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地质局第五勘探队
㈠ 地质部组建第五大队开展水库运用阶段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研究工作
1963年11月,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召开直属队计划工作会议时,按照国务院指示,决定筹建第五大队,对三门峡水库运用条件下出现的泥沙淤积、农田浸没、库岸坍塌等工程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勘察研究。
1964年4月,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五大队正式组成,队部初设在河南三门峡市,一年之后迁往陕西渭南市永久驻地。地质与勘探技术人员主要来自部属北京队和水文所,1965年大专院校毕业生10余人,以及从西北地质研究所调来的地质技术人员。队长蒋士英、王相坎,技术负责人董志良、方鸿慈,地质科长谢留臣,勘探科技术负责徐孟超。下属编制有:黄土组、浸没盐碱组、坍岸组、综合研究组、资料组及实验室等。
第五大队在组建的当年,就组织力量开展了潼关以东坍岸带、渭河下游浸没区,以及泥沙主要来源区之一的陕北黄土高原重点县进行了专门性的踏勘调查,收集资料等调研工作,为编制工作规划做准备。
1964年12月,治理黄河会议时,周总理要求两部一院(水利部、地质部、中国科学院)会同山西、陕西两省对库区问题进行专门的查勘和规划研究。1965年5月,两部一院(执行单位是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地理研究所)向国务院提交《西安市区及三门峡库区查勘报告》,7月3日,国务院批复:“希即按照报告中所提意见进行工作。”(该报告和批示均未找到)地质部门参加查勘的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姜达权副总工程师和第五大队董志良工程师。
遵照“治理黄河会议”部署和国务院的批复,结合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要求,以踏勘调查成果和调研工作为基础,编制的1966~1970年工作规划,将第五大队的基本任务定位在配合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规划和三门峡库区治理规划这两个重要方面。在执行中,尽管有“文革”的干扰,仍在这两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为后续工作规划和总结性成果开了一个好头,积累了可贵的治理黄河地质科研成果。
㈡ 华北石油地质局第五普查勘探大队职工医院 520华北石油地质局第四物探大队职工医院
河南新乡,火车站座5路甲
㈢ 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五勘探队怎么样
简介: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五勘探队地处美丽的粤港澳后花园——郴州版市,占地面积148亩,西临权107国道和京广铁路线,东靠京株高速公路,交通位置十分便利。 该队成立于1966年,是湖南省煤田地质局下属的一个从事煤田地质勘探的专业地勘单位,具有国家乙级地质勘查资质,在近四十年的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提交数十件各类煤田地质储量报告,为湖南省能源开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㈣ 山东省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 和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五勘探队是同一个单位吗
不是的,一个是地矿系统,一个是煤田地质系统,但好像都是搞勘探,反正陕西是这样哦