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北京大学地质数字博物馆

北京大学地质数字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1-02-19 15:58:56

⑴ 北京地质博物馆用预约吗

要预约 相当慢

⑵ 有关地质博物馆的资料

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国家级地质学博物馆,在中外博物馆界久负盛名。
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余万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其中有蜚声海内外的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著名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雌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批国宝级珍品。
中国地质博物馆在开展藏品科学研究的同时,长期从事地层古生物学、矿物岩石学、宝石学和博物馆学的研究并取得累累硕果,特别是在早期脊椎动物学、昆虫学以及辽西热河生物群等研究领域所取得成果;以系统精美的宝石陈列,独到的宝石研究成果,持续的社会推广活动,带动和引导了当代中国宝石科学研究、知识普及和市场消费。[15]
中国地质博物馆常年开放独具特色的陈列展览。按照地球圈层结构布局的基本陈列,不仅展示了数以万计的矿物、岩石、宝石、化石精品,陈列内容更加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而且大量采用数字化、仿生、虚拟现实等技术,让观众在浓郁的科学氛围中,通过亲眼目睹、亲手操作和亲身体验,轻松步入精彩纷呈的地学空间。

⑶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该馆馆舍为仿古建筑,与校内其它建筑风格一致,古朴典雅。其展览分为两部分:一是中国考古教学标本系列展,按时代和考古学文化顺序陈列:另一部分为北大考古学系来考古工作成果展,按工作地
点集中陈列,已展出的有“金牛山人”、山东长岛北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山西曲沃曲村晋文化墓葬”、“河北磁县观台窑址”等。馆藏品共有2万余件,多为考古教学典型标本,如旧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地点出土石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典型器物,商代的甲骨文,西周古墓和遗址出土的铜器、玉器及陶瓷、钱币封泥和民俗文物等。置身其中,你会感到一种浓厚的学术气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博物馆常年展出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收藏的考古教学和研究标本,定期组织展示考古学重要工作成果的陈列,组织由其他博物馆和学术科研机构主办的交流展览。展览注重运用考古学出土资料,注重选取有准确出土地点的考古发掘品,根据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按时代、地域和考古学文化组织展品,特别展出了一些出于同一考古地层单位的器物群组。
博物馆中安装了先进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防盗与防火报警系统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为妥善保护和充分利用馆藏文物提供了良好条件。
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致力于教学、科研同时积极为社会服务,为学习中国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学生提供观摩标本和教学实习的条件,向社会展示中国考古学工作成果,普及考古学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博物馆开馆以来,热情接待来馆参观的国内外宾客,接待配合教学的学生参观,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⑷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怎么样

我小学时,抄就去过这袭个博物馆。当时叫北京地质学院陈列馆,文化大革命中“地派”所在地.我也是“地派”的.我们的温总理曾在这里上大学.当时展品标本就在露天摆放.各种颜色.形态各异的矿石任你抚摸.如今博物馆藏标本总量55000多件,展出的有4000多件。我可以说这是咱们国内高校博物馆中馆藏量之最多了。在教二楼展出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有关标本.还有生命演化与地球演化历史展厅,展出内容包括生命演化(古生物学)展室、地史学展室,青藏高原地质演化研究展室和地学知识科普展室四部分。这里的珍奇标本有:来自地外的Fe-Ni陨石、采自地球之颠-珠穆朗玛峰顶的奥陶纪灰岩、采自太平洋海底约6000米深处的钴锰结核、来自南极大陆的岩石和地表苔藓等等.当然也有含金子.翠玉的矿石了!

⑸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展厅概况

中国地质博物馆主馆共有大楼6层,总高约36米,东西长40米,南北长70米,建筑面积近11000平方米,建筑风格稳重大方。
展区布局图

中国地质博物馆展厅包括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石玉厅、史前生物厅等六个部分,面积共2500平方米,另有临时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 地球厅以动力为主线,介绍了在内外动力的作用下,地球上发生的重要地质作用。东展线介绍内动力地质作用,以板块运动、褶皱断裂、火山、地震等地质作用为重点,西展线以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主要介绍了水和风的地质作用。
相对来说,内动力地质作用更加宏观壮丽,它们主要是使地壳上升、增厚,形成许多巨大雄传的高山峻岭,而外动力地质作用则比较和缓,好像一把刻刀,雕刻出各种壮美的山川地貌。 宝石厅展示宝石、玉石、有机宝石、贵金属等材料及其成品,并融入宝石鉴定、宝石鉴赏、宝石琢型、宝石评价、宝石成因、宝石微观世界、宝石分布、宝石开采、宝石加工、首饰镶嵌、人工改善宝石与人工宝石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宝石文化等知识点和兴趣点。
宝石厅以单晶宝石和玉石为主,并以天然宝石与人工宝石对比展示,以便鉴别市场上常见的相似的宝石。
中心部位:以一件十分大气、通灵、高档的展具作为展心,所展示的展品随每期主题的变换进行不定期的调换。 矿物岩石厅采用雅俗共存、动静结合、虚实呼应、寓教于乐的设计方式,使观众通过参与、欣赏展厅的展品,可了解自然界中矿物岩石的成因,原始产出情况、自然界种类繁多千资百态的矿物岩石、代表性矿物岩石的感官特征及可供人们使用的特性。
观众在欣赏各种精美奇特的矿物岩石展品时,通过交互式展览和虚拟展出部分,可参与对一些矿物岩石展品的探索性操作,获得相关知识。 史前生物厅,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向观众介绍生物的发展厅程和各地质时期常见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发生、进化和灭亡的过程。从空间布局上,整个展厅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小序厅,包括了一面艺术化的化石精品墙、一个可以互动操作的多媒体展具——简明生物分类查询系统,及一些有关化石的基本常识介绍。
第二部分是该展厅的主要陈列内容,共分为八个单元。
第一单元——最早期的生命;
第二单元——生物大爆发;第三单元——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第四单元——脊椎动物的出现;第五单元——生物登陆;第六单元——生物大绝灭;第七单元——恐龙与鸟类;第八单元——哺乳动物与人类;此外,在该展厅的南过道,还陈列了鱼龙、中国安琪龙、翼龙化石的模型各一件,以及一件观众可以触摸的长达5米的大型鱼龙化石、一个演示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多媒体展具。 中国地质博物馆在开展藏品科学研究的同时,长期从事地层古生物学、矿物岩石学、宝石学和博物馆学的研究并取得累累硕果,特别是在早期脊椎动物学、昆虫学以及辽西热河生物群等研究领域所取得成果;以系统精美的宝石陈列,独到的宝石研究成果,持续的社会推广活动,带动和引导了当代中国宝石科学研究、知识普及和市场消费。
中国地质博物馆常年开放独具特色的陈列展览。按照地球圈层结构布局的基本陈列,不仅展示了数以万计的矿物、岩石、宝石、化石精品,陈列内容更加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而且大量采用数字化、仿生、虚拟现实等技术,让观众通过亲眼目睹、亲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去认识地学空间。

⑹ 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和北京地质博物馆是一个地方吗地址分别是谢谢!

不是。
北京地质博物馆: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
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内。

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对外开放时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

开放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30到11:30;下午2;30到16:30);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上午9:00到17;00)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逸夫楼10层

⑻ 实习三 参观学校博物馆

一、目的

通过观察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标本,开阔视野,加深对地球物质组成的认识,初步了解古生物和地球的演化历史,为学习后续课程、系统扎实地掌握地球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打好基础。

二、要求

(1)参观各类矿物、岩石及化石标本,初步认识三大类岩石在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的差异,简要地了解生物的分类与进化过程。

(2)重点观察一些常见的矿物,对比不同类别矿物的颜色和形态特征,分析同一种矿物在颜色、单体及集合体形态等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

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历史悠久,馆藏标本系统齐全。现馆藏标本总量55000余件,其中展出标本6000余件。博物馆的前身为北京地质学院陈列馆,始建于1952年,主要陈列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建馆初期,标本主要继承了北京大学地质系、清华大学地质系、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地质系、唐山铁道学院地质科的收藏,追溯藏品在这些院校的收藏历史,则已逾百年。这些藏品大部分是由几代地质学者于20世纪上半叶在各种艰苦的野外环境下采集、积累起来的。建馆后,大多数新增标本为本校师生在科研、教学实习等野外工作中采集的标本,以及校友、国际友人等馈赠学校的标本,也有一些购买的精美标本。

目前博物馆所收藏的数万件藏品除了采自国内各地之外,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捷克、瑞典、前苏朕、伊朗、日本、越南、印尼、澳大利亚等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的标本,馆藏标本来源之广是国内高校博物馆中少有的。

博物馆建馆的主要目的是为地质类专业的教学服务,因此,在展室的划分、展品的选择和陈列方式上基本遵循相关专业教科书的内容体系。目前拥有与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古生物学、地史学等地质课程教学配套的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标本体系。

馆藏标本中还有一些珍奇标本,如:来自地外的FeNi陨石、采自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的奥陶纪灰岩、采自太平洋洋底水深约5000m处的钴锰结核、来自南极大陆的岩石和地表苔藓、长达20多米的马门溪龙、小仅1m多的鹦鹉嘴龙、海洋爬行动物———腹中有小龙的鱼龙、中国最完整的准噶尔翼龙头部化石、鸟类化石、整窝恐龙蛋化石,等等。

199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确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课堂。

学校博物馆位于逸夫实验楼的10~12层,分为四个展厅:10层分为地球科学展厅和恐龙展厅;11层为地球和生命演化历史展厅;12层为地球物质成分展厅。

地球科学展厅 以地球动力学和地球系统科学为主线,重点展示地球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展厅布展的指导思想为:通过标本、模型和图文展板等展示手段的有机结合,将地质作用的产物和地质作用过程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来,使参观者对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有所了解。展示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介绍内动力地质作用,包括地球的起源、地球基本特征、板块运动、褶皱、断裂、火山、地震等;另一部分介绍外动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流水、地下水、冰川、风、海洋等以及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灾害的关系。

恐龙展厅 是一个科普风格较为明显的展厅,以恐龙为主角,介绍生物与地球演化的中生代断代史,展示形式也是将图文展板、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化石、中生代的地层、植物与无脊椎动物化石标本展柜、多媒体设备等密切结合。展示标本中有长达20多米的马门溪龙、小仅1m多的鹦鹉嘴龙等多种恐龙化石,还有著名的关岭动物群的海洋爬行动物———腹中有小龙的鱼龙化石、形似“龟”的豆齿龙和幻龙等、辽西动物群的鸟类化石,以及其他一些珍贵的标本,如产于河南西峡和广东南雄的整窝恐龙蛋化石、中国最完整的准噶尔翼龙头骨化石等等。展示内容分为:什么是恐龙、尚未成主角的早期恐龙、恐龙称霸、新兴力量的悄然崛起与恐龙绝灭四大部分。

地球和生命演化历史展厅 是一个糅合了地史学与古生物学内容的综合展厅。展厅以图文展板、各时代的地层与化石标本展柜、多媒体设备等形式,展示了地球46亿年来生物圈与岩石圈的协同演化历史,内容分为:如何了解地球与生命的演化历史、生命与地球演化的一般规律、岩石圈的形成与生命的源头、陆壳的生长与生物的出现、泛大陆旋回与早期的生物、泛大陆裂解与海洋生态系统繁盛、新泛大陆形成与生物圈形成、现代生物圈的建立与人类出现等八大部分。本展厅还按照教材分类体系,由低级到高级,陈列和介绍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古杯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苔藓动物、腕足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等各门类的主要特征和常见化石标本。

地球物质成分展厅 展出内容主要由“矿物世界”、“岩石天地”、“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四个主题组成,展出了与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等地质专业课程相配套的系统标本。“矿物世界”重点介绍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识别矿物的方法,矿物的分类及其特征,相应地展示典型的矿物晶体模型和各种矿物标本。矿物的分类基于《结晶学与矿物学》和《系统矿物学》教材,展示标本的种类较齐全。“岩石天地”从三大岩类划分主要结构构造等特征显微图片和野外照片标本展示,深入地介绍了三大岩类的特点。“矿产资源”介绍了矿产资源的分类及在我国的分布,展示不同成因矿床的典型标本以及国内著名超大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标本。“能源资源”主要介绍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的形成过程和在我国的分布等。展厅中还专题陈列了石英、石膏、方解石、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的大型标本。

目前博物馆正进一步丰富陈列内容,努力反映地质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增强趣味性,不仅为教学科研服务,而且要面向社会开放,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为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思考题

(1)请说出三种以上具有立方体晶体形态的常见矿物的名称。

(2)石英(水晶)有哪几种颜色?

(3)请说出四种以上呈放射状或纤维状集合体形态的矿物的名称。

(4)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代表性化石分别是什么?

⑼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大学西校区。年破土奠基,1993年5月27日正式开馆。展厅面积约2000平方米,藏品包括:石器、铜器、甲骨、陶器、瓷器、书画、碑帖等几大类。基本陈列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辽金元明时期七个部分。另外的一些临时展览,多为与兄弟馆的合作展览。
1993年5月开馆,由北京大学和美国友人阿瑟·赛克勒博士合作建成。 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000平方米。现收藏有数万余件藏品,其中多为中国考古学各时期的典型标本,如周口店北京猿人石器,新石器时代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商代甲骨文,山西曲村西周古墓葬出土的铜器、玉器等,还有陶器、钱币、封泥和民俗文物等。这些藏品始于本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考古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以后陆续汇集了北京大学博物馆和燕京大学史前博物馆的收藏。50年代后,陆续增添了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系)从田野考古工作地点获得的教学标本,国内各文物、考古机构和博物馆调拨、赠送的物品,还有海内外文物收藏家捐赠的文物。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于1986年破土奠基,1993年5月27日正式开馆。本馆的藏品大致有四个来源:
一、北京大学在1952年设置考古专业之前的收藏;
二、前燕京大学史前历史博物馆的藏品;
三、考古专业建立后从田野考古发掘现场带回来的教学标本;
四、博物馆筹备期间各地文物、考古机构赠送或调拨的展品。
早在1922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便成立了中国最早的考古研究室,开展了一些田野考古工作并开始逐步收集古代文物。稍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成立,下设考古研究室,同时成立了博物馆专修科并建立了北京大学博物馆,收集了一些古物及民族学标本。1952年院校重新调整,北京大学历史系建立了考古专业,上述收藏便都归入了考古专业标本室。
前燕京大学也是较早收藏古物的学校之一,并成立了燕京大学史前博物馆。古人类学家和史前考古学家裴文中和日本考古学家鸟居龙藏都曾在该馆任职,帮助收集了不少古代文物标本。院校调整后也都归入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标本室。
考古专业建立以来,先后在全国许多地方进行了田野考古工作,发掘了多处古代遗址其中较为重要的有陕西西安半坡、岐山与扶风的周原;河南洛阳的王湾、山西曲沃曲村、辽宁营口金牛山遗址等。上述发掘所得标本,绝大部分都存放在当地文物考古机构或博物馆,只选取了少量教学标本。这些标本都成为中国教学和陈列的重要资料。

⑽ 北京地质博物馆

地理位置:西四十字路口西南角,广济寺对面

简介:
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在与中国现代科学同步发端、发展的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自然精华和文化遗存,以典藏系统、成果丰硕、陈列精美称雄于亚洲同类博物馆,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余万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其中有蜚声海内外的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著名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雌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大批国宝级珍品。
中国地质博物馆内设有地球厅、古生物厅、矿物岩石厅、宝石厅四个大展厅
地球厅以动力为主线,介绍了在内外动力的作用下,地球上发生的重要地质作用。东展线介绍内动力地质作用,以板块运动、褶皱断裂、火山、地震等地质作用为重点,西展线以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主要介绍了水和风的地质作用。相对来说,内动力地质作用更加宏观壮丽,它们主要是使地壳上升、增厚,形成许多巨大雄传的高山峻岭,而外动力地质作用则比较和缓,好像一把刻刀,雕刻出各种壮美的山川地貌。
矿物岩石厅采用雅俗共存、动静结合、虚实呼应、寓教于乐的设计方式,使观众通过参与、欣赏展厅的展品,可了解自然界中矿物岩石的成因,原始产出情况、自然界种类繁多千资百态的矿物岩石、代表性矿物岩石的感官特征及可供人们使用的特性。观众在欣赏各种精美奇特的矿物岩石展品时,通过交互式展览和虚拟展出部分,可参与对一些矿物岩石展品的探索性操作,获得相关知识。
宝石厅展示宝石、玉石、有机宝石、贵金属等材料及其成品,并融入宝石鉴定、宝石鉴赏、宝石琢型、宝石评价、宝石成因、宝石微观世界、宝石分布、宝石开采、宝石加工、首饰镶嵌、人工改善宝石与人工宝石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宝石文化等知识点和兴趣点。(宝石厅荣膺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史前生物厅,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向观众介绍生物的发展厅程和各地质时期常见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发生、进化和灭亡的过程。
从空间布局上,整个展厅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小序厅,包括了一面艺术化的化石精品墙、一个可以互动操作的多媒体展具——简明生物分类查询系统,及一些有关化石的基本常识介绍。
第二部分是该展厅的主要陈列内容,共分为八个单元。
第一单元——最早期的生命;
第二单元——生物大爆发;
第三单元——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第四单元——脊椎动物的出现;
第五单元——生物登陆;
第六单元——生物大绝灭;
第七单元——恐龙与鸟类;
第八单元——哺乳动物与人类;
此外,在该展厅的南过道,还陈列了鱼龙、中国安琪龙、翼龙化石的模型各一件,以及一件观众可以触摸的长达5米的大型鱼龙化石、一个演示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多媒体展具。
地博参观信息如下:
开馆时间:9:00-16:30(星期一休息)
门票价格:
(一)成人30元、学生15元、团体参观优惠;
(二)学龄前儿童(须家长陪同)和残疾人参观免费。
地理位置:西四十字路口西南角,广济寺对面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