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王开明地质大学

王开明地质大学

发布时间: 2021-01-28 14:26:55

⑴ 考研 中国地质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怎么样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3年成立,现有教师20名,其中教授5人,回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4人。2006年获得答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两个本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

系主任:王开明 教授

系副主任:张新兰教授、付晓灵副教授

往年分数线就是国家线

301 管理学院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1 管理系统工程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3数学三
④482管理学原理
或483运筹学
或484微观经济学 三选一: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万居康、蔡希贤,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第一版

企业管理概论:
《企业管理概论》,黄渝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⑵ 现在急切需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09年研究生专业目录

经济管理学院09硕士研究生录取新生名单作者: 添加时间:2009-5-12 17:10:28 点击:1739
专业序号
报考专业代码 报考专业名称 姓名 考生编号 初试总分 笔试成绩 面试成绩 复试总分 复试权重 总评成绩 拟录取类别 奖学金等级 导师 校内职工 备注一
46 120202 企业管理 黄建刚 104919230262721 409 84 171.4 255.4 0.4 348 学术委培 全额自费 瞿祥华 单考
47 120202 企业管理 常飞龙 104919230262720 385 85 190.4 275.4 0.4 341 学术委培 全额自费 成金华 刁凤琴 单考
41 120202 企业管理 练培源 104919210262296 374 90 180.33 270.33 0.40 333 学术普通 一等 熊英
48 120202 企业管理 姜宇涵 104919230262722 387 68 174.2 242.2 0.4 329 学术委培 全额自费 严良 单考
42 120202 企业管理 易瑜琴 104919210262311 351 81 172.67 253.67 0.40 312 学术普通 二等 王晓川
43 120202 企业管理 王超 104919210262316 340 75 176 251 0.40 304 学术普通 全额自费 熊英、刘宇清
44 120202 企业管理 廖明 104919210262297 342 68 180 248 0.40 304 学术普通 全额自费 周国华 企业战略管理69 营销管理73
45 120202 企业管理 栗慧 104919210262295 316 74 174.33 248.33 0.40 289 学术普通 全额自费 王辉 企业战略管理61 营销管理77
29 120201 会计学 李远 104919210262220 405 90 187 277 0.40 354 学术普通 一等 汪长英
30 120201 会计学 胡光霞 104919210262225 363 86 176.5 262.5 0.40 323 学术普通 一等 刘云忠
31 120201 会计学 余丹丹 104919210262262 359 79 178.5 257.5 0.40 318 学术普通 二等 邹伟进
32 120201 会计学 李娟 104919210262242 366 70 173.25 243.25 0.40 317 学术普通 二等 查道林
33 120201 会计学 袁峥 104919210262264 354 86 172.25 258.25 0.40 316 学术普通 二等 李月娥
34 120201 会计学 刘丛丛 104919210262222 344 88 176 264 0.40 312 学术普通 全额自费 朱冬元
35 120201 会计学 申成锐 104919210262218 330 93 175.25 268.25 0.40 305 学术普通 全额自费 严汉民
36 120201 会计学 崔小力 104919210262232 327 83 181.2 264.2 0.40 302 学术普通 全额自费 查道林
37 120201 会计学 韩菡 104919210262234 329 85 173 258 0.40 301 学术普通 全额自费 李江涛
38 120201 会计学 李静 104919210262241 328 78 170.25 248.25 0.40 296 学术普通 全额自费 谢雄标
39 120201 会计学 陈小镇 104919210262231 316 80 181.4 261.4 0.40 294 学术普通 全额自费 陶力士
40 120201 会计学 李杜娟 104919210262217 321 78 172.5 250.5 0.40 293 学术普通 全额自费 翟民
88 120201 会计学 方贵阳 104919210262226 327 放弃
89 120201 会计学 马寅佳 104919210262250 351 放弃
28 120200 工商管理 王萌 104919230262719 419 92 188 280 0.4 363 学术委培 全额自费 诸克军 单考
27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张路 104919230262718 398 73 176 249 0.4 338 学术委培 全额自费 谢雄标 单考
13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赵峰 104919210262196 391 92 163 255 0.40 337 学术普通 一等 李四福
14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巩冰 104919210262173 380 88 164.8 252.8 0.40 329 学术普通 一等 帅传敏
15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孙佩 104919210262182 383 94 153.8 247.8 0.40 329 学术普通 一等 候祖兵
16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张玉宽 104919210262169 361 88 170 258 0.40 320 学术普通 一等 张冶河
17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蔡勇 104919210262197 369 84 149.6 233.6 0.40 315 学术普通 一等 赵晶
18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熊慧 104919210262198 353 88 155 243 0.40 309 学术普通 一等 於世为
19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刁金龙 104919210262172 344 87 161.4 248.4 0.40 306 学术普通 一等 诸克军
20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王超 104919210262184 339 86 169.8 255.8 0.40 306 学术普通 一等 翁克瑞
21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张欣 104919210262168 326 92 174.6 266.6 0.40 302 学术普通 一等 张新兰
22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韩卉 104919210262174 359 61 153 214 0.40 301 学术普通 一等 孙理军
23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杨彦 104919210262192 336 81 164.2 245.2 0.40 300 学术普通 一等 李四福
24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李明 104919210262177 357 70 142.8 212.8 0.40 299 学术普通 二等 王柏轩
25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蔡立锋 104919210262170 331 73 146.4 219.4 0.40 286 学术普通 二等 付晓灵
26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刘克超 104919210262178 330 81 139.2 220.2 0.40 286 学术普通 二等 王萍
8 081824 ★资源产业经济 林超 104919210261968 375 91 175 266 0.40 331 学术普通 一等 王来峰
9 081824 ★资源产业经济 张卓梅 104919210261974 365 90 181 271 0.40 327 学术普通 一等 李通屏
10 081824 ★资源产业经济 田飞 104919210261969 360 87 179 266 0.40 322 学术普通 二等 吴巧生
11 081824 ★资源产业经济 李罡 104919210261965 356 89 176 265 0.40 320 学术普通 二等 吕军
12 081824 ★资源产业经济 王月 104919210261971 337 85 181 266 0.40 309 学术普通 全额自费 杨树旺
7 081824 ★资源产业经济 金燕 104919210261976 248 79 163 242 0.40 246 学术定向 一等 袁艳辉 少骨
1 020200 应用经济学 胡蝶 104919210260026 368 78 176 254 0.40 322 学术普通 一等 苏晓燕 政治经济学69 发展经济学62
2 020200 应用经济学 杨喻兵 104919210260021 353 88 176 264 0.40 317 学术普通 二等 邓宏兵
3 020200 应用经济学 董琳 104919210260024 334 85 176 261 0.40 305 学术普通 全额自费 朱冬元
4 020200 应用经济学 赵秋硕 104919210260048 337 79 174 253 0.40 303 学术普通 全额自费 刘云忠
5 020200 应用经济学 张超 104919210260043 332 72 175 247 0.40 298 学术普通 全额自费 王波
6 020200 应用经济学 徐锎 104919210260042 331 67 180 247 0.40 297 学术普通 全额自费 徐德义
51 020100 理论经济学 党鹏 104919210260014 328 放弃
107 120203 旅游管理 郭瑞 104919104760504 90.4 学术普通 一等 鄢志武
90 120202 企业管理 涂倩 104919104910496 88 学术普通 二等 刘家国
91 120202 企业管理 刘嘉梅 104919104910492 86 学术普通 二等 严良、陈莲芳
92 120202 企业管理 翟晓庆 104919104910501 86 学术普通 二等 向龙斌
99 120202 企业管理 逯燕 104919104910494 86 学术普通 一等 向龙斌
100 120202 企业管理 张露 104919104910502 86 学术普通 一等 杨力行
101 120202 企业管理 杨军凤 104919104910499 86 学术普通 一等 王柏轩
102 120202 企业管理 李盼 104919104910491 86 学术普通 一等 余敬
103 120202 企业管理 丰华 104919104910488 85 学术普通 一等 严良
104 120202 企业管理 熊捷 104919104910498 84 学术普通 一等 李鹏飞
93 120202 企业管理 陈琳 104919104910487 83 学术普通 二等 谢雄标
94 120202 企业管理 王小洁 104919104910497 82 学术普通 二等 严良
95 120202 企业管理 周欣 104919104910503 82 学术普通 二等 刁凤琴
105 120202 企业管理 杨胤宗鹏 104919104910500 81 学术普通 一等 陶应发
96 120202 企业管理 刘密 104919104910493 79 学术普通 二等 刘家国
106 120202 企业管理 胡莎莎 104919104910489 79 学术普通 一等 余敬
97 120202 企业管理 乔丽娜 104919104910495 79 学术普通 二等 杨力行
98 120202 企业管理 李亮 104919104910490 77 学术普通 二等 杨力行
79 120201 会计 田华秀 104919104910478 92 学术普通 一等 杨亚萍
80 120201 会计 于洁 104919104910483 92 学术普通 一等 李鹏飞
81 120201 会计 李敏 104919104910475 91 学术普通 一等 汪长英
82 120201 会计 刘文宇 104919104910476 90 学术普通 一等 查道林
71 120201 会计 张波 104919104910484 90 学术普通 二等 金春来
83 120201 会计 周佳 104919104910486 89 学术普通 一等 金春来
84 120201 会计 黄勇 104919104910474 88 学术普通 一等 查道林
72 120201 会计 王桃英 104919104910479 88 学术普通 二等 单新萍
73 120201 会计 史盼旭 104919104910477 88 学术普通 二等 李月娥
74 120201 会计 胡明星 104919104910472 88 学术普通 二等 汪长英
75 120201 会计 黄序英 104919104910473 87 学术普通 二等 严汉民
76 120201 会计 叶颖 104919104910481 86 学术普通 二等 杨亚萍
77 120201 会计 郑莹 104919104910485 86 学术普通 二等 单新萍
85 120201 会计 陈哲思 104919104910471 84 学术普通 一等 李鹏飞
78 120201 会计 尹兴敬 104919104910482 84 学术普通 二等 李月娥
86 120201 会计 杨薇 104919104910480 82 学术普通 一等 李鹏飞
87 120201 会计 陶雯 104919104750470 80 学术普通 一等 李江涛
70 120200 工商管理 郑姿 104919104910469 88 学术普通 一等 严良、翟民
69 120200 工商管理 李虎 104919104910468 80 学术普通 二等 宋凡
1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廖明敏 104919104910462 91 学术普通 一等 付晓灵
60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翁明静 104919104910466 90 学术普通 二等 王开明
2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杨娟 104919104910467 89 学术普通 一等 郭海湘
68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王祥 104919104910465 89 学术普通 一等 诸克军
58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高艳卉 104919104910457 87 学术普通 一等 诸克军 留学计划
61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李敏 104919104910460 86 学术普通 二等 帅传敏
62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高莹莹 104919104910458 86 学术普通 二等 付晓灵
63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蒋冰 104919104910459 85 学术普通 二等 王广民
64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李如鑫 104919104910461 84 学术普通 二等 诸克军
65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陆曾 104919104910464 82 学术普通 二等 赵晶
59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刘国辉 104919104910463 78 学术普通 二等 帅传敏
57 081824 ★资源产业经济 蔡倩 104919104910414 86 学术普通 一等 汤尚颖
52 020200 应用经济学 巩姣姣 104919104910004 89 学术普通 二等 许小平
53 020200 应用经济学 张静 104919104910007 87 学术普通 二等 肖建忠
55 020200 应用经济学 付书科 104919104910003 87 学术普通 一等 杨树旺
56 020200 应用经济学 王鑫 104919104910006 87 学术普通 一等 邹伟进
54 020200 应用经济学 刘杨 104919104910005 82 学术普通 二等 吕军
50 020100 理论经济学 崔宇 104919104910001 90 学术普通 一等 成金华
49 020100 理论经济学 许力飞 104919104910002 0.40 72 学术普通 二等 成金华 学科交叉

⑶ 基于知识管理的风险防范的研究,可参考的资料好少啊!怎么找

希望下面的文章对你有用
【篇名】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防范——知识管理视角
【作者】包洪信,陈云娟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
【出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NHUA COLLEGE OF PROFESSION AND TECHNOLOGY2008,8(1)
【ISSN】1671-3699
【页码】6-9
【摘要】民营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减少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流失,降低流失风险,已经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讨的问题.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主要影响因素是员工对现有工作及环境的满意度和员工需求期望的实现程度.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防范应从完善企业激励机制入手,留住知识载体--知识型员工,并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实现知识共享.

【篇名】基于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作者】王秀山,林莉,史宪睿等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00;大连理工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出处】软科学,SOFT SCIENCE2005,19(1)
【ISSN】1001-8409
【页码】85-87,96
【摘要】知识经济催生了知识管理,使其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热点.但管理学界在对知识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中往往着眼于知识管理的"优势",忽视了知识管理的风险及知识管理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知识管理是一个伴随风险的过程,其中存在技术创新风险、人力资本流动风险、契约风险、泄密风险、时滞风险、道德风险等,基于知识管理风险分析,致力于构建知识管理风险防范体系,以实现最大化企业知识管理的价值.

【篇名】论企业知识管理风险防范体系构建
【作者】林莉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出处】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3,2(2)
【ISSN】1671-7031
【页码】54-57
【摘要】知识经济催生了知识管理,使其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热点.但管理学界在对知识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中往往着眼于知识管理的优势,忽视了知识管理的风险及知识管理风险防范体系构建问题.知识管理是一个伴随着风险的过程,其中存在技术创新风险、人力资本流动风险、契约风险、泄密风险、时滞风险、道德风险等,对知识管理风险加以分析,致力于构建知识管理风险防范体系,以使企业知识管理的价值最大化.

【篇名】关于航信研发部的知识管理探析
【作者】席烨晟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710
【出处】计算机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2005,31(z1)
【ISSN】1000-3428
【页码】178-180
【摘要】研究了中国高科技企业普遍的知识管理模式,探索性地分析了目前航信研发部的知识管理现状和经验,并且结合具体项目实践,证明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可以加快研发部航空信息服务的市场响应速度,在持续提高开发质量的基础上能够逐渐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多的企业利润.

【篇名】企业IT外包中的知识转移模型及其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作者】刘春燕
【学位类型】硕士
【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导师】张旭梅
【年份】2009.

【摘要】IT外包是企业通过获取外部IT资源来满足自身IT需求的重要手段,IT外包过程实质上是企业将信息技术作为重要资源管理的过程。IT外包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管理活动,IT外包中的知识转移对外包成功性有重要影响。本论文研究了企业IT外包中的知识转移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三种外包关系,分别建立了三种关系下的知识转移模型,并且还对IT外包知识转移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对于实现企业与IT供应商之间良好的知识转移,提高IT外包中的知识管理能力,进而实现成功的IT外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分析了企业IT外包中知识转移的六个特点,分析归纳了IT外包中知识转移的内容,研究了IT外包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所转移知识的特性、知识转移参与方的特质、知识转移渠道和方式、知识转移中的激励性因素。
其次,论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以IT外包活动中的知识专用性、知识流动性和知识依赖性三个变量为划分标准,提出了三种IT外包关系:知识支持型IT外包关系、知识依赖型IT外包关系和知识合作型IT外包关系,研究了这三种IT外包关系的特点。
再次,在对三种基于知识管理的IT外包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知识支持型IT外包关系下的知识转移模型、知识依赖型IT外包关系下的知识转移模型、知识合作型IT外包关系下的知识转移模型,研究了三种外包关系下IT外包中知识转移的主体、IT外包中的知识流、知识转移过程、知识转移渠道和IT外包中知识转移的关键问题。并且,针对三种外包关系下知识转移的关键问题,建立了相应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
最后,论文研究了企业IT外包中知识转移的六种风险:知识转移主体能力风险、协作风险、知识受损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知识泄密风险和削弱技术创新能力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

【篇名】论知识联盟中的企业知识共享及其风险防范——中国企业的视角
【作者】李航
【学位类型】硕士
【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导师】龚敏
【年份】2005.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知识共享机制及知识共享过程中的风险成因与防范问题。为我国企业有效推进知识共享活动,构筑监测、预防企业知识资产风险机制,制定管理政策提供决策指导。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知识、知识管理及知识联盟的研究现状,从产品联盟向知识联盟演化的动因。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从知识过程、知识管理和战略联盟的角度分析在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和风险成因,提出了中国企业参与知识联盟的知识共享的机制和风险防范的措施。第五章,根据案例分析提出了中国企业如何驾驭知识联盟、如何有效进行知识共享和风险防范的建议。综合来说,中国企业与外国跨国公司的知识联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知识联盟双方地位不对等,外资对技术尤其是高端技术刻意保护;联盟知识转移和共享不顺畅;联盟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学习不主动、创新意识不强,本土企业间的知识联盟发展滞后;过分强调技术的跟踪和学习,忽视了促进创新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的模仿、构建与因地制宜的创新,不注意系统地培育和提升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放眼世界,技术只是企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一个方面,并且技术优势是动态的,一种保持技术长期领先的机制才是最重要的。本文通过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中国企业驾驭知识联盟、有效进行知识共享的对策。有效进行知识共享的对策主要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体制创新,促进资源组合,构筑创新平台;加强政府的监管功能,优化市场环境,从制度、政策等方面促进国内的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积极组建知识联盟,创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用“竞争和合作”的辩证思维指导联盟建设,学会“与狼共舞”。有效防范风险的对策主要有:政府部门根据地方或行业发展的实际,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选择科学的治理结构,进行制度建设;研究外方合资战略目标;建立关系资本使联盟与企业战略相符;甄别最佳合作伙伴,优化联盟组合,对知识联盟实施有效的管理。

【篇名】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风险研究
【作者】许秀
【学位类型】硕士
【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导师】罗险峰
【年份】2008.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的发展基础、核心竞争力、发展潜力都与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让知识为企业增值,就必须依靠有效的知识管理技术和手段对知识进行管理。 知识管理作为现代管理新理念和新的管理模式,已经日益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是知识管理得以实施的平台。随着我国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不断加深,不少企业已开始尝试知识管理和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推广。少数企业已经引入知识管理理念,知识管理企业文化的构建,特别是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他们当中有成功的,也不乏失败的。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开发与实施项目失败的原因众多,其中一项重要因素是项目风险管理不成功。项目管理人员不重视风险管理,或者风险防范与监控工作做的不到位,风险转变成灾难,最后导致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项目的失败。如何提高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系统项目的成功率,有效减少和防范知识管理系统项目的风险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的问题。 论文首先对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阐述 然后基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风险从开发周期的不同阶段对风险进行了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头脑风暴与面谈的方法对各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并运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排序,确定出了各阶段的前十大(TOP10)关键风险因素和关键风险,并初步估算出了各阶段关键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与风险影响程度,同时给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风险因素谱系。 最后,设计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项目风险防范体系的总体框架,并针对所确定的十大关键风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关键风险因素防范策略和监控模式。为企业防范知识管理系统开发中的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 第一基于软件开发项目生命周期理论,确定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项目各生命周期阶段的十大关键风险因素及风险因素谱系; 第二设计了适合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项目风险防范体系的总体框架; 第三针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十大关键风险因素,制定了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与监控模式。

【篇名】面向工程项目的知识管理风险研究
【作者】韦俊仲
【学位类型】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导师】王开明,侯祖兵
【年份】2008.

【摘要】本文运用风险管理的系统研究方法对面向工程项目的知识管理风险深入探讨,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风险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排序,并对此提出防范知识管理风险的策略性框架,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本人期望通过对工程项目的知识管理风险研究,能够增强项目组织对知识管理的风险意识,并且可以为项目组织制定知识管理风险对策提供参考,而在理论方面则希望能促进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和风险管理交叉领域的研究,完善项目风险管理等理论体系。为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实证研究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研究如何在工程项目中建立知识管理风险评价的机制。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首先对知识管理风险和项目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对风险、知识管理和知识管理风险等概念进行了届定,并介绍了国内外知识管理风险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工程项目知识管理及其风险。 接着,进行风险识别和影响因素分析,根据文献总结和一些专家建议得到了初始的风险影响因素层次结构,再使用面向工程项目的知识管理风险影响冈素调杏问卷对全国范围内建筑、水利和电力等行业40名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专家或项目经理进行调查,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来精简因素集,最终得到面向工程项目知识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4个主因素,分别是知识自身风险、基础设施与环境风险、人因风险和里程碑知识风险,每个主因素下各包含4个子因素。 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经过问卷调查建立判断矩阵,由此得到各风险因素相对于知识管理风险的权重和重要性次序,分为四个层次: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交付物认知;对风险影响程度次之的因素是泄密与道德、知识创新、知识人员流失、组织战略;处于第三层重要性的风险影响因素包括组织文化、知识模糊、阶段性人员流动、知识继承、学习能力、知识转换:契约风险、组织结构、知识滞后、IT技术、知识外溢对工程项目知识管理风险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最小的。 结合上面所得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指标权重,本文选取一在建大型水利工程项目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工程项目的知识管理风险进行实例评价,为项目组织评价知识管理风险提供实践基础。 最后,根据前面的研究结果提出面向工程项目知识管理风险防范策略,从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战略、培养知识共享组织文化、构建灵活的组织结构、选择必要的知识管理工具和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本文的创新之处有:(1)从项目的角度米探讨知识管理风险,有可能对知识管理风险问题的研究开辟新的途径或提供可借鉴之处:(2)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里程碑知识风险的提山是针对项目而言的,具有独特性;(3)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知识管理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并进行重要性排序。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