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地质大学排名
㈠ 浙江哪些211大学排名
只有一所: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简称“浙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
1995年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重点大学之一。1999年,浙江大学成为首批9所列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浙江杭州地质大学排名扩展阅读
各省区“211工程”大学分布:
1、北京(26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2、黑龙江(4所):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3、吉林(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4、辽宁(4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5、天津(3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6、河北(1所):河北工业大学。
7、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
8、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
9、上海(9所):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10、江苏(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
11、浙江(1所):浙江大学。
12、安徽(3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13、福建(2所):福州大学、厦门大学。
14、江西(1所):南昌大学。
15、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6、河南(1所):郑州大学。
17、湖北(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18、湖南(4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19、广东(4所):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20、广西(1所):广西大学。
21、海南(1所):海南大学。
22、重庆(2所):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23、四川(5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24、贵州(1所):贵州大学。
25、云南(1所):云南大学。
26、西藏(1所):西藏大学。
27、陕西(7所):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8、甘肃(1所):兰州大学。
29、青海(1所):青海大学。
30、宁夏(1所):宁夏大学。
31、新疆(2所):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32、军事系统(3所):第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㈡ 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工程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排名前2名的大学是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以下是具体榜单,供大家参考:
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中国地质大学 A+
2 中国石油大学 A+
3 中国矿业大学 A-
4 吉林大学 B+
5 中南大学 B+
6 成都理工大学 B+
7 长安大学 B+
8 同济大学 B
9 南京大学 B
10 西南石油大学 B
11 西北大学 B
12 东北石油大学 B-
13 河海大学 B-
14 山东科技大学 B-
15 长江大学 B-
1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
17 河南理工大学 C+
18 西南交通大学 C+
19 西安科技大学 C+
20 东华理工大学 C
21 桂林理工大学 C
22 昆明理工大学 C
23 太原理工大学 C-
24 东北大学 C-
25 安徽理工大学 C-
26 中国海洋大学 C-
地质工程专业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以原二级学科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探矿工程为主体,相互交叉渗透发展起来的,本工程领域涉及到数学、物理学、地质学、油气及固体矿产的矿产普查与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遥感地质、数学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和应用地球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在国民经济基础行业,包括地质调查、油气及固体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与评价、大型工矿企业和水利水电建设、公路和铁道建设、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勘察及监测等。
㈢ 地质工程专业考研大学排名
中国地质大学是地质工程专业最出名的学校,他的所有地质专业都是非常厉害。
㈣ 在杭州的大学排名
所谓的院校排名是针对学校总体实力的排名,对选择具体专业或方向的考生而言意义不大,除非你指想炫耀自己毕业学校的知名度更高!这些排名极易对考生产生误导,一般是对教育不大知情者才热衷于此,这是很多教育专家极力反对的!因为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某些院校的综合排名虽然低点,但单个学科上的实力、师资和地位可能非常拔尖,在业内领域具有很高认可度(211院校的排名一般低于985,但211高校中某些学科的实力是一些985院校无法企及的,所以要淡化学校的规模化,突出办学定位和特色,集中优势师资和资源培育各专业的优秀人才,这才是可取之道!!);
合肥工业大学是211高校(综合排名65左右),排名绝对在成都理工大学(综合排名140左右)之前,但后者在地质方面有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培养的地质类人才质量和数量比合肥工业大学的地质毕业生普遍好,业内认可度也绝对更高;
上外、北外并非985高校,但有谁敢否认上外、北外的语言类毕业生总体上不如浙大、哈工大、上海交大的外语毕业生呢?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中国很多高校为求大求全疯狂盲目扩招专业,催生了一批又一批师资配置差、培养经验无、就业和培养质量劣的垃圾专业,这让无数懵懂学子成为学校弱势专业的试验品和小白鼠,这是高等教育的误区,是对社会和学生及家长十分不负责的!!!!麻省理工学院等不少国外知名大学都能严格控制所设专业数目和招生数,虽然专业较少、学生不多,但是做出的贡献、培养的人才质量是我们大家有目共睹的!
只有学有所成,对社会贡献更大,回报更多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渠道和待遇,对社会和个人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无法实现教育应有的社会推进价值和对受教育者的价值,什么都白谈!那教育就是在浪费他人青春、就是在耗费民脂民膏、就是在杀人!!
建议广大考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结合个人理想、爱好,综合考虑学校学科师资、办学历史、省部级和国家级重点学科设置情况、教师论文和科研项目情况、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社会声誉等综合考虑,理性判断和选择学校及专业;
欢迎广大网友与本人交流教育问题、英语翻译问题,共同进步!
㈤ 地质学在中国排名前五的学校
1.中国地质大学
2.北京大学
3.南京大学
4.西北大学
5.中国矿业大学
㈥ 中国的大学地质专业排名
2014-2015年中国地质类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㈦ 杭州师范 宁波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温州大学哪个好
我个人觉得排名是中国地质大学、宁波大学、杭州师范、温州大学。
㈧ 浙江地质大学是几本院校
浙江省没有叫浙江地质大学这么个名字的大学存在的,教育部官方网站查不到该大回学的目录,凡是教答育部查不到的大学,都是属于野鸡大学,请确认你咨询的大学是否正确。
地质大学主要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哪个更好一点
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没有最好的学校。
好学校也有差专业,孬学校也有好专业的。专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设置有20个学属院及教学单位,举办1所独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不错。
上海理工大学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光学工程专业不错。
中国地质大学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8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4个。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㈩ 中国所有大学的排名
中文核心期刊《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2006年第期刊登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武书连、吕嘉、郭石林的《2006中国大学评价》。清华大学以267.55分名列第一名,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分别以226.61分、208.03分获得第二、第三名。清华、北大、浙大已经连续7年蝉联中国大学三甲。进入前10名的大学依次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与上一年度的前10名相比,上海交通大学由第7名上升到第4名,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因上海交大连升三名[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
而各下跌一名。
武书连认为,上海交通大学由第7名上升到第4名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强强联合产生了综合实力更强大的新上海交通大学;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原因是上海交通大学在过去的10年自身高速成长。上海交大在1997年是第21名,如果上交和上二医两校不合并,上海交通大学在2006年也会排在第5名。武书连说,如果原上交和原上二医迅速融合,上海交通大学保持最近10年的发展速度,那么将在三年以后挑战浙江大学第三名的位置。若干年以后,上海交通大学与清华北大并肩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甚至先行一步也是可能的。因为最近几年清华北大的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发展速度也高于清华北大。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还评出了15所2006年中国一流大学。2006年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和数量与上年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北京大学医学从第二名上升到第一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由第一名降为第二名;清华大学管理学从第三名上升到第二名,浙江大学管理学由第二名降为第三名;天津大学工学从第六名上升为第五名,华中科技大学工学由第五名降为第六名。从历年的数据分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一旦失去医学第一名,就很难逆转。
以武书连为组长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还评出了36所2006年中国研究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首次进入研究型大学。不过,由于中国地质大学已经分别在武汉、北京两地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两个校名分别单独办学,各类资源设施等也将陆续分开,故此次进入研究型大学实际是对过去几十年办学效果的总结。两校完全分开后,无论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还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都很难再进入研究型大学。
与上年相比,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成都理工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6校进入中国大学前100名,其中贵州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5校是211工程大学。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同时完成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的排名。清华大学获得工学第一名,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医学、哲学、法学、文学第一名,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农学第一名,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第一名,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教育学、历史学第一名,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管理学第一名。
课题组也对中国大学300个本科专业进行了排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本科专业第一名数量大幅领先其他大学。
2006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全部内容见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