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建筑砂岩矿勘察哪些水文地质资料

建筑砂岩矿勘察哪些水文地质资料

发布时间: 2021-03-15 04:27:35

㈠ 地质与水文资料的获取方式有哪些

一、地质与水文资料的获取方式:
1、去当地的水文局咨询获取,一般这种方式不是得到最新的数据;

2、采用堪探。物探、化探、遥感。、地震波。、电测。、实地调查、类比等手段来获取最新的数据。
二、地质与水文资料的内容:
(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⒈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常用的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主要有:颗粒组成、比重(Gs)、湿密度(ρ)、干密度(ρd)、含水率(ω)、界限含水率(塑限含水率ωP、液限含水率ωL)、孔隙率n、有效孔隙率ne、饱和度Sr、不均匀系数Cu等。这些均为堤防安全复核计算和除险加固设计时可能用到的资料。
⒉土的力学性质指标
常用的土的力学性质指标主要有:渗透系数(k)、抗渗强度、抗剪强度指标(凝聚力c、内摩擦角Ф)、压缩系数等。这些指标主要用于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抗滑稳定分析与沉降计算中。
(二)土的水理性质及水质分析
对黄土和分散性粘土应了解其湿陷特性、崩解和湿化特性等。这些特性对工程有重要意义。
水质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灌浆材料、防渗墙材料以及减压井的防化学淤堵设计提供资料。
(三)堤防的工程及水文地质剖面
堤防的工程及水文地质剖面是进行堤防安全复核和除险加固设计所必需的资料,应根据工程及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并经概化后得到。主要包括堤身和堤基的土层分布、分层厚度,地下水的分布、运动规律及边界条件等,加上通过试验得到的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就构成了完整的工程及水文地质剖面图。

㈡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一、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焦作矿区突水频繁,涌水量大,淹井次数多,从客观上讲,主要受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制约。具体表现是区域地下水补给量大;含水层层数多,厚度大,隔水层薄;断裂构造发育,使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密切(图4-4)。

1.区城地下水补给充沛

焦作矿区北为太行山区,海拔标高+200~+1700m,为构造剥蚀的中低山地貌,广泛出露奥陶—寒武系巨厚(800~1000m)的碳酸盐岩,地形陡峭,深山峡谷,喀斯特裂隙发育。大气降水后由地表短暂径流转入地下径流,汇水面积2000km2左右。地下水自北和西北方向向矿区内径流,在矿区南部受到武陟隆起(前震旦系地层)和断距千米以上断层(董村、朱村、耿黄等)的阻挡,使地下水在矿区内排泄。20世纪60年代前以天然泉水的形式排泄地下水,如九里山前泉群总流量达1.6m3/s,20世纪60年代后以矿井排水和工农业用水的形式排泄地下水(Q=9.9m3/s)。

2.断裂构造控水作用强

矿区内断裂构造皆为正断层,EW,NE和NW向3组断裂构造纵横交错,互相切割,形成许多条条块块,但没有破坏奥灰的连续性,使各块段〔或井田〕奥灰水力联系密切,形成统一水位。在焦作矿区59次10m3/min以上突水事故中,断层突水占58%;100m3/min以上突水7次,其中断层突水占85.71%。在14次突水淹井事故中,因断层突水淹井占85.71%。这充分说明断裂构造对地下水的富集、径流(运移)到突水起重要控制作用。

图4-4 焦作区域水文地质图

二、矿井主要含水层及其关系

与矿井充水有直接关系的含水层,自上而下分别是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二叠系砂岩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和奥陶寒武系石灰岩含水层。

图4-5 冲积层柱状图

第四系冲积层厚29.39~200.31m,北薄南厚。北部煤层露头带附近冲积层厚75~120m,一般85m左右。由黄土、流砂砾石层、粘土和砾岩组成。上部为黄土、流砂砾石和粘土,中下部为砾岩和粘土,含砾岩5~11层,一般6~8层,且主要集中在中下部〔5~7层〕(图4-5)。砾岩总厚14.66~40.86m,占冲积层地层总厚22.21%~37.24%分布不稳定。上部和底部砾岩含水层具双层水位,均具承压水性质。底部砾岩直接覆盖在奥灰、L2和L8隐伏露头上。水位变化与奥灰呈同步关系,一般是奥灰水补给冲积层。所以在L8露头附近冲积层水和奥灰水联合对L8补给,是演马庄—九里山井田涌水量大,与其他矿井区别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叠系砂岩含水层分上下两层,即基岩风化带裂隙孔隙含水层和二1煤顶板砂岩含水层。基岩风化带含水层与冲积层水沟通时,富水性极强。浅部回采时,当导水裂隙带与风化带沟通时,涌水量很大。如13011工作面回采后顶板水达14.4m3/min。二1煤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较弱,对回采影响不大。

石炭系太原组厚67.1~60.93m,距奥灰5.46~16.67m,一般10m左右,由砂岩、粉砂岩、石灰岩和煤层组成,含石灰岩6~10层(图4-6)。

石灰岩总厚27.4~41.99m,占33.62%~55.71%,以L2和L8厚度大分布稳定。

L8厚4.97~13.79m,一般厚8m左右,上距二1煤底板20.65~35.73m,西薄东厚。喀斯特以裂隙发育为主,根据勘探资料,见溶洞为20%左右。全矿现有L8涌水量96.33m3/min,L8水位下降极不均衡,12采区以东水位下降明显(±0m以下),西翼水位仍保持在+40~+60m。

L2厚10.73~13.77m,一般厚12m左右,上距二1煤底板70.8~82.14m,一般75m左右,下距奥灰10m左右。喀斯特裂隙发育,水位与奥灰呈同步变化。其他矿井L2水位比奥灰低1~3m,而九里山矿二者水位相差不明显。

本区西部,五灰、六灰、七灰较发育,总厚6~7m,相对削弱了L2与L8之间隔水性质,为垂直导水形成了有利的岩性条件。

奥灰为强喀斯特含水层(图4-7),厚度大,富水性强,上距二1煤底板91.68~102.17m,一般95m左右。在浅部露头附近,奥灰与L2、L8、冲积层水力联系密切;在深部通过断裂构造补给上覆含水层。

图4-6 太原统地层柱状图

图4-7 焦作矿区中奥陶系灰岩分层柱状图

奥灰水位变化与降水关系密切,丰水期水位保持在+85~+90m,枯水期+70~+75m。1988年7、8两个月集中降雨450mm后,奥灰水位大幅度上升,最大升幅16.47m,其他含水层与奥灰同步上升,但升幅均小于奥灰。L8水位升幅最大的地段在断层带附近。1988年雨季后,全局涌水量增加102.34m3/min,其中九里山矿增加21.67m3/min,(仅12021工作面增加9.88~15m3/min)。

三、突水简述

1.突水概述

从建井至今发生1m3/min以上突水22次(表4-3)。其中5m3/min以上11次,10m3/min以上6次,30m3/min以上两次(表4-4),由表4-4可知矿井西部突水次数多,突水量大,因突水频繁,涌水量大,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威胁;特别是矿井两翼涌水量达85m3/min以上,造成停产状态。

表4-3 九里山矿井下突水点基本情况一览表

续表

表4-4 矿井东西部突水情况统计表

2.突水原因分析

(1)突水与采掘关系:按采掘对22次1m3/min以上突水统计出掘进、回采与突水的关系(表4-5)。

表4-5 突水按采掘统计表

由表4-5可知,突水主要发生在工作面回采中,占80.95%,掘进突水全是发生在底板岩巷中,工作面突水都发生在大顶来压过程中。突水时,虽有底鼓,但大多数底鼓幅度不大,且持续时间很短就发生突水。

(2)突水与构造的关系:在22次1m3/min以上突水中,因断裂构造造成直接突水3次,在小背斜上6次。

(3)突水与含水层的关系:在11次5m3/min以上突水中,除顶板水1次外,全为L8直接突水。突水后各含水层水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表4-6)。

表4-6 主要突水点水位升降统计表

由表4-6可知,L8突水后各含水层水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值得注意的是突水也引起L2、奥灰、冲积层水位下降,这可能是L8接受浅部混合水补给的依据。

3.12031突水简况

12031工作面位于12采区东翼。工作面东西走向长435m,南北倾斜宽92.5~130m,回采标高-78~-112.4m(图4-8)。

煤层走向N5°~50°E,倾向SE,倾角7°~19°。二1煤层厚4.9~7.1m,平均厚6.4m。

1煤伪顶为炭质泥岩,厚0.2~1.5m,直接顶板为粉砂岩厚7.1m,老顶为砂岩厚12.3m,直接顶板为炭质泥岩和粉砂岩,厚12.3m。

(1)突水简述:该工作面自1983年6月回采至今已发生4次突水,每次突水都造成工作面停产。

图4-8 12031工作面平面图

第一次是1983年7月6日突水。12031工作面1983年4月30日开采,由于伪顶较厚和生产系统不健全,推进速度比较慢。7月6日当工作面推进 26m 时,采空面积达2444m2,工作面在放顶期间,在上安全口处发生底板突水,最大水量27m3/min,稳定水量15~18m3/min。工作面停采后,一方面开掘泄水岩巷,建防水闸门一座,另一方面修复下运输巷和进行改造工作。

1982年8月13日12皮带巷突水前,在12采区L8、L2和奥灰三者水位基本一致(+80m左右),突水后L8与L2奥灰水位明显“拉开”,12031工作面突水前,L8水位+78.05m(底板承受水压1.9MPa)L2+85.28m,奥灰+85.54m,水位差7m左右。突水后L8、L2、奥灰水位差更大,L8水位下降了8.36m,L2水位下降了0.88m,奥灰水位下降了0.94m(图4-9)。

图4-9 12031突水点动态曲线(一)

第二次是1987年9月25日突水。第一次突水后由原开切眼向外80m处另开切眼,于1987年8月完成工作面改造工作恢复生产。1987年9月25日工作面推进23m,采空面积2645m2时,在工作面下风道附近突水,最大水量6.77m3/min,稳定水量5.3m3/min,该工作面总水量由11.9m3/min增至17.23m3/min,12采区总水量已达65.1m3/min。

突水后L8水位下降6.46m,L2下降0.46m,奥灰下降0.41m(图4-10)。

图4-10 12031突水点动态曲线(二)

第三次是1988年10月28日突水。第二次突水后因下风道流不出来水,重新掘进一条下风道距第二停采线18m,掘进开切眼使工作面斜长由130m缩小为90m。

1988年9月开采,10月28日当工作面推进25m,采空面积2250m2时,在上安全口和下风道附近两处发生突水,最大涌水量9.76m3/min,稳定水量7.00m3/min,该工作面总水量由10m3/min增至16.9m3/min。

此次突水正逢雨季,L8水位下降了6.77m,L2下降了0.64m,奥灰下降了0.8m(图4-11)。

图4-11 12031突水点动态曲线(三)

第四次是1993年3月30日突水。第三次突水后一二采区处于停产状态,但防治水工作仍在积极进行,1991年3月开始对12021和12041集中巷突水点进行地面注浆堵水工作,到1992年5月12021突水点已封堵结束。为扭转长期停产局面,采取综合治水与生产相结合,吸取外地经验,缩小工作面,减少矿压对底板破坏深度。1992年5月开始对12031工作面进行改造,重新掘进一条上风道,距第三停采线24m处掘进切眼,使工作面斜长由90m缩小为30m。

1993年3月10日回采前打开12皮带突水点放水降低水压。3月25日工作面推进21.5m,采空面积731m2时,老塘出水0.05m3/min,3月29日8:00推进29m,采空面积1015m2时,水量增加至0.54m3/min,工作面停产两班。3月30日又开始回采,当推进31m,采空面积1085m2时,大顶突然来压,16:20水量增加,水色发黄,17:30水量达20.88m3/min,19:58上风道槽尾外3m处上帮出水7.02m3/min,总水量达27.9m3/min。3月31日1:30水量增至32.21m3/min,4月2日3:00水量增至39.05m3/min,4月3日4:50涌水量增至44.74m3/min,最大时47.51m3/min。突水点水量明显发生四次跳跃式上升。该工作面总水量稳定在41.72~47.35m3/min。

突水后各含水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冲积层水位下降了644m,L8下降了20.68m,五灰下降了8.1m,L2下降了1.8m,奥灰下降了1.9m(图4-12)。

图4-12 12031突水点动态曲线(四)

12031突水后,12021集中巷和12041集中巷两突水点水量明显减少,分别减少2m3/min和1.2m3/min。其他突水点水量变化不明显。

(2)突水原因分析:与水源和水压的关系密切。突水后在出水点附近施工两个L8孔,水位+23.75~+26.87m。在标高-100m以上涌水已达55m3/min以上,L8水位仍保持如此的高水位,单位水压涌水量达3.24m3/min,单位涌水量(m3/min)降深小于1m。说明L8受L2、奥灰和冲积层水补给量大,才会发生如此大的突水。

一二采区位于L8强喀斯特裂隙富水带上,特别是12031工作面处于一个背斜构造上,北西向和北东向裂隙十分发育,底板岩石破碎,L8喀斯特裂隙更加发育,加上采动矿压影响极易引起突水。因此造成低水压突水量大。

一二采区各突水点之间水量消长不明显,但突水后L2和奥灰水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补给通道各异,补给量大。

(3)治理意见:从突水后水位水量变化可知,12031突水水源与L2、奥灰有明显关系,并且L8水位上升一次井下涌水量上升一个台阶,为防止水量增大,应切断L2和奥灰补给通道,减少矿井涌水量。因此应对突水点进行注浆堵水。一方面达到减少矿井涌水量,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另一方面可切断补给通道为根治水害奠定基础。

四、水化学资料的几点结论

1990年西安地勘分院应用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研究方法,对焦作矿区不同层位地下水源进行采样、室内分析和测试工作。共采水样81个,其中冲积层15个,顶板砂岩11个,大原组石灰岩水样38个,奥灰17个。主要进行水质、微量元素和环境同位素(T.D)3项测定分析其结论如下:

(1)焦作矿区各含水层(Q、C3灰岩、P砂岩、O2)都是由大气降水补给形成的,不存在古生水源问题。各含水层水中均有一定氚(T)含量被测出,说明本地区地下水30年以前的水体存在很少,以第四系冲积层水和砂岩水贮留时间较长。

(2)L8水受冲积层下渗水影响形成混合水,矿区东部较西部有较大的混合比率。如九里山矿12皮带突水点冲积层水混入占31.50%,2放水孔(L8水)占53.8%;演马庄矿东四半突水点,占84%。

(3)第四系冲积层水矿区东西部水质化学特征有较大差异。从东向西,从北向南矿化度及硬度增大,说明与奥灰水补给有关。

(4)奥灰水中冲积层水混入率,矿区东部九里山工人村至演马庄矿一带占23%~86%;西部除焦西三水厂、耐火二厂一带大于30%外,其他地区均小于20%。

(5)九里山矿13011工作面顶板出水14.4m3/min,按其Na+降低、Ca2+,Mg2+增高,ph下降rNa/rCl比值等接近冲积层水质类型,说明冲积层水混入量较大。

五、补给与通道

九里山矿L8水主要接受奥灰L2和冲积层水补给,其补给途径主要是来自北部(浅部)和井田内隐伏构造。

北部在煤层露头附近,奥灰、L2、L8含水层被第四系冲积层覆盖,通过基岩风化裂隙或构造破裂带使其互相沟通共同对L8补给。

1.补给

浅部补给,依据连通试验和突水后各含水层水位变化即可说明来自北部的补给是存在的。

多元示踪剂连通试验资料(表4-7),即可说明浅部补给明显(图4-13)。①浅部冲积层水有明显补给,最大流速为155m/h。②浅部L8水与井下突水点联系密切,最大流速533m/h,而南部联系不明显。③浅部补给范围集中在13~15勘探线间。

图4-13 九里山矿多元水力连通试验图

表4-7 多元示踪连通试验成果表

注:分子为时间(小时),分母为直线流速(m/h)。空格为未取样,“-”为未见到示踪剂。

浅部含水层(O2~L2)补给问题,未做连通试验,但根据突水后各含水层水位变化(表4-6)和升压试验资料(见下述)均表明浅部12~15勘探线间,为一强径流带,补给明显。另外有下列地段值得注意:

(1)12皮带巷突水点以西L8水位存在一个很陡的“陡坎”水力坡度733.3‰;

(2)12031突水点(-93m)附近L8水位仍高达+27m(注1孔);

(3)马坊泉断层南北两侧L8观侧孔水位差达20多m,突水后,断层两盘水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S>5m)。

上述地段即可怀疑深部含水层补给的可能性。

2.导水通道探讨

通过突水资料分析奥灰、L2和冲积层水进入L8的途径有以下几种情况。

(1)浅部冲积层水通过L8露头直接补给;L2、奥灰水一方面补给冲积层,另一方面通过基岩风化带或构造破裂带垂直向上补给L8

(2)马坊泉断层南北两盘L8水位差明显(达20m),北盘高、南盘低,而且突水后两盘L8水位下降都十分明显,说明L2奥灰补给L8明显。

(3)根据一二采区1m3/min以上突水点平面分布和连通试验资料结合矿井地质构造特征,认为一二采区L8存在明显的两个径流带(或称喀斯特裂隙破碎带),大致呈近东西向自浅部向深部延展,预计深部富水性较差。

(4)在井田内施工的L2奥灰孔,因封孔质量问题,造成人为的补给通道。如13-2孔,在施工中L2水曾喷出地面10多米,后因套管拔断而至今未处理。全井田内怀疑有12个L2和奥灰孔封孔质量有问题,其中奥灰3个孔,徐灰29个孔。若按平均每孔导水3~5m3/min,其补给量也是十分可观的。

另外,根据现有突水点分析,L8水进入巷道只是构造裂隙和矿压作用产生的破坏裂隙互相沟通而引起突水的。

六、涌水量预计

(1)全矿涌水量:依据突水资料用比拟法和有限单元法计算标高-225m以上涌水量为184.64~187.5m3/min;标高-450m以上涌水量244.8m3/min。

(2)浅部补给量:根据连通试验流速资料和有限单元法计算补给量33.86~54.7m3/min。

(3)东部涌水量:西部关闭后成为直线补给边界时,东部涌水量将会大幅度增加,标高-225m以上将达到48.4~58.4m3/min;标高-450m时为94.4~104.4m3/min。

如果西部一二采区补给水源及通道封堵后,东部涌水量将会大大减少,维持现状。

㈢ 水文地质现行规范有哪些所有的,越详细越好啊!!急要~

DL/T 5034-2006 火力发电厂供水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范 电力行业标准
SL 373-2007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水利行业标准(SL)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CJJ 16-1988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城镇建设工程行业标准
EJ/T 1194-2005 地浸砂岩型铀矿水文地质勘查规范
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50027-2001
GB 12719-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其中GB标准更新了好几次。另外还有关于地质钻孔的规范:
DZ-T0047-1993_水文水井钻机技术条件
DZ/T0181—1997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

突然找到一个之前下载的表格,也给你吧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HG/T 20578-1995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规程
HG/T 21587-1995 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整理标准
CJJ 16-1988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16-88
CJJ 56-1994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CJJ 57-1994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
CJJ 61-1994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
CJJ/T 76-1998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
GB 50021-199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
GB 50218-199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 50307-1999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T 50266-19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J 27-198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J27-88
GBJ 112-1987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J 123-198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
GBJ 145-1990 土的分类标准
JGJ 69-1990 PY型预钻式旁压试验规程JGJ69-90
JGJ 72-1990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
JGJ 83-1991 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
JGJ 84-1992 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准JGJ84-92
JGJ 87-1992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JGJ 89-1992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JGJ/T 8-199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GB/T 18507-200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
GB/T 18508-2001 城镇土地估价规程
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 50324-2001 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SL 299-2004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SL 299-2004
SL 286-2003 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 SL 286-2003
SL 245-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 SL 245-1999
SD 128-1987 土工试验规程(第三册)
DL/T 5034-1994 火力发电厂供水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范
DL/T 5074-1997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DL/T 5096-1999 电力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定
DL/T 5102-1999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规程
DL/T 5104-1999 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测绘技术规定
DL/T 5109-1999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地质规程
DL/T 5125-2001 水电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
SL 326-2005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
DZ/T 0223-2002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
DZ/T 0227-2002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
DGJ 08-37-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附图A、B、C、D)
CJJ 61-2003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CECS 34-199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遥感技术规程
CECS 99-1998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附条文说明)
DBJ 08-37-199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J 08-72-1998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附条文说明)
DLJ 206-198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规程 (电法勘探部分、地震勘测部分、测井部分)
DZ 44-1986 城镇及工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DZ/T 0017-1991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JG/T 5061.7-1995 黄土取土器
JTJ 269-1996 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附条文说明)
JTJ/T 320-1996 疏浚岩土分类标准(附条文说明)
SDJ 24-1988 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勘测技术规程
SL 237-20001-1999 土的工程分类(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2-1999 土样和试样制备(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3-1999 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4-1999 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5-1999 比重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6-1999 颗粒分析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7-1999 界限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8-1999 湿化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9-1999 毛管水上升高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0-1999 相对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1-1999 击实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2-1999 承载比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3-1999 回弹模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4-1999 渗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5-1999 固结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6-1999 黄土湿陷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7-1999 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8-1999 一个试样多级加荷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9-1999 孔隙水压力消散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0-1999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1-1999 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2-1999 排水反复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3-1999 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
SL 237-20024-1999 自由膨胀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5-1999 膨胀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6-1999 收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7-1999 膨胀力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8-1999 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9-1999 弹性模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0-1999 土的变形参数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1-1999 单轴抗拉强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2-1999 振动三轴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3-1999 共振柱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4-1999 冻土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5-1999 冻土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6-1999 冻结温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7-1999 冻土导热系数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8-1999 未冻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9-1999 冻胀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0-1999 冻土融化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1-1999 原位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2-1999 原位渗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043-1999 原位直剪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4-1999 十字板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5-1999 标准贯入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6-1999 静力触探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7-1999 动力触探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8-1999 旁压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9-1999 载荷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0-1999 波速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1-1999 原位冻胀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2-1999 原位冻土融化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3-1999 粗颗粒土的试样制备(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4-1999 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5-1999 粗颗粒土击实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6-1999 粗颗粒土的渗透及渗透变形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7-1999 反滤料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8-1999 粗颗粒土固结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9-1999 粗颗粒土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0-1999 粗颗粒土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1-1999 化学分析试样风干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2-1999 酸碱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3-1999 易溶盐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4-1999 中溶盐石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5-1999 难溶盐碳酸钙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6-1999 有机质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7-1999 游离氧化铁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8-1999 阳离子交换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9-1999 土的矿物组成试验(附条文说明)
SLJ 7-198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规程 (电法勘探部分、地震勘测部分、测井部分)
SYJ 58-1989 静力触探技术规定(含条文说明)
TB 10014-1998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TB 10017-1999 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TB 10042-1995 铁路工程地质膨胀土勘测规则
TB 10055-1998 铁路工程地质黄土地区勘测规则
YBJ 31-1986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YBJ 42-1992 土工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TBJ 37-1993 静力触探技术规则
TD/T 1004-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
YB/T 9009-1998 岩土工程勘察结果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
YB/T 9033-199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和供水管井工程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附条文说明)
YS 5205-2000 岩土工程现场描述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06-2000 工程地质测绘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07-2000 天然建筑材料勘探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08-2000 钻探、井、槽探操作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3-2000 标准贯入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4-2000 注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5-2000 抽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6-2000 压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8-2000 岩土静力载荷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9-2000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0-2000 十字板剪切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1-2000 现场直剪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2-2000 动力机器基础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3-2000 静力触探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4-2000 旁压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J 225-1992 土工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B 9010-1998 岩土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附条文说明)
YS 5227-1995 湿陷性土起始压力测试规程(附条文说明)
JGJ/T 143-2004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9-1996 岩土工程监测规范
YS 5230-1996 边坡工程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
DL/T 5074-2006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DL/T 5034-2006 电力工程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程
SY/T 0049-2006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规范
HG/T 20691-2006 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操作技术规程
HG/T 20693-2006 岩土体现场直剪试验规程设计规定
HG/T 20694-2006 振动沉管灌注低强度混凝土桩施工技术规程
CECS 55-1993 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
DBJ 08-1972-1998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附条文说明)
DL/T 5385-2007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施工监理规范
TD/T 1009-2007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范
DZ/T 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 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 0221-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DZ/T 0222-2006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
JGJ 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

㈣ 地质资料

【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芯、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

【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是指在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地质资料,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矿产地质资料】是指在矿产地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地质资料,包括矿产勘查和矿山开发勘探及关闭矿井地质资料。

【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质资料】是指在进行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地质资料,包括石油、天然气、煤层气资源评价、地质勘查以及开发阶段的地质资料。

【海洋地质资料】是指在海洋地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地质资料,包括海洋(含远洋)地质矿产调查、地形地貌调查、海底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及海洋钻井(完井)地质资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是指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地质资料,包括:区域的或者国土整治、国土规划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动态监测的地质资料;大中型城市、重要能源和工业基地、县(旗)以上农田(牧区)的重要供水水源地的地质勘察资料;地质情况复杂的铁路干线,大中型水库、水坝,大型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重点工程的地下储库、洞(硐)室,主要江河的铁路、公路特大桥,地下铁道、6千米以上的长隧道,大中型港口码头、通航建筑物工程等国家重要工程建设项目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地质资料;单独编写的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地下热水、矿泉水等专门性水文地质资料以及岩溶地质资料;重要的小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资料】是指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地质资料,包括:地下水污染区域、地下水人工补给、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地方病区等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开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建设工程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的专题调查资料,重大工程和经济区的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资料等;地质环境监测资料;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资料。

【地震地质资料】是指在进行地震地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地震地质资料,包括:自然地震地质调查、宏观地震考察、地震烈度考察地质资料。

【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资料】是指在进行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资料,包括:区域物探、区域化探地质资料;物探、化探普查、详查地质资料;遥感地质资料及与重要经济建设区、重点工程项目和与大中城市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有关的物探、化探地质资料。

【地质、矿产科学研究成果及综合分析资料】是指在地质、矿产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果及综合分析资料,包括:经国家和省一级成果登记的各类地质、矿产科研成果资料及各种区域性图件;矿产产地资料汇编、矿产储量表、成矿远景区划、矿产资源总量预测、矿产资源分析以及地质志、矿产志等综合资料。

【专项研究地质资料】是指在专项研究地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质资料,包括: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天体地质、深部地质、火山地质、第四纪地质、新构造运动、冰川地质、黄土地质、冻土地质以及土壤、沼泽调查和极地地质等地质资料。

【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档案资料】是指运用地质理论,通过勘查工作后,用文字、图表、数字、实物等形式表示的,反映一定时期内该地区矿产资源客观情况的物质工作成果和智力成果。包括矿产勘查原始地质资料和矿产勘查成果地质资料。是探矿权人完成勘查项目设计任务取得的成果的集中反映,是制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规划和计划的科学依据。国家规定对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档案资料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

【矿产勘查原始地质资料】是指在矿产勘查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普查和矿床勘探过程中所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包括文本式地质资料如野外地质记录和图件、原始编录、底稿底图、化验分析报告等,以及实物资料如岩心、矿心、测试样品和各种标本、勘查标志等。对矿产勘查原始地质资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保护和保存。

【矿产勘查成果地质资料】是指地质人员根据在矿产勘查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普查和矿床勘探过程中所形成的所有原始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整理、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后编写的地质勘查报告,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矿产资源普查报告和矿床勘探报告等。

【矿产勘查报告】是指根据《矿产资源法》及有关法规,由探矿权人提交的经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矿产储量审批机关批准的可供矿山建设的矿产资源勘查报告。是整个矿产勘查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地质矿产资料,经过综合整理与分析研究后形成的工作成果报告。勘查报告包括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不同工作阶段的报告。

【矿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行业开发规划或者地区开发规划的要求,对矿山建设项目的技术和经济上是否合理和可行进行全面分析、论证,作出多方案比较,提出评价结论的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含有资源利用方案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是矿山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基本建设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和审批计划任务书的依据。

㈤ 地质资料包括哪些信息

一、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地质资料。

二、矿产地质资料,包括:矿产勘查和矿山开发勘探及关闭矿井地质资料。

三、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质资料,包括:石油、天然气、煤层气资源评价、地质勘查以及开发阶段的地质资料。

四、海洋地质资料,包括:海洋(含远洋)地质矿产调查、地形地貌调查、海底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及海洋钻井(完井)地质资料。

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包括:

(一)区域的或者国土整治、国土规划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地质资料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动态监测的地质资料。

(二)大中型城市、重要能源和工业基地、县(旗)以上农田(牧区)的重要供水水源地的地质勘察资料。

(三)地质情况复杂的铁路干线,大中型水库、水坝,大型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重点工程的地下储库、洞(硐)室,主要江河的铁路、公路特大桥,地下铁道、6公里以上的长隧道,大中型港口码头、通航建筑物工程等国家重要工程建设项目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地质资料。

(四)单独编写的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地下热水、矿泉水等专门性水文地质资料以及岩溶地质资料。

(五)重要的小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六、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资料,包括:

(一)地下水污染区域、地下水人工补给、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地方病区等水文地质调查资料。

(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开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资料。

(三)建设工程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的专题调查资料,重大工程和经济区的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资料等。

(四)地质环境监测资料。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资料。

七、地震地质资料,包括:自然地震地质调查、宏观地震考察、地震烈度考察地质资料。

八、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资料,包括:区域物探、区域化探地质资料;物探、化探普查、详查地质资料;遥感地质资料及与重要经济建设区、重点工程项目和与大中城市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有关的物探、化探地质资料。

九、地质、矿产科学研究成果及综合分析资料,包括:

(一)经国家和省一级成果登记的各类地质、矿产科研成果资料及各种区域性图件。

(二)矿产产地资料汇编、矿产储量表、成矿远景区划、矿产资源总量预测、矿产资源分析以及地质志、矿产志等综合资料。

十、专项研究地质资料,包括: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天体地质、深部地质、火山地质、第四纪地质、新构造运动、冰川地质、黄土地质、冻土地质以及土壤、沼泽调查、极地地质等地质资料。

㈥ 矿山水文地质调查内容有哪些

压球机来 水文地质调查自是在已有的矿床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的与岩土稳定性有关的水文条件调查与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 矿区内地下水的类型:包括按含水空隙条件的分类(孔隙水、裂隙水或岩溶水)和按埋藏条件的分类(上层滞水、潜水或承压水)。(2) 矿区水文地质结构类型:按含水体和隔水体所呈现的空间分布和组合形式以及含水体的水动力特征所划分的类型,包括统一含水体结构、层状含水体结构、脉状含水体结构和管道含水体结构。(3) 不同水文地质结构中的水动力特征:包括不同水文地质结构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富水特征,相互之间或与地表水体有无水利联系等。(4) 含水层、隔水层、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5) 水文地质钻孔的封堵质量。(6) 坑道、露天采场涌水量及其变化规律:包括季节性变化和随着开采的进展,涌水量和潜水位(或测压水位)的变化。(7) 排水疏干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程度。(8) 帷幕注浆堵水效果评价。

㈦ 从矿床地质勘探孔中获取矿床水文地质资料

在矿床地质的各调查阶段中,总是要打大量穿过矿层的地质勘探钻孔,如能重视和利用它们进行水文地质观测与试验,定能从中获得大量的宝贵资料,又能节省大量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量。这是其他水文地质调查所不具备的条件。许多资料单凭水文地质勘探是难于得到的。这些资料包括:含水层及富水地段的情况,钻孔冲洗液消耗量及钻孔涌水量,岩心孔隙性、裂隙和岩溶的形态与数量,矿床充水水源与通道,地下水位、水温及水成分的变化;同时,可取水、岩、土样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取得有关参数,以及揭露矿层下面含水层时得到的有关资料等。

矿产普查阶段,一般要求对地质矿产钻孔尽量多地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仅在有特殊意义的地段上(富矿、最先开发、受地下水威胁最严重地段等),才布置少量的专门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在勘探阶段,随专门水文地质孔的增多,进行水文地质观测的地质孔数,可适当地减少。

从地质孔中所获得的原始水文地质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就能对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得到较全面的认识。

1)编制钻孔水文地质综合成果图表,从中可得出有关的水文地质规律。

2)编制剖面图。依据单孔剖面图表和其他资料,据不同要求,可编制成不同类型和不同方向的水文地质图件、表格及文字说明,如:矿区钻孔水文地质观测成果对比及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分带图(图14-1);岩溶发育与深度关系曲线图(图14-2);水文地质剖面图,可表示出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分布规律与其基本特征;含水层顶板埋深及含水层厚度剖面图等。

3)综合全部剖面图,可编制出相应精度、能反映全矿区某些内容的水文地质平面图,如矿床充水含水层分布图、矿区主要含水层水化学图及矿床顶板埋深或等厚度图等。它们既可用于初步判断矿区的一般水文地质条件,又可为后期勘探和编写报告提供基础资料。

图14-2 岩溶发育与深度关系曲线图

(据广东省地质局七〇四地质队,1987)

1—钻孔及溶洞位置;2—岩溶率;3—钻孔中溶洞能见率;4—岩溶溶蚀下限

一般而言,从矿床地质勘探中获取水文地质资料有三种情况:①利用地质勘探工作的间隙时间进行水文地质观察、测量和取样,基本上不影响地质勘探工作的进行,如对地下水位与水温的观测、对自流水量的测量,取出岩心后,应立即鉴定岩性,并观察裂隙、岩溶发育特征,判定是含水层还是隔水层等;②在水文地质工作需要时,须暂时停止钻进或施工,待完成水文工作后,再继续进行地质钻进,如发现新含水层时,则要停钻观测其稳定水位或进行临时抽水试验,或取岩、土、水样;③对某些矿床的某些地质孔,在完成地质任务后,因水文地质需要仍须钻进至下部主要含水层中,掌握其水文地质特征。

由上述各项水文地质观测所取得的资料,通常仍不能满足该调查阶段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应根据规范要求,布置专门水文地质工作,获取有关资料。

㈧ 地质科技及地质资料与信息化 都包括哪些

一、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地质资料。

二、矿产地质资料,包括:矿产勘查和矿山开发勘探及关闭矿井地质资料。

三、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质资料,包括:石油、天然气、煤层气资源评价、地质勘查以及开发阶段的地质资料。

四、海洋地质资料,包括:海洋(含远洋)地质矿产调查、地形地貌调查、海底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及海洋钻井(完井)地质资料。

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包括:

(一)区域的或者国土整治、国土规划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地质资料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动态监测的地质资料。

(二)大中型城市、重要能源和工业基地、县(旗)以上农田(牧区)的重要供水水源地的地质勘察资料。

(三)地质情况复杂的铁路干线,大中型水库、水坝,大型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重点工程的地下储库、洞(硐)室,主要江河的铁路、公路特大桥,地下铁道、6公里以上的长隧道,大中型港口码头、通航建筑物工程等国家重要工程建设项目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地质资料。

(四)单独编写的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地下热水、矿泉水等专门性水文地质资料以及岩溶地质资料。

(五)重要的小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六、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资料,包括:

(一)地下水污染区域、地下水人工补给、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地方病区等水文地质调查资料。

(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开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资料。

(三)建设工程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的专题调查资料,重大工程和经济区的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资料等。

(四)地质环境监测资料。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资料。

七、地震地质资料,包括:自然地震地质调查、宏观地震考察、地震烈度考察地质资料。

八、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资料,包括:区域物探、区域化探地质资料;物探、化探普查、详查地质资料;遥感地质资料及与重要经济建设区、重点工程项目和与大中城市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有关的物探、化探地质资料。

九、地质、矿产科学研究成果及综合分析资料,包括:

(一)经国家和省一级成果登记的各类地质、矿产科研成果资料及各种区域性图件。

(二)矿产产地资料汇编、矿产储量表、成矿远景区划、矿产资源总量预测、矿产资源分析以及地质志、矿产志等综合资料。

十、专项研究地质资料,包括: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天体地质、深部地质、火山地质、第四纪地质、新构造运动、冰川地质、黄土地质、冻土地质以及土壤、沼泽调查、极地地质等地质资料。

㈨ 矿井水文地质资料整理要求

第24条 根据我局水文地质特点,矿井水文地质基础资料应建立以下几种台账:

1)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分井口、分煤层、分水平、分翼、分地区、分水源建立年、月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

2)钻孔水位动态观测台账。

3)突水点卡片:先逐项填写突水点要素和绘制平剖面图,再填写涌水量和有关钻孔水位动态变化表,绘出涌水量、水位、时间关系曲线图。

4)突水点统计表:将突水点以时间为顺序,按要求逐项进行登记。

5)井下水文地质钻孔统计表:井下水文地质钻孔主要指的是放水孔、测压孔和其他了解水文地质条件的钻孔,按要求填写。

6)封闭不良钻孔统计表。

7)矿区(井)水源井(孔)统计表:按附表7的要求每年调查登记一次。

8)气象台资料台账。

9)水井、机井观测成果表(台账)。

10)各矿根据各自情况,还应考虑编制抽(放)水试验成果统计表,水质分析成果统计表,采空体积与残存空隙统计表(每年统计一次),水温观测记录表。

第25条 矿井必备的水文地质图纸:

1)矿井充水性图,该图是综合记录井下实测水文地质资料的图纸,是分析研究矿井充水规律,开展水害预测,制定防治措施的主要依据之一。它是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必备图纸。比例尺一般用1∶2000,主要内容有:① 井巷工程,按矿山测量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图例和要求绘制,按井巷工程所在层位用4种颜色分别表示煤层顶板岩巷、煤巷、八灰岩巷和其他岩巷,顶板岩巷着浅黄色,煤巷不着色,八灰岩巷着浅蓝色,其他岩巷着浅灰色;② 突水点和集中淋水带均应填绘在图纸上,以不同的符号、颜色反映不同的突水类型和突水水源,涌水量>1m3/min的突水点要标明出水时期、水量、标高、水源;③ 积水区和积水量:凡有积水的古井、废弃井巷、采空区、老塘等,均应绘出积水范围,并注明积水量和积水区底板最低标高;④ 防水设施:井下防水闸门、防水闸墙必须全部绘制在图上,防水闸门还要表示出已关闭和未关闭等状况和标高;⑤ 排水设施:主要泵房(包括采区泵房)要表示出水泵和管路的排水能力及水仓容积;⑥ 防治水工程:包括放水孔、测压孔、疏水降压用的井巷工程及注浆堵水工程(截流、堵突水点、充填含水层、含水层预注浆)等;⑦ 防水煤柱,包括断层防水煤柱(凡落差大于20m的断层均须绘出断层防水煤柱线)、冲积层防水煤柱(冲积层水对回采有影响的矿井要绘出冲积层防隔水煤柱)、井田及采区防隔水煤柱(相邻两井田之间的人为边界或自然边界的两侧均须绘出井田防隔水煤柱,凡水平或采区隔离开采的矿井,均须绘出水平或采区防隔水煤柱)及防排水设施保安煤柱(防水闸门、防水闸墙和泵房的保安煤柱均必须绘在图上);⑧ 井下输水方向,要表示出水流方向和水沟的宽度和深度;⑨ 井下涌水量观测站;⑩ 断层及裂隙的产状要素;⑪ 井上下水位观测孔的观测层位和水位标高;⑫ 封闭不良的钻孔和封孔情况不明的钻孔,及见溶洞、大漏水钻孔;⑬ 风化带要标明;⑭ 矿井充水性图底鼓地带3个月补充填绘1次,每3~5年更新一次,老图存档备查。

2)矿区(井)综合水文地质图,是反映矿区或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图纸之一,局、矿分别编制,比例尺1∶5000~1∶10000,主要内容有:① 含水层露头,隐伏露头及冲积层底部含水层(流砂、砂砾石、砾岩)的平面分布状况;② 地表水体(系)、井泉、水文观测站的分布位置;③ 抽水试验钻孔及其试验成果;④ 水文观测孔;⑤ 井下突水点;⑥ 主要断层及其对接关系(标明落差大小,下降盘的八灰与对盘二灰、奥灰的对接关系);⑦ 隔水层厚度等值线;⑧ 揭露岩溶及漏水的钻孔;⑨ 井上下主要防治水工程,包括堵水截流工程、突水点注浆堵水工程、断层带充填堵截工程、含水层充填工程、疏水降压工程(放水钻孔,控放站)、防排水设施、防洪工程等;⑩老窑、小煤矿位置、开采范围和涌水情况;⑪ 主要含水层等水位线、开采大煤绘制八灰等水位线、开采二煤绘制二灰等水位线(也可以另外专门绘制八灰、二灰、奥灰等水位线图),等水位线图每年至少编绘一次,遇突水、淹井要根据需要加密编绘;⑫ 矿井水文地质分区;⑬ 其他有关的水文资料。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每年补充修改1次。

3)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本图反映含水层、隔水层及煤层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含水层层数、岩性、厚度、层间距及富水性,比例尺1∶500。

4)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本图主要反映含水层、隔水层、褶曲、断裂构造等和煤层之间的空间关系,沿倾斜方向选择有代表性的勘探线剖面为基础加上水文地质资料,比例尺1∶2000,主要内容有:① 含水层岩性、厚度、岩溶裂隙发育情况;② 抽水试验孔及其试验参数(q、s、k);③ 主要井巷及突水点;④ 水文地质观测及其观测层位和水位标高;⑤ 地表水体、井、泉及其水位标高;⑥ 构造特征;⑦ 防水煤柱。

5)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历时曲线图,包括矿井涌水量与降水量、地下水位曲线图(应分历年和年度编制,涌水量应分井筒水、煤层顶板水、煤层底板水和总涌水量进行绘制,图上还要标明主要突水点的突水日期和突水量)和矿井涌水量与开采深度关系曲线图。

6)其他水文地质专题图纸,即根据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及分析研究工作的需要,可分别编绘各含水层水文地质图、隔水层水文地质图、各时期水位等高线图、水温图、水化学图、水动态分析图、水文地质预测图、突水点剖面图、含水层等视电阻率图、水力联通试验图等。

第26条 新建矿井应按有关规定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全部移交给生产单位。这些资料包括:① 水文地质观测台帐和编录成果;② 突水点卡片、记录和有关防治水的技术总结,以及注浆堵水记录和有关资料;③ 井筒及主要巷道水文地质实测剖面;④ 建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成果;⑤ 供水水源的勘探成果和有关资料。复杂型和极复杂型矿井,在移交生产时,应根据建井过程中所进行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和搜集的资料,提出建井水文地质总结报告。

第27条 采区掘进前应提出采区设计,采区设计所需的地质说明书应提前两年通知地质部门补勘和编制。地质部门应在正式设计前三个月提出,报矿总工程师审查,并报矿务局批准。采区地质说明书除按《矿井地质规程》(1984年11月)中的有关规定编制外,再补充规定如下:

1)文字部分:① 详细叙述和分析矿井或相邻区所揭露的水文地质实际资料,如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涌(突)水点的位置、水源、涌水量大小、变化趋势、防治水措施等;② 阐明本采区水文地质特点、突水的威胁程度,按照《矿井地质规程》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预测采区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提出对防隔水煤(岩)柱和探防水的要求;③ 对各种实际材料应详细叙述,不得任意取舍、分析、判断、计算时选用的各个数据,要说明选用依据、选用原则、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④ 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本采区水的隐患及防治水措施。

2)附图部分:必须编制采区(或矿井)水文地质图,编图范围必须包括相邻采区及与本区密切相关的地区(包括附近的小煤窑),编图时除按矿井充水性图的要求编制外,再增加煤层与主要含水层间的隔水层等厚线、主要含水层的水位等高线、抽水试验孔及试验成果、钻孔和井巷揭露的岩溶情况、断层两侧煤层与主要含水层的相对关系等内容;必须编制采区水文地质剖面图(或与地质剖面图合并)。

3)附表部分,包括采区及附近地区的突水点要素,隔水层厚度、岩性,含水层厚度、岩性,水位水量变化(长期观测资料),水质分析,抽水试验成果等各种水文地质实际资料均需列表说明。

第28条 根据采区地质说明书及设计情况说明掘进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含水层和主要导水构造与掘进工作面的关系,预测突水的威胁程度,对防水设施、防水煤柱、探防水等提出要求和建议,预计掘进工作面的最大涌水量。分析判断要说明依据,各种数字说明来源可靠性、采用原则、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

第29条 回采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对水文地质的要求同第28条。

第30条 根据采区地质说明书和掘进中的实际资料说明本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条件,根据本工作面主要含水层、隔水层、小构造情况和相邻地区生产实际情况预测本工作面突水威胁程度、最大控顶面积,预测工作面最大涌水量,对各种依据、数字要说明来源、可靠性、采用原则、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