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地质大学拓展办学空间

地质大学拓展办学空间

发布时间: 2021-02-23 00:13:24

A.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211里算什么水平值得报考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里算上游水平,值得报考,特别是地质专业全国第一。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原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29人,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1人(长期项目8人、青年项目3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80人(特聘教授20人、讲座教授16人,楚天学子44人)。

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9人。

B. 发展规划与国内合作办学

一、概况

2012年,发展规划处的主要工作有:对学校发展规划进行研究、论证、修订,推进各项规划落实;协调落实两部共建协议,继续扩大国内合作办学领域,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参与校庆工作,负责和协助完成“折子工程”相关重点任务;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常规工作

1.修订完善发展规划。根据教育部对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反馈意见,充实完善相关内容;配合相关牵头单位,修订各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

2.启动大学章程编制调研。贯彻落实《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启动学校章程编制工作前期学习调研,参加教育部相关培训。

3.推进国内合作办学工作。负责两部共建协议落实、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学校涉海学科协议落实情况等相关材料的起草和报送。协调学校与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华电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石河子大学、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签署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协议。

4.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组织签署两校年度对口支援工作计划。落实教育部“西部受援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进修锻炼项目”,负责青海大学进修教师的生活与学习。与研究生院和相关学院协作完成2012年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名)的接收工作。组织2013年度定向培养研究生单独招生指标申报工作。继续帮扶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硕士点建设,提供参考资料,组织教师赴青海短期授课。

5.积极谋求拓展办学空间。根据学校统筹部署,负责与四川省德阳市人民政府、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沟通协商德阳校区筹建事宜;按照学校积极拓展办学空间的发展要求,继续加强与北京市有关方面的联系,实地考察了房山、延庆、门头沟等区县适宜地块。

6.协调长城学院办学事宜。代表学校与长城学院及长城学院投资方就相关合作办学事宜进行沟通,维护学校合法权益,支持长城学院稳定发展。

三、校庆工作

1.重要文稿起草工作。按照学校60周年校庆工作“折子工程”要求,发展规划处负责起草向上级单位汇报的文稿及重大活动的领导讲话,包括向上级领导汇报、公告、致辞、贺信、贺电、题词、答谢信等40余项重要文稿内容或基本材料的起草、准备工作,以及在校庆大会、地学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中国地质大学组建25周年座谈会等活动中,学校主要领导的报告和致辞。

2.教育基金会筹建及接受捐赠工作。按照学校60周年校庆工作“折子工程”要求,由发展规划处牵头,协同相关部门共同完成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教育基金会筹备工作,负责编写、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并协调有关事宜。2012年6月6日获得基金会法人证书并开设银行账号接受资金捐赠。校庆期间,在财经处、后勤处等配合下,完成接收社会捐资捐物管理工作。全年共接收货币捐赠10863340元、实物捐赠130项。

3.办学成就展承办工作。按照60周年校庆工作“折子工程”要求,发展规划处和校庆学术交流组承办“十五”以来办学成就展工作。成就展于2012年10月18日揭幕,为期8天,贯穿校庆重要活动全过程。成就展分为“绘制蓝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合作交流、党的建设、办学条件”8个板块,集中展示学校2002~2012年主要办学成果和师生员工工作学习风貌。

4.协助校庆其他相关工作。按照60周年校庆工作“折子工程”要求,发展规划处负责和协助校庆折子工程工作14项,除上述工作外,还包括向上级领导汇报60周年校庆工作、60周年校庆大会组织工作、中国地质大学组建25周年座谈会相关工作、地学人才培养论坛相关工作、来宾邀请和接待工作、招待和答谢宴会有关工作、纪念品宣传品制作和发放工作、校史馆新馆建设有关工作、宣传片和画册制作工作、校庆宣传报道工作及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

四、附表

表1 2012年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教育基金会货币捐赠收入明细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2 2012年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教育基金会货币实物捐赠清单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C.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女生宿舍怎么样啊

不怎么样,住在54栋。老宿舍了,8人一间,不过挺大的。有卫生间。不要太失望,我版都住了一年了。权 对了,离3个食堂,还有西区的教学楼,操场都很近,相当方便。估计2012级的新生是住在5楼。早点去报到啊,抢个好床位

D.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外合作办学情况有什么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外方合作单位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该专业按国家及生源地省级招办关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政策录取,只录取填报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录取后不能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E. 中国地质大学,地大(武汉)的户外拓展多少钱啊大概有五六十个人

这种学生性质的80元顶天了~~~超过这个价格,别做!!

F.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在还有素质拓展吗就是在攀岩场里面做的。如果有,怎么联系呢

有的 操场那有攀岩的 现在体育馆里还有室内攀岩的 学校里有攀岩协会 你可以想办法联系下

G. 中国地质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什么时间完成的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深厚软件工程理论基础和空间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一定的管理和经济知识基础,能运用数字工程技术对环境、人文、社会、经济等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网络化传输、可视化表达、智能化决策的复合型空间信息产业、技术与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基础、编码理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操作系统、数字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网络管理、离散数学、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网络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基础、卫星通信、电子测量技术、数字测图、GPS定位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国民经济各行业(城市信息管理、航空航天、交通、铁道、国防、公安、旅游、国土资源、海洋、建筑、金融、冶金、水利、电力、石油、煤炭、农业、测绘等)、政府机关、各类高新技术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各类数字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或教学科研工作。

望采纳,谢谢

H.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怎么样

中国地质来大学是首批“211工程”和自“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一所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地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教育机构和地学研究的基地,在国际地球科学界享有盛誉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中国的地球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两个独立的办学实体。2006年起,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I. 中国地质大学两地办学是什么意思

因为在北京和武汉都有啊,前身分别是北京地质学院和武汉地质学院。所以中国地质大学分为武汉校部和北京校部,分别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J.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人才培养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是理科(地质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学科所在地。现有地球物理学(物探),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等两个专业学科。这些学科全部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并设有固体地球物理,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球物理工程,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四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固体地球物理,海洋地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地球物理工程,环境工程与地球物理,地学信息系统七个以及硕士培养中心,现有首批长江人才基金特聘教授岗位四个。建设有“湖北省地球物质与区域资源和环境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球表层系统重点实验室”,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共建了“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科院院士4人(殷鸿福、於崇文、张本仁、金振民)、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桑隆康)、博士生导师38人、教授和副教授85人。承担北京周口店、河北北戴河、湖北黄石、长江三峡、江西庐山等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为该校人才培养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地学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除为地球科学研究和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外,还将在资源、环境、灾害、宝玉石、地质工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国土资源规划等地学及其延伸领域中拓宽,使学生在上述部门和领域具有较强的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及发展的能力。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