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儿山隧道的地质现象有哪些
1. 如何评价翻越川藏第一险的雀儿山隧道
雀儿山隧道已于201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连接甘孜县与德格县的交通更通畅,这样川藏第一险的雀儿山垭口已很少再有车辆去翻越了,从此“冬过雀儿山,如撞鬼门关”已成历史。
注:我今年国庆期间专程去过雀儿山隧道
2. 雀儿山隧道的建设进程
2011年6月日,国道317线上的雀儿山隧道东洞口引道工程在德格县马尼干戈乡破土动工。据国道317线甘孜段改扩建及雀儿山隧道工程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引道是雀儿山隧道的前期工程,雀儿山隧道工程工可报告正在等待国家发改委的批复,“现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工可批复后就将马上开工。” 据介绍,雀儿山隧道东洞口引道公路长度为14.06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面宽度8.5米。而与之相连的雀儿山隧道长约7公里,设计高程达4240米至4380米,是世界上第一座在海拔4300米以上的超特长公路隧道。“雀儿山隧道是世界最高的隧道,建设难度非常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雀儿山隧道通车后,将打通一条新的川西自驾游黄金通道。
截止2014年9月,由中铁一局四公司承建的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主洞掘进1720米,平导掘进突破2000米大关,在节点工期上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2015年12月10日上午10时,世界第一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雀儿山隧道西出口主洞掘进至分界里程,标志着雀儿山隧道西出口掘进任务圆满完成。
雀儿山隧道西出口(Q2标)掘进任务圆满完成
雀儿山隧道全长7079米,施工海拔在4300米的雪域高原,需攻克冻土、涌水、断层、岩爆和通风供养等施工难题,施工难题世所罕见。雀儿山隧道Q2标主洞3530米和平导3576米及路基1200米的施工任务由中铁一局承建。历经三年多,于日前该隧道主洞平导均达分界里程,路基已完工。
据了解,中铁一局正加紧施作仰拱、二衬、水沟电缆槽等。同时,该局将组建施工班组继续平导向前掘进,改装维修机械设备、改移电缆,确保通风供水,编制施工方案,就双洞继续向前掘进做好人员、机械、技术等准备工作。
3. 雀儿山隧道的特别设计逃生救援通道
在修建和运抄营时,将分袭别在隧道洞口两端建立大功率制氧站,可供300人同时施工使用,同时辅助多台流动制氧车;与此同时,大规模使用电气化而非柴油型的机械,减少耗氧量。
与隧道并行的,还有一条导洞,可容纳一辆消防车通行。这个导洞造价为隧道的三分之一,作为逃生和救援通道。经测算,由于洞内气压和含氧量低,一旦隧道内发生事故,将给司乘人员逃生带来巨大隐患。为此,省公路设计院的专家们引入国外理念,在设计隧道的同时,专门设计了一条与隧道平行的导洞。逃生时需要短距离找到出口,所以导洞与隧道相连接的通道间距少于一般设计的250米。
不仅如此,此导洞还有一个功效:长7公里多隧道的通风也是靠导洞完成,设立在导洞两端的大功率轴流风机,先向导洞里送风,然后再转到隧道里。
4. 什么是隧道中的平行导洞作用是什么
工程术语,指在隧道来修建时,考源虑远期需要而修建的与主隧道同时平行的隧道,一般在进出口位置设置,减少远期工作量。
起辅助之用,二者的关系是主要隧道与平行而设置的辅助隧道。它出现于雀儿山隧道、青岛胶州湾隧道、大柱山隧道等地形地质条件下的隧道。
作用:有排水的,有倒车的,救援通道的,等。开挖时的平行导洞是防止坍塌的,支护跟进的。
(4)雀儿山隧道的地质现象有哪些扩展阅读
例如,雀儿山隧道主洞长7079m,平导长7108m,平导与主洞线间距约为33m,与主洞大致平行,可容纳一辆消防车通行。这个导洞造价为隧道的三分之一,作为逃生和救援通道。经测算,由于洞内气压和含氧量低,一旦隧道内发生事故,将给司乘人员逃生带来巨大隐患。
为此,省公路设计院的专家们引入国外理念,在设计隧道的同时,专门设计了一条与隧道平行的导洞。逃生时需要短距离找到出口,所以导洞与隧道相连接的通道间距少于一般设计的250米。
此导洞还有一个功效:长7公里多隧道的通风也是靠导洞完成公路的,设立在导洞两端的大功率轴流风机,先向导洞里送风,然后再转到隧道里。
5. 四川雀儿山什么时候打遂道
川藏线上长度最长、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本报讯(记者李秋怡)有川藏线“第一高”、“第一险”之称的国道317线雀儿山明年可望建隧道。10月30日,记者从省公路设计院获悉,正在规划设计中的雀儿山隧道长7060米,海拔高度约4400米,将是川藏公路上长度最长、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
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组织人员并邀请专家在蓉召开了《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项目建议书》咨询评估会,这标志着该项目将转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如果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开工。雀儿山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山鹰飞不过的山峰”,届时,这座“山鹰飞不过的山峰”可全年畅通。
修建雀儿山隧道是四川公路史乃至中国公路史上的一次挑战。省公路设计院专家介绍,在如此高寒高海拔的地方修隧道,首先要克服的是仅为平原地区55%左右的低气压、低含氧量。还要克服低温、沿线积雪、雪崩、涎流冰严重等困难。除此之外,地面横坡陡峭,高差十分悬殊,最大高差达850米,道路崎岖、坡陡弯急,路面狭窄、平纵线形差,是川藏线上最艰难的路段。
规划中的雀儿山隧道净宽9米,净高5米,两端接线长约5公里,隧道内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隧道建成后,可避开雀儿山区段约32公里,缩短里程20公里,节约行车时间两小时,并保证国道317线全年畅通。 这段新闻事昨年11月份的
6. 高地应力地层中开挖隧道有哪些不良地质现象
高地应力对隧道工程造成的灾害最典型为:
1、对硬脆性岩体而言为岩爆;
2、对软岩则为洞室大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