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质局湖北地质博物馆
⑴ 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的简介
湖北复省核工业地质局现拥有固体制矿产勘查甲级、水工环地质调查甲级、地质钻(坑)探甲级、工程勘察甲级、液体矿产勘查乙级、地质实验测试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乙级、地球物理勘察丙级、地基与基础工程承包三级等资质,主要从事铀矿地质勘查及其它矿产勘查、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价、地质灾害治理、核应急处置、建设工程设计与施工以及胶辊制造和印刷业务。
地 址:湖北省孝感市体育大道309号
⑵ 湖北省地质局怎么样
简介:湖北省地质局(原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始建于1952年,原隶属于地质矿产部、国土专资源部,属1999年划归湖北省政府管理,现为省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是全省唯一的综合性地质勘查专业队伍,主要承担全省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以及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预报和防治等工作;管理所属地勘队伍,负责所属单位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全局现有职工16047人(含离退休职工)。局机关内设12个部门,核定事业编制84人,参照公务员管理。局属事业单位25个。 近年来,湖北省地质局坚持更加紧扣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更加紧密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需要,构建以地质找矿为主体、以环境地质和地质经济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狠抓“荆楚富矿、民生地质、新型矿业”三项重点工作,推动全局突破、转型、改革、发展,努力开创地质工作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⑶ 找工作,想知道关于湖北核工业地质局的一些情况
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始建于1955年,前称为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大队(核工业中南地质局专三O九大队),属曾隶属于地质部、二机部、核工业部,1999年实行属地化管理,划归湖北省人民政府,由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具体管理,是湖北省唯一的核地勘单位。该局发现的某大型铀矿床,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做出重大贡献,而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现拥有固体矿产勘查甲级、水工环地质调查甲级、地质钻(坑)探甲级、工程勘察甲级、液体矿产勘查乙级、地质实验测试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乙级、地球物理勘察丙级、地基与基础工程承包三级等资质,主要从事铀矿地质勘查及其它矿产勘查、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价、地质灾害治理、核应急处置、建设工程设计与施工以及胶辊制造和印刷业务。
地 址:湖北省孝感市体育大道309号
招聘计划
一、常年招聘以下专业的成熟型技术人才:地质勘查、测量、物探、采矿、岩工工程。
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相关专业毕业,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岩土专业要求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证书。一经录用,享受局人才引进系列优惠政策,具体待遇面议,。
⑷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怎么样
简介: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隶属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国家二级即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为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管理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现有职工880人,专业技术人员554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5人,高级工程师96人,工程师173人,博士生4 人、硕士研究生20人,专业技术力量雄厚。4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被评为省政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获全国劳动模范,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人获省、部级劳动模范。工程院院士刘广润、胡海涛、卢耀如,中科院院士陈梦熊曾先后担任总工或从事科研工作。先后被授予“大庆式企业”、“全国地质勘察功勋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先进集体”、“湖北省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总站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注重专业技术仪器设备的更新、注重加强科研开发研究力度、注重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竞争力强大的水工环专业地质队伍。 在全省设立武汉、襄阳、宜昌(三峡库区工作站)、荆州、黄石、孝感、咸宁、十堰和恩施分站,设立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地质灾害信息中心、水工环调查中心和水工环研究室等机构,还在加纳设立加纳长江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北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柬埔寨设有办事处。
⑸ 湖北地质博物馆怎么样
记得那一年很多博物馆和展览馆都开放了。湖北地质博物馆里面保存有许多矿内石、古生物标本、容恐龙化石等等。同时也包括建国后,我省矿产资源开发的分布图和新兴项目建设的模型。虽然看起来我国资源丰富,但人均总体来看,仍然是比较贫乏的国家。要加强科学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毕竟宝贵的自然资源一经使用,便永不复回了。没看过的可来看看,五光十色的矿石,栩栩如生的恐龙化石复原骨架让人浮想联翩,被定格在石头上的古代生物,那是地球历史的足迹。
⑹ 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的发展历程介绍
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铀矿地质队伍之一,1955年3月24日成立于湖南省长沙市,前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三O九大队第三分队。1979年,中南地质勘探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原子能事业战略调整的指示精神,以局办字(1979)11号文将三O九大队三分队更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中南地质勘探局三O九大队,后又更名为核工业中南地质勘探局三O九大队。1999年,国家对核地勘作出战略结构调整,三O九大队属地化管理,次年初正式划归湖北省政府管理,更名为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大队。由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009年12月,经省编委批准,更名为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
1985年初,中国核工业部提出“坚持改革,加强转民,把核工业进一步搞活”的方针,我局被确定为第一批四个全转产单位。1998年,民品生产突破千万元大关,成为核地质转民的“排头兵”,受到核工业嘉奖。1998年被国防科工委列为国家三线调迁重点建设单位,我局切实遵照国家“九五”三线调整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本着“初步配套,基本运转”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突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为重点,控制规模,优化方案,精心组织,至2000年7月,完成了由安陆市老基地向孝感新基地的搬迁工作。
2009年,我局乘势而上,争取更名并获成功,更名后的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肩负着湖北省铀矿资源保护与开发、放射性环境监测治理、核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职能。
⑺ 湖北省内的博物馆有哪些
安陆李白纪念馆
安陆市博物馆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巴东县博物馆
赤壁市博物馆
曹禺纪念馆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博物馆
陈谭秋烈士纪念馆
大悟县宣化店纪念馆
大冶市博物馆
丹江口市博物馆
当阳市博物馆
地质矿产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陈列馆
大悟县革命博物馆
大悟县白果树湾纪念馆
董必武纪念馆
鄂州市博物馆
恩施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
鄂豫边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谷城县博物馆
广水市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科技馆
湖北地质博物馆
湖北省艺术博物馆
鹤峰县博物馆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湖北省襄樊市博物馆
黄冈市博物馆
黄石市博物馆
黄冈市李四光纪念馆
红安县革命博物馆
黄梅县博物馆
洪湖瞿家湾革命纪念馆
洪湖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黄石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
黄石市科技馆
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
荆州博物馆
江汉石油学院陈列馆
荆门市博物馆
嘉鱼县博物馆
老河口市博物馆
陆羽纪念馆
李自成墓
蕲春县李时珍纪念馆
潜江市博物馆
屈原纪念馆
十堰市博物馆
石首市博物馆
沙市区博物馆
松滋县博物馆
随州市博物馆
随州市洛阳九口堰五师旧址纪念馆
祟阳县博物馆
通山县博物馆
天门市博物馆
通城县博物馆
武汉市博物馆
武汉二七纪念馆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
武汉市革命博物馆
武汉市江夏区博物馆
武汉市科技馆
武汉市新洲区博物馆
武汉市晴川阁管理处
武汉市蔡甸区博物馆
武汉市黄陂区博物馆
武穴市博物馆
武昌起义纪念馆
武当山文物珍品陈列馆
浠水县博物馆
仙桃市博物馆
孝感市博物馆
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
孝昌县博物馆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
咸宁市博物馆
郧阳博物馆
阳新第八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阳新县博物馆
宜昌博物馆
宜都市博物馆
宜城市博物馆
杨守敬纪念馆
应城市博物馆
英山县博物馆
云梦县博物馆
郧县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钟祥市博物馆
昭君纪念馆
枣阳市博物馆
枝江市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⑻ 湖北地质单位有哪些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湖北地质 湖北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 湖北省第四地质大队
湖北省地质局 湖北地质医院 湖北省地质医院 湖北地质学院 湖北地质职工大学
⑼ 湖北省地质局博物馆馆长及副秘书是谁
[bó wù guǎ来n]
博物馆源 (典藏人文自然遗产等的文化教育机构) 编辑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