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浙江大学地质系1984级

浙江大学地质系1984级

发布时间: 2021-02-26 17:05:02

㈠ 1984年浙江大学录取分数线

查询方法:
直截输入地名和教育,就会出现当地的各种教育网,进入后,根据你所回查考试的类型,答一步步进入即可。一般省通考的,在省级以下网上查,市通考的,在市级以下网上查,以次类推。
目前除高考查分全国基本都能在网上查到外,其它考试不一定都能查到(中考也只有百分之四十几的地方网能查),只有经济较发达的能查,有些经济不发达的,官方教育网都没有(或空设的,正在建设中)。

㈡ 浙大张树友教授是几级教授

张树有,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浙江大学工程及计算机图学研究所副所长。
张树有:男,1984年7月毕业于杭州化学工业学校化工机械专业,先分配到浙江丝绸工学院(现为浙江理工大学)工作.1989年考入浙江大学研究生.已获工学硕士学位,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工程及计算机图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获浙江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基金资助,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计划第一层次.获浙江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亿利达优秀教师奖.获包玉刚出国留学奖学金,
张树友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业信息化软件开发,计算机图形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扎实,教学工作有效,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科研双挑并做到了双强,科研成果显著.负责承担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攻关子项目2项,浙江省重大科研攻关项目2项,企业合作项目16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篇.在中央级出版社合著出版专著1本,面向21世纪教材2本.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获教育部提名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软件著作登记权5项.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20多名.

㈢ 浙大名人有哪些人

1.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3.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4.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5.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3)浙江大学地质系1984级扩展阅读:

浙江大学人才培养: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是以竺可桢老校长之名命名,为浙江大学优秀本科学生实施“特别培养”的荣誉学院,其前身为创办于1984年的原浙江大学(工科)混合班。

学生进入竺可桢学院后,不分专业,先在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进行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前期培养。在第二学年,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确认主修专业,并进入后期培养阶段,同时实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

2006年起,为优秀本科学生专门制定了“本科生教育特别培养基本框架”,学生既可以按各专业普通通道进行后期培养,亦可以按照长学制及双专业、双学位等多通道多规格发展途径进行后期培养;学院在后期培养阶段,重点构建了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专门制定了“本科生教育特别培养基本框架”,为优秀本科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途径。

学生既可以按各专业普通通道进行后期培养,亦可以按照长学制(如巴德年医学八年本硕博连读、教育学本硕(博)连读、法学本硕(博)连读、管理学本硕(博)连读)直接进入研究生培养,以及双专业、双学位(如计算机+X、生物+X、外语+X、X+信息、X+管理、X+法学、X+经贸)等多通道多规格发展途径进行后期培养。

参考资料网络-浙江大学

㈣ 浙大化工系84级所有专业名称及班级

进浙江大学官网的校友会网页去查找的话,可以找到的。

㈤ 浙江大学有什么专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园艺学、化学、电气工程、植物学等。

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要学科方向有热力循环理论与系统仿真、热流体力学与叶轮机械、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汽车动力总成与控制、工程热物理、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低温系统流动传热、煤的多相流燃烧热物理等。

2、园艺学

园艺是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果树、蔬菜、花卉及观赏树木的栽培与繁育技术。园艺作物包含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三大类经济作物群。园艺学科属于应用基础和应用型研究学科,是以农业生物学为主要理论基础。

3、化学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基本信息化学(英语:Chemistry)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用途、制法,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4、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例如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等。

5、植物学

植物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是从人类文明开始的生物学分支出来的一个学科,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等。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植物资源,让植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纤维、药物、建筑材料等。

㈥ 作者生平年鉴及与所在科研组参加学术活动及主要论著目录

1932年生于广州,祖籍福建上杭。6岁就读于广东潮州大埔旅潮小学,1942年潮汕沦陷于日寇,逃难回福建上杭,就读于县中心小学,1944~1946年就读并毕业于上杭县立中学,1946年随母亲回广东潮州,考入广东省立金山中学高中,1948年北上寻父。1948~1949年秋转学河北省立高中,毕业后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地学系地质学组,1952年提前毕业分配于长春地质学院。在地质系普通地质学教研室任助教,师从张寿常教授学习并任构造地质学助教,1956年起开始讲授普通地质学,并晋升为讲师。1956年8月以进修教师身份被学院派往南京大学地质系师从苏联专家麦尔库洛夫及中国导师郭令智教授。1958年完成进修毕业论文《浙西于潜昌化上奥陶统复理石建造的发现》。

1959年,在导师郭令智教授的指导与鞭策推荐下,以个人进修毕业论文为基础,与关尹文、顾宝荣合作写成《皖南浙西上奥陶统复理石建造的发现》一文,发表于1959年《地质学报》。

1958年秋回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任教,讲授普通地质学及构造地质学。

1959~1963年在黄汲清院士指导下,协助崔盛芹教授主编东北三省与河北北部大地构造图(1∶50万)。

1964~1973年在长春地质学院任教,参加大庆油田乾安地区的教学科研实践。

1973年仍在长春地质学院任教,赴辽西朝阳地区“开门办学”,讲授“构造地质与地质力学”。

1974年7月调回广东、在广东地质学校任教改组组长,讲授古生物及地史学。

1976~1980年调佛山广东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参加1∶50万广东省地质力学编图(全国第52项重点项目地质力学编图广东分幅),任主编,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1981年响应教师归队号召,调入中山大学地质系,讲授普通地质学、区域构造学,与黄玉昆教授共同培养构造地质学(新构造学)硕士研究生。

1982年转为中山大学副教授。

1982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3期,P179)发表《广东的北西向构造》。

1983年参加地矿部重点项目南岭项目子课题《南岭区域构造研究》,与广东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合作开展广东莲花山断裂构造研究,在广东首次系统研究韧性剪切带。

1984年上述南岭项目获地矿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本人进入受奖名单。同年,受地质出版社教材编辑室委托,由陈书田推荐担任外国教材引进翻译,主译《自然地质学》(上、下册)全书约60万字。

1985年晋升为中山大学地质学教授。任区域地质教研室主任、广东省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6年在《热带海洋》(2期,P3~11)发表《中国东南陆缘带及其邻近海域中生代晚期·新生代的裂陷作用》。

1986~1989年代表中山大学地质系参加国家重点项目第54项(油气勘探)三级课题(75-54-01-02-04)“江南古陆及邻区构造演化与古生代含油气盆地的研究”,任课题负责人。参加单位有中山大学、贵州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中国地质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成都地质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浙江大学。1989年在江西南昌召开了协调会议、会议上产生了编写总报告的写作班子,由本人担任课题总报告负责人,该报告于1990年3月下旬完成,并通过了评审鉴定。

1989~1992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云开大山区域构造研究”项目负责人。

1988~1993年参加任纪舜院士主持的IGCP321—《特提斯的演化与亚洲的增生》项目学术活动,先后赴苏联贝加尔、韩国、日本等国作地质考察。

1990~1993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070130)“雪峰古陆加里东期的构造性质和构造演化研究”项目负责人。

1991年与董树文合作在《中国区域地质》(3期,P262~271)发表《试论构造相,构造相系和构造相序列》。

1991年与研究生合作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14号发表《广东莲花山断裂带中新生代多期复合变形变质带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

1991年与吴起俊,吉雄等合作在《Tectonophysics(构造物理)》(197卷,72-4期,P257-269)发表《Meso-cenzoic Tanhrogeny and diopersion in the continental margin of south-east China and the adjacent seas》。

1992年3月23~25日在大州中山大学主持南海及其邻区地体及特提斯演化会议,任纪舜院士、柳淮之教授、滕吉文研究员到会指导。

1992年赴日本京都参加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在高知县地质学会作学术报告。

同年任中山大学地学院学术委员在反学术腐败反剽窃中与保护主义者斗争。

1993年与马文璞合作发表《雪峰古陆(西南段)的构造演化与古生代油气盆地的叠加改造》一文,见:《江南-雪峰地区的层滑作用及多期复合构造》(地质出版社),P148~181。

1993年丘元禧、陈焕疆主编出版《云开大山及其邻区地质构造论文集》(地质出版社),共赴海南岛协助指导朱夏院士的博士生野外实习。

1994年在《安徽地质》(4卷,1-2期)发表《从梵净山飞来峰到兰田构造窗》。

1994年与研究生合作在《中国区域地质》(12期,P258~267)发表《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大陆边缘性质的讨论》一文。

1996年丘元禧、李平鲁、染慧娴合作在《广东地质》(11卷,3期,P10~16)发表《南海北部及台湾海峡晚白垩世—新生代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和构造性质》。

1996年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担任T391地质观察路线领队带领法、日及非洲与会代表考察云开大山断裂变质作用,与彭少梅、张伯友等合著中、英文《云开变质地块地质特征与演化》(《Geological Features and Evolution of the yunkai metamor-phic Block》)。

1997年应美国蒂芬诺教授邀请赴美盐湖参加美国地质学会年会,并在内布拉斯州林肯大学作学术讲演。

1997年在《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3期)发表《Some Problems about Cathagsia》。

1998年在《地质力学学报》(4卷,1期,P1~12)发表《论构造复合》。

1999年与张渝昌、马文璞合作写成《雪峰山的构造性质与演化》专著,由国家科委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及中山大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1999年邹和平、王建华、丘元禧完成《广东沿海区域构造专题研究报告》(未刊稿)。

2000年3月在《地质力学学报》(6卷,1期,P33~41)发表《论构造筛分》。

2000年5月在《中国区域地质》(19卷,2期,P175~180)发表《华南古特提斯东延问题的探讨》。

2001年3月在《地质力学学报》(7卷,1期,P1~8)发表《似新华夏式伸展盆海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演化的力学机制》。

2001年12月在《地质力学学报》(7卷,4期,P335~345)发表《中国及其西南邻区新生代NW向扭动构造体系的成生发展和形成机制》。

2002年3月在《地质力学学报》(8卷,1期,P1~14)发表《区域性南北向构造带和全球经向构造体系》。

2003年9月在《地质力学学报》(9卷,3期,P220~230)发表《特提斯构造带和星球级纬向构造体系》。

2003年在中山大学地球科学学系招10名在职研究生。

此外,2003年与上海地震局合作代表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新生代地质研究组与张珂教授一起合作开展浙北地区区域构造格架与活动断裂研究,完成研究报告(未刊稿)。

2005年起通过广东省妇联儿童部向粤北乐昌县捐资助学,每年捐助六名单亲子女上学。

2006年3月出版专著《地质力学与板块构造学———比较·联系·前瞻》(地质出版社)。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9年7月被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党委会组织部评为优秀党员。

2009年11月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儿童福利部授予“关爱母亲、温暖儿童”的爱心人士称号。

㈦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历史沿革

1984年创办工科混合班
1994年设立工程教育高级班
1999年设立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TP)版
2000年竺可桢学权院成立,增设文科实验班、理科实验班、金融学实验班
2004年设立公共管理强化班(UPA)、竺可桢学院—计算机学院共建班
2005年设立巴德年医学班、数学与应用数学英才班(丘成桐数学班)
2006年设立文、理、工三大类平台
2008年设立设计创新班(Innovation Design)、外语+X平台
2010年设立求是科学班,重设混合班
2012年设立启真班,暂时只此一届

㈧ 浙江大学联培生什么意思

浙江大学联培生,就是城市学院、宁波理工的导师在浙大招研究生,一般第一年专在浙大上课属,第二年在城院或者宁波理工导师的实验室里。

(8)浙江大学地质系1984级扩展阅读

  1. 浙江大学简称“浙大”,坐落于“人间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为浙江大学。

2.浙江大学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是中国著名顶级学府之一,中国“学科最齐全”、“学生创业率最高”的大学,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A类重点建设的高校,是首批20所学位自主审核高校之一。

㈨ 浙大出了哪些历史名人

两院院长副院长校友 竺可桢 中科院副院长 1936-1949年任浙大校长,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卢嘉锡 中科院院长 1945-1948年浙大化学系任教,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钱三强 中科院副院长 1978-1980年任浙大校长,中科院院士 叶笃正 中科院副院长 1943年毕业于浙大研究院史地研究所,中科院院士 顾以健 中科院秘书长 1947年毕业于浙大化学系 潘家铮 工程院副院长 1950年毕业于浙大土木工程系,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路甬祥 中科院院长 1964年毕业于浙大机械系,1988-1995年任浙大校长,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潘云鹤 工程院常务副院长 1981年毕业于浙大计算机系,1995-2006年任浙大校长,工程院院士 丁仲礼 中科院副院长 1982年毕业于浙大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中科院院士 学界著名校友 陈建功 中科院院士。浙大数学系教授、主任 苏步青 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浙大数学系教授、系主任。与陈建功一起创立了“微分几何学派” 谷超豪 1948届数学系,中科院院士。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华罗庚数学奖得主 王 元 1952届数学系,中科院院士。华罗庚数学奖得主 丘成桐 浙大高等数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菲尔兹奖得主,沃尔夫奖得主 王淦昌 浙大物理系教授,中科院院士,“两弹元勋” 束星北 浙大物理系教授。是我国早期从事相对论研究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吴健雄 浙大物理系助教,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 程开甲 1941届物理系,中科院院士,“两弹元勋” 李政道 1943-1944年浙大物理系就读,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徐光宪 1936年浙大附属高级工业学校就读,中科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谈家桢 浙大生物系教授、理学院院长。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院士 贝时璋 浙大生物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叶笃正 1943届史地(硕),中科院院士,200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其它知名校友 陈独秀 1898年考入求是书院,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 蒋百里 1899年考入求是书院,国民党陆军上将,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 钱均夫 名家治,1899年求是书院肄业,钱学森之父 陈布雷 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被誉为“文胆” 马寅初 浙大校长,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袁敦礼 著名体育教育家,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袁 浚 著名体育教育家,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程登科 著名体育教育家,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谢似颜 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陈柏青 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舒 鸿 浙大体育系任教,在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中担任篮球决赛主裁判 马一浮 曾在浙大任教讲学,并作《浙大校歌》,国学大师 丰子恺 曾在浙大任教,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 金 庸 浙大人文学院院长。原名查良镛,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 胡乔木 1933-1935年浙大外语系就读,中科院院士。曾任新华社社长、中国社科院院长 朱 敏 1981届机械,1984届工管(硕)。硅谷网迅(WebEx)总裁 段永平 1982届无线电,步步高集团总裁 竺延风 1983届自动化。原一汽集团总裁,现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史玉柱 1984届数学,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 谢旭人 1981-1984年在浙大工业经济管理专业干部专修科学习。现财政部部长 王建宙 1985届管工(硕)。现任中国移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孙钟华 著名服装设计师、动漫服装教父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