瓦斯涌出量大,历年瓦斯等级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见下表,共发生中小型突出7次,始突深度为304m。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井田内煤层走向在13号勘探线以南大致为NNE向,13号勘探线以北大致为近EW 向。井田南部为一宽缓向斜,中部为一南翼较缓,北翼较陡的背斜,都伴有次一级的褶皱与断裂,北部为一较陡向斜。井田内构造以褶皱为主,断裂构造较发育,整个井田范围受铜冶向斜、铜冶背斜和井田南部的一宽缓向斜三个紧闭褶皱构造和F101、F22等断层控制。

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大众井田范围受铜冶向斜、铜冶背斜和井田南部的一宽缓向斜三个紧闭褶皱构造和F101、F22等断层控制。铜冶背斜占据井田范围较大,控制了井田范围一半左右,主要位于中部,由于褶皱紧闭,有利于瓦斯保存,在褶皱转折端和煤层倾角急剧变化的部位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铜冶向斜较陡,褶皱紧闭,两翼煤层成为高角度,有利于瓦斯释放,瓦斯涌出量变低。井田内北北东向构造现代构造应力场表现为压扭作用,落差10m 左右以下的断层部位和小型褶皱部位易于发生煤与瓦斯突出。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

四、矿井瓦斯含量分布

井田煤层瓦斯含量大,深度在391.48~576.78m 范围内,瓦斯含量变化为11.61~34.77m3/t,daf。大众煤矿二1煤层瓦斯含量在瓦斯带内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分布特征。

五、瓦斯涌出特征

在现有的开采条件和开采强度下,瓦斯含量是瓦斯涌出大小的决定因素,通过统计分析,大众煤矿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Q 随埋深H的增加而变化,见式5-1,局部受构造、顶底板岩性的影响,具有变大或变小的现象;煤层底板标高H=-265m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m3/min,煤层底板标高H=-398m 时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min,煤层底板标高H=-530m 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5m3/min。

回归方程:Q=-0.0378H-5.0693(5-1)

R2=0.9026

式中:Q——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H——煤层底板标高,m;

R——相关系数。

六、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分布

大众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发生多次煤与瓦斯突出,对各采区测定、并计算了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测得12采区突出危险性指标为:D=1.7,K=166,掘进工作面q最高达到12,Δh2最高达到380Pa,回采工作面q值最高达到9;14采区指标为:D=-0.34,K=67,掘进工作面q最高达到8,Δh2最高达到260Pa,回采工作面q值最高达到8;16采区指标为D=3.5,K=227,掘进工作面q最高达到15,Δh2最高达到450Pa,回采工作面q值最高达到15。比较而言,16采区突出危险指标最高,12采区突出危险指标次之,14采区为突出威胁区域,但经工作面预测该区域局部为突出危险区。

综合考虑瓦斯突出预测参数、已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情况,依据瓦斯地质统计法、综合指标法,标高-200m以浅为无突出危险区,标高-200m以深为突出危险区。

C. 瓦斯地质图的编图方法

(1)地理底图
瓦斯是地质作用的产物,瓦斯的赋存必然要受到地质因素的制约,所以煤层瓦斯地质图一般都是在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的。
选用1:10000或相应比例尺的矿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田地质图、构造纲要图、地形地质图和各矿井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相应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作为地理底图。
(2)地质内容及方法
a 1:10000或相应比例尺的矿区井田分布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田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构造纲要图、地形地质图。
b 矿区及所属矿井煤田地质勘探报告。
c 所有勘探钻孔及测井曲线资料。
d 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及有关物探资料。
e 动力地质作用资料等。
f所属矿井瓦斯地质图及其说明书、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所有瓦斯地质和瓦斯预测研究成果报告。
g临近矿区、矿井相关瓦斯地质资料。
(3)瓦斯内容及方法
a 矿区瓦斯地质图必须对全矿区进行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按标准图例标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参数,如瓦斯压力测点等;按标准图例标注所有瓦斯突出点及其资料;按标准图例标注突出危险区、威胁区、无突出危险区界限。
b 矿区瓦斯地质图必须对全矿区瓦斯涌出规律进行研究;
按标准图例标注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点,编绘瓦斯涌出量实测、预测等值线,编绘煤层瓦斯压力实测、预测等值线,其中要有0.74MPa等值线。
c矿区瓦斯地质图必须对全矿区瓦斯(煤层气)资源量进行评价;
标注瓦斯含量测试点,编绘瓦斯含量等值线,划分瓦斯资源量评价区块,按标准图例填绘煤层气资源量。
d 矿区瓦斯地质图必须表示构造煤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
要求所有煤巷按标准图例绘制构造煤厚度变化小柱状图,编绘测井曲线解译构造煤厚度小柱状图,明确表示构造煤厚度分布规律。
在煤炭资源勘探过程中,我们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煤层,同时瓦斯采样工程点又主要布置在煤层中,所总结的瓦斯赋存规律亦多属煤层中的瓦斯,勘探与开发的对象也是煤层中的甲烷(或二氧化碳等)。
为使研究成果的名称和图件的内容一致,故称××矿区 (矿井)××煤层瓦斯地质图为宜。
一幅结构完整的矿区 (矿井)煤层瓦斯地质图应由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分析研究图四部分组成。
三、我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图历史及现状
20世纪80年代,在杨力生教授的倡导下,煤炭工业部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图,全国大约有100余处煤矿编制了瓦斯地质图,初步奠定了煤矿瓦斯地质编图的理论基础和工作方法,公开出版《1:200万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张祖银、张子敏主编,西安地图出版社,1992),之后,以河南理工大学张子敏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课题组,长期坚持瓦斯地质图编研与推广应用,创立了瓦斯地质学科,出版了《瓦斯地质学》等丰富的论著。
随后,我国煤炭行业步入低谷,全行业处于困难时期,煤矿瓦斯地质图没有及时修编更新,一些新投产的矿井没有编制瓦斯地质图。进入21世纪初期,我国煤矿频繁发生特大瓦斯事故。2005年陕西省率先通知编制煤矿瓦斯地质图,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5年12月26日发出了《关于印发陕西省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通风及瓦斯治理工作规定的通知》(陕政办发〔2005〕120号),要求“煤炭企业必须加强瓦斯地质工作,开展瓦斯地质研究,编制瓦斯地质图。”但一直处于资料采集阶段。在河南理工大学张子敏教授的倡导下,2009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出“关于组织开展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的通知”(国能煤炭〔2009〕117号),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三级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2009年底各省矿井瓦斯地质图基本编制完成,2010年矿区图、各省瓦斯地质图编制完成。2011年8月30日-9月15日,国家能源局组织进行了验收,至此,全国第二次瓦斯地质图编图工作完成。2011年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对《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及全国矿井矿区省区瓦斯地质图编制》进行了技术鉴定,包括翟光明、任纪舜、彭苏萍院士在内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整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D. 怎样编制煤矿瓦斯地质图

突出矿井的瓦来斯地质图是矿井自瓦斯资料、规律的积累和总结,对防治突出工作起积极的指导作用。突出矿井瓦斯地质图,是在防突过程中手机的瓦斯及突出的历史资料的积累,是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防突机构、通风部门收集的矿井不同区域瓦斯涌出量、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分析资料,结合地质测量部门对地质资料不断积累完善的基础上共同得出的,因此必须由矿井地质测量部门与防突机构、通风部门共同编制完成。瓦斯地质图应能反映矿井不同块段瓦斯涌出规律、煤与瓦斯突出规律以及不同块段煤层瓦斯赋存与地质构造的关系规律,所以图中必须包括采掘进度、被保护范围、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突出点的位置、突出强度、瓦斯基本参数及绝对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等资料。正是由于它能反映瓦斯地质情况与突出危险性的关系,故可以用在区域预测中,作为制定防突措施的依据。

E. 平顶山十矿山西组己<sub></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F. 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图例

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三级瓦斯地质图,是瓦斯地质规律和瓦斯预测成果的直观表达和高度概括。瓦斯地质图,内容丰富、区带分明、层次清晰、一目了然、直观简明、使用方便,使得各级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瓦斯综合治理有了共同语言,它直接用于安全生产管理、瓦斯 ( 煤层气) 抽采利用和煤矿规划,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和图件。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日趋增加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越来越显得重要。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八十一条,突出矿井必须及时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无论是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还是低瓦斯矿井,无论是瓦斯灾害防治还是瓦斯资源开发利用,都需要编制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2007 年,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中煤协会科技 [2007]54 号文,下达了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行业标准的通知。

“图例”是表达图的纲领性语言,是编图工作的关键技术。此次提出的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图例 ( 表 1. 1) ,是瓦斯地质研究和瓦斯地质编图工作多年的结晶,它随着瓦斯地质编图工作的发展将不断完善。

表 1. 1 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图例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 字高为 AutoCAD 中取值,新罗马字体指 Times New Roman。

G. 龙山矿井山西组二<sub>1</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龙山矿井瓦斯地质简介

一、矿井概况

龙山煤矿位于安阳矿区的西南部,安阳市水冶镇以南4km处,东距安阳市27km,南距鹤壁市19km,交通便利。

该矿井于1969年1月开始建井,1978年12月开始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104/a,实际生产能力最高达到29.13×104/a。采用一对反斜井开拓全井田,采区按双翼布置,单翼生产,采煤方法采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式,通风方式为分区独立负压通风。

井田内含煤地层有上石炭系太原群和下二叠系山西组。前者含煤11~13层,唯二煤局部可采;后者含煤2层,仅二1煤层可采。其中二1(1-1)为主采煤层,煤层较稳定,厚度一般为4~6m,煤层夹矸1~3层,个别达4~6层,多集中于煤层下部,夹矸厚度0.02~0.52m,岩性为泥岩和炭质泥岩,属于突出煤层;二1(1-2)煤也较稳定,厚度0.02~1.89m,一般为1~1.4m 左右,距二1(1-1)煤0.73~6.0m,尚未开采。

龙山井田(包括三泉寺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和瓦斯突出比较频繁。1974年至今,全井田共发生煤和瓦斯突出174次,其中龙山煤矿76次,三泉寺煤矿94次,南平小矿4次,平均突出强度为85t/次,平均每次突出涌出瓦斯量为11762m3

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龙山井田位于安阳矿区南端,主体构造为NNE、NE向断裂褶皱,井田被龙山向斜、谢家庄向斜、尖兵岗南向斜和冯家洞背斜四个紧闭褶皱构造控制,煤层受到强烈的挤压和剪切变形,Ⅲ、Ⅳ类构造煤普遍发育,厚度占煤层厚度一半以上,局部成层发育,是该矿区中最为复杂的地段。

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龙山井田范围受龙山向斜、谢家庄向斜、尖兵岗南向斜和冯家洞背斜四个紧闭褶皱构造控制,突出主要发生在褶皱转折端和翼部。如龙山向斜主要位于井田东部,控制了井田范围一半以上,煤与瓦斯突出主要发生在该向斜的转折端和向斜的西翼,向斜东翼受落差大于20m的正断层F301、F304、F303切割,释放了一部分瓦斯,使得煤与瓦斯突出没有西翼严重,并且涌出量也低于西翼。井田内北北东向构造现代构造应力场表现为压扭作用,落差10m 左右以下的断层部位易于发生煤与瓦斯突出。

煤层倾角影响瓦斯赋存,龙山向斜东翼倾角大于西翼,瓦斯涌出量小于西翼。尖兵岗南向斜,由于褶皱紧闭,两翼煤层成为高角度,有利于瓦斯释放,瓦斯涌出量变低。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构造、煤层倾角、煤层顶底板岩性等地质因素影响局部变化。

四、矿井瓦斯含量分布

根据龙山煤矿地勘瓦斯含量资料和生产测定的瓦斯含量数据,在煤层底板标高+84~-447m 范围,瓦斯含量19.43~27.05m3/t。龙山煤矿二1煤层瓦斯含量在瓦斯带内具有随深度每增加100m 瓦斯含量增加1.43m3/t的整体分布规律,见式(4-1),局部受构造、顶底板岩性的影响,具有变大或变小的现象(图4-1)。

回归方程:W=-0.0143X+20.793 (4-1)

R2=0.8186

式中:W——煤层瓦斯含量,m3/t;

X——煤层底板标高,m;

R——相关系数。

图4-1 煤层底板标高与瓦斯含量回归趋势线

五、瓦斯涌出特征

在现有的开采条件和开采强度下,瓦斯含量是瓦斯涌出大小的决定因素,龙山煤矿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Q 随埋深H的增加按式5-1变化的整体特征,局部受构造、顶底板岩性的影响,具有变大或变小的现象(图5-1);煤层底板标高H=-249m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m3/min;煤层底板标高H=-370m 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min;煤层底板标高H=-490m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5m3/min。

回归方程:Q=-0.0415H-5.3309 (5-1)

R2=0.6942

式中:Q——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H——煤层底板标高,m;

R——相关系数。

图5-1 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与煤层底板标高回归趋势线

六、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分布

龙山煤矿是安阳矿区构造最为复杂的区段,煤层破坏严重,构造煤发育,为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建井以来共发生煤和瓦斯突出174次,突出点均分布在地质构造区,具有明显的分区分带特征,如龙山向斜西翼突出比较严重;突出强度随煤层埋深增加而增大。综合考虑预测参数、已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情况,依据瓦斯地质统计法、综合指标法,井田范围内全部为突出危险区。

H. 位村矿井山西组二<sub>1</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位村煤矿瓦斯地质简介

一、矿井概况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村煤矿位于焦作市东北25km处,南距修武县城15km。井田范围内有铁路专用线,交通便利。井田走向N 35°~42°E,倾向SE,走向长3.08km,倾向长1.02km,井田总面积3.16km2。1991年建成投产,设计能力50×104t/a,采用一对竖井、三条下山开拓方式。

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共含煤13层,可采煤层2层,为山西组的二1煤层和太原组的一2煤层。二1煤层赋存稳定,平均煤厚5m,为主要可采煤层。

位村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自建井以来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3次,始突深度为256m,标高为-147m。

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位村井田位于魏村断层和北碑村断层之间,其基本构造轮廓呈一单斜构造,走向N 35°~42°E,倾向SE,煤层倾角13°~21°,平均16°。井田内构造形式以断裂为主,局部出现小的挠曲,主要断层为NE、NNE、NEE、NW向四组,总体构造简单。位村井田靠近北碑村断层,处于断层的上升盘,形成宽缓的单斜构造,同时断层以南,主要发育近EW 向小断裂。

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位村井田靠近北碑村断层,处于断层的上升盘,形成宽缓的单斜构造,有利于瓦斯的封存富集,同时断层以南,主要发育近EW 向小断裂,构造比较简单,适合开采煤层气。井田内普遍发育的正断层是造成煤层瓦斯含量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在断层附近,特别是大断层附近,煤层瓦斯含量普遍降低。在井田西部,由于受NW向界碑断层(落差100~210m)的影响,瓦斯含量降低,含量等值线沿煤层倾向延展。就整个井田总体而言,瓦斯含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

四、瓦斯含量及资源量分布

根据位村煤矿地勘瓦斯含量资料和生产测定的瓦斯含量数据,在煤层底板标高-52.9~-488.63m,埋深162.79~584m 范围,瓦斯含量为8.47~28.88m3/t,瓦斯含量大。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认为断层、顶底板泥岩厚度和煤层底板标高对煤层瓦斯煤层瓦斯含量(W)有重要影响(见下表),煤层底板标高为主控因素,控制二1煤层瓦斯含量的整体分布(图4-1),其他地质因素影响局部变化。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不同煤层底板标高深度所对应的瓦斯含量为:-61m 处的瓦斯含量趋势值是10m3/t;-172m 处的瓦斯含量趋势值是15m3/t;-284m 处的瓦斯含量趋势值是20m3/t;-396m 处的瓦斯含量趋势值是25m3/t;煤层底板标高-508m 处的瓦斯含量趋势值是30m3/t。

图4-1 瓦斯含量与煤层底板标高回归趋势图

位村矿井煤层厚度一般为1.88~7.57m,平均5.00m,按照井田内具有相同或相近煤层气赋存特征的储层划为一个单元的原则,井田总面积约为3.18km2,瓦斯含量(煤层气含气量)最高可达26m3/t以上,其中煤层气含气量(相当于空气干燥基含气量)小于8m3/t的区域不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煤层气地质储量547.34M m3,属于中型储量规模;平均资源量丰度1.75×108m3/km2,为中等类别;煤层气埋深大部分在-400m 以深,煤层气为深部埋藏;并且二1煤属中灰,低硫无烟块煤,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厚度大、稳定,位村煤矿二1煤煤层气具一定的开发潜力。

五、瓦斯涌出特征

瓦斯涌出量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现有的开采条件和开采强度下,瓦斯含量是瓦斯涌出多少的决定因素,通过整理、收集位村煤矿建矿以来的实际瓦斯涌出资料,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具有随埋深(煤层底板标高表示)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Q 随煤层底板标高H 按式5-1变化的整体特征,局部受构造、顶底板岩性的影响,具有变大或变小的现象(图5-1);煤层底板标高H=-121m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m3/min,煤层底板标高H=-222m 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min,煤层底板标高H=-324m 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5m3/min。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六、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划分

自建井以来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3次,始突深度256m,标高-147m,根据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和煤与瓦斯突出实际,把煤层埋藏深度大于256m 与煤层底板标高-147m 以深范围划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

I. 主焦矿井山西组二<sub>1</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主焦矿井瓦斯地质简介

一、矿井概况

井田位于安阳红岭井田北部,岳城水库南岸,东南距安阳市38km,南距水冶镇15km,北距岳城水库3km,交通便利;该矿井1972年建井,1995年改扩建,设计生产能力为30×104t/a,矿井服务年限为46.9年。利用一对立井和一对暗斜井开拓。

主焦煤矿含煤地层为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及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煤系地层总厚度541m,共含煤20层,可分为一煤组和二煤组。赋存于石炭系中统太原组和下统本溪组中为一煤组,含煤9层,煤层总厚度8.66m,其中

煤1全区发育,普遍可采,一2煤全区发育,大部可采,一4煤为全区发育,局部可采,其余煤层均不可采;赋存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中为二煤组,含煤5层,煤层总厚度7.03m,其中赋存于山西组中的二1煤全区发育,厚度较稳定,普遍可采,为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不可采。

主焦煤矿为高瓦斯矿井,瓦斯含量有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特别是-350m 水平以下,瓦斯含量急剧增大。

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主焦井田位于安阳矿区北段,南邻红岭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地层走向近SN,倾向东,倾角变化较大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为6°~17°,区内地层略有波状起伏,形成宽缓褶曲,局部形成小穹隆,地层倾角也随之增大,可达40°。井田构造以NNE向的断裂构造为主,全为正断层,褶曲不发育。井田内落差大于100m的断层有FB58、F80两条;落差50~100m 断层有FB57、F32、F19、F12等四条;落差30~50m,断层有F18、F30;其余断层落差均小于30m,多为大断层派生的,与主干断层在剖面上或平面上多呈人字形交接。

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井田构造以NNE向的断裂构造为主,全为正断层,褶曲不发育。井田西部大中型断层发育,它们成组出现时则呈“书斜式”排列分布,并且全部为正断层,以及由其控制的次一级断层,构成了交叉状的瓦斯输导通道,为瓦斯逸散创造了条件。井田浅部及大中型断层发育区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及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相对较小,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

四、矿井瓦斯含量分布

主焦煤矿与红岭煤矿为邻近矿井,属同一瓦斯地质单元。根据主焦、红岭煤矿地勘瓦斯含量资料和生产测定的瓦斯含量数据,在煤层底板标高-125.08~-433.8m 深度范围内,瓦斯含量2.68~9.16m3/t。主焦煤矿二1煤层瓦斯含量在瓦斯带内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变化,见式(4-1),深度每增加100m 瓦斯含量增加1.54m3/t的整体分布规律(图4-1),局部受构造、顶底板岩性的影响,具有变大或变小的现象,如在大中型断层附近瓦斯含量相对减小。

回归方程:

R2=0.65

式中:W——煤层瓦斯含量,m3/t;

X——煤层底板标高,m;

R——相关系数。

图4-1 煤层底板标高与瓦斯含量回归趋势图

五、瓦斯涌出量特征

在现有的开采条件和开采强度下,瓦斯含量是瓦斯涌出多少的决定因素,根据红岭、主焦煤矿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资料,主焦煤矿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Q 随埋深H的增加而变化的整体特征(式5-1,图5-1),局部受构造、顶底板岩性的影响,具有变大或变小的现象;煤层底板标高H=-292m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m3/min,煤层底板标高H=-498m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min,煤层底板标高H=-703m 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5m3/min。

回归方程:

R2=0.8745

式中:Q——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H——煤层底板标高,m;

R——相关系数。

图5-1 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与煤层底板标高回归趋势图

六、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分布

综合考虑瓦斯突出预测参数、邻近矿井发生的瓦斯动力现象,参照红岭煤矿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分布情况,将主焦煤矿煤层底板标高-290m 以深划为突出危险区,煤层底板标高-290m 以浅划为无突出危险区。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