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慕尼黑大学地质系古生物

慕尼黑大学地质系古生物

发布时间: 2021-02-14 04:02:04

『壹』 美国大学里,地球科学类(地物、地质、环境、古生物、地理、石油、海洋等)好的是哪些课程都要学什么

我是国内做相关专业科研的,在美国交换交流过,也经常关注他们的学术动态,所以大概知道一些情况。美国地球科学专业比较好的学校大致是:
Tier 1: 哈佛,斯坦福,MIT,伯克利,密歇根,加州理工,哥大,德州奥斯丁,宾州州立,亚利桑那,威斯康辛麦迪逊;
Tier 2: 南加州,华大,UCSB,UCLA,UCSD,赖斯,普林斯顿,科罗拉多波尔德,JHU,芝加哥,西北,耶鲁,康奈尔,迈阿密,ASU;
Tier 3: 弗吉尼亚理工,普渡,印大,科罗拉多矿大,宾大,布朗,俄勒冈,俄勒冈州立,堪萨斯,明尼苏达,UIUC,德州农机,UCD,马里兰,纽约石溪。
这三个Tier大致代表超级有名、很有名、比较有名的学校,是从综合声誉上说的。
如果讨论包含地理学,则还可以加上克拉克,纽约布法罗,缅因,雪城,俄亥俄,俄亥俄州立,SDSU,波士顿,北卡教堂山,南卡大学,肯塔基,密歇根州立,爱荷华等。
如果讨论石油,那就还包括休斯敦,塔尔萨,俄克拉荷马,俄克拉荷马州立,贝勒,新墨西哥,犹他,路州科技,LSU等等。

至于课程,基础课肯定要学微积分、线代、计算机、物理和化学,至于学到什么程度,每个大学要求不一样,上面说的Tier 1的那些最好的学校,一般要求比较高,比如微积分要学到2甚至3,计算机可能要求数据结构和算法等等。有的学校还要求生物和天文的基础课。有的还要求石油工程、材料工程、岩土等课程。然后就是专业课,一般要学普通地质学、沉积、构造、生态、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震波、经济地质、人文地理、气候、地理信息和地图等,一般还有野外作业的培训课程。当然,很多学校还有额外的文科要求,比如历史、哲学、艺术、写作、社会学、第二外语、体育这些等等,作为通识教育的选修课。

『贰』 史前的巨鬣狗和现在鬣狗有什么联系巨鬣狗有多厉害

问非洲大地,谁主沉浮,你一定认为是狮子。不过,即使强如狮子,也有一种生物不敢惹,那就是非洲的鬣狗。


如果连犀牛都被它攻击的话,放眼当今世界,假设巨鬣狗还活着,恐怕地球上没有什么动物会被它放在眼里吧!

『叁』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学校概况

慕尼黑大学共设置有18个学院,并提供广泛多元的学科选择。在2012/13年冬季学期,约有150个专业领域在此获得研究与传授,从埃及学到牙医学,各式各样的学科领域—人文科学、文化科学、法学、经济学、自然科学、医学—几乎应有尽有。因此,慕尼黑大学实为名副其实的“universitas”——综合性大学。此外,慕尼黑大学在部分自然科学领域与慕尼黑技术大学存在着相互竞合的关系。在不同的世界大学排名调查中,这两所位于巴伐利亚首府的大学彼此竞争着德国最佳大学的地位。
拥有超过五百年历史的慕尼黑大学,在大多数研究领域中享有高度的国际声誉,如医学、动物医学、自然科学领域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以及人文社会学科中的法学、哲学、神学、经济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与汉学等。在嘉兴校区的物理系与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物理研究所,以及与慕尼黑技术大学联合建立的加速器实验室也曾取得过世界级的成就。慕尼黑大学的科学研究人员多年来荣获多项德国国内与国际性的学术奖励:如著名的德国科学基金会的“莱布尼茨奖”和柯尔博基金会的“德国研究奖”。此外,迄今为止在慕尼黑大学学习或任教的校友中,共计有34人荣获诺贝尔奖。
在2012/13年冬季学期中,慕尼黑大学共有注册学生48,938名,其中7,039名为外籍学生。全校近五万名学生中,51%为研读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学生。教职人员方面,目前共有737名专职教授、2,816名学术研究与教学人员,以及2,405名职员。慕尼黑大学另设有大学附属医院,其中包含1,528名医生、216名研究人员、1,666名护理人员,此外还有4,323名相关工作人员。
2011年大学的财政预算达到4.886亿欧元,其中校外资金为1.147亿欧元。
现在的慕尼黑大学已不再是一所校园中心式大学。除了位于索尔兄妹广场的大学主校区外,还有位于大哈登地区的高科技园区(包含世界著名的大学医学中心,生物学中心,药学和化学院系,这些大学的研究机构与比邻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生物化学研究所和神经研究所,以及德国联邦生物医药高科技园区,共同组成了德国著名的生命科学中心)。此外,慕尼黑还拥有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学市内医院,以及相关的专科医疗院所如牙医医院,精神医学医院及座落于五月大街的妇科医院等。如今多数的慕尼黑大学的研究机构分散在城市中心地带,如大学主校区北边不远处即为学生所昵称为“小猪楼”[因外墙粉红色的涂料而得名]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系。再如位于慕尼黑艺术展览区带的古生物研究所,地质地理研究所以及绘画陈列馆西南方的“数学楼”(物理系、资讯科学系和地理系讲课也在此处)。现在位于英国花园的自由欧洲电台所在地的大楼,已经转让予校方做为索尔兄妹政治学研究所,资讯科学,传播学,东亚研究学,生物分子光学研究所及语言信息转化中心。

『肆』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学科建设

慕尼黑大学现有18个学院,天主教神学院 ,基督教神学院 ,法学院 ,企业经济学院 ,国专民经济学院 ,医学院 (包括. 牙医属学) ,兽医学院 ,历史及艺术学院 ,哲学,科学哲学及宗教学院 ,心理学及教育学院文化学院 ,语言学及文学院 ,社会学院 ,数学,信息学及统计学院 ,物理学院 ,化学及药学院 ,生物学院 ,地质学院 。慕尼黑大学成就突出的学院有企业经济学院、医学院、法学院、社会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林学院、兽医学院等。慕尼黑大学大多学科都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比如人类医学, 动物医学,自然科学领域的数学,物理, 化学, 生物学等,以及社会人文学科中的法学,经济学, 语言学,神学(现今天主教罗马教皇就多年来任教于神学院),心理学,教育学等等。慕尼黑大学知名度最高的是社会人文学科和加速器实验室。慕尼黑大学的科研人员每年荣获多项学术奖励:如德国科学基金会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和“Koeber奖”,截至2007年,慕尼黑大学已有32人获诺贝尔奖。

『伍』 北京大学地质学类都有哪些专业

北大地质学专业介绍及方法指导

1.专业情况介绍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

矿物岩石矿床学研究所是在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基础上组建而成。包括12个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学科方向: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结构矿物学、成因矿物学、宝石矿物学、矿物岩石材料学、岩矿信息学、矿床学、矿产经济学、油气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等。现有硕士研究生38名、博士研究生9名。多年来,在董申保院士和叶大年院士的领导下,经过不懈努力,不仅在教学上成绩斐然,在科研上硕果累累,在应用开发研究中也独具特色。研究所有关老师编写的10余套教材和研究专著多数获得省部级奖励。高压变质作用、华北麻粒岩、北方花岗岩、碳酸盐岩中的油气藏成因、储层非均质性、催化生油、风化作用与边坡稳定关系、咔宾碳-石墨材料、矿物功能材料研究、环境矿物学与环境矿物材料学、钙钛矿系列研究、应用结晶学、粘土矿物、造山带成矿作用理论、矿产资源经济学理论等科研项目和方向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宝玉石的检测与研究、沙漠筑路等应用开发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向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本所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6名,副教授13名。在职教员共21名。
所长:魏春景 副所长: 赖 勇 秦善
成员: 陈斌 陈衍景
传秀云 董申保 关平 刘楚雄 鲁安怀 马瑞志 田伟 王长秋 吴朝东 叶大年 张立飞 张秀莲

构造地质学专业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大陆动力学与资源工程研究所是国家理科培养基地,现在拥有构造地质学、灾害与环境地质学、资源工程地质学、岩石物理学、信息地质学等学科方向,其中构造地质学是全国重点学科。这里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教学环境、先进的实验设备、丰硕的科研成果、自由的学术氛围,是人才成长的理想场所。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现已经形成以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学术带头人、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学科研队伍,目前有教授(包括博士生导师)11人,副教授4人。近5年,在SCIENCE、GEOLOGY、JGR和JSG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和出版学术专著共278篇(部),获得省部级奖励14项。承办了多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与10多所世界著名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美因茨大学、慕尼黑大学、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和莫斯科大学等开展合作研究,人员互访,主持和参与IGCP国际合作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1项、国家863课题1项和国家973课题5项。

为保证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支持莘莘学子们对学业的追求,特别设有“地质奖学金”和“丁东奖学金”,各方面表现优异者还可获得学校多种类型奖学金的资助,强度从1000-5000元不等,最高可达10000元,获奖比例一般在30%以上;对于希望进一步深造的优秀毕业生可以采用免试推荐、连读、提前攻读等形式直接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人数一般为应届毕业生人数的50%以上。

所长: 张进江 副所长: 侯贵廷 张志诚
成员: 郭召杰 韩宝福 何涛 侯建军 季建青 李江海 梁海华 马宗晋 潘懋 吴泰然 徐备 尹安
郑文涛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
http://iog.pku.e.cn/

姓名

职称

专业

贾承造

教授

石油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潘 懋

教授

石油地质学 储层地质学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信息地质学 数字油田

刘 波

研究员

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储层沉积学 层序地层学 碳酸盐岩成岩演化

吴朝东

教授

层序地层学 地震沉积学陆相盆地沉积体系数值模拟 黏土矿物与沉积地层年代学

李江海

教授

石油地质学 盆地构造演化

郭召杰

教授

石油地质学 造山带与盆地构造

关 平

教授

沉积学及地球化学 成藏动力学与油气运移 盆地分析及油气资源综合评价

胡天跃

教授

储层地球物理学 岩石物理学 测井技术

张东晓

教授

石油及能源开采研究 水资源研究 二氧化碳处理相关研究

侯贵廷

教授

油田构造的数值模拟 盆地构造分析构造应力场 低渗透油藏的裂缝定量预测 井间插值部署加密井技术

师永民

研究员

油气田开发地质 火山岩油气藏描述 储量计算及井位部署
测井地质 地震解释
岩石力学及构造应立场恢复模拟

何 川

研究员

三维地震建模/偏移及油藏数值模拟 石油工程领域新型测试、测量、监测、诊断

王一博

副研究员

地震勘探采集设计 信号噪音去除 (随机噪音、面波及多次波等相关噪声) 多分辨率处理方法 波形反演
逆时偏移

2.考试科目
四门:英语、政治、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岩石学

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二合一的试卷。北大自命题。高等数学占75分,地质学基础占75分。
岩石学:三合一的试卷。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都涉及。两种题型: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关于专业课考试范围:

北大岩石学试卷中,变质岩部分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而大多数石油院校的学生在变质岩方面学得也不是很到位,所以这是个很大的漏洞需要弥补。目前,似乎只有北大、地大、中科院的岩石学考变质岩部分。南京大学的岩石学考试不考变质岩。我也看了各研招单位的试卷,变质岩部分考察最难的要算北大了。相比南京大学,北大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比南大相比多考了高等数学部分和变质岩部分,所以,北大的考察还是比较全面的。当然,南大的这个专业也不容易考,他们的专业课试题考察的很深入。

变质岩部分要记忆的东西很多,我觉得时间如果不够,除了泥质系列要重点掌握外,其他系列的变质岩只记忆下名词解释就行了吧。我个人感觉:泥质系列最重要,其次是基性系列。区域变质岩最重要,其次是接触变质岩,至于冲击变质作用、汽成水热变质作用什么的,我个人觉得一般了解下就行了,主要是警惕下名词解释,他们不可能出大题的。在记忆各个变质相的矿物组合、变质反应的时候,我感觉联系变质带记忆我觉得效果比较好!

注意: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考 岩石学 科目,
构造地质学专业、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也可以选考 岩石学 科目。

3.参考书目介绍
重点用书:
《岩石学》路凤香、桑隆康,地质出版社2002
(中国地质大学编写,目前也基本是各个重点大学地质系的学生教材。)

重点参考书,我认为这些书也是应该备齐的:
《岩石学》 乐昌硕 地质出版社
1984年1月(武汉地院编写的)
《岩石学简明教程》卫管一等编,地质出版社,2005(成都地院编写的)
《岩浆岩石学》邱家骧 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编写的)
《火成岩石学》孙鼐、彭亚鸣 地质出版社(南京大学编写的)
《变质岩石学》 王仁民等
地质出版社(北京大学编写的)
《变质岩石学》 贺同新
地质出版社(长春地院编写的)
《沉积岩石学》石油工业出版社(中国石油大学编写的,一般也是石油院校的教材。)
《地球化学》
韩吟文、马振东,地质出版社,2003(在阐述不同构造环境的岩浆作用产出的岩石的地化特征时应自学一下涉及到的相关内容。)
参考书不用全看,主要是带着问题去看!边看边总结抄录关键点。

关于这些书,可以在书店买或网上邮购买。
比较老的书可以从图书馆借了自己把整本书复印了下来看。
西南地区的考生可以去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借阅。
北京地区的学生可以去学院路的
地质出版社 与 石油工业出版社石油科技书店 购买。

推荐参考文献:
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变质地质学研究的前沿,张立飞,2007
可在中国知网CNKI下载。
4.深造或就业情况介绍
北大本科生考研的极少,基本想保研都可以保研。
硕士毕业生中:直博或去其他科研院所读博;出国留学;就业。
就业的单位:石油方向的毕业生可以研究院、外企、油田,国企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外企主要是壳牌、斯伦贝谢等等。
博士毕业生:高校任教、研究院、油田等。
专业课复习指导

1.复习资料使用说明:考试书目、真题
通过看真题来找考点、重点,再回头有针对性地看书!
有条件的话可以找在北大的同学搜集下他们的课件。
如果有时间,至少要精读一遍考试书目。因为尽管每年的考试试题重复率很高,但基本上保持在150分的卷子里有100分左右是过去曾经考过的,但每年都会有50分左右的试题是新出的。所以,研究往年真题的目的在于保住已有的100分,而精读的目的就在于争取未知的50分!
参考书不用全看,主要是带着问题去看!边看边总结抄录关键点。

2.阶段性复习方法指导:
看真题→找考点→翻教材找答案→总结凝练→背诵记忆!
先理解,后总结,再记忆!
前期以理解总结为主,后期以强化记忆为主。
不知道考点而盲目看书会导致低效率,无用功!

3.导师介绍
研究生院网站http://grs.pku.e.cn/
关注其考试专业目录。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网站 http://sess.pku.e.cn/

浏览老师的主页,寻找老师的联系方式。

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网站 http://iog.pku.e.cn

石油地质学方向的学生重点关注。

老师发表的论文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钻研,大概明确老师的研究方向即可。
可以给打算报考的导师发邮件交流。

矿物代号:
普通角闪石Hb 绿泥石Ch 透辉石Di 钠长石Ab
铁橄榄石Fo
柯石英Coe 蓝晶石Ky 黝帘石Zo 正长石Or
文石Ar 夕线石Sil 斜黝帘石Czo 阳起石Act 辉石Px
硬绿泥石Cld
十字石St 铁铝榴石Alm 钙铝榴石Gro 白云石Dol
方解石Cal 多硅白云母Phn 黑云母Bi 白云母Ms 堇青石Crd

红柱石And 硅灰石Wo 滑石Tc 透闪石Tr 角闪石Am Al2SiO5 Als
绿帘石Ep 钙长石An 橄榄石Ol
蛇纹石Ser 绢云母Se 石榴石Gt

『陆』 杨钟健的人物生平

1897年月1日生于华县龙潭堡。其父杨鹤年(松轩),是陕西知名的教育家、同盟会会员。因而杨钟健从小便受到有益的启蒙教育。他于1916年毕业于陕西省立第三中学,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北京大学当时是新文化运动的基地,在这个环境中,很快便发挥出他的潜在能力与爱国热忱。
1920年9月,他与地质系学生共7人,议决建立“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地质研究团体。登报公启中说明该会的目的有三:一是“本共同研究的精神,求地质上的真理”;二是“引起社会上对于地质的注意”;三是“中国地质,自来少人调查,即有言及,无非就外人调查的大概而言,这是何等可耻的事!力量虽少,却要尽力所到一洗此耻”。简章规定会务四项:敦请学者讲演;实地调查;发行刊物;编译图书。该会在成立大会上,杨钟健报告筹备经过,并当选为第一届委员长,得到校方与李四光、葛利普、丁文江、何杰等的支持。
1923年春,杨钟健代表北京大学学生会至上海出席“中国学生联合会”,编辑会刊;7月,在《中国地质学会志》发表《南口一带的地形特征》,这是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10月,赴德国留学,在李四光的帮助下进入慕尼黑大学地质系,随F.布劳里(Brol-li)和M.舒罗塞(Schlosser)学习古脊椎动物学。
1924—1927年入德国慕尼黑大学地质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5年,确定其博士论文题目为中国啮齿类化石研究,布劳里教授便介绍地质系的舒罗塞指导他,舒罗塞是哺乳动物化石专家,曾从事中国的哺乳类化石研究。杨钟健的论文“中国北方啮齿类化石”(德文)在《中国古生物志》(1927年)上发表,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古脊椎动物学专著,从此古脊椎动物学及古人类学这门学问在中国就和杨钟健的研究与考察及教育工作一起发展起来了。
192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西欧各国考察、进修,次年回国,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主持周口店的发掘与研究工作。
1928年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师,主持周口店发掘工作。
1928年2月,杨钟健取道西伯利亚回国,任农矿部地质调查所技师。他奉派主持北京周口店的系统发掘工作。
1929年,“新生代研究室”成立,他即负责该室工作,此后50年中,虽然这个研究室的体制和名称屡经改易(实际上它是现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前身),他一直担任这个单位的领导职务。他野外考察与参观访问的足迹几乎遍及中国各省,以及亚洲、欧洲、北美的许多国家。他一生发表的学术性文章达500多篇,包括20多种专著,是近代中国自然科学界著述最多的少数几个学者之一。终生为中国的古脊椎、古人类学的研究呕心沥血,贡献了他的一切。
从1929年起,杨钟健把工作重点转向考察北方“土状堆积”方面,他与法国地质学家P.T.德日进(deChardin)在山西、陕西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记录了第三纪后期与第四纪的地层,划分出“红色土”地层,为中国黄土的进一步研究开辟了道路。同时他们采集化石进行研究,从此他与德日进结下了深厚友谊。次年又参加了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的中亚考察团,去内蒙古调查新生代盆地。
1931年,杨钟健参加了另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中法科学考察,经内蒙古、宁夏而至新疆,然后经苏联返回北平。此后两年,他去山、陕、豫等省调查,发表了多篇论文。
1934年,他的野外工作以长江流域为主,诸如雨花台砾石、龙潭下蜀壤土和庐山地貌等均经考察。这年秋天,他和卞美年去山东新泰、蒙阴等地,调查有关地层及恐龙化石,返途中,经济南,齐鲁大学地质系教授J.施可特(Scott)示以含于硅藻页岩中的鱼及植物化石;经了解,系产自临朐县内,当时他便决定调查这个化石产地。
1935年春,他与德日进、裴文中作两广之行,对南方的洞穴堆积展开调查,发表了《广西和广东的新生代地层》一文,为中国南方新生代地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5月,他一人去山东临胊,偕技工3人采集了大量的植物、鱼、哺乳类及蛙类化石,他把这套地层定名为“山旺统”。这年冬天,他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北平分所所长。
1936年春,他与由南非转道来华的美国古生物学家C.L.甘颇(Camp)去山西、四川调查地质,并会同四川大学的周晓和在四川荣县采集恐龙化石。
1937年,他再次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并获得“葛氏纪念金质奖章”。6月,他偕美国古植物学家R.W.钱耐(Chaney)又去山东临朐采集化石,往返两周时间。就在他回到北平不久,“七七”事变发生,他与中国人民一样,多年顺利开展的工作受到严重挫折,历史使他进入了新的境遇。
1937年8月上旬,日军进入北平。杨钟健此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保护地质调查所的设备财产。经思考,认为当时只有利用协和医学院和新生代研究室的关系来达到这一目的。
1940年秋,他随所转至四川北碚。此后几年,他除在北碚做研究工作,兼任重庆大学教授外,并去陕西、甘肃、新疆等地考察。1943年,他被聘为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次年被派出国考察,经印度到美国,在美国东、西海岸各博物馆、大学参观访问,后又赴加拿大及一些西欧国家,走访了许多古生物研究中心,特别是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他观察了大量标本,并与D.M.S.沃森(Watson)、Y.T.格里戈雷(Gregory)、A.S.罗默尔(Romer)、G.G.辛普森(Simpson)、E.H.科伯特(Colbert)等名家共同探讨有关问题,完成了多篇重要著作,从而成为当代最活跃的古生物学家之一。
1944年,出国考察时,将此标本随身带去,在纽约作进一步修理和研究,最后确定卞氏兽是很接近哺乳动物的爬行动物。这一来,此前已归入哺乳动物的南非和英国的种类,也均被移至爬行动物中去了,从而后移了哺乳动物最初出现时间,卞氏兽也被各国编入了有关教科书。
1944—1946年,去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等国访问及讲学。
1946年4月,他回到了抗战胜利后的祖国,但当时的社会状况实难令人乐观。他面对现实,一方面在北京大学任教,并做些野外调查;一方面仍积极筹划恢复新生代研究室,却因各种因素未能实现,于是只得又返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此一时期,正如他自己写道的:“抗战胜利后的最初几年,为我的生活最感烦闷的时期”,此时,他被任命为西北大学校长,1948年10月去西安赴任,次年1月即回南京,并在那里迎接了解放。
1947—1948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西北大学校长。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6月,杨钟健应邀至北平出席“科学技术界代表大会筹备会”,12月,任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局长。他到任不久,即与裴文中、贾兰坡、刘宪亭等人筹建“古脊椎动物研究室”。
1951年秋,他与刘东生、王存义去山东莱阳和山东大学地质系合作发掘恐龙化石及调查白垩纪地层,是为青岛棘鼻龙。
1953年,辞去编译局长职务,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主任,次年5月,去安徽泗洪等地野外调查。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院士),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他与斯行健、赵金科、周明镇组成中国古生物学访苏代表团去苏联各地访问两月。在此期间,达成了中苏古生物科学考察协议,并为以后古脊椎动物研究作了战略性的部署。次年,其研究室改为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任所长;此后数年,他经常去山东、山西、内蒙古、甘肃等省调查。
1959年,兼任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仍完成论文多篇,诸如新疆白垩纪的飞龙,以及华南水生爬行动物化石等工作,就是在当时极其困难的境况下完成的。粉碎“四人帮”后,他精神倍增,过了80寿辰后去山西许家窑考察古人类遗址;1978年4月,去广东三水县调查产鱼化石地层;9月到庐山参加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学术讨论会,并到野外考察,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的地质旅行。返京后又于10月去上海与美国古生物学家辛普森会晤,回京后抱病撰写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和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发言稿。1979年元旦因胃出血住入医院,1月15日逝世。
1979年1月15日,杨钟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

『柒』 哪所大学古生物考古专业最好

北大的古生物专业原本设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1998年在专业调整时取专消。10年之后,北大元属培学院重新开设古生物学专业(参考词条: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古生物专业)。相比当年课程设置更侧重于地质方面,元培学院成立后,以跨学科培养的方式恢复这个专业,学生要从生命科学学院与地空学院分别修课。“北大古生物学专业从设立之初,就从学科交叉角度出发设计了全新的培养方案,要求学生从本科阶段就接受生物学、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的知识体系和系统训练,使之成为新型高素质古生物学人才。” 古生物专业负责导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刘建波曾表示。

『捌』 德国的UNIVERSITY..

不错的大学。有东西在那里念书。 另外慕尼黑城市不错啊,经济好,以后打工,找工作机会都不错。

但是巴伐利亚的德语就不敢恭维了,你在那里时间长了,学到的都不是正宗的德语,那里的口音太重了。

下面是慕尼黑大学的简介!

慕尼黑大学
维基网络,自由的网络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Siegel der LMU München
校长: 伯恩特·胡伯教授
建校时间: 1472年
所在地: 慕尼黑 (巴伐利亚)
院系: 18
教授数量: 657 (2008学年)
年度预算: 3.8亿欧元(2007学年)
教职员工: 12,629 (2005/06学年)
注册学生数量: 44,402 (2008/09冬季学期)
女性学生比例: 62.5 % (2008/09学年)
外国学生比例: 16 % (2008/09学年)
毕业生: 4,275 (2006/07届)

慕尼黑大学(全称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安大学,德语: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坐落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始建于1472年,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19世纪初,学校为了纪念创始人H·路德维希大公和马克西米安一世,改名为Ludovico Maximilianes(拉丁文),后来更改为德语的Ludwig-Maximilians Universität。慕尼黑大学于二零零六年十月被选为德国首批三所精英大学之一。
绍尔兄妹广场
大学主楼楼梯
目录
[隐藏]

* 1 概况
* 2 历史
* 3 院系设置
* 4 近期规划
* 5 诺贝尔奖得主
* 6 著名校友
* 7 网站

[编辑] 概况

大学在2008/09年冬季学期有注册学生44,402名,其中6,630名为外国留学生。全校四万多名学生中,有51%为语言类文化和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学生。

全校共有657名专职教授和2,403名科研、教学人员,以及2,418名职员。大学设置有18个学院,另有一个附属医院,其中有1,518名医生、221名研究人员、1,685名护理人员,此外还有3,278名工作人员。

慕尼黑大学提供了丰富的学科选择,大约160个专业的课程在此教授,有些课程在德语国家的大学中独此一家。慕尼黑大学在某些自然科学领域与慕尼黑科技大学有所合作和竞争。

今天的慕尼黑大学已不是一所校园中心式大学。除了位于邵尔兄妹广场的大学主校园区外,还有位于大哈登地区(Großhadern)的高科技园区(包含世界著名的大学医学中心,生物学中心,药学和化学院系, 这些大学的研究机构与比邻的马普学会的生物化学研究所和神经研究所,以及德国联邦生物医药高科技区共同组成了德国著名的生命科学中心),慕尼黑还有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学市内医院,以及相关的专科医院如牙医学院,精神病医院及坐落于五月大街的妇女医院等。如今很多慕尼黑大学的研究机构分散在城市中心区。比如大学主校园区北边几百米处就是“小猪楼”(因外墙粉红色的涂料而得名,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系),再如在慕尼黑艺术中心区的古生物研究所,地质地理研究所以及绘画陈列馆西南几百米外的“数学楼”(物理系、信息系和地理系讲课也在此处),现在位于英国花园的自由欧洲电台所在的大楼已经转让给了大学做为绍尔兄妹政治学研究所,信息学,传播学,东亚研究学,生物分子光学研究所及语言信息转化中心。
[编辑] 历史
[编辑] 院系设置

全校现有18个学院,下属包括178个研究所,以及为医学院实习的诊所。

* 01 天主教神学院
* 02 基督教神学院
* 03 法学院
* 04 企业经济学院
* 05 国民经济学院
* 07 医学院 (包括. 牙医学)
* 08 兽医学院
* 09 历史及艺术学院
* 10 哲学,科学哲学及宗教学院
* 11 心理学及教育学院
* 12 文化学院
* 13/14 语言学及文学院
* 15 社会学院
* 16 数学,信息学及统计学院
* 17 物理学院
* 18 化学及药学院
* 19 生物学院
* 20 地质学院

官方的院系命名由于历史的原因已经被更改:原先的第六学院林学院已于1999年归入慕尼黑技术大学,第十三及十四学院已合并。

慕尼黑大学成就突出的学院有企业经济学院、医学院、法学院、社会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林学院、兽医学院等。

慕尼黑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573年:校本部的中心图书馆和分属各研究所和各学院的分馆共215个。中心图书馆的藏书为基础书籍、日常书籍和一定程度的专业书籍,约140万余种,合计各研究所的藏书,共440万余册,与巴伐利亚州图书馆藏书量持平,藏书量每年递增约50,000册。

2004年大学的财政预算达到3.79亿欧元,大学附属医院预算达6.92亿欧元,其中来自第三方的资助达1.29亿欧元。

慕尼黑大学大多学科都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比如人类医学、动物医学、自然科学领域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以及社会人文学科中的法学、经济学、语言学、神学(现今天主教罗马教皇已任教于神学院多年)、心理学、教育学等等,在加兴校区物理系与马普学会的物理研究所及慕尼黑科技大学联合建立的加速器实验室也曾取得过世界级的成就。慕尼黑大学的科研人员每年荣获多项学术奖励:如德国科学基金会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和“Koeber奖”,截至2007年,在慕尼黑大学学习或任教的校友中已有32人获的过诺贝尔奖。
[编辑] 近期规划

根据巴伐利亚州政府2005年6月2日的宣告,慕尼黑大学将在2005至2006年对十三个专业进行改动。它们是社会经济历史,逻辑与科学理论,基督文学,中世纪拉丁文学等等。

在巴伐利亚政府的高科技开放式巴伐利亚计划支持下,慕尼黑大学将长期把所有的自然学科,包括医学集中到位于Großhadern/Martinsried的高科技校园,目前此处已设有大学医院,慕尼黑大学基因中心,化学与药学系,慕尼黑大学生物中心。
[编辑] 诺贝尔奖得主

1. 1901威廉·康拉德·伦琴(诺贝尔物理学奖)
2. 1911威廉·卡尔·维尔纳·奥托·弗里茨·弗兰茨·维恩(诺贝尔物理学奖)
3. 1914马克思·冯·劳厄(诺贝尔物理学奖)
4. 1918马克斯·普朗克(诺贝尔物理学奖)
5. 1919约翰尼斯·斯塔克(诺贝尔物理学奖)
6. 1926古斯塔夫·赫兹(诺贝尔物理学奖)
7. 1932维尔纳·海森堡(诺贝尔物理学奖)
8. 1945沃尔夫冈·泡利(诺贝尔物理学奖)
9. 1967汉斯·贝特(诺贝尔物理学奖)
10. 1986盖尔德·贝宁(诺贝尔物理学奖)
11. 2001沃尔夫冈·克特勒(诺贝尔物理学奖)
12. 2005特奥多尔·亨施(诺贝尔物理学奖)

1. 1902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诺贝尔化学奖)
2. 1905约翰·弗雷德里克·威廉·阿道夫·冯·拜尔(诺贝尔化学奖)
3. 1907爱德华·比希纳(诺贝尔化学奖)
4. 1915里夏德·梅尔廷·维尔施泰特(诺贝尔化学奖)
5. 1925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诺贝尔化学奖)
6. 1927海因里希·奥托·威兰(诺贝尔化学奖)
7. 1930汉斯·菲舍尔(诺贝尔化学奖)
8. 1936彼得鲁斯·约瑟夫斯·威廉默斯·德拜(诺贝尔化学奖)
9. 1938里夏德·库恩(诺贝尔化学奖)
10. 1939阿道夫·弗里德里希·约翰·布特南特(诺贝尔化学奖)
11. 1973恩斯特·奥托·菲舍尔(诺贝尔化学奖)
12. 1988哈特穆特·米歇尔(诺贝尔化学奖)

1. 1935汉斯·斯佩曼(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 1936奥托· 勒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 1953汉斯·阿道夫·克雷布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 1964康拉德·布洛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 1973卡尔·冯·弗利施(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6. 1991厄温·内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7. 1999布洛伯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编辑] 著名校友

* 汪猷,1937年获博士,1997年殁,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王泽鉴,台湾民法学家,曾任司法院大法官。
* 刘幸义,台湾法理学、刑法学家。
* 陈自强,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民法学家。
* 蔡宗珍,国立台湾大学专任教授、公法学家。
* 李震山,台湾宪法学、行政法学家、现任司法院大法官。
* 李惠宗,台湾宪法学、行政法学家、国立中兴大学财经法律系专任教授。
* 林钰雄,台湾刑法学家、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系专任教授。
* 林信和,台湾民法学家、中国文化大学法律系专任教授
* 柯耀程,台湾刑法学家、国立中正大学法律系专任教授。
* 庄国荣,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专任教授、前教育部主任秘书。
* 刘孔中,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研究员。
* 张丽卿,东海大学法律系教授,曾任公平交易委员会委员。
* 黄舒芃,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研究员。

『玖』 著名的古生物学地质遗迹是哪些

贵州有一处地质奇观,名曰“藏字石”,至今鲜为人知。
在贵州省平塘县浪马寨,一块百余吨重的巨石从山顶坠下后裂为两半,奇怪的是在巨石裂面上清晰可见“中国共产党 X” 几个横排大字。 说起“藏字石”的发现,还是2002年6月,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推荐该景区为摄影采风点,原任村支书王国富在清扫景区时,无意中发现一块巨石上有“产”、党”两个大字。他把长期堆放在巨石旁的秸秆搬开后,惊喜地发现石壁上隐约出现酷似“中国共产党 X” 几个大字。细看那些字体匀称方整,每字约一尺见方,笔划突出于石面,如浮雕。这消息立即一传十、十传百,甚至越传越玄。前来探奇的游客先后给它取了“天书”、“藏字石”、“太阳石”、“神石”等名称,于是“藏字石”成了当地掌布河谷风景区中“七奇”之首。 北京专家的考察结论

随着“藏字石”知名度的不断扩大,不少人担心省专家鉴定的权威性不够。事隔三月,应平塘县委、县政府的邀请,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土、著名地质学家李廷栋,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专家刘宝珺,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评委、著名古生物学专家李凤麟等15人组成的“贵州平塘地质奇观·中国名家科学文化考察团”,于2003年12月5日至8日深入掌布河谷重点对“藏字石”进行实地考察。 专家一致认为,掌布河谷景区“藏字石”上五个字位于距今2.7亿年左右的二叠统栖霞组深灰色岩中,岩层中的古生物化石及生物碎屑突出于石灰岩上。出现“藏字石”的巨石,受到以上同样的地质作用。巨石坠落后,在其南、北两石同一层位的石壁上,均可见由突出的化石及生物碎屑组成的各种图案,这些图案,包括像“中国共产党”几个字在内,与各大景区的象形石一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均可有多种意会,五个字的均匀排列现象,虽然是极其罕见的小概率事件,但均可从地质科学特别是沉淀地质学上得到解释和说明,“藏字石”上至今未发现人工雕凿及其它人为加工痕迹,堪称世界级奇观,具有不可估量的地质研究价值。 另外,该景区内的“石蛋群”景观,也是一个较好的地质遗迹,有很高研究价值。专家、院土们在与州、县领导的考察座谈会上,对掌布景区尤其是“藏字石”奇观给予了极高评价。李廷栋院士说:“通过对平塘这个地质奇观的考察,我觉得平塘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地貌,其独特的地质奇观在科学研究上作出很大贡献,科技研究的潜力很大,旅游业开发有着广阔的前景。在旅游开发上,要赋予地质科学方面的内容,既增加旅游的娱乐性又可以增加科学知识。这是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 刘宝珺院士说:“平塘出现这一现象从科学的角度是可以解释的,并没有违背科学规律,奇怪的是它的概率太微乎其微了,这个现象在平塘出现,对于我们这样专业的人也觉得十分罕见,因此我们要保护,要研究,要利用它。” 国土资源部教授毕孔彰说:“我们这个考察团是由区域地质学家、层积学家、地球化学家、古生物学家、构造地质学家、国家地质公园专家、规划专家以及著名教授、学者等人员组成,是很全面的,能够保证考察的综合性和完整性。” 对于“人造说”,专家也列出了两点反驳意见:
第一,从质地上来看,如果是人为把字的图案“做”在石头表面的话,应该会有水泥或者胶体黏连的痕迹,而且会有缝隙。但是现场没有发现黏合剂的成分,并且“无任何人工雕凿”。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文字图案上还有两亿年前的海绵、海百合茎、腕足类动物等古生物化石碎屑,他们的形态和现代生物截然不同,在21世纪的今天也是找不到的。

第二,贵州平塘发现巨石的山沟非常偏僻,所有居民都是布依族,非常纯朴。由于地处偏远,这里人烟稀少,红军在长征时都没有到过这里。因此,像有些人在网上推断早年间有人出于政治动机,或者现在出于开发目的而造出奇文都是没有根据的。

这几个字在一起出现的概率是极小的。而且“还没计算字体大小一致、方向一致、间隔一致、字形一致的概率”。这些又作何解释呢?
对此,毕孔彰教授很肯定地告诉记者,虽然是很罕见的极小概率事件,但它发生了而且也能够依据科学原理来解释。这是包括院士在内的考察团全体成员的一致观点。另外,专家指出,由于很多人没有到过平塘,只是从照片上看到了这几个字的图案。其实拍照选择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早在鉴定书上写明‘从不同角度观察,可有多种意会’”。

贵州平塘地区原来是汪洋一片,水中的砂石灰土和生物遗骸逐渐沉积,在海底形成了沉积岩。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分岩石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灰岩,由于是在海底形成的,在每层灰岩之间还夹杂着些泥砂质以及古生物遗骸形成的化石,“就像很多个三明治叠在一起的样子。”毕孔彰教授说。

在2.7亿年前的地壳运动过程中,这部分海底随着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一起“隆升于地表”,成为陆地和山脉,这部分岩石也就暴露在空气中,受后期溶蚀、淋滤、风化作用,地层中的可溶蚀部分溶蚀掉了,而地层中那些含有贝壳等古生物的碎屑岩则没有溶解,并且在两侧没有溶解的灰岩之间形成了凸起。由于是在山谷里,两侧经常会有石头掉下,落地后碎成几瓣,这些突起也会随着石头的开裂而裂开。这样,人们就在裂石的表面发现了突起的图案,平塘的巨石奇文也是这样形成的。

『拾』 请问哪个大学里有古生物,地质学,人类学,考古学 在线等,急!

西北大学,你要的多数专业都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