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地质大学
A. 中国有多少大学
教育部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5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共有普通高内等学校2845所,其中容: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含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47所,独立学院275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
大学(拉丁语:UNIVERSITAS),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组织,包括综合性大学、学院、高职高专等的学校。
“大学”一词是从拉丁语“UNIVERSITAS”派生,大致意思是“教师和学者的社区”。
大学的教学层次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研究生和本专科;其中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层次,本专科分为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教学方式主要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
B. 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2015年1月15日至1月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4年度成果交流与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评选会在京举行。来自国土资源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多家单位的34位院士、专家对45个参选项目进行投票选出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此次评选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实施。
新思路引领松辽外围突泉盆地火山岩覆盖区钻获轻质原油、45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马号”海试成功、构造岩相带新认识指导西藏罗布莎铬铁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科技引领钾盐找矿突破取得重要进展、我国地下水污染调查建立全流程现代化取样分析技术体系、发现世界最大幻龙头骨及水下觅食足迹、华夏地块龙泉地区发现亚洲最古老锆石、揭示华北古老大陆地壳结构及演化过程、采用高精度综合探测技术首次实现我国管辖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汶川地震断裂作用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等10项成果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集中代表了全国地质调查和地学研究重要进展,充分体现了地质调查工作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与转化方面的能力与水平。中国地质科学院有4项成果入选。
会议现场
1. 科技引领钾盐找矿突破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郑绵平院士盐湖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资助下,联合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等单位,在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山前第四纪早期地层发现新型砂砾富钾卤水层,根据钻探资料推算资源量3.5亿吨,有望成为钾盐后备基地。在塔里木库车凹陷发现厚达百米的古近纪含钾盐矿层,氯化钾达工业品位盐层厚度为41米;在四川盆地发现三叠系杂卤石,既是深层富钾卤水钾重要来源,更是宝贵的缓释钾肥;对上扬子盆地13个储卤构造富钾卤水矿进行评估,估算氯化钾资源量4917万吨;在滇西南勐野井建立钾盐二层楼成矿模式,大幅度缩小陕北奥陶系盐盆找钾靶区,海相钾盐找矿突破崭露曙光。
青海察尔汗采取盐样剖面
勐野井“二层楼成钾模式”
2. 我国地下水污染调查建立全流程现代化取样分析技术体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牵头,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北大学、清华大学参与完成,孙继朝研究员、刘景涛副研究员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资助下,成功研制系列取样器并解决痕量组分采集技术难题,发展高效实用的现场调查技术及离线萃取技术,快速准确地查明了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通过高分辨率遥感解译调查土地利用类型与污染源分布;构建了有机分析实验平台,对全国33个实验室实现网络远程质量监控;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显著提高了我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技术水平。
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技术框图
自主研发取样器与配套装置
3. 揭示华北古老大陆地壳结构及演化过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万渝生研究员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联合资助下,通过精度测年和综合研究,在冀东地区发现大量38亿~35亿年形成的碎屑锆石,在鞍山地区发现38亿~31亿年多期岩浆活动,证明鄂尔多斯地块强烈卷入古元古代晚期构造热事件,首次在华北克拉通划分出三个年龄大于26亿年的古陆块,深化了华北克拉通早期地壳演化、壳幔相互作用及沉积变质铁矿的认识。相关成果在《前寒武纪研究》、《冈瓦纳研究》、《美国科学》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受到国内外专家好评。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岩石的锆石年龄-εHf(t)图解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早期(2.6Ga)古陆块(古陆核)分布图
4. 汶川地震断裂作用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海兵研究员团队在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质调查项目联合资助下,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等单位,详细研究汶川地震破裂带性质、破裂过程、地震断裂带结构、大地震的断裂弱化机制与强化作用,揭示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断裂、蠕变断裂及变形机制,分析了石墨层与大地震的关系,测出世界上最低的断层摩擦系数,首次记录到大地震后断裂快速愈合过程信息,完善了地震断裂理论,对深化认识汶川地震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成果在《科学》、《地质学》、《构造物理》等国际核心期刊发表,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1号钻孔(WFSD-1)岩心中主滑移带特征图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1号钻孔(WFSD-1)长期测温数据图
C. 辽宁本地有什么好的专科大学和专业
300多分其实好的专科是上不上的
三本去年是390
如果你够可以试一试
不够的话就只有专科了
不过专科真心不怎么样
如果你有毅力复读吧
实在不想
学一个实用点的专业
别学什么管理
其他都差不多
。
D. 鞍山除了那个欧萨还有别的书市吗
在地质酒店下面还有一个书市,那里卖教科书的很多!你从富田酒店那个道口往里走,过一个路口后就能看见了! 如果你要买大学或公务员等考试方面的书你就去这里买,新华书店的书不打折,而且上述方面的书也不全!
E. 辽宁的鞍山师范学院怎么样师资力量呢管的严格吗是一本还是二本越详细越好
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鞍山师范学院被授予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试点单位。学前教育专业成为鞍山师范学院首个涵盖硕士学位专业。
鞍山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悠久(郭沫若提名),从1982年就开始了中专层次的办学,2002年升为大专,200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归入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11学前教育专业招生已达到120人,占全省的41%,专业现有校内专职教师2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11人, 91.3%的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实践背景。校外兼职教师10人,都是来自主管学前教育的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院所和幼儿园,全部具有高级职称,他们共同参与招生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承担部分课程,指导学生实践。
早在1995年师范学院就已经开展合作培养研究生工作,与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13所国内高校签订了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2008年开始与东北师范大学全程合作培养研究生。目前,已培养研究生200余人工作,近60人被聘为博、硕士生导师,在读研究生52名。
2011年1月,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到2011年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硕士生招生比例要达到30%。”2011年3月,教育部强调,“争取到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提高到50%以上。”国家急需培养大批能够满足相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至此,鞍山师范学院从今年8月27日开始申请硕士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直到10月17日获批历时近2个月的时间,此次获批单位辽宁省只有两家,鞍山师范学院和沈阳工程学院。且鞍山师范学院是全国本科办学院校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2000年以来,学校共招收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吉尔吉斯、喀麦隆等21个国家的留学生1000多人次,先后与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学校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先后荣获“全国外国专家聘请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科研先进单位”、“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鞍山市文明单位”、 “鞍山市园丁创业先进单位”等殊荣。
~我在这里上学,挺好的,学习气氛特别浓,图书馆几乎爆满。
这里有详细的介绍:
网络,鞍师吧:http://tieba..com/f?kw=%B0%B0%CA%A6
F. 鞍山科技大学有哪些专科的专业
鞍山科技大学 | 专业设置
类 别 专 业
图书档案学类 会展经济与管理
图书馆学
档案学
地矿类 采矿工程
石油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勘察技术与工程
资源勘察工程
地质学
矿物资源工程
地质工程
经济学类 财政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会计学(ACCA方向)
保险
贸易经济
房地产经营与估计
投资学
国际贸易专业(文理兼收)
金融工程
(英语)国际贸方向易
国民经济管理
注册会计师
材料类 冶金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稀土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仪器仪表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工业设计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车辆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电子商务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国防生
汽车服务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物流装备
法学类 法学
(医事法律专业方向)四年制
能源动力类 热能与动力工程
核工程与核技术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
工程物理
电气信息类 工学院
影视艺术技术
自动化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信息工程
计算机软件
工程力学
网络工程
电气信息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软件工程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土建类 建筑学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城市规划
土木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信息工程 软件工程
光电信息工程
测绘类 测绘工程
环境与安全类 环境工程
安全工程
化学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化工与制药
工商管理类 管理科学
国际商务
工商管理
电子商务
行政管理
市场营销
商务英语
旅游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会计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林业工程类 林产化工
森林工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
水利类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农业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类 物流工程
飞行技术
交通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航海技术
轮机工程
航运管理
车辆工程
交通运输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管理
管理科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业工程
工程管理
航空航天类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飞行器动力工程
飞行器制造工程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公安技术类 刑事科学技术
消防工程
物理学类 光信息技术
物理教育专业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
地理物理系国防生
海洋工程类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社会学类 社会学
社会工作
轻工纺织食品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轻化工程
包装工程
印刷工程
纺织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方向)
食品质量与安全
武器类 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
地面武器机动工程
信息对抗技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政治学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国际政治
外交学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学与行政学
工程力学类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国防生
工程力学定向生
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
生物工程类 生物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农业工程类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公安学类 治安学
侦查学
边防管理
刑事司法学院
数学类 数理试点班
数学与应用数学
基础科学班(数理方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
化学类 化学
分子科学与工程
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
应用化学
生物化学
天文学类 天文学
地质学类 地质学
地球化学
公共管理类 城市管理
公共关系学
物流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行政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社会学系
地理科学类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房地产经营管理
大气科学类 大气科学
应用气象学
海洋科学类 海洋技术
海洋科学
力学类 理论与应用力学
森林生产类 园林
农业资源与环境
电子信息科学类 光信息与技术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信息科学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
光电子技术科学
信息安全
材料科学类 材料学
环境科学
生态学
材料化学
材料物理
环境科学类 材料科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
资源环境科学
生态学
环境科学
心理学类 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统计学类 统计学
生物科学类 生物信息
植物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动物生物技术
地球物理学类 地球物理学
国际会计
中国语言文学类 文科实验班
中外文化综合班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
对外汉语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古典文献
汉语言文学含基地和师范班
新闻传播学类 传播学
新闻学
广告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编辑出版学
艺术类 艺术学
舞蹈学
工业设计
计算机三维动画
音乐剧
艺术管理系
工艺美术
音乐教育系
绘画
雕塑
美术学
艺术设计学
舞蹈编导
戏剧学
表演
导演
戏剧影视文学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摄影
录音艺术
音乐表演
动画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音乐学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国画、油画多媒体艺术专业
音乐工程系
艺术史论
艺术设计
作曲专业
电子信息类 微电子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光信息技术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农业经济管理类 农林经济管理
农村区域发展
外国语言文学类 经贸日语
朝鲜语
俄语
日语
英语
泰语
阿拉伯语
西班牙语
德语
法语
材料类 冶金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复合材料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光电信息工程
生物工程类 生物医学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业工程
图书档案学类 档案学
G. 胡克的地质学教授
姓名:胡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7.07
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省
文化程度:博研生
所学专业:岩石学
现从事对第四纪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等方面的研究,为教授职称。
学历学位教育
1982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获地质学学士学位
1986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获岩石学硕士学位
1989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获岩石学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89—1996年 长春地质学院任教(1991年原地矿部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原地矿部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6—1998年 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做访问学者
1998—1999年 长春科技大学任教,担任国土资源系主任
1999—2000年 日本九州大学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
2000-2001年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任教,任国土资源系主任
2001-2004年 任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主管科研和外事工作
2004.12 至今 任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
中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委员会 理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编委
2000年以来发表论著
(一)学术论文:
[1] 胡克、吴东辉等,2000,城市生态环境受沙尘暴影响的研究实例,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v31(3),p265
[2] Hu Ke,2000,Development of the Geothermal energy in China. Geothermal Res. Report of Kyushu University (9),p5-9
[3] Wu Donghui,Hu Ke,Wang Yun,2000,Ecological effects of remote smallsand descending on urban area. J. Geosci. Res. Northeast Asia,v3 (2),p230-235
[4] Hu Ke,Yang Deming,2000,Geothermal energy in China: status and problems,J. Geosci. Res. Northeast Asia,v3 (1),p 47-52
[5] Zhao Wei,Hu Ke et al.,2001,A simulating experiment in the process of soil erosion on bare land in Mt. Tanakami,J. Geosci. Res. Northeast Asia,v4 (2),p79-83
[6] 杨吉龙、胡克,2001,干热岩(HDR)资源研究与开发技术综述,世界地质,v20(1),p43-51
[7] 杨吉龙、李家存、胡克等,2001,遥感技术与数字国土,长春科技大学学报,v31(专辑),p18-20
[8] 胡克、吴东辉、杨德明等,2001,远源沙尘暴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长春科技大学学报,v32(2),pp176-179
[9] 王建国、胡克,2002,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国土资源(4),p42-45
[10] 介冬梅、胡克、白跃华等,2003,东北平原的碱性尘暴,第四纪研究,v23(2),p
[11] Hu Ke,Liu Yuying,Cao Zhen,2003. Two different st storms in Northeast China: the sources and influences in East Asia. J. Geosci. Res. Northeast Asia,v6(1),p99-104
[12] 吴东辉、胡克,2003,大型土壤动物在鞍山市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与重建中的指示作用,吉林大学学报(地学版),v33(2),p213-216
[13] 吴东辉、胡克、王云等,2003,长春市“2000-04-07”远源沙尘湿沉降携带细菌研究,中国沙漠,v23(6),p652-655
[14] 陈桥、胡克、文屹等,2003,鞍山市铁矿山矿山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对策研究,世界地质,v22(2),p166-171
[15] 杨娟、胡克,2003,城市房屋拆迁中土地使用权补偿价值的探讨,国土资源(12),p28-29
[16] 胡克,2003,矿山土地污染场区的防治与管理,见中国矿山环境管理实用手册,地质出版社(北京),p103-117
[17] 陈兵、胡克、介冬梅等,2004,吉林西部碱尘通量及物质特征分析,生态环境,v13(3),p191-193
[18] 介冬梅、胡克,霍新疆等,2004,东北地区2002年春季沙尘暴的物质特征和成因分析,环境科学v25(2),p27-31
[19] Hazaea Mohammad,Hu Ke,2004. A geochemical survey of thermal springs in west part of Yemen and their geothermometric characteristics. J. Geosci. Res. Northeast Asia,v7(1),p58-63
[20] 刘玉英、胡克、杨俊鹏等,2004,吉林西部全新世晚期土壤碳酸盐中碳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古气候信息,土壤通报,v35(4),p408-412
[21] 陈桥、胡克、冯军等,2004,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必要性的讨论,地质通报,v23(4),p310-313
[22] 张新荣、胡克、王东坡等,2004,植硅体研究及其应用的讨论,世界地质,v23(2),p112-117
[23] 杨娟、胡克,2004,国有土地的房屋拆迁补偿之研究,现代城市研究(8),p61-64
[24] 陈兵、胡克、戴琳娜等,2004,黑龙江省穆陵市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价,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3),p86-87
[25] 陈桥、胡克等,2004,矿山土地污染危害及污染源探讨,国土资源科技管理v21(4),p50-53
[26] 陈兵、胡克、介冬梅、 H Kitagawa,2004,吉林西部碱尘的通量与物质特征分析,生态环境v13(2),p191-193
[27] 曹振、胡克、张永光等,2004,科尔沁沙地可风蚀性地表沉积物粒度分析研究,中国沙漠v25(1),15-19
[28] 李福来、胡克等,2005,中国矿山固体废弃物现状与对策分析,国土资源科技管理(1)66-69
[29] 张新荣、胡克、刘莉莉,2005,吉林敦化地区全新世泥炭沉积中植硅体分析,微体古生物学报,v22(2),202-207
[30] 宋日、胡克、郭继勋等,2005,137Cs示踪法在东北松嫩平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中的应用,中国草地,v27(3),11-20
[31] 刘莉莉、胡克、介冬梅等,2005,退化羊草草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生态特征,生态环境,v14(6),908-912
[32] 王建军、胡克、王永慧,2006,矿山复垦产业化的实现途径,资源与产业,v8(1),55-57
[33] 陈兵、胡克、介冬梅、Kitagawa等,2006,松嫩平原西部碱尘气溶胶的时段变化及其气候影响因素分析,环境科学学报,v26(3),515-520
[34] 胡克、陈兵、Kitagawa,2006,松嫩平原西部碱尘元素组成分析,吉林大学学报(地学版)v36(3)
(二)学术会议论文:
[1] 胡克、吴东辉等,2002,鞍山铁矿山废弃地的土壤动物群落研究,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2.11
[2] 介冬梅、胡克等,大布苏湖全新世定量古生态过程研究,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2.11
[3] Zhao Wei,Hu Ke et al.. 2002,Regulation of metal mine ecological rehabitation – A case of iron mines in Anshan city,Proceedings of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Geosciences in NE Asia (eds. Sun G. Et al.),2002,Changchun,China
[4] Hu Ke,Jie Dongmei,2002,Occurrence and damage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st-storm from Northeast China. Proceedings of Korea-Sino Dust-Storm Conference (Seoul),p17-34
[5] 胡克、赵伟、陈桥、冯军等,2003,金属矿山生态环境重建的评价体系研究,第六届全国矿山尾矿利用和矿山环境会议论文集,p120-129
[6] 陈桥、胡克,2003,关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必要性的讨论,第六届全国矿山尾矿利用和矿山环境会议论文集,p31-37
[7] Hu Ke,Chen Bing,Fan Sulan,2003,On the solid wastes of the mining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5th ISGMC,China-Russia-Mongolia (Changchun),p82-83
[8] 陈兵、胡克等,2004,吉林西部碱尘气溶胶矿物与元素组成和来源研究,过程工程学报v(4)(专辑),p736-741,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会(山东烟台)
[9] 曹振、胡克等,2004,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与表土粒度相互关系研究,LUCC科学研究进展暨中国土地学会年会(北京)
[10] Chen Bing,Hu Ke,H. Kitagawa,2006,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suspended particles in Western Songnen Plain,northeastern China,第九届全球环境变化学术讨论会(北京)
2000年以来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
国土资源概论教学课件,国土资源部,2000-01,负责人
中国东北地区沙尘暴形成机制与预警预报,973子课题专项,2001-2003,专项负责人
鞍山市矿山生态环境重建试验研究,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专项,2001-02,负责人
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定量化评价,中国地质调查局,2002-03,子课题负责人
石家庄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专题研究),石家庄市国土资源局,2001-02,工作组长
黑龙江省穆棱县、鸡东县地质灾害调查,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2002-03,合作负责人
湖州市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规划(专题研究),湖州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2001,工作组长
盘锦市双台河口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辽宁省国土资源厅,2003-2005,负责人
辽河油田兴-2井井中换热试验,辽宁省国土资源厅,2005-2006,负责人
辽宁省国土规划专题项目(2005TP043),2005-2006,负责人
鞍山市铁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试验工程,2005-2007,负责人
1995,西藏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缝合带研究,地质出版社
1996,华中元古宙高压变质带,地质出版社
2003,矿山环境管理实用指南(姜建军主编),地震出版社
2001年,获辽宁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2005年,获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H. 请推荐一些研究生学校
这样不好,不抄好,首先袭你自己都没弄清楚你在说什么,在做什么,先把的思路捋顺了在说……
你又要学校好,又要分数低,那你到底想怎么样啊……
管理学科的分数线确实是比较高的,在所有的学科里是最高的了,今年管理类国家线330,其实你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要上211,而且是管理类的专业,没有那么容易的,而且现在考研的人多如牛毛,管理类又这么热门,你别无选择,必须去战斗,才有可能胜利!!明白么……
但反过来,你认真去准备,其实也比一定有你想的那么难,真的,只要你用心去准备,坚持到底,不轻易言弃,你会如愿考上的!加油!
在理性的思考后,再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考量后,做个决定,考什么学校,然后埋头去做,这是最重要的。不要想着怕吃苦
I. 鞍山原来在四隆附近的书市现在搬到什么地方了,请告诉详细地址
现在的书复市搬到了欧萨图书城制!你要是师范学院的学生就坐往站前方向走的602,在解放路(解放东路)站下车,往前走50就是!或者坐202,在交警支队下车,在前面的交通岗往左走(往西),大约300米就是!如果你是师范专科生的话也是坐202在交警支队下车!如果是科大学生的话就坐34路在智慧成西门下车,过马路坐往站前方向的一环,在中华南路站下车,过马路就是!
J. 中国变质岩石学周年回顾
游振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引言
1949年以前,中国变质岩石学的研究相对薄弱,即使有一些变质岩方面的著述,也是偏重于变质地层学方面的。但从一些早期研究,如1941年程裕淇《西康道孚附近之古生代晚期喷出岩及其变质》(中国地质学会志21卷1期),1944年彭琪瑞与朱夏《西康富林附近之震旦纪前火山岩系及侵入岩》(中国地质学会志24,1~2期),1945以后重要的研究工作,如1948年陈梦熊《甘肃中部皋兰系变质岩之初步观察》和宋叔和《甘肃皋兰杂岩之初步研究》(中国地质学会志28卷,2/4期),明显看出当年变质岩石学研究与矿产勘查密切结合的趋势。
另外,此一时期变质构造岩的研究也已经引入,例如,1946何作霖《山西五台结晶片岩之岩组研究及其在构造上之意义》王嘉荫《衡山花岗闪长岩中石英脉之岩组分析》(均见中国地质学会志26卷),便是代表作。
1949年以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百废待兴,变质岩石学也获得迅速发展的机遇。60年来完善了变质岩石学学科的建设,开拓了研究领域,深化了研究内容,提高了科学研究水平,促进了地质找矿事业的发展。本文试图对1949~2009年这60多年来变质岩石学的进展作一简要回顾。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8)
由于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工业发展的需要,中国变质岩石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得到蓬勃的发展。在铁矿找矿方面,李春昱、沈其韩等在鞍山的找矿勘探获得进展,《辽宁鞍山樱桃园至眼前山铁矿地质》专著于1958年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程裕淇等领导的对湖北大冶-鄂城等地的铁矿勘探综合形成了“对于勘探中国铁矿问题的初步意见”(1953,《地质学报》33卷2期),黄懿、裴荣富等“论大冶式铁矿”(1957,《地质学报》37卷2期)。在铜矿方面,李希勣等“云南东川铜矿地质”(1953,《地质学报》33卷2期),宋叔和“祁连山一带黄铁矿型铜矿的特征与成矿规律”(1955,学报35卷1期),以及基于中条山铜矿的普查王植发表的“中条山式斑岩铜矿”(1957,学报37卷)等,都是很有影响的论文。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一系列基础地质问题摆在面前:鞍山式条带状铁矿的成因,涉及华北前寒武纪发展的认识;大冶矽卡岩型铁矿,涉及矽卡岩成因及岩浆热液成矿;甘肃白银厂铜矿的勘探,引出细碧-角斑岩的发育与区域构造的认识问题。
前寒武纪地质方面,王曰伦领导的五台山地质队,结合铁矿普查,对五台山五台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以该队名义提出“五台山五台纪地层的新见”(1952,学报32卷),提供了五台山五台群地层剖面,对该区前寒武纪的认识刷新了Belly Willis等人“Research in China”一书对五台山的概略认识。大致与此同时,赵宗溥(1954)发表“中国前寒武纪地层问题”(学报,第34卷)。
1956~1957马杏垣教授领导的北京地质学院师生对五台山进行了系统的1:5万地质调查,较全面研究了五台山的地质构造,并且厘定了该区的地质构造发展历史,为研究华北地区前寒武纪奠定了基础。
三、发展时期(1958~1978)
为了满足国家战略矿产资源发展的要求,1958年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之外,普遍开展了1:20万的区域地质测量和矿产普查工作,为全国地质矿产情况的了解奠定了基础。其中高校的地质院系师生贡献很大。
以北京地质学院为例,马杏垣教授领导的湖北大队,池际尚教授领导的山东大队,赵鹏大教授领导的福建大队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山东大队为例,1958年起与山东省地质厅合作组建山东区域地质测量第一大队,对山东西部泰安、新泰等8幅开展1:20万区域地质测量,1959年开始向西扩大至肥城、济宁,向东扩至掖县、日照、胶南共14幅。1961年有8幅通过部级验收。通过多年的工作,对泰山群进行了详细研究,从中识别出新泰雁领关组和山草峪火山沉积变质岩系,揭示了胶东与鲁西在地质结构上的明显差异。在鲁西,寒武系之下还有一层晚前寒武纪的土门组,不整合于泰山群变质基底之上,这就深化了对郯庐断裂的认识,指出沂沭断裂带的存在。这些实际资料成为日后研究山东省区域地质的基础。
在北京地区,陈光远、王仁民研究了密云铁矿成因。王仁民等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发现了密云群麻粒岩中的多相变质作用,有关论文于1963年11月在北京地质学院召开的中国第一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该会议论文集 1964年出版。
与此同时,在董申保教授领导下,长春地质学院师生对东北和胶东地区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变质建造的概念,强调混合演化作用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深入论述花岗岩的成因等,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地质学家和矿床地质学家。1964贺同兴等合作编写的《变质岩石学》作为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出版,在国内使用甚广。
20世纪60年代在程裕淇、王曰伦的领导下,首次对中国前寒武纪地层进行了总结性研究,编制出1:300万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图及矿产图,1963年以程裕淇为首编纂的《变质岩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工作方法》出版,成为变质岩发育区研究工作的指南。
四、改革开放(1979~2009)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给中国科技界带来了春天,地质行业也不例外。大家奋起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1986年董申保、沈其韩院士主编的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问世,总结了我国各地区各时代变质岩的分布,系统总结了中国变质作用及其演化。该成果反映了我国变质地质研究的新水平,具里程碑意义,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关注。由于同位素年代学技术的发展,过去有争议的岩群,都获得更准确的定年。在鞍山和冀东的一些老变质岩发育区,相继借助锆石U-Pb法获得35亿年以上的变质年龄,为早前寒武纪古陆核的存在,提供了信息。
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的兴起,拓宽了变质岩石学研究的领域,使人们认识到变质压力大于2.5GPa的条件下岩石的变质作用,很好地揭示了岩石从地表俯冲到地幔深度而后迅速折返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大别-苏鲁成为国际上研究超高压变质的热点之一。1995年夏,国际榴辉岩野外工作会议在大别山召开。1998年国际科学钻探计划在青岛召开学术会议,为中国实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选址。在以许志琴院士为首的科学团队努力下,2001年6月25日在江苏连云港东海县“科钻一井”开钻,历时5年,钻井深度5185m,是全球大陆科学钻探中深度最大的全取心钻井,钻孔的岩石资料以及伴随的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全套资料已陆续发表。近年来超高压变质研究正向着深度和广度两方面迈进,在深度上,联系到碰撞造山作用,认识到板块俯冲的深度可以到达地幔200km(Ye et al.,2000);在广度上,超高压研究重点有西移的趋势。张立飞等在天山的超高压变质带的系统工作,利用白云石变成菱镁矿+文石的反应推断大陆沉积物深俯冲150km,提出变质禁区的新认识,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在变质岩成因方面,我国学者也有突出表现。吴春明博士近年来所进行的关于变质作用温压计的新探索,特别是泥质岩变质压力计方面的成果,已被国际权威教科书(Kurt Bucher & Rodney Grapes,2011,Petrogenesis of Metamorphic Rocks(8thed),Springer)所引用。
超高压变质是一种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这几年国内集中注意了超高压变质,超高温变质却少有报道。所谓超高温是指变质温度高达850℃以上,以出现假蓝宝石、大隅石、刚玉等高温矿物为特征。国内过去曾报道东北麻山群出现一例,后来湖北黄陵背斜也有过报道,值得进一步发掘,应在现有高温麻粒岩-孔兹岩发育区中详细追索。
撞击变质作用也是一种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是地外天体陨击地球所引发的瞬时高温和动态高压所导致的变质作用。世界上目前已经确定的陨石坑大致170多个,我国学者经过数十年努力,目前已经确认的陨石坑有两个:一是海南白沙,王道经于1992年发现,陨击作用发生于距今70万年前,坑径3800m;另一是辽宁岫岩,陈鸣于2007年报道,陨击作用年龄距今5万年,坑径1800m。后在陨石坑中心实施科学钻探,终孔深度307m,获得比较系统的地层、地质和岩石学资料,可供进一步研究。
混合岩化作用是大陆地壳岩石在深部高温部分熔融的产物,是一种介于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之间的变质作用,因而也是一种极端的变质作用。以往在解释混合岩化现象时往往注意其交代作用的形迹,以致交代成因说一度盛行。挽近期的地质岩石学研究主张熔融作用是混合岩化的主要机制(Sawyer and Brown,2008)。这一点已经被许多混合岩的包体中出现熔体残余以及花岗岩熔融实验所证实。但是,部分熔融的天然标本则尚未见报道。
2004年意大利 Bernado Cesare 在西班牙东南的新近纪火山岩省(Neogene Volcanic Province,NVP)的英安岩成分火山喷发岩石中发现了变质沉积岩的包体,具无石英矿物组合:石榴子石+斜长石+黑云母+矽线石+石墨+玻璃质±堇青石±钾长石±尖晶石,据包体岩石化学成分[大约 SiO244%,Al2O331%,FeO(全铁)10%]应用温压计求得平衡温度为850℃±50℃,压力为(5~7)×108Pa,相当于麻粒岩相。所以该岩石原岩应是炭质泥质岩经深熔作用抽提了40%~60%(wB)的花岗岩,并被基性岩浆混染,成为英安岩成分。作为部分熔融产物的玻璃质出现在石榴子石变斑晶的核部,亦可出现在黑云母边缘受到溶蚀的部分甚至出现于岩石内一些强干性组分两侧的压力影中或沿面理分布,说明玻璃质形成于岩石发生深变质阶段,是麻粒岩相变质阶段部分熔融的产物,纯因火山喷发将其带到地表迅速淬火冷却遂成玻璃态出现。以上的发现,加深了对岩石深熔作用的理解。
联系“十二五”规划,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对矿产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温总理于(2011年9年2日)在地质矿产部视察工作时指出:地质勘查是技术密集型,需要科技进步来推动,开展基础和前沿的研究,要加强成矿理论、找矿方法研究和开展技术革新。结合当前地质科技发展现状,今后地质科学研究应当更加结合实际。变质岩与多种矿产资源,包括金属、非金属,都有密切的联系。仅以与极低级变质(very low grade metamorphism)有关的成岩作用(diagenesis)与近变质作用(anchimeta-morphism)的划分来说,这一技术对于在泥岩、页岩中选定合适的核废料放置区段,以利环境保护,就起很大作用,它还可以决定碳氢能源资源的配置。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系统测定沉积岩中伊利石结晶度,可以构绘油气田的远景,是一项很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一些生产部门正在进行中。
对于变质岩石本身,在变质共生分析方面,运用拓扑学原理提高变质岩成因分析的水平,是一项理论水平很高的工作,应用面很广,目前从事此项研究的人还不多,有待推广和提高。我们期待未来十年变质岩石学各方面将会有更加辉煌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沈其韩.著作目录.岩石学报,2011,27(4):1246~1252
[2]王仁民等.古岩求索录.北京:地震出版社,2009,2~15
[3]游振东.五十年来的中国变质岩石学.见:王鸿祯主编.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144~152
[4]Sawyer E Wand Brown Meds.Working with Migmatites Short Course Series V 38 Quebec.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 of Canada,2008,37~55
[5]Bucher K,Grapes R.Petrogenesis of Metamorphic Rocks 8thedition.Heidelberg Spinger:2011,118,182
[6]游振东,刘嵘.陨石撞击作用研究现状与前景.地质力学学报,2008,24(1):22~32
[7]Frey M and Robinson D.Low-Grade Metamorphism Blackwell Science,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