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武汉地质大学教授张洪涛

武汉地质大学教授张洪涛

发布时间: 2021-02-06 16:32:34

Ⅰ 张洪涛的工作经历

1997.8-2000.2 原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研究室
2003.8-2006.3 苏州大学原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
2006.4-2007.4 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肿瘤专中心访问学者、属博士后, 师从Boris Pasche开展肿瘤遗传学研究
2007.4-2008.1 苏州大学原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
2008.1-2008.6 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副教授
2008.7- 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教授 (破格晋升)
2009.1- 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博士生导师

Ⅱ 哈工大副校长张洪涛和土木学院张素梅教授关系 情人么 还是夫妻

谴责 强烈谴责

Ⅲ 第十部分 附录

附录 APPENDIX

附录 APPENDIX

第三十九届理事会

理事长:徐绍史

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

副理事长: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京彬 马永生 邓 军 刘玉辰 朱伟林 李丕龙 李金发 杜金虎 邱建刚 范蔚茗 徐水师 琚宜太

秘书长: 朱立新

常务理事: (按姓氏笔画排序)

朱 晴 朱立新 李建伦 李耀刚 杨文采 沈建忠 姜建军 胡清波 柴育成 阎凤增 彭土标 彭齐鸣 董树文 韩豫川

潘 懋

理事: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 俊 丁孝忠 万 力 马申达 马永生 王 平 王 达 王小烈 王云龙 王立峰 王训练 王汝成 王志红 王果胜

王京彬 王建青 王瑞江 毛景文 方先知 邓 军 邓运华 邓志奇 石建省 龙长兴 田凤鸣 田震远 史长义 冯安生

冯志强 曲亚军 朱 晴 朱 敏 朱文A 朱立新 朱伟林 朱祥坤 任小华 任雨来 庄育勋 刘山青 刘 卉 刘玉辰

刘亚川 刘传正 刘庆成 刘建朝 刘俊来 刘鸿飞 关凤峻 江新华 汤 毅 孙柏年 严光生 杜海燕 杜金虎 李 俊

李大华 李子颖 李文渊 李文鹏 李丕龙 李在文 李连举 李金发 李建功 李建伦 李洪喜 李高生 李海兵 李海忠

李超岭 李献华 李德连 李耀刚 杨艺华 杨文采 杨志刚 杨金湖 杨经绥 杨树峰 杨振宇 吴玉龙 吴永平 吴湘滨

邱建刚 邱增果 何先涛 何远信 何南飞 沙金庚 沈建忠 宋永祺 宋光齐 宋胜武 张 陟 张 群 张训华 张永波

张亚钧 张金昌 张顺金 张晓东 张培震 张维亮 张新兴 陈 汉 陈正国 陈宁璋 陈伟海 陈华文 陈军峰 陈建平

武 强 苗丰民 范蔚茗 林畅松 欧阳志鸿 罗立强 金之钧 金若时 周海民 周新源 单昌昊 单海平 孟宪来 项尝培

赵 越 赵文智 赵先良 赵保胜 赵宪敏 郝 芳 郝梓国 郝静野 胡 平 胡时友 胡建卫 胡清波 胡瑞忠 柏贵生

段子清 侯金武 侯春堂 侯增谦 姜玉池 姜建军 姜树叶 姚华舟 姚秉忠 姚建新 贾跃明 夏 鸣 柴育成 倪师军

徐义刚 徐水师 徐绍史 徐振坤 郭文秀 郭正堂 唐京春 黄润秋 崔 滨 阎凤增 琚宜太 彭土标 彭齐鸣 董书宁

董树文 蒋忠诚 韩子夜 韩晋芳 韩晓峰 韩豫川 程 新 程利伟 舒良树 舒德干 谢富仁 楼小东 蔡剑辉 谭克龙

熊先孝 熊盛青 潘 懋 霍全明 霍雅勤 魏连伟 魏国齐 魏雄斌

副秘书长: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万 力 尹功明 付水兴 叶建良 白星碧 陈正国 陈国胜 周少平 周尚国 姚 超 郝梓国 姚超美 郭齐军 崔炯成

程爱国 雷时斌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理事长

徐绍史 国土资源部 部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政编码:1008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副理事长

孟宪来中国地质调查局 原局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冠英园西区37号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马永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地质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72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王京彬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5号楼4区

邮政编码:1000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邓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校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朱伟林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总地质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

邮政编码:10001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刘玉辰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3号

邮政编码:100036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杜金虎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副总经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石油大厦

邮政编码:10000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李丕龙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总裁助理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28号凯晨世贸中心

邮政编码:10003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李金发 中国地质调查局 副局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邱建刚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总经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一号

邮政编码:10008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范蔚茗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 局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政编码:10086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徐水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局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东路19号中国煤地大厦11层

邮政编码:10003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琚宜太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总局 副局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105号

邮政编码:10002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朱立新 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朱晴 中国矿业联合会地质矿产勘查协会 秘书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东里甲16号

邮政编码:10002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李建伦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北顺城街11号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李耀刚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经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177号

邮政编码:10000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杨文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院士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沈建忠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 处长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

邮政编码:10086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胡清波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副院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15号中铁咨询大厦

邮政编码:10005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姜建军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司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政编码:1008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柴育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 常务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邮政编码:10008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阎凤增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原总工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55号

邮政编码:10005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彭土标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副总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北小街2号

邮政编码:10012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彭齐鸣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 司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政编码:1008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韩豫川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 局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十三区甲20号

邮政编码:10001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董树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 副院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潘懋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院长

地址:北京大学东门逸夫贰楼(新地学楼)2442室

邮政编码:10087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秘书长

朱立新 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万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副校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尹功明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处长

地址:朝阳区亚运村华严里1号

邮政编码:100029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付水兴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5号院4区

邮政编码:1000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叶建良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院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白星碧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副司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政编码:1008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陈正国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副主任兼总工程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北顺街11号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陈国胜 中国核工业集团地质矿产事业部 副处长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十四号楼

邮政编码:10001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周少平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科学技术局地球科学处 研究员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政编码:10086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周尚国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105号

邮政编码:10002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姚超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邮政编码:10072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专职副秘书长

郝梓国 中国地质学会 专职副秘书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姚超美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勘查处 处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十三区甲20号

邮政编码:10001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郭齐军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72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崔炯成 中海油研究总院科技管理部 总经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小街6号海油大厦2009室

邮政编码:10002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程爱国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地质分会 副会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东路19号中国煤地大厦11层

邮政编码:100039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雷时斌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地质处 处长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55号

邮政编码:100055

中国地质学会分支机构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李廷栋 秘书长:耿树方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学哲学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朱训 秘书长:毕孔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北影小区23-4-202

邮政编码:10008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翟裕生 秘书长:陈宝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地质学史研究室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朱文A 秘书长:胡远彪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物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汝成 秘书长:蔡剑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资源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教育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孟宪来 秘书长:余际从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苏民 秘书长:赵志中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地质力学所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龙长兴 秘书长:雷伟志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地质力学所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马申达 秘书长:周华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环市东路477号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邮政编码:51007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石建省 秘书长:张发旺

地址:河北省正定县中山东路92号水环所

邮政编码:05080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产资源保护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刘亚川 秘书长:陈炳炎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南三段五号成都综合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科技处

邮政编码:61004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耿树方 秘书长:范本贤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洞穴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姜玉池 秘书长:陈伟海

地址:广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地质所

邮政编码:54100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汪贻水 秘书长:王静纯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2号1118房间

邮政编码:10081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洪涛 秘书长:施俊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达 秘书长:张林霞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77号勘探所

邮政编码:065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灾害研究分会

秘书长:刘传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罗立强 秘书长:吴晓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测试中心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朱立新 秘书长:史长义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号物探所

邮政编码:065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秘书长:谢平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中国地质博物馆宣传联络部

邮政编码:10003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姜玉池 秘书长:裴建国

地址:广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所

邮政编码:54100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志红 秘书长:徐金芳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冠英园西区37号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项礼文 秘书长:姚建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古地磁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朱日祥 秘书长:杨振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地质力学所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姜建军 秘书长:侯春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培震 秘书长:刘俊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前寒武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于海峰 秘书长:王惠初

地址:天津市大直沽8号路4号天津地质所

邮政编码:30017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李建伦 秘书长:李俊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北顺城街11号建材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鞠建华 秘书长:李志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航空遥感中心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21世纪中国地质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寿嘉华 秘书长:陆春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城市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李烈荣 秘书长:郑桂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23号北京地矿局

邮政编码:10019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刘宝珺 秘书长:林畅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期刊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郝梓国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姜建军 秘书长:王艳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岩石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杨经绥 秘书长:吴才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朱祥坤 秘书长:李延河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资源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陈毓川 秘书长:毛景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资源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专委会

主任委员:陈建平 秘书长:陈建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黄润秋 秘书长:伍法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政编码:100029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侯金武 秘书长:郝爱兵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金之钧 秘书长:孙冬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群 秘书长:靳秀良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邮政编码:71005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主任委员:寿嘉华 秘书长:王弭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徐霞客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张宏仁 秘书长:曲兴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桩基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赵竹占 秘书长:胡平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邮政编码:065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胡平 秘书长:米宏泽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号物化探所

邮政编码:065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大陆地壳与地幔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许志琴 秘书长:杨经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任委员:丰成友 秘书长:王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省级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北京地质学会

理事长:魏连伟 秘书长:刘学清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23号地质大厦

邮政编码:10019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天津市地质学会

理事长:任雨来 秘书长:李学美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长实道8号

邮政编码:30019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河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张维亮 秘书长:刘胜民

地址:石家庄市中华南大街24号

邮政编码:05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山西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岳盛林 秘书长:李凤德

地址:太原市并州北路27号

邮政编码:03002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赵保胜 秘书长:乌恩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路80号社会主义学院B座4楼

邮政编码:01001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辽宁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汤毅 秘书长:王宏亮

地址:沈阳市北陵大街29号

邮政编码:11003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黑龙江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韩振新 秘书长:崔滨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红旗大街263号307室

邮政编码:15009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上海市地质学会

理事长:张阿根 秘书长:朱火根

地址:上海市灵石路930号

邮政编码:20007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江苏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陶培荣 秘书长:朱士鹏

地址:南京市珠江路700号

邮政编码:21001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浙江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楼小东 秘书长:王功逸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545号

邮政编码:31000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安徽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李学文 秘书长:柏林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296号

邮政编码:23000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福建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何南飞 秘书长:丘文芬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湖东路49号

邮政编码:35000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江西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吕细保 秘书长:黄越

地址:南昌市站前路176号

邮政编码:33000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山东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柏贵生 秘书长:王来明

地址:济南市建筑新村南路35号

邮政编码:25001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河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段子清 秘书长:张天义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光北街9号王鼎国贸大厦3号楼811室

邮政编码:450016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湖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孙亚 秘书长:沈贵文

地址:武汉市武昌公正路27号国土资源厅学会办公室

邮政编码:43007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湖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方先知 秘书长:胡秋君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223号

邮政编码:41000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广东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欧阳志鸿 秘书长:李鉴伦

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地质大厦1808室

邮政编码:51008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杨政中 秘书长:张如放

地址:广西南宁市中心路2号广西国土资源厅大楼5楼

邮政编码:53002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海南省地质地理学

理事长:廖正伟 秘书长:符和生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南沙路88号

邮政编码:570206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地产学会

理事长:李英儒 秘书长:董世琳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四川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宋光齐 秘书长:秦钢

地址: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人北综合楼

邮政编码:35000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贵州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李在文 秘书长:廖莉萍

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164号

邮政编码:55000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云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李连举 秘书长:张家良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东风东路东风巷87号地质大厦附楼201室

邮政编码:65005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西藏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多吉 秘书长:刘鸿飞

地址:拉萨市北京中路21号西藏地勘局地勘处

邮政编码:850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陕西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张德新 秘书长:周明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北段100号

邮政编码:71005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甘肃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郭玉虎 秘书长:黄万堂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红星巷168号

邮政编码:730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青海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刘山青 秘书长:李怀毅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南川西路107号青海地质调查院

邮政编码:8100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刘卉 秘书长:韩伟

地址:宁夏银川市黄河东路915号

邮政编码:75000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胡建卫 秘书长:张冀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金银路52号国土资源厅办证大厅5楼

邮政编码:830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吉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韩晓峰 秘书长:张兴洲

地址:长春市建设街2199号鸽子楼323室(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

邮政编码:130061

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工作职责

秘书处工作职责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常设工作机构之一,是落实上级有关部门批示精神和学会理事会决议的执行部门,是指导和协调分支机构及省级地质学会开展工作的部门,其主要工作内容及职责如下:

◇负责学会常务理事会议、秘书长会及年度省级地质学会、分支机构秘书长工作会议等会议的筹备及学会学术年会的组织、协调工作。

◇负责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申报、推荐,组织开展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等奖项的评审工作。

◇负责学会相关文件、制度、计划、总结、报告等的起草,负责日常文件的收发、分类、立卷、归档。

◇负责学会宣传工作,包括内部刊物《中国地质学会会讯》、《情况通报》等的编辑出版工作,负责学会网站的内容更新、发布、维护等。

◇负责分支机构申报、年检等工作。

◇负责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地质类专业认证委员会认证申报、培训、档案管理等日常业务工作。

◇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土资源部等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禹启仁处长

华丽娟副处长

孟庆伟工程师

金耀仙

李彬飔

孙莉莉

期刊处工作职责

◇负责《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和《地质学报》(英文版)3种期刊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对中国地质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和各省级地质学会主办或协办的刊物,做好管理、协调、服务和业务指导工作;

◇负责《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和《地质学报》(英文版)网站的日常维护。

郝梓国处长

章雨旭副处长

周健研究员

张玉华工程师

费红彩高级工程师

刘恋

黄敏

王晓娟

李捷

孙立卿

Ⅳ 腺肌症张洪涛教授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医生么

可以先在网上了解下。子宫腺肌症最难以忍受的是渐进式痛经,一次比一次严重。因为异位在子宫肌层的细胞不停剥落生长,没有地方出来。堆积在子宫,让子宫痉挛,疼痛加剧。

Ⅳ 张洪涛:子宫腺肌症怎么治疗有效

子宫腺肌症它的主要疾病症状是会产生严重的痛经或者月经量过大,部分患者两种症状合并发生。大部分的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这里讲的手术并不是“子宫切除手术”。
虽然腺肌症、腺肌瘤引发的症状十分严重,有些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很多当地的医院医生也会建议切子宫。但是腺肌症患者如果没有发生癌变,保宫U+手术是完全可以保留子宫手术治疗的,在保留子宫的基础上,将子宫内的病灶组织完全挖除,术后痛经就消失了,月经量也会减少,纠正贫血,部分患者在术后2年评估子宫情况,还可以备孕。

话说回来,以前子宫腺肌症患者并不多见,远没有现在这么多,如果要给广大子宫腺肌症患者一点建议的话,那就是得了腺肌症必须切除子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甚至年龄偏大五十多岁接近绝经期的腺肌症患者,完全不用手术,靠相关药物维持,拖到绝经期就有机会成功渡过这个劫。
但对于未婚未育的患者,在这里不建议药物治疗。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病药物只能短时间内缓解症状,并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让一个30多岁40多岁的女性拖到绝经期,时间过于漫长,这个痛苦很难煎熬。

所以年轻的腺肌症女性患者,没怀孕的尽快备孕怀孕,因为腺肌症使一个进行性加重的疾病,长期拖下去会让病情更加严重,更不好怀孕,托到最后既无法实现做妈妈的愿望,也不利于后期医生的保宫手术操作。所以建议腺肌症患者女性一定要正确的了解这个疾病,尽快的给予积极的治疗,早治疗,早康复,早一天开启新的生活。

Ⅵ 张洪涛:腺肌症想治好应该怎么做

目前对于肌腺症并没有最好的治疗方法,通常可以选择桂枝茯苓丸、金刚藤或者版是散结权镇痛胶囊进行治疗。必要可以直接选择上曼月环治疗或者是地屈孕酮片。如果子宫肌腺症比较严重,可能需要采取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上的肌腺病变进行剥离,术后消炎止血处理。

Ⅶ 张洪涛的介绍

张洪涛,男抄,1949年7月生,汉族,江苏袭无锡人。198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研究员。1969年7月黑龙江长水河农场插队,1974年9月长春地质学院地勘系矿产地质及勘探专业学习,1977年8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干部(期间:1979年9月-1982年12月中国地质科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1985年12月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科技处副处长(期间:1988年8月-1992年1月中国地质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1992年1月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科技处处长,1993年12月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1994年4月任地矿部地调局副局长,1999年7月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2001年11月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正局级),2006年12月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总工程师。

Ⅷ 宣传工作

一、概况

2012年,学校宣传工作主要由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两部门承担。党委宣传部是负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职能部门,编制3人。新闻中心是负责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辅助部门,编制10人,在编6人。

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在校党委的领导下,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完成了60周年校庆、纪念建党90周年、喜迎十八大、迎接第十次党代会、党建专项评估等重要任务。

二、校庆宣传

1.筹建校史馆。2011年6月,学校决定在60周年校庆之际,筹建校史馆新馆。宣传部牵头,地学发展研究中心、档案馆、离退休处等部门参与筹建。明确了校史馆“存史、资政、研究、育人”的定位,以及“一馆、一展、一队伍”的建设目标。完成了前期调研、史料征集、文稿起草、展览设计、展厅布置、讲解团队招募等工作,并于校庆前夕揭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整体氛围营造。一是通过公开征集,在20余件作品中遴选了校庆徽标(LOGO),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校庆核心图形,形成了校庆标识系统(VI),成为校庆形象识别的基础系统。二是通过公开征集、重点约稿,拟定校庆宣传口号。三是完成了校庆日校园氛围营造设计手册,完成了签到台、接待站、围挡、道旗、彩飘等校园户外布置、装饰等。四是举办了温家宝题写校名揭牌仪式,完成了主楼、体育场、校门等学校主要标牌更换。五是完成校庆大会、校庆文艺晚会视频制作及同步直播。完成校庆大会“室外大屏”、“居民区入户”现场同步直播,完成校庆文艺晚会“综合教学楼”、“居民区入户”现场同步直播。制作大会部分直播视频,拍摄晚会暖场部分视频(教职工校庆祝福),分别在校庆大会和校庆晚会上播放。

3.校庆宣传展示。丰富宣传形式,总结办学经验,凝练学校文化,全方位展示学校形象。一是印制中英文画册,内容涵盖了地大概况、发展历史、领导关怀、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合作、校园文化、党的引领等方面的内容。二是制作校庆电视宣传片《地学摇篮 甲子华章》。三是校庆专题网站。采用全新网页设计理念建设校庆专题网站,设置“校庆新闻”、“通知公告”、“地学摇篮”、“甲子华章”、“祝福地大”等多个栏目,全面报道校庆进展。四是推出新浪校庆官方微博及新华社手机报。在新浪网上开设了校庆官方认证微博,刊发微博400余条。粉丝数达3100余人。通过新华社手机报发布学校校庆信息。

4.校庆新闻报道。突出重点,树立品牌意识,集中宣传报道建校60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一是校内宣传报道。完成校庆各项活动新闻采写及摄影摄像工作。共撰稿件近20余万字,拍摄图片5000余张及大量视频资料。保证了校庆新闻图片的提供和影像资料的留存。新闻网开辟校庆专栏“迎校庆”、“喜迎校庆 多彩校园”,全面及时报道校庆相关活动。“特别转载”栏目转载和刊发优秀校友事迹,共计400余条。宣传栏推出“党和国家领导人贺信”、“校庆大会等活动报道”、“中国地质大学组建25周年座谈会”、“欢迎校友回家”、“大学生地质技能大赛”等版面近200个。出版中国地质大学报校庆专刊及专版等20余个版面。二是校庆外宣工作。全面推进完成发布校庆公告、校庆外宣报道,建设校庆专题网站及校庆官方微博、校庆大会新华网直播等多项工作。累计组织接待60余家媒体近百名记者对校庆大会及校庆系列活动进行采访和报道。完成新闻报道100余篇(其中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刊发报道50余篇),10余个版面整体宣传(通版报道1次,整版报道3次、半版7次)。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中国教育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发布了中国地质大学60周年校庆一号、二号公告;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刊发学校60周年庆祝大会报道。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刊发学校60年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在《中国国土资源报》全方位展开宣传,采用专版、校庆专栏、专稿等形式,加大报道力度,突出宣传重点。在《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围绕学校科研成果展开深度宣传。在《北京教育》杂志封底刊发学校校庆形象宣传。与知名网站合作,建设新华网校庆专题网站并实现校庆大会网络图文直播。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合作进行校训展播。

三、理论武装

1.明确思路。坚持“抓两头、促中间”。围绕形势热点和重要精神,坚持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带动全校理论学习,引导各级干部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努力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到学校事业改革发展上来。努力把党的政策、学校的决策内化为师生爱国爱校兴校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2.突出重点。一是以学习宣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两会精神为重点,为党的十八大和校庆6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二是把握总理回母校视察良机,组织各二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进一步理清了思路、转变了观念,广大教职工表示要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工作,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为早日实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三是重点学习宣传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组织各级干部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实质,认真落实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各项任务。四是以迎接北京市党建与思想政治评估检查为契机,大力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教师思想状况常态调研机制,及时了解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关注问题,做好政治引导,努力将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学校的中心工作上来。五是十八大召开时,组织师生全过程认真收看大会,并就大会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舆情调研,全校上下形成了关注十八大、热议十八大的良好氛围。大会结束后及时举办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专题报告会,邀请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博士生导师高新民教授做题为《学习十八大精神,推进党的各项工作》的报告。起草了《关于在全校范围内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要求各单位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全面落实学校“十二五”规划结合起来,与迎接校第十次党代会结合起来,切实通过培训、征文、发放学习材料、组织参观等多途径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参与“首都百万师生微党课”。开展“师生微言微语十八大”微博大赛,并积极发表评论,全校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热潮,各单位师生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党委宣传部被市教工委评为“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先进单位”。

3.做好服务。以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着力做好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服务工作。全年围绕学习专题组织形势与政策报告会两次,共编发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参考共5期2000余册,购买理论学习光盘40余盘,发放《政府工作报告单行本》、《十八大报告单行本》、《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中国共产党党章》等30多种理论书籍,合计5000余册,内容涵盖了中央精神、重要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重要活动的讲话等。坚持“向校领导和二级党组织推荐一本好书”活动,全年共推荐10余种图书。党委宣传部积极做好“两报两刊”的订阅和发行工作,提出“两报两刊”是党的舆论宣传主要阵地,也是推动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要平台,倡导各级党组织组织党员读报、学报、评报,以此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学院骨干教师理论研究水平较高的优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工作,支持和鼓励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教师依托理论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和理论文章。全年两级中心组学习做到理论学习有考勤、有笔记、有心得,各党支部和教师党员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及时性都有所加强。

四、师德建设

继续坚持师德建设的“四结合”工作方法,即师德建设与教师队伍相结合,与学术带头人、学术团队建设相结合,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与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积极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考评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健全师德师风的考评、问题报告和投诉制度。2012年工作的重点将师德建设与科学道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利用教师培训、教师节等活动开展科研诚信教育,倡导教师们严格自律,戒浮躁浮夸。通过校报、新闻网、电视台、宣传橱窗等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北京市教育先锋、北京市教育先锋教书育人标兵、北京市教学名师的先进事迹和教育经验,在全校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五、文化建设

1.组织温家宝总理题写校名揭牌仪式。为纪念学校建校60周年,著名校友温家宝总理为母校题写了校名。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准备,2012年6月18日温家宝总理题写校名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温家宝总理为母校题写校名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温家宝总理为母校题写的校名,将作为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固化下来,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

2.弘扬北京精神。举办“北京精神”系列宣讲会,围绕“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主题,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和宣讲活动,解读“北京精神”内涵和意义。通过座谈会、党团日活动、征文比赛、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师生进行专题学习,学习面覆盖到全校师生。坚持不断丰富和创新“北京精神”学习载体,编写“北京精神”小册子等一批宣传材料,充分利用校园电视、校园网、校园广播、地新社、阅报栏、《地大青年》(报纸)、校园橱窗、阅报栏等阵地,大力宣传“北京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修订VIS。以完成教育部校训、校徽、校歌征集工作为契机开展大学理念系统的设计工作,总结概括了地大精神的征求意见稿,完成了学校视觉识别系统(VIS)的修订工作。

4.承办“世界地球日”“资源·文化”专家论坛。为纪念第43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学校共同主办“资源·文化”专家论坛,党委宣传部具体承办。2012年4月20日国务院参事、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常江,学校教授、能源实验中心主任张金川应邀做了专题报告。

六、精神文明建设

认真落实北京市海淀区和学院路街道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动员广大学生及教职员工参与2012年度“感动海淀”十大文明人物评选活动。积极响应海淀区“小事大爱”征文活动,努力发动广大师生踊跃投稿,把征文活动作为弘扬“北京精神”的重要工作,先后征集汇总上报近40篇稿件。积极参加海淀区文明委高校系统精神文明座谈等关于创建首都文明区的交流研讨,结合实际,为创建文明区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大力宣传海淀区创建首都文明区的有关公告、标语、工作进度安排、阶段性工作和效果,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在校园内营造创建文明区的良好环境氛围。

七、思政研究

积极申报北京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专项课题,组织学校教师申报2011~2012年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参加了市教工委组织的思想政治教师赴井冈山培训活动。认真组织2012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新增人选的评选及推荐工作。继续做好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的推荐和组织协调工作,全年共组织21位教师参加12期培训。

八、普法宣传

全年以“学习宪法,献礼校庆”为主线,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2世界地球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一系列主题日活动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主观能动性,通过有奖法律题目问答、法律问题现场咨询等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同时积极与海淀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海淀区学院路街道、海淀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单位共同举办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增强学生法律素养和道德责任感,活动效果良好。

九、队伍及平台建设

1.舆情监测及时有效。充分认识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形势,建立舆情分析研判和引导机制,新闻宣传信息报送工作,坚持做好学期开学和重大事件前后的舆情调研工作,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全年共上报舆情信息7篇,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舆情分析,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信息。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妥善处理校庆60周年、联合攀登珠穆朗玛峰等重大事件的舆情应对工作。

2.新媒体应对有所突破。积极应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开通校庆60周年官方微博、学校官方微博、开展“师生微言微语十八大”微博大赛,积极参与“首都百万师生微党课”,几大微博的关注度在逐日提高,微博已经成为学校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做好《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建设工作。

3.队伍素质有所提高。积极组织宣传干部参加首都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专题培训,努力提升宣传队伍专业素质。建立网络辅导员、评论员、管理员队伍,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引导,营造和谐的网络氛围。

4.牢牢把握舆论阵地。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传授有纪律、公开宣传有要求,加强校内宣传阵地、课堂教学,讲座论坛、学术交流等管理,严格审批程序,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全年共审批、备案哲学社会科学讲座10余次。全年在学校重大活动、重要节日共悬挂横幅20余条。

Ⅸ 中国地质大学隆重举行建校周年庆祝大会

地学摇篮,甲子华章。2012年月20日上午,中国地质大学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馆隆重举行。

教育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北京市委市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以及部分省(市)的国土资源厅、兄弟高校等单位向学校发来贺信,向地大师生和海内外的校友表示热烈祝贺。

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杜玉波,北京市副市长洪峰,全国政协原秘书长、原地质矿产部部长、中国地质大学首任校长朱训,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安徽省委副书记孙金龙,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前进,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邵鸿,武警黄金指挥部政委杨继明,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钟自然,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刘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姜沛民,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夏国治,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张宏仁,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陈洲其,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蒋承菘,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寿嘉华,原中央纪委驻国土资源部纪检组组长董道华,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国家海洋局原局长严宏谟,国务院参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闪淳昌,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原社长张景安,科技日报社原社长焦洪波出席庆祝大会。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刘光鼎、李德生、马宗晋、傅家谟、欧阳自远、叶大年、李廷栋、赵鹏大、殷鸿福、於崇文、翟光明、汤中立、汪集旸、卢耀如、胡见义、张本仁、翟裕生、钟大赉、谢和平、李曙光、康玉柱、王铁冠、金振民、杨文采、莫宣学、翟明国、马永生、舒德干等28人出席大会。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杜玉波,北京市副市长洪峰分别在庆祝大会上讲话,向中国地质大学60年华诞致以诚挚的祝贺,充分肯定学校60年来的办学成绩,并提出了殷切希望。

教师代表颜丹平,学生代表扈恒畅,校友代表马永生,兄弟院校代表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海外高校代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副校长珍妮特·基斯特纳,国际友好人士、纳米比亚驻华大使罗纳德·纳穆巴胡,合作单位代表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局长邵毅分别在大会上致辞。

大会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王鸿冰主持。他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亲身经历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老教师代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王鸿冰说,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声誉和影响也源自所培养的人才,60年来数万名毕业生走出校门,扎根基层,投身一线,踏遍青山,献身地质,成为事业发展的栋梁和骨干,铸就了地大的辉煌,在此向数万名校友表示感谢和欢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邓军做了题为《传承地大精神彰显地学品质为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斗》的主题发言,回顾办学历史、总结建设成就和特色优势,阐述学校发展思路。

邓军在发言中说,中国地质大学的历史是一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行业同起伏共发展的奋斗史;是一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创业史;是一部推动地学发展,追求学术卓越的创新史;是一部弘扬先行精神,引领地学文化的光荣史。

邓军指出,目前学校正处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将继续坚持“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人才培养方针和“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水平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以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为保证,推进协同创新,不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深刻领会校友温家宝总理对母校的殷切希望,努力建设一个更具创造力、贡献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地质大学,最终实现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

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领导,北京市相关委、办、局领导,国内外大学和合作单位领导,全体校领导,海内外校友代表、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和在校师生代表共3000余人出席庆祝大会。

Ⅹ 第二部分 国内外学术交流

国内外学术交流 ACADEMIC EXCHANGE AT HOME AND ABROAD

国内外学术交流 ACADEMIC EXCHANGE AT HOME AND ABROAD

2012年,学会及各分支机构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着力提高学术活动质量,围绕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地学问题、急需解决的生产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注重为国土资源管理和地质工作服务,注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注重为地质学科发展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的肯定。全年共举办学术会议、论坛、研讨班62个,国际学术会议4个,提交论文或摘要2817篇,参加人数9000余人,有力推动了地质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组织参加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并取得圆满成功

8月6日,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会展中心,来自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地质科学家齐聚一堂,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来自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地学科研教育机构,涉及冶金、煤炭、有色等行业领域的近700名中国地质学家从盛夏的北半球来到初春的南半球,参加四年一届的“地学奥林匹克”盛会。中国地质代表团团长、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徐绍史作了题为“可持续发展中的中国地质学家的使命和责任”的主旨发言。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代表团的积极参与,成为本次大会引人瞩目的亮点。大会收到中国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摘要800余篇,300多人做了口头报告。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代表团在大会地质展厅设展,展览的主题是:经济腾飞中的中国地质科学。内容包括7个方面:一是中国矿产资源的供需关系及勘查发现,二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工程与地质科学,三是中国基础地质科学的重大进展,四是新一代地质技术与地质产品,五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六是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七是深部探测工程专题展览。90平方米的展位全面反映了自上一届国际地质大会以来中国地质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各国参会代表、华人地质学家、在外留学生纷纷驻足中国展台,对中国地质界在推动地学科技进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全面拓展地质工作领域等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地质学报》(英文版)出版的中国地质代表团论文集,以及各类地质图件、地层年代表受到欢迎。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与澳大利亚签署矿业合作备忘录

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地质代表团团长、国土资源部部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徐绍史,在悉尼会见了澳大利亚资源、能源和旅游部部长马丁·弗格森,双方就进一步加强矿业合作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关于可持续矿业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常设秘书处迁址北京

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和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负责人签署协议,明确了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常设秘书处将迁址北京。12月11日,国土资源部部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徐绍史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罗兰德·奥博汉斯利共同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秘书处揭牌。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产生新一届执委

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质大会理事会上,经过竞选,新一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产生。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董树文研究员当选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司库。

中国地质学会首届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青年论坛暨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为实现找矿突破作贡献

五四青年节之际,中国地质学会首届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青年论坛暨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程东红出席大会并做重要讲话。开幕式由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李金发主持。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出席大会的有关领导有: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原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原理事长张宏仁,中国地质学会原副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裁助理王炯辉等。李廷栋院士、肖序常院士、刘嘉麒院士、裴荣富院士、郑绵平院士、杨文采院士、马永生院士和来自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有关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部室及局属单位负责人,中国地质学会部分常务理事、理事、副秘书长,地勘行业有关单位领导,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有关负责人,各省级地质学会、分支机构负责人,全国地勘行业的专家学者、代表和第四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约300人出席了大会。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向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发出——积极投身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倡议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朱立新研究员在会上宣读了孟宪来常务副理事长的贺信;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现任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丰成友介绍了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复建和本次大会的筹备工作,并代表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向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发出了积极投身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倡仪;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三任主任委员侯增谦研究员回顾了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历史与成就;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矿产资源研究所所长王瑞江研究员发言,对于承办青年工作委员会表示欢迎和支持;中国五矿集团总裁助理王炯辉先生代表地勘行业的代表发言,对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恢复成立表示热烈欢迎;李廷栋院士作为院士代表发言,并对青年地质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提出殷切期望;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张洪涛教授做大会发言;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于海峰副司长做了题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工作部署”的大会发言。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论坛设立了“紧缺矿产和整装勘查区找矿突破”、“找矿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中国能源资源的未来”三个分会场。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勘行业各部门的科研与生产一线的科学家、青年地质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我国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展开讨论,建言献策。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青年代表发言

媒体报道

主办找矿突破高峰论坛 暨首届中国·内蒙古矿业国际博览会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8月17日,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内蒙古地质学会联合主办的“找矿突破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内蒙古矿业国际博览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陈伟,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白宝玉在论坛暨博览会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主持论坛暨博览会开幕式。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五位院士、专家作大会主题报告

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国务院参事张洪涛,叶天竺研究员,王安建研究员,杨帅师分别做了《国内外油气资源现状与展望》、《青藏高原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勘查区矿产预测方法研究》、《工业化过程中,中国矿产资源需求分析》与《用好地勘基金,努力实现找矿突破》的大会主题报告。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李雨时,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巡视员陈天保,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学会理事长、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原副厅长赵保胜等地勘行业有关部门领导,部分省级地质学会、分支机构负责人,全国地勘行业及内蒙古自治区地勘行业的专家学者、代表,以及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近300人出席了论坛暨博览会。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业博览会

博览会现场的每一家矿业单位都用不同形式的设计展示了所属的矿种,吸引了本行业人员及近千市民的关注。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接受采访

媒体报道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朱立新秘书长率团赴意大利出席首届“中意地球科学论坛”

9月16—23日,以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为首的18名中方代表参加了在意大利科森察省卡拉布里亚大学召开的首届“中意地球科学论坛”。该论坛由青年工作委员会和意大利地质学会青年分会联合举办,以“中国和地中海地区的矿床对比及地质演化”为主题,来自中国、意大利两国的近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会议期间,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分别与意大利地质学会主席CarloDoglioni、意大利国家地质学家委员会主席GianvitoGraziano举行了正式会谈。朱立新详细介绍了中国地质学会的基本情况、中国地质研究工作的现状,双方就两国未来可能合作的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会后,中国代表团参观了卡拉布里亚大学自然科学学院化学实验室及古生物博物馆,考察了西西里岛活火山。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方代表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丰成友,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志明,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桂芳副教授、汪洋副教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孙桂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副总地质师刘传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郭清海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琦副教授分别在会上做了专题报告。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通过本次论坛,中意两国地质学家建立了联系,增进了相互了解,建立了友谊,为两国地质学会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听取了意方有关地中海地区矿床及地质演化的诸多报告。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联合主办2012年海峡两岸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18位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做主题报告

“2012年海峡两岸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于6月16—1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研讨会作为海峡科技专家论坛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中国地质学会、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及台湾中央大学、台湾大学共同主办,福建省地质学会、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承办,共有来自海峡两岸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地勘单位的120余名代表参会,18位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做了主题报告。

会议开幕式由朱立新秘书长主持。孟宪来常务副理事长在开幕式上致辞。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柯少愚、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何南飞及台湾中央大学应用地质研究所所长李锡堤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共同表达了对海峡两岸地质学家就地质灾害防治相互交流学习、促进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

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让海峡两岸地质学家共聚一堂,展示科技成果、交流学术思想、探讨科学原理,共同破解地质灾害难题、推动防治地质灾害科技进步,必将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再上一个新台阶,让地质工作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人民生活谋福祉,为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主办深部钻探及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班

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承办,安徽省地质学会、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协办的深部钻探及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班于12月14—17日在合肥举行。培训班受到全国各地勘单位的关注和响应,来自全国地矿、冶金、有色、煤田、武警等系统的60多家单位15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党委书记甘行平主持。朱立新秘书长致开幕词。徐小磊副局长代表安徽地勘局对培训班顺利举办表示祝贺。

朱立新秘书长致开幕词

甘行平主持开幕式

深部钻探及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班会场

培训班旨在全面推动深部地质找矿和钻探工作的开展,提高钻探效率和水平,推广深部钻探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培训和交流深部地球探测技术发展、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研究成果、深部钻探设备选择及应用、深部科学钻探施工方案等内容,并结合考察深部地球探测计划项目3000米的施工现场,使大家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深部钻探技术方法。

参观庐枞3000米科学深部钻探施工现场

庐枞3000米科学深部钻探项目负责人与学员交流

向参加培训班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