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来地质大学
『壹』 第十部分 附录
附录 APPENDIX
附录 APPENDIX
第三十九届理事会
理事长:徐绍史
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
副理事长: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京彬 马永生 邓 军 刘玉辰 朱伟林 李丕龙 李金发 杜金虎 邱建刚 范蔚茗 徐水师 琚宜太
秘书长: 朱立新
常务理事: (按姓氏笔画排序)
朱 晴 朱立新 李建伦 李耀刚 杨文采 沈建忠 姜建军 胡清波 柴育成 阎凤增 彭土标 彭齐鸣 董树文 韩豫川
潘 懋
理事: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 俊 丁孝忠 万 力 马申达 马永生 王 平 王 达 王小烈 王云龙 王立峰 王训练 王汝成 王志红 王果胜
王京彬 王建青 王瑞江 毛景文 方先知 邓 军 邓运华 邓志奇 石建省 龙长兴 田凤鸣 田震远 史长义 冯安生
冯志强 曲亚军 朱 晴 朱 敏 朱文A 朱立新 朱伟林 朱祥坤 任小华 任雨来 庄育勋 刘山青 刘 卉 刘玉辰
刘亚川 刘传正 刘庆成 刘建朝 刘俊来 刘鸿飞 关凤峻 江新华 汤 毅 孙柏年 严光生 杜海燕 杜金虎 李 俊
李大华 李子颖 李文渊 李文鹏 李丕龙 李在文 李连举 李金发 李建功 李建伦 李洪喜 李高生 李海兵 李海忠
李超岭 李献华 李德连 李耀刚 杨艺华 杨文采 杨志刚 杨金湖 杨经绥 杨树峰 杨振宇 吴玉龙 吴永平 吴湘滨
邱建刚 邱增果 何先涛 何远信 何南飞 沙金庚 沈建忠 宋永祺 宋光齐 宋胜武 张 陟 张 群 张训华 张永波
张亚钧 张金昌 张顺金 张晓东 张培震 张维亮 张新兴 陈 汉 陈正国 陈宁璋 陈伟海 陈华文 陈军峰 陈建平
武 强 苗丰民 范蔚茗 林畅松 欧阳志鸿 罗立强 金之钧 金若时 周海民 周新源 单昌昊 单海平 孟宪来 项尝培
赵 越 赵文智 赵先良 赵保胜 赵宪敏 郝 芳 郝梓国 郝静野 胡 平 胡时友 胡建卫 胡清波 胡瑞忠 柏贵生
段子清 侯金武 侯春堂 侯增谦 姜玉池 姜建军 姜树叶 姚华舟 姚秉忠 姚建新 贾跃明 夏 鸣 柴育成 倪师军
徐义刚 徐水师 徐绍史 徐振坤 郭文秀 郭正堂 唐京春 黄润秋 崔 滨 阎凤增 琚宜太 彭土标 彭齐鸣 董书宁
董树文 蒋忠诚 韩子夜 韩晋芳 韩晓峰 韩豫川 程 新 程利伟 舒良树 舒德干 谢富仁 楼小东 蔡剑辉 谭克龙
熊先孝 熊盛青 潘 懋 霍全明 霍雅勤 魏连伟 魏国齐 魏雄斌
副秘书长: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万 力 尹功明 付水兴 叶建良 白星碧 陈正国 陈国胜 周少平 周尚国 姚 超 郝梓国 姚超美 郭齐军 崔炯成
程爱国 雷时斌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理事长
徐绍史 国土资源部 部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政编码:1008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副理事长
孟宪来中国地质调查局 原局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冠英园西区37号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马永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地质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72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王京彬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5号楼4区
邮政编码:1000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邓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校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朱伟林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总地质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
邮政编码:10001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刘玉辰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3号
邮政编码:100036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杜金虎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副总经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石油大厦
邮政编码:10000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李丕龙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总裁助理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28号凯晨世贸中心
邮政编码:10003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李金发 中国地质调查局 副局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邱建刚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总经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一号
邮政编码:10008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范蔚茗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 局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政编码:10086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徐水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局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东路19号中国煤地大厦11层
邮政编码:10003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琚宜太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总局 副局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105号
邮政编码:10002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朱立新 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朱晴 中国矿业联合会地质矿产勘查协会 秘书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东里甲16号
邮政编码:10002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李建伦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北顺城街11号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李耀刚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经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177号
邮政编码:10000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杨文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院士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沈建忠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 处长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
邮政编码:10086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胡清波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副院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15号中铁咨询大厦
邮政编码:10005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姜建军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司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政编码:1008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柴育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 常务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邮政编码:10008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阎凤增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原总工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55号
邮政编码:10005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彭土标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副总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北小街2号
邮政编码:10012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彭齐鸣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 司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政编码:1008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韩豫川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 局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十三区甲20号
邮政编码:10001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董树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 副院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潘懋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院长
地址:北京大学东门逸夫贰楼(新地学楼)2442室
邮政编码:10087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秘书长
朱立新 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万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副校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尹功明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处长
地址:朝阳区亚运村华严里1号
邮政编码:100029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付水兴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5号院4区
邮政编码:1000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叶建良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院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白星碧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副司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政编码:1008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陈正国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副主任兼总工程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北顺街11号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陈国胜 中国核工业集团地质矿产事业部 副处长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十四号楼
邮政编码:10001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周少平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科学技术局地球科学处 研究员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政编码:10086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周尚国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105号
邮政编码:10002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姚超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邮政编码:10072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专职副秘书长
郝梓国 中国地质学会 专职副秘书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姚超美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勘查处 处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十三区甲20号
邮政编码:10001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郭齐军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72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崔炯成 中海油研究总院科技管理部 总经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小街6号海油大厦2009室
邮政编码:10002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程爱国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地质分会 副会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东路19号中国煤地大厦11层
邮政编码:100039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雷时斌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地质处 处长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55号
邮政编码:100055
中国地质学会分支机构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李廷栋 秘书长:耿树方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学哲学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朱训 秘书长:毕孔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北影小区23-4-202
邮政编码:10008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翟裕生 秘书长:陈宝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地质学史研究室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朱文A 秘书长:胡远彪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物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汝成 秘书长:蔡剑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资源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教育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孟宪来 秘书长:余际从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苏民 秘书长:赵志中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地质力学所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龙长兴 秘书长:雷伟志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地质力学所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马申达 秘书长:周华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环市东路477号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邮政编码:51007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石建省 秘书长:张发旺
地址:河北省正定县中山东路92号水环所
邮政编码:05080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产资源保护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刘亚川 秘书长:陈炳炎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南三段五号成都综合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科技处
邮政编码:61004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耿树方 秘书长:范本贤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洞穴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姜玉池 秘书长:陈伟海
地址:广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地质所
邮政编码:54100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汪贻水 秘书长:王静纯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2号1118房间
邮政编码:10081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洪涛 秘书长:施俊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达 秘书长:张林霞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77号勘探所
邮政编码:065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灾害研究分会
秘书长:刘传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罗立强 秘书长:吴晓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测试中心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朱立新 秘书长:史长义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号物探所
邮政编码:065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秘书长:谢平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中国地质博物馆宣传联络部
邮政编码:10003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姜玉池 秘书长:裴建国
地址:广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所
邮政编码:54100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志红 秘书长:徐金芳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冠英园西区37号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项礼文 秘书长:姚建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古地磁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朱日祥 秘书长:杨振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地质力学所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姜建军 秘书长:侯春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培震 秘书长:刘俊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前寒武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于海峰 秘书长:王惠初
地址:天津市大直沽8号路4号天津地质所
邮政编码:30017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李建伦 秘书长:李俊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北顺城街11号建材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鞠建华 秘书长:李志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航空遥感中心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21世纪中国地质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寿嘉华 秘书长:陆春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城市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李烈荣 秘书长:郑桂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23号北京地矿局
邮政编码:10019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刘宝珺 秘书长:林畅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期刊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郝梓国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姜建军 秘书长:王艳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岩石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杨经绥 秘书长:吴才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朱祥坤 秘书长:李延河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资源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陈毓川 秘书长:毛景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资源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专委会
主任委员:陈建平 秘书长:陈建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黄润秋 秘书长:伍法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政编码:100029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侯金武 秘书长:郝爱兵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金之钧 秘书长:孙冬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群 秘书长:靳秀良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邮政编码:71005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主任委员:寿嘉华 秘书长:王弭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徐霞客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张宏仁 秘书长:曲兴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桩基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赵竹占 秘书长:胡平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邮政编码:065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胡平 秘书长:米宏泽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号物化探所
邮政编码:065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大陆地壳与地幔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许志琴 秘书长:杨经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任委员:丰成友 秘书长:王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省级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北京地质学会
理事长:魏连伟 秘书长:刘学清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23号地质大厦
邮政编码:10019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天津市地质学会
理事长:任雨来 秘书长:李学美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长实道8号
邮政编码:30019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河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张维亮 秘书长:刘胜民
地址:石家庄市中华南大街24号
邮政编码:05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山西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岳盛林 秘书长:李凤德
地址:太原市并州北路27号
邮政编码:03002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赵保胜 秘书长:乌恩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路80号社会主义学院B座4楼
邮政编码:01001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辽宁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汤毅 秘书长:王宏亮
地址:沈阳市北陵大街29号
邮政编码:11003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黑龙江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韩振新 秘书长:崔滨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红旗大街263号307室
邮政编码:15009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上海市地质学会
理事长:张阿根 秘书长:朱火根
地址:上海市灵石路930号
邮政编码:20007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江苏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陶培荣 秘书长:朱士鹏
地址:南京市珠江路700号
邮政编码:21001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浙江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楼小东 秘书长:王功逸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545号
邮政编码:31000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安徽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李学文 秘书长:柏林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296号
邮政编码:23000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福建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何南飞 秘书长:丘文芬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湖东路49号
邮政编码:35000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江西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吕细保 秘书长:黄越
地址:南昌市站前路176号
邮政编码:33000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山东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柏贵生 秘书长:王来明
地址:济南市建筑新村南路35号
邮政编码:25001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河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段子清 秘书长:张天义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光北街9号王鼎国贸大厦3号楼811室
邮政编码:450016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湖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孙亚 秘书长:沈贵文
地址:武汉市武昌公正路27号国土资源厅学会办公室
邮政编码:43007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湖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方先知 秘书长:胡秋君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223号
邮政编码:41000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广东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欧阳志鸿 秘书长:李鉴伦
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地质大厦1808室
邮政编码:51008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杨政中 秘书长:张如放
地址:广西南宁市中心路2号广西国土资源厅大楼5楼
邮政编码:53002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海南省地质地理学会
理事长:廖正伟 秘书长:符和生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南沙路88号
邮政编码:570206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地产学会
理事长:李英儒 秘书长:董世琳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四川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宋光齐 秘书长:秦钢
地址: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人北综合楼
邮政编码:35000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贵州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李在文 秘书长:廖莉萍
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164号
邮政编码:55000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云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李连举 秘书长:张家良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东风东路东风巷87号地质大厦附楼201室
邮政编码:65005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西藏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多吉 秘书长:刘鸿飞
地址:拉萨市北京中路21号西藏地勘局地勘处
邮政编码:850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陕西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张德新 秘书长:周明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北段100号
邮政编码:71005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甘肃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郭玉虎 秘书长:黄万堂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红星巷168号
邮政编码:730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青海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刘山青 秘书长:李怀毅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南川西路107号青海地质调查院
邮政编码:8100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刘卉 秘书长:韩伟
地址:宁夏银川市黄河东路915号
邮政编码:75000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胡建卫 秘书长:张冀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金银路52号国土资源厅办证大厅5楼
邮政编码:830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吉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韩晓峰 秘书长:张兴洲
地址:长春市建设街2199号鸽子楼323室(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
邮政编码:130061
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工作职责
秘书处工作职责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常设工作机构之一,是落实上级有关部门批示精神和学会理事会决议的执行部门,是指导和协调分支机构及省级地质学会开展工作的部门,其主要工作内容及职责如下:
◇负责学会常务理事会议、秘书长会及年度省级地质学会、分支机构秘书长工作会议等会议的筹备及学会学术年会的组织、协调工作。
◇负责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申报、推荐,组织开展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等奖项的评审工作。
◇负责学会相关文件、制度、计划、总结、报告等的起草,负责日常文件的收发、分类、立卷、归档。
◇负责学会宣传工作,包括内部刊物《中国地质学会会讯》、《情况通报》等的编辑出版工作,负责学会网站的内容更新、发布、维护等。
◇负责分支机构申报、年检等工作。
◇负责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地质类专业认证委员会认证申报、培训、档案管理等日常业务工作。
◇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土资源部等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禹启仁处长
华丽娟副处长
孟庆伟工程师
金耀仙
李彬飔
孙莉莉
期刊处工作职责
◇负责《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和《地质学报》(英文版)3种期刊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对中国地质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和各省级地质学会主办或协办的刊物,做好管理、协调、服务和业务指导工作;
◇负责《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和《地质学报》(英文版)网站的日常维护。
郝梓国处长
章雨旭副处长
周健研究员
张玉华工程师
费红彩高级工程师
刘恋
黄敏
王晓娟
李捷
孙立卿
『贰』 刘俊来的工作经历
起止年月 工 作 单 位 职 务
8/2003年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教授、博内士生导师。
6/2000-8/2003 吉林容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12/1995—6/2000 长春科技大学(长春地质学院) 教授
01/2000—12/2000 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大学) 特聘教授
10/1998—11/1998: 日本京都大学 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Fellow
6/1996—4/1997 日本京都大学 客座教授
10/1994—10/1995 德国格廷根大学 博士后
10/1992—12/1995 长春地质学院 副教授
10/1989—10/1992 长春地质学院 讲师
9/1986—10/1989 长春地质学院 博士研究生学习
9/1982—10/1985 长春地质学院 硕士研究生学习
10/1978—9/1982 长春地质学院 学士学习
『叁』 葛肖虹的研究成果
主持承担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
1978—1980年主持承担北京密云地区地震地质研究,即墙子路-喜峰口、马坊断裂,密云水库东侧葡萄园断裂的活动构造研究,成果获北京市1980年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3—1986年参加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攀西裂谷”和南方碳酸盐岩找油第20-1项,为三级课题W-5-7(D)项目负责人,成果获地质矿产部1987年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7—1991年主持承担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资源评价项目“柴达木盆地区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成果《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由国家科委作为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正式登记,颁发证书(证书编号:017094),获1997年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入编1998年度《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成果公报》,并颁发证书(登记号:202766);
1990—1995年参加主持地质矿产部“八五”重大专项项目《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GGT)多学科综合研究》项目(85-06-202),为项目副负责人,负责组织项目技术工作实施与管理;
1993—1996年主持承担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吐-哈石油会战指挥部委托项目《吐鲁番-哈密盆地构造复位研究》,成果获地质矿产部1996年科技成果三等奖;
1997—2000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阿尔金断裂运动学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的影响》(科学部编号497721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国际合作项目《阿尔金断裂带运动学变形年代学研究》(99国科金外资助字49910130800号;2000国科金外资助字40010131363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项目《格斯断槽与柴西地区含油气评价》;
2001-2004年主持承担吉林大学、青海油田分公司、奥地利 萨尔茨堡大学 地质-古生物系国际合作项目《阿尔金断裂、昆仑山前推覆体对柴达木盆地构造形成的控制及柴西地区有利Ⅱ级油气聚集带的预测》,为项目总负责人;2003-2005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阿尔金山构造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沉降的时代耦合研究》(科学部编号:40272099)。
发表的论文/专著:
1. 葛肖虹、任收麦、马立祥、吴光大、刘永江等,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环境效应,地学前缘,2006,13(6):118-130
2. 葛肖虹、任收麦、刘永江、袁四化,中国大型走滑断裂的复位研究与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预测,地质通报,2006,25(9-10):1022-1027
3. 任收麦、葛肖虹、杨振宇、林源贤、胡勇等,36Cl 断代法应用于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的构造事件研究,地质学报,2006,80(8):1110-1117
4. Liu, Y.-J., Neubauer, F., Genser, J., Takasu, A., Ge, X.-H. and Handler, R. 40Ar/39Ar ages of the blueschist facies pelitic schists from Qingshuigou in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s, Western China. Island Arc, 2006, 15(1), in press.
5. A.B. Rieser, Y. Liu, J. Genser, F. Neubauer, R. Handler, X. Ge. Uniform Permian 40Ar/39Ar detrital mica ages in the eastern Qaidam Basin (NW China): where is the source? Terra Nova,2006,18:79-87, doi: 10.1111/j.1365-3121.2005.00666.x.
6. 葛肖虹、任收麦,中国西部治理沙漠化的战略思考与建议,第四纪研究,2005,25(4):484-489;
7. A.B. Rieser, F. Neubauer, Y. Liu, X. Ge. Sandstone provenance of north-western sectors of the intracontinental Cenozoic Qaidam basin, western China: Tectonic vs. climatic control. Sedimentary Geology,2005,177:1-18.
8. 王亚东,刘永江,常丽华,Andrea B.Rieser, 计桂霞,沉积物粒度分析在阿尔金山隆升研究中的应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2), 155-162
9. 葛肖虹、刘永江、任收麦,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与“亚澳”陨击事件,第四纪研究,2004,24(1):67-73;
10. 任收麦, 葛肖虹, 刘永江, 常丽华, 吴光大, 袁四化,晚白垩世以来沿阿尔金断裂带的阶段性走滑隆升,地质通报, 2004, 23(9-10): 926-932.
11. 任收麦、葛肖虹、刘永江,阿尔金断裂带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03,18(3):386-391
12. Y. Liu, J. Genser, X. Ge, F. Neubauer, G. Friedl, L. Chang, S. Ren, R. Handler. 40Ar/39Ar age evidence for Altyn Fault tectonic activities in wester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3, 48(18): 2024-2030.
13. 刘永江, 葛肖虹, J. Genser, F. Neubauer, G. Friedl, 常丽华, 任收麦, 阿尔金断裂带构造活动的40Ar/39Ar年龄证据,科学通报, 2003, 48(12):1335-1341.
14. 葛肖虹、刘永江、任收麦,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与阿尔金断裂,中国地质,2002,29(4):346-350;
15. 葛肖虹、刘永江、任收麦、叶慧文、刘俊来等,对阿尔金断裂科学问题的再认识,地质科学,2001,36(3):319-325;
16. 葛肖虹、任收麦、刘永江、刘俊来等,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石油学报,2001,22(5):1-5;
17. 葛肖虹,中国西部大陆构造的新认识,第二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会议文集,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2000,A369-A371;
18. 葛肖虹、刘永江、任收麦,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与阿尔金断裂,第三届海峡两岸三地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香港大学,2001,67-69;
19. 刘永江、葛肖虹、叶慧文、刘俊来、N. Franz、J. Genser、潘宏勋、任收麦,晚中生代以来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模式,地球学报,2001,22(1),23-28;
20. Yongjiang Liu, J. Genser, F. Neubauer and Ge Xiaohong. Blueschists from Qingshuigou in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 China. Schweizerische Mineralogische und Petrographische Mitteilungen;
21. Franz Neubauer, Johann Genser, Yongjiang Liu, Xiaohong Ge. The Aka´sai basin: an active 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 to the Altyn orogen, China? Geologische Rundchau;
22. 刘永江、葛肖虹、叶慧文、陈文等,阿尔金断裂变形岩激光微区40Ar/39Ar年龄及其构造意义,科学通报,2000,45(19):2101-2104;SCI检索
23. Liu Yongjiang, Ye Huiwen, Ge Xiaohong, Liu Junlai, Pan Hongxun, Chen Wen,Laser Probe 40Ar/39Ar Dating of Micas on The Deformed Rocks From Altyn Fault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ons, Western China,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0,7(Suppl.):233-234;
24. Ge Xiaohong, Liu Yongjiang, Ye Huiwen, Liu Junlai, Pan Hongxun, Ren Shoumai,Research Progress of Altyn Fault in Western China,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0,7(Suppl.):243-244;
25. 葛肖虹、刘俊来,被肢解的西域克拉通,岩石学报,2000,16(1):59-66;SCI检索
26. 潘宏勋、葛肖虹、刘俊来,对祁连山北缘榆木山隆起的质疑,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30(1):9-13;
27. 陈文、葛肖虹、刘新宇、刘永江、张思红、叶慧文,用激光微区40Ar/39Ar定年技术研究阿尔金断裂系变形作用时代,2000 Extended Abstracts with Program-The Second World Chinese Conference on Geological Sciences,2000,A351-A355;
28. Liu Junlai, Pan Hongxun、Ge Xiaohong et al.,An early stage faulting along the Altun mountain range-microstructural evidences. 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1999,2(2):160-165;
29. 葛肖虹,中亚大陆一次重要的板内会聚事件,地学前缘,1999,6(4):330;
30. 葛肖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若干问题的新认识,大陆构造及陆内变形暨第六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34-35;
31. 葛肖虹、王锡魁、昝淑芹、董清水、朱晓军、柳平,新疆东北部大地构造的新认识,构造地质学—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进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93-104;
32. 葛肖虹、刘俊来,北祁连造山带的形成与背景,地学前缘,1999,6(4):223~230;
33. 葛肖虹、张梅生、刘永江、叶慧文、石采东,阿尔金断裂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现代地质,1998,12(3):295~301;
34. 葛肖虹,对中国西北部找油的战略思考,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编:《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第6集:12-18;
35. 葛肖虹,对中国西北部找油的思考,勘探家,1997,2(3):53-59;
36. 葛肖虹、王锡魁、昝淑芹、董清水、柳平,试论吐鲁番-哈密盆地为剪切-背驮型盆地,地质论评,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43(6):561-568;
37. 葛肖虹、段吉业、刘先文、王锡魁,中国西北的大陆构造,地质矿产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5年年报: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9-18;
38. Ge Xiaohong,Zan Shuqin and Wang Changgui,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urfan-Hami basin,<Tectonics of China>,Geological Beijing,1996,p.107-173;
39. Ge Xiaohong,Duan Jiye,Liu Xianwen and Wang Xikui,Continental tectonics of northwest China,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1996,Vol.1,p.262;
40. Ge Xiaohong,Wang Xikui,Zan Shuqin,Dong Qingshui and Liu Ping,The piggyback Turfan-Hami basin,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1996,Vol.1,p.336;
41. 葛肖虹、王锡魁、 昝淑芹、董清水、柳平,吐鲁番-哈密背驮式盆地的特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前缘,1995,2(4):241-244;
42. Ge Xiaohong,Mesozoic collision tectonics in eastern Jilin and Heilongjiang province,Northeast China:a coexistence of two tectonic regimes,IGCP-321 ,Proceedings of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1994;
43. 刘先文、申宁华、葛肖虹,吉黑东部中生代两种机制的碰撞构造,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4,4:385-389;
44. 段吉业、葛肖虹,论塔里木-扬子板块及其古地理格局,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2,22(3):260-268;
45. 葛肖虹、段吉业、李才、杨惠心、田玉山,阿尔金断裂与西北大地构造格局的新认识,《地球科学进展》:39,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46. 张贻侠、葛肖虹、陈琦,中国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简介,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41-47;
47. Ge Xiaohong,A new recognition of the Altun fault zone and geotectonic pattern of north-west China,IGCP-321.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48. ,publishing house:1991,125~128;
49. 葛肖虹,吉林东部大地构造环境与构造演化轮廓,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学报《现代地质》,1990,4(1):107-113;
50. Ge xiaohong,Recognition of the Yanyuan nappe terrane,western Sichuan, China,Earth Science series, 1990, Vol.13,p.269-270;
51. 葛肖虹,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地质论评:地质出版社,1989,35(3):254-261;
52. 葛肖虹,宁镇山脉推覆构造特征与形成,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7,17(2):143-154;
53. 葛肖虹,川西盐源推覆构造初探,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4,1期:36-43;
54. 崔盛芹、杨振升、仇甘霖、葛肖虹,燕山地区晚元古代(震旦亚代)古构造演化史,26届世界地质大会交流论文集(构造地质),1980,117-127
『肆』 刘俊来的个人简介
刘俊来,男,来1960年自生于天津,1989年10月在原长春地质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长春地质学院、长春科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2000年任长春科技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特聘教授。2000-2003,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年10月在德国格廷根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1996—1997受聘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1998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以JSPS Fellow身份先后访问东京大学等五校一所;应邀分别在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广岛大学、神户大学、静冈大学、荷兰Utrecht大学、德国格廷根大学等讲学和开展学术交流。先后十余次应邀出席在德国、荷兰、捷克、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召开的专业国际学术会议,两次任大会执行主席。
『伍』 青年地质科技奖的授予情况
到目前为止 ,475名优秀青年地质工作者获此殊荣,其中授予金锤奖95名,银锤奖380名。同时有21名金、银锤奖获得者荣获了中国青年科技奖。“青年地质科技奖”已经成为中国地质学会的品牌,在地质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获奖者绝大多数已成为地质科技工作的骨干。(下附部分获奖者名单) 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1989年)金锤奖获奖名单
(5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毛景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石彦民 大港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建潮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高延林 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董树文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银锤奖 (17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王安建 长春地质学院 马昌前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李小彦 西安煤炭科学研究院 李长江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李继江 山东省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李荣清 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朱玉磷 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 汪振文 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 张 韬 宁夏地矿局矿产地质调查所 张明泉 兰州大学地质系 张哨楠 成都地质学院 张德润 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杨闽中 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院 罗 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黄绍甫 广西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聂风军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康豹成 河北省综合研究地质大队 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青年地质科技奖(1991年)金锤奖获奖名单
(7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石昆山 河南省地矿厅第三地质探矿队 汤良杰 地质矿产部西北石油地质局 吴景勤 核工业总公司华东地质勘探局 陈 骏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周国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徐学纯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 晏建国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南地质勘查局 317 银锤奖 (31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万渝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会祥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地质研究大队 王英民 成都地质学院 王鹤龄 湖北地质实验研究所 刘金山 湖南地矿局 405 队普查分队 刘蒙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华佑南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研究所 朱筱敏 石油大学石油地质系 朱儒峰 内蒙古地矿局第二区调队一分队 阮利民 冶金部第一地质勘查局地质探矿技术研究所 吴澄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张超群 广东茂名矿产公司 李乃胜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李兆慧 河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第一勘探队 周 翊 中南工业大学地质勘查及城乡建设工程系 林畅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罗先熔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 郑国东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侯建军 北京大学地质系 段太忠 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 郝梓国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报编辑部 栾文楼 河北地质学院 殷跃平 地矿部环境地质研究所 秦克章 有色金属总公司北京地质研究所 耿 弘 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阎子忠 宁夏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黄建闽 建设部综合勘查研究院 舒 航 冶金部第一地质勘查局地质探矿技术研究所 蒋少涌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潘 懋 北京大学地质系 戴凤岩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1993年)金锤奖获奖名单
(9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陈践发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庞忠和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研究室 侯增谦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胡雄健 浙江省地矿局第七地质队 赵文智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徐锡伟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郭英廷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 黄润秋 成都地质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 温 宁 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 银锤奖(30名以姓氏笔划排列)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王 剑 地矿部成都地质研究所 王恩志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王照林 山西省地矿局 215 队物探分队 韦星林 有色总公司江西地勘四队三分队 甘盛飞 沈阳黄金学院地质系 曲国胜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任书才 河北省地矿局第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刘代志 中南工业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刘树文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杜杨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研处 李延河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邱小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区划室 何思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探工系 汪东波 有色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张光辉 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质系 邵益生 建设部城市地下水资源研究中心 苗培森 山西省地矿局区调队 罗 强 西南石油学院 周平根 地矿部环境地质研究所国土地质研究室 周永章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 胡 凯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郜建军 地矿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贺安生 湖南省地质研究所 郭正堂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黄运飞 中国兵器工业部勘察研究院 蓝先洪 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赖旭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教研室 蔡耀军 水利部能源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 漆家福 石油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系 中国地质学会第五届青年地质科技奖(1995年)金锤奖获奖名单
(共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王宗起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朱立新 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 吴吉春 南京大学 周瑶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郑永飞 中国科技大学 姜钦华 北京大学地质系 胡圣标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郝 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秦四清 中航勘察设计院 舒 航 中国矿业大学 银锤奖 (共4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万 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于青春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方维萱 有色西北地勘局物化探总队 王 驹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王 清 长春地质学院 王京彬 有色北京地质研究所 冯庆来 中国地质大学 任战利 西北大学地质系 刘 震 石油大学(北京) 刘小宇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刘晓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孙晓明 中山大学地质系 许文良 长春地质学院 宋 彪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张正伟 河南地质科研所 张祖海 江西有色地勘局地研所 张晓培 长春地质学院 张献民 河北地质学院 李江海 北京大学地质系 李建平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杨夕辉 云南地矿局三队 沈树忠 中国矿业大学 邵龙义 中国矿业大学 陈松岭 中南工业大学 周乐尧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院 屈建军 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 施 斌 南京大学 闾国年 南京大学 唐金荣 冶金勘察研究院 唐胜利 煤炭科学院西安分院 贾爱林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章雨旭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续世朝 山西地勘局区调队 银剑钊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所 黄 海 地矿部地质技术勘查院 龚汉松 海南地矿开发局高新爆破技术公司 傅雪海 江苏煤田地质勘探研究所 彭少梅 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蒋泰然 地矿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解习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学会第六届(1997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获奖名单
(共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何庆成 地矿部环境地质所 李功伯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苏俊青 大港石油地勘院 林承焰 石油大学 ( 华东) 范洪海 华东地质局 270 所 侯泉林 中科院地质所 徐义刚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 高 俊 地矿部地质研究所 董国臣 河北地勘局 潘葆芝 长春科技大学 银 锤 奖 ( 共 40 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于学峰 山东省第二地勘院 毛先成 中南工业大学 王文武 化工部辽宁地勘院 王世泽 西南石油局 王建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王春亮 山西地勘局 216 邓吉牛 有色北京地质所 田升平 化工部化学矿产院 全裕科 华北石油地质局规划设计院 刘 杰 宁夏石炭井矿务局 刘再华 地矿部岩溶地质所 刘俊来 长春科技大学 孙友宏 长春科技大学 朱云鹤 地矿部南京地矿所 汤 彬 华东地质学院 邢红星 第三地勘局勘查院 吴培康 石油勘探开发中心 张立东 地矿部沈阳所 张伯友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 张招崇 地矿部地质所 张振福 山西地矿局地调队 李 晓 中科院地质所 李志群 有色西南地质所 李俊建 地矿部天津地矿所 杨学明 中国科技大学 杨忠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杨振宇 地科院地质力学所 肖举乐 中科院地质所 陆建军 南京大学地质系 陈远荣 桂林矿产地质院 陈海弟 中南地勘局 侯恩科 西安矿业学院 施泽进 成都理工学院 柳建新 中南工业大学 赵 平 中科院地质所 徐贵来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聂高众 国家地震局地质所 顾雪祥 成都理工学院 赖绍聪 西北大学地质系 薛良伟 河南省地科所
中国地质学会第七届(1999年)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奖名单
金锤奖8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 作 单 位 刘财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 刘福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孙占亮 山西地勘局区调地质队 陈国忠 甘肃地勘局第三地质队 周翠英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秦克章 有色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蔡忠 石油大学(华东)资源系油藏地质研究所 谭永杰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 银锤奖26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 于海峰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王骏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规划院勘探所 王常明 长春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 王登红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 刘国平 有色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李忠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 李国平 河南有色地勘局地质所 杨晓平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杨晓明 化工部辽宁地质勘查院 邱检生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陈汉林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周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与环境工程系 周绍智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武威 建设部综合勘察设计院 姜月华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贺文华 湖南省地勘局418队 凌水成 湖南有色地质勘查局 徐扬青 煤炭部武汉设计研究院 徐旭辉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实验地质研究院 康凤新 山东省地勘局地矿处 麻土华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黄同兴 广西地质调查研究院 赖健清 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 谭承军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规划设计院 黎良杰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 魏祥荣 核工业华东地质局二七O研究所 中国地质学会第八届(2001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
(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化建新 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 王 成 核工业西北地质局二一六大队 孙继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朱自强 中南大学应用地球物理所 汪东波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周新源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郑和荣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祝文亮 天津市大港油田公司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 郝世俊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廖立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银锤奖(42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 马 明 长江委综合勘测局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 王惠初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史长义 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 刘 敏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刘长礼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刘传虎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刘贻灿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地质研究所 刘海泉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东总队 匡立春 新疆油田公司测井总监 吕修祥 石油大学(北京) 吕晓光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吕新彪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纪友亮 石油大学(华东) 许强 成都理工大学 闫相宾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吴德文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张永波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张起钻 广西有色地质勘查总院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张德民 广东煤炭地质局(广州中煤江南基础工程公司) 李青 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科技处 李晓昭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杨计海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南海西部研究院 汪时成 中国石化新星公司 陈占成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陈建文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周志芳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虎维岳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水文所 郑建平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姜在兴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赵英俊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唐书恒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 唐建明 中国石化新星公司西南石油局第二物探大队 唐辉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徐学义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秦玉英 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华北石油局井下作业大队 符巩固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湘东矿产地质调查所 曾义金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德州钻井研究所 曾大乾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温书亮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董云鹏 西北大学地质系 鲁安怀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翦知湣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中国地质学会第九届(2003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名单
(7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 邓运华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刘四新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何宏平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尚彦军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秦明宽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龚士良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谢用良 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勘探处主任工程师 银锤奖名单(34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 万余庆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 云露 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勘探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勘所 毛德宝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王玉往 有色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韦国深 广西地质勘查总院 丘学林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甘行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刘亮明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刘继东 甘肃煤田地质局 孙焕泉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况军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吴文鹂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吴珍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张发旺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张光学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李天斌 成都理工大学 李细根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四分队 邱楠生 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陆现彩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 陈昌彦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周建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周荔青 中石化股份公司华东分公司 武恒志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侯读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姚建明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85队 徐贻赣 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 桑树勋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袁训来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郭建强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 焦鹏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所 韩士洲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韩颖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太原分院 雷从众 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谭成轩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2005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获奖名单
(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刘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研究所 刘志飞 同济大学 江同文 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素梅 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苗爱生 核工业二0八大队二分队 夏群科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庹先国 成都理工大学科技处 鹿化煜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潘彤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 戴福初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银锤奖名单(4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李文勇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矿产所 甘甫平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刘红樱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徐宏峰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浙江总队 陈晓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张元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代世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陈正乐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赵志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院 程国明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何高文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矿产地质调查所 张进德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张异彪 上海海洋石油局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 张守林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聂振龙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杨振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程建远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地震勘探研究所 覃建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学院 张生根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马保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杨文清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六队 于 军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环境地质研究所 琚宜太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二局 沈春勇 中水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地质分院 杨自安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资源勘查技术中心 王文峰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王岳军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刘光祥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许以明 湖南省湘南地勘院地质调查所 陈志宏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胡新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彭和求 湖南地质调查研究院 李国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研究院 陈仁义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 张延军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冯亚生 海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王秉璋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区调分院 王昆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地质分院 汪 珊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谢文卫 国土资源部勘探技术研究所 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一届(2007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获奖名单
(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于翔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王书来 北京矿产地质调查院 祁生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三忠 中国海洋大学 周心怀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温志坚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葛晓立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董月霞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 覃小锋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 韩忠 武警黄金部队第六支队 银锤奖名单(4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万玲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丰成友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仇建军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 牛富俊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王之军 中非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 王清华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叶晓滨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任云生 吉林大学 刘东辉 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 刘忠群 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陶勇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 江山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钻井研究所 闫臻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何卫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何黄生 江苏煤炭地质局物测队 张永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张礼中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张传林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张吉寿 云南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张家菁 江西省地矿局赣东北大队 李连生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李铁军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单玄龙 吉林大学 和志军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南方地质调查所 林全胜 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 武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郑元平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侯树仁 核工业二〇八大队 赵振宏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徐品 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晏鄂川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翁爱华 吉林大学 袁文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郭华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郭彦民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高文龙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黄伟强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董瀚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廖忠礼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陆』 帮忙找一下,数据索引,"树"结构分析,mapinfo数据采集,这方面的文章吧,急用谢谢啦,越详细越好
【题 名】塔式起重机事故树结构分析
【作 者】刘俊厚 蒋剑 等
【机 构】江苏邗建集团,江苏扬州225002
【刊 名】建筑机械化.2002,23(3).-20-22
【ISSN号】1001-1366
【C N 号】11-1919
【馆藏号】95749X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 人机工程 系统工程 事故树
【分类号】TH213.3
【文 摘】试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以折臂事故为例绘制其事故树,给出求解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的方法,指出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并对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提出试探性的改进方法。
【题 名】WebGIS应用中Maplnfo文件到SVG的转换
【作 者】李东[1] 谢芳勇[2] 叶友[1]
【机 构】[1]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006 [2]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广州510006
【刊 名】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1).-175-178
【ISSN号】1001-3695
【C N 号】51-1196/TP
【馆藏号】93231X
【关键词】MapInfo WebGIS 可缩放矢量图形 矢量图形
【分类号】TP391
【文 摘】首先介绍了Maplnfo的数据交换格式MIF/MID文件的结构特点,分析了SVG的特点及其文档结构,建立了Maplnfo地图对象到SVG中元素的转换模型表,详细讨论了转换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以Maplnfo格式的广州市区地图为例用Java程序实现了到SVG格式的转换并对其进行了实验分析,从而验证了MapInf02SVG转换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题 名】Dwg文件转入MapInfo系统的方法
【作 者】卢晓军
【机 构】湖北鄂州广电网络
【刊 名】有线电视技术.2008,15(12).-34-36,39
【ISSN号】1008-5351
【C N 号】11-4021/TN
【馆藏号】81884X
【关键词】GIS 地理信息系统 Maplnfo 坐标
【分类号】P208 TP311.13
【文 摘】本文针对GIS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基础地理数据转入Maplnfo系统的方法问题进行阐述,以供业界各位同行探讨。
【题 名】MapGIS与MapInfo的数据文件转换
【作 者】张玉杰[1] 张继武[2] 张栋[1] 范俊杰[1] 潘爱军[1] 路彦明[1] 董华芳[3]
【机 构】[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 [2]长春黄金研究院 [3]甘肃省天水李子金矿有限公司
【刊 名】黄金.2008,29(11).-32-34
【ISSN号】1001-1277
【C N 号】22-1110/TF
【馆藏号】90449X
【关键词】坐标系统 MapGIS MapInfo 数据转换
【分类号】TD679
【文 摘】结合目前GIS数据在不同软件之间交换以实现共享的需求,以地质勘查领域应用较多的MapGIS与MapInfo软件为对象,从坐标系、文件存放格式及数据转换流程等3个方面,介绍如何实现MapGIS数据与MapInfo之间的数据转换。
【题 名】MapInfo到AutoCAD的数据转换研究
【作 者】张怡 何政伟 吴柏清
【机 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刊 名】地理空间信息.2008,6(5).-48-50
【ISSN号】1672-4623
【C N 号】42-1692/P
【馆藏号】88098X
【关键词】GIS Maplnfo AutoCAD 点文件 数据转换
【分类号】P208
【文 摘】对通过数据转换实现不同的数据软件之间数据共享的课题进行了研究,并以实例具体探讨了AKMaplnfo到AutoCAD数据转换的实现过程,以及点文件的一些特殊的处理技巧和方法,以达到提高数据转换的精度和方便用户使用的目的。
【题 名】清华山维mdb与Mapinfo mif数据格式转换——VBS脚本模块
【作 者】张勇
【机 构】广西国土测绘院,广西南宁530023
【刊 名】南方国土资源.2008(9).-69-71
【ISSN号】1672-321X
【C N 号】45-1313/P
【馆藏号】90174A
【关键词】清华山维 Mapinfo mif VBScript
【分类号】TP311.56 P208
【文 摘】文章介绍了在清华山维中使用VBScript编译相应的数据转换模块输出Mapinfo软件的mif格式,具有高效和易用的特点,是清华山维软件数据处理的一个实用方法。
【题 名】基于R树的空间数据索引技术的探索
【作 者】蔡浴泓 孙蕾
【机 构】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上海200062
【刊 名】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25(12).-169-171,179
【ISSN号】1000-386X
【C N 号】31-1260/TP
【馆藏号】90976X
【关键词】空间数据库 R^*-树索引 R^*Q-树索引
【分类号】TP311.13 TP311.132
【文 摘】目前,基于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空间数据索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正不断地兴起,且日趋成熟。分析经典的空间数据索引技术R-树和R^*-树的优势与特点,在R^*-树索引结构的基础上融合了传统的四叉树索引方法的精髓,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树索引技术一即R^*Q-树索引方法。设计并实现了R^*Q-树索引方法中索引构造算法的主要改进部分,并采用大量的随机实验数据验证了改进算法对提高空间数据索引效率的有效贡献。
【题 名】P2P环境中的空间数据索引模型研究
【作 者】刘德刚[1,2] 陈传波[1] 曾文[2]
【机 构】[1]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8,29(10).-1885-1888
【ISSN号】1000-1220
【C N 号】21-1106/TP
【馆藏号】95659X
【关键词】对等计算 空间数据 四叉树 R*树
【分类号】TP393
【文 摘】在Peer—to—Peer(P2P)环境中管理复杂的空间数据,首先需要建立空间数据索引.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设计出了一种分布式四叉树与本地R*树相结合的新型索引模型P2PQR—tree.P2PQR—tree将四叉树技术应用于P2P环境,并利用复制策略实现了负载均衡.给出了索引生成算法,并对算法性能进行了分析.P2PQR—tree数据组织更加合理、能够更好地支持元数据管理、易于实现权限控制、减少了分布式索引变化,更好地适应了对等网络的动态特性.
【题 名】嵌入式环境下基于PDB的空间数据索引技术
【作 者】陈建斌[1,2] 马延敏[3] 韩文娟[4] 姬渊[1]
【机 构】[1]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2]69028部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06 [3]68011部队,甘肃兰州730020 [4]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056038
【刊 名】海洋测绘.2008,28(5).-17-19
【ISSN号】1671-3044
【C N 号】12-1343/P
【馆藏号】87147X
【关键词】嵌入式环境 PDB文件 空间数据 哈希 索引
【分类号】P208
【文 摘】讨论了PDA环境下空间数据索引技术,针对RAM存储卡特点,提出了一个格网索引思想的空间数据索引方案——“类哈希”索引,并设计了基于PDB(palm OS database)的一个实现。实验表明,在PDA环境下,基于PDB的“类哈希”索引技术,能显著加快空间数据的加载速度。
【题 名】PATRICIA-TRIES结构的XML数据索引技术
【作 者】龚成清
【机 构】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1450
【刊 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60-64
【ISSN号】1671-2153
【C N 号】33-1263/Z
【馆藏号】85420X
【关键词】XML 数据 索引 PATRICIA-TRIES
【分类号】TP31
【文 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XML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已经成为Internet上数据表示和交换的新标准,为了提高XML数据的查询效率,为XML数据建立索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压缩存储的思想下提出了基于Trie树结构的PATRICIA-TRIES索引结构。具体介绍了PATRICIA-TRIES索引结构建立的4个步骤:编码元素标签、编码元素值、建立索引树、设立头结点。该索引具有容量小、速度快的优点。实践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题 名】多尺度空间数据索引方法研究
【作 者】赵芳芳[1] 张军[2]
【机 构】[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2]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9
【刊 名】测绘工程.2008,17(2).-26-29
【ISSN号】1006-7949
【C N 号】23-1394/TF
【馆藏号】98521X
【关键词】多尺度空间数据 多层次网格索引 R+树
【分类号】TP311
【文 摘】以多尺度空间数据为研究对象,讨论其混合索引结构的建立方法。对于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提出基于多层次网格与R+树混合索引结构,栅格数据进行分块并建立四叉树索引结构。利用双向链表结构连接同尺度下的矢栅空间数据,实现矢栅之间的无缝转化;并用地理数据编码及双向链表结构连接不同尺度下的同一空间对象,实现多尺度空间对象的纵向无缝连接。进而实现多尺度空间数据的快速可视化及空间对象的纵向无缝查询。
『柒』 我国有那些地质学家(语文)
李四光 李捷 张宏仁 赵金科 王曰伦 王成善 吴淦国 杨起 李学清 张招崇 史晓颖 刘俊来内
王根厚 于炳松 刘永顺 於崇文容 万天丰 袁复礼 薛春纪 杜杨松 赵志丹 梅建明 周建波 罗照华
张寿庭
这些地质学家,为祖国建设和地质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捌』 有哪位大虾知道地大(北京)构造专业那个导师(研究生导师)好谢谢!!!!!
070904构造地质学
01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 金振民 王宗起 杨天水 张世红 尹 安
02区域构造与构造年代学 李荣社 李亚林 刘俊来 王根厚 王果胜 余心起 张长厚 周志广
03显微构造与构造物理学 胡 玲 金振民 刘俊来
04构造地球化学 颜丹平 张寿庭
05新构造与活动构造 汪新文尹 安
07盆地构造分析 刘剑平 刘少峰 汪新文 颜丹平 张传恒
08应用构造地质学 胡 玲 刘文灿 吕古贤 王根厚 吴淦国 余心起 张 达 张长厚 张世红 张维杰 张寿庭 赵国春 周志广
『玖』 为什么弥勒佛要忍受那么多岁月才能成为未来的佛,佛这么难成,那...
弥勒成佛,只是复为了调化众生的制一种示现而已。
如果弥勒现菩萨身,更有利于调化众生,那就现菩萨身,而56亿年以后,现佛身更有利于调化众生,因此在56亿年后显现成佛。
事实上,只要一位初地以上的菩萨愿意,他就可以在七年内成佛。而对于像弥勒菩萨这样的法王子菩萨,如果他愿意成佛,只需要一刹那。
也正因为此,佛在《华严经》中说,不应区分佛与菩萨。
至于“以职位晋升为手段画饼充饥玩弄世人”——即使境界稍高一点的凡夫,都不会被这种名利所束缚,何况是圣人
作者:刘俊
来源:知乎
『拾』 刘俊来的兼职
学术兼职: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1996-1997);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兼职教授(2003-2005) 吉林大学,兼职教授,(2013-)中国地质学会理事 (2012-)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2009-) 显微构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99-)岩石力学与固体力学学会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9-)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8-)国际构造地质学家与大地构造学家协会:会员 (1996-)中国地质学会会员、欧洲地球物理学会会员、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编委(曾任);《世界地质》编委(曾任)《地学前缘》编委《现代地质》编委《地质学报-中文版》副主编(2013-)社会兼职:现任: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2013-)民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支部:主委(2006-)民盟北京市委:委员(2008-)民盟中央生态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曾任:政协吉林省委员会:委员(第八届、第九届; 1998-2003)政协吉林省委员会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2000-2003)民盟长春市委员会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200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