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西科地质大学
❶ 西南科技大学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
西南科技大学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为原国家建材局1993年批准成立的专门从事非金属矿物材料应用基础理论、分析测试、加工技术及开发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研究所设2个研究室:矿物晶体化学与矿物功能材料研究室、环境矿物材料与工程研究室。现有研究人员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博士6 人。
矿物材料与应用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非金属矿物应用基础研究、物理化学性能研究、加工工艺与制备技术研究等。涉及矿物粉体材料、生态环境矿物材料、矿物材料的生物作用、功能矿物材料、纳米矿物材料、生物矿物学、合成矿物材料、非金属矿开发与利用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特色是以矿物晶体化学、应用矿物学和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现代分析测试研究方法,将非金属矿产开发与国民经济需要相结合,从非金属矿产的优良物理化学性能和应用出发,深层次地研究非金属矿产开发与应用的相关技术和方法;从适用国民经济对非金属矿产资源和性能的要求出发,研究非金属矿物的应用特性及其提纯、改性、改型、纳米化等功能化处理与加工方法;从而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提供优异性能的矿物材料研究和加工工艺技术成果。
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有着长期非金属矿教学、科研经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万朴教授的带领下,提出了非金属矿开发过程中的“地质体综合利用”、“非金属矿物材料”等研究思想,提出了“非金属矿物超细效应”、“纳米矿物材料”、“生态环境矿物材料”、“矿物材料工程”等新概念。与中国地质大学等兄弟院校合作在全国率先培养出应用矿物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并创立、开办了“矿物岩石材料”本专科专业。相应的研究成果和学科专业建设经验在全国有关地质院校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为矿物岩石材料学这一新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框架的建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从非金属矿物和岩石的优良理化性能研究入手,在高岭石、蛇纹石及尾矿、蛇纹石石棉、水镁石、蛭石、云母、凹凸棒石粘土、海泡石粘土、膨润土、煅烧高岭土、重质碳酸钙等典型非金属矿物岩石的应用矿物学及其深层次开发加工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系列成果,建立了具有特色的非金属矿产开发与利用的理论研究体系,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非金属矿产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研究所建设了研究型实验室:包括应用矿物实验室、环境矿物材料实验室、粉体材料与工程实验室及矿物粉尘/(生物)系统实验室。学校设有分析测试中心、非金属矿加工实验室、矿物材料(制品)检测实验室等。
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以应用矿物学研究、非金属矿产开发与矿物材料研究为突出特色,推进非金属矿产为主的矿产普查、勘探、开发,与国民经济更广泛领域相结合,促进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开发高附加值非金属矿物材料制品,这对建立资源集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推进非金属矿产开发与矿物材料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建立矿物材料学科体系及非金属矿物材料的深度开发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 邮编:621010
电话:(0816) 2419276 传真:(0816) 2419196
邮箱: [email protected] 负责人:万朴(所长) 彭同江(常务副所长)
❷ 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学院领导
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苏更生,男,高级工程师,汉族,1959年9月生,现任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1976年参军入伍,历任卫生员、班长、分队长等职务;1983年毕业于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术学校矿井建设专业,1997年毕业于陕西省委党校党政领导干部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1983-1992年先后在西安矿业学院采矿系、建工系和组织部工作,任办公室主任、秘书等职,1993年任人事处副处长。1996年任离退休党总支书记,1998年任地质系党总支书记,2002年3月任西安科技学院建工系党总支书记,同年9月任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长期从事党务及思想政治工作,先后撰写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论文20余篇,发表18篇,主持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三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3项。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杨梅忠,男,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地质专业,现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兼任陕西省地质学会、西安地质学会、陕西省灾害防御协会理事,主要从事矿区环境治理与恢复、矿山地质灾害勘察、评估与治理等方向的教学与科研,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4部,多次获省部级、厅局级表彰和奖励。
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吕晓军,男,中共党员,工程师,硕士;1999年山西大学本科毕业,2007年取得西安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现任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继续教育学院分工会主席;十年来一直从事行政管理、党务及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十篇,主持参与完成纵向研究课题2项;曾获“西安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西安科技大学勤廉兼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刘福民,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煤炭企业管理专业,现任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省部级统编教材8部,主持和参加了10余项科研课题的研究,获省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负责和参与了校级教改项目6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主要研究方向:能源经济与战略、资本经营与公司理财、投资项目评价。
继续教育学院原党总支书记
沙保胜,男,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原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现负责单考单招专项工作。1982年1月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大学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20多年来先后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篇,曾两次获得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两次获学校优秀党员。在高校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方面积累的丰富的经验。
❸ 深圳西科教育产业研修中心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西科教育产业研修中心一家专注于学历教育、全日制职业教育、深圳积分入户咨回询与办理、人才服答务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教育机构。是深圳较早专注于从事教育领域的领先机构,其骨干人员均较早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教育行业深有领悟,与国内多家高校——西南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等知名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运用超前的发展理
法定代表人:徐小勇
成立时间:2017-05-02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020094867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龙岗大道2133号茂宝大厦二楼201室
❹ 雍正二年丁西科进士
第一甲三名
陈惪华 王安国* 汪德容
第二甲八十一名
汪由敦 王 峻 赵大鲸 李重华 熊直宋 徐天麒
徐延熙① 熊晖吉 周廷燮 于 枋 吴龙应 李淸植
吴应枚 程 班② 开 泰 谢朋庚 刘统勋 严源焘
毕 涟 诸 锦 吴兆雯 储元升 储龙光 王廷琬
陈 浩 朱 陵 郭 振 吉 士③ 尹会一 应 雯
胡 兟 薛士中 蒋振鹭 吕守曾 姚 璨④ 庄敦厚
陈齐登 李寿彭 吴鸣虞 顾 贽 羊焕然⑤ 贾如玺
徐 瑗 陈绍芳 孙扬淦 吕日登 陈大玠 雅尔纳
冯元方 金名世⑥ 邓泽永 屠嘉正 史 茂 刘 保
傅辉文 沙长祺 杨士鉴 郑拔进 高景蕃 李应机
赵鉴远 王泰甡 包 涛 顾维铸 刘良璧 岳生夔
石去浮 俞 荔 王 璵 朱良裘 叶居仁 吴日燝
陈暠鉴 安 偲 朱 煐 李之峥 宋嵩巘 贵 昌
李国相 周长发 金 铭⑦
第三甲二百一十五名
徐立御 吴祖留 冯祖悦 程开业 曾道亨 金 相
陶良瑜 车 栢 饶允服⑧ 恒 德 龚健颺 周龙官
程 恂 杨 瓒 张 礨 周家相 秦伯龙 丁 煌
郭 位 陈 璟 陈之潗 邱上峯 屠应麟 傅 ■
王文淸 马 严 张锺秀 谢重灿 唐之元 胡南藩
周大璋 杨凤然 唐传鉎 潘思榘 刘廷元 李子靖
陈凤友 严遂成 徐允年 阮汝璟 黄在中 施阳林
陆 培 聂蟾宫 陈 纲 李 紘 赵立身 陈庆门
魏世隆 秘象震 王建中 景 份 刘所说 陈世翰
邱轩昂 陆汝钦 杨廷为 王锡九 王德纯 张孝扬
陈慰祖 朱 檠 曹大隆 运 太 李 涵 林日煟
房 璋 程锡琮 何其忠 赵 瑛 方增文 张忠震
吴开业 赵 晃 刘成德 周大律 李士杰 汪 壎
廖必琦 章 台 邓世杰 刘振斯 色 诚 刘 干
张 素 黎 桢⑨ 张士琏 谢锺龄 叶洁齐 程光钜
陶士倧 阎廷佶 阮维诚 王祚昌 觉罗禄保
蔺 壔 冯鸿模 何宗韩 江允溥 沈维崧 吴澄淸
任之彦 王鸿荐 杨永升 蔡 澍 长 庚 鹿谦吉
光成采 张天保 胡 星 徐汝升 罗 经 刘元晖
何世华 蛮 子⑩ 陈 沆 夏封泰 刘重选 余士依
伍 环 蘇作睿 艾 芳 冷时松 袁学谟 叶 祝
武联馨 姚梦鲤 章国录 蓝正春 李子吟 文 昭
舒兆夔 骆梦观 罗廷猷 刘世熹 赵麟趾 李翔鳞
萧启栋 李玉璋 郑 重 于凝祺 马光学 谢 宝
郑登瀛 夏之瑚 陈 凤 田种玉 欒 瑜 李大章
杨文桂 李廷宋 王 灝 董廷光 郝 霔 杨如松
吴希陵 张 复 赵 仕 刘德成 杨四奇 张炳题
梁汉鼎 宋 暲 文 保 林丛光 赵耀甲 邓 钰
余圣言(11)王 棫 谷 旦 高厚望 周 相 黎东昂
徐济言 李成龙 李 时 杨 佺 邱 韵 陈献可
周传昌 李甲第 赵锡孝 郑 宜 孔传堂 单 谓
王 辙 邹玉章 傅 鼐 舒 明 谢志远(12)汪作楫
查克丹 黄光岳 安脩德 郭如岐 彭心鉴 张孚至
燕文僎 傅百揆 牟曰笏 武联鞶 祝万章 屈 模
袁志洁 张圣训 徐 琏 尹京衞 安 佑 岱 金
魏希范 吴天鋕 畅于熊 赵士麟 宋汝梅 王 溥
钦赐进士一名
张泰基(13)
①复姓:吴廷熙
②复姓:唐班
③碑作:周吉士
④碑作:范璨
⑤复姓:徐焕然
⑥改名:金昌世
⑦复姓:虞铭
⑧复姓:杨允服
⑨改名:黎正
⑩改名:明善
(11)碑作:佘圣言
(12)复姓:詹志远
(13)碑未载。
❺ 西安科技大学在陕西怎么样
一楼贻笑大方。
西安科技大学前身是西安矿业学院,最早是由上海交通大内学的采矿系分出来的,容学校的底蕴很深。
一楼说的是陕西科技大学,前身是西北轻工业学院,在咸阳,最早是在北京的北京轻工业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学校是二本,在陕西省内排名11-12,学校在临潼,旁边就是华清池,资源很好。有几个很好的专业,都是偏向采矿方向的。其他专业平平,没有什么特色,但是也不错。学校的口碑在陕西很好,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问我,我一个哥们就是那里毕业的。
❻ 西安科技大学在长安县是什么校区
西安科技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西科大”,位于古都西安,建立于1958年9月。其前身是回西安交通大学地质、采矿系调出”答建立的西安矿业学院,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陕西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院校之一。2014年9月4日,陕西省政府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西安签署共建西安科技大学协议,西安科技大学正式成为省部共建大学。
截至2014年,西安科技大学拥有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20亩,设有17个学院(部),单设研究生院。拥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500余名。[1]
❼ 中国地质大学,长安大学与西安科技大学函授本科哪个比较容易点!谢谢知情人士回答!
中国地质大学和长安大抄学都是国家211大学非985,地质大学的地质工程是全国第一,长安大学的道路桥梁是亚洲第一,汽车专业,地质专业也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建议这两所中选一所,你想读什么专业呢,我就是长安大学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