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地质局程光华处长

地质局程光华处长

发布时间: 2021-02-24 00:21:10

① 龙门镇的人文历史

龙门镇地灵人杰,英才辈出。桂瑶人林志中、林建猷父子都是清代总兵。著名爱国侨领庄希泉,新中国成立后曾历任中侨委副主任,全国侨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多届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协助党做了大量海外统战工作;龙山村人曾星如,香港著名企业家,在海内外创办企业20多家,他曾荣任香港福建同乡会理事长,福建省政协常委和全国政协委员等职。金狮人陈映真,出生于台北市,著名作家,曾在乡土文学论战时博得“海峡两岸第一人”美称。金狮村人白鸿,是名闻闽南地区的书法家,作品曾多次获奖。
1.林 水 芸(1918-1945)字秀会 早年参加中共活动 配合师柴等在埔顶办夜校宣传抗日救国精神 曾任中共安南同武工队长兼龙山支部书记 县工委武装委员 龙门区工委书记 烈士1994年版县志1247页有传
2.林 绿 竹(1919- )又名张连、 暨南大学、早年参加中共活动(副厅级 离休)闽西南党组织主要领导人之一 、曾任龙门支部负责人暨南大学党支部书记、中国学联常委宣传部长、 组建台湾工委、在港建立中共泉厦临时工委任书记、 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副书记 、八支四团副政委、后任德化县委书记兼永春县长、 晋江专区副专员 、地委副书记 、专员 、兼任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福州军区对台办省委对台办专职副主任、省地质局副局长、省科委副主任、顾问 、著有《上下求索》。
3.林 生 竹(1906-1951) 字淑节、官章虚静 、上海法律大学毕业、县党部执行委员(党务指导员 )财政政委委员长
4.林 降 祥 (1915-1992) 字淑瑞,又名梁奕林、林贞民,就读于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商业学校﹑复旦附中、广西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北子路英语补习学校、早年参加中共活动、 组织党的同情小组任龙门党支委书记、瓜哇(印尼)抗 日同盟总部组织部长、创办《南侨日报》任社长、1952后任职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侨联办公室副主任 、联络部负责人、中国侨联主席
5.林 耀 照(1864-1909)字淑清 岁贡生 官章超英(天守长子)钦命 头品顶戴闽浙总督部堂兼巡抚海关船政大臣二品衔福建提学使司 松姚为“恩元”宣统**科中式岁贡第二名(“恩元”匾今存挂厚井池塘头厝)
6.林 金 狮(1927-2015)字淑,又名文狮、别名曾民、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院校毕业、闽西南党组织主要骨干、曾任中共闽南特委联络员、安南同工委书记、游击队政委、八支四团独立十四连连长、县常备大队晋江军分区情报南京军区驻广州情报站、福州军区等情报部少校参谋、 作战处处长、副师级
7.林 志 禄(1949- )字彦,又名:林军 ,曾任国家计委办公厅主任、副秘书长,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党组书记 总经理、 2004年7月当选为第七届中国侨联副主席、2007年4月调任中国侨联党组书记、 2008年1月当选为第七届中国侨联主席、 2009年7月当选为第八届中国侨联主席、现任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十八大中共中央委员。
8.林 师 柴(1907-1935)字敬,又名什柴,集美师范毕业、早年化名丹夫;20岁参加中共活动、任厦鼓浪屿光华小学教导主任、祟德学校附小主任、龙(文)小学校长、与水芸等在龙山埔顶等地办夜校宣传抗日救国精神、任安南同边区特委宣委兼龙门支部书记、后任中心县委安南同特支书记、烈士
9.林 春 长(1912-1995)字敬、又名长青、 集美中学毕业、曾任龙榜镇长、长康区区长、国民党陆军上校。
10.林 文 芳(1916-2014) 字敬、又名林伍、 别名乔森、 集美师范农林学校毕业、1937年任中共安南同临时县工委书记、潜入军统闽南第三通讯处、先后任龙榜副镇长、镇长镇公所特别支部书记、 抗日警备大队副队长、 八支四团七营教导员、1949年后历任后龙城区区长、 县教育科、司法科副科长、 县委文化部长 、泉州五中副校长、泉州七中校长、华侨大学化学系副主任图书馆科长、永春北硿茶果场副主任。
11.林 清 安(1924-1997)字敬平、集美水产毕业、早年参加中共活动、1944年任龙榜镇抗日警备大队中队指导员、1946年9月中共龙门区工委书记、后曾任安溪县长、中共平潭县委书记、福建闽侯地委、福建省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省水产厅副厅长 (安溪县志有传)。
12.林 志 建 (1961- )字时,中共党员,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历任安溪湖头镇镇长、安溪虎丘镇书记、安溪县宣传部部长、石狮市委副书记、现任职泉州市纪委副书记。
13.林 江 南(1949 - )字馨时、自号南沪、江西教育学院、武警江西总队后勤部军需处。

② 四川省地质局603地质队

你想问什么内容?没找到603地质队不知是四川那个市的。
四川省煤田地质专局 北纬N30°39′属56.33″ 东经E104°01′18.08″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街道光华公屋(南区)四川省煤田地质局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街道青华社区西南方向

③ 城市地质

本次大会的交流形式主要有5个方面:

第一为以展馆的形式集中展示地质成果,多以国家的形式出现比如中国馆、美国馆、俄罗斯馆等,另外一些大型国际地质组织、大型石油公司、地质仪器公司、软件公司、出版社等也以展馆的形式集中展示成果,在展馆中展示城市地质成果的主要为中国馆和挪威馆。中国国家馆主要以地质专业的角度展示近几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其中在工程地质专业下重点介绍了中国城市地质试点工作情况,包括上海城市地质及北京城市地质等内容。挪威国家馆中城市地质专题主要简单介绍了城市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挪威国家地质调查局在奥斯陆地区开展城市地质调查项目,项目从2004年到2008年,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质资源、地质灾害等10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第三为以大会发言和展板的形式介绍城市地质。

由于没有专门的城市地质专题讨论会,因此直接以城市地质为命名的大会发言或者展板内容相对较少。其中大会发言中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中国城市地质”在“地质科学管理在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安全中的作用”专题中发言。展板中“上海城市地质”在环境地质专题中展示。但是从单项的城市地质调查来看,与城市地质有关的内容非常多,本文将在后面重点介绍。

第四为专门交流会,时间上大多在休息时间为主,比如在8月10日(星期天)就安排了20场左右的交流会,内容方面多是专门、专题及综合讨论会的延续和深入,主要以参会的某专业领军人物召集本专业的相关人员对某个问题进行更广泛深入的交流。其中城市地球化学方法在城市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专题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一起讨论,内容主要包括地球化学本底、城市地区的系统地球化学成图、采样深度确定、样品选择、如何处理有机及矿业土壤、分析方法选择,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二恶英、邻苯二甲酸酯、溴化阻燃剂等的评价。

第五为野外地质考察,大会组委会在会前曾计划安排“瑞典与芬兰城市地质中工程地质”的地质考察,主要针对的地质问题有,福斯马克核电厂及核废料处置场,隧道工程、电厂、地下水问题,岩石应力测量,岩石稳定性监测等。赫尔辛基在建的隧道开挖与地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稳定性问题,地下水问题等。后来由于其他原因该计划取消。另外还安排了“奥斯陆城市地质化学”,即在8月6日下午城市地球化学成图专题讨论会后,由挪威、瑞典与芬兰地调局召集安排野外实地调查,主要现场了解已经成功进行了3年的试点项目即奥斯陆城市地球化学项目,关于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与城市污染土的管理系统。

由于大会议题中涉及的专业非常多,一般都是有近30个左右的会议在同时进行,而每个发言者的时间一般在15~30分钟左右,因此只能选择与专业有关部分专题到现场听取较详细的汇报。在中午休会以及会后则抽时间对展板的内容进行学习和交流。其他内容只能通过大会交流材料摘要合集来了解和学习。

一、城市地质综述

(一)城市地质综合调查

1.国内城市地质综合调查

在“地质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专门讨论会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做了中国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发言介绍,主要从中国城市地质的主要特点、主要任务、主要方法、主要成果及将来的工作方向等方面逐一阐述,其中主要任务有5个方面,分别是:三维地质调查及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地质资源调查及可持续发展评价、主要地质灾害调查及风险评价、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及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评价、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的构建与管理等。另外上海地质调查研究院以展板的形式介绍了上海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以及关于城市地质工作机制的探讨。

2.国外城市地质综合调查相关介绍

为更好地使地质科学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挪威国家地质调查局在奥斯陆地区开展城市地质调查项目,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有10个方面:氡灾害、地面沉降、城市土壤污染、地热、砂矿资源、地下水、矿产地质、基底稳定性与监测、流粘土灾害、地质教育。

东京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地质问题有地震、洪水、风暴潮、地面沉降等,这就要求地质学家和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致力于东京大都市城市地质状况的工作,自从1959年出版了东京相关地质成果图以来,又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另外,还建立了一个关于地下水利用和地面沉降的监测系统,另外地质信息系统,从1970年以来,形成了关于70000个钻孔的柱状剖面图的数据库。这些系统对政府还有科研者提供了很大帮助,比如建设地铁、高速公路、污水排放系统的重建等,还有地震灾害分析,研究隐形断层,地下空间开发等。

(二)城市水资源与环境

美国东南密歇根州城市化地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评估潜在的区域地下水污染,研究了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及铅等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英国对地下水进行战略性管理和治理,把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其中以维持高品质的地下水资源,满足经济和生态系统的需求。莫斯科地区城市地下水监测网络在20世纪已经开始建设,现已形成280口监测井,用于地下水动态监测。另外还对莫斯科地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动态影响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地下水流场、水化学、水位及水温的影响,通过与背景区的对比发现;城市地区地下水的许多运动机制已经发生改变。葡萄牙介绍了基于GIS技术的地质图在城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和评估方面的应用,利用此系统可获得大量的水文地质资料,可以建立含水层参数系统,对比岩性、含水层深度、地下水化学参数和土地使用情况等信息进行对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瑞典则对基岩埋藏较浅地区的地下水的水质进行了评价。意大利就水文地质风险及其缓解措施进行了研究,1998年Sarno地区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意大利政府在全境内加强了对水文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Re NDi S项目由意大利地质调查局实施,旨在确定灾害风险的类型及其特性,研究如何缓解地质风险的措施,提高对灾害的综合认识。另外还对意大利Friuli Venezia Giulia地区地下水水文地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此地区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地表水渗入和冬季降水,这种补给方式使得浅层地下水很容易受到城市地区和工业排水的污染。

墨西哥Irapuato和Salamanca两个城市城市用水大多靠地下水,受污染水通过断层将污染带到深部含水层,通过对地下构造及水文地质的调查,使用SINTACS评估方法,并结合使用GIS技术,制定地下水保护计划。挪威卑尔根有许多世界建筑遗产,通过对古建筑附近地下水化学性质、地下水压力及土壤湿度等指标的长期监测,研究地下水环境对古建筑保存的影响。南非贝宁地区研究城市和农村地下水遭污染的一些特征,依据已完善了的地下水流的数值模型,通过研究可调节的管理策略来维持贝宁地区的高品质地下水的供应。摩洛哥绘制了丹吉尔地区含水层的污染风险地图,采用DRASTIC方法研究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地下水环境的脆弱性,结合城市规划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分区和分等,研究表明东部工业区使含水层的脆弱程度增高,具有中度的污染风险。印度西北有几个城市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地表水的不合理规划与利用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建筑物地基、桥梁、隧道、管道等其他公共设施的损坏,其次地表水的污染物大量回落到地下水,污染了地下水。另一方面,过量开采地下水又使承压水位下降,扩大岩石孔隙,减少岩石强度,造成建筑物倒塌,如果合理管理和规划城市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综合利用将可以避免以上灾难。另外还对印度普纳市东南部由固体废弃物处置引起的地下水污染进行了调查研究,普纳市附近的垃圾站已经使周围的12口井和两条溪流污染,并且距离堆放场越远的地方地下水受污染的状况越轻,那些远离堆放场的地下水没有受到污染,而且即使进‘行地下水回灌修复,堆填场附近的地区地下水仍然污染严重。韩国对地下水中砷污染的自然成因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了地下水p H值、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对地下水中砷含量的影响。

(三)城市地质灾害综合调查与评价

1.城市地质灾害综合调查

俄罗斯地调局在莫斯科地区进行了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综合评价项目,通过GIS信息技术对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价方面进行了尝试研究。根据其滑坡、喀斯特岩溶、地下水位上升等灾害及其地质环境特征,结合城市发展对生态以及经济社会的要求,绘制了莫斯科地区1∶50000地质环境地图,结合城市的功能区划分地质环境分区,提出了一些关于安全城市发展的建议。另外还对2014年冬奥会举办地索契的地质灾害与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主要包括地震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其他环境勘探研究灾害预测等。

在加拿大城市地区自然与人为环境灾害的调查与风险评价论文中,提出建立跨学科、跨地域、长期性的灾害风险综合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其目标是研究灾害的特征、破坏性和风险性,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确定灾害风险性,通过监测研究等较少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近年罗马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罗马是一座历史名城,评价其地质灾害相对较难,复杂的全新世沉积物、较厚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回填土以及大量的受保护的古建筑都给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罗马主要的地质灾害有地面沉降、岩溶、滑坡、地震以及固体废料。基于GIS信息平台整合历史时期的相关地质信息,建立了3D地质模型,以半定量的方法评估地质灾害,所获得的方法体系适用于历史背景悠久的城市,更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巴西贝洛奥里藏特市未来地质资源与地质灾害研究项目已经在城市规划中得到了应用,通过对土地资源和洪水以及河流侵蚀等资源与灾害的分析,结合将来千万级大城市的定位,为城市规划提出城市发展的重点应从南部向北部转移。

2.城市地质灾害专项调查

1)地震与火山

在城市地质地震与火山灾害研究中,意大利有多项研究成果做了大会发言和展览。通过历史文献记载以及野外的调查,对1908年发生在意大利南部的墨西拿市地震的地质效应进行了评价,主要次生灾害有海啸、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意大利Campi Flegrei活火山的城市化应急管理系统中,用高、中、低三种指数来定义火山爆发情景,应急规划区和人们可以紧急集合和疏散的区域与铁路系统的主要节点接近度。另外的研究还建立了火山碎屑流的动力学模型,为城市规划与灾害管理服务,在地震的监测与防治方面制定了相对成熟的预防方案。意大利在评价活动断层灾害如何更好地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方面也做了尝试研究。印度对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等城市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这些城市人口密度逐渐增大,一旦遭受地震将产生严重灾害,在城市规划中如何降低地震风险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孟加拉国吉大港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论文中,介绍了通过航空遥感与地球物理的方法寻找不同类型地质条件对地震波的反映情况,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在城市规划的地震灾害防治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持续,到21世纪中期将有一半人居住在城市,城市化使大城市越来越多,以至于有许多城市会处于地震多发区,美国、加拿大、日本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地震防治工程取得了很大成就,可以将地震对人的伤害降低到较低的水平。1989年和1994年加利福尼亚大地震造成不到70人死亡,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对抗击地震灾害风险的研究还相对滞后。相关介绍还有日本在对地震灾害模拟方面的研究,北非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等国家在城市规划中加强对地震灾害的合作研究与预防。

2)滑坡

韩国绘制了汉城方圆1500平方千米的滑坡预报地图,利用包括两个地形学和岩石学的因子,4个土壤属性因子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预测潜在滑坡。意大利安科纳市滑坡预警预报系统主要包括7个表面污染监测系统和33个GPS大地测量,同时也建立了三维立体的钻孔控制系统,监测数据实时传递给监测中心,以便及时进行滑坡的预警预报。另外运用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类型图与滑坡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研究大城市地区滑坡的风险性。相关的研究工作还有莫斯科对滑坡和泥石流的建模与监测,孟加拉国吉大港城市的无序发展导致滑坡灾害,巴西、印度、意大利等一些城市对滑坡防治的研究。

3)城市环境地球化学

在美国克罗多州丹佛大城市地区开展了1972年和2005年的土壤地球化学环境变化对比研究工作,2005年美国地质调查局采集表层土壤497个样品,涉及市区1165平方千米的区域,测定44种元素。然后将测得成果与1972年的样品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锌、砷、汞、镉、铜和锑的变化规律非常复杂,而铅则有非常明显的范围扩大的趋势。在土壤和地下水潜在污染的分析评估模型方面美国密歇根州作了研究,对比不同地区土壤及地下水各种污染特征,对地下水来说含有氯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六价铬具有最高的危险性,而土壤中多氯联苯、汞、多环芳烃具有最高的危险性。

英国开展了伦敦、贝尔法斯特、格拉斯哥等22个城市的地球化学基线调查,测定46种元素或参数,采集近16000个样品,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英国城市土壤地球化学图。另外还对内分泌干扰物质(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近50年来,内分泌干扰物在环境中的含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包括农药、阻燃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等产品,以及化妆品、洗涤剂、食品包装和其他化学物质。许多内分泌干扰物,包括多氯联苯、二恶英和滴滴涕的代谢产物,在环境中有广泛存在,并且由于其亲酯性,可通过生物链进入人体,并通过女性传递给后代。此外,人们的饮食中也含有越来越多的动物激素。通过研发发现,这些越来越多的内分泌干扰物会诱发癌症特别是乳腺癌和前列腺癌。

俄罗斯许多城市表层土壤可能对人体健康存在威胁,在政府管理及决策时应以生态安全为目的有机考虑生态、经济、社会等因素,AHP评价方法的研究可为决策者提供更具体的研究成果,保证表层土壤的安全利用,另外还介绍了不同的污染城市土壤修复技术。

1998年瑞典开始了城市地球化学填图计划,其目的是能够给社会提供可靠的环境背景数据信息,已经有4个城市获得多种样品包括土壤(表层,深层)、苔藓植物等的45种元素的背景值,如银、砷、金、钡、铍、铋、镉、钴、铬、铜、铁、镧、锂、镁、锰、钼、镍、磷、锑、硒、锡、钽、钍、钛、铊、铀、钒、钨、钇和锌等,另外也对如何在地球化学统计计算方面避免一些失误作了简单介绍。

在城市区域的污染范围确定方面,挪威地调局在奥斯陆地区进行了试点,布置穿越市区的南北方向长120千米的剖面,沿着剖面的横截面收集土壤和植物样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反映在土壤和植物化学中城市污染的影响和范围。检测指标为银,铝,砷,金,硼,钡,铋,钙,镉,钴,铬,铜,铁,镓,汞,钾,镧,镁,锰,钼,钠,镍,磷,铅,钯,铂,硫,锑,钪,硒,锶,碲,钍,钛,铊,铀,钒,钇和锌等。在挪威的三个主要城市的表层土壤有机污染物调查已经完成,在奥斯陆、卑尔根和特隆赫姆分别采集719、309和75个样品,分析了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情况。结果表明,内城显示高浓度的PAHs,城郊土壤含量相对较低,PAHs的来源主要为燃烧源。另外还介绍了城市中有毒污染物及其分散机理的研究成果,人类过多的活动导致城市环境中介入了大量的有毒污染物,市中心已被证实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铅、镉,还有其他有机有毒物,如二恶英、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在挪威的城市土壤里检测到了很高浓度的这些有毒物。另外在31座港口和海边城市的海底沉积物中也有较高的检出率,总的说来海底沉积物也被严重污染。城市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很多污染物是通过雨水传播的,目前正在研究城市土壤环境对海水环境的影响。

葡萄牙介绍了北部城市的氡危机情况,开展调查的目的是评估葡萄牙北部城市的氡浓度和控制各种氡的最重要的地理因素,研究表明葡萄牙北部城市区域在土壤和地表水出现中等偏高的氡危机。另外通过对1987~1992年室内氡辐射的测定,获得了大量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对氡辐射风险进行了预测,为规划和建设提供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多元统计方法被用来评估追踪香港城市郊区及乡村公园的重金属污染,和乡村公园相比,铜、铅、锌在城市和郊区的土壤中含量较高。元素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元素和痕量元素在城市、郊区、乡村公园的聚类特征都不相同。运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波兰南部西里西亚工业区土壤中的地球化学污染异常,来精确绘制污染地区和绿色生态评估区域,该种方法经济有效,降低样品数量和化学分析,实地样品只局限于那些污染严重的地区。芬兰根据两个样品深度研究城市土壤地质化学基线,已经初步绘制了地质化学图。巴西圣保罗市在城镇体系中用铅同位素作为大气污染物示踪来研究铅污染的来源,铅的主要来源为工业废气、城市废气和汽车尾气。丹麦在土壤原位分析测试评价以及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方面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

3.其他

菲律宾在地质和地质灾害评估纳入环境影响评估和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系统并成为一种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另外俄罗斯、意大利、芬兰等城市的工程地质研究,意大利城市地区地面沉降的控制研究,以及地质信息系统与地质建模等方面由于篇幅限制不在详细介绍。

二、城市地质的几点思考

1.城市地质的核心部分仍是地质学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城市地质学的概念不断在变化和拓展。城市地质学的核心部分仍是地质学,研究区域多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及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这就要求在城市地区地质学研究的精度要大大提高。世界上每个城市所面临的主要地质问题不尽相同,城市地质学几乎会碰到地质学领域的所有问题和难题。城市地质学的单项研究比如城市工程地质、城市水文地质、城市地球化学等均为地质学的延伸或互相渗透,其内容可以延伸为城市的资源、环境、工程及安全等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方面提供保障。

2.城市地质的最大特点是综合性

本次33届国际地质大会由英国地质调查局提出“One Geology”的概念,目前翻译成中文比较多的提法是“大地质”,主要强调全球的统一成图,所有国家的联合合作成图,不同专业地质图的相互叠加与高效利用。城市地质其实可以理解成某城市的“One Geology”,这里不仅有整个城市地区的统一成图,更重要的还有众多地质问题的综合调查与研究,而不单单是某项地质工作的调查与评价。

城市地质学的性质,注定了其多参数、多目标、多学科综合的特性。城市地质学的综合属性,注定要组织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艰苦探索和攻关创新,注定了从事调查、研究的专家必须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和现代的管理理念。城市地质学知识系统的复杂性,注定了这门学科必须具备当代新学科、新技术、新方法的侧向分工和优势集成。城市地质学的用户众多,注定了其操作层面和服务平台必须具有多参数、立体化的“数字城市”的现代结构。

3.城市地质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应用性

城市地质的特点决定了其成果必须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即如何使地质成果更好地应用到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中。在服务于城市规划方面,如何更好得为城市总体规划、区域性规划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为专业性规划提供相关的专项研究成果、为城市重大工程的规划选址提供综合性成果;在服务于城市建设方面,如何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重大市政工程所面临的地质问题、建筑工程的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在服务于城市安全方面,可为城市生命线(地铁、高架、防汛墙、天然气管网等)的安全运营、城市用水安全与应急水源地建设、防治地质灾害研究以及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等方面服务;在服务于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实施评价、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后备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复垦与土壤修复、土地利用绩效评估等方面服务;在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可为水土体的环境质量监测、垃圾处置场环境风险评估、生态住宅等方面服务。

4.城市地质的活力在于方法技术的革新

城市地质学作为一门学科,其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相对较复杂。从城市地质研究的内容来看,每一项都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从专业上来分比如基岩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地球化学等,从研究领域来分比如资源、环境及工程等。另外不同的城市其所开展的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也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还是与该城市所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与地质问题有关,针对每种地质灾害的研究都有相互独立的理论体系,比如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活动断层等。如何将不同的理论体系提高升华到城市地质的理论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难题。城市地质研究中的方法技术的革新将有助于城市地质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构建。在进一步完善城市地质调查技术和工作流程规范基础上,编制《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指南》,提高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效率。借助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尤其是GPS、GIS、RS等新技术,在调查的方法手段、不同专业领域的集成综合评价方法技术、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测与预警预报、地质成果或结论的从定性到定量判别、地质环境的数学模型与经济学分析、城市地质工作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等方面不断有新的突破和认识,不断提升城市地质的活力。

5.城市地质发展的动力要依托新的机制

我国城市地质试点工作已经开展了4年,每个试点城市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的工作机制探索将有助于城市地质工作快速的发展。今后城市地质工作中将加快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增强城市地质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保障能力。完善深化调查成果和建立城市地质工作长效机制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示范,推进调查成果的深化和转化。深化完善地质信息动态更新、社会共享机制和建立城市地质工作长效机制相结合。深化完善调查成果转化工作与建立城市地质工作长效机制相结合。新的工作机制探索的目的主要还是使城市地质工作更好的纳入到城市规划与建设体系当中,以便更好的发挥城市地质工作的经济社会效益,提高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

由于时间紧迫,城市地质涉及的专业众多,关于本次大会中城市地质研究内容的介绍难免会有些遗漏,另外文中的其他差错,敬请批评指正。在城市地质论文摘要编写、展板制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庄育勋主任、翟刚毅处长、程光华教授,以及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魏子新院长、严学新总工、王寒梅副总工、史玉金主任工程师等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特此感谢。在参加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以及本文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与会的中国地质调查局代表团诸位团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何中发执笔)

④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119队,队长是谁

勘探局就是探明及发现煤炭储量,另外还附带解决工农业用水、地热开发利用以及煤层专气勘探开发技术属服务等。
属于国营单位,待遇自然是高的很。 光华地质公司是其下属单位,属于是国营企业。既然都是国营,稳定性都差不多,主要是在人际关系和工作类别

⑤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7.

[2]樊杰.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 193~206.

[3]刘卫东,金凤君,刘彦随,等.2011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307.

[4]孙晓宇,苏奋振,吕婷婷,等.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时空变化分析.资源科学.2011,33(12): 2277~2284.

[5]路晓,吴莉,应兰兰,等.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5):23~26.

[6]刘巧玲,王奇,李鹏.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及其区域分布变化趋势.生态经济.2012,(1): 107~112.

[7]何龙斌.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路径及引申.经济学家.2013,(6): 78~86.

[8]陈梦熊.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发展与成就.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1~655.

[9]李绍武,周国云.中国城市地面沉降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中国地质.1988,(10): 27~29.

[10]陈梦熊,曾祥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9,(6): 1~5.

[11]地矿部地质环境管理司.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回顾和发展前景.中国地质.1989,(10):1~5.

[12]朱耀琪.中国沿海开放城市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见:陈元普主编,中国地质矿产年鉴(1986),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15~19.

[13]孙培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的成就与发展.中国地质.1992,(8): 9~12.

[14]段永侯.我国地面沉降研究现状与21世纪可持续发展.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9(2): 1~5.

[15]程光华,翟刚毅,庄育勋,等.城市地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256.

[16]哈承佑.环境地质学进展与展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5): 24~29.

[17]寿嘉华.调整思路,明确目标,认真做好地质调查工作的部署与实施.国土资源通讯.2002,(10): 31~39.

[18]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成果总结报告(1999—2010年).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1~220.

⑥ 基底岩系

研究区的基底不仅见于隆起区,在下扬子、浙赣和永梅3个拗陷也有出露。区内基底岩系的组成见表1-1。

表1-1 研究区主要地区基底岩系

(一)扬子地区

1.大别地区

可以划分为北淮阳、大别山、宿松-张八岭带。

北淮阳带是秦岭加里东对接带的东延,在印支碰撞造山带中属于仰冲板块的一部分,现已强烈缩短,宽仅几十千米,主要由两个构造岩片叠加而成。信阳-佛子岭构造岩片:岩片内的地层称卢镇关岩群(新元古代)和佛子岭岩群(早古生代,可能包括震旦纪),主要由云母石英片岩、云母片岩组成,夹石英岩和大理岩,顺层的韧性剪切变形强烈,经历了高绿片岩相变质作用。苏家河构造岩片:主要出露于西端河南境内,位于信阳-佛子岭岩片南侧。可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边为定远组,南边为浒湾混杂岩带,两者之间为韧性剪切带。定远组由变凝灰岩和变玄武岩组成,现划归古生代。浒湾混杂岩带为一强剪切带,带内云母钠长石英片岩、酸性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以及从酸性到基性的火山岩等块体和岩片呈构造混杂,并发生了绿片岩-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和普遍的糜棱岩化。榴辉岩、大理岩和石英岩呈透镜体被包裹在片岩和片麻岩中。北淮阳带下部基底不明,西部松扒断裂(相当于龟山-梅山断裂)北侧出现了秦岭群,不排除本带(至少西段)存在秦岭群基底的可能性。

北大别杂岩主要分布于大别山东部的安徽和湖北省境内,东为郯庐断裂所限。北大别地质作用历史复杂,经历过角闪岩相到麻粒岩相、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其中麻粒岩相进变质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分别为750~850℃和0.9~1.4GPa(翟明国,丛柏林,1996;Zhang R Y,Liou J G,et al.,1996;Zhai M,Cong B,Zhao Z et al.,1992;You Z D,Chen N,Chalokwu C I.,1995)。北大别杂岩以灰色奥长花岗质-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正片麻岩(TTG)为主,约占全部变质岩出露面积的70%~80%,其次为超镁铁-镁铁质岩块(透镜体)和变质的表壳岩、混合岩及少量角闪岩、麻粒岩,其中片麻岩与超镁铁-镁铁质透镜体之间呈构造接触。表壳岩则呈大小不一的岩片或透镜体出露于TTG片麻岩中,由互层状的石英岩、大理岩、黑云斜长角闪岩、云母片岩、细粒云母片麻岩和条带状含铁建造或单一的岩石组成。其中麻粒岩中锆石的U-Pb年龄为1690 Ma±82 Ma(Chen N S,YouZ,Suo S et al.,1996)或更老,指示元古宙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存在。北大别榴辉岩的发现(徐树桐等,1997),表明区内部分岩石也经历了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它是否是南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基底残余部分、还是与南大别同属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一部分,至今仍在研究之中。

南大别火山-沉积杂岩出露于北大别杂岩带的南侧,以马庙-太湖断裂为界与宿松变质杂岩区别(或呈过渡关系)。岩石主要由各种类型的片麻岩、片岩、榴辉岩和大理岩组成,其他还有超镁铁质岩、硬玉石英岩和可能是由榴辉岩退变质而成的榴闪岩以及明显具有上地壳特征的变泥质岩、变砂质岩等,可能是新元古代形成的基底。

宿松-张八岭带呈弧形带状分布在大别山的东南缘。主要由宿松岩群和张八岭岩群及变形变质侵入体组成。宿松岩群大都经历了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变质作用,部分地区出露榴辉岩相及蓝片岩相。变质程度从北到南越来越浅。北部主要出露含磁铁矿变质砂岩,并夹有层状云母片岩和花岗质片麻岩;中部主要出露大理岩、片麻岩和变质磷块岩;南部主要出露含蓝晶石石英岩、绿泥石-绢云母片岩、绿片岩和细粒黑云母片麻岩(Liu et al.,1995)。和超高压地块有相似的变形结构和剥蚀过程,可能表明两者之间是渐变关系,分别代表俯冲地幔楔的上部和下部并经历兰高压和超高压变质作用(Dong et al.,1998)。

最近研究将宿松群分解为两部分,即蒲河杂岩和宿松岩群。前者主要为正片麻岩(花岗质片麻岩);后者为表壳岩,由变粒岩、大理岩、含磷岩系组成。宿松(红安)岩群时代—般划为中—新元古代。

张八岭岩群主要分布在大别山西南及东南边缘,为一套遭受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千枚岩-片岩系,时代置于新元古代。下部可能属复理石建造,上部为细碧角斑岩建造,以石英角斑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占优势,细碧岩仅呈夹层出现。带内经历了多期变形变质,地层间接触界面多为韧性断层。下部岩性为绢云石英片岩、千枚岩、变质砂岩夹大理岩、石墨片岩;上部为石英角斑岩、石英角斑质凝灰熔岩、凝灰质角砾岩、凝灰岩夹细碧岩、细碧质凝灰角砾熔岩。

2.下扬子地区

指大别山以南、高坦断裂-周王断裂以北地区。太古宙-古元古代的变质基底零星出露于变质核杂岩-花岗岩底辟构造内。

出露于安徽长江北岸的怀宁董岭一带的板岩、千枚岩和片麻岩称为董岭杂岩(董树文等,1993),原岩为一套基性-酸性火山岩和花岗质侵入体。邢凤鸣等(1994)测得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895 Ma±72 Ma,董树文获得Sm-Nd同位素年龄为1439 Ma±56Ma。镇江西北部的埤城群为隐伏基底,钻孔揭露其上部属低绿片岩相,下部属绿帘角闪岩相,原岩以基性火山岩为主。其年龄有K-A r法年龄1771 Ma±5 Ma(闵庆魁等,1986),Ar-Ar法1396 Ma±28.9 Ma(董树文,1988),Sm-Nd法1401 Ma(江苏地矿局,1994)。

星子杂岩为古元古代的一套中深变质的片状-片麻状无序杂岩,主要由云母石英片岩、石榴子石、十字石云母片岩、角闪斜长片岩、英云闪长岩、花岗质岩石等组成。出露于江西庐山东麓,星子观音桥一带。角闪斜长片岩(原岩为基性火山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1869 Ma±40 Ma(江西省地质局,1984)。天津地矿所斜长角闪岩的单颗粒锆石的U-Pb年龄为1850~2100 Ma。

3.江南地区

江南隆起区即是广泛所称“江南古陆”的东段。其边界划分各家不一(任纪舜,1992;杨明桂,1998),本报告指江南地区高坦-周王断裂以南、景德镇-屯溪-三阳坑断裂以北地区。由于地跨皖浙赣三省,基底岩系变形特征复杂且对比标志不明显,迄今为止划分方案未能统一。总体为一套海相复理石、类复理石沉积,下部称为溪口群(双桥山群、双溪坞群),上部称为历口群(落可岽群、河上镇群),在新元古代末期经历了低绿片岩相的区域变质作用。这套浅变质岩系原岩以碎屑岩为主,东南皖浙交界地区有较多的火山岩,中部皖赣交界的障公山地区则变形较强,同时夹有细碧岩、角斑岩、红色硅质岩等具大洋玄武岩特征的火山熔岩及深水硅质沉积。其南为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东端被赣东北断裂错移而与怀玉岛弧接触。九岭地区基底地层以碎屑岩为主,变质变形弱,原生组构保存完好,属被动陆缘上的斜坡相、滨浅海相碎屑岩系,其中侵入有晋宁期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它们可能在晋宁期由北向南逐渐与下扬子地区的基底拼贴在一起,构成扬子地块的南部基底。

4.浙赣地区

基底岩系在江西省境内主要为演吉岭岩群、张村岩群、登山岩群组成,浙江省境内相当层位称双溪坞群、河上镇群。其上为华南型晚古生代以来盖层,被燕山期宜丰-景德镇逆冲推覆构造切割成一系列构造岩片。现在查明乐平、波阳南部的中元古界与双桥山群有所不同,以发育火山岩为特点,不少层位夹有钙硅质层,属江南古岛弧弧前盆地型沉积。演吉岭岩群下部江西省地调院曾创名珍珠山岩群,最下为▓崌山岩组、未见底,以夹有黑色千枚岩层为特征,相当双桥山群之横涌组,只是含有稍多的凝灰岩和少量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夹层,变角斑岩、变石英角斑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1334 Ma±10 Ma、1308Ma±9 Ma。演吉岭岩群上部曾称诸家群(杨明桂,1998),分布于万年、进贤一带。划分为3个组,自下而上,为牛头岭组以底部砾岩为特征;皮库组为变泥砂质细碎屑岩;程源组以凝灰质千枚岩为主。其时代层位相当于双桥山群修水组。该区牛头岭组砾岩中含细碧岩砾石,之下尚有厚300余米凝灰质千枚岩,属郑家坞岩组。这套地层当位于演吉岭岩群上部。据微古植物组合主体属蓟县纪,顶部包含有青白口系。

张村岩群仅呈构造透镜体状出露于德兴铜厂、张村、弋阳樟树墩,并零星见于横峰司铺、东乡杨溪。下部韩源岩组主要由浅变质的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凝灰质浊积岩、泥砂质千枚岩及炭、硅质夹层组成,其中混入有较多的蛇绿岩块。蛇绿岩Sm-Nd等时线年龄值1024 Ma,锆石U-Pb年龄968 Ma±23 Ma,细碧岩Sm-Nd等时线年龄1112.9 Ma±53Ma。上部榔树底组为浅变质的泥砂质、凝灰质的深海浊流沉积,底部有不稳定砾岩。

怀玉山区登山群,底部杂砾岩、红色砂页岩称祝家组,下部拔竹坑组为泥砂质浊积岩、玄武岩或安山玄武岩及基性岩墙群,产古蛋、瓶形类等化石,时代为青白口纪晚世早期。上部上墅组为杂砂岩、板岩、玄武岩、英安岩、流纹岩,英安岩Rb-Sr等时线年龄值817.6 Ma±83 Ma。

江南隆起和浙赣拗陷之间以及浙赣拗陷内部分布有两条元古宙蛇绿岩带(邢风鸣等,1992)或两条蛇绿岩混杂岩带(程光华等,2000):宜丰-伏川蛇绿岩混杂岩带和赣东北蛇绿岩混杂岩带(图1-2)。

图1-2 皖南和赣东北蛇绿岩分布图(据张旗,2001)

伏川蛇绿岩混杂岩带:宜丰-伏川蛇绿混杂岩带被后期断裂错断成祁门-伏川、宜丰-万载和程浪3段,蛇绿岩主体位于皖南祁门-歙县-伏川一带,故又称皖南蛇绿岩或伏川蛇绿岩,分布于绩溪-宁国断裂带以东,三阳断裂带以北、伏岭岩体及清凉峰火山岩以南区域。伏川蛇绿岩套下部以蛇纹石化超镁铁岩为主,主要由暗绿色纯橄榄岩、斜辉橄榄岩、单辉橄榄岩等组成,大多已糜棱岩化,中部由辉长岩类、粗玄岩类的基性火成岩、沉积碎屑岩组成。上部由海相喷发的细碧岩、角斑岩及深水硅质沉积组成。伏川蛇绿岩(套)层序保存完好,有豆荚状铬铁矿产出,堆积岩结晶分异不完全,细碧岩具枕状构造,不出现高压变质矿物组合,共生沉积物是凝灰质千枚岩、板岩,但岩石组合的连续性遭到构造破碎,彼此以断层接触,故称之为(蛇绿)构造混杂岩。伏川蛇绿混杂岩带倾向南东,其中岩片的叠置层序为由北向南。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主要分布于赣东北断裂带内。混杂岩带的组成极为复杂,有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碎块包裹在深海复理石基质中的蛇绿岩套成员,有其他构造单元的异地岩片,还有被系列脆性、韧脆性断层分割的晚古生代以及中生代断块。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走向北东,过去有学者将其所夹基底地层称之为铜厂群(马长兴等,1992)和张村群(曾勇等,1999),蛇绿岩主要分布于樟树墩-西湾-德兴一带,本次野外研究表明,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基性-超基性岩带出露宽度较过去报道的要大得多,从樟树墩往北东延伸,都有出露,德兴董家山一带基性-超基性岩体大片出露,如小梅坞、西湾等地。小梅坞剖面上有玄武岩、滑石片岩、蓝闪片岩(?)等发育,玄武岩呈构造透镜体产出于滑石片岩等之中;西湾地区有蛇纹片岩、辉长岩、斜长岩等出露,其中,斜长岩岩块呈北西向延伸,断续分布。本次新发现的3个基性-超基性岩块分别是:德兴张村乡南的朱家村辉长岩体、张村乡北的搪瓷岭基性岩块(玄武岩、辉长岩等)、德兴铜厂的金家超基性岩块等。由此将原来的赣东北基性-超基性岩带的产出范围向北推进至德兴以北,基性-超基性岩带的规模得到大规模延长和加宽。总体的基性-超基性岩带的展布为北东向,基性-超基性岩呈岩块状和构造透镜体状产出于围岩中,围岩多为元古宙的浅变质岩。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的岩片以西倾和北倾为主,超镁铁岩、镁铁岩、细碧岩、角斑岩、复理石的叠置层序为由南向北。

(二)华夏地区

这一地区大致相当所谓“华夏古陆”分布范围,基底岩系出露如图1-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水涛(1988)为代表的研究者关于“华夏古陆”发表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武夷山区

位于萍乡-绍兴缝合带南侧呈近东西向至北东东向延伸,是在华南加里东造山带前缘仰冲褶皱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一条加里东期花岗岩带和动热变质带,燕山期形成构造-花岗岩隆起带,带宽约80km左右。基底岩系前人称“浙、闽变质岩地层”,在不同的地区被分别称为陈蔡群(浙南-陈蔡地区),八都群和龙泉群(浙西南)以及建瓯群或麻源群(福建)。但上、下时代变动较大,尚未能完全对应。其中浙西南变质基底为陈蔡群,由上、下两个亚群组成。上亚群以浅粒岩、变粒岩、大理岩夹斜长角闪岩为特征,底部具底砾岩与下亚群不整合接触,浅粒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901 Ma(浙江区调队,1986),并为辉石橄榄岩侵入(892 Ma)。下亚群以硅线石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斜长角闪片麻岩及硅线石黑云石英片岩,变质岩中碎屑锆石U-Pb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1438Ma。大致以东乡为界,以西为武功山隆起,由青白口系—下古生界组成褶皱基底;以东为北武夷隆起,由古元古界麻源岩群、中元古界周潭岩群组成结晶基底,青白口系—寒武系形成褶皱基底。隆起自北向南抬升,北缘为饶南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拗陷,主体除变质岩、花岗岩外,有较多中小型中生代火山盆地。

图1-3 台湾海峡西北地区古、中元古界露头分布略图(据张达等,2004)

2.永梅地区

古元古界结晶基底基本被剥蚀掉,只有少量出露,称为桃溪组(陶奎元等,1998)。主要分布在上杭东部和永定西北部,以片岩、变粒岩为主,出现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构成区内前震旦纪褶皱基底。同位素年龄U-Pb年龄为1777 Ma。震旦系-奥陶系浅变质岩系是一套厚度巨大的浅海-次深海相火山复理石建造,主要由各类细碎屑岩组成,为本区第二层次的褶皱基底地层,部分地区出现澳角岩群,为一套遭受角闪岩相变质的变质岩,时代为前泥盆系。

3.沿海火山岩带

区内在泥盆纪以前形成的所有经区域变质、剧烈构造变动和岩浆喷发的正变质岩,构成了火山岩的基底。但相对武夷隆起发育较差,可能只相当武夷地区的某一套或两套地层。海岸山脉地层分区,地壳属过渡类型,现今缺少有关基底地层的文献资料。福建东南沿海的区域变质岩,现划归为前泥盆纪。然而,侵入澳角岩群变粒岩、片岩的片麻状花岗岩与其接触关系截然分明,反映出该花岗岩的形成温压条件未超过变粒岩、片岩成岩时的温压条件。上述片麻状花岗岩被晚侏罗世南园组火山岩覆盖,其岩石特征与同位素地质年代资料均表明,其为四堡期或晋宁期。花岗岩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组分别达到1135Ma±10 Ma、909 Ma±10 Ma。

⑦ 邢台市内有哪些免费旅游景点

1、前南峪 AAAA
前南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邢台县西部浆水镇,距邢台市区60公里,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分为抗大观瞻区、生态观光区、化山揽胜区、川林果园区、三支锅景区、大石岩景区和龙宫景区十大景区。景区内有邢和线,平涉线穿越而过,交通便利,景区面积26平方公里,内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180 多处。进入园区门口的抗大纪念馆、纪念碑、抗大旧址,2001 年被0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被-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2005 年被国家列为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抗大培养出少将以上军官240余名;为新中国的成立建立卓越功勋。这里是-、彭德怀、-、-、罗瑞卿、滕代远、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森林覆盖素有太行明珠之称的前南峪,植被覆盖率达94.6 % ,林木覆盖率90.7 % ,主要树种50 多种。95 年荣获联合……[详细]

2、丰乐园 AAAA
邢台丰乐园位于邢台市临城县东部,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占地面积3000多亩。 东距107国道3公里,西距县城6公里,南临省道南郝线,交通十分便利。建设发展邢台丰乐园始建于1998年,该园是市交通局响应国家“扶贫攻坚,绿化荒山”口号,而实施的“万亩荒山”开发工程的一部分。为了解决养路工再就业问题,全国劳动模范、时任市交通局副局长兼公路处处长范永丰同志抓住了国家“扶贫攻坚、绿化荒山”的机遇,提出进军太行,开发荒山的构想。在临城、内邱、邢台县等地承包荒山一万亩,建起“一区两基地”即扶贫开发荒山试验区、交通职工转岗分流基地和交通职工旅游、疗养、娱乐基地,并把临城荒山基地作为开发实验区。景区现况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丰乐园已由昔日杂草丛生,砾石乱卧的荒山坡,变成了绿荫满山、瓜果飘香、湖光山影、景色迷人的花果山。丰乐园共栽种冬枣、中华寿桃、美国凯特杏、金太阳杏、黑、红宝……[详细]

3、内丘扁鹊庙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鹊王庙,俗称神头庙,又名扁鹊庙、鹊山祠、鹊山神应王庙。位于河北省内丘县城西21。8公里的神头村。1982年7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记载:“鹊山庙者,祀扁鹊也”。内丘扁鹊庙,始建年代久远。据《魏书·地形志》载:“中丘前汉属常山,后汉,晋属赵国,晋乱罢,太和二十一年,复有中丘城,伯阳城,鹊山祠”。太和即北魏孝文帝年号,二十一年即公元497年,中丘即今内丘县。至元五年(1268年)《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记:“汉唐以来,像而祀之旧矣,五季之未,数经残记。周显健中安-节度使陈思让为重修之,是时碑刻已有王称”。清康熙七年(1668年)《内丘县志》记:“鹊山庙在鹊山下,汉唐已有之,-不详始建,宋仁宗玺封神应王,元学士王鹗,明谕德谢迁有记,三月初旬,来祀者方千里,历代诗文不可胜记”。据庙内现藏碑刻记载:在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修其房廊,“光华四出”;复经宋神宗熙宁二……[详细]

4、邢台峡谷群 AAAA
邢台峡谷群是国家4A级风景区、河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河北省地质公园,景区位于邢台市西70公里处,由24条峡谷组成,其中长1000米以上的达8条,是太行群峰中的一大奇观。主要景观有鬼门天堑、卧峡晴虹、云崖撒珠、飞瀑泻玉、瑶池妆台、龙宫玉珠、济公观海、三山销翠等。邢台峡谷群是以石英砂岩峡谷景观为主体,辅以山崖、瀑布、人文风情等景观的峡谷群型旅游区,其所具备的垄断性石英砂岩峡谷群和典型性的嶂石岩砂岩地貌特点,在太行山区乃至全国山岳型旅游区中独树一帜,不可多得。邢台峡谷群是国家4A级风景区、河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河北省地质公园。位于邢台县西南路罗镇贺家坪村,与山西的和顺县相望,距邢台市区65公里。景区游览面积18平方公里,由24条峡谷组成,其中达到千米的有8条之多,它既有北方山岳的雄伟气势,又具南方山水之秀美。奇峡群有三奇:一 邢台峡谷群奇谷低狭深;二奇峡岸壁立;三奇成群出现,并有连绵十余里……[详细]

5、天河山 AAAA
天河山---中国爱情山,位于邢台市,是中国七夕文化之乡,牛郎织女传说的原生地。天河山位于邢台市西部晋冀交界的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总面积30平方公里,距邢台市65公里,交通便利,沿途风光优美。这里奇峰林立,峡谷幽峻,植被丰茂,林木葱郁,这里群瀑飞雪,清泉鸣筝,水源丰沛,是著名的“太行山水”;这里松涛阵阵,牛羊成群,又称“云顶草原”。天河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河北省重点风景区、河北省地质公园。天河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河北省重点风景区、河北省地质公园。景区文化底蕴丰厚。早在新石器时代,天河山地区就有人类居住。春秋时期,孔夫子曾游学至此,“夫子岩”由此得名。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八路军主要根据地之一。129师医院,冀南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前身)等革命遗址,至今保存完好。特别是天河山一带广泛流传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并拥有大量的文化遗存。经多位专家考证,这里就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原生地。2005年,……[详细]

6、邢台大峡谷 AAAA
邢台大峡谷群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邢台县西南路罗镇贺家坪村,与山西的和顺县相望,距邢台市区65公里。景区游览面积18平方公里,由24条峡谷组成,其中达到千米的有8条之多,主峡黄巢峡是群山之间的一道地堑,长达4000余米,峡深200余米,两壁对峙千仞,峡宽几米,最窄处只十几厘米。抬头俯视,云崖倾扑,大有瞬间合拢之势,故称“一线天”。邢台大峡谷既有北方山岳的雄伟气势,又具南方山水之秀美。奇峡群有三奇:一奇谷低狭深;二奇峡岸壁立;三奇成群出现,并有连绵十余里的清潭飞瀑及上万亩的原始次生林。峡谷群具有狭长、陡峻、深幽、赤红、集群五大特点,成为八百里太行山的一大奇观,被专家誉为“太行奇峡”。奇峡群当前可游览的峡谷共五条,分别为长嘴峡、流水峡、黄巢峡、竹会峡和老人峡。主要景观有50多处,如:神鹰石、龙潭飞瀑、白云人家、黄巢殿、跑马栈道、神井、一线天、擎天柱、……[详细]

7、邢台九龙峡 AAAA
邢台九龙峡简介 邢台龙宫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1日,是经邢台县工商行政局、县旅游局正式批准的集旅游建设、农副产品营销和天然中药材开发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公司。公司下设“四部一室”,即景区开发部、对外招商部、市场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和综合办公室,拥有员工161人,固定资产20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目前主要承担对龙峡自然风光旅游 区的开发建设和“浆水龙宫”牌系列干鲜果品的加工销售。 公司遵从自然,放眼未来,综合开发,业绩显著。经过近两年多的开发建设,已投资600多万元,将邢台九龙峡自然风光旅游区建设成为集山水瀑布、峡谷群落、原始森林、高原风光、民族风情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被誉为“燕赵第一奇景”。公司在开发建设景区的同时,立足山区盛产板栗、核桃、?{子等干鲜果品和天然中药材的实际,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的“浆水龙宫”牌干鲜果品、绿色杂粮等系列……[详细]

8、邢台云梦山 AAAA
邢台云梦山简介 云梦山主峰1300多米,游览面积25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95%,林中有珍稀动物百余种。进入景区,恍如进入一只大肚茶壶,只见四面山势峭拔,赤壁翠崖,头顶一片圆天,神秘莫测,故称“壶天仙境”。云梦山被誉为“北方的九寨沟”,最奇之处在于它的九潭十八瀑,您可以游览龙吟峡、镇蛟石、栖鹰飞瀑、五禅洞、上壶天、下壶天、白龙溪、附丹崖、温翠坡、绕桧柏、挤幽涧、流蛟瀑、龙吟瀑、晒波瀑、神仙道、红碾盘、神仙脚印、讲经洞等。河北邢台市……[详细]

9、邢台天梯山 AAAA
邢台天梯山简介 天梯山游览区位于邢台市西东牛庄,距市中心22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7路公交车直达景区,交通十分便利。这里山势突兀,雄浑险峻,千余级石阶直上云霄;山腰有远古洞群,洞连洞、洞套洞,曲折回环,幽深莫测;洞中遍布石花石瀑石钟乳,肖人肖兽,千奇百怪,目不暇接;山脚哟暗和金水洞,泛舟洞中,灯影浆声,如入仙境。游人登临绝顶长寿峰,但见群山环拱,村庄历历,田畴锦绣,川口湖烟波浩淼,令人心旷神怡。景区西部,冷风洞天下绝伦,宝剑峡壁如刀削,黑龙潭清冷沉绿,另有一番野趣。特别难得的是,这里是抗金名将牛皋的家乡。牛大将军曾在这里依山凭险,率众抗金。至今山腰间遗迹尚存。另外还有众多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世代流传。总之,这里54景景景美,36洞洞洞奇。在这里可登山、可戏水、可垂钓、可泛舟、可考古、可科研、是邢台不可多得的一处西郊公园。河北邢台市……[详细]

10、邢台崆山白云洞 AAAA
邢台崆山白云洞简介 崆山白云洞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境内,东距县城6公里,南距邢台市56公里,北距石家庄市86公里。沿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和107国道乘车去崆山白云洞旅游十分便利。 邢台崆山白云洞是我国北方一处难得的岩溶洞穴景观,现已探明的有4个较大洞厅,总面积4000平方米。第一洞厅宽敞宏大,有山有水,一片人间和平景象;第二洞厅垂帘悬幕,富丽堂皇,犹如天堂;第三洞厅怪石林立,阴森恐怖,颇似想象中的地府。第四洞厅树枝珠串、水潭密布,很像龙宫。洞内岩溶造型齐全,单位面积景观密集,风景形态瑰丽多彩,原始本底保存完好。四个洞厅景观各异,各有特色。整个封闭空间都充满了琳琅满目、色彩斑斓的石钟乳、石笋、石幔、石帘、石瀑布、石帘花等碳酸盐造型,其中网状卷曲的“节外生枝”、“线型石管”、形态奇丽的牛肺状“彩色石幔”、石帘、晶莹如珠的石葡萄、石珍珠等,在国内其它溶洞中是极其罕见的。洞内的拟人物拟景物多…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