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地质大学王院士

地质大学王院士

发布时间: 2021-02-27 14:47:21

① 截止2018年共有几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供职于中国地质大学

一共有12位在校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有赵鹏大,殷鸿福,于崇文,翟裕生,李曙光,刘光鼎,金振民,王成善,莫宣学。
工程院院士有吴金国,邓军,沈照理。

② 地质大学出过什么杰出人士或名人

杨遵仪教授(1908.10— ),男,广东揭阳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1939年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著名的古生物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1939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地质学特别是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执教于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地质学院。历任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北京地质学院副总务长,专修科主任,水文系、石油系、地质测量及找矿系、地质系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古生物学报》的编委,《地质学报》、《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的副主编和《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of China》 的主编;九三学社中央顾问;美洲地质学会终身荣誉会员,美国耶鲁大学Sigmay Xi荣誉会员;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冈瓦纳地层分会委员。

主编了《古生物学教程》、《古生物学》和《古生物地史学》教材。其中1980年与郝诒纯教授合作再次主编的《古生物学教程》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与程裕淇、王鸿祯教授合著的《The Geology of China》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外学者四人合编的《Permo——Triassic Events in the Eastern Tethys》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环太平洋事件及其全球对比》(英文)先后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还著有《贵州中部中、上三叠统腕足类》;合著《南祁连山三叠系》(1983)、《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生物群》(1987)、《桃李满天下》(1993)等9部专著和60余篇论文。

80年代初与殷鸿福、张克信、吴顺宝等合作研究《全球二叠-三叠系界限层型(GSSP)浙江省眉山剖面》去年被定为国际“金锤子”获2001年国内科技十大新闻。

参加编著的《中国地层概论》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主持的《南祁连山的三叠系》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生物群》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1年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第五届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同年还获得何梁何力科技进步奖。被录入《中国科学家传记大词典》和《中国科技名人录》。
王鸿祯教授(1916.11— ),男,山东苍山人,中共党员,1950年2月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秘书长、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民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人民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地质学会及中国古生物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顾问。

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在地层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将沉积相与构造背景相结合,区别不同的古地理格局与古构造框架,主编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提出了层序地层的分类级别体系及其与天文周期之间的可能联系,出版了《中国层序地层研究》;在大地构造方面,提出了构造名词体系和中国及全球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的划分,提出了以泛大陆为准的大陆聚散周期,进行了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提出了地球演化中可能曾发生阶段性有限膨胀的设想,由此形成了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地质学史方面,提出以学科史和学科思想史为主要研究方向,主编出版了《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文集、图集和教材20余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1994),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特别奖(1996)。
赵鹏大教授(1931.5— ),男,满族,辽宁清源人,中共党员,1980年任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1995),地质勘探学家、数学地质学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8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矿产普查与勘探、数学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校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名誉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九屇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定量地层委员会表决委员,IAMG杂志《不可再生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编委及IAMG杂志《计算机与地学》(Computers and Geosciences)通讯编委,《中国地质大 学学报——地球科学》主编。曾任国际地质数据委员会亚洲地区代表、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专门委员。

③ 中国地质大学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叶大年 1939.7 矿物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与控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共17名)

④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有几个院士当选

目前2015年院士增选尚未完成,目前第一轮投票已经完成,我校王焰新校长和郝芳教授通过了第一轮,是否成功还有看后续的投票

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哪些不错的教授

作为马院同学,来回答一下我接触过的地大优秀的文科教授。(地大各个门类的文科老师基本集中在马院哦~)

严世雄老师,曾经教过我们伦理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造诣令我映像深刻。

但是老师非常的和善,对同学总是很友好。

要是有什么问题或者说疑惑,严老师总是鼓励学生勇于和他交流。他还提倡学生要敢于质疑、勤于思辨,要在自我探索中进步。可以说,他手下的学生总是能从他那儿获益良多。

⑥ 中国地质大学都有哪些院士,包括已故的

地大有一条院士街,两边都是院士的简介等等,在武汉地大最高的行政楼的广场的连接处,是拾级而上的街道。你可以哪天去游历一下,数一下,反正很多院士。

⑦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有几个院士啊 学校有啥技术类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
学校能学的技术比较多。
最好的是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资源产业经济类。
相关信息,
可上学校官网查看。
有详细介绍。
祝你好运。

⑧ 中国地质大学有哪9名院士

这个啊 网上有啊 学校首页

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哪些院士

矿产普查及勘探、数学地质学家赵鹏大
地质古生物学家殷鸿回福
地球化学学家答於崇文
地球化学学家张本仁
地球化学学家高山
矿床学家翟裕生
地球化学学家李曙光
构造地质学家金振民
岩石学家莫宣学
沉积学家王成善

⑩ 中国西安地质大学院士

7月9日下午,地大赴西安实践团来到长安大学地学大厦,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汤中立院士进行了亲切交谈,汤院士热情接待并填写了校友寄语卡,随后为母校六十年校庆送上了诚挚的祝福。

汤中立院士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他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学习生活。1952年9月,他进入了北京地质学院,开始了他对地质学的学习、认识和理解。其间,他曾聆听过李四光、孙云铸、谢家荣、尹赞勋、袁复礼、冯景兰等学者的演讲或教诲,他们献身地质科学的精神,以及在地质实践中所表现的科学态度,成为汤院士一生的榜样。尤其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我们的前校长李四光先生在一次讲演时,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应当成为新中国的“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李四光先生希望同学们成为新中国优秀的地质学家,像神话中的“土地神”一样,熟悉和掌握脚下的地球。汤中立对这次讲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汤院士每当提起这段时光,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说,李四光先生是他一生的榜样。

随后,汤院士向我们介绍了他参加工作后的情况。汤中立院士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地质矿产研究工作,是中国镍矿工业和甘肃省金矿工业的开拓者之一,其重大贡献是对金川镍矿的发现和二矿区深部隐伏矿体的勘探和突破,使该镍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镍矿。据汤院士回忆,当时正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汤院士保守地估计了当地镍的储量为2.5万吨,但是后来的专家却给出了5.0万吨的储量预测,而县里的领导却向上报了20万吨的储量预测。汤院士告诉我们:当时储量在5.0吨以上的镍矿已经是属于我国的大矿。上报了如此大数目的预测汤院士心里也十分忐忑,但是经过后期的勘察,当地探明储量为140万吨!其中包括90万吨镍和50万吨铜!如今,金川矿业已经年产值达到了1100亿元,探明储量在550万吨以上。汤院士一生致力于镍矿的研究,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因为这样杰出的贡献,汤院士先后荣获甘肃省委、省政府科技先进工作者;地矿部全国地矿系统劳动模范;甘肃省政府、地矿部联合授予“祖国镍都开拓者”荣誉称号;甘肃省优秀专家;国家出版局著作出版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家荣誉奖;金川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谈到这些荣誉,汤院士只是莞尔一笑,并且谦虚的说:“能够取得这些荣誉,是三分靠实力、七分靠运气”,他还说地质学者要发扬“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的地大校训,在地质工作上要一丝不苟,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在随后的时间里,我们向汤院士赠送了地质大学的书签,汤院士十分高兴。汤院士还热情的为我们填写了校庆六十周年校友寄语卡,并与实践团成员一一合影留念。在采访的最后,我们通过手中的摄像机为汤院士录制了杰出校友献礼校庆的视频,汤院士在视频中表达了对母校的热爱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整个访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采访活动,每位实践团的成员都很激动,通过与汤院士的交流,我们欣赏到了院士的风采,增长了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