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定点有哪些要求和规定

地质定点有哪些要求和规定

发布时间: 2021-01-30 10:45:44

1.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中要求高原地区作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地质勘探单位应建立地质勘探工作区安全档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伤害源,流行传染病种、疫情传染源,自然环境、人文地理、交通状况。地质勘探工作区安全档案信息和预防措施应及时向野外作业从业人员交底。

2、地质勘探单位,应为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从业人员配备野外生存指南、救生包,为艰险地区野外地质勘探项目组配备有效的无线电通讯设备。
3、禁止单人进行野外地质勘探作业,禁止采、食不识别的野菜、野果。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人员应按约定时间和路线返回约定的营地。
4、地质勘探单位应定期为野外地质勘探从业人员进行体检。野外地质勘探从业人员体质应适应野外工作要求。
5、在疫源地区从事野外地质勘探工作的从业人员,应接种疫苗;在传染病流行区从事野外地质勘探工作的从业人员,应注射预防针剂。
6、野外地质勘探施工,应收集历年山洪和最高洪水水位资料,并采取防洪措施。
7、在悬崖、陡坡进行地质勘探作业,应清除上部浮石。进行两层或多层地质勘探作业,上下层间应有安全防护设施。2m及以上高处作业,应系安全带。
8、地质勘探设备、材料、工具、仪表和安全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
9、野外地质勘探电力线路应采用电缆。电缆应架空架设,电缆经过通道、设备处应增加防护套。野外地质勘探电器设备及其启动开关应安装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处。电器设备熔断丝规格应与设备功率相匹配,禁止使用铁、铝等其它金属丝代替熔断丝。
10、野外电、气焊作业,电、气焊工作点与易燃、易爆物品10m以上。
11、野外地质勘探高架设备应设置避雷装置。雷雨天气,禁止在树木下、山顶避雨。
12、可能危及作业人员或他人人身安全的野外地质勘探作业,应设置安全标志。
13、地质勘探爆破作业,应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14、地质勘探野外工作车辆,应具有良好越野性能,并在野外作业出队前进行车辆性能检测。野外工作车辆驾驶员,应具有10万公里以上安全行车经历。
15、野外营地选择应遵守下列规定:
a 借住民房应进行消毒处理,并检查房屋周边环境、基础和结构。 b 野外营地应选择地面干燥、地势平坦、水源无污染背风场地。 c 挖掘锅灶或者设立厨房,应在营地下风侧,并距营地大于5m。 d 营地,应设排水沟,悬挂明显标志。 e 在林区、草原建造营地,应开辟防火道。
16、山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a 每日出发前,应了解气候、行进路线、路况、作业区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等情况。
b 在大于30°的陡坡或者垂直的悬崖峭壁上作业,应使用保险绳、安全带。
c 山区作业,两人间距离应不超出视线。
d雪地作业,作业人员应成对联结,彼此间距应不小于15m。 17、沙漠、荒漠地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a 作业人员应合理饮水。禁止未经检验饮用新发现水源水和未经消毒处理水。
b 发生沙尘暴时,作业人员应聚集在背风处坐下,蒙头,戴护目镜或者把头低到膝部。

2. 地质资料收集的要求

(一)广泛收集,丰富馆藏

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一方面是为了记录地质找矿工作的历史,另一方面是在为地质研究工作、矿产勘探与开发工作、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提供服务。对这项工作做出多少成绩,从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地质资料的馆藏量和馆藏资料质量的高低。馆藏越丰富,资料质量越好就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做出较多的贡献。所以地质资料管理部门和馆藏单位,需要将广泛收集、丰富馆藏作为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在档案界,年代越久远的档案越珍贵,从地质资料现实价值方面去思考,这个领域并不如此。一般说来,越是用新方法、新技术和现代化设备开展的地质工作所获取的地质资料信息越能接近反映客观现实,地质科研认识也越会接近客观现实;在矿产勘探方面,就越能准确地找到矿藏,在矿山开发方面的指路作用越准确。

我们侧重于对新产生的地质资料收集,同时也力求广泛收集。

广泛收集,就要提高收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开源”。不少地质资料管理部门管理资料,坐在家里等人“送货”上门,交什么资料收什么资料,交多少件收多少件;客户上门来借阅地质资料满足于“库房里有的资料,能拿得出来就行”的“坐滩式”管理思路。广泛收集,也不是所有收集来的地质资料都必须归档,这种“见毛就是鸭”的思维也不可取。收集从宽,鉴定从严。在收集时种类方面要齐全,不能只是收勘探结论方面的地质成果报告或图件,支撑成果的基础性资料也是不能放弃的;在载体方面,既要收集纸质资料,也收集磁质资料、音像资料;既要纸质资料载体上的地质信息数据,也要收集支撑电子信息的元数据;既要收集磁质资料、也要收集标本等实物资料,既要收集结论性成果、也要收集中间性成果。使不同载体的资料能相互印证,相互补充。

(二)关口前移,加强资料产生的源头指导

地质资料的收集,就是将分散的地质资料集中起来系统管理。为了确保地质资料的数量齐全和质量到位,地质资料管理实践告诉我们:收集地质资料的重心应该前移。到地质资料产生的源头去,了解地质资料的产生、流动情况,摸清前期产生、利用和复制印刷信息,了解生产单位资料室、资料保存情况、保管数量,安排上交(进馆)时间。注意研究地质资料形成规律,统计地质资料产生、前期利用频率情况,关注数据产生和地质科技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分析地质科技文件材料进单位资料室时间,既要防止过早收集以确保生产单位技术人员的前期使用,也要防止生产单位留做“家底”,还要注意防止技术人员将外部收集到的资料“据为己有”不愿交出归档。曾有课题研究人员到外单位收集资料,课题完成后只将涉及课题部分上交归档,其他资料“自己保存”,以增加自己对某一区域的地质话语分量。

不少大型矿产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工作比较成熟。他们在打造数字化矿产企业。很多地质资料产生的源头都以“数据”形态存在,前章已讲过数据的源头控制,要定点到人,责任到位。如此这般,电子数据与纸质文本在产生源头便能以规范的形态出现,在形成之初便得到有效管理,地质资料按规定程序和时间归档便不成问题,地质资料的质量也能有效保证。

(三)收集的对象推行标准化

地质工作单位或矿产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在陆续与国际接轨,他们在企业中推广质量认证(ISO9000)标准,地质档案资料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进行认证,对提高地质资料的质量管理大有裨益。企业地质资料管理部门应积极参与台账建立和全面推广地质资料质量管理。

地质资料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化管理的前提。地质资料管理标准化,就是对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管理原则和技术方法,按照规范化和标准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今,在国际上,图书、档案、情报资料管理标准化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趋势,标准化不仅能为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利用提供良好的环境,也能促进提升资料文献管理水平。

地质资料管理标准化,应该从地质资料产生时开始,在收集和整理阶段完善,鉴定阶段审查,贯穿地质资料管理整个流程。国家颁布的单项标准,我们称“国标”,如案卷验收质量标准,案卷封面和卷内编目标准,电子文本格式标准等。除了推行“国标”外,目前地质资料管理还有执行行业标准的。主要有国家档案局颁布的行业标准和地质行业颁布的行业标准。在没有“国标”参照的情况下,可以执行“行标”。

(1)国标主要有: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0。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2002。

《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1999。

(2)行标主要有:

《地质资料档案著录规则》DA/T23-2000。

《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DA/T0032-9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15-95。

(四)充分利用“全宗”和“全宗群”的概念,保证地质资料内在的有序的相互联系

地质资料管理也引入了“全宗”和“全宗群”的管理理念。档案管理中一条重要管理原则便是保证全宗整体内的有机联系。这种管理方法,可以反映历史上一定时间和一定地质矿产工作区域活动全貌。收集不全或不规范,保持全宗内在联系就会受到妨碍。

3. 路线地质的观察程序及编录要求

路线地质观察一般程序是:定点;观察、描述该点周围的地质、矿产现象;测量产状;追索与填绘地质界线;采集标本和样品。点上的工作结束后,沿路线前进方向进行连续的地质观察与描述,同时编制连续的信手剖面图。路线观察的编录格式如下。

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日_____________星期__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线1

No.01

点位:272.2高地310°方向152 m处

点性:O1y与O1n分界线

点东:印渚埠组(O1y)黄绿色、紫红色页岩夹少量压溶型瘤状灰岩。瘤状灰岩呈紫红色,瘤状构造发育。岩石由瘤状体和基质两部分组成,瘤体呈椭球体、扁豆状及姜状等,大小由2~5 cm不等,由微晶方解石组成。瘤体长轴大致平行层面排列,占全岩的60%~70%,与基质界线清晰、平滑。基质由钙质泥质组成,遇酸微弱起泡。岩石风化面因瘤体溶失或剥落而成蜂巢状外貌。瘤状灰岩呈薄-中厚层状,走向延伸不稳定,与泥岩呈相变关系。

产状:320°∠42°

点西:宁国组(O1n)黑灰色薄中层状微晶灰岩

产状:318°∠45°

O1n与下伏O1y呈整合接触关系。

……

其他现象(如构造、地貌、水文现象)的简要叙述。

No.01-No.02

0~50 m灰黑色页岩夹黑色微薄层状燧石岩,水平层理发育,见零星黄铁矿结核。产丰富笔石化石。

50~80 m灰色粉砂质页岩、粉砂岩夹硅质岩薄层。

产状308°∠39°

……

(信手剖面图,比例尺与平面图相同,画在左侧方格纸上。)

No.02

点位:藕塘底村西池塘边

点性:构造点

本点为一断层点。断层走向320°,倾向南西,倾角近于直立。断层向两端延入邻近观察路线。断层东盘为O3c黄绿色页岩。产状168°∠57°。断层西盘为C1y灰褐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砂岩、砾岩。产状182°∠72°。断层破碎带宽40~60 cm,由泥岩、砂砾岩碎块组成,未经胶结。

断层性质待进一步查明。

No.02-No.03

连续描述,方法同前。

路线地质观察中,必须勤追索敲打、勤观察思考、勤记录勾画,保持旺盛的探索精神。对点上及点间的任何地质现象,原则上均应全面观察、记录。做到术语准确、概念清楚,文字简明扼要、层次分明,空间位置明确。要勤于思索,注意分析地质现象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路线观察的予见性。对实际现象持客观态度,不能任意取舍乃至于夸张伪造。每条路线资料经室内整理后,当日写出路线小结,对重大地质问题的资料进行归纳,指出存在问题,作为相邻路线的工作参考。

路线地质观察记录方式除上述外,尚有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表格卡片和小型录音机在野外录音后,再经室内整理等多种方法。

4. 地质勘察公司应具备哪些条件

你好,我和你一样都是做地质勘察的,工作3年了 按照收入来说, 首选为火电设计院,河南的话有河南电力勘测设计院,不错的单位,一年7W到8W没问题,有点苦。 其次为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做黄河水电及水利枢纽的勘察设计单位,此单位为国属,待遇也不会差,也非常苦。 然后有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主要做各种公路的勘察设计工作,待遇也是很不错的。 还有一个单位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别小看这种单位,福利好的很,待遇也不错,关键是领导想着下面的人。 还有一些不错的甲级单位,较以上几单位相对差点。 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3号 6222589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郑州市市民新村北街2号院 6226753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郑州市丰产路73号 5715810 核工业工程勘察院 郑州市农业路74号 5724326-3028 郑州工业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 郑州市文化路97号 393-5821 河南纺织设计院 郑州市建设市场于69号 7634135 机械部第六设计研究院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西路191号 7971136-6024 煤炭工业部郑州设计研究院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路210号 7972655 邮电部设计院 郑州市互助路一号 0371-7975000 河南省工程水文地质勘察院 郑州市大学路64号 7449554 河南省化工设计院 郑州市建设东路37号 7440363-3016 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 河南省郑州市253信箱 7429414 郑州市建筑设计院 河南省郑州市嵩山路1号 7447166 郑州铁路局郑州勘测设计院 河南省郑州市陇海中路106号 8712921-23247 国内贸易部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 郑州市南阳路153号 0371-3731165 河南省地质工程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南阳路56号 3933982 河南省冶金规划设计研究院 河南省郑州黄河路38号 3923322 新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河南省新乡市平原路237号 3052725-0373 焦作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焦作市焦东北路19号 3932965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89号 4821341 煤炭工业部选煤设计研究院 河南省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81号 4938284 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洛阳市玻璃厂路8号 3935188 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河南省洛阳市七里 河063信箱 0379-4887379 铁道部隧道工程局勘测设计院 河南省洛阳市陵园路3号 32031311- 机械部第十设计研究院 河南省洛阳市南昌路1号 4291051-220 机械部第四设计研究院 河南省洛阳市西苑路13号 4924262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1号 (0379)4913134 河南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河南省南阳市 3837834-0377 开封市建筑设计院 开封市西环路北段 3851963 这些都是设计单位,还有一些专门的工程勘察单位,比如河南XX工程勘察院,这些都是以前的地质大队改名字来的,收入和工作都不如设计院理想,不过专业还是相当对口的。 希望你对我的回答满意,谢谢

5. 什么叫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地质条件是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各种地质因素的总称。

主要包括地形地内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容、水文地质、天然建筑材料以及岩溶、滑坡、崩坍、砂土液化、地基变形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工程建设前需对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包括:该场地以往建筑经验,已发生过的工程事故的原因、防治措施和后果,建筑物沉降、变形及地基地震效应等;分析和解决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选择工程地质条件优良的地点; 提出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的地基处理措施等。

拓展资料

自然条件是因地而异的,建筑物类型和性质也各不相同,因而在不同的情况下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工程地质条件也是因地因工程而异,如在山区建筑,与场地稳定性有密切关系的地质现象(地层褶皱、断裂、滑坡、岩溶等)往往是重要的地质条件。

对地下建筑来说,地质构造对建筑物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而岩石产状、断层、节理和破碎带的性质与分布等是重要的地质条件。

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同类型的工程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又不尽相同,所以工程地质问题是多种多样的。

6. 建筑工程中,地勘定点以及间距和钻孔深度如何确定

一、每一单体的一级高层建筑,勘探点数量不应少于6个,二级高层建筑不应少于专4个;

二、属当建筑物平面为矩形时宜按双排布设,为不规则形时,宜按突出部位角点和中心点布设;

三、在层数、荷载和建筑体型变异较大处,宜布置适量勘探点;

四、勘探点间距一般为15~25M,一级高层建筑可取较小值,二级高层建筑可取较大值,为准确查明暗沟、塘、浜等异常带,勘探点间距还可适当加密;

五、在岩溶发育地区,勘探点应适当加密,必要时可按每个柱基下布置勘探点;在花岗岩残积土地区,勘探点间距可取本条四款中的较小值;

六、为降水设计需要,必要时应布置查明地下水流速、流向和进行水文地质参数测试的专门勘探点;

七、控制性勘探点的数量宜为全部勘探点总数的1/2以上。

7. 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土地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1、什么是临时用地?
临时用地是指工程建设施工和进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而在施工或者勘查完毕后不再使用的国有或者集体所有土地。临时用地具有使用土地的临时性和不改变原土地使用性质的特点。
2、临时用地应具备的条件?
(1)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国有土地或者集体土地的;
(2)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和未利用地从事养殖业,不建设永久性建筑物的;
(3)在城市因建设工程施工、堆料和其他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
(4)其他符合规定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
(5)临时用地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时间不得超过两年,期满确需继续使用的,应当重新办理临时用地审批。
3、临时用地由谁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57条规定: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国有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根据这一规定,临时用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即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
4、临时用地的程序是什么?
临时用地的程序如下:
(1)临时用地单位与土地的所有者或者土地使用者就临时用地的补偿和使用后土地的恢复等事项达成初步协议;
(2)临时用地单位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临时用地申请;
(3)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对临时用地申请进行审查,作出是否批准临时用地的决定;
(4)临时用地经批准后,临时用地单位与临时使用土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正式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并按照合同的规定向临时使用土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支付临时使用土地的补偿费;
(5)临时用地单位按照批准的用途和期限合理使用土地。使用期满,按规定要求将临时使用的土地交回原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并负责恢复土地的原使用条件。
5、临时用地如何补偿?
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临时使用土地,会给土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临时用地单位应当给受损失者一定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事宜在临时用地单位与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双方签订的临时使用土地合同中予以确定。补偿标准按照给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实际造成的损失确定。
6、当事人申请临时用地需提交什么资料?
当事人申请临时用地需向土地所在区域的国土资源分局申请临时用地,填写 《临时用地申请表》,并提交资料:1.区人民政府或市直行政主管部门的项目批准文件;2.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还需提交规划部门同意临时建设的书面证明。

8. 水文地质现行规范有哪些所有的,越详细越好啊!!急要~

DL/T 5034-2006 火力发电厂供水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范 电力行业标准
SL 373-2007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水利行业标准(SL)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CJJ 16-1988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城镇建设工程行业标准
EJ/T 1194-2005 地浸砂岩型铀矿水文地质勘查规范
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50027-2001
GB 12719-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其中GB标准更新了好几次。另外还有关于地质钻孔的规范:
DZ-T0047-1993_水文水井钻机技术条件
DZ/T0181—1997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

突然找到一个之前下载的表格,也给你吧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HG/T 20578-1995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规程
HG/T 21587-1995 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整理标准
CJJ 16-1988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16-88
CJJ 56-1994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CJJ 57-1994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
CJJ 61-1994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
CJJ/T 76-1998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
GB 50021-199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
GB 50218-199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 50307-1999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T 50266-19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J 27-198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J27-88
GBJ 112-1987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J 123-198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
GBJ 145-1990 土的分类标准
JGJ 69-1990 PY型预钻式旁压试验规程JGJ69-90
JGJ 72-1990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
JGJ 83-1991 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
JGJ 84-1992 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准JGJ84-92
JGJ 87-1992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JGJ 89-1992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JGJ/T 8-199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GB/T 18507-200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
GB/T 18508-2001 城镇土地估价规程
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 50324-2001 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SL 299-2004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SL 299-2004
SL 286-2003 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 SL 286-2003
SL 245-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 SL 245-1999
SD 128-1987 土工试验规程(第三册)
DL/T 5034-1994 火力发电厂供水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范
DL/T 5074-1997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DL/T 5096-1999 电力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定
DL/T 5102-1999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规程
DL/T 5104-1999 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测绘技术规定
DL/T 5109-1999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地质规程
DL/T 5125-2001 水电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
SL 326-2005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
DZ/T 0223-2002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
DZ/T 0227-2002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
DGJ 08-37-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附图A、B、C、D)
CJJ 61-2003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CECS 34-199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遥感技术规程
CECS 99-1998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附条文说明)
DBJ 08-37-199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J 08-72-1998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附条文说明)
DLJ 206-198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规程 (电法勘探部分、地震勘测部分、测井部分)
DZ 44-1986 城镇及工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DZ/T 0017-1991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JG/T 5061.7-1995 黄土取土器
JTJ 269-1996 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附条文说明)
JTJ/T 320-1996 疏浚岩土分类标准(附条文说明)
SDJ 24-1988 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勘测技术规程
SL 237-20001-1999 土的工程分类(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2-1999 土样和试样制备(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3-1999 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4-1999 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5-1999 比重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6-1999 颗粒分析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7-1999 界限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8-1999 湿化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9-1999 毛管水上升高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0-1999 相对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1-1999 击实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2-1999 承载比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3-1999 回弹模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4-1999 渗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5-1999 固结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6-1999 黄土湿陷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7-1999 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8-1999 一个试样多级加荷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9-1999 孔隙水压力消散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0-1999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1-1999 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2-1999 排水反复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3-1999 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
SL 237-20024-1999 自由膨胀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5-1999 膨胀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6-1999 收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7-1999 膨胀力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8-1999 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9-1999 弹性模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0-1999 土的变形参数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1-1999 单轴抗拉强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2-1999 振动三轴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3-1999 共振柱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4-1999 冻土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5-1999 冻土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6-1999 冻结温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7-1999 冻土导热系数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8-1999 未冻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9-1999 冻胀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0-1999 冻土融化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1-1999 原位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2-1999 原位渗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043-1999 原位直剪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4-1999 十字板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5-1999 标准贯入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6-1999 静力触探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7-1999 动力触探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8-1999 旁压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9-1999 载荷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0-1999 波速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1-1999 原位冻胀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2-1999 原位冻土融化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3-1999 粗颗粒土的试样制备(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4-1999 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5-1999 粗颗粒土击实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6-1999 粗颗粒土的渗透及渗透变形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7-1999 反滤料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8-1999 粗颗粒土固结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9-1999 粗颗粒土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0-1999 粗颗粒土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1-1999 化学分析试样风干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2-1999 酸碱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3-1999 易溶盐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4-1999 中溶盐石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5-1999 难溶盐碳酸钙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6-1999 有机质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7-1999 游离氧化铁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8-1999 阳离子交换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9-1999 土的矿物组成试验(附条文说明)
SLJ 7-198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规程 (电法勘探部分、地震勘测部分、测井部分)
SYJ 58-1989 静力触探技术规定(含条文说明)
TB 10014-1998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TB 10017-1999 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TB 10042-1995 铁路工程地质膨胀土勘测规则
TB 10055-1998 铁路工程地质黄土地区勘测规则
YBJ 31-1986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YBJ 42-1992 土工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TBJ 37-1993 静力触探技术规则
TD/T 1004-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
YB/T 9009-1998 岩土工程勘察结果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
YB/T 9033-199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和供水管井工程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附条文说明)
YS 5205-2000 岩土工程现场描述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06-2000 工程地质测绘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07-2000 天然建筑材料勘探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08-2000 钻探、井、槽探操作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3-2000 标准贯入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4-2000 注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5-2000 抽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6-2000 压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8-2000 岩土静力载荷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9-2000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0-2000 十字板剪切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1-2000 现场直剪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2-2000 动力机器基础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3-2000 静力触探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4-2000 旁压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J 225-1992 土工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B 9010-1998 岩土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附条文说明)
YS 5227-1995 湿陷性土起始压力测试规程(附条文说明)
JGJ/T 143-2004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9-1996 岩土工程监测规范
YS 5230-1996 边坡工程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
DL/T 5074-2006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DL/T 5034-2006 电力工程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程
SY/T 0049-2006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规范
HG/T 20691-2006 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操作技术规程
HG/T 20693-2006 岩土体现场直剪试验规程设计规定
HG/T 20694-2006 振动沉管灌注低强度混凝土桩施工技术规程
CECS 55-1993 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
DBJ 08-1972-1998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附条文说明)
DL/T 5385-2007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施工监理规范
TD/T 1009-2007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范
DZ/T 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 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 0221-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DZ/T 0222-2006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
JGJ 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

9. 区域地质调查的调查规范

为了使区域地质调查遵循统一的标准,有些国家还颁布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内查规范容,对工作的目的、要求、原则、方法、期限和质量标准以及报告和图件的格式、图式作出具体规定。中国地质科学院于1962年颁发了1:100万和1:50万以及 1:20和1:10万《区域地质测量规范(草案)》;中国地质总局于1973年颁发了《1:20万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暂行规范》,1978年颁发了 《1:5万比例尺地质矿产调查暂行要求》(试行稿);1983年中国地质矿产部颁发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要求(试行)》。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编制了《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前苏联也曾颁发过类似的文件。

10. 地质专业职称有哪些,需要一些什么条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根据《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0号)的有关规定,部组织制定《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标准》,现予印发。

国土资源部

二○○八年六月二十六日

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标准

第一条 为科学合理地对地质勘查资质进行分类分级,根据《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0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勘查技术人员主要包括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的专业和数量。

(一)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为单位在编或在册的,事业单位的与其上级主管部门认定的本年度在编或在册“单位职工花名册”一致,企业单位的与其本年度“单位职工花名册”一致。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须为全职聘用,且仅受聘于该技术人员所在资质申请单位。

(二)申请地质勘查资质时,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男性年龄不大于60周岁,女性年龄不大于55周岁。

(三)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具有省部级人事部门颁发或认可(省部级人事部门批准的厅局级人事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资格证书或批准文件。

(四)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资格证书或批准文件未填写专业名称、专业名称不明确的,以勘查技术人员的主要勘查工作经历及业绩认定。

(五)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取得多个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资格证书的,在申请地质勘查资质时,只能使用其中一个专业。

(六)同一单位申请多项资质类别时,同一专业的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可以重复计算。

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不同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的具体标准与条件见附件1。

第三条 勘查设备、仪器主要包括种类、数量和技术参数。

(一)规定配备的勘查设备、仪器,须出具购置发票或调拨单;允许租赁的勘查设备、仪器,应出具租赁合同等证明材料。

(二)替代规定配备的勘查设备、仪器,应出具相应的说明书等证明材料。

(三)同一单位申请多项资质类别时,同一勘查设备、仪器可以重复计算。

勘查设备、仪器不同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的具体标准与条件见附件2。

第四条 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质量体系认证和勘查质量等。

质量管理体系不同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的具体标准与条件见附件3。

第五条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同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的具体标准与条件见附件4。

第六条 只申请海洋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资质的,对规定的陆地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的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和勘查设备、仪器不作要求。

只申请陆地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资质的,对规定的海洋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的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和勘查设备、仪器不作要求。

第七条 只申请地质钻探资质的,对规定的高、中级坑探技术人员和坑探设备、仪器不作要求。

只申请地质坑探资质的,对规定的高、中级钻探技术人员和钻探设备、仪器不作要求。

第八条 只申请岩矿鉴定、岩矿测试、岩土试验、选冶试验单项资质的,对规定的该单项以外高、中级地质实验测试技术人员和地质实验测试设备、仪器不作要求。

第九条 本标准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附件:1.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条件要求

2.勘查设备、仪器条件要求

3.质量管理体系条件要求

4.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条件要求


附件:

    国土资发〔2008〕137号附件.doc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