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北京地质大学相关的人

北京地质大学相关的人

发布时间: 2021-02-05 22:03:09

① 有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遥感的老师

目前,武汉大学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很有实力。其他学校有实力的有,中国专地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属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此外还有重庆师范大学等。
成秋明博导--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的,不过好像在武汉。
听说资源与环境遥感方向的刘少峰是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有一个田淑芳,别人就不知道了。建议你去地质大学(北京)论坛里问一下。
加油!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具体内容网络一下

591代写毕业论文

591lw

祝您好运

也希望您能采纳我的回答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人数有多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有教职工1242人,其中专专任教师70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57名,属博士生导师13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8名,俄罗斯外籍院士4名,现有各类在校学生12008名,其中本专科生8699名,硕士生1595名,工程硕士806名,博士生878名,留学生30名。
(统计时间:2005年10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586亩,同时在中外驰名的周口店和北戴河建有教学实习基地。学校现设地球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经管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珠宝学院和能源地质系、环境科学系、外语系,共设置22个本专科专业,18个研究生专业,所有非专科专业均有学位授予权。

③ 北京地质大学有几个校区共有多少学生

北京地质大学有几个校区共有多少学生
北京地质大学是中国地质大学在专文革以前的名字,中国地质属大学目前在北京和武汉两地办学,但同属一个学校。地大成立之初名为北京地质学院文革爆发后被迫迁徙到湖北(之前还迁到湖南办学)经过几番周折最终落定武汉期间用过湖北地质学院和武汉地质学院两个校名,学校南迁后,留京的教职工在原来留守处的基础上,经治理整顿,于1978年成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5年9月9日,地质矿产部决定,将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地质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合并,成立了“北京地质教育中心”。后经国家教委批复正式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
地大武汉三个校区,西区和北区隔着南望山,有隧道连接。北区西区和东区隔着鲁磨路。汉口那边还有个校区,但是本科和研究生没用。地大武汉本科一个年级约4500人。
地大北京好像就一个校区还有点小。

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的师资队伍

能源学院目前由石油地质、石油工程、能源与环境三个教研室组成,回有教职员工50人,包括中国科答学院院士1人、教授15人(博导13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4人,另有退休后返聘的教授(博导)6人和兼职教授4人。在人才队伍中,中青年教师是教学与科研的中坚力量,他们多数拥有博士学位并曾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荷兰等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留学或进修过,有获全国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进入原地质矿产部跨世纪人才计划的1人。

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都有哪些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被誉为“地学摇篮”。共设有50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专学、文学、经属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目前,招生专业(方向)为40个,共有全日制本科生8400余人。学校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大学本科可在3-6年内修完学分,完成学业。优秀的学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⑥ 地质大学出过什么杰出人士或名人

杨遵仪教授(1908.10— ),男,广东揭阳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1939年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著名的古生物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1939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地质学特别是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执教于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地质学院。历任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北京地质学院副总务长,专修科主任,水文系、石油系、地质测量及找矿系、地质系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古生物学报》的编委,《地质学报》、《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的副主编和《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of China》 的主编;九三学社中央顾问;美洲地质学会终身荣誉会员,美国耶鲁大学Sigmay Xi荣誉会员;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冈瓦纳地层分会委员。

主编了《古生物学教程》、《古生物学》和《古生物地史学》教材。其中1980年与郝诒纯教授合作再次主编的《古生物学教程》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与程裕淇、王鸿祯教授合著的《The Geology of China》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外学者四人合编的《Permo——Triassic Events in the Eastern Tethys》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环太平洋事件及其全球对比》(英文)先后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还著有《贵州中部中、上三叠统腕足类》;合著《南祁连山三叠系》(1983)、《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生物群》(1987)、《桃李满天下》(1993)等9部专著和60余篇论文。

80年代初与殷鸿福、张克信、吴顺宝等合作研究《全球二叠-三叠系界限层型(GSSP)浙江省眉山剖面》去年被定为国际“金锤子”获2001年国内科技十大新闻。

参加编著的《中国地层概论》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主持的《南祁连山的三叠系》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生物群》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1年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第五届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同年还获得何梁何力科技进步奖。被录入《中国科学家传记大词典》和《中国科技名人录》。
王鸿祯教授(1916.11— ),男,山东苍山人,中共党员,1950年2月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秘书长、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民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人民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地质学会及中国古生物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顾问。

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在地层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将沉积相与构造背景相结合,区别不同的古地理格局与古构造框架,主编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提出了层序地层的分类级别体系及其与天文周期之间的可能联系,出版了《中国层序地层研究》;在大地构造方面,提出了构造名词体系和中国及全球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的划分,提出了以泛大陆为准的大陆聚散周期,进行了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提出了地球演化中可能曾发生阶段性有限膨胀的设想,由此形成了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地质学史方面,提出以学科史和学科思想史为主要研究方向,主编出版了《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文集、图集和教材20余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1994),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特别奖(1996)。
赵鹏大教授(1931.5— ),男,满族,辽宁清源人,中共党员,1980年任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1995),地质勘探学家、数学地质学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8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矿产普查与勘探、数学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校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名誉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九屇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定量地层委员会表决委员,IAMG杂志《不可再生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编委及IAMG杂志《计算机与地学》(Computers and Geosciences)通讯编委,《中国地质大 学学报——地球科学》主编。曾任国际地质数据委员会亚洲地区代表、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专门委员。

⑦ 关于 北京地质大学

首先纠正一下,是中国地质大学,早就改名了。它有北京和武汉两个校区。北京校区的具体专业有:
招生专业及学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 0年各院系招生专业及学费一览表

院系
专业名称
学科
门类
培养
层次
招收对象
收费标准 (元/生.年)

地球科学

与资源学院
地质学基地班
理学
本硕
理工类
5000

地质学
理学

理工类
4500

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
工学

理工类
5000

资源勘查工程(海外班)
工学

理工类
5000

工程技术

学院
勘查技术与工程
工学

理工类
5000

土木工程
工学

理工类
50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学

理工类
5000

安全工程
工学

理工类
5000

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院
材料化学
理学

理工类
50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理工类
5000

信息工程

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理工类
50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理工类
5000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

理工类
5000

地理信息系统
理学

理工类
5000

水资源

与环境学院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工学

理工类
5000

环境工程 工学 本
理工类
5000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工学

理工类
5500

能源学院
石油工程
工学

理工类
5000

资源勘查工程(能源)
工学

理工类
5000

人文经管

学院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按专业大类招生)
管理学

文理兼招
5000

法学
法学

文理兼招
5000

经济学(按专业大类招生)
经济学

文理兼招
5000

外语系
英语
文学

文理兼招
6000

珠宝学院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工学

理工类
5000

艺术设计
文学

艺术文
10000

地球物理与

信息技术学院
地球物理学
理学

理工类
5000

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学

理工类
5000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理工类
5000

海洋学院
海洋科学
理学

理工科
5000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测绘工程
工学

理工类
5000

土地资源管理
工学

理工类
5000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工学

理工类
5500

不同的专业当然是做不同的工作啦,而共同的是现在都没有分配,应该说无论在哪个学校都不会有分配的,早就取消了。除非你是一些合作培养的,有些单位会在高考前和一些学生签订合作培养协议,那么毕业就要到那些单位工作。当然,这些机会也不是很多的。

⑧ 北京地质大学出了什么名人

地质大学的东门对面是北京科技大学,北门对面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南面过了四环就是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面还有北大、清华。自己选一下吧!

⑨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有几个院士啊 学校有啥技术类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
学校能学的技术比较多。
最好的是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资源产业经济类。
相关信息,
可上学校官网查看。
有详细介绍。
祝你好运。

⑩ 中国地质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本人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一名大四学生,在这儿想给你介绍几位来自我们学校的名人。

第一个是欧阳自远院士。如果你对我国的探月工程有所了解,那么或多或少听过他的大名。

欧阳自远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也就是我们学校的前身。他是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陨石学和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曾推动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指导制定了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他把自己的医生献给了祖国,作为小学弟,我非常敬佩这位前辈。

除了这几个人,地大还有很多有名的校友,他们都秉承着“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的校训,在各个行业发光发热。我也为自己是一名地大人而自豪。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助到你~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