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地质

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地质

发布时间: 2021-02-22 12:46:28

1. 请问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强吗

不强。上抄海海洋大学的海洋学科实力其实很弱的。目前仍处于“培育阶段”,上海海洋大学的海洋科学学院其实主要还是海洋生物方面的专业。(其实还是以前水产的底子啦)

上海的话,一共有五家高校有海洋类专业,而且分工各不相同,
1、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是上海海洋科学最强的学院(海洋地质、海洋物理、海洋化学等基础科学上海首屈一指,无人能比)
2、上海交通大学的船舶学院在船建方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竟上海交大船建学院是院系调整后主要留在上海的学院,其他都调到西安交大了,该校有国内领先的海洋深水试验池等)
3、华东师范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近海工程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师大在海洋环境科学方面发展迅速)
4、上海海事大学的航运物流和港口专业实力最强(航运管理与控制工程,港口机械、该校目前海洋材料专业发展很快)
5、上海海洋大学主要是海洋生物类专业(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捕捞学、海洋渔业等)

2. 华东师范大学用英语怎么说

华东师范大学英文名: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华东师范大学简称“华东师大”,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

1972年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等先后并入。



(2)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地质扩展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3,990人,其中专任教师2,317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1,827人。

其中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2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及讲座教授3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5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及国家教学名师入选者9人。

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青年千人2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9人。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2人,上海市"东方学者"入选者32人,上海市"领军人才及后备"入选者27人,上海市"千人计划"入选者21人。

"双百人才计划"入选者(含紫江优秀青年学者、紫江青年学者)174人次。学校主要校区为闵行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和中山北路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

3. 海洋专业大学排名

全国海洋抄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依次如下: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原由解放军理工大学申报)等。

4. 求问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地质考研信息

同时收到了海洋二所 跟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的复试通知 可我有同学考那具体待遇没问但是听起来也还不错的样子~~2所杭州当然也很不

5. 海洋二所 跟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哪个好点呢

怎么还可以同时收到两个地方的复试通知呢?具体我也不知道...虽然跟LZ学的专内业不一样 但是有点联系容 我有同学考2所...就是2所比较接近工作单位的性质,然后待遇可能会好些 因为它是隶属于国家的。。然后华东师范大学 在上海这个地理位置还是比较吸引人,我有同学考那具体待遇没问但是听起来也还不错的样子~~2所杭州当然也很不错啦~~呵呵LZ自己好好考虑吧。话说2所不是复试完了么?难道不同专业复试时间也不一样?

6. 华东师大有多少院士,化学系有多少院士

两院院士共9人,其中化学系2人 童庆禧(1935.10-),遥感技术与应用专家。湖北武汉人。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前任所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苏联敖德萨水文气象学院。 我国最早从事遥感研究的专家之一。 薛永祺(1937.1.11-),红外和遥感技术专家, 江苏张家港市人。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长。 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 后一直在中科院上海研究所从事多光谱和成像光谱技术研究, 期间曾赴国外进行合作研究, 为我国建立机载实用遥感系统提供了多种先进的遥感手段, 并推动了我国遥感技术的应用。先后研制成功多光谱扫描仪、 成像光谱仪、超光谱成像仪。在航空遥感器应用于水文、地质、 考古、环境污染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开拓三维成像遥感新技术, 提出将扫描光谱成像和激光扫描测距一体化, 实现物地面控制点快速生成数字地面高程模型和地学编码图像, 特别适用于滩涂、沙漠、草原、岛屿等交通困难地域。 宋大祥(1935.5.9-),蛛形学与无脊椎动物学家, 浙江绍兴人。中共党员。 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东吴大学)生物系,1953- 1955年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班研究生。 1955年9月至1957年3月哈尔滨师范学院生物系助教。 1957年4月至1961年4月攻读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 壳动物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曾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 动物学会理事长、《动物学报》主编等职。 1995年4月任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博导。 1999年1月至今,河北大学教授、博导, 现为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名誉院长。先后作为访问学者到法、美、德、 日、韩、南斯拉夫、荷兰和新加坡等国的大学、研究所、 博物馆进行访问或合作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德文(1941.2.7-), 海洋生态环境学家,辽宁省辽阳市人。 1965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专业。 现为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暨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名誉主任暨所长。兼任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上海交通大学讲座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 。 胡和生(1928.6-),数学家,生于上海,原籍江苏南京。 1950年1月毕业于大夏大学数理系。 1950年8月至1952年7月在浙江大学当研究生, 师从苏步青教授。毕业后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1956年调至复旦大学任教。1993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早期研究超曲面的变形理论、 常曲率空间的特征等问题,发展和改进了著名数学家E· 嘉当等人的工作。在黎曼空间运动群方面, 给出了确定黎曼空间运动群空隙性的一般方法, 解决了持续60多年的重要问题。对有质量规范场的存在性问题、 团块现象和球对称规范势的决定等问题,都取得难度大、 水平高的重要成果。在调和映照的研究中, 发展了孤立子的几何理论。撰有《孤粒子理论与应用》、《 微分几何学》等专著。研究成果“经典规范场” 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李瑞麟(1928.9-),化学合成专家。 1950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 曾任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甾体激素组组长,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药物发展室主任。 曾受WHO资助以访问学者去英美两国访问考察、 受美国北卡RTI研究所聘为顾问。 现为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他是中国女用计划生育药物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陈子元1924.10.5,核农学家。祖籍浙江鄞县, 生于上海市。 1944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先后在大夏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任教。 1953年调浙江农学院任副教授兼化学教研室主任。 1960年起兼任农业物理系副主任,1978年晋升教授。 1979-1989年间任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校长。 曾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农业科学评议组组长、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及分组召集人。 现任浙江省科协副主席、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农业部及浙江省核农学重点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和中国原子能农学会 名誉理事长,浙江省核学会荣誉理事长等。 徐僖(1921.1.16-),生于江苏南京。高分子材料学家。 我国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1940-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获工学士学位; 1947-1948年毕业于美国李海大学化工系, 获科学硕士学位。1945年在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任助教; 1946-194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任讲师;1950- 1953年受聘重庆大学化工系副教授; 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西南地区自己设计、 完全采用国产设备和国产原料的第一个塑料工厂重庆塑料厂的副厂长 、总工程师;1953年创建了我国高校第一个塑料工学专业。 1954-1981年在成都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任系主任、 副校长、教授。1960年撰写、 出版了我国工科高校第一本高分子教科书《高分子化学原理》。 唐崇惕(1929.11.26-),寄生虫学家, 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福建福州人。 1950年考入厦门大学生物系。 汪品先(1936.11-),海洋地质与微体古生物学家。 江苏苏州人。 1960年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毕业。 之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工作到1972年。 现为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教授。

求采纳

7. 国内哪些学校的海洋科学专业比较好

目前国内海洋科学专业比较好的学校是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浙江海洋大学、河海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作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本科生,说一说我们学校的海洋学院。我们学校的海洋学院创建于 2004年,是地大新设的院系,学院设有海洋科学和海洋资源与环境两个专业,以海洋石油天然气(含气体水合物)资源、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环境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专业方向,同时海洋学院还建有海洋地质博士点、海洋地质和海洋化学硕士点,海洋地质博士点为省部级重点学科。海洋院的学生拥有各种实习机会和做实验的机会,海生课的实验会有显微镜观察海洋生物以及解剖海洋生物等。学校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海洋院的学生福利待遇还是很好的,学校也对海洋专业比较重视,所以地大的海洋科学还是不错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8. 德国有哪些大学和研究所海洋地质比较强的

不来梅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德国名牌大学,也是德国不来梅的一所年轻的公立大学,成立于1971年,同时还是德国不来梅州规模最大的大学,德国最有名的7所大学之一。
简介:
不来梅大学的前身是建于1584年的不来梅拉丁学校。1610年变为教授法学、医学、哲学的专门大学,直到18世纪末。1810年、1811年在拿破仑统治时期称为法兰西不来梅大学。1948年改为不来梅国际大学。1971年作为改良大学正式更名为不来梅大学,成为德国当今学科最多、研究机构最全的高等学府之一。2012年,不来梅大学成为11所德国精英大学之一。
不来梅大学属于德国综合大学行列中的新大学,不过它的发展丝毫并不逊色于其它老牌综合大学,至少在不来梅城市邦联州内它是规模和实力最大的综合高等院校。
不来梅大学,不但拥有常设英美学制的单个或多个学士学位,既有文,又有理;还拥有硕士学士,也是文和理并有;此外,原德国学制的传统硕士学位,也一样存在着,特别是传统德国高校认可的纯技术强项专业:医药,建筑和理论仍旧只提供传统硕士学制,这说明不来梅大学在新时代教育的轨迹里,一样重视维护本土化的传统。
2014年10月,湖南大学与不莱梅大学签署了合作纪要。
发展现状:
自1996年以来,不来梅大学成为德国有名的7所大学之一,它积极参与大学的管理与改革,注重大学间在教学和研究方面的合作。如今不来梅大学已经成为德国西北部的科研中心。在不来梅大学有18000名注册学生,科学研究人员1630名,其他工作人员1100名,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学。不来梅大学中现在1575名外国留学生,他们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许多国家。不来梅大学与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进行文化交流,这其中就有中国上海的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长沙的湖南大学。
研究领域:
不来梅大学的重点在工程和自然科学领域,最突出的是工业工程,物理学,数学,微生物学,计算机与数字媒体,地球科学(特别是海洋地球科学)和法律(尤其是欧洲法),这些专业享有很高的声誉。不莱梅大学海洋地质专业是德国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建设科研示范点。全球海洋钻探项目(ODP和IODP)中的三分之一及欧洲区负责的大西洋及北冰洋钻井样品全部存放于不来梅大学。另外两个点及印度洋和太平洋部分,分别在美国和日本。此外,应用辐射技术研究所和海上交通运输与后勤研究所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海运业热带生态研究所和马克斯-普朗克海运业微生物研究所为海洋研究制定新方案。同时,这里还是阿尔弗雷德-魏格讷极地和海洋研究所的所在地。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