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质大学项目
① 地质大学(北京)的面积有多大
地质大学(北京)占地面积约为453300平方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是建国初期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
截至2018年1月,学校有17个教学单位,41个本科专业。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
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俄罗斯外籍院士6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60000余人。校友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1)北京地质大学项目扩展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60000余人;教职工13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多人,高级职称教师500多人,博士生导师200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千人计划”长期项目4人,“千人计划”青年项目1人,“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1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4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5人。我校现有专任教师中3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6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5人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32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其中金锤奖7人,银锤奖25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6人;此外,150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被学校聘为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
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对外交流项目多吗,官网上怎么没有经济类专业和北京化工大学相比怎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国外一些著名高校联合办学情况
为了加快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拓宽联合办学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与俄、加、美、法等国家的多所知名学府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等三所高校
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均可申请进入“联培留俄班”,培养模式为“2+3”,即前2年在我校学习基础课,后3年在俄罗斯学习专业课(第一年学习俄语,第二年入系后除专业课外,继续学习一年俄语)。
国立莫斯科大学:我校选派学生主要到该校地质系学习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与工程、生态地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和资源的区域管理、地理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等专业。
国立莫斯科地质勘探大学:我校选派学生到该校地质勘探系、应用地球物理与信息系、水文地质系、探矿工程技术系及经济系等院系学习。
国立伊尔库茨克技术大学:我校选派学生到该校建筑工业设计系、地质学及地理信息生态地理系、采矿系、控制系、建筑与城市工业系、交通系统系、冶金化学系、能源系、商业与法律系、造型艺术系等系学习。
“联培留俄班”学生考试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双方高校均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并授予学士学位。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2005年我校与加拿大综合排名第一的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签署了本科和研究生联合办学正式协议。采取“2+2”的联合培养模式,我校每年选派10~15名二年级本科生到滑铁卢大学留学,滑铁卢大学承认我校选派学生已获得的学分。完成学业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滑铁卢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学位证书与毕业证书。
至今,我校已从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能源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人文经管学院选派了两批二年级本科生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地球科学系学习相关专业。今后,我校还考虑以“4+3”的模式选派高年级本科生到滑铁卢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将留学的专业扩展到地球科学以外的其他专业。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
2006年初我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University of Quebec)签署了两校间教育与科研合作正式协议。根据协议,我校将与魁北克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及研究生:
1.我校每年选派在校三年级本科生到魁北克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继续学习1年,完成本科学习;选派在校一年级硕士研究生到魁北克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继续完成研究生学习。
2.魁北克大学承认学生在我校已经完成的课程学习和所取得的学分。如选派的学生完成学业并达到魁北克大学本科或研究生的标准后,可获得魁北克大学相应的学士或硕士学位。
3.我校与魁北克大学的教育合作的专业领域暂定为地球科学及其相关专业,将来可考虑扩展到其它学科和专业。
4.赴魁北克大学学习的学生本人向该校申请获准后,将按加拿大当地学生的收费标准向魁北克大学付费。
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
我校与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联合办学,采取“4+1”的办学形式,即我校学生先在校完成4年本科学习,然后在得克萨斯A&M大学学习1年,成绩合格则获得A&M大学授予的管理学硕士学位。在校就读的4年当中,美方将派遣资深教师到校讲授4门管理和经济类课程并对学生进行考核,成绩优秀的同学将取得前往A&M大学留学并攻读学位的资格。从2002年起,在美方派遣教师来我校授课的同时,还有数名A&M大学的学生到我校随堂上课,使课堂更加活跃和富有成效。
法国米歇尔·德·蒙泰涅-波尔多第三大学
2004年我校与法国米歇尔·德·蒙泰涅-波尔多第三大学(Universite Michel de Montaigne Bordeaux 3)签订了教育与科研合作协议。我校将选派本科生和研究生前往该校留学。教育合作的方式可以是“1+3”或“2+2”的联合培养模式,也可以选派取得学士学位的学生到该校直接攻读硕士学位。
此外,我校还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大学、荷兰国际航天测量与地学学院、意大利佛洛伦萨大学、韩国中央大学等国外高校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
除了联合办学,还有一些短期交流项目,主要目的地有俄罗斯贝加尔湖,韩国济州岛和台湾等。
地大的经济类专业比较一般,理工科学校实力都不是很强,不过经济类专业跟地质结合的话,还是很有优势的,尤其在最近几年地质行业发展势头较好的大环境下。
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面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区占地面积是453328.8平方米。
中国地质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3)北京地质大学项目扩展阅读:
一、校园环境概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校正门面对学院路,东面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南邻学院桥、北四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邻成府路、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邻五道口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从学校正门(也称东门)东北角空中俯瞰,能够清晰看到学校正门的景色,包括主教学楼、运动场、2公里长的林荫大道,林荫大道北侧的教学楼群。
教学区主要楼宇有:教1楼、教2楼、教3楼、教4楼、教5楼、测试楼、地调楼、探工楼、综合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图书馆、南翼楼、科研楼、逸夫楼、地质博物馆等。
学生宿舍主要包括:学9楼、学10楼、学14楼、学15楼、学16楼、学17楼、学18楼、学19楼
学校建有50000平米田径赛场,设有容纳上千人的看台,1个攀岩壁,1个标准跑道、2个足球场、9个标准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和1个网球场。
体育馆由游泳馆、篮球馆、室内攀岩壁、文体中心、地下健身用房等几个部分组成。
国际会议中心建筑面积达2.7万平方米,建有主办大型会议和各类专题会议的现代设施,拥有369间风格别致的客房。
学校餐饮设施主要包括餐饮中心、教工餐厅和清真餐厅。
二、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60000余人;教职工13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多人,高级职称教师500多人,博士生导师200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千人计划”长期项目4人,“千人计划”青年项目1人,“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5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4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5人。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中3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6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5人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32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其中金锤奖7人,银锤奖25人)。
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6人;此外,150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被学校聘为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
④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算得上是中国重点大学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资源产业经济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等多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位列国家“双一流”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基地。
⑤ 北京地质大学的地质工程怎么样啊
地质工程与其他专业是一起上课的,只是培养方案里面要求的是侧重于地质工程方面。
就教学质量与师资质量方面而言,与学术性硕士是没有共享区别的,课程也是自选的,只要你愿意学习,当然是没任何问题的。
⑥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算得上是中国重点大学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中国重点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资源产业经济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等多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基地。
(6)北京地质大学项目扩展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192人,其中专任教师982人,教授259人,副教授399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53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 “长江学者”青年学者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2人,北京市青年名师3人,建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⑦ 我想请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专业中,工程与项目管理专业好不好呢方向如何
这个的课程是经济和管理类的多一些,地大的这个专业就是工程方面的项目专管理,工程管理这个属说法是本科的。我们研究生的课程是有:项目管理概论;项目计划与控制;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采购及合同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团队与沟通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干系人管理
项目管理软件应用及信息系统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 项目融资(BOT)
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等等
⑧ 哪位好心人帮帮忙,急求北京地质大学正在建设中的项目的具体位置,小弟谢过、、、、、
你说一个具体为止,从那到哪,可以帮你查路线。
⑨ 关于 北京地质大学
首先纠正一下,是中国地质大学,早就改名了。它有北京和武汉两个校区。北京校区的具体专业有:
招生专业及学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 0年各院系招生专业及学费一览表
院系
专业名称
学科
门类
培养
层次
招收对象
收费标准 (元/生.年)
地球科学
与资源学院
地质学基地班
理学
本硕
理工类
5000
地质学
理学
本
理工类
4500
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资源勘查工程(海外班)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工程技术
学院
勘查技术与工程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土木工程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安全工程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院
材料化学
理学
本
理工类
50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信息工程
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
本
理工类
5000
地理信息系统
理学
本
理工类
5000
水资源
与环境学院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环境工程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工学
本
理工类
5500
能源学院
石油工程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资源勘查工程(能源)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人文经管
学院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按专业大类招生)
管理学
本
文理兼招
5000
法学
法学
本
文理兼招
5000
经济学(按专业大类招生)
经济学
本
文理兼招
5000
外语系
英语
文学
本
文理兼招
6000
珠宝学院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艺术设计
文学
本
艺术文
10000
地球物理与
信息技术学院
地球物理学
理学
本
理工类
5000
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海洋学院
海洋科学
理学
本
理工科
5000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测绘工程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土地资源管理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工学
本
理工类
5500
不同的专业当然是做不同的工作啦,而共同的是现在都没有分配,应该说无论在哪个学校都不会有分配的,早就取消了。除非你是一些合作培养的,有些单位会在高考前和一些学生签订合作培养协议,那么毕业就要到那些单位工作。当然,这些机会也不是很多的。
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的项目成果
2001-2010年,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20项,纵向、横向项目213项,2009年实到科研版经费达到900多万元,权校内基金、教学改革项目98项,出版著作、教材9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EI检索45篇,CSSCI、CSCD130多篇,中文核心32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