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2020年曾勇杰北京地质大学

2020年曾勇杰北京地质大学

发布时间: 2021-02-16 01:26:47

A. 2020年高考500分能上什么学校

高考结束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报志愿,高考500分能上什么大学?高考500分可以读专业等等。小编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2020年高考500分能上什么大学,供大家参考!!

12020年高考500分能上什么理科大学

高校名称 专业 批次 平均分 最高分
武汉理工大学 热能与动力工程 本科一批 505分 505分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 本科二批 478分 505分
东北林业大学 城市规划 本科一批 505分 505分
南京农业大学 环境科学 本科一批 505分 505分
沈阳建筑大学 建筑学 本科二批 505分 505分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本科二批 470分 505分
华东理工大学 英语 本科一批 500分 505分
西南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一批 488分 505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给水排水工程 本科一批 505分 505分
武汉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一批 501分 504分
北京建筑大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本科二批 474分 504分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药学 本科一批 502分 504分
北京联合大学 法学 本科二批 463分 504分
北京物资学院 物流管理 本科二批 476分 504分
东北林业大学 木材科学与工程 本科一批 497分 504分
华北电力大学 信息安全 本科一批 504分 504分
河海大学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科一批 493分 504分
合肥工业大学 会计学 本科一批 503分 504分
南方医科大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本科一批 483分 503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国际政治 本科一批 494分 503分
太原理工大学 自动化 本科一批 499分 503分
华北电力大学 应用物理学 本科一批 503分 503分
中国民航大学 飞行器制造工程 本科二批 490分 503分
南京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 本科一批 503分 503分
北京建筑大学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二批 460分 503分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一批 502分 503分
天津财经大学 市场营销 本科二批 483分 503分
南京农业大学 物流工程 本科一批 493分 503分
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本科二批 470分 502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 本科一批 499分 502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新闻学 本科一批 502分 502分
南京农业大学 生物工程 本科一批 494分 502分
南京医科大学 预防医学 本科二批 473分 502分
天津中医药大学 应用心理学 本科二批 502分 502分
南京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 本科一批 492分 502分
南方医科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本科一批 495分 502分
太原理工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本科一批 494分 502分
辽宁大学 会计学 本科一批 488分 502分
武汉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一批 501分 501分
湖南师范大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一批 501分 501分
22020年高考500分能上什么文科大学

高校名称 专业 批次 平均分 最高分
南昌大学 日语 本科一批 505分 505分
湖南师范大学 编辑出版学 本科一批 491分 505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法学 本科一批 501分 505分
华中农业大学 社会工作 本科一批 504分 505分
中华女子学院 女性学 本科一批 500分 504分
北京服装学院 广告学 本科二批 485分 504分
郑州大学 会计学 本科一批 500分 504分
燕山大学 国际政治 本科一批 504分 504分
东北财经大学 金融学 本科一批 504分 504分
延边大学 日语 本科一批 504分 504分
华中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类 本科一批 495分 504分
辽宁大学 金融学 本科一批 499分 504分
北京物资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二批 483分 504分
湖南师范大学 文化产业管理 本科一批 504分 504分
江苏大学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一批 503分 503分
南京农业大学 英语 本科一批 495分 503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国际政治 本科一批 501分 503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意大利语 本科一批 503分 503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经济学 本科二批 483分 503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一批 499分 502分
北京农学院 会展经济与管理 本科二批 473分 502分
广州中医药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一批 502分 502分
北京建筑大学 社会工作 本科二批 461分 502分
湖南师范大学 广告学 本科一批 500分 502分
华中农业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一批 501分 502分
上海电力学院 工商管理 本科二批 482分 501分
北京农学院 会计学 本科二批 478分 501分
湖南师范大学 行政管理 本科一批 497分 501分
东北财经大学 英语 本科一批 501分 501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一批 499分 501分
湖南师范大学 法学 本科一批 500分 501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传播学 本科二批 487分 500分
北京联合大学 经济学类 本科二批 464分 500分
内蒙古大学 新闻学 本科一批 500分 500分
华中农业大学 英语 本科一批 500分 500分
陕西师范大学 文秘教育 本科一批 499分 499分
哈尔滨工业大学 法学 本科一批 499分 499分
广州中医药大学 英语 本科一批 499分 499分
南京审计大学 物流管理 本科二批 496分 499分
北方工业大学 广告学 本科二批 472分 499分
武汉理工大学是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于2000年5月27日合并组建而成,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逾167万平方米,四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400余万册。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2000年 公立 理工 教育部
南昌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是江西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921年 公立 综合 江西省教育厅

B. 我系石油工程的学生,欲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或者武汉的相关方向研究生,有高手能推荐或者介绍一下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创建于1952年建校之初,历经矿产地质及勘探系、可燃矿产地质及勘探系、能源地质系、能源学院等演变,由石油天然气地质及勘探、煤田地质及勘探二个专业发展而来。在能源学院的建设历程中,曾经涌现了一批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如提出“陆相生油”理论的中国石油地质专业主要创始人潘钟祥教授、我国第一个煤田地质专业的创建者杨起院士等。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能源学院积极开展高素质、有特色的人才培养,逐渐形成了重视地质理论基础、强化实际动手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为中国能源工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品学兼优的科技人才和管理骨干,由能源学院培养的三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傅家谟、殷鸿福、张彭熹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能源学院目前由石油地质、石油工程、能源与环境三个教研室组成,有教职员工50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授15人(博导13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4人,另有退休后返聘的教授(博导)6人和兼职教授4人。在人才队伍中,中青年教师是教学与科研的中坚力量,他们多数拥有博士学位并曾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荷兰等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留学或进修过,有获全国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进入原地质矿产部跨世纪人才计划的1人。

在学科结构上,能源学院设有“矿产普查与勘探学”博士后流动站、“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田开发工程”及“能源地质工程”三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点、“油气井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石油工程”和“资源勘查工程”二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其中,“矿产普查与勘探”和“油气田开发工程”分别为国家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资源勘探工程”为国家重点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油气地质方向)被确定为我校工科教学基地。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00余名、硕士研究生70余名、工程硕士研究生100余名、本科生180余名,现有各类学生1208名,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接近1:1。

能源学院拥有较雄厚的科研实力,不断追踪世界学科发展动态,立足于学科发展前缘。围绕着含油气盆地地质及勘探开发,形成了多个特色明显、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领域,如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含油气盆地分析、油气成藏动力学、储层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天然气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油气井动态分析、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等。在长期的科研活动中,能源学院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等集团公司及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领域涉及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二连盆地、东海海域、南海海域以及国外等含油气盆地。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横向合作项目120多项,2004年科研经费增长至1500万元。许多项目获得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评价,先后有17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出版专著11部,发表论文440多篇,其中,进入SCI、EI及ISIP三大检索系的论文40多篇。

能源学院实验室建设快步发展,仪器设备性能优良,实验教学条件良好。下设能源基础室、有机地化室、沉积岩石学室、油气田开发室、油层物理室、数值模拟室和能源信息分析室。

能源学院依托国有大型石油企业和科研院所(胜利油田、辽河油田、中原油田、大庆油田、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完善,建成了多个具有多层次(本科、硕士、博士和工程硕士)、多功能(本科生产实习、研究生论文基地、工程硕士办学点和教师科研基地)特色的“产-学-研实习基地”。

另外,我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油气地质方向)已被确定为我校工科教学基地。

能源学院一直奉行以科研促教学的办学思想,提出了“科研成果进课堂,科研参与促成长,科研经费助教学,科研协作搭桥梁”的科研促教学办学模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高素质、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形成了重视地质理论基础、重视实际动手能力、重视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特色,着力打造具有地质大学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传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居全校之首。

新世纪的能源学院正以高昂的姿态、百倍的信心阔步前进。
科研方向
层序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虽属于现代地层学的范畴,但从学科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来看,已远远超过了地层学所涉及的范畴。层序地层学将年代地层学与现代沉积学、全球海平面升降结合起来, 通过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在时间地层单元内进行地层充填结构和展布样式的研究,在盆地油气勘探和开发领域,包括盆地沉积演化史分析、地层与储层预测、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及至油气藏描述等方面,均取得了成功。因而层序地层学不仅变革了传统地层学和沉积学的理论,而且已成为一门能够指导油气勘探的应用科学。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强大生产力的推动下层序地层学作为地层学的新的分支学科正在不断发展、完善。

我院层序地层学研究方面实力雄厚,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在国内外多个盆地和地区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层序地层与隐蔽圈闭预测研究、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研究、河流相层序地层研究、前陆盆地层序地层研究、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等。

沉积学与油气储层
沉积学是对沉积物的来源、沉积岩的描述和分类以及沉积物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包括沉积岩、沉积环境、沉积相、沉积过程及沉积矿产等多个方面。沉积相的研究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全过程,主要研究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的沉积条件及有利相带分布、以及地层、岩性圈闭形成条件的分析。油气储层研究是利用地质、地震、测并、试井等资料和各种储层测试手段,以沉积学原理为指导,研究和解释油气储集体所形成的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其形成机制,分析与确定储层的地质信息及不同层次的非均质性特征.提高油气勘探与开发效果。

该研究方向为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研究实力雄厚,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沉积相与油气、油气储层综合预测、储层成岩作用、油气储层表征与建模等。

油气地球化学与油气成藏
油气地球化学与油气成藏主要研究油气的成因、运移、聚集、演化和分布规律。油气地球化学主要研究油气的成因,包括有机质丰度、类型、油源对比等;油气成藏主要研究油气成藏条件、成藏作用、成藏过程及成藏动力学系统等。

该研究方向为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研究实力雄厚。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成藏动力学系统与含油气系统、油气运移、油气地球化学、油藏及开发地球化学、根缘气及天然气成藏序列等。

含油气盆地分析
盆地分析是地质学中多学科交叉的重要学科领域,它围绕着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沉积充填、后期改造及矿产资源分布规律等问题开展综合研究。含油气盆地分析注重研究盆地的形成、演化、改造过程以及它们与油气资源分布、油气成藏作用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含油气盆地构造学分析、地层学与沉积学分析、沉降史和热史分析、石油地质学分析等。

该研究方向为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研究实力雄厚。

石油构造分析
石油构造分析是构造地质学与石油地质学相结合的产物,包括石油构造分析的理论基础、石油构造分析的实例以及与油气形成和分布有关的构造作用、构造样式及构造规律性等。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含油气盆地内的构造作用和构造样式,不仅要研究含油气区大地构造、区域构造和盆地构造分析,而且还要研究盆地内各次级构造单元(坳陷、隆起、凹陷、凸起、二级构造带(油气聚集带)、油气构造圈闭)的石油构造地质条件。

该研究方向为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研究实力雄厚。

煤层气地质与开发工程
在煤层气生成、聚散及成藏的地质过程分析、煤层气生储过程演化与成藏配置关系、煤储层物性及其控制机理、煤储层气-水两相渗流机制、煤层气驱动运移机制、气-固-流耦合作用对煤层气产出的影响以及煤储层伤害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构建了煤层气吸附-解吸-扩散-渗流的地质模型。以煤层气富集性与可采性为切入点,探讨煤层气有利区块的判识标准,建立符合煤层气地质特点和产业发展要求的资源评价体系,通过煤层气地质调查圈定有利区带并作出准确地质评价。开展注气提高煤层甲烷采收率和在深部煤层中进行CO2埋存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能源利用与环境工程
包括洁净能源研究、含能源盆地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环境地球化学与环境保护、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等。

洁净能源研究:研究洁净能源的天然产出与人工洁净化方法,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含能源盆地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结合地质学的方法和现代计算机的模拟技术分析盆地的形成、演化和煤油气的聚集规律。环境地球化学与环境保护:用环境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影响现代环境的各种地质因素和与之相关的人为因素及其对策。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用有机地球化学的理论和分析测试技术研究黑色页岩及其伴生矿产(包括部分贵金属矿产和煤油气)的形成、演化和富集规律。

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方法
主要包括二次采油方法、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方法、油气井动态分析、调剖堵水方法、压裂酸化优化设计、井网优化等研究方向。

我校在油气藏开发工程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特色的结果,承担973项目及省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与国内大油气田有广泛合作。

油气开采工程
油气开采工程理论与技术是综合运用数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渗流力学、物理、化学、地质、热力学、电子、机械、生物等理论和技术,经济、快速、安全、有效地开采石油天然气的一个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方向。

近年来,水平技术、大位移井技术、化学提高采油率技术、生物采油技术、物理采油技术、稠油热采技术、煤层气开采技术、连续油管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得采油采气工程理论与技术成为理论研究活跃、应用前景广泛、经济效益巨大的一门科学。

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采油采气工艺、采油机械、修井、测井,增产措施等,是油气田开发的最重要环节。

油气藏工程
油气藏工程是油田科学开发的基础,是油田开发过程中至始至终都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油气井的产能评价、油气藏的开发井网设计、油气藏的动态分析与动态预测、合理井网调整与加密、剩余油分布预测等,油气藏工程理论研究与应用是我院的特色和强项之一,目前与全国各大油田都有业务联系。

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
油气渗流力学是整个油气田开发工程的基础,它源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法国的水力学,兴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盛于二十世纪中叶,目前发展有所减缓。矿场工程师们利用渗流力学理论和方法,探索油气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油、气、水等地下流体流动所遵循的规律,制定正确的油气田开发方案和开发调整方案、评价油气储层、分析区块开发动态、有效地控制和调整开发过程。现代油气田开发越来越注重科学地认识和改造油气藏,尊重客观规律,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多的油气,渗流力学是认识油气藏、高效开发油气藏以及改造油气藏的科学基础和重要工具。我院教师在非线性渗流、煤层气渗流、水平井渗流、垂直裂缝井渗流和气体渗流以及相应的工程应用方法研究亦取得了一些有特色的结果。目前的研究方向有:

(1)多相流体渗流研究

以岩心流动实验为基础,油藏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进一步探索多相流体渗流规律,精细描述开发中后期油层渗流场特征;

(2)压力敏感介质渗流研究

以高温高压油气田开发为背景,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开发过程中由于压力变化而导致的储层敏感效应,研究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通过数学建模研究储层压力敏感效应对可采储量的影响;

(3)低渗透介质渗流研究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油气在低渗透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并结合油气井压裂、酸化、打水平井等增产措施,研究垂直裂缝井、水平井多维渗流问题,形成垂直裂缝井、水平井不稳定压力分析系列方法;

(4)煤层气渗流研究

根据煤层气开采特点,研究多重介质中有吸附和解吸发生的煤层气不稳定渗流问题,给出煤层气开采动态分析和预测方法;

(5)非牛顿流体渗流研究

研究聚合物、完井液、堵水剂等非牛顿流体在地层中的渗流行为,分析储层损害、堵水效果等。

储层建模与数值模拟
我校在此领域内有着突出的优势,在与国内主要油田的合作研究中,形成了以岩心、测井和地震多资料相结合的、以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为基础的、以建立油藏地质模型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以岩心、测井、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与技术,建立精细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及油气田开发的地质模型。在精细、等时的地层单元内开展储层,隔层预测与评价研究,能大大提高地层预测的准确性,为油田开发中注、采井布署提供科学依据,为流体流动最佳数值模拟提供岩石物理模型。

油藏模拟是油藏管理内容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针对某一油藏,以最小的资本投入和操作费用获得最大的油气采收率。油田管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从油藏现状出发,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采收率所需要的最佳技术。而油藏模拟是获得这一目标最高级的方法。

现代油藏经营管理
油藏经营管理是油藏区块作为对象,根据开发的各个不同阶段,以油藏管理部门为核心,组织物探、地质、油藏工程、采油工艺、地面建设、经济分析等人员成立项目小组,确定分工与合作,共同协调管理。是以确定的目标情况下,各部分协同完成目标,达到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达到科学开发油气田的目的,现代油藏经营管理在我国的研究才起步,目前还不能完成照搬国外的模式,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现代油藏经理模式的研究。

师资队伍
能源学院现有中科院院士1名
杨 起

能源学院在职教授(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樊太亮(博导)、邓宏文(博导)、李治平(博导)、侯读杰(博导)、汤达祯(博导)、

李宝芳(博导)、林畅松(博导)、陈开远(博导)、姜在兴(博导)、于兴河(博导)、

刘大锰(博导)、黄海平(教授)、黄文辉(教授)、肖建新(教授)、唐书恒(教授)、

张金川(教授)、何登发(教授)、郭少斌(教授)、王晓冬(教授)

能源学院现有副教授(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陈昭年、陈 程、王红亮、毛小平、刘景彦、陈永进、丁文龙、刘鹏程、王宏语、李胜利

地大能源学院网站:上面有任何一个导师的联系方式。

C.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石油方面研究生

地大北京能源学院考研专业及导师

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高等数学
④827大气化学
01大气环境污染 刘大锰
03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影响 刘大锰
05大气环境地球化学 黄文辉

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302数学二
④828沉积岩石学或829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报考邓宏文导师外国语可以选考俄语。
02含油气盆地沉积学 王宏语 于兴河 王红亮 姜在兴 李胜利 康志宏 陈永进
03石油构造分析 陈昭年 何登发 丁文龙
04油气储层地质与评价 王宏语 于兴河 郭少斌 黄文辉 李胜利 刘大锰 刘景彦 刘鹏程 唐书恒 陈 程 康志宏 陈开远 王晓冬
05层序地层学及应用 王红亮 郭少斌 陈开远 樊太亮 林畅松 邓宏文肖建新
06煤与煤层气地质 刘大锰 汤达祯 唐书恒
07应用沉积学 黄文辉肖建新
08盆地分析与模拟 陈昭年 刘景彦 毛小平 林畅松 丁文龙
09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及评价 张金川
10油气成藏机理与预测 侯读杰 毛小平 汤达祯 张金川 陈永进 黄海平
081826★能源地质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302数学二
④829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或830油矿地质学 报考李治平导师外国语可以选考俄语。
01油气成藏地球化学 侯读杰
02储层表征与建模 于兴河 陈昭年 王红亮 李胜利 李治平
03煤层气开发 汤达祯 李治平肖建新
04油气资源评价 王红亮 郭少斌 黄文辉 张金川
05油气藏形成机理与勘探 于兴河 陈昭年 何登发 李胜利 汤达祯 张金川 樊太亮 林畅松 丁文龙 肖建新
08煤的洁净利用 黄文辉

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302数学二
④829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或831油层物理学 报考邓宏文,李治平 导师外国语可以选考俄语。
01油气田开发地质与开发技术 王宏语 于兴河 鞠斌山 李胜利 刘景彦 唐书恒 康志宏 陈永进 邓宏文
02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方法 刘鹏程 李治平 王晓冬 陈永进
03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 王宏语 于兴河 郭少斌 李胜利 刘景彦 陈 程 康志宏 陈开远 樊太亮 林畅松
04油田化学与环境治理 范洪富
05油藏开发地球化学 侯读杰 黄海平
07采油工程及提高采收率 范洪富 鞠斌山 汤达祯 李治平 王晓冬
08储层建模与油藏数值模拟 刘鹏程 汤达祯 唐书恒 陈开远

D. 中国石油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哪个好

二者各有特点,评价好与不好和个人的观点与角度不同,下面介绍一下二者的主要区别:

一、学校历史不同

1、中国石油大学

学校始建于1953年,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8年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1997年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

2、中国地质大学

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

二、学校规模不同

1、中国石油大学

截至2020年,学校有青岛、东营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4774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有教师17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

2、中国地质大学

截至2020年,学校有南望山校区、未来城校区,占地总面积1435545平方米,有教职员工3225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8635人。

三、院校设置不同

1、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等19个学院(部)。

2、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学院、材料与化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等19个学院。

四、学校特色不同

1、中国石油大学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211工程(1997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年)。

2、中国地质大学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平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E. 要考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研究生,同等学力加试包括哪几类情况

中国地质大学相关信息,可上学校研究生院官网,或所属专业之二级学院官网通知公告专栏查看。或直接询问这两个部门。

F. 2020年高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理工类那个大学好

当然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好,因为首都大学北京最好,这是公众的想法。在理工类大学里,中国地质大学也是很有名的,谢谢望采纳……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