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20年前武汉地质大学

20年前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时间: 2021-02-19 14:26:35

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何时分开的

05年撤销大学总抄部,但是没有分开。袭

[网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什么关系?

2007-03-22

问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什么关系?类似的问题还有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究竟是怎么回事?

答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两个办学实体,以两个独立法人方式实行独立办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是类似的情况。但地矿油三校各自仍均为一所学校,学校名称为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有关办学整体情况数据统计、“211工程”建设及与部门行业共建等事宜,除必须按属地原则处理外,原则上均按一所学校对待。
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cn/

②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专业经常出差,20年之后会非常少吗

地质专业经常出差这个现象在20年之后不可能会非常少。如果不希望出野外,你就不要版去学地权质专业。不到现场,无法干好地质专业。
如果是做数据分析的工作,也可能会在室内分析现场拿回来的地质样品的时间比较多,直接带勘探现场的机会就比较少。但做这个工作的机会的人极少,工作能力、业务水平要求很高。如中海油研究院的项目组就是做这样的工作。

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哪些院士

矿产普查及勘探、数学地质学家赵鹏大
地质古生物学家殷鸿回福
地球化学学家答於崇文
地球化学学家张本仁
地球化学学家高山
矿床学家翟裕生
地球化学学家李曙光
构造地质学家金振民
岩石学家莫宣学
沉积学家王成善

④ 1999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成人班吗

10年前了。。。这种问题没人能答上来。问了也没意义

⑤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那一年成立的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相关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迁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汉,1978年,在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2000年2月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建校以来,地大人锲而不舍、开拓创新,用智慧与汗水,用献身祖国地质事业的豪情壮志,谱写了地大辉煌的乐章,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才,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美丽的东湖之畔,苍翠的南望山下,毗邻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中国光谷”,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科技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高校。学校占地面积1132505平方米,建筑面积755634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258956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52886平方米。长约380米的“地大隧道”贯通学校西、北校区,记载着上亿年历史的化石林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宇交相辉映,勾画了东校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井然有序的现代化教学楼群、窗明几净的学生公寓、设施先进的实验大楼、宽阔的林荫大道,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

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哪些不错的地标建筑

当初是被地大的隧道吸引过来的!不过呆了快一年,也发现了越来越多超美的地方~

  • 逸夫博物馆

  • 我国首个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的大学

    地大学子持学生卡免费参观哟,里面很多化石、矿物、标本,超级美的石头!我们在新生刚入学的时候,一起来参观过这里,之后也有带小伙伴们来这里参观,真的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啦

  • 地大的好看的建筑还远不止这些呢~只有来了这里慢慢发现啦!

    ⑦ 20o2年武汉地质大学属于一本还是二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古以来就是一本大学。

    ⑧ 20年前的大学都有什么专业

    88年首批国家重点学科 自己看有哪些专业
    哲学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人民大学)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吉林大学)

    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武汉大学)

    4.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北京大学)

    5.中国哲学史 (北京大学)

    6.外国哲学史 (北京大学)

    7.现代外国哲学 (武汉大学)

    8.伦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

    1.政治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

    2.政治经济学 (南开大学)

    3.政治经济学 (复旦大学)

    4.外国经济思想史 (北京大学)

    5.世界经济 (南开大学)

    6.世界经济 (复旦大学)

    7.世界经济 (武汉大学)

    8.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 (北京大学)

    9.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10.工业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

    11.工业经济 (复旦大学)

    12.农业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

    13.运输经济 (北方交通大学)

    14.企业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15.财政学 (厦门大学)

    16.货币银行学 (中国人民大学)

    17.国际金融 (南开大学)

    18.会计学 (上海财经大学)

    19.会计学 (厦门大学)

    20.统计学 (厦门大学)

    法学

    1.学法理论 (北京大学)

    2.法制史 (中国政法大学)

    3.刑法 (中国人民大学)

    4.民法 (中国人民大学)

    5.国际经济法 (武汉大学)

    6.国际法 (北京大学)

    政治学

    1.中共党史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

    1.国际政治和国际组织 (北京大学)

    2.国际关系史 (复旦大学)

    社会学

    1.社会学 (北京大学)

    2.新闻学 (中国人民大学)

    3.人口学 (中国人民大学)

    民族学

    1.民族学 (中央民族学院)

    教育学

    1.教育基本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

    2.教育基本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

    3.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

    4.比较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

    5.高等教育学 (厦门大学)

    心理学

    1.生理心理学 (北京大学)

    2.工业心理学 (杭州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1.文艺学 (复旦大学)

    2.中国现代文学 (北京大学)

    3.中国古代文学 (北京大学)

    4.中国古代文学 (南京大学)

    5.中国民间文学 (北京师范大学)

    6.中国各体文学 (中山大学)

    7.中国古典文献学 (北京大学)

    8.现代汉语 (北京大学)

    9.汉语史 (北京大学)

    10.汉语史 (四川大学)

    11.蒙古语族语言文学 (内蒙古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1.英语语言文学 (北京大学)

    2.英语语言文学 (北京外国语学院)

    3.俄语语言文学 (上海外国语学院)

    4.印度语言文学 (北京大学)

    5.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广州外国语学院)

    历史学

    1.考古学 (北京大学)

    2.中国古代史 (北京大学)

    3.中国古代史 (中国人民大学)

    4.中国古代史 (南开大学)

    5.中国古代史 (武汉大学)

    6.中国近现代史 (南开大学)

    7.中国近现代史 (华中师范大学)

    8.世界上古史、中古史 (东北师范大学)

    9.世界近现代史 (北京大学)

    10.世界地区史、国别史 (南开大学)

    11.世界地区史、国别史 (南京大学)

    12.专门史 (厦门大学)

    13.专门史 (西北大学)

    14.历史地理 (复旦大学)

    数学

    1.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2.基础数学 (北京师范大学)

    3.基础数学 (南开大学)

    4.基础数学 (吉林大学)

    5.基础数学 (复旦大学)

    6.基础数学 (南京大学)

    7.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计算数学 (北京大学)

    9.计算数学 (吉林大学)

    10.计算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1.应用数学 (北京大学)

    12.应用数学 (复旦大学)

    13.应用数学 (浙江大学)

    1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北京师范大学)

    1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南开大学)

    16.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华东师范大学)

    17.运筹学与控制论 (复旦大学)

    物理学

    1.理论物理 (北京大学)

    2.理论物理 (复旦大学)

    3.理论物理 (南京大学)

    4.核物理及核技术 (北京大学)

    5.核物理及核技术 (复旦大学)

    6.固体物理 (北京大学)

    7.固体物理 (南开大学)

    8.固体物理 (吉林大学)

    9.固体物理 (复旦大学)

    10.固体物理 (南京大学)

    11.固体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2.固体物理 (山东大学)

    13.光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14.光学 (复旦大学)

    15.光学 (中山大学)

    16.声学 (南京大学)

    17.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 (复旦大学)

    18.波谱学与量子电子学 (北京大学)

    19.原子与分子物理 (成都科学技术大学)

    20.电子物理和离子束物理 (北京大学)

    21.空间物理(试办专业) (武汉大学)

    化学

    1.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2.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3.无机化学 (南京大学)

    4.分析化学 (北京大学)

    5.分析化学 (南京大学)

    6.分析化学 (武汉大学)

    7.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8.物理化学 (吉林大学)

    9.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

    10.物理化学 (南京大学)

    11.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12.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13.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14.有机化学 (兰州大学)

    15.高分子化学 (北京大学)

    16.高分子化学 (南开大学)

    17.高分子化学 (中山大学)

    天文学

    1.天体物理 (南京大学)

    地理学

    1.自然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2.自然地理学 (南京大学)

    3.人文地理学 (北京大学)

    地质学

    1.矿物学 (中国地质大学)

    2.岩石学 (中国地质大学)

    3.矿床学 (南京大学)

    4.古生物学及地层学 (中国地质大学)

    5.构造地质学 (南京大学)

    6.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 (南京大学)

    大气科学

    1.天气动力学 (北京大学)

    2.天气动力学 (南京大学)

    3.大气物理学 (北京大学)

    海洋学

    1.物理海洋学 (青岛海洋大学)

    生物学

    1.植物学 (南京大学)

    2.植物学 (武汉大学)

    3.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4.动物学 (厦门大学)

    5.动物学 (中山大学)

    6.昆虫学 (中山大学)

    7.生态学 (北京师范大学)

    8.生态学 (兰州大学)

    9.病毒学 (武汉大学)

    10.生理学 (北京大学)

    11.微生物学 (山东大学)

    12.生物化学 (北京大学)

    13.生物化学 (南京大学)

    14.生物物理 (清华大学)

    15.细胞生物学 (北京大学)

    16.细胞生物学 (北京师范大学)

    17.遗传学 (复旦大学)

    力学

    1.一般力学 (西北工业大学)

    2.固体力学 (北京大学)

    3.固体力学 (清华大学)

    4.固体力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6.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

    7.空气动力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空气动力学 (南京航空学院)

    9.计算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

    10.生物力学 (重庆大学)

    机械设计与制造

    1.机械学 (清华大学)

    2.机械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机械制造 (大连理工大学)

    4.机械制造 (哈尔滨工业大学)

    5.机械制造 (南京航空学院)

    6.机械制造 (华中理工大学)

    7.机械制造 (西安交通大学)

    8.液压传动及气动 (浙江大学)

    9.冶金机械 (北京科技大学)

    10.农业机械设计制造 (吉林工业大学)

    11.振动、冲击、噪声 (上海交通大学)

    仪器仪表

    1.光学仪器 (清华大学)

    2.光学仪器 (天津大学)

    3.光学仪器 (浙江大学)

    4.精密机械仪器 (清华大学)

    5.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天津大学)

    6.生物医学仪器及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金属材料

    1.金属物理 (北京科技大学)

    2.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北京科技大学)

    3.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

    4.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上海交通大学)

    5.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西安交通大学)

    6.铸造 (哈尔滨工业大学)

    7.铸造 (西北工业大学)

    8.压力加工 (北京科技大学)

    9.压力加工 (华中理工大学)

    10.焊接 (清华大学)

    11.焊接 (哈尔滨工业大学)

    冶金

    1.冶金物理化学 (北京科技大学)

    2.钢铁冶金 (北京科技大学)

    3.钢铁冶金 (东北工学院)

    4.有色金属冶金 (中南工业大学)

    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

    1.工程热物理 (清华大学)

    2.工程热物理 (浙江大学)

    3.热能工程 (清华大学)

    4.热能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5.内燃机 (天津大学)

    6.热力涡轮机械 (清华大学)

    7.热力涡轮机械 (上海交通大学)

    8.汽车 (吉林工业大学)

    9.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10.电厂热能动力及其自动化 (华中理工大学)

    电工

    1.电机 (清华大学)

    2.电机 (华中理工大学)

    3.电器 (西安交通大学)

    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清华大学)

    5.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浙江大学)

    6.高电压工程 (清华大学)

    7.电工材料及绝缘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8.工业电子技术及电磁测量 (浙江大学)

    9.理论电工 (清华大学)

    电子学与通信

    1.通信与电子系统 (清华大学)

    2.通信与电子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

    3.通信与电子系统 (北京邮电学院)

    4.通信与电子系统 (上海交通大学)

    5.通信与电子系统 (东南大学)

    6.通信与电子系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7.通信与电子系统 (华南理工大学)

    8.通信与电子系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9.信号、电路与系统 (电子科技大学)

    10.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北京邮电学院)

    11.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东南大学)

    12.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13.电子物理与器件 (清华大学)

    14.电子物理与器件 (电子科技大学)

    15.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清华大学)

    16.电子材料与元件 (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计算机软件 (吉林大学)

    2.计算机软件 (南京大学)

    3.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4.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5.计算机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学

    1.城市规划与设计 (清华大学)

    2.城市规划与设计 (同济大学)

    3.建筑设计 (清华大学)

    4.建筑设计 (东南大学)

    土建、水利

    1.岩土工程 (同济大学)

    2.岩土工程 (河海大学)

    3.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4.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5.环境工程 (清华大学)

    6.市政工程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7.工程水文及水资源 (河海大学)

    8.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力学) (成都科学技术大学)

    9.海岸工程学 (大连理工大学)

    10.水工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11.农田水利工程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测绘

    1.航空摄影测量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非金属材料

    1.无机非金属材料 (清华大学)

    2.无机非金属材料 (同济大学)

    3.无机非金属材料 (武汉工业大学)

    4.高分子材料 (北京化工学院)

    5.高分子材料 (成都科学技术大学)

    6.半导体材料 (浙江大学)

    化学工程和工业化学

    1.化学工程 (清华大学)

    2.化学工程 (天津大学)

    3.化学工程 (华东化工学院)

    4.化学工程 (浙江大学)

    5.化学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6.有机化工 (天津大学)

    7.有机化工 (石油大学)

    8.精细化工 (大连理工大学)

    自动控制

    1.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 (清华大学)

    2.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

    3.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 (东南大学)

    4.工业自动化 (浙江大学)

    5.系统工程 (天津大学)

    6.系统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7.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 (清华大学)

    8.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 (上海交通大学)

    管理工程

    1.工业管理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2.技术经济 (清华大学)

    地质勘探、矿业、石油

    1.矿产普查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

    2.矿产普查与勘探 (中南工业大学)

    3.煤田地质与勘探 (中国矿业大学)

    4.石油地质与勘探 (成都地质学院)

    5.工程地质 (成都地质学院)

    6.应用地球物理 (长春地质学院)

    7.探矿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

    8.采矿工程 (东北工学院)

    9.采矿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

    10.选矿工程 (中南工业大学)

    11.矿山建设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

    12.油气田开发工程 (西南石油学院)

    铁道、公路、水运

    1.桥梁、隧道及结构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2.运输管理工程 (北方交通大学)

    3.铁道运输自动化与通信 (北方交通大学)

    4.铁道牵引电气化与自动化 (西南交通大学)

    5.机车车辆 (西南交通大学)

    船舶

    1.船舶结构力学 (上海交通大学)

    2.船舶流体力学 (上海交通大学)

    3.水声工程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纺织、轻工

    1.纺织工程 (中国纺织大学)

    2.化学纤维 (中国纺织大学)

    3.制浆造纸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4.制糖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5.工业发酵 (无锡轻工业学院)

    6.制革及鞣料 (成都科学技术大学)

    林业工程

    1.木材加工 (南京林业大学)

    2.林产化学加工 (南京林业大学)

    原子能科学与技术

    1.核物理 (清华大学)

    2.反应堆工程和反应堆安全 (清华大学)

    航空与宇航技术

    1.飞机设计 (南京航空学院)

    2.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3.航空发动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飞行器导航控制系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飞行器导航控制系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1.火炮与自动武器 (华东工学院)

    2.装甲车辆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3.爆炸力学 (北京理工大学)

    4.弹道学 (华东工学院)

    5.军用光学 (北京理工大学)

    农学

    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北京农业大学)

    2.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沈阳农业大学)

    3.作物遗传育种 (南京农业大学)

    4.作物遗传育种 (华中农学院)

    5.农产品贮藏加工 (北京农业大学)

    6.果树学 (华中农学院)

    7.蔬菜学 (浙江农业大学)

    8.蔬菜学 (西南农业大学)

    9.茶学 (浙江农业大学)

    10.植物生理生化 (北京农业大学)

    11.土壤学 (北京农业大学)

    12.农药及农用化学制剂 (北京农业大学)

    13.植物病理学 (北京农业大学)

    14.植物病理学 (南京农业大学)

    15.昆虫学 (北京农业大学)

    16.昆虫学 (华南农业大学)

    17.农业生物物理学 (浙江农业大学)

    18.农业微生物学 (华中农学院)

    19.农业经济及管理 (南京农业大学)

    20.农业经济及管理 (西北农业大学)

    畜牧

    1.动物营养学 (四川农业大学)

    2.动物繁殖学 (北京农业大学)

    3.动物遗传育种学 (北京农业大学)

    4.草原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

    兽医

    1.动物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东北农学院)

    2.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 (北京农业大学)

    3.传染病学与预防兽医学 (南京农业大学)

    4.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 (北京农业大学)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

    1.农业机械化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2.农业机械化 (东北农学院)

    林学

    1.森林植物学 (东北林业大学)

    2.森林生态学 (南京林业大学)

    3.造林学 (北京林业大学)

    4.森林经理学 (北京林业大学)

    5.水土保持 (北京林业大学)

    水产

    1.水产养殖 (青岛海洋大学)

    基础医学

    1.生物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人体解剖学 (上海医科大学)

    3.组织学与胚胎学 (北京医科大学)

    4.生理学 (北京医科大学)

    5.生理学 (上海医科大学)

    6.生物化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7.生物化学 (上海医科大学)

    8.生物物理学 (北京医科大学)

    9.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白求恩医科大学)

    10.病理解剖学 (北京医科大学)

    11.病理解剖学 (上海医科大学)

    12.病理生理学 (湖南医科大学)

    13.药理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4.寄生虫学 (中山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1.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内科学(呼吸系病) (中国医科大学)

    3.内科学(心血管病) (上海医科大学)

    4.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消化系病)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5.内科学(肾病) (中山医科大学)

    6.外科学(胸心外)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7.外科学(泌尿外) (北京医科大学)

    8.外科学(神外) (上海医科大学)

    9.外科学(普外) (同济医科大学)

    10.妇产科学 (北京医科大学)

    11.儿科学 (北京医科大学)

    12.儿科学 (上海医科大学)

    13.眼科学 (中山医科大学)

    14.耳鼻咽喉科学 (上海医科大学)

    15.口腔科学(口病) (北京医科大学)

    16.口腔科学(口外,口矫) (华西医科大学)

    17.神经病学 (白求恩医科大学)

    18.传染病学 (上海医科大学)

    19.传染病学 (重庆医科大学)

    20.核医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1.运动医学 (北京医科大学)

    22.麻醉学 (北京医科大学)

    23.肿瘤学 (上海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流行病学 (上海医科大学)

    2.环境卫生学 (同济医科大学)

    3.营养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4.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上海医科大学)

    中医

    1.中药学 (成都中医学院)

    2.中医内科学 (北京中医学院)

    3.中医内科学 (广州中医学院)

    4.中医外科学 (上海中医学院)

    5.中医妇科学 (黑龙江中医学院)

    6.针炙学 (南京中医学院)

    西医结合

    1.中西医结合基础 (上海医科大学)

    2.中西医结合临床(急腹症) (天津医学院)

    药学

    1.药物化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药物化学 (中国药科大学)

    3.药剂学 (沈阳药学院)

    4.生药学(北京医科大学)

    ⑨ 中国最好的地质大学前十

    这怎么排啊?地大(武汉)、地大(北京)都说自己是NO.1,那北大、西北、南京、成都理工是吃素的?
    按录取分数算的话:1.北京大学 2. 南京大学 3.吉林大学 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兰州大学 7.长安大学 8.西北大学 9.成都理工大学 10.石家庄经济学院 11. 东华理工大学,我眼中只有这几所学校的地质学是正统。
    两个地大的选择,个人认为本科还是我们武汉要好些。
    全国有四个地质学基地班分别在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肯定有,北京不清楚)西北大学。
    吉林大学、长安大学、成都理工、石家庄经济学院、东华理工这几个学校要么是合并了以前的XX地质学院,要么是XX地质学院和XX学院合并出来的,或者干脆是XX地质学院直接更名而来的(毕竟前几年地质不怎么吃香)。
    入学教育的时候,老师说:“我们学校因为有研究生院,所以每年有15%的学生保研其中25%是外推的。学校通常是不会把地学院的外推的,因为我们的地质学是NO.1 出去了还不如就在本校。”
    其实地质学是很好的专业,以前我家就反对我报地大,不过老师说学地质的不一定是搞地质,像我们武汉地大,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o⊙)…不好意思还有一个忘了)是全国第一,地学院的其他专业像地球化学是全国前三,工程学院的地质工程、岩土工程是全国前五,资源学院许多专业是全国前十。这些专业其实都很不错,老师说要是我们本科学地质研究生的时候再学地质工程这类的专业,也是很有“钱”途的。

    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吧的前世今生

    由于老地大吧被封,南望山吧由可可怪在2009年向网络申请并成立。南望山吧继承了老吧的功能,成为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网上交流平台,成为了老地大吧的替代吧,会员数也是在这一时间内得到激增。虽然可可怪、西区小树林、格子、江城三月等著名老吧友入住南望山吧,但很遗憾的是,南望山吧还是失去了很多老地大吧的吧友。创建伊始,知道南吧的人很少。但经过众吧友的努力,大量宣传,终于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南望山吧,并加入到了这个集体之中。吧聚也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大量发展起来,喝奶茶、三国杀、狼人等吧聚主要活动逐渐兴盛,午夜感情贴也成为了一项优良传统,直播贴也更多了。在历代吧主的不懈努力之下,南吧终于越办越好,成为了比侏罗纪更为知名的网上交流平台。网络贴吧也在此期间改版,由会员制改为等级头衔制,虽然水货增加了不少,但是南望山的知名度也大幅提高,更加适合新人融入。在吧友的组织下,足球赛、华师联谊等大型活动也成功得以举办,南望山吧吧友与武汉其他高校吧友联系也愈加紧密。
    终于,南望山吧也要离我们而去,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关于搬入贴吧的名字是中国地质大学吧还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吧,曾经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可是,最终还是成立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吧,再也回不到从前的老中国地质大学吧了。成立之初,贴吧面临严峻的重建工作,精品被取消,需要恢复,现在精品数较以前的南吧也少了好多。老吧刊也只能去精品贴里翻,新贴吧成立后不久便发布了新吧刊南望山吧——2009.12.30—2012.7.6。新地大吧继承了南望山吧的会员,截止至2012年10月,会员已接近一万五千。地大吧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吧聚热情不减当年。每天吧内都有众多吧友进行信息交流和感情直播。新地大吧也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