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地质系专业
1. 工程地质专业的排名
其实,学校地专业排名和其学生的出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国矿业大回学的地质工程是属于矿产地答质类的,在该领域,其教育实力领先;但是就工程地质方向和地质学类别综合能力来说,自然是中国地质大学领先。中国矿业大学的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矿产地质调查相关工作,而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与铁路,公路,水利,工民建等工程建设有关的勘察设计工作。所以,中国矿业大学的地质工程专业和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工程专业根本不是一回事,没有什么可比性,很少见过将两者放在一起比较的。
相对来说,矿产地质类的野外工作条件更为艰苦一些,待遇也更好一点,不过近年来,国家工程建设持续开展,也给工程地质类的毕业生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总的来说,目前,无论是矿业大学还是地质大学的地质工程专业在其各自的方向上都有很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能力,其毕业生也都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好的工作岗位,好的收入,就是出差多些,一年少则3、5个月,多则10来个月……
2. 重庆大学的采矿工程,地质工程还有安全工程那个好一些 ,这3个专业出来那个更有发展前途— —
不是开玩笑这些毕业是工作来找你
3. 重庆大学各专业排名
欢迎来重大机械学院,我以前就是重大机械学院的,重大的王牌专业有建筑(全方位老大),机械(三校未合并之前的老重大的实力派老大),电气(就业质量老大,实力与机械并列第二),土木(号称很强,即牛皮吹的很响,但个人认为还是处在全国第十那样),除此四个专业之外,重大其他的专业很一般,如果报上述 的分数不够建议报能源动力工程,给排水,城规(在重庆收分很高,其他地区比较低),工程管理,机电车辆(机械工程二级学科,不过不建议女孩子读该专业),仪器专业(全国前列),冶金(校长就是干这行的哈,全国前列),建筑环境设备(全国前列),材料成型(重大原来机械学院的,后来分配到材料学院去了,实力还是挺强的),核工程与技术(这个专业在全国开设的院校较少,很有竞争力,虽然这个专业在重大实力算不上优秀,但以后前途真的不错),工商管理,房地产管理等管理类专业不错,很是很孩子报读,并且重大的管理专业全国排名15。以上这些是我觉得可以报考即以后就业有保障的专业。另外我想补充一下,比如生物医学虽说是重大一级重点学科,但就业比较困难,不建议报考,特别是计算机,信息管理,法学,电子科学这种一毕业就会失业更不可报考,好了,说了那么多要给我加分啊。
4. 重庆大学的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如何
最近几年的地质行业很不错的,研究生出来找工作是不愁的,没必要比,只要自己把能力在大学弄好,基础知识打扎实,在实习中认真点就可以了
5. 重庆大学考研专业目录有地质工程吗
有的,有个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这个可以报考。还有矿业工程,
冶金工程
,控制工程
有你相关方向可以报考
6. 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本科院校地质工程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中国地质大学 A+ 4 中南大学 A 7 西北大学 A
2 中国矿业大学 A 5 同济大学 A
3 成都理工大学 A 6 吉林大学 A
B+等(11个):中国石油大学、河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兰州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B等(10个):合肥工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三峡大学、贵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西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
C等(8个):名单略
毕业生能力评级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中国矿业大学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吉林大学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河南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长安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南京大学 兰州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河海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青海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华北科技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 等级的学校有:
龙岩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宿州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
7. 地质系就业前景怎么样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中国地质大专学 A+ 4 中南大学 A 7 西北大学 A
属2 中国矿业大学 A 5 同济大学 A
3 成都理工大学 A 6 吉林大学 A
B+ 等 (11 个 ) : 中国石油大学、河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兰州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B 等 (10 个 ) : 合肥工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三峡大学、贵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西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
C 等 (8个 ) : 名单略
发个此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排名看看吧 有一定参考价值
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水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资源地质勘查的初步能力和解决常见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各类工程建设地质等方面的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8. 地质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一楼还有好多没上榜的以地质起家的学校啊 要学地质要看原来学校地质专业的底蕴好不内好,首先,现在又好容多大学,在地质热的时候,也猛开这个专业,为的就是提高就业率,就本身这块实力比较差的,但这个学校牌子响,这个我本人觉得没必要浪费高分去这些学校,另一个就要看你毕业后,想从事那一块矿产工作,比如石油勘探,铀矿勘探,要上的学校完全不同的,煤炭,冶金,地矿等部门都有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的大学,你直接往这方面去查阅,靠近,保证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希望你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学校。 如有兴趣的话,可以继续讨论,本人地质专业毕业,工作三年。
9. 重庆大学有哪些专业
重庆大学的专业非常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理论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高等教育学 、 心理学、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应用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金融硕士、区域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工程财务与造价管理、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项目管理(专业学位)、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语言文、日语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音乐与舞蹈学 美术学、 设计学、美术(专业学位)、 艺术设计(专业学位)、文艺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献学 、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新闻学 、传播学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固体力学 工程力学 土木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 凝聚态物理 光学 光学工程 法学理论 法律史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国际法学 知识产权法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体育教学(专业学位) 运动训练(专业学位) 竞赛组织(专业学位) 生态学 力学 采矿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安全技术及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矿业工程(专业学位) 安全工程(专业学位)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
生物学 生态学 生物医学工程 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位) 制药工程(专业学位) 生物工程(专业学位) 化学 环境科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食品科学 药物化学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生态学 市政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 建筑学 城乡规划学 风景园林学 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 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 软件工程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智能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电路与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光学工程(专业学位) 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工业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车辆工程(专业学位)
工业工程(专业学位)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应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统计学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冶金工程(专业学位) 电气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电气工程(专业学位) 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核科学与技术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核科学与技术 动力工程(专业学位) 控制科学与工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 生物学 戏剧与影视学等专业,以上资料由尚勤重大考研网提供。
10.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专业设置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创建于1952年,源自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土建专业,1994年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专业,2000年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和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成新的重庆大学后,经过对相关专业的师资和教学资源整合,形成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专业。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作为新中国后首批建筑类专业院校中的主导专业,一直秉承“求真务实”的优良教育传统,已为国家培养毕业生逾两万名。在1995年至2013年间连续4次以“优秀”成绩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的专业教育评估;2008年经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批准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高等教育特色专业;2013年评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主要体现在:
一、办学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在国内具有名列前茅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影响。截至2014年,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岩土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为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本科专业连续多年在多种评测中列于A+或A++级,排名位列国内同类高校前茅。
二、专业方向齐全,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模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具有明显优势。土木工程专业现设有建筑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道桥工程和安装工程等4个专业方向,基本覆盖了土木工程所涉及的各相关领域。学院始终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办学原则,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基础上,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质量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好评,是国内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三、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以引进和培养等多种方式构建的人才队伍为专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
土木工程专业现有在职专任教师160余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31~45岁的教师占比67.7%,从年龄构成上显示出强劲的可持续性;专任教师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83人具有博士学位,57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87人,占教师总数的53.0%;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合理,毕业于国外和国内其他高校的77名,占总数的40.9%,拥有这样一支年龄、学缘结构合理,高学历、高职称为主的师资队伍,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
四、不断探索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科研成果丰富。截至2014年,土木工程专业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现已建成国家精品课程2门,重庆市精品课程8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重庆市共享精品课程2门;2个省部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
截至2014年,土木工程学院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教学成果奖21项,到账科研经费1.1亿元,在系列国家/地方的标准、规范及规程编制、修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按大类学科招生,招生规模约330人/年。入学前两年进行基础课程学习,自三年级开始,学生根据自愿选择的专业方向进行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学习。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研究、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面向未来的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等。
【特色课程】新生研讨课、土木工程概论 重庆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成立于1952年,原为重庆建筑大学基础部测量教研室,主要负责承担全校建筑、城规、工民建、给排水、暖通、工程管理、建筑材料等专业的测量学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并通过多年积累,建造一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过硬实践技能的测绘学科队伍。于1992年通过挂靠原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系土木水利工程施工专业和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硕士点,招收测绘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并培养了3名硕士研究生。于1994年,本学科开始招收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在2000年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高等建筑专科学校三校合并后,经院系调整,测绘学科并入到新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并成立了测绘工程系,学科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随后,测绘工程系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于2001年获得“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二级硕士学科授予点,2004年获得“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科授予点,通过依托土木工程学科和强有力的人才引进策略,不断加强测绘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测绘学科实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具有工程特色的测绘相关培养计划,已培养出了10名硕士研究生。 本学科主要针对测绘行业及其相关部门对高层次测绘技术人才紧缺的现状,研究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及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独立解决实际技术课题的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空间信息采集、处理、表达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城市和工程建设、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方面的测绘工作者,并能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工作以及有关的科研、设计、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测绘学概论、数字地形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基础、GPS原理及其应用、遥感技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地图学、工程测量学。
【特色课程】新生研讨课,现代测量技术应用 重庆大学自建校至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院校专业调整,地质专业一直是我校实力较强的优势专业之一,其后,基础地质与工程地质长期作为土木建筑工程、采矿工程、环境工程等优势学科的重要支撑基础学科;期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大学)先后开办过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工程地质专业;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新重庆大学后,地质工程重新即获准硕士点,并于2006年又成为重庆市唯一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即是基于此,在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大学)工程地质专业的基础上,经教育部批准重新恢复招生的专业,其历史传承较为悠久。 截至2014年,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与岩土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学科背景与办学实力较强;自恢复招生以来,积极开展专业建设,2011年,“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硕士一级学科和基本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同时被评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重庆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主要体现在:
一、历史传承悠久,依托相关学科实力较强。主要依托学科平台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山区岩土工程与现代结构工程学科、国家“985”工程山地城镇建设新与技术创新平台、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以及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学平台,使得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小专业精英培养模式。截至2014年,该专业每年招收30名左右本科生,以“卓越工程师”作为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地质工程领域的卓越工程师,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基础上,突出创新实践能力与具备各类工程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已毕业学生来看,“复合型”培养能满足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出口(推免或考研攻读硕士学位及工程单位就业)需求。
三、师资力量雄厚。截至2014年,专业教师队伍22人,均是教育部山区岩土工程创新科研团队的研究骨干,也是“岩土工程系列课程重庆市级教学团队”的骨干教师,其中20人为博士学位获得者,教授7人、副教授14人,12人具有国外访问学者或进修经历,14人具有执业工程师资格,能长期将学科前沿与科研、工程实践成果引入教学,能较好地适应“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
四、教学改革成果与教学资源建设优势凸显。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先后承担重庆市级和校级各类教学改革、课程建设项目17项;主要基础课程及专业主干课程中,建成国家精品课程2门,重庆市精品课程8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专业课程编写出版有“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等10余部;建设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验室,以及与生产单位联合等建设实践教学基地13个;已经在教材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获国家级、重庆市级和校级各类奖励22项。 本专业每年招收30名左右本科学生,致力于小专业精英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及地质学等基础理论及较系统的工程地质、勘察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以及具备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相关工程基础知识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的创新性、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地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在各种建设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与检测、管理、评价、教育与研究等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技术和管理工作。以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地质工程基础理论、相关各类工程基础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面向未来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地质工程、土木工程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建筑制图与识图、矿物岩石学、普通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工程结构基础、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工程物探、工程钻探、基础工程、边坡支护结构设计、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计划、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
【特色课程】新生研讨课、专业概论、构造地质学,岩土工程勘察, 工程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