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同济大学第九届亚洲海洋地质大会

同济大学第九届亚洲海洋地质大会

发布时间: 2021-02-10 17:14:49

㈠ 人是不是上帝创造的

不是!你你妈妈跟你爸爸创造的

㈡ 同济大学与东南大学哪个好

同济大学与东南大学,都是985工程院校,相差不大。

在《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中,东南大学排名前于同济大学1位;在《武书连2015年中国734所大学综合实力分省排行榜》中,东南大学排名后于同济大学5位。

哪个好,要观看具体专业:

一、东南大学优势专业:

(一)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
1、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2、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3、建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
4、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5、生物医学工程(不分设二级学科)

(二)二级学科重点学科(5个)
艺术学,热能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

(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四)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学科(群)(11个)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技术、新材料及其应用(主要依托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新能源发电与利用(主要依托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

(五)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14个)
哲学、数学、生物学、 统计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

二、同济大学优势专业:

(一)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
1、建筑学(含4个二级)
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建筑技术科学

2、土木工程(含6个二级)
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市政工程
供热、供燃料、通风及空调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

3、交通运输工程(含4个二级)
道路与铁道工程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
海洋地质
工程力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材料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环境工程

(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3个
基础数学
凝聚态物理
车辆工程

㈢ 同济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甘其食的创始人——童启华。

2009年,甘其食仿佛是一夜爆红,杭州几乎每条大街小巷都能找出一家甘其食包子店。而这家连锁店的掌门人童启华,显然比甘其食更具传奇色彩。他是典型的理工科高才生,同济大学1995级,毕业于自动化控制专业,从不懂餐饮到做出极致的包子,童启华花了四年时间。在长三角刮起“甘其食”风暴后,他还把包子店开到了美国哈佛大学旁边。

李国豪先生值得我们每个同济人引以为傲。

谢谢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㈣ 同济大学的海洋地质专业的研究生好考么(每年只会招10几个,但听说同济的海洋本科生基本都保研了,

海洋地质是同济的王牌专业之一,有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汪品先院士最近又拿了好几亿的项目。非常牛。考研的话,应该不是太难的。最好能保送过来。

㈤ 同济大学在哪如何

在中国上海,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很好。

同济大学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36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6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2人,“青年长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四类优秀青年人才162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㈥ 同济大学和天津大学哪个名气大

一看就知道楼上的回答者有强烈的“护校情结”。让我这个外人来说句话吧。

同济和天大在我们这里都很出名,录取分数同济略高过天大(整体来说),同济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同济的地理位置优越(天津不比上海差多少),主要是同济的几个王牌专业很有吸引力:建筑学,土木工程,车辆工程,在我们那里,如果想学建筑学和土木工程,考不上清华的,基本上都把目标指向同济,于是很多高分考生都往同济走了。而以工学实力强著称的天津大学,其实它的好专业也多,天大的建筑学同样是国家重点学科,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宣传得不好,报考热度比不上同济,久而久之,人们看到高分往同济跑了,也就以为同济好了,实际上是差不多的。

同济大学综合实力:
3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7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海洋地质 工程力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材料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环境工程
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基础数学 凝聚态物理 车辆工程

218个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点94个,16个博士后流动站

天津大学综合实力:
7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建筑学
水利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管理科学与工程

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流体力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动力机械及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结构工程

19 个博士后流动站,20 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92 个博士点,151 个硕士点

最后说一下所谓的地域优势,你知道,上海有复旦和上海交大,其实同济在上海的影响力被那两所大学削弱了不少,反观天津大学,虽然南开号称天津最好的大学,不过南开工科实在太弱,这就使得天大与南开各占半壁江山。(个人愚见,如有冒昧,希望护校情结的同学原谅)

㈦ 亚洲海洋会议在以下哪个城市召开

第4届亚洲海复洋地质学国制际会议将于1999年10月10日至14日在青岛召开.亚洲地质学国际会议每4年举办一次,本次会议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协办.大会组委会主席秦蕴珊院士、秘书长高抒研究员.汪品先院士担任大会的国际委员会主席,众多的国际委员将出席会议,

㈧ 同济大学为什么没有进C9,实力不强吗,为什么网上大学排名把同济拍的很靠后

鄙人同济的
在大部分省 同济报考分数线超过西安交大和哈工大很多分版。
主要归功于
1.同济权的国际化在一份外媒的评选中是最高的(那份榜单同济貌似凭借国际化分数排在了第7)
同济与德国有着十分广泛的联系,与美国,意大利,芬兰,瑞典等均有相应联系。
2.同济工科实力整体比较强,和哈工大,西交差不多,但土木(第一) 建筑(曾经收到过状元) 汽车 在国内均处于领先位置,其他工科都不错,可以说没有弱的,文科德语很好,理科物理还行。
3.同济地处上海,具有先天的地理优势,找工作方便,薪酬不错,出国机会多。
所以在招生方面 同济很热门。
学风上,哈工大竞争压力 大,有同学说比高中还累。(题目做的多),同济的话学风不错,比较自觉,无晚自习,老师也不太督促,全靠自己,西交,天大 不清楚,估计也和哈工大差不多。
最后祝愿楼主好好高考,成功考到同济来!

㈨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系 都有哪些教授

同济的化学其实不是很好,全国排名50开外,不属于同济的优势学科。

就业情况还行。
同济大学化学系始建于1937年,历史悠久,成绩卓著,首任院长为王葆仁先生,曾经涌现出众多的优秀师生,曾经在该系任教或就读的中科院院士有唐有祺、卢佩章、黄志镗、曹楚南、邓景发、戚正武等。1952年,院系调整,化学系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等高校。1953年,同济大学成立化学教学小组,承担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任务。1958年起,又重办应用化学专业,1958~1964年间连续招收和培养了三届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后因国家整体经济调整,停办应用化学专业。1982年,同济大学重建化学系,开始重新招生,设立应用化学专业。改革开放以后,化学系得以恢复,学科建设发展迅速,在科研和教学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九十年代以来相继获得了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应用化学等硕士点,2003年获得了无机化学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又取得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几代化学人的共同努力,化学系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新一轮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化学系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学术队伍。现有教职工90余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7人。化学系还聘请了唐有祺、黄维垣、卢佩章、黄志镗、邓景发、曹楚南、王志勤、姚守拙、邓家祺、戚正武、陈念贻及A.Haas.B.Giesse等国内外知名化学家担任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化学系现有本科生300余人,研究生280余人。年青的师资队伍加上思维活跃的学生,化学系师生在浓厚的科研氛围与开放的探索环境中学习、研究。

㈩ 地球资源问题的文章

九、地球资源

“生命地球”报告:资源破坏地球透支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高峰会(WSSD)即将开幕的前50天,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名为2002年“生命地球”的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将出现衰退,除非人类从现在开始就减少使用地球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

这份报告称人类目前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已经以20%的比例超过了地球的承受能力,而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地增加。根据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所作出的预测显示,到2050年,人类将消耗掉地球上的180%到220%的生物生长能力。根据这份报告,这就意味着,除非各国政府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到2030年,以人类平均寿命、教育程度和世界经济为代表的指数会显示,人类的社会福利将会下降。

“事实上,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丰富的星球上,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一事实对所有参加此次全球可持续发展高峰会的各国首脑都是一个挑战,”WWF总干事克劳迪·马丁博士指出,“解决保障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并改善世界上最贫穷人口的健康与生活,必须要保持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除非我们能够保障这些生态系统的完整,我们将永远无法保证向全球大部分人口提供一个合理的生存标准。”

根据该份报告,地球拥有114亿公顷可利用的土地和海洋,换言之,全球60亿人口中,每人拥有1.9公顷的可利用土地。每个人对全球生态范围的影响——或者说是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达到2.3公顷。然而,在1999年,每个非洲人或亚洲人所产生的生态影响还不足1.4公顷,而西欧人则已达到约为5.0公顷,北美则是9.6公顷。

同时,根据几百种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数量的发展趋势而得到的生命地球指数来看,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人类的消费压力是不可承受的。过去的30年中,地球指数降低了35%。其中,淡水鱼类尤为突出,195种生活在江河和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减少了54%,海洋中的217种物种减少了35%,森林中282种物种减少了15%。

WWF确信,如果政府能够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将会扭转一些这样的负面发展趋势,从而促使人类重新回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这包括提高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所需的资源使用效率,特别是要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供给,推动节能技术,改善建筑和交通运输系统;鼓励合理、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以保持其生物生产能力和多样性。

“目前我们无法确定地球资源这样巨大的透支将会带来的结果。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我们最好还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听凭命运的摆布”。生命地球报告的作者约翰森·路说,“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高峰会上,各国首脑将有机会解决那些造成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问题,使我们能够走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

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9月2日至4日举行了首脑会议,包括104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192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最后通过了《执行计划》和《政治宣言》两个基本文件。这是继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后又一次具有广泛影响的会议,它表明人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在这之前不久,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国际学者发表报告称,人类正在过量地消耗着地球资源,需要在地球上设置一个“缓冲区”,以减少资源消耗,并保护其他生物和生态环境。在报告中,他们把人类对环境的需求转化成人类需要多少地球面积来产生食物和其他物品,以及容纳废弃物品。报告从1961年开始逐年评估人类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即根据人类的资源消耗量、废弃物产生的数量来衡量需要多少地球面积来维持目前的人类活动。此次报告显示,1961年,人类使用了70%的地球生物圈资源;1999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120%。也就是说,到1999年,人类实际上需要1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