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煤矿地质实习报告
⑴ 山西省煤矿地质实习报告5000
我会提前帮你准备.
我可以的嘛?你信不信,肯定可以。
⑵ 跪求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一、 实习概述 实习目的:工程地质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一的能力。 实习任务: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直接感观的体会和认识,如通过对实物标本、模型、图件等的观察与分析,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并在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初步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搜集了解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建筑材料等资料后,学生通过野外的实地勘察,进一步了解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地下水的作用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等。 实习时间:一周 实习地点: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实验室,广州番禺莲花山
二、实习内容成果
(一)、时间: 10月22日 星期一 晴 地点: 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 内容: 实习动员,地质图阅读、工程勘察讲座。 今天是我们班工程实习的第一天,一开始老师给我们开了一个简短的实习动员讲座,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情绪。稍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地质图的阅读分析,学习不同倾斜程度水平、倾斜、直立)地层、褶皱构造和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可以大概地从地质图上分析各类的地质现象。在讲解工程地质勘察的时候,老师以《中山市三角镇蟠龙村工业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例,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如何制定工程地质勘探的布置,如何阅读已有的勘察报告和完成自己的勘察报告。 由于老师的详细讲解,我们班的同学们对此次的工程地质实习充满了热情,大家在剩余的时间里积极到图书馆查找相关实习资料,以求能够更加好地完成此次的工程地质实习,掌握实习任务所要求的,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关于地质这一块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时间:: 10月23日 星期二 晴 地点: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图书馆。 内容:阅读收集整理资料,观看影像资料—不良地质现象。 今天老师安排我们在课室观看影象资料—不良地质现象,基本上不良地质现象都是地壳上部岩土体受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在21世纪这个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的影响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老师的播放的影片中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各类的不良地质现象。通过影片的观看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过程和结果,聆听专家是如何勘察地质现象和如果制定防治措施,这样的教学比光坐在教室里看课本形象易懂。 (三)、时间: 10月24日 星期三 晴 地点: 广州番禺莲花山 内容: 莲花山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 今天我们的安排是进行野外实习:莲花山踏勘,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早上8:30在学校出发,由于包车有延误,时间推迟了一下,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心情。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位于珠江口狮子洋畔,狮子洋西岸制高点的莲花山。早在很久前我就听说过这座名山,这次终于一睹其风采,出发前我在网上找了些莲花山的介绍: 莲花山占地2.3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8米,距广州市区30公里,距香港60海里,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是一个溶古代粗犷和现代秀美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风景名胜区。“莲峰观海”2002年被广州市政府列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莲花山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它是一位历史老人,是番禺2200多年历史的见证者。番禺区内的历史文化遗迹很多,其中莲花山上的古迹最为集中和具有代表性。它拥有国内罕见的、具有2000多年历史和保存得最完好的古采石场遗址,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省会华表”莲花塔,有清代康熙年间建造的莲花城以及新建的世界最高的箔金观音立像。 到达莲花山映入眼帘的风景简直让人如痴如醉,从停车场向东南方向走迎面就可以看到一座宝相庄严、慈颜善目、金光耀眼的望海观音宝像屹立在广场中央。举目瞻仰,湛蓝的天空中一朵朵白云飘浮天际,衬托着观音菩萨好像腾云驾雾,彩霞披身。观音像高40.88米,用120吨青铜铸成,外贴纯金180两,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箔金观音铜立像。观音宝像面向东南,遥望浩瀚的狮子洋,“望海观音”因而得名。 再继续向前走,走过约一百米由花岗岩铺设成的台阶,花岗岩:深成侵入岩。多呈灰白色、灰色、肉红色;矿物成分以石英和正长石为主,全晶质等粒结构,块状构造。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路向飞鹰古道走去,古道是建在峭壁上的人工开凿的隧道。古隧道的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用小铁锤可以敲出一块岩石标本。由于它的分布很广,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继续前进可以见到由四块相连的大岩石组成,两侧耸起的两块片岩如同飞鹰的两翼,后部高耸的片岩如同飞鹰的翘起的尾巴,平铺向外延伸的岩石如同飞鹰的头部和嘴巴,岩石组的形状如一只遨游天空的飞鹰,神威懔懔的飞鹰岩! 再往回走就可以看见狮子岩。狮子岩位于莲花山的东麓,一石酷似雄狮,盘踞山崖,面向东方,状似向着珠江口吼叫,所以莲花山也被称“狮子山”,面前的珠江河段被称为狮子洋。据考古学家分析,莲花山原只是海面上的一个小岛,千万年过去,沧海桑田,海水退去,陆地抬升,莲花山成为陆地的丘陵,海底也变成了陆地。狮子石原来是小岛边上的一座岩石,千万年来受海浪和海风的不断拍击、侵蚀、风化而成今天的形状。它像莲花山的忠实守护者,日夜守护着莲花山。它也是莲花山沧海桑田变化的最佳见证。狮子岩的岩层组成也是莲花山典型的沉积岩中的砂岩和砾岩。
在狮子石后面有一个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叫作观音岩,经人工开凿后呈现水平层理。再往前走我们一路经过了八仙岩、浴仙池、剑门、百福图、燕子岩、南天门、神仙桥。 值得一提的是燕子岩。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区内峭壁嵯峨,巨石横空,或形成一线鸟道,或形成一穴深洞,半出人工,半如天成,雄伟壮观,气势巍然。从崖下向上仰望,只见四面崖壁连环对峙,奇峰突屹,广阔的天空被缩成一方天井,嵯峨巨石摇摇欲坠,令人惊心动魂,神摇目眩。在燕子岩景区,细听岩上滴水声,看着盘旋飞舞的燕子。岩石上的攀藤植物,有如一堵绿色的墙壁,每当春夏之交,花开朵朵,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这里风景秀丽,山水相衬,成为许多电影、电视导演们首选的外景拍摄地。 在莲花山上你随处都可以见到各类的花草树木,有松树、榕树、菩提树、熏衣草……全都是因为莲花山是处于三角洲冲积地带,在陆地上升的过程中,将海底肥沃的土地带上,所以在山上能够栽种各种类的花草树木。也正是由于其地出珠江入海口,有充足的阳光和雨水,山脚的桑基鱼塘也有很好的收益。 此次野外实习—莲花山之行,到此告一段落。这是一此很好的机会让我们从烦喧的环境和沉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融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当然我们没有忘记我们此行的目的,我们亲临野外环境,与山里的岩石有了一个面对面的机会,让我们能够运用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去对一个沉积岩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进行分析。特别是莲花山上最常见的棕红色的砂岩,对它的层理、节理和工程地质性质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很多是在书本上所没有的。由于莲花山是一个古代的采石场遗迹,很多的岩层都经过了人工开凿,破坏了原有的岩层地貌,会出现不良的地质现象,所以在开凿的过程中注意防止不良地质现象的出现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四)、 时间: 10月25日 星期四 晴 地点:广工大地质实验室 内容:室内造岩矿物、岩石的认识,老师再次帮助重温地质图的阅读,在给出的《中山市三角镇蟠龙村工业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工程场地勘察数据,完成勘察报告的其它部分。
(五)、 时间: 10月26日 星期五 晴 地点:学校 内容:完成实习报告。
三、实习收获、体会 工程地质学的实习在于通过实习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学会测量岩石的产状。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认识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并且通过对已有地质图阅读及应用的讲解,对以后更好地将地质学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工程建设中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能帮你完成你自己需要的报告~!!
⑶ 河南理工大学往年《煤矿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
1、地球的圈层构造大致以地表为界,分为内圈层和外圈层。外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矿井水的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断层水和老窑水。
3、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
4、煤矿储量中的“三量”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
5、地质年代表,中生代包括白垩纪(K)、侏罗纪(J)、三叠纪(T);古生代包括晚古生代和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包括二叠纪(P)、石炭纪(C)、泥盆纪(D);早古生代包括志留纪(S)、奥陶纪(O)、寒武纪(∈)。
二 名词解释
正断层:断层上盘沿断层面倾斜线相对向下移动,下盘相对向上移动。
逆断层:断层上盘沿断层面倾斜线相对向上移动,下盘相对向下移动。
低温梯度:又称地热增温率,一般把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所升高的温度,以
°C/100m表示。
含水层:地下岩层空隙中,储存有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由流动水,称含水层(带)。
隔水层:由不透水岩石构成的岩层,具有阻隔地下水的性能。
煤炭储量:赋存在地下具有工业价值的、可供开采利用的煤炭数量。
三、简答题
1、矿物岩石节理,解理,裂隙,断裂的区别?
答:解理是指矿物晶体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不同矿物解理的方向数目和解理的完全程度不同,因此,解理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
岩层受力后发生变形,当作用力达到或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的连续性完整性受到破坏,在岩层的一定部位和一定方向上产生断裂。岩层断裂面两侧的岩块无显著位移的称为节理又称裂隙;有显著位移的称为断层。他们统称为断裂构造。
2. 地层接触关系的几种特征?
答:地层之间接触关系有3种。1.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平行,两者连续沉积,没有时间间段。2.平行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平行,但不是连续沉积,有沉积间断。3.角度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产状斜交,两者时代不连续,岩性和化石变化明显,具有明显凸凹不平剥蚀面。
3. 地质年代的划分及对比方法?
答 通过地层对比可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地层的分布规律为找矿打下基础。
方法有:根据岩层的生成顺序划分和对比;根据岩层的岩性特征划分和对比;根据岩层中赋存的古生物化石划分和对比;根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划分和对比;利用放射性同为素测定地质年代。
4.井下煤层厚度的变化原因以及对生产的影响?
答:引起煤厚变化的地质因素:原生变化和后生变化。 原生变化是指泥炭层堆积过程中,在形成煤层顶板岩层的沉积物覆盖之前,由于各种地质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其原因有以下3种:1.地壳不均衡沉降2.沉积环境及沼泽基地不平3.同生冲蚀。
后生变化是指泥炭层被形成煤层顶板岩层的沉积物覆盖后,以致煤层和含煤岩系形成后,由于各种地质作用的影响而引起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其原因有3种:1.后生冲蚀2.构造变动引起煤厚变化3.岩浆侵入引起煤厚变化.
对煤矿生产的影响:1.影响采掘部署2.影响回采计划,造成采掘工作被动3.巷道掘进率增高,回采率降低4.降低矿区或采区的服务年限。
1, 地温梯度:又称地热增温率。它是指深度每下降100M,温度升高的度数,以C/100M表示。平均地温梯度不超过3度/100M的地区为地温正常区。一个地温梯度只适应于一定深度(20---30KM)
2, 地球的圈层构造:是指地球可大体分成几个连续的,由不同成分和物理状态的物质构成的同心圈层。它反映了地球的组成物质在空间的分布和彼此间的关系,表明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大气层,水圈,地壳,地幔,地核)
3, 地质作用分两大类:一类是由地球内部的能(内能)所产生的地质内营力(地质内动力)引起的,称为内力地质作用;另一类是由地球外部的能(外能)所产生地质外营力(地质外动力引起,)外力地质作用。地质作用 凡是由自然动力所引起的地壳物质成分、内部结构以及外部形态发生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
4, 岩浆:是地下深处上来的,富含挥发分的高温高压粘稠的硅酸盐熔融体(650-1400℃)。侵入作用:岩浆沿着一定的通道上升运移,并不是都能达到地表,而是在地壳中于不同的深度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从而使岩浆逐渐冷凝结晶,进而转化为固体状态的岩浆岩,这个活动过程就称为侵入作用。
喷出作用(或火山作用):岩浆沿地壳薄弱处溢出或喷出地表的作
5, 矿物是由地质作用下,由一种元素或由一种以上元素化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物理性质和形态特征的自然物质。它们是由化学元素在地壳存在的形式,也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物质基础。
6, 石英:晶体呈六方柱无色,含气泡呈乳白色,含杂质时可为紫色,烟黑 透明至半透明;正长石:K[ALSI3O8]晶体厚板状或短柱状,呈肉红色或淡黄色,玻璃光泽,半透明;
7, 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构造的集合体。是构成岩石圈的基本物质。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又分为):以SIO2为分类指标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它是由侵入地壳内的岩浆及喷出地表的熔浆冷凝后形成 的岩石。
8, 沉积岩;是先期开成的各种岩石的风化和剥蚀产物,火山喷发的固体碎屑物质及生物的遗体和碎片,在原地或经搬运后沉积下来,通过固结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是外力地质作用的产物。(层理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分布在地壳表层。构造:是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排列关系所反映出的岩石综合特征。沉积岩的典型构造是层理;其次还有层面构造,结核等。(依据成因,成分,结构分类)
9, 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10, 褶曲要素:(核),褶曲的中心:(翼),核部两侧的岩层;(翼角):两翼岩层的倾角:(转折端):褶曲从一翼转到另一翼的过渡部分;(顶和槽):(轴面);(轴和轴迹);(枢纽)
11, 断层构造 :断裂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破裂面断开,并且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断层构造
12, 节理:称为裂隙,是指破裂面两侧岩石块未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其断裂面称为节理面。节理成因分类:(原生节理,次生节理)。力学性质分:(张节理,剪节理)节理的产状分类:(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交节理)
13, 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地应力作用于岩层,当应力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便发生断裂,并发生明显相对位移。
14, 断层要素:A 断层面B断层线C断盘D交面线E真断距 落差。
15, 断层的野外判识:(1)断层面特征——擦痕、阶步(2)断层破碎带和构造角砾岩 (3)牵引构造(4)地层的重复与缺失(5)构造中断(6)地貌特征
16, 断层类型的确定:确定断层的类型,主要是指确定以两盘相对位移方向为基础的断层分类。可根据下列两点:一,根据断层两盘岩层的新老关系确定,二,根据断层两侧褶曲核部的宽窄变化确定。
17, 构造学方法:主要是依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研究地史。关系分三类: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18, 以煤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称为煤田地质学。形成条件:一,植物条件,二,自然地理条件,三,气候条件,四,地壳运动条件;工业分析指标:1水分(游离水,化合水,结晶水。主要测游离水含量)2灰分(燃烧后的残渣)3挥发性(900度下加热7分钟发生有机物和矿物的分解,分解出来的气态物质)4固定碳(FC可燃物代号)。煤变质因素:温度,压力,时间。
19, 宏观煤岩成分:煤的宏观煤岩成分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区别和辨认的组成煤的基本单元,它们与组成岩石的矿物相当。腐杆煤的宏观煤岩万分包括镱煤,亮煤,暗煤和丝炭四种。
20, 宏观煤岩的类型:以光泽强度,成分比例和组合情况。1光亮型煤,2半光亮型煤3半暗淡型煤4暗淡型煤;
21, 煤层的结构:煤层中含有其它岩石夹层(称为夹石层,夹矸层或矸石层)的情况。分为不含量夹石层的简单结构,含有夹石层的复杂结构。
22.煤层厚度及其变化原因:答:引起煤厚变化的地质因素:原生变化和后生变化。 原生变化是指泥炭层堆积过程中,在形成煤层顶板岩层的沉积物覆盖之前,由于各种地质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其原因有以下3种:1.地壳不均衡沉降2.沉积环境及沼泽基地不平3.同生冲蚀。
后生变化是指泥炭层被形成煤层顶板岩层的沉积物覆盖后,以致煤层和含煤岩系形成后,由于各种地质作用的影响而引起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其原因有3种:1.后生冲蚀2.构造变动引起煤厚变化3.岩浆侵入引起煤厚变化.
对煤矿生产的影响:1.影响采掘部署2.影响回采计划,造成采掘工作被动3.巷道掘进率增高,回采率降低4.降低矿区或采区的服务年限。
23.含煤岩系的概念:含煤岩系又称含量煤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含量煤地层或煤系等。它是在一定时期内,形成 的具有成因联系且连续沉积的一套含量有煤层的沉积岩系。特征是含有煤层。
24,煤田的划分:由于成煤条件的差异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聚煤作用在时间上,空间上发育的不平衡,从而出面成煤的分区现象。地质条件,成煤时代,含量煤岩系和聚煤作用,以及地理位置,分六区:(华北石炭二又叠纪聚煤区,2华南二叠聚煤区3东北侏罗纪聚煤区4西北侏罗纪聚煤区5西藏滇西中生代及后三纪聚煤区6台湾第三纪聚煤区)
25,矿井充水水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断层水和老窑水
26,勘探手段:地质填图,坑探工程,钻探索工程,及地球物理勘探,四种。
27,井下判断断层存在和寻找断失翼煤层的方法:1煤,岩层的层位对比分析法2断层面构造特征法3经验类推法4作图分析法5生产勘探法。
28煤炭储量分类:可采储量,工业储量,设计损失量。就是煤矿中说的三量。
29,地球的圈层构造大致以地表为界,分为内圈层和外圈层。外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这是去年的考试题...........希望对你有用.....给分吧...我在帮你向同学找点去.....
⑷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怎么写
嵩山连续系统、良好地出露着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序列 ,在距今36-25亿年的太古宙时期 , 由海底基性岩浆喷发作用和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共同构成登封群的花岗绿岩建造 , 铸就了嵩山的结晶基底。
一、地层
元古宙为一套滨一浅海相的碎屑岩、粘土岩和碳盐岩 , 即古元古界嵩山群、中元古界马鞍山群和新元古界五佛山群。
1、古生代发育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滨海相的碳酸岩 ( 底部碎屑岩 ), 以及石炭系、二叠系的海陆交替沉积的灰岩、碎屑岩、粘土岩。其中广泛贮存着煤、铁、铝、建材等沉积矿产,并保存着丰富的动、植物化石 , 这些古生物化石成为地层年代和沉积环境的见证。
2、中生代发育三叠系湖相碎屑岩、粘土岩夹煤线。在陆相盆地一一河流环境沉积的中生代红色泥岩一一碎屑地层 , 其中含丰富的陆生动、植物化石。
嵩山地区缺失志留系、泥盆系、保罗系、 白垩系和第三系
3、新生界为现代沉积,主要岩性为砾岩、砂岩和泥岩 , 以及第四系的松散沉积层。
4、太古界、下元古界构成该区基底 , 岩层走向近南北、晚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构成盖层 , 岩层近东西向展布 , 其盖层、基底格局非常显著 ,接触关系一目了然。在嵩山地区清晰保存着发生在距今 25 亿年、18.7亿年、5.43 亿年三次前寒武纪造陆和造山运动所形成的角度不 整合接触面及典型的构造形态遗迹。这三次构造运动分别为 “ 嵩阳运动” 、“中岳运动” 、 “ 少林运动” 。
二、地质构造演化
根据嵩山地区内 " 五代同堂 " 的地层层序和构造运动遗迹的基本特征, 按照地质学原理 , 可以追溯出嵩山形成的过程和发展、演化的景象 :
1、基底构造
地球发展的早期阶段 , 表面被水包裹着。大约从 36 亿年前开始 , 嵩山地区的海底发生了来自地。幔的基性熔浆喷发和酸性岩浆侵入 , 共同堆积了以基性火山岩和酸性侵入岩为主的被称作登封群的花岗绿岩系。
2、富阳运动
在距今 25 亿年前 后 , 嵩山地区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 , 即“ 富阳运动”。富阳运动的结果 , 使海底沉积的花岗绿岩系受到近南北向的应力作用、温压效应而发生褶皱隆起 , 慢慢露出峥嵘。后来经过长期风化剥蚀, 加上地壳不断下降 ,嵩山又被淹没在海水之下 , 形成海滨和浅海环境 ,接受了被称作嵩山群的碎屑物质、泥质及钙、镇等物质的沉积。
3、中岳运动
距今 18 亿年前后 , 嵩山地区发生了被称为 “ 中岳运动 ”的全球性地壳运动 , 来自东西方向的应力作用和温、压效应使海底的碎屑岩一碱酸盐地层慢慢隆起, 嵩山再次露出海面。“ 中岳运动”后 , 嵩山再次被慢慢的风化、剥蚀、夷平、 下降 , 逐渐被海水吞噬 , 形成滨海、浅海、山间盆地 等环境 , 先后沉积了被称作马鞍山群、五佛山群和罗圈冰碛层的地层层序。
4、少林运动
距今 5.43 亿年前后, 嵩山地区又发生了被称为 “ 少林运动 ” 的地壳运动 , 使嵩山一带大范围地升出海面 , 形成嵩山系 , 结束了地球生命大爆发前的元古宙演化历史。后来虽然发生了古生代广泛的海浸, 但嵩山山系的主要山峰始终未被海水淹没。嵩山从此扬眉吐气。中生代晚期 , 强烈的 “ 燕山运动 ” 使地区产生了 巨大的剪应力, 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唐窑一中岳庙断裂和五指岭断裂带拦腰将嵩山山系截为三截 , 并使峻极峰及五指岭依次向北西方向推移了3公里和7公里。 0.65 亿年后的 " 喜马拉雅运动 " 使嵩山进一步隆升并遭受风化剥蚀 , 历经沧桑的嵩山终于显现出当今的面貌。
⑸ 求一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急急急急!!!
你是要写实习报告吗?哪里的?(可当这两句是废话,着重看下边)
第一 地区概况版 (目的权任务(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交通位置、人文、地理概况等)
第二 区域地质概况(主要讲你所写论文地区所在的大区域地质格局)
区域构造
区域地层
区域岩浆岩 (都可简述)
第三 你所写地区的地质情况
也可分构造、地层、岩浆岩三方面来写,如果只是重点于某一部分(指和你的课题相关较大),那么花多的篇幅来写这部分
第四 结论(主要写通过这个论文得到什么认识,收获等,主要是看你写着文章的目的了,结合一下就行)
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⑹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张开尖喙会把莽撞的夜蛾吞噬,
回家的孩子们
去找阖闭的眼睛来观赏你笨拙的舞步,
那儿的闹声比墨水和哭声更喧闹。
有人在散步经过——
远你的在闪烁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