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地质局阉龙

地质局阉龙

发布时间: 2021-01-25 21:39:45

Ⅰ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单位如何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CGE )是具有甲级地内球物理勘查资质、容 乙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液体矿产勘察资质、 取得对外经营权、属于中央直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原煤炭工业部于 1974 年组建的全国煤炭行业唯一的地球物理技术研发和推广机构。拥有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地震勘探技术和设备,经营范围包括承包境外地球物理的勘查、咨询、设计和监理项目。
单位效益较好,可以去啊

Ⅱ 3阉字为什么写成这样 里面那个字是龙的意思吧 好几天了,没人敢回答啊那我就终结问题了。

门是抄象形,奄是形声.
奄的本袭意是覆.甲骨文画的很奇怪看不是很懂,金文后的形状变成了土覆盖水的形状.
最早的时候,中国开始使用阉人的时候是用来看门的.所以有一个门旁.
阉的说文解字的意思是:宫中奄阍闭门者.从门奄声.

Ⅲ 第一阶段勘查钻探工作概况

3.1.1 勘查工作背景和目的

1956年~1957年,马坑矿区先后有冶金806 队、华东地质局378 队、安溪地质队、有色金属309队等单位进行普查或者踏勘,开展少量山地工作,未能发现隐伏铁矿(均认为地表矿规模小,远景有限给予否定)。1957年10月华东地质局403 物探队在矿区进行1:10000磁测,发现有长宽达4000m×1000m的磁异常,从而揭开了探索本矿区深部隐伏磁铁矿的序幕。1958年,在大跃进加快建设国民经济的推动下,福建省确定在闽西建立一钢铁基地,钢铁厂(设计年产50万t的中型钢铁厂)厂址设在龙岩,定名“龙钢”。为了满足龙钢矿石原料的需要,福建省地质局决定在距龙钢16km的马坑开展铁矿石的勘探工作。

3.1.2 勘查任务与钻探工作布置

1957年下半年,矿区通过普查检查工作,实现了进一步发现矿化范围、搞清成矿条件、发现成矿带及成矿方向(矽卡岩接触带方向)、了解地层和火成岩的分布情况等目的,为初步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普查检查时采用磁法测量,分别于火成岩及石灰岩的接触带上,发现有价值的大片异常,主要在石灰岩下部,经过异常特征研究和物性分析及成矿条件预测,认为异常系由下部盲矿体引起,61线/CK1号孔处是磁异常最好的地方,71线/CK2号孔处是全矿区磁异常中心地带。

普查或踏勘认为该矿区矿床为地下80~600m之间,矿体埋藏较深,矿床为受到一定层位控制的较大的层状体,矿体倾斜平缓,倾角10°~20°;矿区地形为周边高局部低的喀斯特溶槽。根据上述矿床埋藏、矿体形状与产状、矿区地形等特征,采用90°直孔以设计的400m×200m勘探网度进行C1+C2级储量圈定,进一步了解矿床形态和质量,摸清深部地层和构造,并且布置专门水文钻孔了解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了解矿山开采条件。钻孔按以下原则布置:

1)在磁异常最好的地方和全矿区磁异常中心地带上各布置一个钻孔;

2)原则布置在勘探线上,但地形条件等原因可偏离线1~2m布设(实际钻探时,个别孔因生产需要而布置在距离勘探线30m之处,如85线/CK42孔)。

3.1.3 勘查钻探工作过程

1958年3月,福建省地质局成立第四地质大队404队(后改为507地质队),并由该队进行钻探验证。发现铁矿后,在61~87线间以400m间距展开初步勘探。1958年12月,苏联地质专家切尔切夫应邀到马坑指导工作,他本人既不上山又不到现场,只是听了汇报后即荒谬断言马坑铁矿“构造复杂、矿藏规模不会很大、品位不高、矿体埋藏深、水文地质复杂、开采难度大,因此不必大规模展开工作,不必再往深度勘探……”。

由于71线以西矿体埋藏过深,当时设备能力和钻探技术水平等无法满足和实现目标,因此,该阶段主要的勘探工程量放在71~87线间。4年中,每年由福建省地质局下达任务指标和其他任务,1958年矿区经常开动6 台钻机,1959年~1960年开动4 台钻机,1961年开动3台钻机。勘查完成工作量为:钻探12898.19m,井探2652m,槽探3531m3,硐探47m,采样1424个样,总投资128万元。

钻探过程中,由专门地质人员进行钻探编录工作。地质人员每天到钻机现场进行岩心整理和描述、班报表检查、孔深校正、回次采取率计算等工作,如有发现回次采取率不高、见矿顶层板孔深未校正和孔斜测量、水位观测、残留岩心处理等问题,及时汇总反馈给钻机和生产技术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1962年3月,受到当时国家困难时期大形势的影响,矿区撤出钻机,停止勘探。

1963年5月,提交《福建省龙岩马坑铁矿地质勘探中间报告》。该勘查工作期间,完成钻探工作量12898.19m,获得C1+C2级储量5139万t,辉钼矿总量12160.35t,并对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和成矿条件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Ⅳ 河北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在事业单位改革中会改成什么样的单位啊公务员还是企业啊

生产性来事业单位,改革的方源向是企业化,单位工作人员(入编人员)在2015年之前将逐步核销事业编制,签订劳动合同,不在享受财政拨款,但在改革初期,单位会有一定的贷款、税收等优惠,所以效益的好坏就看单位自身努力程度了。需要补充的是,地质勘探行业是比较辛苦的行业,长年在野外作业,“脏、苦、累”就是这个行业的特征,即便不是学地质、钻探等专业的,例如文秘、管理、会计等也要到野外实习一年(女性不必野外实习),实习期间职位是钻工,脏活儿、累活儿都要做,所以,报考地质勘探类单位的考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别辛辛苦苦考进去,适应不了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再离职就得不偿失了!

Ⅳ 第一个恐龙蛋化石是什么龙

(1)河南西峡盆地的恐龙蛋河南南阳西峡盆地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恐龙蛋化石

西峡盆地的恐龙蛋化石最早由河南省地质局12队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1974年发现,目前已确认7个蛋化石埋藏点,西峡盆地的蛋化石主要分布在西峡县的丹水镇、阳城乡和内乡县的赤眉乡等地,面积大于40km2(图65)。恐龙蛋化石常呈窝状分布,排列有序,每窝10多枚至30多枚不等,偶见50枚至70枚者,到1993年6月已发现恐龙蛋达数千枚,估计整个分布可达数万枚,其数量之多为世界所罕见。尤其是恐龙蛋化石原始状态保存完好,基本上未遭后期构造运动的破坏。除少量蛋壳受岩层挤压底面略有凹陷外,大部分完整无损,这在世界上也是前所未见的。

西峡盆地所发现的恐龙蛋,有的如鸡蛋大小,直径4~6cm,有的长径达40~50cm,以扁圆状占多数,有的形如橄榄,长达50cm以上。西峡盆地恐龙蛋类型全,种类多,已发现有,杨氏蛋(Yaungoolithus)、蜂窝蛋(Faveoloolithus)、圆形蛋(Spheroolithus)、副圆形蛋(Paraspheroolithus)、似滔河扁圆蛋(Placoolthus of.taohesis)、安氏长形蛋(Elongatoolithus andrewsi),瑶屯巨形蛋(Macroolithus yaotunensis)、长形长形蛋(Elongatoolithus elongatus)似金钢口椭圆形蛋(Ovaloolithus of.chinkongknensis)等9种类型。

(2)广东南雄盆地的恐龙蛋南雄盆地是我国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位于南雄盆地西端的始兴县所发现的化石,分布于沿浈江两岸长约20km,宽约4km的连绵起伏的小山上。到目前为止,已列入登记的化石点有113处,其中恐龙化石点32处,恐龙蛋化石点73处。

始兴县发现的恐龙蛋化石,保存完好,有2~3枚至10多枚、20多枚、甚至30多枚一窝的。历年已挖掘出的恐龙蛋在200枚以上。恐龙蛋有圆形和长椭圆形两种,个体大小各异。据统计,圆形蛋占蛋总数的70%左右,长椭圆形蛋占30%左右。

圆形蛋∶形状如“铅球”,有的因埋藏过程中受到挤压略呈扁圆形,表面光滑,呈褐红色。蛋的直径7~13cm,大多7~9cm.蛋壳厚薄不匀,l~3mm不等。其中,发现保存较好,排列规则,数量较多的有两窝,一窝有33枚,另一窝35枚。

长椭圆形蛋:外表有凸出的长条纹或蓖点纹,蛋的直径范围,长径8~19cm(大多8~13cm),短径5~7cm,蛋壳普遍较薄,厚1~1.5mm。其中,15枚一窝的保存最完整,呈内外分层放射状排列。

(3)江西赣州-信丰盆地的恐龙蛋在上白垩统红层中保存有较多的散碎蛋壳化石,亦有单个完整的和20多枚成窝的。以壳饰为粗糙丘点状(粗皮蛋)和点线状(长形蛋)为主。笔者曾于1976年在赣州郊区采获两枚带胚胎的长形蛋化石,长径18cm,短径7.5cm,壳厚1.8mm。粗皮蛋是肉食类恐龙的蛋,观赏价值较高。

(4)内蒙古二连盆地的恐龙蛋二连查干诺尔和阿拉善吉兰泰盐池一带,素有“恐龙公墓”之称,不仅出土了门类众多的恐龙骨胳化石,还有恐龙蛋出土。70年代,吉兰泰盐池北部毛尔图鄂博,查汗敖包等地找到三窝27枚恐龙蛋化石及大量蛋壳碎片,均埋藏于白垩系紫红色砂岩中,每窝相距100~200m。蛋的排列无一定规律,与现代的龟鳖类相似。蛋呈短椭圆形,长径142mm,短径138mm,蛋壳厚1.12~1.68mm,大小相差不多。

1989年,在乌拉特后旗白垩纪砂岩地层中。发现一窝共13枚完好的恐龙蛋化石,呈放射状排列。排列方向是大头朝里,小头朝外(与江西赣州发现的一窝13枚的恐龙蛋化石,排列方式相似)。蛋形与吉尔泰所发现的不同,为长形蛋,长径17~18cm,短径778cm,壳厚1~2mm,蛋的两端大小接近,一端稍圆,略大些;-端稍尖,略小些。

(5)山东的恐龙蛋山东莱阳的恐龙蛋可分为二种,一为短圆蛋(Oolithus Spheroides),蛋形短圆,长径为8.0~9.5cm,短径为6.0~7.4cm,壳厚2~3mm,壳面具小丘状的凹凸;一为长形蛋(Oolithus elongatus),蛋形长而扁,一端钝,一端略尖,长径可达17cm,短径约为6.0cm,壳厚1~2mm,壳面粗糙,具虫条状刻纹。

恐龙蛋最珍贵的品种是含胚胎的恐龙蛋。目前,在我国的广东南雄,江西赣州,内蒙二连,河南南阳均有发现。恐龙蛋是收藏者最喜欢收藏的品种之一,特别是在日本、美国、欧洲等国,由于美国影片《侏罗纪公园》的播映,掀起了收藏恐龙蛋及与恐龙有关的化石热,新加坡一姓谢的商人声称,他有一颗东南亚发现的完整无损的恐龙牙齿化石要出售,售价为62.5万美元.伦敦博纳姆斯拍卖行也宣布,1993年9月将拍卖在中国发现的10枚一亿年前的恐龙蛋化石和在美国犹他州发现的23块恐龙粪便化石。

完整恐龙蛋(特别是含胚胎恐龙蛋)的发现,对研究恐龙的生态、生殖习性和灭绝原因,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值得指出的是,一旦发现恐龙蛋化石应加以妥善保护,个人不能随意采挖,更不能自由采挖!——董枝明《恐龙大地》
足印化石简单说就是动物的足迹遗痕留下软泥上,经过地史时间的地质作用而成为岩石。足印化石是在地史中,特定时间与空间,动物活动的实际记录。他与其它任何的古生物证据比较,真正是临场的快照留影。它们能够指示出往某一特定方向,有多少的动物经过,同时能提供出有关於它们体型大小,速率,与多样性的特殊讯息。因而痕迹的图幅能够转换成整族群恐龙确实迁移行动於某一特定地区的透视图象。

回溯到1929年,一位牧师也是法国着名的脊椎古生物学家德日进与杨锺健在陕西省,神木县进行地质旅行时,采集到一个足印化石。这是中国最早所发掘到的恐龙足迹印痕,推测是由似禽龙类留下来的。发掘以将近30年,才在1958年,库恩(Kuhn)正式命名为杨氏中国足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二位日本地质学者,H. Yabe与Tokio Shikama被派往中国东北采查资源以供给战争所需。他们在辽宁省西部,朝阳县的羊山四家子发掘到恐龙足印。所有足印属於同一种恐龙所遗留,被命名为热河足印。 所有足印,由一种小型侏罗纪中期腔(虚)骨龙遗留,为一种跖行动物,三趾型。

在四川盆地中产出相当丰富的足印化石,包括了中国境内所发掘到最老的足印,二件四趾型被命名为Pengxianpus cifengensis,推断是由原蜥脚类恐龙遗留的。

在1982年,於云南省金陵县的侏罗纪早期地层中发掘到四个属的恐龙足印化石。在金陵盆地中恐龙足印保存的异常丰富在厚约1.5公尺的砂岩层之中,推定为湖泊相沈积物,总计估算多达1800个足印遗留在这个盆地范围。大部份足印是属於食肉类恐龙遗留的,或许是由1987年於金陵盆地发掘到的双脊龙所留下来的。

Schizograllator xiaohebaensis是一种兽脚类恐龙的足印。标本是由一系列连续保存的十一个足印构成,它也可能是由只脊龙遗留下来的。

张此足印是发掘在煤层中。包括了四趾型,三趾型,与半趾型。一般外型呈三角形,第四趾较第二趾为长。模式标本发掘於吉林,辉南松杉岗煤矿。

陕西足印是一种小型腔骨龙遗留下来的。它是一种三趾型,各趾均较为细 长,第二趾与第三趾相当分开。趾末端具有尖爪,跟部较小。这件标本是采集自陕西省,铜川焦平煤矿,在细砂岩薄层上遗留的两个足迹印痕。

在1984年,於内蒙古的鄂托克旗,Chabu Sum白垩纪早期地层中,出现大量的恐龙足印化石。内蒙古博物馆李荣研究员采集一些标本,包括了1700个石板遗留的足印。这些足印遗留在湖边的砂岩层上,当湖水乾涸,这些荒凉沙泥成为陷阱。大群恐龙到水边饮水而留下印痕。根据仔细分析,这个区域总计有五到六种不同种类的恐龙来来往往。在1987年,中加恐龙考察队曾经勘查这个地点。
中国的恐龙足印化石,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完整的保存而且陆续被发掘出土。仍然有相当丰富的足印,重见天日,仍有待学者进一步的挖掘与研究。——内容来自《恐龙大地》作者:董枝明
中国的恐龙蛋不论在数量上、类型上、保存的完好程度上,都是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早在1923年,安德鲁斯就在内蒙古的二连附近发现了恐龙蛋,这是中国发现恐龙蛋的最早记录。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人在沈大铁路沿线的泉头与双庙子两个站之间的某处发现了十多枚恐龙蛋,时代为白垩纪。经过日本科学家的研究,其中一枚长83.5毫米。遗憾的是现在已找不到这批蛋化石的下落。1965年笔者陪同杨钟健去东北考察,曾参观过大连自然博物馆部分古生物标本,据当时该馆的负责人介绍,该馆现存的一些恐龙蛋是日本人采的,不知是否就是上述地点采到的。1996年6月,新闻媒体报道在辽宁昌图发现了恐龙蛋,进一步证明在辽宁境内确有恐龙蛋的发现。
第一个在中国找到恐龙蛋,并对此作了学术研究的中国科学家是周明镇教授。他于1950年带领山东大学地质学生在山东莱阳作野外实习时,曾发现两枚恐龙蛋及一些蛋的碎片。1951年及1954年他先后发表有关的研究论文。1951年,杨钟健与刘东山在山东莱阳又发现了至少三十六枚恐龙蛋。1959年,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有关人员又在那里发现了两窝完整的恐龙蛋,每窝十二枚,排列很不规则。杨钟健分别于1954年、1958年和1959年发表三篇论文,讨论这三次发现。1964年,笔者与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王存义和时墨庄在江西赣州发现了一窝保存保存完整的恐龙蛋。这窝蛋共二十一枚,分三层排列,蛋尖的一端向外,蛋壳表面十分粗糙,有各种不同的纹饰。蛋壳有3毫米厚。结合1962年至1964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广东南雄始兴发现的恐龙蛋,杨钟健对国内发现的恐龙蛋进行了综合研究,初步把它们分为四种,即粗皮蛋、长形蛋、圆形蛋和南雄蛋,为后来我国恐龙蛋的分类打下了基础。

Ⅵ 西安地矿单位有哪些

有西北有色地勘,陕西地矿局,陕西核工业地质局,陕西煤田地质局,中国冶金地质西北局,每个都有很多下属单位。

Ⅶ 风水宝地被,阉,镇,制,杀,毁了,用什么方法把它还来原形

不可能了,破了一个都要四十到六十年才能恢复,你这又是被镇又是被毁的,我觉得重新找一块风水宝地比恢复这一块实际一点。

Ⅷ 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怎么样

简介: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是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找矿龙头队伍。为全部财内政补助正容处级事业单位。拥有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球化学勘查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丙级和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检测(5位评审专家)等相关资质及《安全生产许可证》。2002年3月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得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证书。 本院由原江西有色地质研究所更名并整合局内一、三、四、五地勘大队主要地质技术骨干人员和招聘地质院校的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现有职工101人,其中教授级高工3人、高级工程师24人、工程师44人、助工20人。
成立时间:1997-01-01

Ⅸ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怎么样

简介: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系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直属全供事业单位,位于专郑属州市新郑路3号,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始建于五十年代初期,早年立足中原,兼顾两湖两广,曾经为中南各大煤田的开发及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自九十年代开始,物测队实施科技兴队战略,以人为本,精益求精,迅速走上全面振兴、快速发展的轨道。现已形成以地球物理勘察(地震、电磁法)、测绘专业为龙头,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城建基础处理、桩基检测、地质灾害治理、宾馆酒店业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年产值达7000万元。被国土资源部审定为甲级勘探单位,一九九六年首批获得全国测绘甲级证书。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