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报告中的土层每层怎么分
Ⅰ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如何确定土层厚度,报告提供的都是一个范围。
沿挡土墙走向方向的剖面是主剖面,当地层均匀时取每一层的平均值,当地层变化大时应分段取平均值。
Ⅱ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土层层低标高什么意思
应是土层层底标高,由于地质在不同的时代环境影响下形成一层一层的岩土层。
Ⅲ 勘察报告中地质层6一1,6一2是什么意思
地层的代号?
Ⅳ 地勘报告中地层平均厚度怎么计算
沿挡土墙走向方向的剖面是主剖面,当地层均匀时取每一层的平均值,当回地层变化大时应分答段取平均值。
土层次分为覆盖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其中在淋溶层中的最上面那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土壤厚度在这一层中,这一层也被称为腐殖层,是肥力性质最好的一层,植物根系和微生物也集中在这一层。至于覆盖层在森林土壤中比较常见,基本是枯枝落叶。
江河改道的冲积平原是最适合耕种的土壤。
Ⅳ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中岩土体类型怎么区分
危险性评估报告中,你所说的这种类型我们应该怎么区分呢,在这里希望有地质学家,以及对地质灾害方面有评估过的朋友们,提供一下权威性的报告,以及答案。
Ⅵ 地质条件里, 哪些岩层可以称为松散层,以什么为标准划分的。这里是煤矿,希望能说具体一点。
说松散层一般是抄在露天煤矿剥离工程袭中提到这个名词,是相对于岩石来说的,松散层的实际划分标准就是剥离物中除软岩外不需要爆破的部分,一般是沙子、土层,有时包括砂砾石层,但是软岩不应该划为松散层,即使不爆破也应该列入岩石。这样划分的用途一方面是容易区分剥离成本,确定不同剥离物的排弃地点,还可以做生产接续计划时参考,另外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你可以根据每天的统计报表推断工程进度等,甚至在松散层和岩石中采取不同的开拓准备系统,等等,用处多啦,慢慢熟悉吧。
Ⅶ 地质年代表及地层年代表是怎么划分的
中国地质年代表 代 纪 世 代号 起始时间(百万年) 生物开始出现类型 -----------------------------------------------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Qh 0.01人类出现 晚更新世 Qp中更新世 Qp2 早更新世 Qp1 1.64 新近纪上新世 N2 5.00 中新世 N1 23.3 近代哺乳类出现 古近纪渐新世 E3 37.5 始新世 E250 古新世 E1 65 鱼类出现 -------------------------------中生代白垩纪 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钙藻出现 侏罗纪 J 208 鸟类哺乳类出现 三叠纪 T 250 蜥龙 鱼龙出现 -------------------------------晚古生代二叠纪 P 290 兽行型类 裸子植物出现 石炭纪 C 362坚孔类 种子蕨 科达类出现 泥盆纪 D 410 总鳍鱼类 节蕨 石松 真蕨植物出现 早古生代志留纪 S 439 裸蕨植物出现 奥陶纪 O 510 无颌类出现 寒武纪 -- 570 硬壳动物出现 -----------------------------新元古代震旦纪 Z 680 不具硬壳动物出现 南华纪 Nh 800 青白口纪 Qb 1000 多细胞动物 高级藻类出现 中元古代蓟县纪 JX 1400 真核动物出现 (绿藻) 长城纪 Ch 1800 古元古代滹沱纪Hl 2300 五台纪 Wt 2500 -----------------------------新太古代 Ar3 2800 原核生物出现 (菌类及蓝藻) 中太古代 Ar2 3200 古太古代 Ar1 3600 生命现象开始出现 始太古代 Ar0 45oo 地质年代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某一时间阶段的划分方法。 地球的历史按等级划分为:宙、代、纪、世、期、亚期等六个地质年代单位。 地质年表 第四纪-全新世-距今1万年 第四纪-更新世-距今250万年 第三纪-上新世-距今1200万年 第三纪-中新世-距今2500万年 第三纪-渐新世-距今4000万年 第三纪-始新世-距今6000万年 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距今6700万年 白垩纪-距今1.37亿年 侏罗纪-距今1.95亿年 中生代-三叠纪-距今2.30亿年 二叠纪-距今2.85亿年 石炭纪-距今3.50亿年 泥盆纪-距今4.00亿年 志留纪-距今4.40亿年 奥陶纪-距今5.00亿年 显生宙-古生代-寒武纪-距今6.00亿年 元古代-震旦纪-距今18.0亿年 隐生宙-太古代 距今>50亿年
Ⅷ 地质报告怎么分析
网上资料来,希望对你有多源帮助
第一章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 地层 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
第四章 构造 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最后,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Ⅸ 地质分类有哪些地质分为什么类型
(1)标准地质剖面:如中国最古老的岩石——辽宁鞍山白家坟花岗岩;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等。
(2)著名古生物化石遗址:如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世界奇观——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等。
(3)地质构造形迹:如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河南嵩山前寒武纪地层及三个整合遗迹等。
(4)典型地质与地貌景观:如安徽黄山奇峰;澎湖列岛的地形景观等。
(5)特大型矿床:如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内蒙古白云鄂博;中国稀有金属和宝石明珠——新疆阿尔泰伟晶岩;黑龙江大庆油田等。
(6)地质灾害遗迹:如辽宁大连金石滩震旦系——寒武系地层中的地震遗迹;河北唐山地震遗迹;云南东川市泥石流及防治等。
(9)地质报告中的土层每层怎么分扩展阅读:
地质的研究对象:
1、矿物和岩石
在地球的化学成分中,铁的含量最高(35%),其他元素依次为氧(30%)、硅(15%)、镁(13%)等。如果按地壳中所含元素计算,氧最多(46%),其他依次为硅(28%)、铝(8%)、铁(6%)、镁(4%)等。这些元素多形成化合物,少量为单质,它们的天然存在形式即为矿物。
2、地层和古生物
地层是以成层的岩石为主体,随时间推移而在地表低凹处形成的构造,是地质历史的重要纪录。狭义的地层专指已固结的成层的岩石,有时也包括尚未固结成岩的松散沉积物。
3、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
地球表层的岩层和岩体,在形成过程及形成以后,都会受到各种地质作用力的影响,有的大体上保持了形成时的原始状态,有的则产生了形变。它们具有复杂的空间组合形态,即各种地质构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质
Ⅹ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如何确定土层厚度
沿挡土墙复走向方向的剖面制是主剖面,当地层均匀时取每一层的平均值,当地层变化大时应分段取平均值。
土层次分为覆盖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其中在淋溶层中的最上面那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土壤厚度在这一层中,这一层也被称为腐殖层,是肥力性质最好的一层,植物根系和微生物也集中在这一层。至于覆盖层在森林土壤中比较常见,基本是枯枝落叶。
江河改道的冲积平原是最适合耕种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