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山什么地质
❶ 祖山属于什么地貌
祖山山体形成久远。第一个形成时期是距今2.08— 0.65亿年发生的燕山地壳运动,祖山内由这个容时期的花岗岩侵入体所组成,当时还埋藏在地下。第二个形成时期是距今0.65亿年以来发生的喜马拉雅地壳运动,将埋藏在地下的花岗岩抬升,经过冰川作用,形成石海、冰臼地貌;经过风化剥蚀,形成奇石、绝壁地貌;经过流水冲刷,形成瀑布、峡谷地貌。
❷ 石灰岩矿床地质
一、成矿地质条件
构成石灰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它在地壳中产出较广。主要的工业石灰岩矿床是在海盆中由生物和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生物提供了各种粒级的碳酸钙质碎屑。灰泥的形成是由钙藻、浮游生物遗体的堆积、大的碳酸钙颗粒的磨蚀、藻类光合作用吸收大量CO2引起CaCO3直接沉淀生成的。砂及砾粒的碳酸钙颗粒是由腕足类、介形虫、珊瑚、棘皮动物等的贝壳残体、藻席开裂后的碎片和团块等组成。此外,珊瑚、海绵、苔藓虫等还在其组织内部及周围分泌出碳酸钙,形成坚硬的灰质骨架和包壳并堆积,造成生物礁。上述碳酸钙质沉积物基本上是就地生成的,它包括了悬浮质点、浮游生物遗体的下沉、底栖生物介壳堆积及生物礁的向上生长。沿岸流和陡的水下斜坡可导致已沉积的碳酸盐碎屑侧向迁移,并被风浪搬运较远,堆积在深水或浅水盆地内。
碳酸钙质的沉积发生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钙藻和无脊椎动物在温暖的水中大量繁殖,沉积形成较厚的方解石和文石质的介壳遗体。海水中CO2的含量对碳酸钙的沉积有重要影响。CO2含量高,pH值下降,使碳酸钙的溶解度加大,不利于碳酸钙沉积物的生成。CO2的含量与海水的温度有关。在现代两极地区的海水中,因含CO2多而缺少碳酸盐沉积。在赤道两侧南北纬30°范围内的热带海域中,碳酸钙是过饱和的,任何CO2的逸出,都可导致重碳酸钙转变为碳酸钙而沉积下来。
碳酸钙质的沉积发生在水体清洁的海域。混浊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粘土质点和粉砂,减弱了阳光的照射和光合作用,抑制了钙藻生长,对于底栖动物,粘土质点堵塞了它们的摄食器官,也抑制它们的繁衍生存。
碳酸钙质的沉积主要发生在海盆边缘的浅海环境。浅水和水的上层是大量钙质生物活动的场所,一些提供碳酸钙的重要藻类都生活在10~15m的水域中。通过波浪搅动和海水压力的变化,使海水中溶解的CO2迅速释放,这些都是碳酸钙沉积的有利因素。碳酸钙沉积物生成后,便受到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沉积物被海流和波浪簸选淘洗,将细粒带走,而在滨海区留下粗粒级的沉积物。被带走的细粒则堆积在比较平静的海域,如瞧石、潟湖和陆棚边缘的较深处。在高能环境下,形成较纯净的分选好的粗粒碳盐钙质沉积物;在低能环境下,形成细粒的、含骨屑很少的碳酸钙质沉积物。
二、主要成因类型及矿床地质特征
按成因石灰岩矿床分为:化学或生物化学沉积矿床、机械碎屑沉积矿床及生物化学沉积矿床3种类型。
1.化学或生物化学沉积石灰岩矿床
该类型矿床是最主要的水泥石灰岩矿床类型,探明储量占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90%以上。按其岩性又可分为泥晶石灰岩矿床和鲕状石灰岩矿床两种。泥晶石灰岩矿床的成矿时代与分布范围广泛,几乎各主要赋矿地层中均有产出,多数水泥石灰岩矿床都属于此类型,典型矿床有河北邯郸峰峰、四川峨眉黄山及安徽铜陵伞形山等水泥石灰岩矿床。此类型矿床矿体形态一般较简单,呈层状或似层状,走向延伸可达几千米,厚度几米至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矿床规模以大、中型为主。矿石一般呈灰—深灰色,泥晶结构,块状构造,化学成分纯净,杂质含量少,CaO含量高的可达55%,MgO含量低,是优质水泥石灰质原料。泥晶石灰岩一般在水能量较低的浅海、潟湖环境中较发育。泥晶颗粒一般小于0.01mm,其来源一是由于海水中CaCO3饱和而产生化学沉淀;二是生物遗体的分解或粒屑机械磨蚀而成。
鲕粒石灰岩的形成与波浪水流作用有关,常具大型交错层理。鲕粒是在潮汐作用下的沙坝或三角洲地区形成的,其外壳是由无机沉淀下来的文石在运动的鲕粒的鲕核上短期间断性沉淀而成。鲕粒石灰岩矿床在中国北方分布较广,例如,山东滕县马山、河北获鹿王屋、北京昌平文殊峪、辽宁辽阳小屯等水泥石灰岩矿床属于此种类型,在浙江、广西、云南及四川等地也有此种矿床分布。此种矿床矿体形态以层状为主,层位较稳定,厚度几米至几十米,矿床规模以大、中型为主。矿石颜色从浅至暗色均有,粒屑结构,亮晶胶结为主,块状构造,化学成分中CaO含量48%~50%,MgO含量因易于白云岩化而变化较大,含量过高时形成夹石,使矿体结构复杂化。
矿床实例:河北邯郸峰峰水泥石灰岩矿床
该矿床位于邯郸市区南西29km,矿区出露地层有第四系黄土、上石炭统铝土质粘土或灰岩、中奥陶统石灰岩,单斜产出,走向北东20°,倾角5°~30°。区内断裂发育,常错断矿层,但对矿石质量影响很小。
矿体赋存于中奥陶统石灰岩中。岩性较复杂,粉—泥晶石灰岩与白云石化豹斑状粉—泥晶石灰岩呈互层出现(图20-1)。自上而下矿体顶板为黄色土状泥质石灰岩、灰白色砂质石灰岩、灰色致密状粉—泥晶石灰岩及砾岩等,各处厚度不等,有的已被剥蚀掉,最厚的可达几十米。Ⅰ号矿层岩性为灰色致密状粉—泥晶石灰岩,灰黄色土状泥质灰岩,灰色粉—泥晶石灰岩夹豹斑状石灰岩,以泥晶石灰岩为主,厚度58m。Ⅰ号矿层与Ⅱ号矿层之间的夹层岩性为黄色土状白云质石灰岩夹灰色结晶石灰岩,厚度6~9m。Ⅱ号矿层岩性为灰色粉—泥晶石灰岩,厚度27.92m。矿体底板岩性为泥质、白云质灰岩等。
图20-1 河北邯郸峰峰水泥石灰岩矿地质剖面简图
矿石类型主要有两种:①灰色粉—泥晶石灰岩,粉—泥晶结构,块状构造,含少量砂屑、生物屑、鲕粒等。矿物成分中方解石含量达99%,含少量石英、泥质及褐铁矿。②灰色夹褐色斑状白云石化豹斑状石灰岩,粉—泥晶结构,豹斑状构造。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含较多白云石及少量石英、褐铁矿。白云石呈自形菱形晶体,颗粒较小,彼此以平直的晶面镶嵌产出,形成矿石中的“豹斑”。
矿石质量稳定,Ⅰ、Ⅱ矿层矿石化学成分:w(CaO)54.31%~54.39%,w(MgO)0.66%~0.70%,w(SiO2)1.2%,w(Al2O3)1%~1.1%,w(Fe2O3)0.9%~1.2%,w(SO3)0.07%,是优良的水泥石灰质原料。矿床规模为大型,已开采利用,为邯郸水泥厂的原料基地。
2.机械碎屑沉积石灰岩矿床
该类型矿床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寒武系上统和奥陶系下统,南方上泥盆统和下三叠统也有产出。一般是在海水进退频繁,振荡运动强烈,沉积环境常常变化的条件下,由于潮汐波浪对碳酸盐沉积物反复剥蚀、搬运、沉积的结果,在潮上带或潮间带成矿。岩性以砾屑、砂屑、粉屑石灰岩为主,常夹有泥晶石灰岩和鲕粒石灰岩。例如,山西大同七峰山、山东青州明祖山、广西柳江劳稿山等水泥石灰岩矿床均属于此类型。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厚几米至十几米,矿床规模为小到大型。矿石呈浅灰,灰褐或灰黄色,粒屑结构、薄层状构造,泥晶或亮晶胶结,泥质、铁质含量较高,常见生物碎屑如腕足类、三叶虫、介形虫、棘皮屑等,化学成分变化较大,CaO含量一般较低,由于沉积环境蒸发作用较强烈,易形成高镁卤水使石灰岩发生白云岩化,因而MgO含量往往偏高,SiO2,Al2O3含量也较高。
矿床实例:广西柳江劳稿山水泥石灰岩矿床
该矿床属机械碎屑沉积矿床。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上统融县组中,呈厚层状单斜产出,倾向南西,倾角32°~64°,分布长度1030m,宽度650m,厚度1000m。自下而上分为3层(图20-2)。一矿层为灰色亮晶鲕粒石灰岩,厚214m;二矿层为灰色亮晶鲕粒石灰岩,厚275m;三矿层为浅灰色、灰色亮晶砂屑石灰岩,厚476m。矿层中夹石为高镁质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团块、条带和透镜体,一般长度大于8m,宽度大于6m,个别大的可达300m,多顺层产出,以三矿层中夹石较多,二矿层中较少。矿石类型分为亮晶鲕粒石灰岩和亮晶砂屑石灰岩两种,主要是鲕粒与碎屑结构的差异,均具块状构造,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变化不大。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占99%,含少量白云石,化学成分分别为:CaO54.7%~54.9%,MgO0.84%~0.90%,SiO20.34%~0.39%,Al2O30.07%~0.08%,Fe2O30.07%。本矿床矿石质量好且稳定,是良好的水泥原料,矿床规模为大型。矿区岩溶较发育,岩溶率6.7%,开采中要引起注意。
图20-2 广西柳江劳稿山水泥石灰岩矿床地质剖面简图
3.生物化学沉积石灰岩矿床
常以富含生物碎屑为标志,在南方和北方都有分布,尤其是南方地区的上古生界中最发育。例如,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石炭系中统的黄龙灰岩是以海百合化石等为主的生物碎屑石灰岩,其上的上石炭统船山灰岩是以核形石及其他生物碎屑为主的生物碎屑石灰岩;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泥盆系中上统藻球粒石灰岩和陕西、四川、云南等地二叠系生物碎屑石灰岩;辽宁前寒武系、河北蓟县中-新元古界叠层石灰岩及藻灰岩等,所构成的水泥石灰岩矿床均属于此类型。矿体常呈层状产出,形态较稳定,厚度几米至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矿床规模以大、中型为主。矿石呈灰—黑色,粉屑结构,块状构造,含有的生物碎屑种类多,如有孔虫、介形虫、腕足类、腹足类、层孔虫等,常夹有泥晶、粉晶石灰岩。由生物骨骼堆积而成的生物碎屑石灰岩矿石中,CaO含量一般在50%以上,MgO含量低,是优良的水泥石灰原料。
矿床实例:浙江杭州石龙山水泥石灰岩矿床
该矿床是生物作用沉积的。矿区位于杭州市南西17km,为石龙山向斜的一部分,轴向自西而东由北北西逐渐转向东西向。核部地层为石炭系上统船山组石灰岩,两翼为下石炭统珠藏坞组砂页岩,倾角南翼为38°~56°,北翼为50°~68°。区内断裂较发育,北翼地层受构造影响而缺失较多。
矿体赋存于石炭系中统黄龙组和上统船山组中,呈长条带分布。共分6层矿:第一矿层为含生物碎屑泥—粉晶石灰岩,第二矿层为粉晶生物屑石灰岩,第三矿层为生物屑泥—粉晶石灰岩,第四矿层为亮晶球(团)粒生物碎屑石灰岩,含硅、钙质结核,第五矿层为生物碎屑石灰岩,第六矿层为灰黑色中厚层石灰岩。其中第四矿层为主矿体,长2900m,厚64~105m。
矿石类型主要有两种:①粒屑粉晶石灰岩,呈灰色,球粒生物碎屑粉晶结构,块状构造。生物碎屑含量20%~30%,有介形虫、苔虫、腕足类等多种,球粒由泥晶方解石组成,含量不定,粉晶含量约为60%,亮晶约为10%,矿物成分中方解石占95%~99%,白云石1%~5%,偶见石英。②生物碎屑石灰岩,呈灰色,亮晶球(团)粒生物屑结构,块状构造。生物碎屑种类同前,含量为30%~35%,球粒含量10%~20%,核形石含量有时达20%,粉晶、亮晶含量10%~35%。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含少量白云石。矿石化学成分:w(CaO)54.69%,w(MgO)0.26%,w(K2O+Na2O)0.05%,w(SiO2)1.65%,w(SO3)1.65%,烧失量41.7%,矿石质量好,矿床规模大,是良好的水泥石灰质原料,已开采利用,供应杭州市第二水泥厂等。
三、石灰岩矿床的分布
我国是世界上石灰岩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石灰岩资源分布范围广、储量大、质量优。石灰岩矿产在每个地质时代都有沉积,各个地质构造发展阶段都有分布,但质量好、规模大的石灰岩矿床往往赋存于一定的层位中。在华北地区,石灰岩矿床几乎全都产在早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东北地区石灰岩产在寒武纪、奥陶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华南地区石灰岩主要产在石炭纪、二叠纪和中生代早期。中上泥盆系石灰岩分布于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和江苏南部。
我国石灰岩按用途可划分为水泥用石灰岩、冶金用石灰岩、石灰用石灰岩、化工用石灰岩、建筑用石灰岩、饰面用石灰岩等。截至2005年底,我国查明石灰岩矿产地2050处,其中水泥用石灰岩1554处,建筑和饰面用石灰岩矿产地65处,其余矿产地43l处。建筑用石灰岩查明资源储量13116万m3,饰面用灰岩查明资源储量11040.77万m3,其余矿产查明资源储量914.62亿t。
❸ 新郑师祖山地质状况
始祖山,原名叫具茨山,是中岳嵩山的余脉,位于河南禹州、新郑、新密、长葛回一带。为古有熊氏的答发祥地,具茨山中发现有远古奇异的岩画、壮观的城堡、神秘的石棺墓葬。《史记》载黄帝曾登此山:黄帝登具茨,访大隗,命驾于襄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 。
始祖山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西南15公里处的辛店镇境内,又称风后顶,据传,此峰因黄帝臣风后封地而得名。
始祖山景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4°21',东经113°32',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1.5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海拔793米,相对高度540米。
❹ 实习区人文和自然地理概况有哪些
据带队实习的老师介绍,野外实习根据不同的地质现象,不同的地点,在实习区域内共分为10 条实习路线。
1—地质观察点;2—公路;3—铁路1)赤土山—鸽子窝基岩海岸海蚀地貌观察路线2)老虎石海洋地质作用观察路线3)燕山大学—山东堡风化作用及河流、沙质海岸地质作用观察路线4)石门寨西地层观察路线5)上庄坨—沙锅店岩浆作用及河流、地下水地质作用观察路线6)马蹄岭—驻操营地质构造观察路线7)鸡冠山地质构造观察路线8)燕塞湖—山海关岩浆作用及旅游观察路线9)祖山风景区地质作用及旅游观察路线10)金山嘴海洋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及构造运动观察路线这10条路线的景观基本反映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质现象,也划定了实习站的区域范围。这个区域范围包括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山海关区、抚宁县东北部。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是著名的旅游区,交通十分便利。抚宁县东北部区域(包括石门寨镇、杜庄乡和驻操营乡)位于秦皇岛市北,距市区20~30千米,往来有公路和铁路。抚宁县东北部实习区实际上是一个盆地,称为柳江盆地,它是燕山山脉东段一个南北向延伸的丘陵盆地,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东西向宽约10千米,南北向长约20千米,整个盆地面积约200平方千米。盆地东、西、北三面为中低山,其中部主要是起伏的丘陵,海拔493米的老君顶位于盆地北部,是盆地内的最高峰。发源于燕山山脉东段的大石河全长70千米。由西北至西南流经柳江盆地,经山海关南侧老龙头处注入渤海,大石河流域面积为560平方千米。1974年在大石河流经的盆地南缘大陈庄(大陈庄位于河流下游,为河流出山口)建成了蓄水量为7000×104立方米的大石河水库“燕塞湖”。它是秦皇岛市主要的淡水水源地之一,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
北戴河区实习区北倚燕山山脉东段,南濒渤海。北戴河区属由侵蚀残丘组成的丘陵地形,海拔152米的联峰山是北戴河区的最高峰。戴河由北而南沿山脚蜿蜒注入渤海。北戴河区因位于戴河以北,故名北戴河。联峰山植被繁茂,各种松柏四季常青。山中奇岩怪洞甚多,亭台别墅、文物古迹掩映其中,如诗如画。北戴河区东南部是漫长悠缓的海岸线,沙软潮平,质细坡缓,水质良好,盐度适中,沿海岸开辟的30多个海水浴场,分布在从鸽子窝往东北至山海关老龙头这段优质的沙质海岸之间。位于东部的鸽子窝是看海上日出、观海潮涨落的最佳首选地。
山海关实习区位于秦皇岛市东北,距市区约15千米,东南临渤海,南部老龙头为大石河入海口。该区主要是由侵蚀残丘、冲积扇和海积阶地构成的地形。山海关区在古代是军事上的险关要塞。早在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就有先人在此地劳动生息。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命在此修建长城关隘,因其倚山连海,故得名山海关。山海关关城建筑粗犷雄伟,布局独特,气势非凡,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
以戴河为界,河南为南戴河。南戴河海滨位于抚宁县东南19.5千米处,与北戴河海滨隔河相望,一桥相连。海滨东起戴河口,西至洋河口,海岸线长为1.5千米,面积为2.5平方千米,海滩宽阔和缓,沙软潮平,最高潮位1.66米、最低潮位0.66米、湖差1米左右。海底沙细柔软,无礁石碎块;海水清澈透明无污染,是海浴、沙浴、日光浴的理想场所。
❺ 祖山风景区岩浆地质作用及旅游观察路线
一、教学目的
路线:实习基地—祖山风景区东门—车厂—秋子峪—实习基地。
(1)观察早白垩世响山花岗岩岩基及花岗岩地貌。
(2)观察接触变质作用及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的构造现象。
(3)观察基岩区河流地质作用和新生代沉积物特征。
(4)观察寒武纪地层的岩性与原生构造。
(5)观察秋子峪背斜构造,并进行构造运动分析。
(6)祖山自然风景区及明代长城旅游观光。
二、教学安排与教学内容
No.1
位于祖山风景区东门内微波塔(苇子峪林场)西约200m处路北侧。
(1)观察响山花岗岩岩体及其次生构造、地貌。
祖山自然风景区地质上属于早白垩世响山花岗岩岩基的一部分。该岩基出露面积约217km2,平面上以不规则的椭圆状(长轴北北东向延伸达25km,出露宽度达15km)产出,出露位置为两组断裂的交会部位。在构造运动的持续作用下,响山岩体不断扩张,形成了两期岩浆侵入。岩体与围岩接触界线为不规则的锯齿状,岩体内部无定向组构,在接触带附近常见围岩捕虏体。本观察点位于岩体的东部边缘,岩性为早期侵入的中粗粒碱长花岗岩。
中粗粒碱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中粗粒不等粒结构,局部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定向性不明显,局部发育晶洞构造。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石英20%~25%,他形粒状,大小1~8mm;钾长石大于65%,肉红色,半自形—自形,大小2~10mm,多数3~6mm,大者形成“斑晶”;斜长石5%~10%,灰白色,自形—半自形,大小4~9mm。次要矿物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两者含量小于5%。
岩石原生构造是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构造。响山岩基的原生构造主要是晶洞构造和原生节理构造。在侵入岩中近于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状的原生孔洞称为晶洞。晶洞大小不等,直径由数厘米至数十厘米。晚期或后期的岩浆(或热液)渗入晶洞,在晶洞壁常发育晶形完好的石英、长石晶体。石英晶体生长好的称为水晶,一般垂直于晶洞壁生长。响山花岗岩晶洞构造比较发育,表明该岩体是在伸展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响山岩基早期侵入体中原生节理较发育,在同一露头可见三组互相垂直的原生节理。原生节理的产状受岩浆侵位时的构造应力场的控制。
(2)观察花岗岩地貌。
响山岩体中发育很多不同方向的近直立裂隙,包括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在表层地质作用下,特别是风化和地面流水的剥蚀,响山岩体内形成了深谷奇峰、地势陡峻的地貌特征。在露头上亦可见到两组(产状345°∠64°,5°∠80°~89°)或三组次生节理切割岩石的现象。
No.2
位于祖山风景区东门两侧。
(l)了解祖山自然风光,接受爱国主义和专业思想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祖山风景区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稀有植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位于秦皇岛市区西北约25km的青龙县响山—老岭一带,面积约118km2,最高峰响山海拔1421m。在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山峰均由响山发展绵延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命名之。
祖山有五大景区,上百处自然景观,其中,自然地质博物馆(十里廊谷)、原始遗留的稀有植物(天女木兰)、遇风奏乐的山峰(响山)、变幻无常的六棵松(幻松)、原始森林、草甸、瀑布以及明代石长城等景观更为引人入胜。祖山风景区不仅是北方少有的山岳型森林公园,也是进行地质、生物、环境等研究的良好的天然实验室。
天女木兰,又称天女花、天兰、山牡丹等,属木兰科木兰属,阔叶亚乔木,在国家稀有濒危植物名录中被列为第二级,是世界知名的珍贵树种。天女木兰花期在6~7月间,花瓣乳白色,花蕊红中带黄,极为冷艳,树叶油绿肥厚,枝干光滑无纹,整体呈现出一种丽质秀美的仙女形象。天女木兰对环境的选择比较苛刻,在海拔1000m以上的地区才能开花生存,一旦环境遭到破坏,便生长不良,以至枯萎、死亡。目前,在我国仅有少数地区发现该树种,而祖山现有1500株,并且成片生长,更是罕见。每年6月下旬,成片盛开的天女木兰,长长的花梗随风飘扬,芳香扑鼻,宛若天女散花,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在风景区大门两侧的陡峻山坡上,苇子峪长城呈北东-南西向蜿蜒起伏。它在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由明朝开国元勋徐达主持修建;公元1567年(明隆庆元年)又由民族英雄戚继光主持重修,为石长城,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观察山区河流的地质作用特征。
风景区东门南侧石河支流发源于响山,由于河流的下蚀作用,上游河谷呈“V”字形;冲积物成分相对简单,主要为中粗粒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石英正长岩等,分选差,棱角状—次圆状,局部可见砾石呈叠瓦状排列;发育河漫滩、浅滩,局部可分辨出I、Ⅱ级河流侵蚀阶地或见到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的现象。
(3)观察响山岩体晚期中细粒花岗岩。
在风景区东门外两侧陡壁上,可见响山岩体边缘的中细粒碱长花岗岩。岩石呈浅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含量约25%,他形粒状,大小0.5~2mm;钾长石含量大于65%,半自形,大小一般为0.5~2mm,个别为2~4mm者构成“斑晶”。次要矿物含量5%~10%,以黑云母为主,含少量斜长石。该花岗岩的侵入时间略晚于前一个观察点的中粗粒碱长花岗岩,前者呈脉状侵入于后者之中,在南侧长城脚下东约150m的陡壁上可见两者的接触关系。
(4)观察节理。
岩石中可见四组节理,产状分别为320°∠74°、12°∠76°、265°∠85°、115°∠85°,主要为次生构造,节理切割岩石,使花岗岩形成陡壁。这些节理表明岩体形成之后,遭受了后期构造运动的破坏。
No.3
位于祖山风景区东门东约1.5km处大老峪村南东侧陡壁。
(1)沉积岩与岩浆岩的宏观特征的观察及判别。
响山岩体东部边缘相的围岩为中-晚寒武世沉积岩,离开岩体由西向东分布中寒武统徐庄组、张夏组和上寒武统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泥质岩夹石英砂岩的岩石组合,含生物碎屑灰岩。本观察点主要为中寒武世地层,宏观上,岩石成层性好,层理构造发育,颜色以灰色、浅褐灰色、暗灰色为主,主要岩性为含云母粉砂质页岩、鲕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长石石英粗砂岩、含藻泥质条带灰岩。地层呈中薄层状分布在岩体之上,并发育褶皱构造,表明岩体侵入或后期的构造活动使地层发生了塑性变形。
(2)接触变质作用及接触变质带特征观察。
岩体边部的岩石为细粒碱长花岗岩和正长斑岩。宏观上,以浅褐色、灰褐色为主,块状构造,两者之间见不到截然的界线,为过渡关系,越靠近围岩岩石颗粒越细,由细粒花岗结构变为斑状结构至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即岩体边缘有很明显的细粒边或冷凝边。这是岩浆侵入到地层中,岩浆体的边部受到淬火而形成的,表明响山岩体与中寒武统的侵入接触关系。
正长斑岩呈浅黄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成分为正长石和角闪石,前者为肉红色,含量5%~10%,自形,大小1~4mm;后者为黑绿色,含量小于5%,半自形,大小1~3mm。基质为隐晶质。局部发育假流动构造。岩体中可见围岩的捕虏体。
由于岩浆烘烤,围岩发生了接触变质作用,形成接触变质岩,使原来硬度低的灰岩、泥岩等变得坚硬。远离岩浆岩体变质程度变浅,直至正常沉积岩。在不同时代的围岩中,发育宽1~10cm的接触变质带,其界线不规则,岩性主要为大理岩、硅化岩、角岩,局部发育矽卡岩和黄铁矿化。
(3)褶皱构造的认识与观察。
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分析接触变质作用及接触变质岩的特征,分析冷凝边和烘烤边的成因,讨论冷凝边、烘烤边对于确定侵入岩与沉积岩接触关系的作用。测量接触面产状和地层产状,作侵入接触关系剖面素描图。
No.4
位于车厂村西南民居旁的公路边。
(1)观察松散堆积物,分析其形成环境。
正长斑岩和寒武系中薄层灰岩、泥灰岩中,发育宽约20m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它主要由细粒花岗岩、中粗粒花岗岩、正长斑岩的砾石和砂土、泥土构成,灰岩、泥灰岩、泥岩的砾石含量少,结构松散,分选性差。在垂向上,沉积物具有分带性:①下部为砾石层,砾石的粒径大,5~45cm,以5~15cm为主,磨圆度较好,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含量大于60%,略呈叠瓦状排列,其余为细砾和砂土;②中部主要为褐黄色砂泥层,呈长透镜体状,砾石很少,厚约40~60cm;③上部为磨圆度差的砾石层,砾石的成分下面以花岗岩、正长斑岩为主,上面以沉积岩为主,粒径较小,大约为3~30cm,磨圆度不好,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含量大于65%,其余为松散的砂土。
(2)根据堆积物特征,分析物源区。
在教师指导下,分析该点第四系堆积物的形成环境及物源区。该点内容较少,且在公路边进行观察分析,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另外,请同学们注意交通安全。
No.5
位于秋子峪村北约700m处公路西侧采石场。
(1)观察褶皱及其伴生构造。
该观察点位于柳江向斜西侧,为一直立背斜(图4-20)。出露地层为中寒武统徐庄组和张夏组,岩性主要为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泥灰岩、泥岩及生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为中厚层状—块状,灰色,鲕状结构,颗粒大小1~2mm,圆状,含量大于80%,亮晶胶结为主,风化面上球状鲕粒很明显地凸出于岩石表面。生物碎屑灰岩呈灰色,生物碎屑结构、晶粒结构,中薄层状,所含化石大多为古生物碎片,完整的较少,主要为双壳类。
地层中发育褶皱构造,为一个直立背斜。该背斜呈北北东向展布,枢纽走向5°~10°,向北东倾伏,倾伏角约10°;出露高度6~8m,宽度约30m;核部地层为徐庄组灰岩夹泥灰岩,翼部为张夏组灰岩、鲕状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西翼地层产状为300°~302°∠22°~39°,东翼为65°~82°∠30°~33°;发育正扇形节理和次级褶皱。近背斜轴部的节理往往可成为良好的导矿和储矿构造。区域上该褶皱属于上平山倾伏背斜的北东段,西翼地层被响山岩体破坏、侵蚀而不完整,由此说明该背斜形成于响山岩体之前。
(2)观察断裂构造。垂直背斜的展布方向,发育一些断裂构造,有的张开宽度大于30cm,被风化形成的红土及灰岩角砾所充填。它们是在褶皱形成过程中与挤压应力平行的方向上形成的张节理。
(3)沉积岩原生构造及岩溶现象。地层的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发育,主要有瘤状构造、水平层理、缝合线构造、羽裂纹等。观察、分析这些构造的形成原因。
(4)测量地层产状,作背斜构造横剖面素描图,确定褶皱类型。
图4-20 秋子峪背斜横剖面素描图(据林建平等,2005)
三、回顾与思考
(1)如何从野外的宏观特征判别沉积岩与侵入岩?
(2)怎样识别冷凝边与烘烤边?它们在研究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方面有什么意义?
(3)河流、洪流、片流形成的沉积物的特征有何异同?
(4)如何根据沉积物特征判别物源区?
(5)试述背斜构造的成因。如何识别褶皱类型?怎样描述褶皱特征?
❻ 河北著名的是什么山
河北名山 祖山祖山位于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因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它的分支盘亘而成,故称祖山。其主峰天女峰(又称黑尖顶)海拔1424米。祖山风光秀丽,有七大景区,113个景点,以奇石、奇水、奇花、奇洞著称。奇石以神龟探海、观音送子、奇峰挂月等最为著名;奇水有著名的花果山瀑布、北龙潭瀑布,其响山多洞穴,雨急风吹,产生共鸣,故称响山。祖山植被繁茂,花木繁多,尤以天女木兰花最为珍稀。天女木兰花为太古第四纪冰川期幸存名贵花卉,有植物化石之称,系国家濒危植物,为祖山所独有。雾灵山雾灵山位于兴隆县境内,主峰海拔2118米,为燕山山脉主峰。雾灵山历史上曾称伏凌山。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遍游雾灵山(伏凌山),并在《水经注》中称道:“伏凌山甚高峻,严障寒深。阴崖积雪,凝夏结冰(凝冰夏结),故世人因以名山也”。明代学者顾炎武称其“其山高峻,有云雾蒙其上,四时不绝”,后人又称其为“求道灵山”,故名“雾灵山”。雾灵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中国探险协会(2002年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雾灵山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奇峰怪石为骨架,以清溪碧泉为脉络,人文古迹点缀其间,构成一幅奇特的山水画卷。山上植物繁茂,峡谷纵横,幽潭飞瀑,云海茫茫,气候多样,“山下飘桃花,山上飞雪花”,素有“三里不同天,一山有三季”之称。尤以奇峰、秀水、林海最为著名,在雾灵山观日出,看佛光更是一大奇观,人称“北京第一缕阳光从这里升起”。长城岭(崇礼群山)长城岭(崇礼群山)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河北名山,长城岭地处崇礼县西北部,主峰海拔2010米,山顶有明古长城遗址,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岭地处和平森林公园,连同周边的翠云山、喜鹊梁、红花梁,有近十万亩森林。这里植被茂盛,有林海、松涛,夏季鲜花盛开,秋季万山红遍,冬季白雪皑皑,堪称林海雪原,还有北方最大片的白桦林。崇礼群山以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北方长城以南的滑雪胜地。这里雪期长达5个月,雪质可以和欧洲阿尔卑斯山相媲美。凭借这些优越的条件,我省先后在长城岭开设了高原训练滑雪基地,在红花梁开设了万龙滑雪场,在喜鹊梁开设了波罗美的滑雪场,崇礼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夏季旅游、冬季滑雪胜地,每年吸引30多万游客观光、登山、滑雪。小五台山位于蔚县,旧称雾山,地处燕山、恒山、太行山三大山脉交汇地带,为燕山之尾,恒山之首,太行之翼。小五台山东西南北中五峰突起,彼此相连,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朝岚夕烟,瞬息万变。其中,东台海拔最高,达2882米,为我省最高峰。小五台山原始神韵浓厚,森林茂密,植物繁茂,幽峡静谷,蝶飞鸟语,动物出没,是华北地区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小五台山主要景区有金河口等多处,金河口位于北麓峡谷,溪流经过峡谷岩石呈金黄色,故为金河口。观澜台、塔林、珍珠泉,七彩石滩、一线天等景观美不胜收。野三坡野三坡景区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境内的太行山与燕山交汇处,距首都北京100公里。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这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自然山水景观,被世人称为“世外桃源”。野三坡风景区的特点是一个“野”字。风景以自然的山水泉洞、林木花草为主,北部万山环绕,以长城为屏障,南部为山区谷地平原,拒马河纵穿而过,山清水秀,风光明媚。野三坡由多个各具功能的景区构成,分别是百里峡自然风景游览区、拒马河避暑疗养游乐区、白草畔原始森林保护区、佛洞塔奇泉怪洞游览区等。白草畔森林游览区(其主峰海拔1983米)山势挺拔,奇峰怪石林立,满山野花盛开,野生动物成群,森林遮天蔽日,堪称太行“绿色明珠”。登石城岭可观日出赏云海,探蚂蚁岭上的红蚁巢穴,听风动石畔的松涛,赏千亩杜鹃,游万亩林海,使人流连忘返。野三坡不仅有酷似桂林山水的拒马河风光,形如鬼斧神工的峡谷奇观,幽深奇异的溶洞,神秘离奇的怪泉,谜底难解的金华山,还有巍峨的长城、苍劲的摩崖石刻,古老的栈道、庙宇,保存完好的古智人化石和平西抗日烈士陵园及兴建的少数民族村寨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独具风采,被誉为“京畿胜景”。白石山白石山位于涞源县,因山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白石山山体雄峻,有三顶、六台、九谷、八十一峰,主脊长达7000余米,主峰海拔2096米,白石山奇峰林立,绝壁纵横,险壑遍布,是我国惟一的大理石岩峰地貌景观。白石山植物种类繁多,植被茂密,森林面积达2.8万亩,有观赏价值极高的纯红桦林,山北麓有全国重点文物———白石山长城,是长城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西麓有著名的峡谷———十瀑峡。顾名思义,十瀑峡多瀑、多涧、多潭,峡谷中可听幽谷泉鸣,可观飞瀑流泉,白石山气势雄伟,山中多云雾,又称北方“小黄山”。白石山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狼牙山狼牙山位于易县城西南,山势险峻,挺拔陡峭,犹如长短不齐的巨齿狼牙,故名“狼牙山”。主峰海拔1700米,抗战期间,日军扫荡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等五人,重创日伪军600余人,激战5小时,打完最后一颗子弹,英勇跳崖。1942年为纪念五壮士壮举,在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建有五壮士纪念塔,1958年重建,聂荣臻元帅亲笔书写“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狼牙山风景秀丽,为古燕十景之一,主要景观有红玛瑙溶洞,棋盘陀等,狼牙山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点。天桂山天桂山位于平山县境内,是我国北方著名山岳古刹性风景区,主峰海拔1054米,山为砾岩型地貌,多溶洞,颇具桂林特色,因此称为天桂山。其著名溶洞有白毛女洞、银河洞、藏古洞等。银河洞深达2000余米,为我国北方最大溶洞之一。天桂山还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名山,又称“北武当”,有明朝末年崇祯皇帝修建的归隐行宫———青龙观,著名建筑还有金顶、灵官阁、玉皇殿等。天桂山景色秀丽,山岩险峻,奇石百态,泉潺瀑溅,绿树成荫,风景名胜比比皆是,有高达97.71米的天下第一“归”字,有清冽不竭的槐(树)泉,千奇百怪的奇峰异石,如飞来峰、利剑峰,老虎背等。登顶峰望诸峰,可观云海,赏日出,石家庄尽收眼底。天桂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4A级景区。驼梁山驼梁山位于平山县,主峰海拔2281米,为河北五大高峰之一。该山以自然景观为主,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可以看山、看水、看草原。这里山势巍峨、层峦叠嶂,有三万多亩森林,密林中飘舞着数百条瀑布,千姿百态,飞珠溅玉,有“一山苍翠,万瀑齐飞”之名。瀑布又形成谷底潭水,形状各异,五颜六色,有“北方九寨”之称。最为奇特的是高山之上,山顶平坦如坻,形成海拔2000米以上的云顶草原。夏季这里碧草连天,彩蝶飞舞,鲜花盛开,恍有人间仙境之感;春季杜鹃、迎春花漫山遍野,有的斜倚冰柱,或俏立冰中,呈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奇特景观;隆冬时节,山上处处冰雕玉砌,构成一幅天然的冰雕艺术长廊。苍岩山苍岩山位于井陉县境内,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华北地区较大的佛教文化名山。山有千年古寺福庆寺,有南阳公主祠,传说隋代南阳公主曾修行在此。山有太行奇木,古檀称奇。苍岩檀千姿百态,迎客檀、罗汉檀、巨人檀、壁虎檀……,为太行独有风景树木。苍岩山最为著名的是桥楼殿,飞虹般架于两山之间,悬崖之上,金碧辉煌,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奇山、幽谷、檀木构成了苍岩山独特景观,内集三绝、四奇、十六景、七十二观,并有闻名于世的圣母龛回音壁,诗云:“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惟苍岩”。
❼ 请简单介绍一下秦皇岛祖山的东门和北门
1.东门距离秦皇岛市区最近,北门最远。
自驾车——可在京沈高速公路秦皇岛内西出口沿秦容青公路北行25公里到达祖山东门,55公里到达祖山北门。
2.东门进入后需坐景区的小电瓶车到画廊谷(三千六百跳),步行登山至半山腰才有缆车。
北门可以开车上山,一直可开到祖山宾馆,然后可坐车去一线天、王母峰、情人谷等景点。
3.如果想要爬山,还是选择东门吧,“画廊谷”,北岸奇险,崖顶怪石林立;南岸郁郁葱葱,藤蔓缠绕,繁花似锦;沟底巨石叠卧,清溪绕流,游人步行其上如鸟越石,俗称“三千六百跳”。
但建议有一个人将车开上祖山宾馆,这样不用再返回东门,上山容易下山难,老人一定受不了下山之苦。
4.十里画廊山水一日游:早至祖山东门观苇子峪长城―→地质、植物科普基地―→画廊谷赏36景―→祖山宾馆午餐―→情人谷观八戒岩、万寿山、迎客松、无字碑―→返程(开车从祖山宾馆返回市区)
❽ 祖山风景区地质作用及旅游观察路线
路线:基地─祖山风景区东门─车厂─秋子峪─基地
任务:
1)观察早白垩世响山花岗岩岩基及花岗岩地貌。
2)观察接触变质作用及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的构造现象。
3)观察基岩区河流地质作用和新生代沉积物特征。
4)观察寒武纪地层的岩性与原生构造。
5)观察秋子峪背斜构造,并进行构造运动分析。
6)祖山自然风景区及明代长城旅游观光。
预习内容:
1)表层地质作用。
2)岩浆作用及变质作用。
3)构造运动。
No.26
位置:祖山风景区东门内微波塔(苇子峪林场)西约200m路北侧(图4-21)。
意义:花岗岩及其次生构造、地貌观察点。
观察内容:
1)响山岩体早期侵入岩。
2)侵入岩的构造特征。
3)侵入岩的地貌特征。
教学内容:
1)祖山自然风景区地质上属于早白垩世响山花岗岩岩基的一部分。该岩基出露面积约217km2,平面上以不规则的椭圆状(长轴北北东向延伸达25km,出露宽度达15km)产出,出露位置为两组断裂的交会部位。在构造运动的持续作用下,响山岩体不断扩张,形成了两期岩浆侵入(参见第二章,二、岩浆岩)。岩体与围岩接触界线为不规则的锯齿状,岩体内部无定向组构,在接触带附近常见围岩捕虏体。本观察点位于岩体的东部边缘,岩性为早期侵
图4-21 祖山风景区地质作用及旅游观察路线交通位置图
入的中粗粒碱长花岗岩。
2)中粗粒碱长花岗岩(图版Ⅲ-7):浅肉红色,中粗粒不等粒结构,局部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定向性不明显,局部发育晶洞构造。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石英约20%~25%,他形粒状,大小1~8mm;钾长石>65%,肉红色,半自形-自形,大小2~10mm,多数为3~6mm,大者形成“斑晶”;斜长石5%~10%,灰白色,自形-半自形,大小4~9mm。次要矿物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两者含量<5%。岩石K-Ar同位素年龄为101.4Ma(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探开发局,1995)。
3)岩石原生构造是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构造。响山岩基的原生构造主要是晶洞构造和原生节理构造。在侵入岩中近于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状的原生孔洞称为晶洞。晶洞大小不等,直径由数厘米至数十厘米。晚期或后期的岩浆(或热液)渗入晶洞,在晶洞壁上常发育晶形完好的石英、长石晶体。花岗岩晶洞内的矿物多为石英晶体,生长好的称为水晶,一般垂直于晶洞壁生长。响山花岗岩晶洞构造比较发育(图版Ⅲ-8)表明该岩体是在伸展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响山岩基早期侵入体中原生节理较发育,在同一露头可见3组互相垂直的原生节理。原生节理的产状受岩浆侵位时的构造应力场的控制。
4)花岗岩地貌:响山岩体中发育很多不同方向的近直立裂隙,包括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在表层地质作用下,特别是风化和地面流水的剥蚀,响山岩体内形成了深谷奇峰、地势陡峻的地貌特征。在露头上亦可见到两组(产状345°∠64°、5°∠80°~89°)或三组次生节理切割岩石的现象。
5)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描述花岗岩的岩石特征,观测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讨论响山花岗岩体的地貌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岩性鉴定与描述。
2)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的区别及产状测量。
时间:40分钟。
思考题:
1)试述响山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2)与华山、黄山等地质地貌特征进行对比,说明响山岩体地貌的形成条件。
No.27
位置:祖山风景区东门两侧。
意义:河流地质作用及冲积物观察点。
观察内容:
1)了解祖山自然风光,接受爱国主义和专业思想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山区河流的地质作用特征。
3)响山岩体晚期中细粒花岗岩。
4)节理观测。
教学内容:
1)祖山风景区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稀有植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位于秦皇岛市区西北约25km的青龙县响山─老岭一带,面积约118km2,最高峰响山海拔1421m。在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山峰均由响山发端绵延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祖山有五大景区,上百个自然景观,其中,自然地质博物馆——十里廊谷、原始遗留的稀有植物——天女木兰、遇风奏乐的山峰——响山、变幻无常的六棵松——幻松、原始森林、草甸、瀑布及明代石长城等景观更为引人入胜。祖山风景区不仅是北方少有的山岳型森林公园,也是进行地质、生物、环境等研究的良好的天然实验室。
天女木兰,又称天女花、天兰、山牡丹等,属木兰科木兰属,阔叶亚乔木,在国家稀有濒危植物名录中被列为第二级,是世界知名的珍贵树种。天女木兰花期在6~7月间,花瓣乳白色,花蕊红中带黄,极为冷艳,树叶油绿肥厚,枝干光滑无纹,整体呈现出一种丽质秀美的仙女形象。天女木兰对环境的选择比较苛刻,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地区才能开花生存,一旦环境遭到破坏,便生长不良,以至枯萎、消亡。目前,在我国仅有少数地区发现该树种,而祖山现有1500株,并且成片生长,更是罕见。每年6月下旬,成片盛开的天女木兰,长长的花梗随风飘荡,芳香扑鼻,宛若天女散花,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在风景区大门两侧的陡峻山坡上,苇子峪长城呈北东-南西向蜿蜒起伏。它在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由明代开国元勋徐达主持修建,公元1567年(明隆庆元年)又由民族英雄戚继光主持重修,为石长城,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风景区东门南侧石河支流发源于响山,由于河流的下蚀作用,上游河谷呈“V”字形;冲积物成分相对简单,主要为中粗粒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石英正长岩等,分选差,棱角状-次圆状,局部可见砾石呈叠瓦状排列;发育河漫滩、浅滩,局部可分辨出Ⅰ、Ⅱ级河流侵蚀阶地或见到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的现象。
3)在风景区东门外两侧陡壁上,可见响山岩体边缘的中细粒碱长花岗岩。岩石呈浅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含量约25%,他形粒状,大小0.5~2mm;钾长石含量>65%,半自形,大小一般为0.5~2mm,个别为2~4mm者构成“斑晶”。次要矿物含量5%~10%,以黑云母为主,含少量斜长石。该花岗岩的侵入时间略晚于前一个观察点的中粗粒碱长花岗岩,前者呈脉动侵入于后者之中,在南侧长城脚下东约150m的陡壁上可见两者的接触关系。
4)岩石中可见4组节理,产状分别为320°∠74°、12°∠76°、265°∠85°、115°∠85°,主要为次生构造,节理切割岩石,使花岗岩形成陡壁。这些节理表明岩体形成之后,遭受了后期构造运动的破坏。
重点与难点:
1)花岗岩的分类、命名及观察描述花岗岩的方法。
2)中粗粒和中细粒碱长花岗岩接触关系的判断与分析。
3)节理的观测及节理性质的判别与分析。
时间:80分钟。
思考题:
1)如何从野外的宏观特征判别沉积岩与侵入岩?
2)以祖山风景区为例,讨论自然保护区对地质、生物、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意义。
No.28
位置:祖山风景区东门东约1.5km大老峪村南东侧陡壁。
意义:接触变质作用观察点。
观察内容:
1)沉积岩与岩浆岩的宏观特征及判别。
2)接触变质作用及接触变质带特征。
3)褶皱构造。
教学内容:
1)响山岩体东部边缘相的围岩为中-晚寒武世沉积岩,离开岩体由西向东分布中寒武统徐庄组、张夏组和上寒武统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泥质岩夹石英砂岩的岩石组合,含生物碎屑灰岩。本观察点主要为中寒武世地层,宏观上,岩石成层性好,层理构造发育,颜色以灰色、浅褐灰色、暗灰色为主,主要岩性为含云母粉砂质页岩、鲕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长石石英粗砂岩、含藻泥质条带灰岩。地层呈中薄层状分布在岩体之上,并发育褶皱构造,表明岩体侵入或后期的构造活动使地层发生了塑性变形。
2)岩体边部的岩石为细粒碱长花岗岩和正长斑岩,宏观上,以浅褐色、灰褐色为主,块状构造,两者之间见不到截然的界线,为过渡关系,越靠近围岩岩石颗粒越细,由细粒花岗结构变为斑状结构至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即岩体边缘有很明显的细粒边或冷凝边。这是岩浆侵入到地层中,岩浆体的边部受到淬火而形成的,表明响山岩体与中寒武统的侵入接触关系。
正长斑岩呈浅黄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成分为正长石和角闪石,前者为肉红色,含量5%~10%,自形,大小1~4mm;后者为黑绿色,含量<5%,半自形,大小1~3mm。基质为隐晶质。局部发育假流动构造。岩体中可见围岩的捕虏体。
由于岩浆烘烤,围岩发生了接触变质作用,形成接触变质岩,使原来硬度低的灰岩、泥岩等变得坚硬。远离岩体变质程度变浅,直至恢复到正常沉积岩。在不同时代的围岩中,发育宽1~10cm的接触变质带,其界线不规则(图版Ⅳ-1),岩性主要为大理岩、硅化岩、角岩,局部发育矽卡岩和黄铁矿化。
3)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分析接触变质作用及接触变质岩的特征,分析冷凝边和烘烤边的成因,讨论冷凝边、烘烤边对于确定侵入岩与沉积岩接触关系的作用。测量接触面产状和地层产状,作侵入接触关系剖面素描图。
重点与难点:
1)正长斑岩的观察与描述。
2)侵入接触关系、接触变质带的识别与分析。
时间:60分钟。
思考题:怎样识别冷凝边与烘烤边?它们在研究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方面有什么意义?
No.29
位置:车厂村西南民居旁的公路边。
意义:松散堆积物观察点。
观察内容:
1)松散堆积物及其形成环境分析。
2)根据堆积物特征,分析物源区。
教学内容:
1)在正长斑岩和寒武系中薄层灰岩、泥灰岩中,发育宽约20m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它主要由细粒花岗岩、中粗粒花岗岩、正长斑岩的砾石和砂土、泥土构成,灰岩、泥灰岩、泥岩的砾石含量少,结构松散,分选性差。在垂向上,沉积物具有分带性:①下部为砾石层,砾石的粒径大,为5~45cm,以5~15cm为主,磨圆度较好,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含量>60%,略呈叠瓦状排列,其余为细砾和砂土;②中部主要为褐黄色沙泥层,呈长透镜体状,砾石很少,厚约40~60cm;③上部为磨圆度差的砾石层,砾石的成分下面以花岗岩、正长斑岩为主,上面以沉积岩为主,粒径较小,大约为3~30cm,磨圆度不好,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含量>65%,其余为松散的砂土。
2)在教师指导下,分析该点第四系堆积物的形成环境及物源区。该点内容较少,且在公路边进行观察分析,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另外,请同学们注意交通安全。
重点与难点:
1)不同营力和介质的搬运、沉积特征。
2)砾石的岩性识别及可能的物源区分析。
时间:40分钟。
思考题:
1)河流、洪流、片流形成的沉积物的特征有何异同点?
2)如何根据沉积物特征判别物源区?
No.30
位置:秋子峪村北约700m公路西侧采石场。
意义:褶皱及其伴生构造观察点。
观察内容:
1)褶皱构造。
2)断裂构造。
3)沉积岩原生构造及岩溶现象。
教学内容:
1)该观察点位于柳江向斜西侧,出露地层为中寒武统徐庄组和张夏组,岩性主要为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泥灰岩、泥岩及生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为中厚层状-块状,灰色,鲕状结构,鲕粒大小1~2mm,圆状,含量>80%,亮晶胶结为主,风化面上球状鲕粒很明显地凸出于岩石表面。生物碎屑灰岩呈灰色,生物碎屑结构、晶粒结构,中薄层状,所含化石大多为古生物碎片(图版Ⅳ-2),完整的较少,主要为双壳类。
2)地层中发育褶皱构造,为一个直立背斜。该背斜呈北北东向展布,枢纽走向5°~10°,向北东倾伏,倾伏角约10°;出露高度6~8m,宽度约30m;核部地层为徐庄组灰岩夹泥灰岩,翼部为张夏组灰岩、鲕状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西翼地层产状为300°~302°∠22°~39°,东翼为65°~82°∠30°~33°;发育正扇形节理和次级褶皱(图4-22;图版Ⅳ-3)。近背斜轴部的节理往往可成为良好的导矿和储矿构造。区域上该褶皱属于上平山倾伏背斜的北东段,西翼地层被响山岩体破坏、吞蚀而不完整,由此说明该背斜形成于响山岩体之前。
图4-22 秋子峪背斜横剖面素描图
3)地层的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发育,主要有瘤状构造、水平层理、缝合线构造、羽裂纹等,观察、分析这些构造的形成原因。
4)垂直背斜的展布方向,发育一些断裂构造,有的张开宽度>30cm,被风化形成的红土及灰岩角砾所充填。它们是在褶皱形成过程中与挤压应力平行的方向上形成的横张节理。
此处还可见到断层擦痕(有的产状为115°∠30°和350°∠39°)与岩溶现象。
5)测量地层产状,作背斜构造横剖面图,对褶皱进行分类。
重点与难点:
1)褶皱构造的识别及褶皱的测量与描述。
2)与背斜构造伴生的小构造的观察与识别。
时间:60分钟。
思考题:
1)试述背斜构造的成因。
2)如何识别褶皱类型?怎样描述褶皱特征?
3)褶皱构造对于地质找矿有何意义?
❾ 阴宅风水的祖山是什么意思
祖山,又称祖宗山,指龙脉发源处的山。按距离结穴之处的远近,依次可分为太祖山、太宗山、少祖山、少宗山、父母山。
❿ 祖山的旅游指南
景区门票80元/张 ,意外伤害保险3元/张(自愿购买)
观光车票价:单程10元,往返20元
索道价格:单程78元,往返130元
开放时间:8:00-17:00
地址: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镇
最佳旅游时节:夏秋两季更适宜旅行。但四季各有特色。 祖山烤全羊:满族风味充溢,天然绿色佳肴;经济家庭套餐,农家年饭风味。
祖山特色美食:祖山老豆腐、家鸡蘑菇粉、大盘手扒骨、山菜大蒸包(大合子)、山葱炒鸡蛋、祖山农家菜。 一、自驾车:京沈高速公路在秦皇岛第20出口向青龙祖山方向开车56公里即可到达祖山景区北门(请不要走东门,东门上山需乘坐缆车;也可步行观赏沿途美丽景色)。
二、火车:从秦皇岛火车站乘6路公交车到海阳路长途车站,转乘到祖山的公交车,到达东门或北门(庙沟),东门需乘坐缆车上山,北门自8月5日起由景区专车接送上山。
秦皇岛祖山门票 80元/人 (网上订购70元/人)
● 自驾车——可在京沈高速公路秦皇岛西出口沿秦青公路北行25公里到达祖山东门,55公里到达祖山北门。
● 公交车——秦皇岛市区海阳路长途汽车站每天都有发往祖山东门和北门的公共汽车。
海阳路长途汽车站―→祖山东门 发车时间:6:30、 7:10、 9:00、 11:15、 13:25、 14:25、 15:35
祖山东门―→海阳路长途汽车站 返程时间:7:30、 8:10、 10:00、 12:15、 14:25、 15:25、 16:35
海阳路长途汽车站―→祖山北门 发车时间:6:40、 10:00、 13:30、 15:10
祖山北门―→海阳路长途汽车站 返程时间:8:00、 11:20、 14:50、 16:30
以上线路如有变化,以长途汽车站公告为准
三、景区内环游车路线
东门——画廊谷 庙沟——北门 祖山宾馆——王母峰 祖山宾馆——情人谷 庙沟——情人谷
景区内东门至画廊谷口有一段小交通是门票里面包含的,登山可有两种选择,1、乘索道而上2、在乘索道的左边有一条人工铺设的台阶可沿此上山,到达祖山宾馆(望海神寺)视野比较开阔,在这儿又有一段小交通是望海寺到天女锋脚下的,这段路比较远,建议大家都乘坐景区小交通,往返20-30元/人(如果门票里面包含的话就不用购买了)车程大概是15分钟左右,属于单向盘山路,岩路上山可以欣赏窗外的美景,仿佛行走在空中一般,美不胜收。
祖山风景区,面积118平方公里,100多处自然景点,游遍所有景点最少需要几天时间,为方便您游览我们特别推荐景区内精品路线以供您选择,并配备导游员为您作细致的讲解。
●十里画廊山水一日游:早至祖山东门观苇子峪长城―→地质、植物科普基地―→画廊谷赏36景―→祖山宾馆午餐―→情人谷观八戒岩、万寿山、迎客松、无字碑―→返程
● 回归自然超值二日游:第一日早至祖山东门观苇子峪长城―→地质、植物科普基地―→画廊谷赏36景―→祖山宾馆午餐―→仙女云床―→空中草原―→祖山宾馆晚餐―→夜晚参加满族风情篝火狂欢夜―→晚宿祖山宾馆;第二日早餐后由宾馆出发―→天女峰登顶观海上渔影、长城等―→五人岭平台观景―→祖山宾馆午餐―→情人谷观八戒岩、万寿山、迎宾松、无字碑―→庙沟停车场结束快乐的祖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