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

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1-02-08 15:36:11

⑴ 东华理工大学改名前是华东地质学院,是不是地质专业不好招生才改成现

上世纪80年代复末-90年代中期制,地质专业并不好就业,但是那时候是统招统分,国家计划内的学生是分配工作的,很多单位都是被硬塞进来很多学地质的学生,后来招生和就业都面向市场化,地质是个艰苦专业,不好招生,所以很多学校都改了名字,当然有的也是为了评985或者211,比如成都地质学院改名成都理工大学,西安地质学院合并进入长安大学,长春地质学院改名长春科技大学,后来又被合并进吉林大学,河北地质学院改名石家庄经济学院(现在又改叫河北地质大学),东华理工也改了个名字。

⑵ 东华理工大学地质类专业学校有安排就业吗

高考招生抄进入的学生,全部非定向生都不包分配的。但是有些稀缺专业的学生用人单位会很早就到校订毕业生。
东华理工大学地质类、核工类、资源勘查类、水文类等专业有很多学生在大二的时候都被中核集团各个勘察院、各个省的资源/地质勘察院、省级核工业局、煤炭地质局等单位订了。就是这些专业一上大二,这些单位就和学生签订毕业就业去向合同,然后这些单位给学生补贴全部学费,并且给予生活补贴,然后大四去这些单位实习,毕业后要在这些单位工作几年。

⑶ 东华理工大学

更新下最新情况吧。
一、校区办学情况:
目前东华理工大学的一本、二本、硕士、博士、各类重点实验室都搬到南昌了,主体在南昌。
南昌市有两个校区:一个是原来的广兰大道南昌校区,主要是理工类专业;还有一个是枫林校区主要是文科经管类专业。南昌校区算是教学质量最高的。
抚州市也有校区:校本部校区是长江学院,北区是高职院,南区是生活区。校本部长江学院是原来东华理工大学的老校区,学风好,考研率高。北区高职院是原来“全国百所优秀专科学校”抚州师专校区,该校区出过不少有名的科学家,现在有武警黄金指挥部联合培养士官(中国四大老牌地质学院之一)招生所在校区。
二、排名情况:
排名很多种,因为以前很流行综合性大学,认为综合性大学都很好,包括进入211的大学基本都是综合大学,所以大学排名也喜欢用综合排名:
综合排名说一个比较流行的排名榜,2011年大学校友网东华理工大学综合排名全国200,江西排第五。
最近几年国家越来越提倡大学的特色发展,不再强调大而全的综合大学,现在大多数综合大学都是同质化竞争,特色不明显。所以最近两年权威机构推出了一定程度上能表示学科特色的排名:
高校学术影响力排名,2015中国大学最具影响力百篇论文排行榜100强,东华理工大学排名全国53位,江西排名第一。2016中国大学最具影响力百篇学术论文排行榜,东华理工大学排名全国61位,江西排名第一。
核地质领域东华理工大学肯定是全国第一,世界有名。其他专业可以参照最具影响力百篇论文排行榜。还有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江西省总共7位,东华理工排第二,有2位教授。两篇科技论文入选200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东华理工大学连续多年在江西科研经费排第二位。有研究生层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江西省两所高校之一。如果需要知道专业实力,可以看省部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相关的专业。
央广网江西分网发布《江西35所高校发布2014就业质量报告》,东华理工大学毕业生薪水江西排第一。获得2015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一等奖(亚军)。自然出版集团首次发布了2016自然指数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6 Tables),东华理工大学全国排名136,江西省排名第三。

⑷ 介绍一下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红土地江西,分为抚州与南昌两个校区,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文、管、经、法、教兼备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1]。学校创建于1956年,经历了地质部太谷地质学校、太原地质专科学校、抚州地质学院、华东地质学院、东华理工学院等时期。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是海军国防生培养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和第四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 建校55年来,学校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成为我国核工业开路先锋和核燃料循环工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10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为我国核军工事业、核大国地位的确立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占地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40万册,其中电子图书35.5万册。学校下设22个教学单位。现有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11个工程硕士授权点、56个本科专业(其中6个被列为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江西省品牌专业14个,省级精品课程14门,国防军工专业11个(含5个国家管理专业)、国防重点专业1个, 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与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单位在4个专业合作培养博士生。目前,在校学生29000人(含留学生)。学校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权资格。 2010年10月1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北京签署了共建东华理工大学协议.[1]。 在55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华理工大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42项,校级教学成果145项[2]。 近五年来,东华理工大学科研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奖励5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9项,省部级奖励43项。共有17项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 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96项,其中:国际原子能资助项目6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44项。 发表学术论文近600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的学术论文7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70余部。发明专利:10项[2]
编辑本段院系设置
地球科学学院 测绘工程学院 核工程技术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文法与艺术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 国防科学技术学院 海军后备军官学院 体育学院
师范学院 研究生部 长江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3] [3] 东华理工大学坚持依法治教、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发展内涵的方针,建设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目前有教职工2000余人,专任教师1180余人,有双聘院士10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530余人(其中教授2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70余人,硕士学位585人,有省级学科带头人35人,省级骨干教师5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0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部级劳动模范5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8人,第三层次人才43人。学院还聘请了10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学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担任名誉校长。 学校科技实力雄厚。拥有“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新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等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含1个国际原子能机构参比实验室),以及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2个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是国际原子能机构铀矿地质、同位素水文学高级培训中心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东亚地区同位素水文数据库主办单位,多位教授受聘国际原子能机构咨询专家。近三年来,学校发表科研论文6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7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70余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800项,获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54项,发明专利10项。与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交流和学术联系,并互派留学人员。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教学、生活设施齐备。拥有地质博物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体育馆、艺术楼、游泳池、室内球场、体操房和标准田径场等,学生公寓配置宽带网和电话。学校生均教育资源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学校是花园式校园,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和“江西省园林化单位”。 国防科技大楼
东华理工大学被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为铀矿地质和同位素水文学高级培训中心,本校的国家级“分析测试研究中心”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为参比实验室。依托“核设施数字工程实验中心”和“地理信息与数字影像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江西省空间信息与数字国土实验室”,于2004年2月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并拥有“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新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核技术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工程中心。 东华理工大学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中外合作办学,近五年陆续派出专家、教师出国考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共出访20多个国家、80多批次、220多人次。2006年以来,先后派出10位科学家去日本科技厅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问题开展合作研究。与美国、欧洲、澳洲、亚洲等国家或地区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与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学院还长期聘任国外资深专家来院任教。 学校秉承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校风,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从严治教,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三名,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核工业系统“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和“2007-2009年度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党建工作成绩突出,被江西省教育工委授予2000-2003年度和2004-2004年度“江西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东华理工大学自1956年创建以来,始终牢记办学使命,在光荣而曲折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保持、发展了鲜明的“东华理工特色”:艰苦奋斗,为国奉献,构建核军工学科优势群。伴随着祖国核工业前进的步伐,学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勤俭办学,成为我国核工业开路先锋―核燃料循环工程人才培养的摇篮,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学校提出了“科教兴国”、“教书育人”为己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稳定外延,注重内涵拓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部分优势学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编辑本段全国排名
中国校友会网与《21世纪人才报》发布的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东华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200位,江西省排名第五位。 总分:1.41 科学研究:2.23 人才培养:0.60 综合声誉:0.73
编辑本段重点学科
部级重点学科:[4] 重点学科名称 级别 批准单位 相匹配的本科优势专业
放射性地质与勘探 部级 核工业总公司 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化学
水文学及水资源 部级 核工业总公司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
分析化学 部级 核工业总公司 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核技术与应用 部级 核工业总公司 核工程与核技术、勘查技术与工程
--------------------------------------------------------------------------------------------- 省级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名称 级别 批准单位 相匹配的本科优势专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化学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
地质工程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勘查技术与工程
计算数学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信息与计算科学
企业管理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市场营销、会计学
应用化学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计算机应用技术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材料学
材料化学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技术及应用 省级 江西省教育厅

⑸ 东华理工大学的三本地质专业

在我们学校算上的是王牌专业了,很不错的

⑹ 东华理工大学在南昌的校址

1、南昌校区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兰大道418号(昌北-下罗)。
南昌广兰内校区乘容车路线:火车站/八一广场:232路到东华理工大学站下;老福山:705路到东华理工大学站下;徐坊客运站:转车至火车站或者八一广场,距离火车站八一广场都比较近;南昌西客站:乘坐708到终点站蛟桥镇政府下车转232到东华理工大学站下车,洪城客运站:乘坐211到范家新村站(东华理工大学东门)下车。
2、枫林校区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枫林大道(昌北-下罗)
南昌枫林校区乘车路线:火车站/八一广场:232路到枫林大道站下;老福山:705路到枫林大道站下;徐坊客运站:转车至火车站或者八一广场,距离火车站八一广场都比较近;南昌西客站:乘坐708到终点站蛟桥镇政府下车转232到枫林大道站下车,洪城客运站:乘坐211到枫林大道站下车。[9]
南昌校区有两个。

⑺ 东华理工大学地址

东华理复工大学地址:江制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学府路56号;北校区: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羊城路154号;南校区: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玉茗大道189号。

⑻ 东华理工大学图书馆的简介

图书馆现有正式职工52人,男职工23人,女职工29人,下设五个部室:办公室、采编部、流通阅览部、参考咨询部、技术部,现有藏书142.4万册;其中印刷型107.4万册;电子型35万册。随着几十年的馆藏建设,已基本形成以地球学科为主,铀、金地质书刊收藏齐全,地方文献资料繁多和文理管兼收的馆藏特色。
除了设置大开间12个开架各种类型的传统阅览室外,图书馆还设置了电子阅览室、声像室、网络中心、查新站等以适应知识载体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有多种供社会活动的动态空间:多功能报告厅、博物馆、文献课教室、学生自习室、硕博士论坛、校史室、开水间等。
??图书馆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采用人性化管理机制,根据工作人员的素质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全面实行印刷型文献与网络数字化信息协调统一的“阅、借、藏一体化”的全新管理模式,依托校园网建立了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使全院读者在学院任何角落,都可共享图书馆各种资源,图书馆拥有计算机240台。其中检索机:12台,触摸屏计算机:2台,图书馆购有各种数据库14个:万方数据资源、重庆维普数据库、人大光盘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学术期刊、超星数字图书馆、世界科学、Springer、EBSCO、中图链接、化学通报、资治法典、教育管理与执法、多媒体教学、英语听力和众多免费数据库。
??图书馆现有印刷型过刊2218种(其中外文刊532种),现刊1269种。电子期刊已达8000多种。每天接待读者约3600人次。开展了流通、阅览、文献采集、文献分编及加工、文献复制、视听服务、编制二次文献、数据库建设、信息咨询、文献课教育、用户培训、课题跟踪、定题服务、目录组织、文献报导、宣传报道、网上服务、科技查新、数据库维护等项的服务,其中特色服务为:铀金地质、地方文献、网上视频教学。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