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县地质局
① 延津县国土资源局
延津县隶属新乡市,县域东西长约42.5公里,南北宽约40.5公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3°07′~114°06′,北纬35°07′~35°29′之间。辖12个乡镇,341个行政村。东与安阳市滑县为邻,西与新乡县接壤,北依卫辉市、鹤壁市浚县,南靠原阳县、封丘县。延津县地处华北黄河冲积平原的偏南端,由于黄河故道多次泛滥改道和风力的再搬迁作用,形成了延津县微度起伏、岗洼相间、沙丘滩泽和背河洼地等独特的地形地貌。
李明厚党组书记、局长
刘长勤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王义进 党组成员、副局长
申宝魁 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元璋 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凤荣 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永生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杨慧光 党组成员、副主任科员
李明厚简介:1955年8月出生,男,汉族,1971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1971年8月~1973年12月,延津县僧固乡干部;1973年12月~1981年11月延津县委干部;1981年11月~1986年8月,延津县人大常委办公室干部;1986年9月~1987年3月,延津县人大常委办公室副主任;1987年3月~1990年7月,延津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1990年8月~1995年10月,延津县县委、县政府信访办公室主任;1995年11月~2003年9月,延津县国土资源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2003年10月~2005年5月,延津县国土资源局主持全面工作;2005年5月~2010年3月,延津县国土资源局任党组书记、局长;2010年4月至今,任新乡市国土资源局副调研员、延津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局机关内设办公室、建设用地股、地政地籍股、监察一股、二股、规划与耕保股、法规股、群众工作室8个业务股室。下辖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土地储备中心、土地评估所、征地事务所、土地执法监察大队6个事业单位。根据省市国土资源管理要求,2007年5月,对全县12个乡(镇)国土所人员实行垂直管理,每所3名工作人员履行辖区内国土管理职责。
【土地资源】延津县辖区总面积88796.2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1274.71公顷,占69.01%;园地面积159.78公顷,占0.18%;林地面积4114.66公顷,占4.63%;草地面积18.48公顷,占0.0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0773.57公顷,占12.13%;交通运输用地2872.50公顷,占3.23%;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494.24公顷,占2.81%;其他用地面积7088.35公顷,占7.99%。
【耕地保护】2010年,加强对耕地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全县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各乡(镇)相应成立了保护机构,确保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执行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纳入了年度考核目标体系。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基本农田的日常化和规范化管理。通过查找耕地保护中的问题,分析原因,积极整改,完成补充更新保护标牌164块,其中县级两块,乡级12块,村级150块。重新明确了保护范围、保护面积、保护措施、保护责任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使全民耕地保护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使全县耕地保有量一直不低于5559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8230公顷。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2010年,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顺利完成。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2010年,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18个,完成了小潭乡祥安社区和榆林乡榆林社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申报工作(祥安社区建新区面积4.144公顷,榆林社区建新区面积9.1286公顷),并于2010年6月份取得省国土资源厅批复。
【土地利用管理】2010年,共供应土地13宗,总面积29.5981公顷,其中:通过出让方式供应土地11宗,面积27.2305公顷,合同金额12997.4838万元(以出让方式盘活存量国有建设用地4宗,面积3.7594公顷);以划拨方式供应土地2宗,面积2.3676公顷。
【地籍管理】2010年,严格依照土地登记审批制度及工作要求,全年共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16本,集体土地使用证两本,受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权设定登记33宗,抵押土地面积195.4788公顷,抵押价款22069.46万元;调处土地权属争议4宗。
【建设用地管理】2010年,共申报城市及乡镇建设用地4个批次,其中城市批次1个,乡镇批次3个,申报总面积146.1043公顷(耕地95.5809公顷),其中,新乡市重点项目20公顷(老年乐园),用地审批报件合格率达到100%;同时,取得省、市对我县建设用地批复4个(2009年度上报的乡(镇)批次3个,城市批次1个),批复总面积33.6849公顷。
【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土地整治重大项目】2010年8月10日~12日,河南省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第一年度工程(延津片)在新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10月19日上午10点,河南省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第一期)Ⅱ片区延津县第一年度工程开工仪式在项目区隆重举行,该工程总规模50万亩,共涉及8个乡(镇)、161个村庄、19.8万人,计划分5年实施。第一期第一年度项目区工程规模为3788.89公顷,预算投资7413.16万元,项目实施后可新增耕地238.34公顷。通过项目工程的实施,将改变现有田块零星破碎、土地利用不充分、不合理的状况,实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执法监察】2010年,认真开展第十次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本县共涉及监测图斑6个,其中,1号、3号、6号卫片监测图斑违法建筑已拆除,且土地均已复耕;2号、4号卫片监测图斑属新农村建设,已按规定将挂钩项目报件上报省国土厅及新乡市国土局待批;5号卫片监测图斑属农业结构调整,已按国土资发〔2007〕220号文件规定进行备案。
加大执法动态巡查力度,进一步强化措施,全面落实六级动态巡查机制,注重发挥全县341名土地协管员作用,有效使全县土地违法案件较同期下降30%。2010年,共依法查处各类土地违法案件28起,涉及土地面积8.55公顷,其中基本农田0.42公顷,耕地5.35公顷。
【信访工作】2010年,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包案责任制等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全县聘用的341名土地协管员前沿阵地作用,严格执行动态巡查制度,确保把土地信访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强化责任追究,对信访工作不力、造成恶劣影响的相关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全年共接待来信来访46起(来信7起,来电11起,来访28起),其中立案6起,结案6起,本级年度受理信访事项结案率100%,群众满意率90%;另接上级批转、交办案件17起,结案17起,结案率100%。
(杨慧光 张学涛)
② 原阳县国土资源局
原阳县隶属新乡市管辖,被称为“郑州市的后花园,新乡市的南大门”。东临封丘县,西依市平原新区,北接新乡县、延津县,南临黄河,与开封市、郑州市隔河相望。京港澳高速、石武客运专线、省道310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县辖城关镇、师寨镇、太平镇、齐街镇、福宁集镇、葛埠口乡、蒋庄乡、官厂乡、大宾乡、陡门乡、阳阿乡、路寨乡、韩董庄乡、靳堂乡5个镇9个乡。
张国新 党组书记
吴焕敏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李长安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副局长
李建峰 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永辉 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玉庄 副主任科员
张传文 副主任科员
买福利 副主任科员
张国新简介:河南省浚县新镇人,1960年4月出生,汉族,1978年3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文化。2002年3月~2006年6月任国土资源局局长,2006年7月任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2008年8月任党组书记。
【机构设置】原阳县国土资源局的前身是原阳县土地管理局,成立于1988年4月,2002年5月改组为原阳县国土资源局,共有干部职工255人,其中干部(含聘用制干部)97人,工人158人,本科学历37人,大专学历52人,中专(含高中)学历166人。内设办公室、财务科、人事教育科、用地审批管理科、地籍与测绘管理科、土地利用科、规划与耕地保护科、法规监察科、信访科、国有土地管理所等10个科室。因区划调整,现辖城关镇、靳堂乡、蒋庄乡、福宁集镇、韩董庄乡、师寨镇、葛埠口乡、齐街镇、大宾乡、陡门乡、太平镇、路寨乡、阳阿乡、官厂乡等14个乡(镇)国土资源所。
【土地资源】全县行政区总面积131171.07公顷,其中耕地81370.83公顷、林地3635.20公顷、园地540.62公顷、草地107.3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773.1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218.61公顷、水利及水利设施用地23044.72公顷、其他用地1480.62公顷。
【耕地保护】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对政府履行耕地保护目标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要求,原阳县对全县耕地保护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并对交通干道大型标志牌、补划标志牌进行了更新,对耕地保护责任状进行了完善,并制作了耕地保护宣传册,刷写了固定标语等。通过自查,进一步强化了耕地保护责任和各项管护措施,使全县耕地总面积达到81370公顷,实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基本农田面积65797公顷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保障了全县粮食生产安全。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2010年,原阳县国土资源局不断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继续做好原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原阳县17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在县、乡两级规划获得批准后,积极完善县、乡(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备案工作;按照《河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暂行办法》(豫政办〔2009〕124号)文件精神,认真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挂钩规划工作,30个计划启动的重点社区已向市局上报19个(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社区两个),其他已按照上级要求修改文本材料后上报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关于开展农村建设用地专项整治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通知》要求,原阳县下半年集中推进了已启动社区的旧村拆除复垦工作,实现了“拆旧村、换指标、建新村、促发展”的目标。新乡市定闲散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任务目标1013亩,现已累计完成863.2亩,完成任务量的85%。
【土地利用管理】为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政策,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坚决控制国家禁止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入驻,原阳县国土资源局努力加大对建设用地的依法管理。一是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不断完善土地交易手续,严把土地一级市场关。2010年1月以来,先后对原物资局办公院附近、浙江万向集团等23宗国有土地进行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出让面积370亩,收取土地出让金1.41亿元。二是正确引导企业向工业聚集区和产业园区集中,加大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努力使各项用地更趋节约集约化。
【地籍管理】根据《关于做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核实分析和全面检查标准时点统一更新成果的紧急通知》(豫国土调查办明电〔2010〕4号)的相关要求,原阳县国土资源局重点做好了全县农村调查成果上报工作,原阳县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已于3月上报省厅。7月上旬,原武镇、桥北乡、师寨镇三个建制土地调整外业成果通过市国土资源局检查验收。按照上级测管部门要求,将国家测绘局测绘统计网络直报系统转发给全县各个测绘单位,各测绘单位已将成果上报市国土资源局。除了做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外,原阳县国土资源局不断完善日常工作管理制度,尤其是在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登记方面,认真把关,细致审核,严格按照“五不登记”原则进行,杜绝了错证、重证现象发生。
【建设用地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设用地管理,积极主动为重点项目搞好服务,保证了全县重点项目依法、及时用地。一是按照市国土资源局统一部署,补充完善了2009年乡镇二批、三批报件的报送。二是拨付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拆迁补偿费58.3662万元,将补偿款全额及时拨付给被征地群众。三是按照上级要求,逐宗上报2007~2009年度经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建设用地。四是完成卫片执法检查报批面积1413.144亩,其中:一批城市103.83亩、二批城市423.432亩、一批乡镇192.852亩、二批乡镇247.4595亩、三批乡镇86.754亩、京港澳高速公路原阳服务区扩建项目163.239亩、原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项目119.733亩、桥北新区污水处理工程项目45.87亩、原阳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29.988亩。五是已上报到市局6个批次用地报件,土地面积共计2954.6625亩,其中2010年度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乡(镇)建设用地报件,共涉及18宗土地,土地面积共计1464.1965亩;2010年度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城市批次报件,共涉及21宗土地,土地面积1490.466亩。六是已上报到市国土资源局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共4个报件,其中河务局防浪林项目用地536.739亩,黄河堤防加固工程项目用地83.6505亩,1999~2004年河务局黄河水利工程项目用地7816.0125亩,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畜牧养殖基地项目用地271.623亩。
【土地开发整理】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协调配合完成了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土地整治重大项目规划设计的编制与上报工作,并得到上级批准实施,该重大项目于2010年10月进入开工建设阶段。路寨乡王村等15个村土地整理项目经过前期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努力,紧张施工,已完成工程量的90%。该项目总规模1579.58公顷,净增耕地110.06公顷,总投资2498.32万元。原阳县太平镇等4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目前正在组织报验,该项目总规模2287.21公顷,净增耕地161.82公顷,总投资3002.6万;完成了耕地占补平衡项目中的路寨乡土地整理项目,该项目总规模987.82公顷,净增耕地面积110.46公顷,总投资1046.6万元;陡门乡赵张庄村土地开发项目,总规模36.45公顷,净增耕地24.78公顷,总投资48.95万元;陡门乡大三李村土地开发项目,总规模78.27公顷,净增耕地73.78公顷,总投资106.1万元;官厂乡滩涂开发项目,总规模337.43公顷,净增耕地315.02公顷,总投资845万元。完成蒋庄乡滩涂开发项目Ⅰ总规模179.05公顷,总投资460.79万元,新增耕地174.98公顷,涉及乔连山庄、王村。完成蒋庄乡滩涂开发项目Ⅱ总规模215.45公顷,总投资684.59万元,新增耕地208.76公顷,涉及乔连山、杜屋、靳屋等。完成太平镇郑皋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总规模145.07公顷,总投资271.30万元,净增耕地59.87公顷。
【信息化建设】按照新乡市国土资源局要求,原阳县国土资源局先后投资40余万元,完善了信息化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建立了建设用地的监管系统,实现了建设用地无纸化网上报批。另外按照办公外网和办公内网物理隔离、分开构建的要求,对已有的局域网加以补充完善,实现网络横向互联、上下贯通;另外,原阳县国土资源局已完成了视频会议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于7月底完成了与市国土资源局的对接,同时,根据市国土资源局要求,完成了门户网站的升级改造,完全满足政务公开、信息共享的各项要求。
【执法监察】认真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责任追究和奖励暂行办法》,强化六级巡查,建立动态巡查台账,巡查人员巡查时都有翔实的巡查记录,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特别是在黄河滩区砖瓦窑厂治理整顿工作中,配合和参与拆除窑厂104座,基本完成了治理整顿工作任务。在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中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出台了工作方案。原阳县共涉及图斑127个,面积3888.7亩,其中合法图斑86个,面积2761.57亩;违法图斑5个,面积130.1亩;实地伪变化图斑36个,面积997.03亩;已拆除图斑17个(拟拆除20个),面积197.3亩;占应拆除面积的89.23%;已复耕图斑15个,面积185亩,占应复耕面积的83.67%;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为4.32%。2010年,原阳县国土资源局共立案查处90起,提出处分建议5人次。
【信访工作】2010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35人次,受理信访案件46起,其中省国土资源厅交办7起,新乡市国土资源局交办10起,现已查结42起,按期结案率达95%以上,为全县的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孟卫军 马庆智)
③ 封丘县国土资源局
封丘县隶属新乡市,南临黄河,与古都开封隔河相望。区域面积1225.5平方公里,耕地130万亩,辖8个镇、11个乡(其中荆乡回族乡是豫北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605个行政村,总人口75万。除汉族外,有回、满、朝鲜、蒙古、苗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2%。封丘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省定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封丘县农业优势明显,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省定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是著名的优质小麦、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和“国家级绿色肉牛、肉羊养殖科技示范区”,作为金银花原产地,全县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在全国享有大田种植面积、单位产量、管理技术、品质和出口数量“五个第一”。
马绍文 党组书记、局长
刘成海 副局长
王素梅 副局长
郭忠仁 副局长
刘进萍 副局长
孙秀菊 工会主席(副主任科员)
李庆良 副主任科员
范士宝 副主任科员
王龙 副主任科员
马绍文简介:河南封丘人,195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大专文化。1974~1983年,在部队服役,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助理员;1983年,转业分配到封丘县城关乡政府,任党委秘书、副乡长;1993年,调到陈固乡任党委副书记兼纪检书记;1996年~1999年,任陈固乡乡长;1999~2002年,任孙庄乡党委书记、人大主任;2002年至今,任封丘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封丘县土地局成立于1989年6月,正科级规格,内设4个职能科室,主要负责全县土地管理工作;封丘县国土资源局于2002年6月批准成立,内设6个职能科室;2004年,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时,副科级以上干部由市局任免,县土地管理局更名为县国土资源局。辖城关镇、城关乡、陈桥镇、赵岗镇、留光镇、冯村乡、王村乡、回族乡、荆隆宫、居厢乡、黄德镇、黄陵镇、曹岗乡、李庄乡、陈固乡、应举镇、鲁岗乡、尹岗乡、潘店镇19个国土资源所,1个矿产资源所(荆隆宫乡矿产资源所)。
【土地资源】截至2009年底,封丘县有耕地76354.45公顷,园地.85公顷,林地5642.57公顷,草地382.8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458.3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967.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689.1公顷,其他用地401.9公顷。
【耕地保护】2010年,对耕地保护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耕地保护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共同责任机制更加完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保持73440公顷和66507公顷。2010年,被新乡市政府通报表彰“耕地保护先进县”,并奖励人民币10万元。实行耕地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在年初县政府分别与各乡(镇)政府签订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乡(镇)与各村签订保护目标责任书,同时,在全县每个村明确1名土地协管员,把基本农田保护责任明确到具体责任人,落实到地块,形成了“层层有责任”的基本农田保护格局。按照《河南省关于贯彻国土资源部与土地整理标示使用和有关标志牌设立规定的意见》文件要求,截至2010年底,封丘县耗资150多万元规范和更新了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在醒目位置设立标示牌、区片、地块,位置统一编号,内容统一规范,数字准确。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2010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了《封丘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10年)》,在此基础上,加快了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将该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时把规划中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根据各个乡镇的实际情况,结合县政府的意见,层层分解到乡镇,不得突破。截至2010年底,上报房管所、档案馆、污水处理厂、河南省美日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0个单位(项目),占地面积共计65.2408公顷。
【新农村建设】封丘县重点社区共24个,其中王村乡大马寨社区、城关乡三里辛社区等5个社区使用的是存量建设用地;应举镇前蒋寨阳光社区、尹岗乡大庄社区等11个社区通过申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已被省国土厅批准;剩余的鲁岗乡和寨社区、黄德镇黄德社区等8个社区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于2010年11月15日上报新乡市国土局。
【地政地籍管理】2010年,全面开展对城镇国有土地使用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使用权证的登记工作。全年共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103份,发放集体土地使用证2102份。采取日常变更与集中汇总相结合的方法,做到外业实地随时变化,日常及时调查登记,内业集中统一汇总,图、表、册、台账与实地一致,按时准确汇总上报。随着群众土地意识的不断增强,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也逐年增多,为解决这些问题专门成立了土地争议案件调处领导小组,2010年,共受理各类土地权属争议案件26起,调解和处理24起,有效地保护了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
【第二次土地调查】按照国家、省、市“二调”办要求,进一步核查完善了本县“二调”资料,农村土地调查入库工作已完成,等待国家验收;其中城镇地籍外业调查成果已经省国土厅预检组预检通过。
【建设用地管理】2010年,封丘县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3宗,面积18.43亩,土地出让金总收入341.02万元,全县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比例、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比例均达到了100%。
【节约集约用地】2010年,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对闲置土地、空闲土地、低效利用的土地进行了认真清查,共清查出闲置土地6宗,面积130余亩,依法进行收回,纳入政府储备。对城市建设供地,大力推行旧城改造和住宅小区建设,变分散的单家独院为高层住宅楼,有效地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土地整治重大项目】河南省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第一期)Ⅱ片区封丘县第一年度工程于2010年10月19日开工,该项目总建设规划为4534.91公顷(合68023.65亩),总投资9359.11万元,项目区位于封丘县西南部,东以汪寨加斗及村界为边,西接原阳县交界,南至黄河大堤,北临S311省道。共涉及应举镇、荆隆宫乡、城关乡3个乡镇37个行政村,计划工期200天,项目实施后,封丘可净增耕地234.29公顷,新增耕地率为5.17%。
河南省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第一期)Ⅱ片区封丘县第二年度工程项目区位于封丘县西部。项目区南至黄河大堤,西部、西北部接原阳县、延津县界,地跨应举镇北半部、陈固乡全乡、城关乡南半部、荆隆宫乡东北部。项目区南北长约25.45公里,东西宽约12.98公里,共涉及陈固乡、应举镇、城关乡、荆隆宫乡共4个乡镇100个行政村(厂),该项目建设规模为13940.87公顷,总投资30726.83万元。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建设规模中除了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以外均为耕地,整个项目区将增加耕地739.87公顷,新增耕地率5.31%,此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预计在2011年7月进行招投标。
【执法监察】严格落实土地动态六级巡查制度,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加大对耕地、沿路两侧等重点部位的动态巡查频率,坚持打防并举的原则,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将各类土地违法行为消灭在最初时期。2010年,共巡查发现土地违法案件15宗,制止10宗,拆除违法建筑2000平方米,恢复耕种81.9亩;立案查处5宗,拆除违法建筑4300平方米。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继续推行查处土地违法案件联席会议制度的同时,认真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8〕204号),不断增强执法合力,严厉打击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做到了依法行政,完善听证制度,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陈述和申辩权。2010年共下达听证告知书78份,下达听证通知书12份,参与行政诉讼7次,案件复议和诉讼维持率在95%以上。
【信访工作】利用节假日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深入乡村,接触信访群众,了解和掌握信访形成的各种因素,当场调解。由群众被动上访变为干部主动下访。每月25日为信访工作汇报分析日,召开由各基层所长、各股室负责人以上人员参加的信访专题会议,分析排查上月信访案件的处理情况,研究制定重点案件的处理方案,明确包案的责任人员,布置下月任务。2010年,共排查出24起信访案件,解决22起,1起进入司法诉讼程序;接待来局咨询1起,在办理信访案件中,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王胜 陈志国)
④ 宝丰县国土资源局
宝丰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属平顶山市辖县,地处北纬33°47′~34°02′,东经112°43′~113°18′。北依汝河,南临沙河。东和东南与平顶山市郊区接壤,南和西南与鲁山县及平顶山市西区相连,西北与临汝县交界,北和东北与郏县毗邻。东西长54公里,南北宽27公里。总面积722平方公里,全县辖8镇4乡、1个林业工作站、1个办事处,320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人。
张新宇 局长、党组书记(2010年3月任)
王曙吉 党组书记(2010年3月调离)
宋国峰 土地开发中心主任(2010年3月调离)
王延涛 党组成员、副局长
胡长炜 党组成员、副局长
肖国欣 党组成员、副局长
牛广军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张新宇,男,宝丰县石桥镇人,汉族,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宝丰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1989年7月,在石桥高中、宝丰二高工作;1989年8月~2001年12月,在县财政局、大营镇政府、石桥镇政府工作;2001年12月~2009年6月,任国土资源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2009年6月~2010年3月任局长、党组副书记;2010年3月至今任现职。
【机构设置】局机关内设办公室、财务股、文印室、审计股、人事股、用地审批管理股、纪检监察室、规划股、宣传股、工会、团支部、妇联、计生、地籍管理股、勘测队、开发股、储量股、法制室、地质环境股、测绘股、利用股、铝粘土市场开发办、信访股、政策研究中心、行政服务大厅国土资源窗口、耕保股、宏观调控股、信息中心、国土资源派出所等29个职能股(室)。下辖土地监察队、土地开发中心、地产市场管理处、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储备中心、土地矿产交易中心、矿产资源稽查队、征收办、铝粘土市场开发办、冶金办、土地估价事务所等11个直属机构。下设城关国土资源所、杨庄国土资源所、周庄国土资源所、闹店国土资源所、李庄国土资源所、肖旗国土资源所、赵庄国土资源所、商酒务国土资源所、大营国土资源所、张八桥国土资源所、观音堂国土资源所、前营国土资源所、石桥国土资源所、周庄矿产资源所、张八桥矿产资源所、大营矿产资源所、韩庄矿产资源所、大营铝粘土管理所、张八桥铝粘土管理所、观音堂铝粘土管理所等20个派出机构。全局现有工作人员592人。
【土地资源】截至2010年底,宝丰县土地总面积72949.2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2470.95公顷,园地面积641.69公顷,林地面积3438.61公顷,草地面积8610.0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0441.7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457.8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3900.49公顷,其他土地面积987.94公顷。
【耕地保护】严格规范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审批,认真落实“三个不报批”,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全年共为建设项目补充耕地230.9251公顷。与原阳、温县等地签订补充耕地协议,完成易地补充耕地2000多亩。确保了全县耕地面积稳定在4.1803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3.6416万公顷。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体系;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已经完成,成果上报市局;完成了全县12个乡级规划的修编工作,规划成果已经省市政府批准,上报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对全县集体土地建设用地进行了清查和规划认定,为违法占地的处理提供依据;编制2010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规划,申报建设项目建新区面积90.61公顷,经省厅批复面积70公顷;做好新农村建设用地挂钩规划编制工作,新农村建设规划涉及20个中心村55公顷土地的外业测量工作已经完成,内业资料的整理工作正在进行。
【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共计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7宗,面积154.1834公顷,其中铁路、公路用地2宗,教育用地2宗,煤炭设施用地2宗,老年福利设施用地1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9宗,出让面积22.4262公顷,其中工业用地2宗,商住及其他用地7宗;办理村组企业项目用地手续31宗,面积39.9938公顷,其中补办洗煤厂用地手续16宗,其他村组企业用地手续15宗。土地一级市场全年共征收土地出让金11073.864万元,其中征收5952万元,追缴3500万元,调整容积率补缴1621.864万元。
【地籍管理】地籍管理工作深入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外业调查、内业整理和数据库建设工作圆满完成;为建设用地审批报件、农用地转用报件上图210幅;办理国有土地登记发证60宗、集体土地登记发证20宗,出具地类认定80余份。
【建设用地管理】经省政府批准6个批次建设用地,分别为2009年城市第一、二、三、四批次用地共计127.4655公顷,2010年第一批城市调整区位项目用地1.8687公顷,2010年第三批乡镇建设项目用地2.8816公顷;12个批次建设用地通过市政府审查,报省厅待批,分别为2010年第一至五批城市建设用地项目,面积144.9146公顷,2010年第一、二、四、五批乡镇建设用地项目,面积115.6581公顷,2010年第一、二批挂钩试点项目,面积92.1890公顷,2010年第二批城市调整区位项目,面积3.9820公顷。全年储备土地面积1000余亩。
【矿产资源】宝丰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目前已发现22种矿产,产地58处,其中煤、铁、铝土矿、镓、熔剂灰岩、白云岩、磷、水泥灰岩、水泥粘土、水泥配料用砂岩和矿泉水12种矿产勘查程度较高,探明了较为丰富的储量。优势矿产包括煤、铝土矿、水泥灰岩、水泥粘土4种,煤井田4处,查明资源储量10076.90万吨,预测的资源量200万吨,保有资源储量6913.60万吨;铝土矿产地4处,查明资源储量1717.92万吨,预测的资源量7414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200.53万吨;水泥灰岩产地6处,其中工业矿床3处,矿点3处,查明资源储量4743万吨,预测的资源量11500万吨,保有资源储量4711万吨;水泥粘土产地4处,其中工业矿床3处,矿点1处,查明资源储量1062.08万吨(未利用)。目前,煤已大规模开发利用,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宝丰县的支柱产业。铝土矿、水泥灰岩、水泥粘土也不同程度被开发利用,对促进宝丰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矿产资源管理】2010年,一是对全县59座矿山实际年检23座,年检率为39%,实地检查率为100%;二是对韩庄煤矿等两座煤矿和宏昌采石场等八座非煤矿山企业采矿权进行了延续,全县59座矿山企业采矿证均在有效期内;三是矿业权核查外业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四是省定非煤重点矿区整合工作,已按照省、市非煤资源整合工作的部署要求,完成了整合矿山现状摸底调查、确定整合主体企业、编制整合实施方案、划定矿区范围等前期工作;五是对全县煤矿企业动态检测报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基本完成了全县境内矿山企业2009年动态检测的上报备案准备工作。
【执法监察】执法力量不断加强。2010年,为7个矿产资源所配备执法车辆10台,为国土资源所配备电动巡查车52辆。通过基层管理工作的加强,夯实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
执法机制不断完善。2010年,联合县检察院下发《关于惩治和预防渎职等职务犯罪工作中加强联系协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县法院下发《关于强化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执行工作的实施意见》,联合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监察局下发《关于建立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协调机制的意见》,逐步构建了国土资源保护社会共同责任机制。
卫片执法检查进展顺利。经过集中整治和核实整改,全县有卫片图斑32个,涉及地块41宗,面积930.4亩。其中,合法用地25宗,涉及占地面积686.76亩;违法用地2宗,涉及占地面积66.72亩;伪变化宗地14个,涉及占地面积177.02亩。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比例为8.46%。
违法违规用地整治成效显著。结合土地卫片执法,配合县政府,联合县发展改革、环保、建设、水利、公安、监察等部门开展了违法违规用地污染环境洗煤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在整治行动中,出动人员2100余人次,组织车辆410台次,拆除违法违规用地污染环境洗煤企业144家。
矿产资源执法深入开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先后组织打击行动50余次,共取缔非法矿(坑)100个(次),充填井筒30个,充填矿坑55个,炸毁、充填斜井15个,拆除电线1600米、辘轳16个,拆除房屋、临时工棚50间,扣留违法开采挖掘机19台,载重大卡车12辆,没收矿用绞车等设备百余件,遣散非法采掘者260人(次),查扣非法矿产品280吨。
【信访工作】信访工作成效显著。接待来访50余起、180人次,日常咨询69起,引导信访人通过法律渠道解决2起,立案47起,已结案47起,到期结案率100%。正在立案调查19起,未发生一起赴京、赴省、赴市集体上访事项。
⑤ 新乡市原阳县概况
您好 原阳欢迎您
原阳县属河南新乡地区,地处豫北平原,南临黄河,北面是余河通道,地势西南偏高,东北偏低,土系黄河冲积平原,其地理坐标东经自113.36~114.15度,北纬34.55~35.11度,其四邻,东接封丘,西邻武陟、获嘉,背靠新乡、延津,南于中牟和郑州郊区隔河相望,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全县辖14个乡,3个镇,一个农牧场,总人口68万,区域总面积1339平方公里。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原阳,积垫了丰厚的文化,哺育了杰出人才,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改革开放以来,乘天时、地利的东风,又孕育了令人烁目的诸多优势。
原阳县南依省会郑州,北接市府新乡,西傍工业重镇焦作,东与七朝古都开封隔河相原阳县
望,居四市交汇之中心。与省会郑州一河之隔、四桥相连,被誉为“郑州后花园,新乡南大门”。
交通优势
原阳县西靠京广大动脉,北依新荷新线。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新原快速路纵跨博浪南北,焦(作)珠(海)高速连接线、国道106—107连线,郑滑公路横贯原阳东西,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京珠高速公路黄河大桥和即将动工建设的中原黄河铁(公)路大桥以及建设中的花园口黄河浮桥将郑州市与博浪大地紧原阳县
紧连在一起。国道、省道纵横交织,一派繁荣。前往省会郑州的路程约30分钟,新乡市路程仅需20分钟,原阳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仅需约40分钟,形成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路。
电力优势
全县有220KV变电站一个,110 KV变电站2个,35KV变电站12个,年供电量6亿KWH。充足的电力供应,低廉的电费价格,确保企业低成本运营。
水资源优势
原阳县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水资源充沛。共设三个大型引黄灌区,年供原阳县
水量达1亿立方米。地下水质优良,且有多处地下温泉遍布县区周围。
劳动力优势
原阳县是河南省劳务输出基地县,全县有20余万高素质和经过培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向非农行业转移,劳动力成本远抵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生态优势
原阳县地处黄河故道,黄河滩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黄河湿地面积全省最大,水域广阔,无污染,树林覆盖率居全省平原地区首位。
产业优势
农业以小麦、水稻两大作物为主,玉米、花生、苹果、大杏具有传统优势。原阳为国家确定的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县,全县优质小麦种植面积50万亩,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业标准示原阳大米
范县验收,优质小麦名冠全国。优质水稻种植面积50万亩,引用黄河水浇灌的享誉“中国第一米”的原阳大米,以其晶莹剔透,营养丰富、无污染、无公害五次荣获国家金奖,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定位绿色食品,2002年获得河南省首枚原粮类证明商标,并被授予 “河南名牌农产品”称号。工业生产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综合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乳产品生产、棉纺、酿酒为主的工业体系。原阳县已成为河南省汽车制动器最大生产基地。 工业园区与产业聚集区 全县共规划两个工业区和两个产业聚集区。县城工业区总体规划布局为“一个综合中心区、两个副中心区、两纵两横“井”字形城市发展轴、三个工业区、七个居民区”,城市用地规模将达到2200公顷,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23万人。桥北新镇规划面积位80平方公里。定位位“新乡市域南部新兴的副中心城市,郑州都市圈核心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北岸有水乡特色的现代化生态新区”。其起步区规划面积16.9平方公里,规划有“一个综合中心区”“两条景观轴”“四个城市组团”“四个居住区”,为加工业、仓储、物流配送、人居和会展的最佳选址。目前,投资11亿元的河南省农科院高新技术试验基地项目、投资10.5亿元的省农垦集原阳县
团清真牛羊养殖屠宰加工项目、投资3.5亿元的浙江万向集团制动器工业园区项目、投资1.2亿元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乳制品生产项目等都已在两个工业区落户,投资18亿港币的香港仁基集团30万吨车用乙醇生产项目已签合同,澳大利亚、台湾、福州、深圳、郑州等一大批工业项目正在签约。福宁集和太平镇产业聚齐区都已做科学规划,按照高起点、环保型、现代产业聚集型模式兴建,是投资兴业的好去处,园区内一大批工业项目、三产项目已相继进驻。
原阳大米
最值得原阳人民骄傲的,当属素有“中国第一米”之称的原阳大米。原阳大米是种在了经过黄河水淤平改良后的土地上,并经过了有机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黄河水的浇灌,在加上该地区昼夜温差大的特殊气候,从而造就了原阳大米的一流品质。有趣的是,该县盐碱地又赋予了原阳县
大米先天的碱性,使原阳大米煮饭时不需加碱就香味十足。所产大米独具特色,米质晶莹透亮,软筋香甜,香味纯正,适口性强,经国家权威部门化验对比,原阳大米的蛋白质、淀粉以及铜、铁、钙等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国际有名的泰国香米。 1990年被指定为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专供食品,曾在“七。五”星火博览会和第一、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连获金奖,1996年3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绿色食品,2002年10月原阳大米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原产地证明商标”,成为河南省第一枚获准注册的原产地证明商标,也是全国大米行业第一家,被誉为“中国第一米”。原阳大米黄金晴品种曾于2006年1月份出口加拿大,该次出口是采用美国粮食进口标准。该标准不仅在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黄曲酶素含量等58种理化指标上有严格的要求,而且要求成米破碎率不超过5%,含水量不超过14%,夹杂物为0。 为此,原阳县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水稻标准化生产规程,专门配备了技术人员进行田间指导,并引进了先进的稻米加工、除杂和烘干设备。原阳唯一米常年加工供应“黄金晴”、"“豫原一号”、“H301”等优质原阳大米。生产出的大米产品完全符合国家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保证食品安全是我们服务的第一宗旨!用文化和内涵包装产品,以产品传播文化,展现原阳独特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近两年经农业科技人员攻关的富硒、富铁米,硒、铁含量分别提高4倍、10 倍以上。目前全县水稻种植面积 45 万多亩,其中黄金晴、H301 白香梗等优米达15万多亩。 素有“中国第一米”之称的原阳大米,因黄河水有机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以及盐碱地改良后的特种地质和昼夜温差大的特殊气候等共同原因,让原阳大米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高,微量元素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四项指标均优于风靡世界的泰国米。
网络 原阳县 http://ke..com/view/141260.htm?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