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河南地质局直属学校

河南地质局直属学校

发布时间: 2021-01-24 23:09:54

⑴ 怎样才能进河南地矿局

近的话步行、远的话驾车,到地矿局门口,有门卫的话签字,没门卫的话直接进。。。。。。

⑵ 河南省有哪些地质学校

郑州抄地校 现在叫郑州经袭贸职业学院 初中起点5年大专文凭!我以前同事好多都是这个学校出来的,不过现在都是高科技找矿,不是正规本科专科毕业生基本没前途,进不去事业单位,只能在小民营公司混混,真真的不如去山东蓝翔踏踏实实学点技术,月薪过万迎娶女神都不是梦!
PS:我是搞地质的,现在改行了。

⑶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直属二级单位有那个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机关服务中心·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河南省国土回资源科学答研究院·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省土地勘测规划院·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河南省征地储备中心·河南省地质医院·中国国土资源报河南记者站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机关服务中心
·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
· 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 河南省土地勘测规划院
· 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
· 河南省征地储备中心
· 河南省地质医院
· 中国国土资源报河南记者站 ​

⑷ 河南省属院校有哪些

院校名称 所在地 院校隶属 学历层次 办学类型 院校类型 招生专业(全国)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医药 18
新乡医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 学院 医药 17
河南大学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大学 综合 81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大学 师范 60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师范 60
周口师范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师范 55
安阳师范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师范 56
许昌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工科 51
南阳师范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师范 55
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师范 55
商丘师范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师范 7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大学 财经 57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财经 57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42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48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44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48
黄淮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师范 51
平顶山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师范 45
中州大学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短期职业大学 工科 58
开封大学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短期职业大学 工科 46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短期职业大学 综合 51
新乡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短期职业大学 工科 65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专科学校 农业 46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专科学校 工科 45
安阳工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工科 52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高等专科学校 工科 68
焦作大学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短期职业大学 工科 52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专科学校 财经 41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专科学校 财经 35
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工科 51
河南城建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工科 50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43
河南警察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政法 14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专科学校 工科 24
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工科 84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专科学校 师范 32
郑州师范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师范 53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60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53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公安部 高职(专科) 高等专科学校 政法 6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财经 53
郑州科技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工科 49
郑州华信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工科 54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40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34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34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政法 14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40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41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专科学校 医药 9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财经 34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35
河南检察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政法 9
商丘工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学院 工科 35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 独立学院 财经 36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 独立学院 师范 28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独立学院 师范 35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独立学院 师范 23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独立学院 医药 17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 独立学院 工科 22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独立学院 工科 40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独立学院 财经 30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26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23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专科学校 医药 10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专科学校 医药 15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专科学校 医药 9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30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师范 44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体育 19
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15
永城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31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财经 36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31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农业 40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财经 18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29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财经 29
商丘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独立学院 综合 40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高职(专科) 独立学院 政法 29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23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20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27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综合 11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14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综合 16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综合 17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9
焦作工贸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未知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6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10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9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未知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9
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1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艺术 6
河南化工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15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未知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艺术 7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本科 学院 财经 29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专科学校 医药 5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专科学校 工科 6
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专科学校 工科 5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专科学校 工科 6
南阳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科 5
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财经 6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拖拉机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成人高等学校 工科 6
河南教育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成人高等学校 师范 35
开封教育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成人高等学校 师范 9
平顶山教育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成人高等学校 师范 10
河南职工医学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厅 高职(专科) 成人高等学校 医药 7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河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本科 大学 军事 0
防空兵指挥学院 河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本科 学院 军事 0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河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本科 学院 军事 0
武警指挥学院郑州分院 河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本科 高等学校分校 军事 0

⑸ 郑州市人社局直属学校有哪些

郑州市人社局直属学校如下:
郑州测绘学校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河南省工业学校

河南省轻工业职工大学

⑹ 在河南省有哪些学校有地质工程专业

最好的河南理工大学(本科);其次是河南工程学院(原来是专科,今年回开始招本科答了),还有个华北水利,三本;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校(重点在煤矿行业),最次的就是郑州工贸(原来的郑州地校,这么多年还是中专),不过里面有大专的专业。简易本科上河南理工大学,专科上河南工程学院,再次一点的还是选郑州工贸吧

⑺ 河南省部属院校有哪些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公安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版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权
防空兵指挥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武警指挥学院郑州分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河南只有这些部属院校

⑻ 河南省地矿局下属哪个单位待遇最好

你要进的是哪个单位,偶也是这个系统地
难道你想进那个单位就进的了啊?

有海外项目的单位效益好
呆在国内大家都拿差不多的待遇的

最好是不会改制的单位

⑼ 河南省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一、地质勘查队伍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地质勘查单位数量:2006年我省所属勘查单位70个,分布在我省15个省辖市。其中国有地勘单位39个,其他地勘单位33个。

(2)从业人员:2006年末在职职工人数为16789人,其中地质勘查从业人员9210人,工程勘察与施工从业人员4668人,矿产开发从业人员548人,其他人员2472人。

(3)职称结构、技术水平:2006年具有技术人员6765人,占职工总数40.3%,高级技术人员1205人,约占技术人员17.8%;中级技术人员2785人,约占地质勘查从业人员41.2%;其中地学专业4326人,约占技术人员的63.9%。

(4)收入状况:2006年劳动者报酬52066.92万元,人均3.10万元。

(5)离退休人员及经费:2006年末离退休人员14442人,离退休人员经费23360.27万元,人均1.62万元。

(二)地质勘查资质情况

截至2006年底,具有甲级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有35个,乙级的单位有11个,丙级24个。目前全省共有地质勘查资质205个,其中甲级66个,乙级58个,丙级81个。

地质勘查资质专业主要分布于: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液体矿产勘查、气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选冶加工试验等11个领域。

(三)与上年度对比情况

2006年职工人数为16789人,较上年度的15881人增加5.7%。其中地勘从业人员9210人,较上年度的8839人增加4.2%,工程勘察与施工从业人员4668人,较上年度4281人增加9.0%,矿业开发从业人员548人,较上年度542人增加6人。技术人员6765人,较上年度6320人增加7.0%。

2006年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205人,较上年度的1209人减少4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785人,较上年度的2633人增加5.8%。

2006年从业人员劳动者报酬52066.92万元。较上年度的43747.54万元增加19.0%。

2006年离退休人员14442人,较上年度的14165人增加2.0%。离退休人员经费23360.27万元,较上年度的19036.2万元增加22.7%。

二、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经济发展状况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06年底,全省国有地质勘查单位37个,具有地质勘查资质最高甲级的单位有30个,乙级6个,丙级1个。共有地质勘查资质154个,其中甲级55个,乙级47个,丙级52个。地质勘查资质专业主要分布于: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液体矿产勘查、气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选冶加工试验等11个领域。

从业人员:2006年末职工人数为13027人,其中地质勘查从业人员8559人,工程勘察施工从业人员2486人,矿产开发从业人员475人,其他人员1616人。

职称结构、技术水平:2006年具有技术人员5524人,占职工总数42.4%,高级技术人员892人,约占技术人员16.1%;中级技术人员2224人,约占地质勘查从业人员40.3%;其中地学专业3446人,约占技术人员的62.4%。

收入状况:2006年劳动者报酬28206.26万元,人均2.17万元。

离退休人员及经费:2006年离退休人员13573人,离退休人员经费22160万元,人均1.63万元。

与上年度对比情况:2006年职工人数为13027人,较上年度的12823人增加1.6%。其中地勘从业人员8559人,较上年度的8286人增加3.3%,工程勘察与施工从业人员2486人,较上年度2509人减少23人,矿业开发从业人员475人,较上年度476人减少1人。技术人员5524人,较上年度5180人增加6.6%。

2006年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892人,较上年度的937人减少45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290人,较上年度的2130人增加7.5%。

2006年从业人员劳动者报酬28206.26万元,较上年度的23142.77万元增加21.9%。

2006年离退休人员13573人,较上年度的13450人增加123人。离退休人员经费22160万元,较上年度的18176万元增加21.9%。

(二)经济发展状况

总资产:2006年总资产445653.31万元,较上年度的361627.55万元增加23.2%。其中:生产性资产128985.8万元,较上年度的110215.45万元增加17.0%,专用仪器设备39588.96万元,较上年度的34958.20万元增加13.2%;总负债:2006年总负债257629.69万元,较上年度的206687.21万元,增加24.6%;总收入(产值):2006年总收入为214152.10 万元,较上年度的159522.23 万元增加34.2%;总支出:2006年总支出219698.90万元,较上年度的158359.45万元增加38.7%。

其中国有地勘单位2006年总资产222654.20万元,较上年度的172456.53万元增加29.1%。其中:生产性资产58849.42万元,较上年度的50728.78万元增加16.0%,专用仪器设备26368.28万元,较上年度的23238.05万元增加13.5%;总负债:2006年总负债134283.19万元,较上年度的94533.02万元,增加42.0%;总收入(产值):2006年总收入为184097.08 万元,较上年度的137098.45 万元增加34.3%;总支出:2006年总支出176741.81万元,较上年度的124078.32万元增加42.4%。

上述统计数据中均不含中央直属地勘单位数据。

(三)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6年财政地勘项目204个,由37个地勘事业单位承担,项目总费用49497万元,其中国家财政项目21个、危机矿山接替资源项目5个、资源补偿费项目7个、中央基金项目9个,项目经费5886万元。省财政项目183个,项目经费43611万元,其中勘查类110个,项目经费28131万元,公益性地质项目73个,项目经费15480万元。

2006年公益性地质工作主要由地勘局、有色局、国土资源厅所属的20个地勘单位承担。共完成省内、省外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73项,项目总经费15480万元。基础地质8项,资金3189万元;地质科研17项,资金2150万元;地质遗迹12项,资金3360万元;矿山环境治理36项,资金6780万元。

上述统计数据中均不含中央直属地勘单位数据。

(四)从事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6年,各地勘单位自筹项目14个,社会地勘项目291个。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安徽,陕北、内蒙古、新疆,云南等地,国外地质勘查项目6个。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地质填图598平方千米、钻探697207米,槽探47839立方米、二维地震165197点,电法物理点39075个,在煤矿、铝土矿、铁矿及多金属地质找矿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费用31027.76万元。

(五)矿产开发基本情况

截至2006年底,全省地勘队伍矿业开发总收入15850万元。其中国有地勘队伍建成矿山6个(其中金矿4个,煤矿1个,铅锌矿1个),各矿山生产基本正常,实现收入4500万元。

我省对国外矿产开发工作比较重视,2006年省财政对2个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项目安排资金460万元,并出资多次支持地勘单位出国进行实地考察,并与阿尔及利亚能源矿产部、智力、越南、津巴布韦等达成了框架协议,目前正在进行投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六)工程地质基本情况

截至2006年底,全省地勘队伍工程勘察施工总收入179393.61万元。其中国有地勘队伍工程勘察施工收入49417.94万元。

上述统计数据中均不含中央直属地勘单位数据。

三、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取得的主要经验

1999年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河南省煤田地质局、河南省核工业地质局实行了属地化管理。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以改革促发展,全面提升了地勘单位的综合实力,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改革发展模式: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采取“以队为基础,一队(院)一公司”的改革发展模式,以队为基础,保留事业单位编制,以队为依托,组建矿业公司,走市场化道路。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采取以队为基础,抓住矿权这一新经营观念,在矿权经营、矿业开发上走在前列。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则是以队为单位的改革发展模式,以队为单位进行重组,强化地勘主业,改造多种经营,实行项目经理制,增加竞争力。核工业局坚持“以局为主,多企业并存”、“同身份,多机制,分配放开,统筹统一”和“产权多元化,模拟股份制”的原则,发展主业,保留辅业。近年来地勘行业改革取得的主要经验如下。

(一)坚持“两个符合”

一是符合国家和省政府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精神,建立起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统一、协调、有序、高效的地勘工作新体制,各主管单位认真履行对地质勘查单位的事业管理职能;地勘单位内部实行事企分体运行。二是符合国办发〔1999〕37号、国办发〔2003〕76号以及国土资发〔2003〕358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和统一部署,推进地勘队伍体制改革。

(二)以地质找矿为中心,坚持“四个结合”

坚持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体运行与良性互动相结合;坚持地质勘查队伍改革和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相结合;坚持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转变经营机制相结合;坚持地质勘查队伍发展同地质找矿成果与发展地质勘查经济相结合。

(三)处理好“三个关系”

改革要坚持有利于加强地质工作,有利于地质勘查队伍稳定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确保地勘队伍稳定。

一是处理好速度、质量与地质找矿成果的关系,切实加强地质工作管理,努力提升地勘工作的科技水平,力争为国家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二是处理好国家、集体、职工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国有资产要保值,集体利益要体现,职工利益要确保;三是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保持队伍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改革和发展。

四、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十一五”改革发展的设想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国有地勘单位将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出台的文件要求,继续坚持事企分开的原则,抓住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强化地质勘查主业地位,为中原崛起提供资源环境保障,为政府决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全面增强地勘单位综合实力;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积极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平安和谐地矿队伍。

(二)注重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

坚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市场竞争、技术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上下功夫,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从实际出发,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并采取得力措施,为地勘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做好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做精地质勘查事业,努力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二是通过实施勘查开发一体化战略,调整开发结构,做好矿产开发业,形成持续发展的稳定的产业基础。三是通过实施规模经营和大公司战略,变生产经营型为经营管理型,做优工勘施工业,提高产业的鲜活力。四是通过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并尽快转化为后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四)改革发展的基本设想

(1)事业单位改革主要设想:一是巩固和建强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地质勘查工作队伍,完善专业机构设置,充实服务手段,增强地质勘查和科研能力,努力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二是依照地质勘查队伍所承担的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的现状,根据产业关联和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对地质勘查队伍进行重组。三是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地勘单位实行全员聘任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所需人员,重点加强科研和野外一线工作力量;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制度改革。

(2)企业化改革的主要设想:继续分离地勘单位所办企业(实体),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加快组建资源型公司或地质勘查公司,培育商业性地质工作市场主体。

(3)继续分离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办社会职能。积极创造条件,把地勘单位所办职工医院、子弟学校等社会职能剥离出来,交社会有关部门管理。

五、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南省属地质勘查单位由于历史原因和行业的特殊性,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离退休职工和下岗人员较多,队伍负担较重

因年老体弱,部分职工不能再从事野外地质勘查工作,但又无合适岗位安排,处于待岗状态和隐性下岗状态。离退休人员社会养老、下岗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是地勘费的一笔不小支出。

(二)基地建设欠账较多,设备严重老化

地勘单位现有的基地设施大多年久失修,水电设施老化、道路残破,职工生产生活设施不配套,环境较差。因缺少资金更新仪器设备,大多数老设备仍在超期服役,无法满足现代地质找矿的工作需要。

(三)有些优惠政策和待遇没落实到位

过去国务院和相关部委下发的文件明确地勘队伍的优惠政策和待遇的个别内容,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很好落实。

(四)个别地方地质工作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由于各地对地质工作认识不一,或者宥于自身利益考虑,个别地方阻挠项目实施的事情时有发生,还有个别地方擅自截留国家资补费项目资金,致使地质工作顺利开展不够。

六、对策建议

(一)全面落实国务院有关政策

要全面贯彻国办发〔1999〕37号、〔2001〕2号、〔2003〕76号、国发〔2006〕4号文的有关政策,建议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和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发文,确保国务院有关政策的落实。

(二)按照事企分开的原则,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地勘队伍的改革继续根据事企分开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分步实施。本着缺啥补啥的要求,重点在抓落实、抓配套、抓完善上下功夫。

(三)加强地勘队伍改革的具体指导

根据地勘队伍改革的实践,应加强地勘队伍改革模式、建设现代地勘企业制度、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和良性互动的机制、支持商业性地质工作经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国土资源部应统一指导地勘队伍改革,认真做好地勘行业调控和指导工作,加强地勘行业协调与服务,确定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指导国有地勘队伍改革与管理。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

⑽ 河南有什么地质类的专科学院吗

有挺多的,你可以到招生信息港上面去找。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