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工业大学地质就业率
『壹』 内蒙古工业大学怎么样 去那有前途吗 就业率怎么样
什么内蒙第一,第一是内蒙古科技大学,2009年内科大就是全国50所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教育部就业先进高校,内工大今年才获得。
『贰』 是去内蒙古科技大学地质工程好,还是内蒙古工业大学采矿工程好(主要考虑就业)
如果你想学采矿地质,毫无疑问,应该选择内蒙古科技大学【今年将博士招生】;如果想学电气建筑可考虑内工大。就业两校都不错,但科大就业层次更高、更好。你可问问科大的熟人。
『叁』 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就业情况怎么样,学校师资如何,学风如何
内蒙古工业大学就业率整体而言还是很高的,不够就业岗位大部分都是留在区内的,如果到区外的话,不管怎么说内蒙也属于偏远地区,名气不怎么样。师资不过,学风也还行,,就是男女比例失衡严重
『肆』 内蒙古工业大学那个专业就业率最高
土木
『伍』 地质学专业就业率是多少
序号 本科专业名称 毕业半年后就业率(%)
1 地质工程 100.0
2 金融工程 98.6
2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98.6
2 船舶与海洋工程 98.6
5 学前教育 97.9
6 石油工程 97.2
7 医学影像学 96.3
8 采矿工程 95.9
9 油气储运工程 95.7
10 物流工程 95.5
11 工程造价 95.0
11 矿物加工工程 95.0
13 贸易经济 94.8
13 治安学 94.8
15 护理学 94.7
16 审计学 94.6
17 建筑学 94.4
17 勘查技术与工程 94.4
19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94.3
19 档案学 94.3
21 税务 94.1
2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93.7
2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93.5
24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93.4
25 财务管理 93.3
25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93.3
25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93.2
28 土木工程 93.0
29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92.9
29 热能与动力工程 92.9
31 工程管理 92.8
31 机械电子工程 92.8
3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2.8
34 安全工程 92.6
34 财政学 92.6
36 车辆工程 92.4
37 人力资源管理 92.3
38 会计学 92.2
39 工程力学 92.0
40 网络工程 91.9
40 物流管理 91.9
42 金属材料工程 91.8
42 自动化 91.8
44 中药学 91.6
45 朝鲜语 91.4
45 交通工程 91.4
47 环境艺术设计 91.1
48 影视艺术技术 91.0
49 交通运输 90.9
50 测绘工程 90.7
全国本科 88.0
『陆』 内蒙古工业大学什么专业最好就业率最高
信息工程学院、土抄木学院、建筑工程袭学院、管理学院、化工学院、机械学院专业挺好。
学校学科门类较齐全,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七大学科门类。现有“化学工艺”“材料加工工程”、“固体力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热能工程”、“材料学”、“工业催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企业管理”9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可再生能源”和“煤化工”2个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有“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学”、“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工商管理”和“英语”13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
『柒』 内蒙古工业大学怎么样,好就业吗
看你抄学什么专业了,哪个学校也袭都有好就业的专业也有不好就业的专业。还有你要是女生,建议你不要来。
现在内蒙古工大的一部分专业是在金川校区学习,一直呆在金川 遥远的郊区
又偏僻 教学设施也不好。
对于专业和就业你可以参考下这个资料,http://..com/question/8914829.html?si=1
我没有建议你来也没有建议你不来,因为我自己今年就要去内共大上学了,我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呵呵,对于内工大还是有点担心的。
『捌』 地质专业的就业率怎么样啊
现在在西部地址专业很好的, 就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之间社会需求的差别,都会对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我校地处大西北,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是地处最西北的一所院校,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齐全,社会提供的有效需求岗位很少,就业压力非常大。
地质科学专业是我校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系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开设时间很久,中间因为各种原因有过停招,从2003届毕业生就业至今,就业形势非常好,每年社会需求很大,毕业生数量不多,一般为20人左右,曾经出现过单位只要求是地质学专业就可以签约的情况,因为开设地质学专业的学校不多,当社会需求增加的时候,就业就变得非常紧俏。但是因为地质学专业是艰苦专业,一般而言,出野外的机会比较多,很多时候为了得到第一手地质资料,可能在野外一住就是半个多月,这是很多学生不适应,工作岗位调换的很频繁,这也为再就业和自身成长带来一定的弊端。
现看一下地质学专业近两年的就业情况:
我校地质科学专业2003年共有毕业生25人,其中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4人,考取研究生1人,共计录取研究生5人,占全班总人数的20%,其中保送研究生人数占总录研人数的80%,占全班人数的16%,考取研究生的人数仅占总录研人数的20%,占全班人数的4%,离校时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20人,占全班总人数的80%。所以,2003年地质科学专业整体落实情况为100%。我校地质科学专业2003年共有毕业生12人,其中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2人,考取研究生2人,共计录取研究生4人,占全班总人数的33.33%,其中保送研究生人数占总录研人数的50%,占全班人数的16.67%,考取研究生的人数占总录研人数的50%,占全班人数的16.67%,离校时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6人,占全班总人数的50%。所以,2003年地质科学专业整体落实情况为83.33%。
从以上数据能够看出,地质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学生考取研究生的心态不是很积极,2003年远低于全校的平均考研比例;2004年低于全校的理科平均考研比例,与全校的考研比例持平。在我们所了解的学生情况当中,很多学生报考研究生并不是为了继续深造,如果从本人意愿出发,是想参加工作,而面对当前就业的巨大压力,没有办法落实就业单位,或者是能够签约的单位和理想中的单位差距太大,无奈之中准备考研,而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考前复习上,况且,决定考研的时间往往又是很短,效果可想而知。在2003年毕业的地质科学专业班级里,当时报考研究生的很多,而实际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不到报名人数的一半,而最终录取的就更少得可怜,只有一人。究其原因,第一,相关引导不够,学生对考研没有足够的认识;第二,考研备战阶段准备的不够充分,临考退缩,自动放弃。第三,考研是就业的附属品,当有了工作单位后,自动放弃考研,这也是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求职压力过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下表是我校2003年毕业生就业的情况
2003年地质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专业 所在地区 人数 所在省 单位性质 单位名称
地 质 科 学 华南地区 1 河南省 科研设计单位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矿局地勘总院
西北地区 19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甘肃省 科研设计单位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勘查院)
甘肃省 科研设计单位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勘查院)
甘肃省 科研设计单位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勘查院)
甘肃省 科研设计单位 甘肃煤炭工业局(兰州煤矿研究院)
甘肃省 高等学校 甘肃省人才交流中心(兰州大学)
新疆 科研设计单位 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从表中可以看出,除1人到华南地区就业以外,其他19人均在西北地区就业,从就业单位性质上看,几乎全部分布在国有企业和科研设计单位,从单位类型上看,分布的非常集中,长庆石油勘探局和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勘查院)是主要的接收单位。并且,分布在东北地区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和西北地区的西宁市的相关单位,需求量也很大,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接收到该专业毕业生。这样,我们每年的毕业生推荐工作和市场拓展工作就变得非常有针对性,市场拓展可以以西北地区的单位为主,推荐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口国有企业和科研设计单位,相信效果会很明显。
下表是我校2004年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情况
2004年地质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专业 所在地区 人数 所在省 单位性质 单位名称
地质科学 东北地区 2 吉林省 国有企业 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
吉林省 国有企业 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
西南地区 1 四川省 其他事业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地质调查院
西北地区 3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因为2004年地质科学专业毕业生只有12人,并且还有4人攻读硕士研究生,在就业的6人里面,有半数的人是到长庆石油勘探局工作,分布在东北地区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工作的有2人。
2003年和2004年单位所在地区对比:
毕业年份 就业总人数 单位所在地区 分布人数 占就业人数比例
2003年 20人 华南地区 1 5.00%
西北地区 19 95.00%
2004年 6人 东北地区 2 33.33%
西南地区 1 16.67%
西北地区 3 50.00%
2003年和2004年单位性质对比:
毕业年份 就业总人数 单位性质 分布人数 所占比例
2003年 20人 国有企业 13 65.00%
科研设计单位 6 30.00%
高等学校 1 5.00%
2004年 6人 国有企业 5 83.33%
其他事业 1 16.67%
从上面两张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按照单位所在地区分类,就业单位绝大部分分布在西北地区,从单位性质来看,主要分布在国有企业,其中在2003年就业数据中,科研设计单位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虽然从2003年和2004年地质科学就业的数据上看,整体情况很好,毕业时的总落实情况很优秀,2003年为100%,2004年为83.33%,但主要是市场需求很大,从各种渠道反馈回的需求信息量巨大,有的单位可以接收40名地质科学专业的毕业生,甚至有些单位,可以不问学生四级情况、能否拿到学位证书等情况,只要你是地质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接收,所以,这两年,该专业就业情况很好时有原因的,主要是社会提供的岗位增加,而全国范围内开设地质科学专业的高校相对又很少,才会出现这种局面。
如果社会的需求减少的话,单位需求的层次升高的话,我们的专业又要怎样去就业呢?不要沉醉在简单的数字里面,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考取研究生,提高自身起点,努力增强自身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大学的教育是综合性的,提高学生成绩和综合能力固然重要,但这绝不是全部,要使学生从思想上、意思上有所改变,培养其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思想上要有吃苦耐劳的准备。然而,这正是我们的学生所欠缺的。在2003年毕业的地质科学专业中,有13人签到长庆石油勘探局,工作不到半年,剩下的只有6人,在辞掉工作的7人当中,大家认为是工作过于艰苦,不能承受,这其中有来自农村的困难学生,他们所谓的艰苦,不过是精神生活相对匮乏一点而已,他们自己感觉,大学本科毕业应该是干部身份,怎么工作以后,和工人没有什么差别,心里很不平衡,自我定位不够准确,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学生在思想上缺少吃苦耐劳的准备。
整体来说,地质科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是好的,但是从观念上要加以正确引导,鼓励学生深造,努力提高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开辟就业市场,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虽然目前就业形势很乐观,但是,也不能盲目的扩招,要充分的分析就业市场,考虑到社会的容纳能力,使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建设达到一个优化的结合和统
『玖』 内蒙古工业大学就业率好吗
就业率也是看专业的,专业不同,就业率就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专
工大的电气,土属木,机械等就业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其他的专业就相对来说差一点。补充一下,有点专业女生比男生就业还是稍逊一筹的。
不过工大在省内和其他学校的比起来,就业率还是相对突出的。
『拾』 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就业情况怎么样啊
工大的土木分两个方向,一个是工民建,一个是路桥,路桥方向的就业回是绝对的百分之答百,在大四上半年全班同学基本上就都签走了,但工作环境相当的艰苦,因为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是搞施工的。工民建的工作环境相对好一些,但近几年的就业情况不是很好,不过只要你不是太差的学生,找个工作还是不会太困难的。本人就是工大土木的学生,学的是路桥方向的,就我的听闻,如果你吃不了苦,我建议你还是不要选这个专业了,虽然混好了可以赚大钱,但过程会很艰辛,而且不一定付出就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