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质大学二级学院
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几个校区
地质大学(武汉)有个江夏校区,那是二级学院。
本校区在鲁磨路,现有东、西、北三个校区。北区和西区是本科,东区是研究生。
Ⅱ 武汉地质大学是211吗
武汉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武汉汇聚了中部地区最为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地处武汉的6所“双一流”大学,它们实力一流,被认为是武汉地区最好的几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合并成立,是当今国内享有最高盛誉的少数顶级大学之一。学校拥有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A类学科(第四次学科评估)、19名院士,8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青年项目,7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在各种大学排行榜上,华中科技大学基本都排在国内前十。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学排名,华中科技大学排世界第301-350位、中国内地第9位;U.S.News2020世界大学排名,华中科技大学排世界第245位、中国内地第9位;软科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华中科技大学与南京大学并列排国内第7位。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有超过120年的办学历史,底蕴深厚,学科建设水平高、师资力量雄厚。该校现拥有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22人次“973项目”(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65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武汉大学是公认的国内十强高校之一,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武汉大学与天津大学并列排国内第10;QS2020世界大学排名,华中科技大学排世界第257位、中国内地第8位。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并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建设。该校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2010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励15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QS2020世界大学排名,武汉理工大学排中国内地高校第39位;软科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武汉理工大学排国内第45位;U.S.News2020世界大学排名,武汉理工大学排世界第536位、中国内地第34位。一般认为,武汉理工大学是国内排名四十位左右的实力强校。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平台”建设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学科建设水平较高,软科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华中师范大学有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体育学、中国史、统计学等7个学科排名进入国内前十。
科研方面,华中师范大学的表现更为亮眼。“十二五”期间,该校项目经费总量突破10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排名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由原中南财经大学与原中南政法学院于2000年共同组建而成,隶属于教育部,是国内实力最强的少数财经政法类院校之一。
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列,接连斩获财经、政法类高校第一的名次。特别是2013年,该校获得代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9项,斩获该奖项全部等次和类型,取得了相当惊艳的成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该校早在1960年就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内资历最老的几十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环境优美,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设施齐备,师资力量在同类学校中处于较高水平,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
好学校就是“金字招牌”,武汉地区的这6所大学,全是“双一流”,其中2所位列国内前十(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它们不仅是武汉地区最有名气的大学,也是被全国考生和就业市场认可的一流高校,它们是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
Ⅲ 中国地质大学的二级学院有哪些
江城学院
Ⅳ 中国地质大学 为什么有两个校区,有什么历史来历
汉口校区当年是一家地质学院,后来合并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关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联系
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唐山交通学院,北洋大学等校地质科系合并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为学校筹备委员会主任,刘型为学校首任院长。学校位于北京学院路,是当时闻名遐迩的“八大学院”之一,1960年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文革开始后不久,受国内外形势影响,中央决定将北京十三所重点高校外迁。北京地质学院于1970年迁出北京,在湖北开始新的办学历程。学校南迁过程中历尽磨难,损失很大,一度散落在四个地区办学。在湖北兄弟高校的帮助下,于1975年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文革结束后,为解决学校部分知名学者因为工作需要仍然留在北京的问题,1978年经邓小平同志批准在北京恢复办学,成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及其北京研究生部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分别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总部设在武汉。1988年,学校经批准设立研究生院,是我国首批成立的三十三所研究生院之一,九五期间,学校又被确定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根据教育部文件,位于武汉的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和北京两个校区独立办学,教育部仍然以一个中国地质大学整体进行建设。2006年,教育部与国土资源部签署文件宣布共同建设中国地质大学。同年,学校申报的“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得到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中国地质大学成为国家“985工程”建设的一部分。
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多少个校区啊
在武汉1个校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 388号 邮编:430074。1987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组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在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5)武汉地质大学二级学院扩展阅读:
学校有教职员工3122人,其中教师180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296人,教授505人,副教授882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3人(领军人才9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0人(特聘教授11人、讲座教授5人、青年学者4人)。
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 26103人,包括本科生
18140人,硕士研究生
6312人,博士研究生1651人,国际学生944人;成教及网络教育注册学生6万余人。拥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有19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程硕士、MBA、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4个工程领域。
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进入前1‰。
Ⅵ 中国地质大学有几个校区,校区各在什么地
中国地质大学只复有1个校区制,是武汉校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
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拥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哲学等门类。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6)武汉地质大学二级学院扩展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的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
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地质类专业的学院有哪些
中国地质大学 专科 地质工程 1年毕业 考试两次 专业可考建造师 。
百年教育回特色与优势
1、超强师资答力量,对报名的学员进行考前辅导,确保通过。
2、校本部考试,轻松易过。
3、学习、考试时间集中,周期短,1年可毕业!
4、考试合格可获自考毕业证书,符合条件者可以申请学士学位,教育部官方网站查询,国家承认,社会认可度高。
5、专科科毕业即可参加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公务员考试,是广大建筑类考生的最佳选择!
6、学历认证无忧!
Ⅷ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是本科吗是几本
一、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是本科,是一本。
二、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正式名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是由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列入“111计划”和“卓越计划”。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重要成员,被誉为“中国地球科学的最高学府”。
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地学系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协议。
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势专业
1、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地质学(涵盖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涵盖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2、湖北省重点学科
应用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海洋科学
地球物理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公共管理
设计学
Ⅸ 中国地质大学到底有几个 位置在哪
中国地质大学有两个,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中国地质大学简称地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地学系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学校协议。
(9)武汉地质大学二级学院扩展阅读
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12月,该校拥有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涵盖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3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点,116个硕士学位二级授权点。
13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点,59个博士学位二级授权点,17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科建设
学校大力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导的学科体系,积极发展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纳米、材料、生物、能源、环保等新兴交叉学科。
截至2014年4月,学校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排名第三,海洋学科排名第五;另有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二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