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武汉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有谁

武汉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有谁

发布时间: 2021-02-15 21:09:06

㈠ 武汉经济管理专修学院的学院领导

学校创始人(法人)欧阳桔,高级会计师,民革党员,1934年出生于湖南,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任武汉经济管理专修学院校长,武汉成人教育协会理事,湖北会计学会理事,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员。

㈡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现任领导

院长:谢丹阳 党委书记:徐业勤党委副书记:郑先公 朱剑平常务副院长:李燕萍副院长:叶永刚 曾国安 王永海 李继龙 王先甲

㈢ 严良的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严良,男,1961年10月出生,湖北省大悟人。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7月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地质经济管理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5年7月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进修学习; 1996年7月于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赴加拿大多所著名大学访问交流; 2002年12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院学位委员会主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文社会学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国地质大学资源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市社科院兼职研究员,中国地矿经济研究会青年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技术经济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市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工业工程与管理》理事。主要从事管理科学、市场营销、资源管理工程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近年来他已独立和合作出版教材、著作、译著7部,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指导的研究生已有20余人毕业,目前正指导的在读博士生、硕士生17人(含留学生1人)。严良教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且行之有效的“严+良”式风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分学位委员会主席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位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会会员
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湖北省技术经济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文社会学科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
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国地质大学资源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武汉市社科院兼职研究员
中国地矿经济研究会青年分会常务理事
湖北省技术经济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武汉市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工业工程与管理》理事 担任课程:
本科生:《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地质经济管理概论》《市场营销学》
研究生:《市场营销学》
教学效果及获奖情况:
1、由于教学态度严谨,教学效果良好,曾获得“校级优秀教师” 、“校十大最受欢迎的老师”、“优秀指导教师”、“五好青年教(职)工”等称号。
2、在教学中锐意改革与创新, 《市场营销学 》教学中采用案例法教学,1/2英语授课,反映良好。 1、主持教学研究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类学科与文管学科交叉协进模式研究》,已按时完成,并获得“优秀奖”。
2、主持教学研究项目《地学类硕士点与管理工程硕士点交叉协进模式》(研究生院立)。
3、参加地矿部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理工科院校实施艺术教育的作用及途径研究 》。
4、参加全国95规划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关于对民办学校行政和师资队伍管理过程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5、负责校211重点学科 《工商管理》的建设项目,为负责人。
6、参与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工商管理专业系列课程体系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与管理学科同地质学科交叉协进的必要性、可行性探讨 《人文与管理》(1997年第6期,第一作者)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与管理学科地质学科交叉协进的途径 《人文与管理》(1998年第8期,第一作者) 人文与管理学科同地质学科交叉协进若干问题的思考 《现代高等教育》(1998年第1期,第一作者) 案例教学法及其在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高等教育》(1999年第2-3期,第二作者) 文管学科科研在地学类院校发展中的思考 《中国科教论文选(一) 》(第二作者) 新制二级学院是我校管理学科发展国际化的突破口 《21世纪学科建设论文集》中地大出版社2000年5月 创新与实践——高校教学与行政管理改革论丛 副主编,中地大出版社1999年10月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之我见 第二作者 现代高教研究 2000.3 我校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第一作者《走近21世纪》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2.12 公开出版:
1、《现代企业管理基础》 (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2、《地勘单位经营管理学》 (第二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年)
3、《管理学案例》 (副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4、《商务营销学》 (主译 中信出版社)
校内出版:
1、《地质经济管理概论》( 1990年)
2、《现代企业经济管理》( 1995年)
3、《管理专业英语》( 1998年)
4、《管理学原理案例》( 1998年)
5、《现代企业制度概论》( 1997年) 企业营销管理(译著)中信出版社
现代企业管理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现代市场营销策划——原理、理论与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第二)
现代市场营销策划——案例及点评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第二)
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路径选择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1(中文核心期刊)
西部大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初探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9(中文核心期刊)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路径选择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2(中文核心期刊) 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对比 《国土资源》2002.2 论企业产权及其明晰标准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7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西部概念及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浅议 《2002资源环境经济论坛》
个性---品牌的生命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999年6月22日,理论探索版)
论品牌经理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第7期)(全国科技期刊一等奖中文核心期刊)品牌延伸的风险及其对策 《海南经济报》( 2000.5.30)我国网络营销的限制因素及可行性分析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明晰模式初探 《广东金融》(1997年第4期) 抓大放小企业改革战略浅议 《跨世纪的探索》(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刘少奇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观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面向21世纪中国思想政治建设研究》(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高科技产业与风险投资(上)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999年5月18日 )(理论探索版)
高科技产业与风险投资(下)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999年5月25日)(理论探索版)国有企业产权明晰若干问题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年第7期)谈增殖税纳税申报中非正常零申报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人文与管理》(1999年10月) 27、开征遗产税为期不远 《湖北财税》(2000年第1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及启示 《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 关于我国环保产业建设与发展的思索 《长江建设》(2000年第3期)(建设部优秀期刊) 论矿产资源产权及其明晰的意义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4期)(中文核心期刊) 我国高新区管理模式现状与对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高校兴办产业的意义及作用探讨——中国地质大学校办产业现状分析《人文与管理 》(2000年第1期)试论企业形象与企业家形象的配合 《经济论坛》( 2000年第22期) (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
浅析西部大开发中的若干问题 《2000年资源环境经济论坛》
浅析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2.1
我国资源型企业资源效率管理行为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谢雄标,严良,程胜 2008,(1)
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统计与决策 严良 2008 20-186西部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浅析 管理学报 严良 2008 5-692 经济发展与西部资源开发科技合作研究 统计与决策 严良 2008 1-111 西部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的博弈分析 煤炭经济研究 严良 2008 1-51论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中观管理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严良 2008 6-10

㈣ 求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硕士生导师名单

我们学校经管院的网站里有
http://ems.whu.e.cn/about/jszy.asp

博士生导师信息
国际贸易:周茂荣 陈继勇 张彬 张建清

硕士生导师信息
政治经济学:张秀生 曾国安 谭仁杰 邱力生 程承坪 甘德安

经济思想史:颜鹏飞 王元璋 严清华 郭笑撰

经济史:石莹

西方经济学:郭熙保 邹薇 马颖 庄子银 叶初生 文建东 乔洪武 陈忠斌

世界经济:周茂荣 陈继勇 张彬 黄兆银 马红霞 申皓 李卓 胡方 齐绍洲 林玲 尹显萍 涂志勇 陈虹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成德宁 钟水映

区域经济学:伍新木 吴传清

财政学:吴俊培 卢洪友 王德祥 王德高 刘穷志

产业经济学:简新华 刘传江 杨艳琳 张平 程保平

金融学(金融方向):黄宪 江春 叶永刚 何国华 孙续元 刘思跃 卢汉林 潘敏 肖卫国 赵何敏 胡昌生 胡志强 韩国文 江晴 张东祥 高小红 熊和平
金融学(保险方向):魏华林 胡炳志 田玲 李琼
金融学(数理金融):邹恒甫 龚六堂 张定胜

数量经济学(数量经济):何耀 童光荣 王祖祥
数量经济学(数理经济):龚六堂 张定胜

国际贸易学:周茂荣 陈继勇 张建清 黄兆银 申皓 胡方 齐绍洲 林玲 尹显萍

金融工程:黄宪 江春 叶永刚 何国华 孙续元 刘思跃 卢汉林 潘敏 肖卫国 赵何敏 胡昌生 胡志强 韩国文 江晴 张东祥 高小红

国民经济学:游士兵

会计学:廖洪 王永海 欧阳电平 唐建新 余玉苗 谢获宝 郑春美 陈昭方 余国杰 冉秋红 卢雁影
王合喜 秦永和 李淑萍 范明 郭均英

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方向):谭力文 吴先明 梁文潮 潘旵 海峰 袁泽沛 夏清华 张光明 方爱华 刘明霞 文风 刘跃斌 王林昌 余艳琴 余建年 陈立敏 严若森
(市场营销方向):汪涛 黄敏学 黄静 张广玲 王长征 李晓 吴思
(人力资源方向):关培兰 李燕萍 张焱 李锡元 胡建林 叶晓倩

旅游管理:张薇 熊元斌 谭白英 桑祖南 齐子鹏 吴恒 张军

管理科学与工程:赵修卫 龙子泉 姬晓辉 徐莉 黄本笑 柳瑞禹 张雪平 刘跃前 范如国 郑君君
赖一飞 陆菊春 程鸿群 方德斌 卓四清

技术经济及管理:徐绪松 刘伟 李北平 邹辉霞 王学军

㈤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院系领导

院长: 邓明然来 教授、博士生导师
院党委自书记: 高维义 副教授
副院长: 刁兆峰 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院长 程国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院长: 石友蓉 教授
副院长: 叶建木 教授、博士生导师
院党委副书记 张泉乐 副教授
副院长: 宋英华教授、博士生导师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云俊 教授、博士生导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主任: 王 虎 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商管理系主任: 白 玉 教授
市场营销系主任: 刘明菲 教授
财务管理系主任: 徐凤菊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会计学系主任: 胡华夏 教授
技术经济与公共管理系主任: 杨 青 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 孙泽厚 教授 博士生导师

㈥ 现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是谁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现任院长是谢丹阳教授。
谢丹阳,男,安徽省祁门内县人,1983年毕业容于武汉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83-1985年间,留校作为助教任职武汉大学数学系,1991-1994年间,作为助理教授任职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1993-1998年,任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1998年晋升副教授,获终身教职。2000-2004年间先后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和高级经济学家。2004年任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伟伦高级研究员,2006年至今任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 2007-2010年担任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主任,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任香港科技大学瑞安经管中心主任。2013年6月被任命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的学院领导

学院领导 姓 名 任 职 职 责 谢 忠 院 长 负责学院行政全面工作版 黄 菊 党委书记 负责学院党建权和人事工作 罗忠文 副院长 负责学院研究生教育及管理工作 刘修国 副院长 负责学院本科教学、财务管理工作 胡友健 副院长 负责科研、学科建设工作 周顺平 副院长 负责实验室建设,工程中心、办公室管理工作 许德华 党委副书记 负责学院学生党建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

㈧ 地质大学出过什么杰出人士或名人

杨遵仪教授(1908.10— ),男,广东揭阳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1939年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著名的古生物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1939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地质学特别是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执教于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地质学院。历任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北京地质学院副总务长,专修科主任,水文系、石油系、地质测量及找矿系、地质系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古生物学报》的编委,《地质学报》、《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的副主编和《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of China》 的主编;九三学社中央顾问;美洲地质学会终身荣誉会员,美国耶鲁大学Sigmay Xi荣誉会员;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冈瓦纳地层分会委员。

主编了《古生物学教程》、《古生物学》和《古生物地史学》教材。其中1980年与郝诒纯教授合作再次主编的《古生物学教程》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与程裕淇、王鸿祯教授合著的《The Geology of China》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外学者四人合编的《Permo——Triassic Events in the Eastern Tethys》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环太平洋事件及其全球对比》(英文)先后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还著有《贵州中部中、上三叠统腕足类》;合著《南祁连山三叠系》(1983)、《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生物群》(1987)、《桃李满天下》(1993)等9部专著和60余篇论文。

80年代初与殷鸿福、张克信、吴顺宝等合作研究《全球二叠-三叠系界限层型(GSSP)浙江省眉山剖面》去年被定为国际“金锤子”获2001年国内科技十大新闻。

参加编著的《中国地层概论》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主持的《南祁连山的三叠系》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生物群》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1年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第五届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同年还获得何梁何力科技进步奖。被录入《中国科学家传记大词典》和《中国科技名人录》。
王鸿祯教授(1916.11— ),男,山东苍山人,中共党员,1950年2月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秘书长、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民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人民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地质学会及中国古生物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顾问。

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在地层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将沉积相与构造背景相结合,区别不同的古地理格局与古构造框架,主编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提出了层序地层的分类级别体系及其与天文周期之间的可能联系,出版了《中国层序地层研究》;在大地构造方面,提出了构造名词体系和中国及全球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的划分,提出了以泛大陆为准的大陆聚散周期,进行了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提出了地球演化中可能曾发生阶段性有限膨胀的设想,由此形成了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地质学史方面,提出以学科史和学科思想史为主要研究方向,主编出版了《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文集、图集和教材20余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1994),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特别奖(1996)。
赵鹏大教授(1931.5— ),男,满族,辽宁清源人,中共党员,1980年任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1995),地质勘探学家、数学地质学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8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矿产普查与勘探、数学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校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名誉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九屇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定量地层委员会表决委员,IAMG杂志《不可再生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编委及IAMG杂志《计算机与地学》(Computers and Geosciences)通讯编委,《中国地质大 学学报——地球科学》主编。曾任国际地质数据委员会亚洲地区代表、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专门委员。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