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兴安盟水文地质局

兴安盟水文地质局

发布时间: 2021-02-21 18:42:40

① 内蒙古第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和通辽国土局是什么关系

虽然我不是内蒙古那边的。但您提到的这个勘察院,它是属于内蒙古地勘局的下属单位,原先应该是事业单位,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制。而地勘局是属于国土厅代管的,一般地勘局的一把手局长都是国土厅的副厅长兼任的。

② 水文地质观测

1.冲洗液消耗量的观测

图3-8 冲洗液循环装置及消耗量观测示意图

1—钻孔;—导水槽;3—沉淀池;4—贮水池;5—标尺;6—隔水壁;7—工作开始时的水位;8—工作结束时的水位;9—加冲洗液用的量器;10—泥浆泵的吸水管

钻孔冲洗液消耗量及性质的突然变化,通常说明所揭露地层的渗透性和涌(漏)水量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揭露了新的含水层(带)。因此在钻进过程中需随时观测冲洗液消耗量。一般做法是:下钻前、提钻后分别观测泥浆槽水位标尺(图3-8),即可求得本回次进尺段内冲洗液的消耗量(V)或进尺1m时的冲洗液消耗量。计算式为:

V=(V1+V2)-V3 (3-3)

式中:V为回次进尺段内冲洗液消耗量(m3);V1为钻进前泥浆槽内冲洗液体积(m3);V2为钻进过程中加入泥浆槽中的冲洗液体积(m3);V3为提钻后泥浆槽内冲洗液的体积(m3)。停钻时则可用孔内液面下降值计算地层的漏失量。

如果钻进中冲洗液大量消耗,可能是揭露到透水性很强的含水层、透水通道或遇到透水性很强的干岩层。如果钻进中冲洗液循环量增多,则说明新揭露的含水层(带)的水头至少高于该含水层(带)以至孔口。

2.含水层水位观测

地下水位是重点观测项目,一般在每次下钻前和提钻后立即测量,停钻期间要每隔1~4小时观测一次,以系统掌握孔内水位的变化情况,干钻时可直接发现地下水。用冲洗液钻进时则可据孔内水位的突然变化,发现和确定含水层。发现含水层后,应停钻测定其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潜水的初见水位与稳定水位基本一致,承压水的稳定水位则高于初见水位。钻孔穿过多个含水层时,要分层止水,分层观测水位。

一般来说,当观测中相邻三次所测得的水位差不大于2mm,且无系统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即为稳定水位。第四系潜水含水层,测定初见水位后,还应继续揭露1~2m。承压含水层,亦须揭穿隔水顶板,再揭露1~2m含水层后,才能测定稳定水位。在坚硬裂隙或岩溶含水层中,主要观测风化壳水、构造含水带及层状裂隙或岩溶含水层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观测时亦须深入含水层数米,并对上部含水层进行止水。

为了准确测定含水层的水位和其他参数,水文地质钻探应尽量采用不用冲洗液的钻进方法,或用清水钻进。如果采用泥浆钻进,在观测稳定水位之前,需认真洗井以消除其影响。

3.钻孔涌水现象观测

孔口涌水,表明钻孔揭露了承压水头高于地面的自流承压含水层。此时,应立即停钻,记录钻进深度,并接上套管或装上带压力表的

管,测定稳定水位和涌水量。也可用测自流孔涌(喷)水高度(f)及孔口管内径(d)的方法,计算钻孔涌水量:

当f<5m时,

专门水文地质学

当f>5m时,

专门水文地质学

式中:Q为钻孔涌水量(L/s);f为自流水涌(喷)水高度(dm);d为孔口管内径(dm)。测量f的同时,最好能进行涌水试验,进行三次水位降深,测定3个稳定水位及所对应的涌水量。

4.水温观测

当钻进揭露不同含水层时,要分别测定其水温。对巨厚含水层,要分上、中、下三段,分别测定地下水温度,并记录孔深及水温计的放入深度。测量水温时,应同时观测气温。

5.孔内现象观测

钻进中对孔内发生并能分析判断水文地质问题的现象,都应予以观测和记录。例如,钻具自动陷落(掉钻),通常说明遇到了溶洞或巨大裂隙等。钻孔孔壁坍塌、缩径、涌砂等现象,通常说明揭露到了岩层破碎带或砂层,应描述其现象,记录其起止深度。

6.取水(气)样

为评价地下水水质,应取水样及气体样。一般可在测定含水层稳定水位之后采取。水(气)样采取及送检的要求,参见有关规范。

③  水文地质工作的主要进展

在最近几十年里,水文地质学发展迅速。水文地质工作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如何寻找地下水和提供供水水源,到评价地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和如何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再到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亦即从研究地下水系统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扩大到研究地下水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到模型与模拟研究,再到成果展示的数字化,使水文地质工作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研究的新阶段。野外探测和室内测试技术的提高,现代科学的新理论与水文地质学的结合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在水文地质领域的应用,都极大地促进了水文地质学的发展。以下从8个方面概括水文地质工作的主要进展。

一、找水与供水

早在1980年以前,在全国开展了水文地质普查,完成普查面积约820万km2,取得了基础性资料,为国家规划建设和有关工业部门所利用。还累计完成了近130万km2面积的农牧区供水水文地质勘查,为农田水利规划,指导井灌区打井扩大灌溉面积,进行盐碱地改良和冷浸田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转入重点经济发展区的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如黄淮海平原、济徐淮地区、长江三角洲、东北经济区、京津唐地区、西北能源基地等,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80年代以来,还开展了多项专题性调查研究,如红层地区、玄武岩地区和黄土地区地下水的富集,以及北方岩溶地下水、典型岩溶区地下水等。

在200多个城市开展不同程度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在80多个严重缺水城市评价出200多个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大大缓解了这些城市供水紧张情况。对京、津、沪等75个主要城市进行水资源预测,以及对深圳、厦门、大连、北海等沿海开放城市结合城市发展规划进行水资源论证。在有地热资源开发远景的北京、天津、福州、拉萨、漳州、湛江、昆明、郑州等10多个城市开展了地热田的勘查研究。

在长期为缺水地区进行找水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找水方法经验,如“新构造控水”(肖楠森)、地下水网络理论(胡海涛)、储水构造理论(刘光亚等,钱学溥等),为基岩地区找水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

1995年以来实施了西北地区找水特别计划,先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以及极端缺水的宁夏、陕北、内蒙古的边远地区寻找到可供饮用淡水。随着国土资源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及西北找水、西南岩溶石山区找水项目的实施,对国家在水资源匮乏的西部地区的大开发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地下水资源评价

在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以北京、陕北、豫东、吉林中西部、河西走廊等地不同类型地下水为重点,初步总结了大面积地下水资源的评价方法。①对于超量开采的城市北京市,分区预测计算了全区降水、河流和地下水资源总量,提出了以城近郊区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来评价开采量、人工调蓄保护永定河区地下水资源等方案。②开展黄土高原农林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确认黄土孔洞—裂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承压水是典型黄土塬地区的两种主要地下水类型,对黄土这种各向异性垂直非均质的含水层,除了选择各种水文地质参数外,还应注意到黄土下伏基岩裂隙的相对成层性和承压性,从而为黄土高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提出了完整模式。③结合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开展国民经济重点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例如在吉林省及松嫩平原,充分考虑了多层越流补给的特点,使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状况。在河南商丘,重点考虑了包气带和水位变幅带的岩性结构,改进了以往降水入渗系数、潜水水位变动带疏干给水度以及潜水蒸发极限深度的确定方法。在河西走廊建立了大流域(6000km2)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在深入分析各种水文盆地含水层系的分布状况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过程后,圈定出可供开发利用的含水层面积。④开展华北地区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研究,评价出区内水资源总量为419亿m3/a,可利用量为310亿m3/a,另有矿化度2~3g/L的微咸水和浅层承压水53亿m3/a,其中京津唐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12.83亿m3/a,经优化模型计算,若重新节配可利用的水资源,可节水5亿m3/a。⑤还开展了特殊类型地下水资源评价,例如,已评价出四川盆地深层地下卤水的可采资源量为9.83亿m3、剩余可采资源量为7.62亿m3;天津市地下热水静储量为584.41亿m3,可采量为8.25亿m3

自建国以来已查明的地下水水源地共计1243处,已开采的832处,其中大型水源地(允许开采量5×104m3/d以上)494处,中型水源地(允许开采量1×104~5×104m3/d)519处,小型水源地230处;按含水介质类型划分,孔隙水类型846处(68%),岩溶水315处(25%),裂隙水82处(7%)。

在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和分类方面,笔者认为地下水资源具有系统性、流动性、可恢复性和调节性等特点。这是因为地下水在一定的范围内分布,可以在含水层中流动,而且可以获得周期性补给,当补给充沛时可以恢复其原有水量,地下水的储存量在补径排及开采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从而有别于固体矿产资源及石油、天然气等流体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分类有多种方案,如分为天然资源和开采资源,分为补给量、储存量和消耗量,分为补给资源和储存资源,等等。最近有一种分类方案在总结以往地下水资源各种分类的基础上,认为从地下水资源构成的角度可以分为补给资源和储存资源,从开采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允许开采资源和尚难利用资源。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实际需要计算的地下水量有补给量、储存量和允许开采量。

三、地下水资源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下水资源研究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把主要目标逐渐转向管理模型的研究,即研究在掌握地下水资源分布和数量的基础上,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使之处于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最有利状态,以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涉及与地下水开发活动有关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问题,通过地下水流数学模型和最优化技术,建立地下水管理模型,实现管理目标。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研究进展迅速,从管理模型的类型来看,有集中参数模型、分布参数模型、水量管理模型、水质管理模型、经济模型和上述几种模型的联合模型,有单目标规划模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有单一的地下水管理模型或地表水管理模型,也有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管理模型等。从管理内容来看,已从过去一般性的水政策、水均衡管理发展到地下水动态和水资源(包括水量和水质)管理,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转管理,控制地质灾害的土地利用和地下水动态控制管理,以及综合考虑防止、控制和改善因水资源开发利用而产生的生态环境副作用和经济技术约束条件的多层次、多目标管理。有关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已趋于成熟。

我国开展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研究起步稍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出现了一大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管理问题的地下水资源管理研究成果。如石家庄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是按照系统化、模型化、最优化的总体构思,以水文地质模型为基础,把水量模型、水质模型和优化模型融为一体,从而为控制石家庄市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发展和防治水质恶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决策方案。对甘肃武威地区采用多目标规划法,建立了以经济产值为最大的目标的农业用水分析模型和跨流域调水模型。对新乡、平顶山、北京、西安、沈阳、唐山、邯郸、北海等城市,根据不同目标与不同要求,分别建立了以城市供水为目标的水资源管理模型或水质水量联合模型、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以及全流域为工农业生活用水优化分配的规划管理模型等,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四、地下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7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供水量的日益增加,因过量开采地下水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或负环境效应、或地质灾害),如水量枯竭(表现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大泉流量日减等),地面变形(如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地裂缝等)、水质恶化(如海水入侵等)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促进了水文地质学的发展,成为环境水文地质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许多城市开展了地质灾害勘查工作,在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地下水管理模型的研究,对地下水过量开采问题,提出了调整开采布局或人工补给等措施,防止或治理地质灾害。

在上海、天津、西安、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先后开展地面沉降的研究,取得了程度不同的进展。如上海市的地面沉降,自6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基本查明了地面沉降的机理,并采取了人工回灌等综合治理措施,到70年代后基本得到了控制,80年代以来,又在准三维地下水流模型的基础上,加上描述地面沉降的一维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预测开采量与回灌量不同的比值下,可能发生的沉降量。从而使地面沉降的研究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

在我国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对岩溶塌陷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岩溶塌陷的类型、特征、形成条件与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个别研究者还对岩溶塌陷的预测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沿海地区海水入侵问题,在辽宁的大连、山东的莱州、龙口、烟台和青岛以及广西的北海等地开展了详细的勘查研究。描述海水入侵的数学模型从过去提出的咸、淡水之间的突变界面模型发展到过渡带溶质弥散模型,由二维模型到三维模型,由不考虑密度变化的模型到考虑过渡带水的密度变化的模型,趋于完善。在治理对策方面,提出了调整开采量、人工回灌、设置隔水帷幕等措施,除了调整滨海含水层地下水的开采量外,其它治理措施在国内付诸实践的并不多见。

此外,地裂缝是另一种特殊的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地面变形现象。例如西安市出现多条雁行排列的地裂缝,对城市建筑造成严重危害。经长期深入研究,认为新构造运动是形成地裂缝的内因,而大量开采地下水是主要外因,对地裂缝的发展起到激发作用。

为控制地面沉降或调蓄储能、增加地下水的补给,在天津、上海、北京、山东烟台等地开展了人工回灌工作或相关的试验研究,探讨了人工回灌渗入机制并总结了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回灌经验、以及控制地面沉降或调蓄储能的效果。

五、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自从20世纪60年代Toth提出区域地下水流动理论以来,特别是系统的观点对科学和技术的各个领域的渗透,不少水文地质学家都试图用系统的理论来研究水文地质问题,相继提出“地下水水文系统”、“含水层系统”、“地下水系统”、“地下水流动系统”和“水文地质系统”等概念,对水文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由于不同学者所持的观点和角度不同,对概念的定义和理解亦不尽相同。较多的学者认为,地下水的赋存、分布、运动和演化具有系统性,“地下水系统”一词被更多的学者提及。地下水系统包含“地下水含水系统”和“地下水流动系统”,前者指由含水层和隔水或相对隔水岩层组成的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含水岩系,后者指由源到汇的流面群构成的具有统一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水体。它们都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等特性。目前在理论和方法上迅速发展的是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Toth等人着重研究大的空间与时间尺度的地下水流动系统,并将其主要用到预测油气藏的分布。Toth还提出“重力穿层流动”的概念,将流动系统理论推广到非均质介质场。

伴随基岩地区找水和大面积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一些基础研究得到了重视。例如,田开铭依据野外现象推论并经实验证明,裂隙水交叉流有三个重要的水力特性:在交叉裂隙中,一个裂缝中的水流过交叉时全部或部分向另一个裂缝中折流;在两个方向上的水流阻力效应不等;进水量与泄水量不等,即出现偏流现象。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基岩地区地下水的网络偏流和条件偏流等基本模式。又例如,在包气带水特性的研究方面,①认为温度对土壤水运动的影响,取决于土壤表面边界条件类型;当土壤表面为压力水头边界时,温度对土壤水运动有十分明显的影响。②滞后作用主要是改变土壤含水量的分布;当吸水和脱水循环发生时,滞后作用对土壤水运动的影响显著。③零通量法、中子测量法及WM—I负压计的研究,以及在三水转化过程中的岩土水热梯度特征、非饱和渗透系数和持水曲线的规律性探讨等方面的应用,使土壤包气带的理论研究达到更高的层次。

其它学科领域的一些新理论,如灰色系统理论、地质统计学和分形理论等,被推广应用到水文地质研究中。地下水系统是一种包含部分不确定信息的灰色系统。灰色系统可以用灰色参数、灰色方程与灰色矩阵等来描述。灰色系统可控制在灰域即一定的上下限之内。地质统计学充分考虑到在一定空间中的地质变量具有空间相关性,即认为这类随机变量具有空间结构性,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经典统计学所丢失的信息,对地质变量作出更为精确的评估。例如,对于空间分布稀疏但是观测时间系列长的水文地质变量(如地下水位),不但要利用资料的空间结构性,还应充分利用其时间结构性,应用空间—时间克立格法绘制水位等值线图,图件质量明显提高。灰色系统理论和地质统计学都体现了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结合。它们的引入和应用,产生了一系列水文地质学应用新理论。

六、模型与模拟

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由于应用数学和地下水动力学的相互渗透,尤其是电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极大地丰富和突破了传统水文地质学的内容,使地下水的定量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地下水计算的基本理论,从稳定流发展到非稳定流,从二维流发展到三维流,从解析法发展到数值解,有限单元法和有限差分法在地下水资源评价计算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模拟计算进行模型识别,并进行预报,解决了各种条件下的水文地质计算问题。与地下水模拟计算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日臻完善,Modflow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模拟软件之一,并由DOS版本发展到WINDOWS下的版本,具有可视界面及强大的计算、处理和展示功能,且易于操作,所以被广泛应用。

在地下水资源计算和动态分析预测中用到各种模型,诸如确定性模型与随机性模型、集中参数模型与分布参数模型、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单一模型与耦合模型等。不同地区根据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建立相应的模型,如河南商丘在人工调蓄条件下,建立的多年均衡法与有限元结合的数学模型;甘肃石羊河流域根据地下水动态演变规律,应用不规格有限差分法建立的数学模型,黄土层饱和与非饱和地下水的联合数学模型;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地下水弹性效应为基础的数学模型,以地下水延迟给水效应为基础的数学模型和以反常水位效应为基础的数学模型。此外还有一些专门模型,如选择放射性废物处理场地的水渗流模型、垃圾填埋场和地表蓄水池污染物迁移模型等。

七、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勘测、测试及计算机技术在最近几十年里发展很快,它们在水文地质调查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水文地质工作研究的效率和所获取资料的质量,也为认识和解释一些水文地质问题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

在物探方法方面,在电法测试的基础上,开展了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声波、综合电磁、声频大地电场、激发极化、甚低频、静电a卡、综合测井、放射性低能谱测量、空间无线电波透视和超声成像等多种方法。例如,用浅层地震法确定地下岩溶的发育地段及划分第四系地层,用ESP型地质雷达系统了解松散层的结构和层次及浅层基岩的裂隙和洞穴发育情况,以磁法为主辅以电剖面法、浅层测温和α卡法指导打热水井,利用声频大地电场法、激电法和综合磁法找水,均取得良好效果。

在遥感方面,航空红外成像和扫描等技术的应用水平得到了提高,使图像的信息更加丰富,有利于遥感图像的解释。遥感方法在寻找地下水和地下热水、探测古河道、填制水质图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在常规目视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多片种、多波段和多时相的综合解释技术,向多元数据复合、动态监测、趋势预报和计算机定量分析方向发展,取得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遥感地质解释结果。

通过研究地下水的同位素组分,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和其它方法,可以确定地下水的成因、年龄、径流途径和补排关系等,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合理开采地下水、防治地下水的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δD和δ18O多年监测资料已求得中国大气降水线的直线方程为δD=7.7δ18O+7.5,建立了中国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库,并汇入IAEA的全球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库。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并迅速在水文地质领域中得到应用。一个研究区的水文地质空间信息可以划定为多个单独的信息层,可以分层提取空间数据(如水系、富水性分区、断裂构造、控制性井孔、地下水开采量、水化学成分等)。GIS将不同层的信息经逻辑匹配联系起来,生成新的图层,输出新的信息。目前,基于GIS的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正在开发,为水文地质信息的数字化、图形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八、水文地质信息系统和成果展示

为了保证提供建立数学模型所需要的大量水文地质信息,如有效地利用水文地质资料,有必要建立相应的信息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地质矿产信息系统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一个分系统,其中有“矿产储量数据库”和“地下水资源数据库”。全国一些地区也都建立了相关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河南环境水文地质总站近年来开发了“河南省地下水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和“地下水均衡试验观测数据处理系统”。山西环境水文地质总站开发了“山西地下水动态数据库管理系统”。秦皇岛、石家庄、新乡等,也都分别建立了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们都具有对资料进行输入、更改、查询、统计、打印、绘图等多种处理功能。

在信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城市水资源管理专家决策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信息数据库、知识库、推理解释系统的研究,可以建立通用的城市水资源环境管理专家系统,从而将水资源环境管理这一复杂系统工程微机化、自动化,对水资源状态进行实时分析、过程模拟和信息输出,实现最佳决策选择。

在成果展示方面,在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我国各种比例尺水文地质图编图工作迅速发展,并创建了一套具有本国特色的水文地质编图方法,编制出版了许多全国、省市或按地区编制的图幅、图系或图集,其中1978年出版的《中国水文地质图集》基本上系统反映了我国从50年代以来区域水文地质工作的成果。随后编制《亚洲水文地质图》(1:800万),以及专项内容的图件,如《中国温泉分布图》(1∶600万),《北方典型遥感水文地质图像集》和《中国岩溶地区典型遥感水文地质图像集》。近年来,水文地质研究成果的数字化进展迅速,各种图件均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展示。

④ 求助,内蒙古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下属的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勘察院怎么样先谢谢了

内蒙来古自治区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源质勘查院成立于1955年,是内蒙古地区最早成立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队伍。原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水文地质队。随后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呼和浩特水文地质勘察中心等。于1993年经内蒙古地质矿产局统一更为现名——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属内蒙古地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资深地勘单位。

单位资质还是不错的,刚开始肯定是从基层做起,待遇也不会很好,等你做了几年在调回院里,那待遇就不错了!

中国铁合金在线

⑤ 内蒙古兴安盟矿产资源新进展

请登录 中国煤炭信息网 查询

⑥ 兴安盟的地理环境

1、湿地现状及分布:兴安盟境内河流分属黑龙江流域的嫩江水系和额尔古纳河水系、辽河流域的新开河水系以及内陆河流域的乌拉盖河水系。境内有绰尔河、洮儿河、归流河、蛟流河、霍林河、哈拉哈河等大小河流200多条,大小湖泊70多个。盟内流域总面积约598.06万公顷,年径流量49亿立方米。兴安盟湿地资源丰富,面积约39.7万公顷(见附表1),占全盟土地总面积6.6%,面积在120公顷以上的有264块。其中沼泽湿地分布最广,面积30.9万公顷,占全盟湿地的77.8%,主要分布在科右中旗、科右前旗、阿尔山市和扎赉特旗境内。其它还有7.1万公顷的河流湿地,1.2万公顷的湖泊湿地,0.5万公顷的库塘湿地。
重要湿地按类型分两大类,即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天然湿地:
(1)科尔沁湿地。位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新佳木苏木,地处科尔沁沙地草原地带,东部与吉林省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境内霍林河、额木特河、突泉河三条河流均以无尾河形成大面积的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湿地总面积4.55万公顷。区内风积沙丘呈带状分布,湖泊、沼泽、沙丘、草地、榆杏疏林交错相间,环境多样,多种生物类型相互渗透。并且基本处在自然状态下,为珍稀鸟类,特别是鹤类、鹳类及大鸨等鸟类的栖息繁殖提供了极好的场所。
(2)图牧吉湿地。位于兴安盟扎赉特旗境内,绰尔河、二龙涛河下游,松嫩平原西侧,东北、东南分别与黑龙江省、吉林省接壤,是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至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一线自然保护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重要湿地。该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及湖泊湿地等类型,总面积2.86万公顷。湿地对周围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众多候鸟迁徙过境提供了栖息环境,对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具有其他生境不可替代的功能。
(3)阿尔山市湿地。阿尔山市境内的所有湿地是兴安盟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是兴安盟、大兴安岭乃至东北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中之重。境内河流分属于嫩江和额尔古纳河两个水系。大兴安岭东坡以洮儿河为代表,大兴安岭西坡以大小莫尔根河为代表,以及众多的湖泊和泉流。湿地景观可分为:河谷湿地灌丛、草甸景观、河谷草甸景观、山麓草原景观、河谷低湿地草甸景观、山地沼泽化草甸景观和山地森林草甸景观等六个类型,总面积24.78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3%。阿尔山市湿地包括杜拉尔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五岔沟林业局和白狼林业局施业区内分布的大量湿地。尤以白狼洮儿河国家级湿地公园最具有代表性,它地处大兴安岭岭脊,为嫩江重要支流洮儿河源头区域,面积0.1万公顷,属温带内陆亚高山高寒湿地类型,是以河流湿地和森林、灌丛沼泽湿地为主的复合湿地类型,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4)乌力胡舒自然保护区湿地。位于科尔沁右翼中旗南部,涉及好腰、巴彦茫哈和巴彦淖尔等3个苏木的部分地区。保护区总面积约3.89万公顷。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有草地、湿地、沙地等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草原广阔、溪流纵横、环境优美,物种丰富,生物区系复杂。有大量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多样的自然生态景观、地质景观和古文化遗址。滩涂湿地是保护区的核心部分,是涵养水源的绿色蓄水库,起到调节气候、调蓄洪水、调节水量、防止自然灾害的作用。
(5)绰尔河流域湿地。绰尔河发源于牙克石市博林线52公里北山顶,流经兴安盟境内河长276.9公里,境内集水面积为69.93万公顷,河谷深且窄,主河槽宽约50-300米,河网密度大,属嫩江上游支流。该流域是集湿地、草原和原始森林为一体的自然区域,野生动植物原生群落较为完整,是理想的综合型自然生态系统,也是兴安盟重要湿地之一。绰尔河湿地5万公顷,集中连片。该地区既有森林类型植被又有草原类型植被,更有以淡水湿地为主的各类植被,如苇塘、河柳、低灌木等。
(6)洮儿河、归流河流域湿地。洮儿河是兴安盟境内较大河流,境内河长321.9公里,主要支流有归流河、蛟流河,属浅河床河流,形成广阔的湿地,这里生长着大面积的榆杏树、河套柳、蒲草、芦苇等植物,野生动物资源也相当丰富。该地区急需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考察、评估和规划。
(7)霍林河流域湿地。霍林河发源于扎鲁特旗特格音罕马拉西北二公里山顶,在巴润布尔嘎斯台郭勒入口处进入兴安盟境内,于科右中旗芦苇场处流出盟界,流经吉林省通榆县后汇入查干湖,境内河长292.6公里。该流域湿地包括科尔沁湿地、代钦塔拉疏林湿地和蒙格罕山湿地。
人工湿地:
水库和水田是兴安盟重要的人工湿地。水库湿地有:大、中、小型水库25座,总库容约19亿立方米。水田湿地主要有:科右前旗、乌兰浩特市归流河、洮儿河流域水田湿地;扎旗好力保、都尔本新、保安沼、努文木仁区域的水田湿地;突泉县东杜尔基、九龙水田湿地;科右中旗霍林河流域水田湿地。水稻是湿地的重要产品之一,在农业生产发展和历史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
2、湿地资源:
一是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兽类6目15科35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棕熊、麝、马鹿、驼鹿、猞猁、水獭、雪兔,其它有狍子、野猪、狐狸、狗獾、松鼠等。鸟类有16目46科31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大鸨等十三种,二级保护鸟类有47种。据不完全统计,2004至2007年连续4年每年有4-5万只各类鸟类在兴安盟湿地栖息、繁衍、过境、停歇,高峰时达8-10万只。鸟类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右中旗乌力胡舒湿地、科右前旗归流河流域湿地、阿尔山三河源湿地、扎赉特旗绰尔河流域湿地等地区。
二是野生植物资源。兴安盟境内野生植物种类多样,据初步调查统计,有野生维管束植物78科,309属,619种。野大豆、草麻黄、蜻蜓兰、绶草、手掌草、宽叶红门兰、角盘兰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兴安升麻、芍药、山丹、桔梗为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
三是泥炭资源。本区为大兴安岭北段裸露泥炭丰富区南部。分布面积广大,以阿尔山地区大黑沟一带最为丰富,次为霍林河谷、归流河谷、洮儿河谷中上游均有分布。一般厚度0.5-0.8米,最厚1.5米。类型较全,低、中、高位均有,分解度低,纤维含量高,有机质含量亦高,平均为58.45%,为富矿,平均粗灰分28.61%,干容重0.24克/厘米3,发热量3684卡/千克,总腐殖酸平均为39.66%,最高达49.98%,PH值低,含氮2.03%,含磷0.16%,含钾0.48%,属低酸性。消除环境污染和改造生态环境是泥炭应用最有生命力的地方。因其成本低、无污染、性能优良,在清洁燃料、污水污油净化、除臭剂生产、沙漠盐碱干旱的改造方面有极强的竞争力和强大潜力。而净化和改良环境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 兴安盟现有耕地973.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全区的1.45倍,相当于:全国的3.4倍,耕地有机质含量高达5%以上。大部分地区无霜期在105---107天。
玉米资源:玉米是兴安盟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盟粮食作物之首。2002年种植玉米401.4万亩,总产量79.26万吨。种植的玉米品种属饲料玉米和加工淀粉玉米。
大豆资源:大豆是兴安盟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2002年种植面积77.2万亩,总产量5.21万吨,平均亩产量67.5公斤,品种多为高油大豆。
水稻资源:水稻是兴安盟主要农作物之一,正常年份亩产在400公斤左右。
马铃薯资源:马铃薯在全盟各地均有种植,每年种植面积在50--60万亩之间,亩产量1000公斤以上,兴安盟科研机构现己培育出脱毒种薯20多个品种,全盟推广面积2万亩。
山野菜资源:阿尔山市是兴安盟山野菜主要产区,山野菜可开发量30万每年采摘山野菜800吨左右,现有加工能力1500吨。
甜菜资源:甜菜是兴安盟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正常年份平均亩产1200公斤。甜菜含糖18.1%,比全国甜菜糖平均水平高出2.6个百分点。
杂豆资源:全盟种植杂豆151.6万亩,总产量4.98万吨。其中绿豆种植116.6万亩,产量3.97万吨;红小豆种植17.5吨;产量4900吨;云豆种植17.5万亩,产量5200吨。
胡萝卜资源:每年种植面积2000亩左右,总产量8000吨,胡萝卜加工可生产脱水蔬菜,提取β胡萝卜素,生产胡萝卜汁保健饮料、果胶等产品。 兴安盟阿尔山市境内矿泉资源丰富,且具有水质好、矿化度高、储量大、易开发利用等优势。已得到权威部门认定并已被开发利用的有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五里泉、圣水泉及有待鉴定和进一步开发的金江沟温泉。
一、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位于温泉街。在东西宽70米,南北长500米的狭长地带,分布着48眼温度成份不同、作用疗效各异的矿泉。矿泉分为南北两个泉群,南部为冷泉群,主要是放射性氡泉和偏硅酸泉;北部为冷泉、温泉、热泉、高热泉相间的温泉群,主要是重碳酸钠泉、放射性氡泉、偏硅酸泉等。
阿尔山温泉群处在阿尔山断裂带上。受新生代构造中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影响,阿尔山地区形成了伊尔施、阿尔山、五岔沟等一系列断裂带。地下水尚断裂带渗透到不同尝试与不同成份的岩隙中,经过长期地热作用与矿化作用,形成了今天矿泉的不同温度与不同矿化成分;被矿化的地下水在不断的热循环的作用以及地表水的不断补给下,涌出地面,形成了今天的阿尔山矿泉群。冷泉水来自地表潜水,温泉、热泉、高热泉水来自地下深层循环水。
阿尔山矿泉属碱性重碳酸钠、钙泉(pH=7.4~8.5),也属含放射性氡泉(Ra=11.7-60.63Kmn),泉水中除上述主要成份外,还含有氯、镁、硫酸根、硅酸根、氟、锶、锰、铜、铝、钛、钡、银、铯等元素。阿尔山温泉早在几百年前就为科尔沁草原、呼伦贝草原及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所发现和利用。清咸三年(1853年)黑龙江呼伦贝尔总管府派人考察、勘测,并于此后开始修建经营,从此阿尔山温泉得到正式开发。由于战事频繁、交通阻隔,阿尔山温泉实际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民国37年(1948年)后,特别是1990年以后,阿尔山温泉的价值真正为世人所认识,并正在适度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1994年8月,在南泉区内打一口井深为288米的地热井,温度48℃,属高热泉,日涌量600吨,水质及元素同34号泉相同。
二、五里泉:泉水出自侏罗系火山岩之西北与东北间断裂复合部位,日涌量1054吨。水质特征无色、无嗅、清澈透明,清凉可口,余味甘甜,存放后无沉淀和悬浮物。1986年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卫生系中心仪器室和吉林省环境水文地质研究所测定,矿水中含钙、钠、锂、氡、氯、镁、锶、锰、铝、钛、钡、银、钴、铯等20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988年12月5日,经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组评审并报请国家地质矿产部批准,确认为含锂锶、偏硅酸矿泉水。
三、圣水泉:在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南70米处。1988年,吉林省勘察设计院对圣水泉水源的检测并报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会评审为优质天然矿泉水。属国内罕见的含氡、低矿化度、低钠、偏硅酸、重碳酸钙型优质饮用保健矿泉水。
四、金江沟温泉:金江沟温泉位于阿尔山东北60公里,有泉眼7处,南北排列,其中有2眼热泉已被开发利用,水温47℃。经鉴定与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属同一水系,水质良好、无污染。
水利资源:兴安盟水资源居全区各盟市第二位,地面大小河流200多条。盟内有四个水系,以嫩江水系为主,有绰儿河、洮儿河、归流河等。西辽河水系有乌纳格其河。额尔古纳水系有哈拉哈河。另有内陆水系乌拉盖河。除了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外还有比较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全盟水资源总量73亿立方米,年径流量49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装机23.4万千瓦。有大中小型水库18座。其中有全自治区最大的水库,国家重点工程-察尔森水库,库容量13.4亿立方米,可灌溉80万亩良田。还有已经列入国家“九五”计划的温德根水库,属综合利用项目,总库容量为18.4万立方米,集发电、灌溉、防洪、养鱼之功能于一体。
畜牧业资源:全盟草原面积445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3933.15万亩,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资源。全盟草场年产草量31亿多公斤,全盟现有人畜饮水井2.63万眼,有7个兽医站,7个改良站,每个乡设有一个综合服务站,完全可以满足牲畜防病治病和改良的需要,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服务。兴安盟畜牧业生产属草原畜牧业,具有绿色、天然、无污染等基本特征。
2002年牧业年度(截止6月末),全盟家畜总数679.91万头只,基础母畜347.86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602.21万头只,占总数的89.62%,出栏255.84万头只,出栏率达到45.6%。标准化畜群比例达到70%。肉牛,现有总数21.2万头,其中育肥牛3.6万头,基础母畜10.5万头,良种和改良种畜达到100%,出栏8.36万头,出栏率33.2%。良种和改良种乳用牛,现有总数4.6万头,母畜2.34万头。羊,现有总数567.63万只,其中,育肥羊28万只,基础母羊328.06万只,种公羊116.47万只,良种羊238万只,改良羊516.77万只,出栏178.4万只,出栏率40.6%。总数中,绵羊316.94万只,绵羊中细毛羊292.46万只,山羊250.69万只。草原白鹅共有150万只,鸡360万只。
2002年畜产品总量:肉类总产量12万吨,主要有牛肉1.9万吨、羊肉2.3万吨、猪肉6万吨。牛奶4.8万吨。山羊绒450吨,羊毛8400吨,其中山羊毛1000吨、绵羊毛7400吨。牛羊皮198.8万张,其中牛皮9.8万张、绵羊皮144万张、山羊皮45万张。 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地层出露较全,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根据成矿规律及矿产分布特点,可初步划分为三个金属成矿亚带及四个成煤区。矿产分布较广,矿种比较全,共发现矿种54种。可单独构成矿床的金属矿种有:铁、铬、铜、铅、锌、银等,伴生在其他矿床中可综合利用的矿种有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15种之多。能源矿产有煤、地热。非金属矿产十分丰富,有石灰石、蛇纹岩、石榴子石、萤石、脉石英、珍珠岩、玄武岩、花岗岩、粘土等,但有地质资料的相对较少;宝玉石矿产具有较好的找矿线索,有刚玉(红、兰宝石)、橄榄石、叶腊石(工艺品)等。全盟有各类矿产地326处。其中具有工业价值的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15处、小型矿床15处;矿点103处;矿化点188处。经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已估算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潜在经济价值约440亿元。从全国各大山脉成矿预测及矿产分布情况,分析判断兴安盟位处大兴安岭山脉的北段,应为矿产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只要加强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就可能找到新的、更多的矿产资源。
孟恩套力盖铅锌银矿、大型银矿、中型铅锌矿。位于科尔沁右翼中旗代钦塔拉苏木。探明铅12.3万吨,锌31.7万吨,此外伴生银、金、铟、铜等,均可综合利用。属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矿体产于花岗杂岩体内,受构造断裂控制呈大小不等的脉状近东西向展布。共有矿体44个,主要矿体9个,一般长400-2000米,厚1.7-2.94米,延深250-500米,平均品位:铅1.03%、锌2.30%、银92克/吨。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石易选。选矿获精矿品位:铅69.14%、锌47.47%、银688克/吨,回收率分别为91.6%、86.8%和88.7%。
莲花山铜银矿:位于突泉县九龙乡。探明铜14.8万吨,银421吨。为中高温岩浆热液成因的中型铜、银多金属矿床。矿化带呈北西向展布,长约4公里,宽2.53公里。分3个脉群,大小30余条矿体。矿体长148-1600米,斜深120-550米,平均厚0.59-4.36米。平均品位:铜0.44-1.78%、银17.8-78.9克/吨。以含砷铜银矿和含银铜矿矿石为主,伴生有益组分为钻、镉、硫、金、砷、锢、硒、蹄、铋等,可综合利用。矿石易选,浮选法精矿品位:铜25.11%、银460克/吨,回收率分别为91%和30.46%。 兴安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盟内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有著名的国家级“科尔沁草原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有经济价值较高的动物,如獐、熊、驼、鹿、丹顶鹤、白天鹅、雉鸡、榛鸡、狐狸、猞猁、狍子等。
野生药用植物近600种,分属91科,总量在1.5亿公斤以上。还有猴头、蘑菇、木耳、黄花菜、蕨菜等珍贵植物。

⑦ 兴安盟七条河流都是什么

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区所辖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因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而得名,“兴安”满语意为丘陵。兴安盟东北与黑龙江省相连,东南与吉林省毗邻,南部、西部、北部分别与内蒙古的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相连。西北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26公里,兴安盟在国内处于东北经济区,在国际上处于东北经济圈,地理位置优越。兴安盟南北长380公里,东西宽320公里,总面积59806平方公里 。全盟总人口近160万,是以蒙古族占主体,汉族占多数,由蒙、汉、朝鲜、回等20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兴安盟阿尔山市境内矿泉资源丰富,且具有水质好、矿化度高、储量大、易开发利用等优势。已得到权威部门认定并已被开发利用的有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五里泉、圣水泉及有待鉴定和进一步开发的金江沟温泉。
一、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位于温泉街。在东西宽70米,南北长500米的狭长地带,分布着48眼温度成份不同、作用疗效各异的矿泉。矿泉分为南北两个泉群,南部为冷泉群,主要是放射性氡泉和偏硅酸泉;北部为冷泉、温泉、热泉、高热泉相间的温泉群,主要是重碳酸钠泉、放射性氡泉、偏硅酸泉等。
阿尔山温泉群处在阿尔山断裂带上。受新生代构造中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影响,阿尔山地区形成了伊尔施、阿尔山、五岔沟等一系列断裂带。地下水尚断裂带渗透到不同尝试与不同成份的岩隙中,经过长期地热作用与矿化作用,形成了今天矿泉的不同温度与不同矿化成分;被矿化的地下水在不断的热循环的作用以及地表水的不断补给下,涌出地面,形成了今天的阿尔山矿泉群。冷泉水来自地表潜水,温泉、热泉、高热泉水来自地下深层循环水。
阿尔山矿泉属碱性重碳酸钠、钙泉(pH=7.4~8.5),也属含放射性氡泉(Ra=11.7-60.63Kmn),泉水中除上述主要成份外,还含有氯、镁、硫酸根、硅酸根、氟、锶、锰、铜、铝、钛、钡、银、铯等元素。阿尔山温泉早在几百年前就为科尔沁草原、呼伦贝草原及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所发现和利用。清咸三年(1853年)黑龙江呼伦贝尔总管府派人考察、勘测,并于此后开始修建经营,从此阿尔山温泉得到正式开发。由于战事频繁、交通阻隔,阿尔山温泉实际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民国37年(1948年)后,特别是1990年以后,阿尔山温泉的价值真正为世人所认识,并正在适度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1994年8月,在南泉区内打一口井深为288米的地热井,温度48℃,属高热泉,日涌量600吨,水质及元素同34号泉相同。
二、五里泉:泉水出自侏罗系火山岩之西北与东北间断裂复合部位,日涌量1054吨。水质特征无色、无嗅、清澈透明,清凉可口,余味甘甜,存放后无沉淀和悬浮物。1986年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卫生系中心仪器室和吉林省环境水文地质研究所测定,矿
兴安盟天池
水中含钙、钠、锂、氡、氯、镁、锶、锰、铝、钛、钡、银、钴、铯等20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988年12月5日,经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组评审并报请国家地质矿产部批准,确认为含锂锶、偏硅酸矿泉水。
三、圣水泉:在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南70米处。1988年,吉林省勘察设计院对圣水泉水源的检测并报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会评审为优质天然矿泉水。属国内罕见的含氡、低矿化度、低钠、偏硅酸、重碳酸钙型优质饮用保健矿泉水。
四、金江沟温泉:金江沟温泉位于阿尔山东北60公里,有泉眼7处,南北排列,其中有2眼热泉已被开发利用,水温47℃。经鉴定与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属同一水系,水质良好、无污染。
水利资源:兴安盟水资源居全区各盟市第二位,地面大小河流200多条。盟内有四个水系,以嫩江水系为主,有绰儿河、洮儿河、归流河等。西辽河水系有乌纳格其河。额尔古纳水系有哈拉哈河。另有内陆水系乌拉盖河。除了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外还有比较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全盟水资源总量73亿立方米,年径流量49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装机23.4万千瓦。有大中小型水库18座。其中有全自治区最大的水库,国家重点工程-察尔森水库,库容量13.4亿立方米,可灌溉80万亩良田。还有已经列入国家“九五”计划的温德根水库,属综合利用项目,总库容量为18.4万立方米,集发电、灌溉、防洪、养鱼之功能于一体。
畜牧业资源:全盟草原面积445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3933.15万亩,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资源。全盟草场年产草量31亿多公斤,全盟现有人畜饮水井2.63万眼,有7个兽医站,7个改良站,每个乡设有一个综合服务站,完全可以满足牲畜防病治病和改良的需要,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服务。兴安盟畜牧业生产属草原畜牧业,具有绿色、天然、无污染等基本特征。
2002年牧业年度(截止6月末),全盟家畜总数679.91万头只,基础母畜347.86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602.21万头只,占总数的89.62%,出栏255.84万头只,出栏率达到45.6%。标准化畜群比例达到70%。肉牛,现有总数21.2万头,其中育肥牛3.6万头,基础母畜10.5万头,良种和改良种畜达到100%,出栏8.36万头,出栏率33.2%。良种和改良种乳用牛,现有总数4.6万头,母畜2.34万头。羊,现有总数567.63万只,其中,育肥羊28万只,基础母羊328.06万只,种公羊116.47万只,良种羊238万只,改良羊516.77万只,出栏178.4万只,出栏率40.6%。总数中,绵羊316.94万只,绵羊中细毛羊292.46万只,山羊250.69万只。草原白鹅共有150万只,鸡360万只。
2002年畜产品总量:肉类总产量12万吨,主要有牛肉1.9万吨、羊肉2.3万吨、猪肉6万吨。牛奶4.8万吨。山羊绒450吨,羊毛8400吨,其中山羊毛1000吨、绵羊毛7400吨。牛羊皮198.8万张,其中牛皮9.8万张、绵羊皮144万张、山羊皮45万张。

⑧ 地质水文勘察专业证书及发证单位

地基与来基础工程专业承包
测绘自资质(工程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等)
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勘察、咨询、监理)包括隧道工程
桥梁工程
公路工程
房地产
农田水利勘察等
工程勘察、凿井施工、水文勘察、水文地质评价、工程地质评价、环境地质评价,我做其中的一部分。

⑨ 兴安盟浩展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怎么样

兴安来盟浩展地质勘查自有限公司是2005-07-27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后乌兰哈达。

兴安盟浩展地质勘查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522007761370556,企业法人张凤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兴安盟浩展地质勘查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许可经营项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丙级),收集、咨询、分析矿产资源资料。 一般经营项目:无。

通过爱企查查看兴安盟浩展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