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哪些地质队
Ⅰ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8队是什么性质的单位,什么级别
事业单位,处级单位
Ⅱ 湖南省有色地勘局 湖南省地矿局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大队 哪个单位好啊
地质队吗都不好。
Ⅲ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17队归属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七队,始建于1964年,是一支以地质勘查、勘测施工、盐卤井定向钻探施工为主的综合地质队。
驻地位于衡阳市 解放大道4号
Ⅳ 张家界有什么地质队
没有
所有的湖南正规地质系统的都在下面
序号 单位名称 地址
1 湖南省勘测设计院 长沙市体院北路63号
2 湖南省工程勘察院 娄底市长青中街4号
3 湖南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株洲市荷塘区向阳村
4 湖南省勘察测绘院 株洲市天元区黄河南路
5 湖南省建设工程勘察院 怀化市芷江路186号
6 湖南省城乡建设勘测院 衡阳市解放西路200号
7 湖南省水工环地质勘察院 邵阳市双清区火车站
8 湖南省资源规划勘测院 湘潭市韶山西路何家湾7号
9 湖南省湘南工程勘察院 郴州市七里大道188号
10 湖南省湘西工程勘察院 吉首市人民南路4号
11 湖南省湘北地质工程勘察院 石门县楚江镇澧阳东路4号
12 湖南省常德工程勘察院 常德市洞庭大道西段216号
13 湖南省永州工程地质勘察院 永州市冷水滩区零陵南路997号
14 益阳工程勘察院 益阳市益阳大道
15 郴州湘地工程勘察院 郴州市燕泉路35号
16 衡阳地质勘察院 衡阳市解放西路200号
17 娄底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院 娄底市新星中路
有色局也没有、煤田地质局也没有
Ⅳ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247队怎么样与一总队相比各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一总队在湖南郴州,郴州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之乡,业务范围宽,业务量大,加上钻探等任务也比较多,海外项目也多,效益很不错。
247队在湖南长沙榔黎,近几年发展比较不错,政策也比较好,海外项目最多,
Ⅵ 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的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简介
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其前身为煤炭工业部华北煤田地质总局第140勘探队,1954年成立于河北,1964年迁址衡阳,现位于衡阳耒阳市五一中路153号,占地面积125亩。现有职工1089人,地质、钻探、物探、岩矿等各类高级工程师31人,工程师54人,地质勘查专业技术人员151人,具有安全管理资质的人员有12人。
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为省直事业单位,又被注册为湖南万顺实业公司 、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一公司和湖南基础工程公司一公司。拥有先进的XY-44、XY-5、XY-6液压岩芯深孔钻机、XT-5动力头全液压钻机、SPS-600水井钻机等地勘专业设备100余套,地勘设备总资产5500万元。
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具有地质钻探、固体矿产勘查、气体矿产勘查、工程勘察、地质灾害勘查、基础工程施工6个甲级资质,测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液体矿产勘查、地质灾害设计、施工7个乙级资质和地球物理勘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个丙级资质。现有煤炭地质勘查院、钻探公司、岩土工程公司、中发汽车大修厂、地星汽车配件厂和南海商贸有限公司6个经济实体。主要从事地质找矿、勘查施工、找水钻井、地质灾害、工程勘察、数字测井、测量绘图、桩基工程、公路桥梁房屋建设、汽车维修、机械加工制造、宾馆足浴等多种业务。
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地质勘探和多种经营相结合,逐步发展到以煤田地质勘探为主导,技术服务、工程地质、灾害地质、基础工程、汽车修理、机械制造和维修为支柱,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地质勘探队伍。
几十年来先后在衡阳市、湘南地区等地进行煤田地质勘探。到2009年为止,在湖南省内外共计完成钻探进尺180万米,完成各类地质测量、填图13万平方公里,完成槽探75万立方米,独立提交煤田地质报告250件,累计探明煤炭储量166亿吨。《马田矿区深部综合地质报告》、《东湖水文地质报告》获全国优质地质报告;《湘永矿区马家湾井田详查(最终)报告》获湖南省优良报告,同时获中国煤田地质局第二届新发现煤炭资源奖;《湖南含煤区滑脱构造与找煤研究》和《应用超声波成相测井探测地层产状、解释地质构造》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南省耒阳市白沙矿区坦里深部煤矿普查地质报告》荣获湖南省“十五”重大矿产勘查成果二等奖。
Ⅶ 湖南405地质队怎么样,听介绍还不错,网上为啥没有其主页,待遇是什么情况说的详细可以追加分
地质队一般都隶属于地质勘探局的,所以没有主页。我听说待遇还好,分岗位。
Ⅷ 湖南地质局株洲416队怎么样
这个单位不错,国企事业单位,福利待遇参照公务员,实力比较强。
Ⅸ 湖南省地质勘察院407队属于什么级别的单位
属于正处级级单位。该队队长就是正处级。
Ⅹ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二队怎么样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二队,隶属于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始建于1952年12月。目前,四○二队职工人数达到1800人,其中各类工程技术人员1200余人,国家注册建造师236人。主要从事地质矿产、 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察、地质测试、工程地质技术服务、岩土工程(治理);房建、基础、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水利水电施工;各类测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和评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施工 、监理;地质钻机工具、配件、深井泵销售、维修,水质处理;物业管理等。
57年来,四○二队先后转战赣、湘两省38个县(市),发现和普查勘探各种矿产地5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39个,中型矿床46个,探明储量的矿种有48种,在海泡石、菊花石、麦饭石、陶粒岩、砂型矿等找矿方面填补了国内或省内空白。潜在经济价值达3000亿元以上。为湘赣经济建设立下一桩桩丰功伟绩,在共和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写下一页页不朽的篇章。
在57年的风风雨雨中,四○二队人急国家之所急,在海泡石、菊花石、麦饭石、陶粒岩、砂型矿等找矿方面填补了国内或省内空白。自1980年以来,先后获得地矿部找矿奖11项,勘查奖5项,科技奖10项。1980年获地矿部“找矿有重大贡献单位”称号,1985年荣立地矿部找矿集体一等功,1991年3月获省黄金地质工作先进集体,1992年荣获地矿部“功勋地勘单位”称号。四○二队人凭借朴实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地质找矿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2000年以来连续被湖南省政府、长沙市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被湖南省文明办评为“公益形象示范”单位,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离退休党支部”光荣称号。
2007年1月11日,顺应国家体制改革形势,原湖南省地勘局四0一队、湖南省地勘局四0二队(国家功勋地质队)、湖南省地质建设工程(集团)总公司(国家建筑一级总承包)三家单位合并重组为新的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二队。人才、设备、信息、资质等各种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综合势力明显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大幅提升。
我队基本思路是:树一面旗帜、创两大品牌。即树四○二队地质找矿功勋队旗帜,争创全国优秀地勘单位;创省地建集团与省勘测设计院两块品牌,打造两个上亿规模有特色的企业(特级)品牌;在经营管理方面,我队根据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不断改进技术、管理方法,推行科学民主的经营管理理念,认真做好国家公益性(基础性)地勘工作、商业性地质工作和工勘施工工作。建立和健全了五项管理体系: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人才管理体系,法律服务管理体系。并建立与市场接轨,具有市场竞争力,稳健运行的经营机制、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同时,我队非常重视单位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为了增强职工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适时组织了各种文艺晚会、知识竞赛、组织新进员工参加拓展训练,举行各种运动会,老同志座谈会及慰问弱势群体等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特别是在四川遭受特大地震灾害后,积极行动,发动广大职工干部、党员群众开展赈灾募捐活动,积极响应省厅、局的号召,派出4位地质灾害调查专家,参与省政府组织的救援队,赶往四川灾区,专家组不顾生命危险,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2008年11月底,受湖南省政府委托,我队四川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应急勘查设计队伍再次赴川开展工作。
全队职工时刻牢记地质人的“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优良传统,为构建和谐地勘单位、实现四〇二队“富民强队”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历史沿革
1952年,四○二队前身为一支575人的永兴铁矿勘探队,在江西省永兴县正式组建。
1953年,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关于地质工作人员“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的要求,迁入湖南省涟源县,改名为中南地质局斗笠山煤矿勘探队,队伍人数增至755人。
1954年,队名改为中南地质局四O二队;次年由湘中转战湘东北,队部设在湘潭潭家山,先后更名为谭家山队、湘潭队、湘潭专署综合地质队。
1957年,队部迁至湘潭楠竹山,改名为湖南省地质局四○二队。
1958年,四○二队分为湘东队和湘潭专署地质局两部分,同时将茶园铺队、湘北队的部分、石膏队、716队、醴陵队等并入湘潭局和湘东队。
1960年,湘东队与湘潭专署地质局合并为湖南省地质局四○二队;队部设在湘潭市,职工人数达1209人。
1964年,队部由湘潭市搬迁到浏阳七宝山,1965年转搬浏阳永和,1966年又搬回七宝山。
1974年,队部由浏阳七宝山搬到浏阳永安镇。
1984年,更名为湖南省地质矿产局四○二队。1996年更名为地矿部湖南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四○二队。
1998年地矿部门属地化后,更名为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二队。
参考资料:
http://www.hn402.com/dwjs.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