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学地质科学院
㈠ 中国石油大学 地质学专业
可以到油田搞地质,或者在定向井公司做Geoscientist,名字倒是很好听啊,叫地球科学家。我是西南学石油工程的,现在在贝克,不过打算再工作量三年去UT@Austin读个石油工程的硕士
㈡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专业介绍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与天然气方向)专业
东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始建于1961年,是东北石油大学最早的专业之一,1998年前为“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1998年按教育部颁布的249个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专业从东北石油大学建校开始就被确立为学校重点专业,后来,先后被列入原石油部、黑龙江省教育厅重点建设的专业,2000年被列为国家管理的专业点,现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现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矿产普查与勘探”和“油气田地质工程”2个博士点,“矿产普查与勘探”、“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油气田地质工程”、“工程地质”5个硕士点和以本专业为支承。矿产普查与勘探是黑龙江省重点学科,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是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油气藏形成组是黑龙江省研究生优秀导师团队。石油工程与地质实验室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油气藏形成机理与资源评价是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天然气保存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2003年将《石油地质学》建成省精品课,2004年将《沉积岩石学》建成省精品课。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已有50年的发展历史,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培养本科生6000余人,专科生10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在全国各大石油公司和石油管理局已有数百名本专业的毕业生成为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知名教授有卢双舫、马世忠、吕延防、付广、施尚明等。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是在原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物理测井专业的基础上合并而成。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资源勘查领域的科研、生产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评价、管理、设计、施工等方面工作,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分地球物理勘探(物探)、地球物理测井(测井)两个方向,年平均培养本科生120人。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基础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资源勘查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勘查新技术方法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现有教职工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6人。有储层参数综合测量实验室、多相流检测实验室、教学实践和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实习基地等教学和科研平台。
地球化学专业
地球化学专业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地球化学本科专业。该专业2002年批准成立,2003年面向全国招生,同年获得地球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地球化学研究方向作为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我校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经过专业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地球化学专业已被建设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和“黑龙江省第一类特色专业”。地球化学实验室是“油气藏形成机理及资源评价“省重点实验室和“油气地球化学”部级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物理学专业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形势日趋严峻,勘探开发的对象日益复杂,需要研究人员具备更深入、广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能力。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依据此需求,于2001年增设地球物理专业。该专业2002年首届招生,2006年首届毕业生,所依托的老专业是石油测井及物探专业,学生在掌握地球物理测井及物探知识之外,又掌握了一定的地球物理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具备了承担勘探开发实际生产任务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㈢ 中国地质科学院怎么样
中国地质科学院,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信息和资讯。
㈣ 中国地质科学院怎么样
还是可以的,副部级事业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是国土资源部属回地质科研事业单位,成答立于1956年,1999年重组,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非营利科研机构。目前,该院由院机关和7个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地质力学研究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岩溶地质研究所)组成。
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可以进外企什么的么,都有哪几家,待遇怎么样
比较好的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但这3家单位要的毕业生至少是研究生,博士生也可,本科生的话你是李 刚儿子也能进。一般的话就是进地质队,进地质队很苦逼的哦。
㈥ 地质科学院历任院长
中国地来质科学院是中华人民自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接领导的中国地质科学技术综合研究与支撑机构。其前身是中国地质科学院1956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的几个研究所。1959年成立,称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1975年改称现名
第一任院长是著名古生物学家许杰,
第2任院长邹家尤,
第3任院长地质学家李廷栋院士
第4任院长矿床学家陈毓川院士、
第5任院长赵逊、
第6任院长张彦英、
第7任院长孟宪来
我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黄汲清先生曾任名誉院长。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小烈、副院长朱立新、董树文、王瑞江。
㈦ 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简介
中国地质科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接领导的中国地质科学技术综合研究与支撑机构。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的几个研究所。1959年成立,称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1975年改称现名。首任院长是著名古生物学家许杰,第2任院长邹家尤,第3任到第7任院长分别为著名区域地质学家李廷栋院士、著名矿床学家陈毓川院士、和赵逊、张彦英、孟宪来等,我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黄汲清先生曾任名誉院长。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小烈、副院长朱立新、董树文、王瑞江。
中国地质科学院主要从事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溶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岩矿测试技术、勘查技术、矿产综合利用技术的科学调查研究及有关开发研究工作。
中国地质科学院下属7个研究所和几十个技术先进的实验室,拥有各类仪器设备万余台。现有职工2300多人,其中各类专业人员140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研究员201人,副研究员739人,博士180人,硕士192人。
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以来,已完成数千项科研任务,提交了一大批具有高科技水平、明显社会效益的重要科技成果,获得了为数可观的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
中国地质科学院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实施了数百项合作项目。
在科技体制改革中,中国地质科学院被国家确定为 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
㈧ 我是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想上研究生,是中国科学院好(有油田开发地质的方向),还是石油大学好
都很好,哪个容易考考哪个
㈨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重点实验室
石油地质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根据依托石油主干学科专业群,构建石油工程与地质实验教学中心的指导思想,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与地质实验教学中心由石油工程学院和地球科学学院的相关实验室整合而成。中心拥有油气井工程实验室、采油工程实验室、油藏工程实验室、油气储运工程实验室、石油地质实验室、勘查技术与工程实验室、地球化学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这7个实验室分别依托我校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工程、地球化学等相关的学科专业而建设,实验室与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步,伴随着学科的发展而发展。
油气井工程实验室、采油工程实验室、油藏工程实验室、油气储运工程实验室分别依托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三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及石油工程与油气储运工程二个国家特色专业。1960年东北石油大学建校初期,即建成了油气井工程实验室、采油工程实验室、油藏工程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1996年根据国家教委实施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厚基础、宽专业知识面,培养适应新世纪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将原来的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油藏工程3个专业合并为石油工程专业。1997年新办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组建了油气储运工程实验室。为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学校根据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科专业建设相适应并相互协调发展的需要,将油气井工程实验室、采油工程实验室和油藏工程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及油气储运工程实验室进行整合,成立了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承担起全校流体力学基础课程、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
油气资源与勘查实验教学中心
石油地质与勘查是1961年我校建校之初设立的主干重点专业,同年开始筹建并逐步改进和完善相应的教学实验室,1979年新办矿场地球物理测井专业,1980年新办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并组建了相应的实验室;1997年,为了“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促进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石油勘探系(地球科学学院的前身)将原来隶属于各专业教研室的教学实验室集中组建成为油气资源勘查实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