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大学河南不要
1. 中国地质大学近几年在河南学生录取情况
你是问地大(武汉)还是地大(北京),这是武汉地大的本科招生网网址……内
http://zhaosheng.cug.e.cn/
进去按“往届招生”即可查询近几年容的录取分数线等情况……
2. 河南理科634分能上武汉地质大学吗
你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0年的录取分数线还没有公布,所以没办法帮你详细的查询,你可以参考一下学校在河南省历年的录取分数线,查询一下今年的分数相当于去年的多少分,用今年一分一段表上的位次,对照去年一分一段表上的位次对应的分数是多少,再对照去年的录取分数,看看自己是否能被学校录取。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区近几年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 最好有各个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区2016年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
文科568,
理科590。
各个专业历年分数线,
可上学校招生网查看。
祝你好运。
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河南历届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好帖必须得顶起,兄弟们
5. 当时中科大,中国地质大学河南为什么不要
当时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口粮指标,下放到某个省的大学要占用这个省的口粮指标,河南人口那么多,自己的粮食都比较紧张,再来一个大学,口粮指标要重新分配
6. 中国地质大学在河南招三本吗
中国地质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高考是招一本的,不存在三本批次,所以自然是不招收河南三本的
7. 中国地质大学收不收河南考生
招的,文理都有
中国地质(北京)招收河南68理科生,中国地质(武汉)招收148理科生
8. 我就纳闷了,河南为什么没有好大学
多重因素造成。政府,地方经济财政,历史背景,民众对高等教育态度等等。看一下下面这篇文章,就会知道我们堂堂人口超亿的河南在全国各地高校中的尴尬。 中科大与河南,往事不如烟。1969年,有意迁往河南的中国科技大学遭遇河南当局的冷淡,时为安徽省革委会主任的李德生却主动要去了这所名校。历史很有讽刺性,李德生的故乡就是河南。从此后,中科大成为安徽的骄傲和机会,河南则因此而后悔、痛楚,经年不绝。
一
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根据形势,中央决定进行“战备疏散”,中国科技大学被国务院科教组列入北京十三所下迁高校之中。据时为中科大革委会常委之一的蔡有智教授回忆,“九月下旬,分两组去湖北沙市和河南寻找疏散地址。沙市有科学院的干校,河南组带有国务院科教组组长刘西尧给河南省的亲笔信。我是去河南组的成员,因为带有刘西尧同志的亲笔信,我们受到了省生产指挥组组长的接待,他让我们去南阳地区看看,在谈话中我们意识到他们对科大来河南不大积极。我们在南阳周边和邓县看了不少地方,地区的同志说:土地有的是,三千亩五千亩没问题,但我们南阳没有接收一所大学的能力。 两组选址人员回到北京,都表示这两地没有条件,不能去。接着又派两组,一组去江西,一组去安徽。我是去江西组的成员,到江西省后,省里明确表示不能接收科大。安徽选址的同志在宣城地区看了以后也觉得不行。在这两组人员还没回到北京时就接到了定点安徽省安庆市的通知。”其间,是安徽的领导人李德生迅速行动,把中科大争取到了安庆,由于安庆条件太差,中科大不愿去,李德生又腾出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的校舍,来安置中科大。
? 另据中国科技大学校史记载,学校南迁原定在河南南阳,后改为安徽安庆。从刘西尧专函河南也可以看出,中国科技大学是想建在河南的。河南之所以拒绝中科大最权威的说法是怕大学师生挤占河南的副食口粮。
当南阳籍的建筑大师杨廷宝在主持规划中科大合肥校园时,我想,他的心里一定不好受。
后来,中科大多次想迁回北京,毕竟它要依托中科院办学,但安徽省一直极力挽留,就没有走成。安徽省还争取到了下放的中科院研究所,一跃而为科教名城。安徽现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两个国家大科学工程。而河南连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没有。
无独有偶,中国地质大学曾想落户河南平顶山,也被河南错失。
二
河南错失中国科技大学的后悔只在表层、显意识里。河南的小农思维是在骨子里,不自觉的,不那么容易改掉。
在错失中科大十年后的改革开放之初,满目疮痍,各省高教实力差距不大。但随后的河南既没有争到国家投资,也没有加快发展速度,被兄弟省份远远甩下。小省山西现有八个学校可以培养博士,黑龙江有十一个,而大省河南只有五个。河南的教育投入与河南的GDP相称吗?河南重视教育了吗?
9. 中国地质大学收不收河南考生
中国地质大学当然会收河南考生了,只是不同的专业收的数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