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爱国地质大学
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校训是什么
中国地质抄大学武汉的校训是:
求真务实袭,艰苦朴素
‘艰苦朴素’就是要坚持朴实无华、艰苦奋斗的作风。‘求真务实’就是求大学之真,务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创建高水平大学之实;求科学之真,务勇攀高峰、探索地球系统科学等奥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实;求育人之真,务培养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识广博的爱国爱校人才之实;求民主之真,务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教授治学之实。”
中国地质大学,简称地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列入“111计划”和“卓越计划”。是“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重要成员,被誉为“中国地球科学的最高学府”。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
❷ 介绍下中国地大(武汉)环境学院工程水文地质方向的带研究生的老师!合适我追分
导师姓名 所在单位 导师类别 专业1名称 专业2名称 专业3名称
陈崇希 环境学院 博士生导师 水文学及水资源
陈刚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水文学及水资源 地质工程
陈家超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水文学及水资源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成建梅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水利工程 地质工程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田廷山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周金龙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周发武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 无第三专业
靳孟贵 环境学院 博士生导师 水文学及水资源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
刘延峰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水利工程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无第三专业
汪丙国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水利工程 环境工程
郭清海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孙蓉琳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水文学及水资源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水利工程
丁国平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水文学及水资源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周建伟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水利工程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马传明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水利工程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李华平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水利工程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文章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水利工程 水文学及水资源 无第三专业
王兆凯 环境学院 博士生导师 水文学及水资源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蔡五田 环境学院 博士生导师 水利工程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梁杏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水文学及水资源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唐仲华 环境学院 博士生导师 水文学及水资源
万军伟 环境学院 博士生导师 水文学及水资源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王增银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水文学及水资源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袁道先 环境学院 博士生导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周爱国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生态地质学 水文学及水资源 环境工程
蒋忠诚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水文学及水资源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张家发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水文学及水资源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侯春堂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水文学及水资源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马腾 环境学院 博士生导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王贵玲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水文学及水资源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李海龙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水文学及水资源 无第二专业 无第三专业
罗朝晖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无第三专业
焦赳赳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无第三专业
方汉平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无第三专业
李瑞敏 环境学院 博士生导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生态地质学 无第三专业
武选民 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生态地质学 无第三专业
张宗祜 环境学院 博士生导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无第三专业
❸ 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
詹天佑(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字眷诚,号达朝,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汉族,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广东南海。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习铁路工程,毕业论文为《码头起重机研究》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造"竖井施工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唐山铁路
1888年,詹天佑由老同学邝孙谋的推荐,到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被湮没了七年之久的詹天佑才有机会献身于祖国的铁路事业。
此时正值天津-唐山铁路施工,他不愿久居天津,就亲临工地,与工人同甘共苦,结果只用八十天的时间就竣工通车了。但李鸿章却以英人金达之功上奏,并提升金达为总工程师。
滦河大桥
1890年清政府又修关内外铁路(今京沈铁路),以金达为总工程师。
詹天佑(后排右二)等留美幼童组织的棒球队
1892年工程进行到滦河大桥,许多国家都想兜揽这桩生意,金达当然以英人为先,但英人喀克斯以建不成桥而失败。日本、德国的承包者也都遭失败。之后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建造,由于交工期限将至,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同意詹天佑来试试。詹天佑详尽分析了各国失败原因,又对滦河底的地质土壤进行了周密的测量研究之后,决定改变桩址,采用中国传统的方法,以中国的潜水员潜入河底,配以机器操作,胜利完成了打桩任务,建成滦河大桥。
这一胜利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詹天佑为该会会员;此后,詹天佑又领导了京津铁路、萍醴铁路(萍乡至醴陵)等铁路的建筑。
新易铁路
袁世凯为讨好那拉氏,1902年奏请修建一条专供皇室祭祖之用的新易铁路(高碑店至易县)。坐火车去祭祖,那拉氏自然高兴。为了不误1903年祭祖之用,命袁世凯于六个月内完工。袁世凯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尽管此路价值不大,却是中国人自修铁路之始。因此詹天佑仍是非常重视。詹天佑彻底抛弃了当时外国人必须在路基修成之后风干一年才可铺轨的常规,仅用四个月的时间以极省的费用建成新易铁路。大大鼓舞了中国人自建铁路的信心,为后来京张铁路的修筑打下良好基础。
慈禧嘉奖
一提起詹天佑,很多人自然就想到了京(北京)张
詹天佑勇敢地担当起京张铁路总工程师
(张家口)铁路,因为那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而这条铁路的总工程师就是詹天佑。作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在那个时代是怎么脱颖而出,让当时实际执掌清王朝权柄的慈禧所看重的呢?
詹天佑,广东南海(今广州佛山)人。1861年生人,同治十一年(1872年),年仅12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投考幼童出洋预备班。不久,被录取。詹天佑自己在回忆这一段历史时写道:“余十二岁,同治十一年三月十五日随香山道台容闳大人由香港搭上海火船,于三月二十八日到上海。奉大宪招入上海出洋局内读唐番书。高州主事陈兰斌老师教唐书,容大人教番书,于七月初八日出洋学习,奉旨钦赐官生,赏赐袍、顶戴,是日随陈兰斌老师拜别上海,下船往花旗国肄业机艺。”
光绪四年(1878年),他在老师诺索卜夫人和容闳的支持下,考取了美国耶鲁大学。进入土木工程系,就读铁路工程一科。三年后毕业,数学考试为第一名,得了学士学位。
詹天佑回国以后,几经周折,于1888年转入中国铁路
詹天佑指挥修造的滦河铁路桥
公司,担任工程师。他上任不久,正赶上建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铁路桥一开始由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是因为河床泥沙很深,水流湍急,英国人“急流勇退”,不干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勘测,日本人也没有敢接手;最后请德国工程师出马,同样败下阵来。正当三个国家工程师束手无策时,詹天佑提出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同意詹天佑试一试。詹天佑分析三位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与工人一起实地调查,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确定桥墩的位置,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大获成功。滦河大桥的建成让各国铁路工程师刮目相看,也让清政府知道了詹天佑的能力和水平。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决定修建新(河北省
新易铁路由詹天佑指挥建成
新城县高碑店)易(易县)铁路。为什么要修这么一条铁路呢,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清室去清西陵祭拜;为了不误慈禧次年去清西陵拜谒而用,限期六个月完成。朝廷任命詹天佑担任这项工程的总工程师。
尽管当时这条铁路线民用价值不大,却是中国人自修铁路之始,因此詹天佑仍是非常重视。从测量到通车,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比预定期限提前了两个月。慈禧坐上这趟专列甚为高兴,特意召见了詹天佑。为了对詹天佑筑路有功有所表示,慈禧竟将随身所带的珠宝赏赐给詹天佑。詹天佑仅取了一只钟作为纪念,其余的全部分给了参加筑路的工程人员。
仅用四个月的时间,以极省的费用建成新易铁路,这一成果大大鼓舞了中国人自建铁路的信心。当时中国的筑路权被外国人所控制,中国铁路公司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洋人控制了一切,这个现象引起很多中国人的不满,纷纷要求“中国铁路要由中国人修建”。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决定由中国人自己修建京张铁路,这正是詹天佑的梦想。京张铁路的修建时期,实际上执掌大权的是慈禧太后,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还与慈禧有一定关系。[3]
京张铁路
詹天佑与家人在武汉合影
张家口为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南北旅商来往之孔道,向来为兵家所必争,因此京张铁路就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当清廷要修京张路的消息传出后,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俄誓不相让,双方争持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如果清廷不借外债,不用洋匠,全由中国人自修此路,双方可都不伸手。这样,清政府就打消了求救于洋人的念头而一心自修了。
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清楚地知道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他首先必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他给他的美国老师诺索朴夫人的信中就这样说:“如果京张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在我接受这一任务前后,许多外国人露骨地宣称中国工程师不能担当京张线的石方和山洞的艰巨工程,但是詹天佑坚持中国人自己修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心。
詹天佑勘测了三条路线,第二条绕道过远为不可取。第三条就是今天的丰沙线。由于清廷拨款有限,时间紧迫,詹天佑决定采用第一条路线,即从丰台北上西直门、沙河、经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怀来、鸡鸣驿、宣化到张家口,全长360华里。全线的难关在关沟,这一带叠峦重嶂,悬殊峭壁,工程之难在当时为全国所没有,世界所罕见;坡度极大,南口和八达岭的高度相差180丈。詹天佑把全线分为三段:丰台到南口为第一段,南口到康庄为第二段,余为第三段。
京张铁路建成典礼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又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重新勘测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都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叠,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一百多米,是居庸关的三倍长。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然后再在康庄附近开一口直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一共有作6个工作面。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大量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詹天佑为了缩短工期,想出了“竖井开凿法”,为了火车上山,创造了“人”字形线路,这些方法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南口詹天佑办公室(27张)1905年9月4日正式开工,12月12日开始铺轨。就在铺轨的第一天,一列工程车的一个车钩链子折断,造成脱轨事故。这一下成了中国人不能自修铁路的证据,各种诽谤中伤纷至沓来。但詹天佑没有惊慌失措,反倒冷静地想到:此路坡度极大,每节车厢之间的连接性能稍有不固,事故就难避免。为此,他使用了自动挂钩法,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1906年9月30日第一段工程全部通车,第二段工程同时开始。难关就在第二段,首先必须打通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四条隧道,最长的八达岭隧道1,092公尺。这不仅要有精确的计算和正确的指挥,还要有新式的开山机、通风机和抽水机。前者对詹天佑都不成问题,而后者当时中国全都没有,只在靠工人的双手,其困难程度可以想见。但他们用竖井开凿法,同时向两侧开凿,外面两侧也同时施工。硬是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1908年9月完成了第二段工程。
第三段工程的难度仅次于关沟,首先遇到的是怀来大桥,这是京张路上最长的一座桥,它由七根一百英尺长的钢梁架设而成。由于詹天佑正确地指挥,及时建成。
1909年4月2日火车通到下花园。下花园到鸡鸣驿矿区岔道一段虽不长,工程极难。右临羊河,左傍石山,山上要开一条六丈深的通道,山下要垫高七华里长的河床。詹天佑即以山上开道之石来垫山下河床。为防山洪冲击路基,又用水泥砖加以保护,胜利完成了第三段工段。
京张铁路“人字形”路线
对于工程上的困难,詹天佑从未放在眼里,对于人为的障碍却使詹天佑忧愤至极。清河有个叫广宅的人,是前任道员,皇室载泽的亲戚,朝野均有势力。铁路恰经其坟地,他即率众闹事,阻止工程,私下又许以重贿,要求改道。邮传部竟不敢过问。这里北面是郑王坟,南面是宦官坟,西面是那拉氏 父亲桂公坟,要大改道不知要浪费多少时间和经费。
詹天佑以受贿为可耻,绝不改道,竟以去留相力争。最后因五大臣出洋被炸,载泽吓得不敢与闻外事,广宅才因失去靠山而同意经其坟墙以外通过。
京张铁路建成典礼此路原订六年完成,詹天佑终于提前两年于1909年8月11日全线通车了,还节余二十八万两银子。京张铁路的胜利完成,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爱国精神的充分体现。
帝国主义无时不想夺取此路,工程一开始,日本人雨宫敬次郎就上书袁世凯说:中国人无力修成此路,不如聘请日本技师较为稳妥。英国人金达也来替日本说项。詹天佑以此路决不任用任何一个外国人为由断然拒绝。居庸关遂道工程开始后,三五成群的外国人,以打猎为名常来窥探,他们希望工程失败以便乘人之危。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这口气。
京张路完成之后,詹天佑应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的聘请,于1910年任该公司总理,又于1912年5月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
中华工程学会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一起成立中华工程师会[4],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5]
出席国际会议
1919年2月,詹天佑出席远东铁路会议前留影
1919年,第一次欧战结束,詹天佑不顾身患腹疾,代表中华工程师会[6]出席远东铁路国际会议,冒着严寒赶赴会议,与企图霸占我国北满中东铁路的日方代表论战,取得了我国保护中东铁路的权利。[5]
回乡途中,他抱病再次登上长城,浩叹:“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
由于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在华角逐,竟使这位爱国的、天才的杰出工程师不能施展才能,焦虑至极。终因劳瘁成疾,于1919年4月24日下午三时半逝世于汉口,享年五十八岁,詹天佑的夫人为谭菊珍女士。
他锲而不舍,在铁路战线上与列强斗争不息的事迹,和他身上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与科学精神高度融合的品质,将和后人为他树立的铜像一起,永远给我们无限启示。
献身筑路
1888年,詹天佑进入天津中国铁路公司,携家生活在工地,从帮工程师做起。开始献身筑路,主事的外国领导常派他到最困难工段。由于强烈的事业心和认真工作,他初入铁路,就优质完成塘津(塘沽至天津)铺轨工程。在津榆铁路滦河大桥修筑中,解决了外国工程师未能解决的桥墩基础施工困难,首次在中国铁路采用压气沉箱法筑墩台基础建桥成功,该桥长630余米,为黄河大桥建成前中国铁路最长钢桥。其胜利建成,中外注目,中国工程师的创造才能,开始引起外国注意。1894年,他被选入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为加入此学会的第一名中国工程师。
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关外铁路停工,他由关外铁路调往津卢铁路(天津至北京卢沟桥),率队测量并从事修路。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中中国失利,沿海铁路加紧修筑,詹天佑被派往锦州铁路任驻段工程司,并指挥修筑沟帮子至营口支线(约73公里)。1900年营口支线通车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关内外铁路被英、俄占领,关外铁路停工,詹天佑被派往江西萍醴铁路。在该路,他反对外国工程师采用窄轨轨距的主张,坚持采用标准轨距。1901年,辛丑和约签订后,关内外铁路由英、俄两国归还中国,詹天佑参加自帝俄手中收回该路,并迅速修复通车,工作出色,引起清政府注意。
1902年,为慈禧至西陵谒陵,清政府决定修筑新易铁路(新城县高碑店至易县梁各庄43公里),由于英、法两国争夺修筑权,相持不下,清政府只好自力修筑,派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尽管工期紧迫,并在冬季施工,1903年4月即建成通车。该路之迅速建成,为其后自力修筑京张铁路做了准备。这期间,詹天佑返粤奔父丧后,勘测了潮汕铁路(潮州至汕头39公里),归途中路过上海,被聘为上海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参议,筹划江苏沪宁铁路并调查道清铁路(道口至清化150公里)。
为国争光
1905年到1909年,为发展商业,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詹天佑被派主持修路,先任总工程司兼会办,后升任总办兼总工程司。该路自北京至张家口,穿越军都山脉,地形险峻,工程异常艰巨,长约200公里,为通往西北之要道。为争夺修路权,英、俄两国相持不下,清政府决定自力修筑,但缺乏信心。外国人纷纷议论,认为中国无力完成此路修筑工程。詹天佑则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他面对着外国人的讥讽,以大无畏气概,率领全体筑路人员,知难而进,齐心为国争光。
修筑之初,工程技术人员缺乏,詹天佑率仅有的两名工程学员,于1905年5月,自丰台经南口、八达岭,勘测至张家口,随即回测,并选测了自延庆州绕过八达岭经德胜口、十三陵到昌平的比较线(对永定河谷路线,也曾考虑,以工程艰巨,限于经费及工期无可能采用,故未勘测)。6月回到天津总局,提出勘测及调查报告,并拟定修筑方案。计划分三大段修筑,第一段(丰台至南口)先行开工,以早日通车运输而获利;第二段(南口至岔道城)及第三段(岔道城至张家口),再详细勘测。特别是第二段中南口至八达岭,地形险峻,更须进一步选测比较线。报告中称,“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可早享一日之至便利,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而路工之难,亦实为向来所未有。”
保路爱国
川汉铁路开工典礼四川古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而交通不便。英、法两国,早拟从中国西南地区入手,掠夺铁路修筑权,从而在经济上、政治上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京张铁路自行建成,推动了各省自办铁路的发展。四川、湖北人民决心集资自力修筑川汉铁路,计划由成都经重庆、万县(今万州)至宜昌,长约1200公里,并以宜昌至万县为首段工程,长300余公里。宜万段沿三峡而进,沿途连山大岭,险峻异常。两省议决,湖北省境内工程由四川省代修。1907年,四川省商办川汉铁路公司成立于成都,川、鄂两省民众呼吁派詹天佑主持路工,1909年,詹天佑被派任川汉铁路总工程司兼会办,只因京张铁路工程未完,一时不能分身。经商议,先选派副手颜德庆离京张往宜昌,任川汉铁路副总工程师。由于湖北宜昌至四川万县(今是重庆市万州区)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而被迫停止。约100年后,建川汉铁路的梦想于2003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宜万铁路才正式动工,2010年12月正式通车。出川的梦想终于实现。
在保路运动发展过程中,詹天佑对清政府的腐朽没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广州紧张,富者多逃香港,商办粤路公司人员,出现离散倾向,詹天佑的朋友亦劝他不要留住广州。他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宣布决心坚守岗位,任何人想走可以离开,但须把经办工作交待清楚。在詹天佑的影响带动下,粤路公司无一人离去,在整个革命期间,列车照常开行。而邻近的广三铁路,因领导人员率先逃跑,铁路运输和财产损失重大。
1912年5月,孙中山从事实业建设,首先到广州视察广东省商办粤汉铁路公司,詹天佑率公司人员欢迎。孙中山指示:“粤汉干路,关系民国建设前途盛大,且大利所在,并为振兴实业之首务。……望速图之。”
同年9月,孙中山到达北京的时侯,视察了京张铁路和张绥铁路工程局,并向报界宣布,拟请詹天佑等人筹划全国铁路。
家族成员曾祖父
詹天佑是婺源县庐坑村詹氏的第四十一代传人。詹氏的第三十七代世祖、詹天佑的曾祖父詹万榜,字文贤,生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
詹万榜的父亲詹锦千是个商人,在本乡开了个名为“大昌”的杂货铺。他生有八个子女,詹万榜居三。由于子女多、花费大,杂货铺不敷家用,詹家负债累累,诸兄弟只好分家自谋生路。詹万榜颇有志气,在父母故世之后,决意不受祖遗产业携眷搬到下村高胡山另居,因小时读过几本医书,便挂牌行医。正值乾隆盛世,人民在长期战乱中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农业有所发展,商业也渐为兴旺。婺源茶叶销售日增,而且飘洋过海,成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中上层人物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那时的婺源绿茶都是就地加工,再运往广州口岸出口。由于收价低廉,出口销价很高,不少茶商发了大财。詹万榜竟也心动,贩了一批茶叶前往广东。
谁知经商不利,不仅倒赔了血本,而且连回家的路费也无着落,只好羁旅广州,靠故友乡亲接济以度时日。当时在广东的徽州商人为数众多,亦有婺源人经商发了财的,经他们慷慨解囊,詹万榜遂在广州西关外开了一家名为“万孚”的小茶行。小茶行日渐兴旺,逐渐归还了欠债,而且还用余钱捐了一个太学士的官。
此时,詹万榜雄心勃勃,把儿子也带往广东,决心依附广州十三行的势力,打开更大的局面。儿子詹世鸾不负父望,佐父经商,生意更为发达。詹世鸾意识到,经商不能没有官帽,也捐了一个侯选布政司经历的官,列授儒林郎,有了六品顶戴。
父亲
到了詹天佑父亲詹兴藩时,遇上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的大炮把长期控制外销贸易的“十三行”轰掉了,在广州的外贸小商人,开始衰落。不久,詹氏的茶行也宣告破产。詹兴藩一家由广州迁往南海,一边读书,一边种田,以维持家计;1861年3月27日,太平军与清政府鏖战的炮火正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余烟未尽,詹天佑在广东南海的一个农民家里呱呱坠地了。
同治六年湘系军阀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中国第一个留美的耶鲁大学毕业生容闳,向他献了一个选派幼童出洋赴美的“条陈”。三年后,这个“条陈”终于得到清政府的批准。留学生共分四批,名额为一百二十人,年龄为十二至十五岁。清政府并指定容闳到香港主持“选送幼童出洋肄业”的招生工作。
此时,詹兴藩有个同乡在香港经商,名叫谭伯村。他非常喜欢詹天佑。
1871年春天,谭伯村特地从香港赶到南海,劝詹兴藩不要放弃詹天佑留洋的机会,说这是“洋翰林”,一辈子的“铁饭碗”。而詹兴藩迟疑不决,直到谭伯村答应把自己的第四个女儿(詹天佑的夫人谭菊珍)给詹天佑配亲,这事才算定了下来。
个人故居
詹天佑故居共有两处,一为广州詹天佑出生地;詹天佑故居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51号,建于1912年,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由他本人亲自设计监造。
詹天佑故居
湖北省武汉市故居是一栋砖木结构的西式二层楼房。其向阳的东、南、西三面环以回廊,其中东立面回廊采用券柱式,南、西立面则为廊庑。主入口为八字形石台阶,大门、走廊均居于正中,呈内走廊布局。在上下两层走廊的两侧各有三间大小不等的房间,楼上右前房为詹天佑的卧室。顶部为红瓦四面坡屋面,设有阁楼和老虎窗。楼前是种植葡萄和花草的庭院。现保存完好,辟有詹天佑故居陈列。
2001年06月25日,詹天佑故居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詹天佑的出生地和故居纪念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古朴的青砖、木趟栊和满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关大屋。
相关名言
勿屈己而徇人,勿沽名而钓誉。
以诚接物,勿挟褊私;圭壁束身,以为范例。
各出所学,各尽所能,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
❹ 参考文献及资料
[1]李贤彬,李后强,丁晶.人地协同论的理论框架[J].大自然探索,1996,15(56):23~28
[2]李后强,艾南山,汪富泉.人地协同论:可持续发展模型构建的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3):48~53
[3]魏宏森,曾国屏.试论系统的层次性原理[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5,3(1):42~47
[4]张鲜化,陈金泉.多目标突变论在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决策中的应用[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5,26(3):51~55
[5]侯敏,张有坤.多目标突变论在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决策中的应用———以抚顺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8,24(1):54~56
[6]徐恒力.环境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7]邵桂华.渐变与突变的整合:突变论的体育教学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104~108
[8]吴效军.城市地质安全战略与城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J].规划师论坛,2002,18(1):14~16
[9]陈华文.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地质环境的经济学分析———以上海城市地质环境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4
[10]韦仕川.土地利用规划的地质环境分析及研究应用:以东莞市为例[D].浙江:浙江大学,2008
[11]金浩,数量经济学的内涵及前沿问题[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33(2):116~120
[12]张屹山,金成晓.数量经济学的特定内涵与学科定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2002,19(11):5~8
[13]周惠成,陈守煌.有模糊约束的多阶段多目标系统模糊优化理论与模型[J].水利学报,1992,22(2):29~36
[14]唐加福,汪定伟.模糊优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综述[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0,17(2):160 ~ 164
[15] 吴龙军,陈华平,田智慧 . 模糊优化理论在多目标多阶段决策系统中的应用 [J]. 价值工程,2004,23 (3): 110 ~ 112
[16] 杨庆,栾茂田 . 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DRASTIC 指标体系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26(2): 4 ~ 9
[17] 孙才志,潘俊 . 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评价方法与研究前景 . 水科学进展,2000,10 (4):444 ~ 449
[18] 蔡鹤生,周爱国等,地质环境评价理论与应用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19] Adams B,Foster SSD Land-surface zoning for groundwater protection. Institution of Water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gt,1992,6: 312 ~ 320
[20] El Naqa Ali. Aquif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the DRASTIC model at Russeifa landfill,northeast Jordan. Environmental Geology,2004,47 (1): 51 ~ 62
[21] Thirunalaivasan D,Karmeqam M,Venuqopal K. AHP-DRASTIC: Software for specific aquif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DRASTIC model and GIS.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2003,18 (7): 645 ~656
[22] Al-Zabet T. Evaluation of aquifer vulnerability to contamination potential using the DRASTIC method.Environmental Geology,2002,43 (1): 203 ~ 208
[23] Lasserre F,Razack M Banton Q. A GIS-linked model for the assessment of nitrate contamination in groundwater. Journal of Hydrology. 1999,224: 81 ~ 90
[24] AllerI,Bennet T,Lehr J H et al. DRASTIC: a standardized system for evaluating groundwater pollution potential using hydrogeologic settings [R]. U. S. EPA Report,1987
[25] 陈守煜 . 工程水文水资源系统模糊集分析理论与实践 [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26] 陈守煜 . 含水层脆弱性模糊分析模型与方法 [J]. 水利学报,2002,(7): 16 ~ 19
[27] 付雁鹏,高嘉瑞 . 模糊数学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M]. 武汉: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
[28] Aller L,Bennett T,Lehr J H et al. DRASTIC: A Standardized system for evaluating groundwater potential using hydrogeological settings [A]. ROBERT S K. US EPA Report [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aboratory,Ada Oklahoma,1985
[29] 孙才志,潘俊 . 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评价方法与研究前景 . 水科学进展,2000,10 (4):444 ~ 449
[30] 姜志群 . 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中 DRASTIC 法的应用 . 河海大学学报,2001,29 (2): 100 ~ 103
[31] 杨庆,栾茂田 . 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DRASTIC 指标体系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26(2): 4 ~ 9
[32] 姜志群 . 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中 DRASTIC 法的应用 . 河海大学学报,2001,29 (2): 100 ~ 103
[33] 杨晓婷,王文科等 . 关中盆地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1,23(2): 46 ~ 49
[34] 李玉,彭晓峰,陈慧青 . 统计软件 SPSS 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25 (3): 71 ~ 72
[35] 张春月,李晓奇 . 基于 SPSS 的模糊聚类分析 [J]. 见: 第七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 . 2009:99 ~ 103
[36] 胡应平 . 群决策中模糊偏好集结的软技术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9 (5): 105 ~ 109
[37] 孙培善等 . 城市地质工作概论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4
[38] 戴福初,李军,张晓晖 . 城市建设用地与地质环境协调性评价的 GIS 方法及其应用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25 (2): 210 ~214
[39] 王思敬 . 典型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5
[40] 许树柏 . 层次分析法原理 [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41] 张卫民,安景文,韩朝 . 嫡值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中的应用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2003,20 (6): 115 ~118
[42] 孟凡永 . 区间数、三角模糊数及其判断矩阵排序理论研究 [D]. 广西大学,2008
[43] 宋光兴 . 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研究 [D]. 昆明理工大学,2001
[44] 吴恒 . 城市用地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评价系统 [J]. 地理研究,1995,14 (4): 69 ~ 77
[45] 徐泽水 . 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排序方法 [J]. 模糊系统与数学,2002,16 (1):47 ~ 50
[46] Buckley J. J. Ranking Alternatives Using Fuzzy Numbers [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85,15 (1):21 ~ 31
[47] 关冲,李汉铃 . 模糊 AHP 决策方法 [J]. 管理工程学报,2001,15 (1): 63 ~ 64
[48] 胡艳欣,任茂昆 . 地质环境质量的模糊评价 [J]. 西部探矿工程,2003,15 (10): 169 ~ 170
[49] 蔡鹤生,唐朝晖,周爱国 . 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敏感因子模型 [J]. 地质科技情报,1998,17 (2): 72 ~ 76
[50] 周爱国,梁和成等 .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方法专题研究报告,2004
[51] Shu-Jen J. Chen,Hwang C. L. Fuzzy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92
[52] 刘树林,邱莞华 . 多属性决策基础理论研究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 (1): 38 ~ 43
[53] 张梅荣,姜玉英 . 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15 (2): 72 ~ 75
[54] 宋光兴 . 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研究 [D]. 昆明理工大学,2001
[55] 谭春桥,张强 . 模糊多属性决策的直觉模糊集方法 [J]. 模糊系统与数学,2006,20 (5): 71 ~ 76
[56] 周宏安 . 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 [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57] 张全,樊治平,潘德惠 . 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一种带有可能度的排序方法 [J]. 控制与决策,1999,14 (6): 703 ~ 707
[58] 潘晖 .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在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J].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 (8):83 ~ 85
[59] 谭周地 . 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区划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8
[60] 王东祥 . 搞好主题功能区划优化区域开发格局 [J]. 浙江经济,2006,23 (16): 4 7
[61] 孟昭福,薛澄泽,张增强,等 . 土壤中重金属复合污染的表征 [J]. 农业环境保护,1999,18(2): 87 ~ 91
[62] 夏立江,王宏康 .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63] 阮俊华,张志剑,陈英旭,等 . 受污染土壤的农业损失评估法初探 [J]. 农业环境保护,2002,21(20): 163 ~ 165
[64] 郑昭佩,刘作新 . 土壤质量及其评价 [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 (1): 131 ~ 134
[65] 舒冬妮 . 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探讨 [J]. 农业环境保护,1989,8 (5):30 ~ 32
[66] 王金生 . 灰 色 聚 类 法在 土 壤污染 综 合 评价中的 应 用 [J]. 农 业 环境保 护,1991,10 (4):169 ~ 172
[67] 张松滨 . 共斜率灰色聚类法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J]. 农业环境保护,1991,10 (2): 80 ~ 83
[68] DEFRA,EA (The Environment Agency). Assessment of risks to human health from land contamination: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guideline values and related research [M]. London,Environmental Agency,2002: 12 ~ 85
[69] EA (The Environment Agency),DEFRA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Food and Rural Affairs),Contaminated land Exposure Assessment (CLEA )Model: Technical Basis and Algorithms (include errata)[M]. London,The Environment Agency,2002: 12 ~ 97
[70] 罗启仕,李小平 . 上海建设用地土壤指导限值研究 [J]. 上海环境学,2007,26 (2): 77 ~ 82
[71] 施烈焰,曹云者 . RBCA 和 CLEA 模型在某重金属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比较 [J].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 (2): 241 ~247
[72] C Paul Nathanail. ,Paul Bardos.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Land [M].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2004: 60 ~ 83
[73] 周杰,裴宗平,靳晓燕等 . 浅论土壤环境容量 [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 (2): 74 ~ 76
[74] 叶嗣宗 . 土壤环境背景值在容量计算和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中国环境监测,1993,9 (3):52 ~ 54
[75] 中国水网 . http: / /www. urumqi. gov. cn/lsshwjg/zilaishui/qysh. htm.
[76] 陈梦筱 .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管理对策 [J]. 市场经纬,2006: 61 ~ 62
[77] 唐克旺 .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 国家环保总局网站 . 2006
[78] 王瑗,盛连喜,李科等 .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19 (3): 10 ~ 14
[79] 董辅祥 . 城市与工业节约用水理论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80]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城市承载力及其危机管理研究报告,2008
[81] 贾生华,张宏斌,金星 .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 模式、效果、问题和对策 [J]. 现代城市研究,2001,(3): 44 ~ 47
❺ 海南省琼海县幅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方法探讨
薛桂澄 徐忠胜 夏长健
(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口570206)
摘要:本文探讨了海南岛东北部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了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确定评价原理与评价方法,探讨如何评价技术标准和评价技术方法等问题。
关键词: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海南省琼海县幅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是国土资源部2000年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由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于2003年完成。通过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从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地质资源、人类活动等环境要素出发,分析评价了海南岛东部地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状况,为海南“生态省建设”供了科学依据。
1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系统
根据琼海县幅研究区的地质环境特征,确定的主要环境要素有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地质资源、人类活动等4个子系统和7个环境因子,按其主次及相关性建立评价系统网络如图1。
10 评价步骤
根据评价体系,第一步在研究区1:25万图幅上按坐标网进行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单元面积为5×5km2,共划分669评价单元(网格),并进行编号,以网格中心的坐标代表该评价单元;第二步对每个评价单元的九个评价因子进行赋值,其资料来源X1来自1:5万地形图,X2来自第四纪地质地貌图,X3来自地质图,X4来自海南地图册,X4来自潜水水文地质图,X5来自生态地质环境图,Y1来自土壤元素等值线图(全K),Y2来自土壤元素等值线图(全P),Y3来自土壤元素等值线图(全N);第三步先计算二级评价因子的综合值作为该因子的值,然后再计算一级评价因子的综合评价值;第四步通过综合评价值进行分区和计算机上作图。
11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全区669个评价单元,综合评价值在1~6之间,缺少>6的综合评价值,因此,研究区缺少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差等区和极差区,只有3个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份区,即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优等区、良好区、中等区。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总体上是好的,Ⅰ级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优等区)区内零星分布,面积1358.5km2,占研究区8.9%;Ⅱ级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良好区)整个区内都有分布,面积12442.8km2,是区内大部分,占81.6%;Ⅲ级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主要有分布人口密集和有地质灾害存在的区域,面积1442.5km2,仅占9.5%,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12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控制因素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影响主要因素是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海南处于热带,光、热、水充足,土壤极为发育,岩石和土风化分解的矿物质丰富,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大多都在良好级以上,然而受人类活动(垦荒、采矿、地面建设)的影响,土地沙化、土地荒漠化等地质灾害的发展,势必造成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的下降,如东北部的海岸带由于开矿的影响,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将继续下降,海岸侵蚀、崩塌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也会造成海岸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下降,这主要集中分布在文昌市东郊和澄迈县玉包角等地区。
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对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限制人为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减少水土污染,开展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海岸侵蚀、崩滑流等地质灾害的治理,将有利于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向好的方向发展。
13 结论
(1)生态适宜度是指某一区域内环境因素对生态影响程度,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依生态适宜度进行评价。
(2)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分4步进行:一是确定评价系统;二是确定影响生态因子,筛选和确定评价因子;三是根据各评价因子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评价因子的赋值及权重;四是评价单元的综合计算和进行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
(3)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大多都在良好级以上,全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分3个区,即优等区、良好区、中等区。
参考文献
[1]周爱国,蔡鹤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与应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2]廖香俊,丁式江,张本仁等.海南省东北地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地质与勘探,2004,39(6):68~70
[3]廖香俊,丁式江,吴丹等.琼东北地区土壤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中国农业通报(地球化学版),2004,20:64~67
[4]廖香俊,冯亚生,丁式江等.海南岛东北部地质环境评价.吉林大学学报,2005,35(5):646~652
[5]丁式江,廖香俊,冯亚生等.海南省琼海县幅1:25万生态地质环境调查报告.2003
[6]丁式江,廖香俊,冯亚生等.海南岛热带地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方法.2003
The Discussion on Quality Appraisal Technology Method of Ecology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Qionghai, Hainan
Xue Guicheng, Xu Zhongsheng, Xia Changjian
( Hain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Haikou 570206)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and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eco-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north-east of Hainan Island and determines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assessment.
Key words: Eco-ge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Evaluation method
❻ 爱国人士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7月8日年仅11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
詹天佑在美国先后就学于威哈吩小学,弩哈吩中学,1881年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并写出题为《码头起重机的研究》的毕业论文,获学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回国后詹天佑入马尾船政学堂学习,学成后派往福建水师旗舰“扬武”任炮手,参加了马尾海战。战后被调入黄埔水师学堂任教习。
1888年,詹天佑由老同学邝孙谋的推荐,到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被湮没了七年之久的詹天佑才有机会献身于祖国的铁路事业。此时正值天津-唐山铁路施工,他不愿久居天津,就亲临工地,与工人同甘共苦,结果只用八十天的时间就竣工通车了。但李鸿章却以英人金达之功上奏,并提升金达为总工程师。詹天佑之功就这样被剽窃了。
1890年清政府又修关内外铁路(今京沈铁路),以金达为总工程师。1892年工程进行到滦河大桥,许多国家都想兜揽这桩生意,金达当然以英人为先,但英人喀克斯以建不成桥而失败。日本、德国的承包者也都遭失败。由于交工期限将至,金达才不得不求于詹天佑。詹天佑详尽分析了各国失败原因,又对滦河底的地质土壤进行了周密的测量研究之后,决定改变桩址,采用中国传统的方法,以中国的潜水员潜入河底,配以机器操作,胜利完成了打桩任务,建成滦河大桥。这一胜利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詹天佑为该会会员。
此后,詹天佑又领导了京津路、萍醴路(萍乡至醴陵)等铁路的建筑。
袁世凯为讨好那拉氏,1902年奏请修建一条专供皇室祭祖之用的新易铁路(高碑店至易县)。坐火车去祭祖,那拉氏自然高兴。为了不误1903年祭祖之用,命袁世凯于六个月内完工。袁世凯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尽管此路价值不大,却是中国人自修铁路之始,因此詹天佑仍是非常重视。詹天佑彻底抛弃了当时外国人必须在路基修成之后风干一年才可铺轨的常规,仅用四个月的时间以极省的费用建成新易铁路。大大鼓舞了中国人自建铁路的信心,为后来京张铁路的修筑打下良好基础。
张家口为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南北旅商来往之孔道,向来为兵家所必争,因此京张铁路就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当清廷要修京张路的消息传出后,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俄誓不相让,双方争持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如果清廷不借外债,不用洋匠,全由中国人自修此路,双方可都不伸手。这样,清政府就打消了求救于洋人的念头而一心自修了。
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清楚地知道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他首先必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 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他给他的美国老师诺索朴夫人的信中就这样说:“如果京张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在我接受这一任务前后,许多外国人露骨地宣称中国工程师不能担当京张线的石方和山洞的艰巨工程,但是我坚持我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心。
詹天佑勘测了三条路线,第二条绕道过远为不可取。第三条就是今天的丰沙线。由于清廷拨款有限,时间紧迫,詹天佑决定采用第一条路线,即从丰台北上西直门、沙河、经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怀来、鸡鸣驿、宣化到张家口,全长360华里。全线的难关在关沟,这一带叠峦重嶂,悬殊峭壁,工程之难在当时为全国所没有,世界所罕见;坡度极大,南口和八达岭的高度相差180丈。詹天佑把全线分为三段:丰台到南口为第一段,南口到康庄为第二段,余为第三段。
1 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亲自带学生和工人着,背着标杆,经纬仪,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又重新勘测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叠,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大量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詹天佑为了缩短工期,想出了“竖井开凿法”,为了火车上山,创造了“人”字形线路,这些方法都在现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1905年9月4日正式开工,12月12日开始铺轨。就在铺轨的第一天,一列工程车的一个车钩链子折断,造成脱轨事故。这一下成了中国人不能自修铁路的证据,各种诽谤中伤纷至沓来。但詹天佑没有惊慌失措,反倒冷静地想到:此路坡度极大,每节车厢之间的连接性能稍有不固,事故就难避免。为此,他使用了自动挂钩法,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1906年9月30日第一段工程全部通车,第二段工程同时开始。难关就在第二段,首先必须打通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四条隧道,最长的八达岭隧道1,092公尺。这不仅要有精确的计算和正确的指挥,还要有新式的开山机、通风机和抽水机。前者对詹天佑都不成问题,而后者当时中国全都没有,只在靠工人的双手,其困难程度可以想见。他们硬是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1908年9月完成了第二段工程。
第三段工程的难度仅次于关沟,首先遇到的是怀来大桥,这是京张路上最长的一座桥,它由七根一百英尺长的钢梁架设而成。由于詹天佑正确地指挥,及时建成。1909年4月2日火车通到下花园。下花园到鸡鸣驿矿区岔道一段虽不长,工程极难。右临羊河,左傍石山,山上要开一条六丈深的通道,山下要垫高七华里长的河床。詹天佑即以山上开道之石来垫山下河床。为防山洪冲击路基,又用水泥砖加以保护,胜利完成了第三段工段。 京张铁路建成典礼
对于工程上的困难,詹天佑从未放在眼里,对于人为的障碍却使詹天佑忧愤至极。清河有个叫广宅的人,是前任道员,皇室载泽的亲戚,朝野均有势力。铁路恰经其坟地,他即率众闹事,阻止工程,私下又许以重贿,要求改道。邮传部竟不敢过问。这里北面是郑王坟,南面是宦官坟,西面是那拉氏父亲桂公坟,要大改道不知要浪费多少时间和经费。詹天佑以受贿为可耻,绝不改道,竟以去留相力争。最后因五大臣出洋被炸,载泽吓得不敢与闻外事,广宅才因失去靠山而同意经其坟墙以外通过。京张铁路建成典礼此路原订六年完成,詹天佑终于提前两年于1909年8月11日全线通车了,还节余二十八万两银子。京张铁路的胜利完成,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爱国精神的充分体现。
京张路完式之后,詹天佑应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的聘请,于1910年任该公司总理,又于1912年5月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由于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在华角逐,竟使这位爱国的、天才的杰出工程师不能施展才能,焦虑至极。终因劳瘁成疾,于1919年4月24日下午三时半逝世于汉口,享年五十八岁。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
一九一九年,第一次欧战结束,詹天佑不顾身患腹疾,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远东铁路国际会议,冒着严寒赴会,与企图霸占我国北满中东铁路的日方代表论战,取得了我国保护中东铁路的权利。回国途中,他抱病再次登上长城,浩叹:“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他锲而不舍,在铁路战线上与列强斗争不息的事迹、和他身上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与科学精神高度融合的品质,将和后人为他树立的铜像一起,永远给我们无限启示。
帝国主义无时不想夺取此路,工程一开始,日本人雨宫敬次郎就上书袁世凯说:中国人无力修成此路,不如聘请日本技师较为稳妥。英国人金达也来替日本说项。詹天佑以此路决不任用任何一个外国人为由断然拒绝。居庸关遂道工程开始后,三五成群的外国人,以打猎为名常来窥探,他们希望工程失败以便乘人之危。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这口气。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❼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的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是一所以地球起源与演化、生命起源与进化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版科学博物馆。陈列权面积5000平方米,开辟了地球奥秘、生命起源与进化、矿物、岩石、宝玉石、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综合展厅等9个陈列厅室,其规模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居全国大学博物馆前列,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古生物教育基地、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❽ 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年校庆工作要点》的通知
(中地大京校庆发〔2012〕1号)
各单位、各部门:
2012年金秋10月,我校将迎来60周年校庆。为做好60周年校庆工作,总结办学经验,展示辉煌成就,凝聚各方力量,促进科学发展,经校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制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校庆工作要点》,现予印发,望参照执行。
附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校庆工作要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0周年校庆
工作领导小组
2012年3月30日
附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校庆工作要点
2012年是中国地质大学建校60周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实全国教育规划纲要及校“十二五”规划、筹备召开校第十次党代会的关键一年。
2012年校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十二五”中心工作,结合筹备第十次党代会,扎实做好校庆工作,总结办学经验,展示辉煌成就,凝聚各方力量,促进科学发展。
一、明确目标,提高认识,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60周年校庆工作是学校“十二五”期间的一件大事。办好60周年校庆,对于展示形象、凝聚力量,促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提升学校社会形象。建设好校史馆,加强校史文化研究,加强校情校史教育,用优良校风传统教育师生。组织好电视片、画册等校庆相关宣传品、出版物制作,组织好地学相关文化论坛讲座,打造学校文化名片、文化品牌。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提升艺术品位,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宣传全校师生、广大校友爱国爱校、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营造尊师爱生、爱国爱校的氛围。开展“地学摇篮·甲子华章”主题成就宣传展示,树立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全新形象。
2.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做好校友服务工作,密切校友与学校的联系,建立健全校友参与学校改革发展良性机制。广泛拓宽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渠道,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为学校“十二五”转型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强化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功能,进一步扩大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围绕当前重大科学问题,举办高水平学术报告会、学术研讨会。
3.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加强保障能力建设。依托教育发展基金会,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学校建设发展,形成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加强校园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工作,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开展教学区、生活区交通环境整治,维护校园安全秩序。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突出重点,创新亮点,扎实推进校庆工作
60周年校庆工作是全校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多部门配合,将校庆工作与常规工作结合起来,保证重点突出,亮点纷呈,扎实有效。
1.明确重点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将邀请中央及上级领导、校庆大会、文艺晚会、地学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校史馆建设、纪念中国地质大学组建25周年座谈会等列为重点工作,积极加以筹备推进。
2.建立工作台账,确保有序进行。校庆项目实行折子工程,将校庆主要工作按时间顺序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负责单位、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建立校庆工作协调机制和督促检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进行。
3.加强创意策划,确保亮点纷呈。60周年校庆工作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要在氛围营造、文化凝练、学术活动、校友服务、校情校史宣传等方面,加强策划,把握节奏,创新亮点,并举全校之力,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校庆工作亮点纷呈,实效明显。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确保校庆工作高效运行
60周年校庆是学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团结奋进、再创辉煌的新起点,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取得实效。
1.加强组织领导。校庆工作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对本单位、本部门校庆工作的领导,统筹考虑校庆工作和日常工作,统筹考虑校庆工作和长远规划,以校庆工作为契机,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2.完善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各工作组周例会制度,每周汇总各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沟通信息、解决问题;二是建立工作组组长双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各组工作进度,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3.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开展校庆宣传月活动等,扎实开展校庆宣传发动工作,动员师生参与校庆、支持校庆。各单位、各部门要制定专人负责校庆宣传信息工作,及时上报校庆工作信息,及早筹划成就宣传和氛围营造工作。
4.做好资料归档。各单位、各部门要重视校庆档案工作,将校庆资料归档工作纳入校庆工作安排,做好各类校庆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5.加强监督检查。各级干部要廉洁自律,使校庆工作成为阳光工程。全校教工要坚守岗位,服从统一调度,以饱满的热情、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和焕然一新的整体风貌参与到校庆活动中来。
6.确保平安校庆。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要加强师生员工安全教育和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广大师生员工要顾全大局,服从管理,自觉维护校园安全秩序。
办好60周年校庆活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单位、各部门、各工作组要充分发挥主动性,提高责任心,增强紧迫感,全力以赴,真抓实干,把60周年校庆办成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激发自身的荣誉感、自豪感,团结和凝聚各方面力量的盛会,为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❾ 爱国的人有哪些
1、詹天佑
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2、华罗庚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3、郑成功收复台湾:
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3、董存瑞
董存瑞带领爆破组的战友们一鼓作气炸掉了敌人的四个炮楼和五个碉堡,顺利地完成了扫除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正当我军发起了总攻之时。
突然,在一座桥上伪装十分严密的暗堡喷出6条火舌,拦住了部队冲锋的道路,冲在前面的同志倒下去了,爆破组派上去三名同志,都未能完成任务,董存瑞再次请战。
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董存瑞机智地通过了几十米开阔地,冲入桥下的旱河沟里,进入了火力死角。可是,桥离地面一人多高,两旁全是光滑的墙壁,没处安放炸药。
董存瑞焦急万分,看到冲上来却又纷纷倒下的战友,他毅然用左手代替支架托起炸药包,贴紧桥堡,从容地拉开了导火索,向着冲锋的队伍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前进!”
4、佟麟阁
1937年7月28日,北平大战开始。北京城外的南苑,佟麟阁所在的第二十九军司令部遭受40余架敌机的轮番轰炸,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
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阵地,指挥二十九军拼死抗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后奉命向大红门转移,途中再遭致日军包围,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头部再受重伤。
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佟麟阁等抗日将领,称赞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
5、杨靖宇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鼓舞下,抗联第1路军从1938年冬到1939年春,转战长白山区,与2路军联合作战,连续多次冲破敌人的“围剿”,并不断袭击敌人据点,破坏敌军设施等。
给日伪军以很大的打击和威慑。1939年秋冬季,组织东南满反日伪军“讨伐”作战,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
❿ 开阳磷矿区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探讨
冯春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河北三河,101149)
摘要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是进行地质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基础,本文以开阳磷矿区为例,通过采用专家赋值和层次分析法(AHP)对磷矿区地质环境问题诱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系统选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地质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模型,最终划分出磷矿区地质环境敏感性区域,从而明确未来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
关键词地质环境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层次分析法(AHP)
前言
由岩石环境、土壤环境和水环境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开阳磷矿区地质环境是作为矿区开发主体开采利用磷矿资源所影响的环境空间和当地人民生存的空间,近些年来曾一度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使得对其的扰动达到了极限,造成了种种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环境问题,引发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诸如:“1995.6.24”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死亡15人,重伤13人的重大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1.36亿元,1999、2000、2002年又发生不同程度的泥石流灾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矿区内的自然生态失衡,影响了当地民众生存的环境质量,因此,在开展磷矿区地质环境整治中,查明地质环境恶化的背景,力争作到“防患于未然”,使已破坏的环境达到治理恢复,是矿区开发和建设中的一项迫切任务,也是一项投入少收益大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而对于地质环境综合整治需要以科学的规划为先决条件。其中对包括磷矿区自然条件(含地质条件)以及多种自然和人为诱发灾害(含地质灾害)等种种约束条件的科学评价构成最基础的内容,即:评价地质环境基本状况和其敏感性程度,在综合考虑影响磷矿区地质环境诸多方面要素的基础上,借助恰当的数学模型和专家经验,对矿区的地质环境进行分区,从而明确未来可能发生地质环境恶化引起得直接结果—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1]。基于此,开展矿区地质环境敏感性研究,将对于合理利用磷矿区地质环境,避免和减少由于各种潜在自然地质环境灾害与工程活动诱发灾害带来的昂贵的工程处理费用,从而对最大限度地促进矿区资源效益与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和理论意义。
1开阳磷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矿区地质构造属扬子准地台中的黔北台隆复杂的地质构造变形区,断裂、褶皱构造发育。整个矿区位于隆起洋水背斜上,为一短轴背斜,形似梭状,背斜两翼不对称,背斜核部为元古宙板溪群和震旦系,翼部为寒武系、二叠系、三叠系。是构成该区构造格架的主体之一。该背斜由于背斜转折端断裂、节理和裂隙构造发育,因此长期的风化剥蚀使背斜转折端基本剥蚀殆尽,形成沿背斜轴展布的深切沟谷,区内洋水河即为沿谷底径流。矿区岩石较破碎,其中走向近20°、110°、225°的三组节理裂隙较发育。矿区总体地势南高北低,槽谷内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地形复杂,切割剧烈,谷深坡陡,溪沟众多,沟壑发育,在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是板溪群,震旦系南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金顶山组和第四系,出露地层岩性软硬相间,差异较大,在矿区内除震旦系灯影组为厚层白云岩外,全部为软弱岩石,震旦系灯影组厚层白云岩两组垂直节理及卸荷裂隙极为发育。
2磷矿区地质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思路
2.1磷矿区地质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的基本思想
磷矿区的地质环境问题的诱发来自各种自然地质因素和人为作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或产生的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甚至地质灾害。针对该区的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就是根据已有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机理以及分布规律,对将来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的潜在可能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对这种可能性从大到小进行分级。对其敏感性进行评价的关键是对众多影响因素的综合处理,为此,评价中必须解决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各地质环境问题影响因素的确定、影响因素的处理及取值、敏感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以及整个工作区的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
2.2磷矿区地质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的思路
评价的最高目标为地质环境敏感性程度,次一级目标为5类地质环境问题,再下一级目标为诱发地质环境问题发生的各影响因素。评价过程第1步为各单一地质环境问题分析,第2步为以5种地质环境问题为因子的区域性分析。建立模型的层次结构。
评价层次结构见图1。
图1评价体系构建思路图
评价矿区地质环境敏感性分区为最高目标;其次为选定评价区内已有地质环境问题,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最底层目标为选取诱发各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因子,如坡度、矿体坡角、岩性结构、降雨、岩性、结构构造、人类活动。
2.3评价层次模型的建立(见图2)
图2磷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敏感性评价层次模型
2.4磷矿区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建模方法
采用多项式来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建立评价模型,即:
Gs=A1·X1+A2·X2+…+An·Xn
式中:Gs为矿区地质环境敏感性,Xi为各影响因素,Ai为权重。
模型中各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是矿区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的关键,考虑到资料的精度及评价尺度,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中,每一层次的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确定可简化为一系列成对因素的判断比较,为了将比较判断定量化,引入1-9比率标度法。见表1。
表1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
假定A层因素中Ak与下一层次中B1,B2,…,Bn有联系,则判断矩阵形式如下:
地质环境经济论文集.第2辑
对于1-9阶判断矩阵,RI分别为:
地质环境经济论文集.第2辑
2.5磷矿区单项地质环境问题敏感性评价
2.5.1磷矿区滑坡敏感性评价
考虑到矿区实际状况,我们选取影响滑坡发育的背景因素为:岩性、岩体结构、斜坡坡度、降雨。按照标度指数得到的统计计算量。构成滑坡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
地质环境经济论文集.第2辑
对应于上述矩阵,计算出各因素对应的权向量为:
U(K)=(0.11702,0.42553,0.222340,0.23404)T
经一致性检验,可得CR=0<0.1。该判断矩阵正确。
影响因子指数的确定对于影响各地质环境问题发育的主要因子降雨、岩性、结构构造、坡度等,按照其对各灾种影响因素的大小进行分级并给以不同的量化取值。以降雨为例,本区全年降水量的80%主要集中在6~8月份,而又以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为集中,降水强度大,历时短。此时恰为灾害多发期,所以对该区域内平均降雨量分级,共分为5级。见表2。
表2降雨量对各地质环境问题影响分级量化取值表
同样,可以对岩性、岩性结构构造、斜坡坡度给出不同的分级量化取值。
滑坡敏感度评价的模型
地质环境经济论文集.第2辑
式中:B滑坡——滑坡敏感性指数;Vi——量化取值;Wi——权重。
B滑坡=V1×0.11702+V2×0.42553+V3×0.22234+V4×0.23404
V1——单元岩性指数;V2——单元岩体结构指数;V3——单元斜坡坡度指数;V4——单元人类活动影响指数
通过对模型试运算,将滑坡敏感性程度分为4级。分别是滑坡敏感性强区>0.7、滑坡敏感性较强区0.7~0.6、滑坡较轻微区0.6~0.4、滑坡极轻微区域<0.4。滑坡敏感性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水村老街组、大水村大新组、中心村龙洞沟组,受威胁人数106余人,滑坡敏感性较强的区域主要集中金华村雷光组、麻窝厂,区内受威胁人数68人,受威胁的财产损失10万余元;滑坡较轻微区域主要集中于在丰厚村后山组、茅坡村沙沟组、寨子村寨子组内,区内受威胁人数约102人。滑坡极轻微区域主要集中于中心村汤家沟组,受威胁人数4人。
2.5.2磷矿区崩塌敏感性评价
考虑到矿区实际状况,崩塌形成的条件及影响因素大致与滑坡相同,故我们选取背景因素有:岩性、岩体结构、斜坡坡度、人类活动影响。按照标度指数得到的统计计算量。构成崩塌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具体过程与滑坡评价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依据此方法,我们可以得出初步评价结果:整个磷矿区崩塌敏感性强的区域位于沙坝村和寨子村岩上、金华村雷打岩。受威胁人数大致214人,受威胁的财产达43万元;崩塌敏感性较强的区域集中在寨子村寨子、丰厚村后山崩塌带、大水村大岩脚。受威胁人数130人,受威胁的财产达35万元。
2.5.3磷矿区地裂缝与地面塌陷敏感性评价
进行磷矿区地裂缝敏感性评价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断裂发育的程度、裂缝的宽度、发展趋势、地下采矿程度、受威胁对象距离,按照标度指数得到的统计计算量。分别构筑地裂缝及地面塌陷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具体过程与滑坡评价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依据此方法,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果,银厂坡一带的地裂缝、涂家寨地裂缝为敏感性强的区域,其余为较强敏感性区域,银厂坡一带的地裂缝多年来一直在增加,直接威胁寨子村60余人的生命财产。涂家寨一带地裂缝由于地下采空直接威胁130人的生命财产。
2.5.4磷矿区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是为了识别容易形成水土流失的区域,评价水土流失对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而正如前面现状分析,磷矿区的水土流失表现形式为重力侵蚀,因此对于水土流失的敏感性评价可以初步得出:大水村为水土流失敏感性强的区域,茅坡村、丰厚村为水土流失敏感性较强区域,寨子村,茶园村、岩脚村,沙坝村为水土流失较轻微区域,金华村、中心村为水土流失极轻微区域。
2.6磷矿区地质环境敏感性程度综合评价
对整个区域进行评价。将各单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区域性分析的因子,顺序由1至n依次为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与地面塌陷、水土流失。构成综合判断矩阵。
地质环境经济论文集.第2辑
对应于上述矩阵,可求出各因素对应的权向量为:
U(K)=(0.2618,0.09388,0.23574,0.3755,0.0331)T,经一致性检验可得CR<0.1。该判断矩阵正确。
整个矿区敏感性程度评价的模型:
地质环境经济论文集.第2辑
式中:B矿区——磷矿区地质环境敏感度指数;Vi——指数;Wi——权重
B矿区=V1×0.2618+V2×0.09388+V3×0.23574+V4×0.3755+V5×0.0331
V1——单元滑坡敏感性指数;V2——单元泥石流敏感性指数;V3——单元崩塌敏感性指数;V4——单元地面裂缝敏感性指数;V5——单元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
综上分析计算,可将磷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敏感性分成如下区域:磷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敏感性极轻微区域大致主要分布在中心村所在区域。磷矿区地质环境敏感性较轻微区大致分布在丰厚村与茶园村之间的范围内(即两岔河矿段以东,极乐矿段以西之间的范围),磷矿区地质环境敏感性较强区大致分布在大水村和沙坝村之间的范围内(即极乐矿段、沙坝土矿段以及马路坪矿段大部),磷矿区地质环境敏感性强的区域大致分布在金华村、寨子村、用沙村之间的范围内(即牛赶冲矿段以及用沙坝矿段)。
3结语
本次研究例证了由近年来广泛用于定性定量指标混存的多因子权重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在地质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过程[2]。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评价因素的恰当选取及其分级指标和权重值的科学确定是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的重要环节,评价应尽可能地体现影响其敏感性的所有环境因素的贡献程度,这有待于对地质环境认识程度的深入及资料的积累,而基于专家知识的智能化推理与数学模型处理方法的有机结合则是客观科学地确定分级指标和因子权重的理想途径[3]。
参考文献
[1]黄润秋,向喜琼.GIS技术在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地质通报,2002,21(2):98~101.
[2]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周爱国,蔡鹤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与应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